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题西林壁教案模板十三篇

题西林壁教案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6-30

题西林壁教案模板十三篇

2024-06-30 10:33:55

【#实用文# #题西林壁教案模板十三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题西林壁》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西林壁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

2、感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力导入

我们以往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描述庐山的诗,《望庐山瀑布》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师指名背诵。这节课我们一齐来学习另一首描述庐山的诗《题西林壁》师板书课题

谁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题:书写,壁:墙壁(石壁)

谁介绍一下庐山的资料,课件出示

诗简单介绍作者苏轼

二、学习古诗,说诗意

1、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诗纠正读音

4、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横看:从正面看

不识:看不清

真面目:全貌

缘:因为

5、逐句理解诗意学生分组自学

6、师指名学生说诗意,(全班交流)

三、诵读体会

启发讨论1、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2、怎样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呢?

3、从这首诗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全班讨论交流汇报

四、巩固应用

1、练习背诵古诗

2、默写古诗

五、总结学法

读诗句——说诗意——悟意境——吟诵诗

六、作业

背诵古诗和诗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岭侧——岭

远近高低——各不一样

不识——真面目

只缘——此山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题西林壁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读题释题

1、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在咱们江西省九江市就有一座享誉世界的名山,它就是——庐山。我们一起去领略庐山风光吧!(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各山峰图片)

2、西林寺有块墙壁,看,墙壁上还写着一首诗呢!这是宋朝大诗人苏轼游览庐山后题写在上面的。诗题叫《题西林壁》。(板书课题)

3、释题。“题”是什么意思?(提示学生借助注释是学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题西林壁”又该怎么解释呢?

二、初读,读通读顺

1、学生自读诗句两遍,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第二遍力求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相机正音,如:“岭”“此”等。练读诗句。

3、读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谁能试一试?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4、教师相机范读,学生评议。重点指导读“横看成岭侧成峰”,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读出“峰”和“岭”的区别。

5、师生合作读。

三、再读,感受“不同”

1、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将这首诗读了好几遍,但好诗不厌百回读。读多了,你就会对诗句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你们再轻声读这首诗,一行行地读,一行行地想,看看能不能自己读懂诗句的意思。

2、同桌交流。(掌握方法:查子典,结合诗后注释,查工具书,上网查资料等)

3、问题检测:苏轼身在何处?(具体在山中的哪些位置观察庐山呢?)

4、理解“横看”:怎样看是横看?看我的五指山(教师以手示意),怎样看是横看?也就是正面,前面。苏轼还身在何处?理解苏轼身处位置不同。

5、教师:苏轼身在山前,身在山侧,身在远方,身在近处,身在高山,身在低谷,但无论在哪儿,他都身在一个范围之内,那就是——庐山之中。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想象身处这不同位置看到的景象。

6、出示课件,真切感受“不同”,引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7、苏轼看到了哪些景象呢?让我们沿着苏轼的踪迹到庐山去看看吧!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你仿佛来到了何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8、理解身处不同位置看到的庐山景象也不同。

出示课件,教师引读。

四、品读,感悟“不识”

1、看到庐山的'这千般面貌,苏轼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指名读。

2、引导质疑:苏轼为什么会“不识庐山真面目”?

3、链接作者简介:他是唐宋八人家之一的苏轼,他是多才多艺的苏东坡,他还是学识渊博的“苏学士”,他不愿停留在“不识”,他还想知道为什么“不识”。于是,他问自己,他问山中游客,他还问你们:孩子,我为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可是,我都身在庐山之中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观察了呀,怎么还会“不识”呢?(感悟因“不同”而“不识”。)揭示哲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5、于是,苏轼文思泉涌,挥毫在西林壁上写下了这千古流传的诗篇——(学生读全诗)

五、升华,积累运用

1、结合生活经历运用诗句谈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诗句。

3、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 侧

远 近 各不同 客观全面

高 低

不识 只缘 认识事物

( 果 ) ( 因)

题西林壁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借助插图、展开想象,并运用增、补、调、换四种方法理解古诗,体会诗句的意境。

3、习得观察方法,明白古诗蕴含的道理。

4、指导背诵《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让学生掌握理解诗句的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古诗蕴含的道理。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望庐山瀑布》引入,板书课题

二、初读

师:请大家自由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读好一首古诗,还要注意停顿和节奏的划分,大家边听老师读,边在自己的书上划分节奏,好吗?(PPT投影节奏划分)

生根据节奏自由读 指名读 齐读

三、理解

(一)借助题目悟方法

师:孩子们,要想看懂一首古诗,首先要理解它的意思,请大家说说平时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诗句意思的?

请看这首古诗的题目:题西林壁(指题目)(借解释小结方法)

板书:增 补 调 换

(二)运用方法学诗句,感受庐山的千变万化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读古诗的第一二句:(齐读)

请大家按照刚才小结的理解诗句的方法,学习小组之间讨论讨论这两句诗的意思,要是能把用到的具体方法跟同学说说就更好了!开始吧!

师巡视,倾听、指导。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认真,谁来结合理解古诗的方法,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补充解释:看课文插图,理解“横看”“侧看”

谁来继续结合理解诗句的方法说说第二句的意思

请大家看看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庐山

生充分观察课文插图,说出自己看到的景象

是呀,难怪诗人说庐山:(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PPT)

想再看看庐山吗?(出示一组庐山图片)

能再说说庐山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吗?

能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两句诗吗?(个别读)

师:是呀,这些都是诗人游览庐山看到的景色。(板书:景)

只要诗人站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就会看到庐山不同的样子,所以观察庐山的角度远远不止文中提到的六个。

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游览庐山,写下了他们的感受,我们去看看诗人眼中的庐山,感受庐山的千变万化:(师大约讲解诗意)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所以,难怪诗人说庐山:(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请大家闭上眼睛,边读边在头脑里想象庐山的样子,把你最喜欢的那幅庐山风景画读出来……

(三)活用方法悟诗情

庐山的景色真是让人目不暇接!所以诗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齐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大家继续用刚才理解诗句的方法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师:诗人已经看到庐山这么多不同的景色了,为何它还说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

生:因为他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所能见到的只是庐山的局部

师:所以这两句诗的解释中,我们还可以用“补”的方法,把原因补充得更加具体——

生:(补)我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貌,只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

师:那该站在怎样的角度才能看清庐山的全貌呢?

生答:应该跳出庐山,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俯览整个庐山

师:所以诗人说:(齐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大家再读读这首诗,从这首诗中,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生说:我明白了要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客观、全面。

师:是的。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多个角度,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也就是俗语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谁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哪些课文正好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画杨桃》)

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说说吗?(下棋、同学之间吵架)

师:诗人游庐山,把自己的所见、所感都写下来了,让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庐山的美景,还让我们明白了生活中的道理。(板书:道理)

像这样的诗,我们可以叫它哲理诗。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庐山,欣赏庐山的美景,把这首诗美美地读一次。

(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全班齐读)

题西林壁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3.powerpoin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板书:

一、复习第一首古诗

1.指名背诵读诗。

2.指名说诗句意思。

二、学习《游山西村》

1.初读感知。

2.了解作者,理解诗题。

(1)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陆游的资料,教师补充。

(2)根据注释理解诗题。

3.理解诗句大意,方法同学首一首古诗。

4.品读悟哲理。

5.就读成诵。

题西林壁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流程:

(课前组织学生分组赛诗)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宋代苏轼写的《题西林壁》。(课件出示课题)

二、读题、解题。

齐读课题。结合书下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题”“西林”的意思。

[在学习中渗透方法,可谓潜移默化。]

三、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

师生共同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3、教师讲述苏轼少年时代“发奋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的轶闻趣事。

[通过交流,达到了学习资源优化组合。同时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体现了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

四、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自由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感知庐山的美。]

五、分组自学,理解美

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有学习方式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既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汇报交流,感悟美

(一)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读出庐山的不同姿态。

4、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中三组反义词(横----侧,远----近,高----低)的运用,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二)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帮助学生体味诗所蕴含的道理。

4、引发创造。引导学生像诗人那样用诗句说明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学生根据诗意改诗,既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迁移,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议一议:从这首诗你能感到作者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6、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

7、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三)学生根据诗意绘画,通过展示内化诗意。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既深化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提高了认识水平,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七、个性诵读,表达美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配乐配像)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吟诵,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八、聆听歌曲,欣赏美

师:有的时候古人根据自己的兴致,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想听听吗?(课件播放歌曲《题西林壁》)

[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运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意了然于胸。]

九、默写古诗

1、引导学生发现本诗中容易写错的字,同时指导学生将这些字书写到黑板上的田字格里。

2、一名学生板前示范,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抄写,可默写。

[既积累了语言,又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了训练]

十、总结全文,升华美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通过总结,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十一、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2、老师也收集了几首描写庐山的诗给大家看一看。(课件出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李白的《望庐山五老峰》;陶渊明的《饮酒》;苏辙的《游庐山山阳七咏》;毛泽东的《庐山仙人洞》)。

3、挑选一首觉得写得好的泳庐山诗抄下来背一背。

(课件出示作业:

(1)以“我眼中的苏轼”为题办一份手抄报。可以写他的诗、词、散文,也可以收集他的轶闻趣事。

(2)收集一些富有哲理的小诗,抄一抄、背一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3)写一写你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既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课内向课外延伸,让每个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题西林壁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三个新词。

2.在情感上阅读和背诵Xilin Wall的古诗。

3.了解古诗的意义,了解诗人的心情,与人交流阅读的感受。

4.了解观察的不同地点和角度,看到不同的场景。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所学的读诗方法,理解诗歌的意义,理解诗人的心情。

2.引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掌握节奏和挫折。

教学中的困难:理解诗人的“当一个地方的球迷,看着观众”的思想,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学生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激情介绍

老师:我们的祖国是美丽的。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学者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歌颂祖国的伟大国土。你积累了什么样的古诗?

老师:北宋著名诗人写的《西林墙》一诗,在观赏后仍在歌颂着人们。今天我们要在黑板上学习这首古诗。

2.第一次认识

老师:请你们自己来读古诗,把那些不知名的诗画出来。,

名字已读。标准发音

再读一遍。注意停顿。

3.理解和理解

老师:这首古诗是所有学生都熟悉的,但你明白它的意思吗?在这一天,我们将用我们所学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还记得我们学古诗的`步骤吗?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

(一)解诗题,认识作者

说这首诗的标题是什么意思?

谈对“气”的理解

(二)掌握文字,使诗歌清晰

读古代诗歌的名字。你从这首诗中读到了什么?

老师:谁来告诉你从这首诗中读到了什么?

老师:只有一个。你怎么能在眼睛里看到这么多的形状?

老师:你真是一个喜欢思考的好孩子。是的,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不同的东西。如果你现在就去面对...

填空:对,错?

老师:作者看它,不只是看它,而是仔细观察它的特点。它的侧面看起来像一个山脊,远处是一座山峰。

不知道“真”(“复读”)的真相:“一”不认识Quan Jing(他)的真面目

只在这座山:只因为我站在中间。

想象一下你是如何看清一个人的真面目的。

(三)多读书,多理解诗歌

老师:为什么作者要描述它?

老师:作者从多个角度生动地观察了这一奇异的场景。他对鲁山表示钦佩。你能用优美的语调说出你对自己的感觉吗?

生:以各种方式朗诵古诗,带来背景音乐。

老师:刚才,同学们很亲切地读了Xilin Wall的书名。但有一个地方很难理解:为什么我说“我不知道真实的脸”?他不是说他是个“山峰”吗?

老师:你从这首诗中学到了什么?事实是什么?

老师:总而言之,如果我们不能客观、冷静地分析复杂的事物,就会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就不能全面地正确理解。

也就是说,人们常说“球迷在观众中,旁观者很清楚”(黑板)。因此,如果我们想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需要听取别人的意见。

四.升华和膨胀

1、看成语故事片《瞎子摸大象》。

2.在观看之后谈论感觉。

3.举生命的例子来说明这个真理。

5.想象一个诗人,以各种形式背诵古诗。

题西林壁教案 篇7

师:岭和峰有什么区别?

生:岭就是山岭,峰就是山峰。

师:那山岭和山峰又有什么不一样呢?谁能用一些词语来表达一下?

生:山岭是无边无际的。

师:无边无际?

生:一望无际。

师:一望无际?谁能表达得更确切一些呢?它其实是……

生:山岭是长的,一排的。

师:一排的,高高低低的,所以可以形容它“连绵不断”;那山峰呢?

生:高耸入云。

生:直插云天。

师:好的,山峰是高耸的,这两个词形容了山峰的特点。那连起来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诗第一句,一边用手势来表示:横着看,庐山的山岭——

生:连绵不断(引导学生缓缓张开双臂,又做波浪状,表示山岭起伏);

师:侧过身来观赏,庐山的山峰——

生:高耸入云(直插云天)(引导学生双手搭成一个尖角,迅速上举)。

师:呵,可以选择你认可的词汇。那“远近高低各不同”,从其他各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又分别会是什么印象呢?闭上眼睛,一遍一遍吟诵这两句诗,你想象自己就在庐山道上跋涉游览,远远地望……凑近了看……抬起头……俯下身……你的眼前仿佛看到……

师:远远地看——

生:无边无际的山。

师:唉,这个词用在这里比较合适了。你远远看到了什么?

生:云雾缭绕,什么也看不清了。

师:是啊,庐山水汽丰富,庐山云海可是天下一绝啊。远望庐山,云雾缭绕;走在山道上,近看又如何?

生:我看到山壁上突出来的石头快撞到我的头了,还有很多树长在悬崖上,还有草。

师:看来你真的是身临其境了,你看到了悬崖峭壁。一抬头——俯下身——

生:我看到鸟在天上飞过,一转眼就飞到山林里了。

生:我看到山崖很陡峭,一直往上就看不见了,不知道有多高。

生:我看到了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你肯定想起了李白,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我们再熟悉不过了。飞瀑之下又会有什么呢?

生:大水潭。

生:很深的峡谷,有水汽不断冒上来,我看到过的。

师:是啊,那可是深谷幽潭,一眼望不到底啊。这就是庐山:横着看,山岭起伏——

生:连绵不断;

师:侧着看,山峰高耸——

生:直插云天;

师:远远地看——

生:云雾缭绕;

师:挨近了看——

生:悬崖峭壁;

师:抬头仰望——

生:飞流直下

师:低头俯视——

生:深谷幽潭。

师:再换一个角度的,肯定又是另一番景观,所以在苏轼眼里看来,庐山是——读: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庐山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生:变化万千,千姿百态。

师:怎么会是这样呢?产生这样的感觉的.原因是——

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反思]

王崧舟老师谈诗意语文,列了三点:举像入境,诗意语文的言语呈现;移情体验,诗意语文的生命敞开;独特感悟,诗意语文的思想舒展。《题西林壁》寓理于景,而且对“景”的描述实在简约,乃至抽象,而实质上“景”又是那样的丰谵华美,奇崛诱人。若要暗晓领会“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哲理,必先要领略庐山的“真面目”,乱花渐欲迷人眼,而后才有柳暗花明又一村。故如是。

题西林壁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熟读、简析、体情、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板书:庐山)(生跟读两遍。)

2、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指名说)

3、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题西林壁》

二、自主探究

1、看课题(结合注释理解题目意思)(板书:解诗题)

2、你们了解苏轼吗?(指名说)(板书:知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请同学们大声读,等会老师要请一些同学来读。(指名分行读)

强调岭ling 峰feng 壁、缘,还有同学想读吗?那就全班一起读吧!

3、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请同学结合注释或通过查字典,来理解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打上“?”。

三、合作交流

1、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指名说)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解决问题,看看哪个小组解决的又快又好!

2、哪个小组可以说说诗的意思?

3、(解释第一句)知道岭和峰的区别吗?(学生画岭和峰图)

4、弄懂了吗?那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一句的意思。

5、那从远处和近处看又有什么不同吗?谁能说说这句的意思?

6、学完前两句,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看庐山不一样呢?)

7、答案就在诗中,快读读吧!谁知道原因了?快来说说!

8、“之所以。。。是因为。。”句式练习说话,再倒过来说“因为。。。。所以”

9、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完整的说下来?同桌先是着说说吧!(指名说)(板书:理诗句)

10、说的真不错,让我们再来读读诗吧!

四、拓展阅读。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同。”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指名说)

2、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要从不同解度看。

3、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画杨桃》,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吗?

4、那你认为怎样看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面目呢?(指名说)

5、是呀!就像下象棋,围观的人总比下棋的人看的清楚,这就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6、现在就让我们饱含感情,读读这首蕴涵深刻道理的诗吧!(齐读)

7、想试着背背吗?你可以选择独自背或同桌背,看谁背的既快又有感情。

8、我们全班来一遍吧!已经会背的同学可以合上书背,不会背的同学请你看书读。(齐背)

9、老师这里还有几首描写庐山的诗,请读一读吧!

题西林壁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画面理解诗意。

2、有感情地诵读诗句,领略庐山的神奇秀美。

3、品味诗句的语言美,体验情感美,领略形象美。

4、感悟诗句的意境美,探求哲理美。

教学重点:有感情诵读古诗;领略庐山的神奇秀美。

教学难点:领悟古诗的哲理美。

教学准备:

ppt课件

一、激情导入

师: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景色优美。在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有一座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它就是山清水秀的庐山。

师:今天,让我们跟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

(课件播放庐山图片)

师:欣赏了这些风景你有什么感受?

生:美师:是的,庐山山高水深,云雾弥漫,古树参天,鸟语花香,流泉飞瀑,是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所以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到此游玩,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就写下了一首经典古诗《望庐山瀑布》,谁来背背?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之后来到了庐山脚下的西林寺,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诗。那他写在哪呢?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13: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师:是的,因此这首诗的名字是——(引导学生读题目)板书

师:指导学生朗读题目。谁来读读这个题目?

(生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题目的意思是?

生:出示课件14:题:书写(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带着你对题目的理解再读古诗题目。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课件15出示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二、初读古诗

师:了解了诗人,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1、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了很多古诗,谁来说一说读古诗有哪些要求?

3、同学们,我们读诗歌时要有节奏、有重音、有感情

课件出示幻灯片16:指导朗读朗读:这首诗中的岭、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长声音;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感,比如远稍强,近高更强,低稍强,或者远强近弱,高强低稍弱。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一会你们来评价评价。

师:老师范读,生练读一遍

(3)齐读。

师:男生声音洪亮,有节奏;女生清脆,柔美。让我们一齐读读。

四、反复读诗歌,感悟古诗的画面师:同学们,诗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其实,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的去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下面就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看谁能不它读成一幅画。生反复读1、师:谁能说说你读到的画面是怎样的?

预设1、学生说不出横看、侧看的庐山,教师就引导:从横看庐山你读出什么画面来?从侧面呢?

预设2、学生能说出

(引导学生把画面说完整。山岭和山峰的样子)出示课件17

生:我看见庐山横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着看是高高挺立的山峰。

(1)师:你真是个很有想象力的孩子。从哪里读出来的?你给大家读读好吗?

(2)师:刚才某某同学把看到的'画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你们也来试试好吗?

2、师:读得真好,老师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呈现在眼前了。从其他角度看庐山,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预设1、学生不会说,师:同学们,可能大家没有去过庐山,没有欣赏过庐山的美景,现在陆老师就给大家欣赏一些庐山的美景,想象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17—26

预设2、远看——(崇山峻岭,连绵不断)

生:云雾缭绕,什么也看不清了。

师:近看又如何?(一座或几座山峰)

生:我看到山壁上突出来的石头快撞到我的头了,还有很多树长在悬崖上,还有草。

师:看来你真的是身临其境了,你看到了悬崖峭壁。站在高处(白云之上,大大小小的山峰);立足山脚——(悬崖峭壁)

生:我看到了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3、师:孩子们,为什么同是这座庐山一会看到的是岭一会看到的又是峰呢?生:诗人站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庐山也不一样。师:多么善于思考的孩子。同学们给他鼓鼓掌。

师:诗人从横侧远近高低去看庐山,(板书:远近高低--各不同)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就不相同,(出示课件27)这些画面作者是通过哪句诗来表现的?

师:请读出你的感受。

生:出示课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师::当大诗人苏轼看到如此迥然不同的美景,他发出怎样的感叹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示课件28(板书:不识——真面目只缘——此山中)

师:从字面上看,缘字是什么意思?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不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置身在庐山中。

5、师:理解了这个句子的意思,我们再来看它是什么关系的?(因果)把什么放在前面?

6、师:请同学们尝试把这句话的意思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

7、师:因为置身在庐山中,所以不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答:(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8、师:同学们要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出示课件33

预设1、学生答不出就讲故事《盲人摸象》或《画杨桃》

预设2、学生能答

生:要多角度的,客观全面的看待事物。

师:说得好!作者看到了庐山的美景,感悟到了人生哲理,而你学了这首诗歌也感悟出了人生哲理。

7师: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或听说过这样的事吗?小组讨论。

生:汇报

师:小结:孩子们,想要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在客观的立场上,多角度的、全面的看待它。

五、总结写法,深化体会

师:《题西林壁》这首诗,诗人不仅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板书:写景)更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点明了人生的道理。(板书:明理)同学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不但要读出庐山的奇特美景,更要读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恍然大悟。现在请你带着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来读读这首诗。

六、拓展作业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题西林壁》这首诗,从诗中不仅欣赏了庐山的美景,还感悟了人生的道理,请你们回去把古诗背给家人听。还要收集描写庐山的诗词或佳句。

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3-4学年段目标对古诗的要求是:诵读优秀古诗文,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古人也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可见朗读在古诗学习中的重要性。只有在朗读中,古诗的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辨别诗的语言,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受到古诗情感的熏陶并与之产生共鸣,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朗读。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阅读的教学建议: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会、理解和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以读感知,以读促思,以读明理,以读悟情。朗读贯穿始终。上课伊始,播放庐山美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抑扬顿挫地读中初步感知古诗内容,然后让学生在悠扬的音乐中反复诵读古诗,体会诗人在庐山那种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意境和韵味,从而理解背诵古诗。最后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创见性,表现古诗的意境,从而达到朗读的最高境界。

题西林壁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训练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3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你们都积累了那些有关这方面的古诗呢?

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二、初学感知

1、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把不认识的自勾出来。

2、指名读。正音

3、再读,注意停顿。

三、理解感悟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读熟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师生共同概括:

(一)、解诗题,知作者

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

说说关于苏轼的了解

(二)、抓字眼,明诗意

指名读古诗。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庐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苏轼的眼中会呈现出这么多种形态呢?

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

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_________;从上往下看,庐山是____________;从远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从近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___________。

师: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还用心去思考,你从哪看出来的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三)、多诵读,悟诗情

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

师: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表达了他对庐山的赞美之情。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调把你对庐山的情感朗读出来?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有一个地方却很难让人理解:苏轼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师: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多个角度,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也就是俗语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四、背诵

五、课外拓展:《登飞来峰》

六、总结。

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题西林壁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这是苏轼在游历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在诗中,作者通过对庐山雄伟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抒发了他“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感慨,其实就是告诉了我们这么一个道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去分析问题。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于学习古诗已初步掌握了基本步骤,即:读——解——悟。而本诗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较难掌握,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理解得更透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教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够默写出来。

2、教会学生说出诗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懂得诗中蕴含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2、培养学生根据字面意思想象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能够将全诗背诵并默写下来。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体会诗中所含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思想。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爬过山?请曾爬过山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爬上山顶后看到的景象和在山下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2、引入课题:是啊,山上看到的村庄还是原来的那个村庄,但是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景象出现呢?大文豪苏轼也有过和你们一样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写的一首诗《题西林壁》,看他是怎么为我们解开这个疑惑的。(板书课题)

二、解题

1、齐读课题

2、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的注释,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设想:可能有同学不懂“题”的意思,可让同学们先组词,比如“题目”“题写”“问题”等,结合古诗,选择正确的译义。)

3、板书课题意思: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文。

三、初读诗文,感知节奏

1、请同学们用学过的朗读古诗的方法自己默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教师范读。要求:同学们在听时要注意老师的节奏,在停顿的地方用“/”作上标记。

3、全班朗读,教师纠音。注意卷舌音平舌音的正确读法。

4、鼓励个别起来展示读,大家一起纠音、评价。

过渡:同学们已经会读这首诗了,但是你知道诗中写了什么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它的意思

四、学习第一、二句诗意

1、全班朗读这两句。

2、猜想诗意:根据自己的理解,同桌间互相说说你猜到的这两句诗的意思。

3、谁来把自己理解到的诗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板书诗句意思: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庐山却变成了一座山峰,高大陡峭。从远处看、近处看、高处看、低处看,景象都各不相同。)

4、在这两句诗中,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庐山千姿万态,从每个角度都看到不一样的景象。(有岭又有峰)

5、延伸:学到这里,你是否想起,我们在上一学期也学过这种描述了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发现不同的样子的文章?

(引导学生说出《画杨桃》中的话:“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

6、谁来把庐山不同的景象画一画?(给时间让学生作画,画完后展示、评价)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

过渡:就那么一座山,为什么作者会看到好多不同的景象呢?(引导学生说出最后一句诗)

五、学习第三、四句诗意

1、全班朗读这两句。

2、请你根据注释猜想一下这两句的意思。

3、请你说一说,在这两句来应该注意哪些字的解释?

识:认识;清楚。缘:因为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4、谁来把自己理解到的诗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板书诗句意思:认不清庐山真实的景色,是因为我就身处在庐山之中啊!)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

六、深入体会

1、诗人这样多次、多角度地看庐山,为什么还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引导学生说出最后一句诗)

2、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3、教师归纳:诗人觉得没能够认识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本身就处在庐山之中,只看到庐山的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到庐山的全貌了。

4、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前两句与后两句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

七、拓展

1、从这首诗中,你觉得作者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路呢?

(教学设想:生或会回答“看景象要看全面”、“看待事物要讲究方法”、“不要置身在景物之中只看它的局部,要站在高处看它的全貌”、“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会有不同的发现”等)

教师作归纳:这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像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一样,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去分析问题。即: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根据学生的作答板书:横看-----岭

远近高低各不同

侧看-----峰

不识真面目当局者迷

只缘在山中旁观者清

2、谈感受:你能不能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你平时遇到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

八、熟读背诵、默写

1、请你把自己当做诗人,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练习背诵

⑴同桌间互相练习背诵。

⑵分组竞赛背诵。

⑶师生互背:

①教师出上一句,学生对下一句。

②教师说意思,学生对出相应的诗句。

③将诗句顺序打乱,让学生衔接上句或下句,做到倒背如流。

⑷谁愿意站起来给大家展示你的背诵?

⑸自评、共同评价背诵情况。

3、练习默写

⑴先说一说,在默写时要特别注意哪个字的书写?“峰”不要写成“锋”,“各”不要写成“个”,“缘”的右边上头不要写成“互”。

⑵学生练习默写。

⑶谁愿意上黑板来展示你的默写?

⑷共同评价默写情况。

九、总结、延伸

1、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⑴指名作答诗句的意思。

⑵指名谈出诗中包含的道理。

⑶谈一谈你对庐山的了解。

2、提升感情:从诗中,我们知道,庐山是一个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所以苏轼通过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并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它的奇特景象。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像诗人一样,对祖国的美丽河山有所感、有所悟,将你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十、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2、解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题西林壁教案 篇12

年级:四年级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课题: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九课《题西林壁》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课时:一课时

教具: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3、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4、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5、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6、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7、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8、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9、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10、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1、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观察的

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   角度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      同,观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效果察

不同。

《题西林壁》古诗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题西林壁教案 篇13

一、指导预习《题西林壁》

1.听范读

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预习

缘庐峰

4.指名读《题西林壁》

5.齐读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

7.质疑

二、学习《题西林壁》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题:书写。

(5)讨论句意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

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附:板书: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题西林壁教案

    发布时间:2024-05-22

    题西林壁教案 篇1  课 时 备 课  【本学期总第 5 课时】  【本单 元 第 5 课时】  【课 题】:古诗两首  【课 型】:新授课  【主 备 人】:好生镇中心小学杜建民  【教 学 目 标 】:  1、学会本课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是个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

  • w
    小马过河教案模板十三篇

    发布时间:2024-06-26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马过河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马过河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课题或章节内容):  小马过河  二、教学目的的要求...

  • w
    中班语言教案(模板十三篇)

    发布时间:2024-04-13

    中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诗歌中“祖国”的含义,知道祖国很大、很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感受诗歌意境美,学习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尝试仿编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热爱祖国,产生对祖国的自豪感。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朗诵诗歌,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

  • w
    圆周运动教案模板十三篇

    发布时间:2024-03-12

    【学习目标】1.根据实例归纳圆周运动的运动学特点,知道它是一种特殊的曲线运动,知道它与一般曲线运动的关系。2.理解表征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利用各物理量的定义式,阐述各物理量的含义及相互关系。3.知道圆周运动在实际应用中的普遍性。用半径、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揭示生活、生产中的圆周运动实例。从而对圆周运动...

  • w
    以感动为题作文十三篇

    发布时间:2024-01-09

    对于怎样写好作文这个问题,可能让很多人感到困扰。然而,写作文实际上是一种锻炼,通过这种锻炼我们可以学会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写作的训练对于我们发掘积极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优质的作文需要注重内容与形式,并且对于对“以感动为题作文”感兴趣的人,下面提供一些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只要我们...

  • w
    比例应用题教案13篇

    发布时间:2024-05-02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应用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3篇),欢迎大家分享。比例应用题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

  • w
    感恩教案十三篇

    发布时间:2023-12-15

    通过研究“感恩教案”,我们可以获取许多有用的启示。热烈欢迎您的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使您的生活更加充实与美好。教案课件不仅关乎教学步骤,也与课程标准紧密相关,每位教师都应精心设计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需要定期更新以跟上教育的发展趋势。...

  • w
    掌声教案十三篇

    发布时间:2023-12-09

    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强烈推荐一篇非常实用的“掌声教案”给大家参考,我们会不断完善该领域的专业推送服务为您提供最优质的内容。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 学生反应可以帮助教师定位课堂的优势和劣势。...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