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圆周运动教案模板十三篇

圆周运动教案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3-12

圆周运动教案模板十三篇

2024-03-12 19:12:05

圆周运动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根据实例归纳圆周运动的运动学特点,知道它是一种特殊的曲线运动,知道它与一般曲线运动的关系。

2.理解表征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利用各物理量的定义式,阐述各物理量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3.知道圆周运动在实际应用中的普遍性。用半径、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揭示生活、生产中的圆周运动实例。从而对圆周运动的规律有更深刻的领悟。

【阅读指导】

1.圆周运动是____________的一种,从地上物体的运动到各类天体的运动,处处体现着圆周运动或椭圆运动的和谐之美。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叫做圆周运动。

2.在课本图2-1-1中,从运动学的角度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圆周运动中,最简单的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质点沿圆周运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5.若在时间t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通过的弧长是s,则可以用比值________来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这个比值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匀速圆周运动的_____________。

6.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特殊的曲线运动,它的线速度就是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个________量,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圆周运动中任一点的线速度方向就是_______________。因此,匀速圆周运动实际是一种__________运动。这里所说的“匀速”是指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7.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值,即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角度叫做匀速圆周运动的_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是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匀速圆周运动是_______________不变的运动。

8.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周期,用符号____表示。周期是描述________________的一个物理量。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经过一个周期后会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任何一条光滑的曲线,都可以看做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__叫做曲率半径,记作_____,因此我们就可以把物体沿任意曲线的运动,看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运动。

【课堂练习】

夯实基础

1.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B.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等

C.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

D.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角度相等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哪些物理量是不变的( )

A.速率 B.速度 C.角速度 D.周期

3.某质点绕圆周运动一周,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相对于圆心是静止的 B.速度的方向始终不变

C.位移为零,但路程不为零 D.路程与位移的大小相等

4.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线速度大小为3m/s,角速度为6 rad/s,则在0.1s内物体通过的弧长为________m,半径转过的角度为_______rad,半径是_______m。

5.A、B两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通过的弧长之比sA:sB=2:3,而转过的角度之比 =3:2,则它们的周期之比TA:TB=________,角速度之比 =________,线速度之比vA:vB=________,半径之比RA:RB=________。

6.如图所示的传动装置中,已知大轮A的半径是小轮B半径的3倍,A、B分别在边缘接触,形成摩擦转动,接触点无打滑现象,B为主动轮,B转动时边缘的线速度为v,角速度为ω,试求:

(1)两轮转动周期之比;

(2)A轮边缘的线速度;

(3)A轮的角速度。

能力提升

7.如图所示,直径为d的圆筒,正以角速度ω绕轴O匀速转动,现使枪口对准圆筒,使子弹沿直径穿过,若子弹在圆筒旋转不到半圈时,筒上先后留下a、b两弹孔,已知aO与bO夹角60°,则子弹的速度为多大?

8.一个大钟的秒针长20cm,针尖的线速度是________m/s,分针与秒针从重合至第二次重合,中间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s。

第1节 描述圆周运动

【阅读指导】

1. 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圆的。

2.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通常不能看作质点;物体各部分的轨迹都不尽相同,但它们是若干做圆周运动的质点的组合;做圆周运动的各部分的轨迹可能不同,但轨迹的圆心相同。

3.快慢不变的匀速(率)圆周运动。

4.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

5.S/t,单位时间所通过的弧长,线速度。

6.质点在圆周运动中的瞬时速度,矢,圆周上该点切线的方向,变速,速率不变的。

7.连接质点和圆心的半径所转过的角度,角速度,ω=φ/t,弧度每秒,rad/s,角速度。

8.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T,匀速圆周运动快慢,重复回到原来的位置及运动方向。

9. V=Rω。

10.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圆弧,这些圆弧的半径;ρ;物体沿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段圆弧。

【课堂练习】

1. A 2. A、C、D 3. C 4. 0.3,0.6,0.5.5. 1:2,2:1,1:4。

6.小。7. V=3dω/2π

圆周运动教案【篇2】

1.如果把地球近似地看成一个球体,在北京和广州各放一个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则这两个物体具有相同大小的是()

A.线速度B.角速度C.加速度D.周期

2.关于铁道转弯处内外铁轨间的高度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内、外轨一样高以防列车倾倒造成翻车事故

B.外轨比内轨略高,这样可以使列车顺利转弯,减小车轮与铁轨的间挤压

C.因为列车转弯处有向内倾倒的可能,故一般使内轨高于外轨,以防列车翻倒

D.以上说法均不对

3.时钟上分针的端点到转轴的距离是时针端点到转轴的距离的1.5倍,则()

A.分针的角速度是时针角速度的1.5倍

B.分针的角速度是时针角速度的60倍

C.分针端点的线速度是时针端点的线速度的18倍

D.分针端点的线速度是时针端点的线速度的90倍

4.由于地球自转,位于赤道上的物体1与位于北纬60的物体2相比较()

A.它们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1:v2=2:1

B.它们的角速度大小之比1:2=2:1

C.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2:1

D.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4:1

5.某圆拱桥的最高点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4.5104N,桥的半径为16m,一辆质量为5.0t的汽车要想通过此桥,它过最高点的速度不得小于()

A.16m/sB.17.4m/sC.12.6m/sD.4m/s

6.汽车在水平地面上转弯,地面对车的摩擦力已达到最大值。当汽车的速率加大到原来的二倍时,若使车在地面转弯时仍不打滑,汽车的转弯半径应()A.增大到原来的二倍B.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C.增大到原来的四倍D.减小到原来的四分之一

7.在长绳的一端系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绳的长度为L,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7mg。用绳拉着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到达最低点的最大速率应为()

A.B.C.D.

8.杂技表演中的水流星,能使水碗中的水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欲使水碗运动到最高点处而水不流出,应满足的条件是()

A.B.

C.D.(n为转速)

圆周运动教案【篇3】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本次说课我将分为六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的第7节,本节是圆运动的应用课,内容丰富,教材中每个例子的选择都各有特长,很有代表性:铁路的弯道是分析水平面上的匀速圆周运动;拱形桥和凹形桥是分析竖直面上的非匀速圆周运动;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研究失重问题;离心运动则研究向心力不足时物体的运动趋势。

跟据学生实际情况,本节内容将安排两课时,本课只研究前两部分内容。前两个部分中的铁路的弯道分析,也会放在先分析汽车在水平路面转弯之后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探究从易到难。

学习本节内容既能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过的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等知识,又能增强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宇宙开发的联系,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热情。

二、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课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向心力的认识,会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2.学会分析圆周运动方法,会分析拱形桥、弯道等实际的例子。

3.通过对几个圆周运动的事例分析,掌握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向心力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向心力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体会圆周运动的奥妙,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向心力的来源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学生常常误认为向心力是一种特殊的力,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另外受到的力。如何正确认识向心力的来源,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这一点,因此,分析向心力来源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

在教学中我会注意通过多分析实例使学生获得正确认识。抓住先分析物体所受的力(受力分析),再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四、教法、学法

教法:本节课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图示法:利用图片、影片、示意图等,使本课内容更直观、形象、简洁的展现给学生。问题发现法:通过设问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动力。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参与;通过独立思考、分组讨论的方式,找寻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现代教育理论

五、教学过程

为了较好的落实三维目标,首先通过视频播放学生感兴趣的赛车事故,让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观看视频过程中,提问使学生注意,最容易发生事故的位置在哪些路段。

然后引入本课所研究的两种生活模型: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的分析。

(一)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汽车在水平弯道转弯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主要让学生知道,物体做圆周运动必然需要向心力,并学会如何从具体的问题中去找出向心力。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并将得到的一般方法应用到接下来的探究过程中。

火车转弯

通过观察视频、图片

自主探究—火车在水平轨道转弯

有何弊端?

如何改进?

(二)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引导学生思考?

1、汽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或静止时,在竖直方向受力如何?

2、如果汽车在拱形桥顶点静止时,桥面所受压力如何?

3、如果汽车在拱形桥上,以某一速度V通过最高点时,桥面所受压力又如何?

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分析完汽车以一速度V通过拱形桥顶点时,桥面受压力之后,接下来转换情景,让学生独立在草稿纸上分析汽车以一速度V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桥面所受压力情况。

为进一步扩张学生视野,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桥梁为什总是建成拱形桥,而凹形桥却很少呢?并将这一部分知识与必修一所学的超重与失重联系起来。

扩展练习

1、分析汽车以一定速率通过倾斜弯道时向心力的来源。

2、分析游乐场中“过山车”通过最高点时人对座椅的压力又怎样?

最后共同探讨课书上的思考与讨论: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拱形桥,汽车的速度达到多大时与地面的压力为零?

六、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主要板书了两种生活中圆周运动重要模型的受力分析,以及向心力的来源。这样的板书,简洁,直观。使本课的重点一目了然。

圆周运动教案【篇4】

《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圆周运动”为物理必修2曲线运动中的内容,是直线运动知识的拓展,也是曲线运动知识的深入研究。本节课中,根据圆周运动的自身的特点,引入了线速度、角速度、转速和周期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学习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后面几节向心加速度、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学习的基础,同时为学习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打下基础。此外,匀速圆周运动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掌握了有关曲线运动的相关知识,实际生活中有许多鲜活的素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同时初步掌握了微元法和比值定义法,再加上在数学上对圆的认识,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研究圆周运动问题基本能力,就知识本身而言,本节课的知识对学生来讲不是困难。由于本节课的概念比较多,内容相对其它节而言比较单调,应通过举一些实例引起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总结,认识现象从而理解概念。此外,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观察能力和经验抽象思维能力,并对未知新事物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圆周运动的概念;

2、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例子,掌握线速度、角速度、转速和周期概念;

3、学生通过学习圆周运动的模型,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以及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在变;

4、掌握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学生会计算圆周运动的一些物理量。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线速度、角速度概念由来的理论探究过程,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2、掌握发现、总结物理规律的方法:合理猜想、实验法、归纳法,极限法等;

3、通过演示实验及多媒体课件展示获取感性认识,经过理论探究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获得理性的升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极限思想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体会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多动手、勤思考、善于归纳总结的学习态度,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以及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与描述直线运动快慢的方法的比较。

难点: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

【教学过程】

为了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生活中几种学生熟悉的运动画面,如钟表指针的走动、电扇叶轮上各点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演示系绳小球在竖直平面内运动。请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1、你看到的几种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 2、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运动?教师从而导入新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圆周运动。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实验等直观手段,选用学生熟知的生活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联系实际、提出问题

请学生列举一些生产和生活中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实例。学生纷纷举例:公园里的摩天大轮的运动、自行车的轮子转动、工厂里砂轮的运动、地球的自转等。

提出问题:做圆周运动物体上的质点,哪些运动得较慢?哪些运动得更快?我们应该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寻求问题的答案。

设计意图: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物体运动的轨迹形状以及分析物体运动的特点,把物理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引起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讨论探究、自建概念

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经过交流讨论,大致可形成以下四种猜想。

猜想1:比较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短。

直线运动中引进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即比较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那么在圆周运动中是否可以通过“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对比,根据圆周运动的自身特点,比较自然引导学生过渡到对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线速度的学习。

实验探究:如何设计实验测出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

实验重点在于能否将曲线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在学生交流讨论中,老师可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引导,形成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采用打点计时器记录时间,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的点间距离表示弧长,用弧长与时间的比值来表示速度的大小。

实验器材:学生电源、打点计时器、纸带、手摇转盘、双面胶(用双面胶将纸带固定在转盘边缘上一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纸带上相邻的点之间的距离反映了什么?

(2)纸带上相邻的点之间的距离不同说明了什么?

(3)转盘边缘上点的运动方向能否通过纸带上的点反映出来?

(4)转盘边缘上点的运动速度是否可以通过纸带上的点来求解?

圆周运动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4节。本节主要介绍了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曲线运动,抛体运动以及平抛运动的规律,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而本节课作为对特殊曲线运动的进一步深入学习,也为以后继续学习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和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物理打下很好的基础,在教材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学好本节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节课是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研究匀速圆周运动,围绕着如何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展开,通过探究理清各个物理量的相互关系,并使学生能在具体的问题中加以应用。

(过渡句)知道了教材特点,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学生特点。也就是我说课的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二、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备的直线运动的知识和曲线运动的初步知识,并学会了用比值定义法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尽管如此,但由于匀速圆周运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讲仍然是一个不小的台阶。

(过渡句)基于以上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力图把传授知识、渗透学习方法以及培养兴趣和能力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两个物理量——线速度、角速度,会推导二者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传动模型的应用,对线速度、角速度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思考中体会物理学科严谨的逻辑关系,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

(过渡句)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要上好一堂课,还要明确分析教学的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

【难点】

1、二者关系的推导过程;

2、对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的理解。

(过渡句)说完了教学重难点,下面我将着重谈谈本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首先是导入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我将展示生活中的一些运动,如摩天轮、脱水桶等,引导学生找相似点:运动轨迹是一些圆,从而引出,这种轨迹为圆周的运动叫做圆周运动——引出课题。

接下来,我会顺势让学生再例举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然后提出问题,直线运动我们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那么对于圆周运动又如何描述它们的运动快慢呢?

【意图:这个问题我采用类比的方式去提问,一方面让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直线运动,另一方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二者的不同,有效的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很顺利的过渡到了接下来要讲的线速度和角速度。】

学习线速度的概念时,我会用flash配合实物电风扇的页片,让学生观察当用手缓慢拨动页片转动时,页片上分别标记的红、蓝两种与圆心距离不等的点的运动情况,哪个快那个慢。学生可以讨论发现相同的时间里,通过的弧长长的'点运动得快。于是我们就可以用二者的比值来表示线速度的大小,而且我会引导学生去发现,当时间t足够小的时候,所对于的弧长也非常短,接近于圆弧上的一个点,因此线速度是瞬时速度,它的方向也就是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另外还需让学生讨论交流“匀速圆周运动”中“匀速”的含义。

【意图:这是本堂课的一个难点,学生很容于将这里的匀速理解为速度不变。所以在这里我会再次强调速度的矢量性,它既有大小也有方向,这里的“匀速”其实是指“匀速率”,线速度大小不变,但是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

接下来在学习角速度的概念时,应向学生说明这个概念是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和描述运动的需要而引入的,即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每通过一段弧长都与转过一定的圆心角相对应,因而物体沿圆周转动的快慢也可以用转过的圆心角与时间比值来描述,由此引入角速度的概念。但是在讲述角速度的概念时,不需要向学生强调角速度的矢量性。因为这个会在大学学习刚体力学的时候才学,需要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

明确了两个概念之后,本堂课的一大重点就解决了,而依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和实际操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如何去推导线速度、角速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又是本堂课的又一难点。在这里我将带领学生去回顾数学中的表达式,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推导。

接下来在巩固提升环节,我将让学生观察自行车传动结构示意图中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三个部分的转动,分析A、B、C三个点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

【意图:这是高中阶段比较典型额皮带传动问题,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确两种情况下v和ω的关系:同轴、共线,在此基础上可以再提升难度:当三个轮子一起转的时候,又如何比较快慢,这样问题的设置层层深入,有梯度性,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最后是小结作业环节,我将提出如下问题:除了线速度、角速度,还有一些可以用来描述快慢的物理量,如周期T、频率f,他们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推导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圆周运动教案【篇6】

11.一架飞机在竖直平面内以200m/s的速度做半径为500m的匀速圆周运动,一个质量为50kg的飞行员在最高点和最低点受到的座椅的压力各是多少大?

12.如图所示,长度为L=1.0m的绳,系一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的质量为M=5kg,小球半径不计,小球在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20m/s,试求:

(1)小球在最低点所受绳的拉力;

(2)小球在最低点的向心加速度。

13.内壁光滑,两端封闭的试管长5cm,内有质量为1g的小球,试管一端装在水平转轴O上,在竖直面内绕O做匀速转动。已知转动过程中,试管底部受到小球压力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倍,求转动的角速度。

B组

1.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球A的线速度必定大于球B的线速度

B.球A的角速度必定小于球B的角速度

C.球A的运动周期必定小于球B的运动周期

D.球A对筒壁的压力必定大于球B对筒壁的压力

2.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细绳悬挂于O点,在O点正下方处有一钉子A,把小球拉起到细绳成水平位置后释放,在悬绳碰到钉子的瞬间()

A.小球的线速度突然增大

B.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

D.悬绳的拉力突然增大

3.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一个原长为L的轻质弹簧,它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当小球在该平面上做半径为2L的匀速圆周运动时,速率为v;当小球作半径为3L的匀速圆周运动时,速率为v。设弹簧总处于弹性限度内,则v:v等于

A.:B.2:3C.1:3D.1:

4.在某变速箱中有甲、乙、丙三个齿轮,如图所示,其半径分别为r1、r2、r3,若甲轮的角速度为1,则丙轮的角速度为()

A.B.

C.D.

5.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在一根轻杆的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受到的压力,则当小球过最低点时,杆受到的为________力(填压力或拉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

6.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边缘处放着一个质量为0.1kg的小金属块,圆盘的半径为20cm,金属块和圆盘间的摩擦因数为0.2。为不使金属块从圆盘上掉下来,圆盘转动的最大角速度为________rad/s。

7.如图,细线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系着小球,小球在如图所示的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细线长为l,小球的质量为m。求小球的角速度和细线所受拉力大小。

8.如图所示,支架质量为M,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转轴O上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细绳长度为L。

(1)小球从悬绳处于水平时无初速度释放。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地面对支架的支持力多大?

(2)若使小球在竖直面上做圆周运动,到达最高点时恰使支架对地面无压力,那么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多大?

9.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弹簧枪发射子弹的出口速度。在一根水平轴MN上相隔L安装两个平行的薄圆盘,它们可以绕水平轴MN一起匀速运动。弹簧枪紧贴左盘沿水平方向在水平轴MN的正上方射出一颗子弹,子弹穿过两个薄圆盘,并在圆盘上留下两个小孔A和B。若测得两个小孔距轴心的距离分别为RA和RB,它们所在的半径按转动方向由B到A的夹角为(为锐角)。由此去计算弹簧枪发射的子弹的出口速度以及圆盘绕MN轴匀速转动的角速度分别是多少?

圆周运动教案【篇7】

大家好!各位评委好!我是来自平原一中的xxx,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圆周运动》。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说一下对这节课的设计,依次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和教学效果(多媒体展示)。

我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教材: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多媒体展示)。我们先看一下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多媒体展示)。

1、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选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中的第五章第四节。圆周运动是在学习曲线运动以后,对特殊曲线运动的进一步深入学习。由于圆周运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性,所以需要来学习描述圆周运动的规律,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同时也是为后面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和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学习做好准备,也为以后学习天体运动和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做必要的准备。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满足学生终生发展的需求,结合本节的内容,从学生的认知程度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多媒体展示)

(1)知识与技能

A、知道物体做怎样的运动叫圆周运动;

B、会用线速度及角速度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快慢;

C、掌握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

D、能够用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解决具体问题;

E、了解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周期和转速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导入,指导学生观察物体的运动现象,学会从实物运动过程抽象成物理过程的方法,学会对知识进行迁移和类比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自然界的神秘,并知道是可以去探索和认识的,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严谨态度。

3、教学重、难点(多媒体展示)(1)重点

A、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的定义;B、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

C、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

(2)难点

A、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

宙斯盾与直线运动的速度有明显的相同和不同点,都是用比值定义法,瞬时值都有极限法的思想,但是这里先是用弯曲的弧,取其长度与时间的比值,就是线速度。线段从直线长度到弧长的转变,这是一个跨越,当时间很小的时候,得到的弧长就是位移,这又是一个跨越。那样学生理解起来是有困难的。角速度是用角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这个绕过的角度,从学生的认知角度讲,有需要一个跨度,心里接受能力是有障碍的。所以前面讲的是难点之一。

B、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这里需要区分匀速圆周运动与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需要准确的理解速度大小和方向的意义,才不会误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特点。概念的对比加深了学习的难度。

学生已经在前面学习了曲线运动,初步了解了曲线运动的规律和特点,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圆周运动是生活中常见的运动,很普遍,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反过来,圆周运动又是特殊的曲线运动,而常见的匀速圆周运动更是特殊中的典范,学生会感觉有必要认真学习其规律,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也为以后探索、研究和控制生活中的这些运动做好准备。所以学生会有较高的学习热情。

1、教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为“会学”,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本节我将采取分组协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选取实验,分工进行探究、讨论和展示。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是必须适时地给予点拨和指导,比如选择好了实验对象,如何从实物抽象到物理简化模型的过程的分析方法,是教师必须指导的。对一些共性的知识和问题,教师需要作出归纳和总结,突出重点知识和方法。

2、学法课堂中,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思考学案上的老师提出的问题,分工协作,独立探索;生生互动,学生讨论、交流问题的答案和感悟。学习过程重在学生的参与和思考。课上课下通过推导公式,加强记忆,增强学习效果。

下面我重点来说一下我的教学设计。我从以下五个方面来介绍(多媒体展示):情境引入、探究教学、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1、情境引入

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指导思想。首先展示关于圆周运动的视频(过山车等)和图片(天体等)来打开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然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运动轨迹是圆的运动事例,把学生的思维活跃点专注到这节课的研究对象上来;然后自然而然的提出问题,这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运动,有必要去深入研究,那么如何来描述这些运动就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提出本节研究的重点,进入话题开始探究。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快使课堂活跃起来。

2、探究教学(多媒体依次展示)

根据前面列举出的圆周运动的事例,小组自行选择探究对象,根据学案上教师的提示,先从运动轨迹上探究如何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从而进入线速度的学习。

(1)线速度

学生先是从轨迹上来自主尝试定义线速度,然后是根据学案引导来完善这一定义。依次完成定义、度量表达式的方法、瞬时性的理解、矢量性和方向及物理意义。

(2)匀速圆周运动

教学过程围绕“匀速”两关键字进行,通过物体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本节的线速度对比,理解变速运动的本质,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3)角速度

利用学案和视频提示,学生再从半径扫过的角度上来考虑定义圆周运动的快慢,从而完成角速度的定义和表达式的书写,理解其物理意义。在讲解其单位时,可借助数学中弧度的定义,指明角速度的国际单位,强调应用时注意单位换算的问题。进而理解匀速圆周运动中角速度的意义。

(4)转速和周期

次两术语多用于工程中,学生知道定义即可,在以后的学习中加强对周期物理意义的理解就可以。

(5)参量间的关系这些关系的教学,采取小组讨论、自主推导、交流展示的形式完成。意在培养学生对定义式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发现推导式的意义和应用时的注意事项。特别强调线速度与角速度间的关系式的理解。为了加强这一点的理解,后面会配有专门的巩固练习。

3、巩固练习(多媒体展示)

(1)概念的理解

因为本节课概念较多,而且多与以前的概念不同,会配2到3道理解性的选择题来加以巩固。

(2)参量间关系的理解

注重公式的理解和运用,尤其是拓展齿轮和皮带连动的问题,加深对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的理解和计算。这一部分主动学生的发现、总结和拓展能力的训练。选配2道题,可有学生自主拓展2道以上的附加题。

4、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

采取个人总结、小组交流、多媒体展示的形式。意在培养学生养成对所学知识及时加以总结的习惯和能力。最后老师分两部分展示课堂小结:五个概念、两个关系。给予学生一种更具简洁化的总结,加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深化知识的系统性。

5、布置作业(多媒体展示)

为了课后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自主复习,特布置一下作业。课本“问题与练习”第

3、4题,分别重在考查对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的理解和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本节板书采取条目式板书,将概念一一罗列出来,便于学生统揽全局,把握重点和难点,理解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多媒体展示)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预判教学效果如下:(多媒体展示)

1、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小组在选择探究事例上选的的不恰当,造成探究学习完不成或完成不顺利;由于进行分组探究学习,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控真个局面,或是不能全面指导各个小组;错误的估计了学生的数学能力,造成某些环节设计不合理或是预留时间出现差错。

2、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小组内某些成员参与不积极;学生的数学推导能力参差不齐影响进度;某些同学理解上出现卡克,反复询问一个问题,比如“匀速”。

3、教学设计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创新意识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是想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问题入手,进行科学的探究,提高探究新问题和新事物的能力,同时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不依附于课本或学案,潜移默化的引领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在课后还可以发动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自己查找有关卫星的资料,包括速度和角速度等,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养成获取信息的能力和验证科学问题的态度。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和想法,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再见!

圆周运动教案【篇8】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7节,是《曲线运动》一章的最后一节。学习本节内容既是对圆周运动规律的复习与巩固,又是后面继续学习天体运动规律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安排了铁路的弯道,汽车过拱桥,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离心现象四个方面的内容,如果面面俱到,难免会蜻蜓点水,为了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将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分两课时完成。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讨论铁路弯道的设计意图。【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圆周运动有了较为清晰地认识,但是对于向心力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同时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他们很希望参与到课堂中来,自主的解决问题。【三维学习目标】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经历观察思考,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能在具体问题中找到向心力的来源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感悟科学的严肃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具体问题中找到向心力的来源

【教学策略】

1.教法:使用情境激趣、设疑引导、适时点拨的方式引领学生的学习;

2.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观察现象、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等方式参与到课堂中来,体验求知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教学资源:

(1)多媒体课件;

(2)自制教具:车轮模型、弯道模型;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首先,播放一段4.28胶济铁路火车事故的视频动画,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火车转弯这一具体情境中来。我就此提出两个问题:1.火车转弯时的限定速度是怎样规定的?2.火车超速时为什么容易造成脱轨事故?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既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又为他们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二、复习巩固、明确方法

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计算向心力的常用公式,然后,设置情景,让学生对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做出受力分析并找到向心力的来源。

情景一:物块随圆盘做匀速圆周运动。

情景二:小球在杯子内壁做圆周运动。此情景并没有直接展示给学生,而是提出问题:“你能不用手接触小球,而不使小球落入杯底吗?注意,要保证杯口朝上。”让学生自己设计出小球的运动方式,并对杯中小球的运动情况作出受力分析。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教师做出总结:分析圆周运动问题,就是要通过运动分析求出物体需要多大的向心力,通过受力分析找到谁在提供向心力,从而建立供需平衡方程,这是解决圆周运动问题的一般思路。

三、设疑引导、自主探究

这一部分集中了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我巧设梯度,从以下三个部分组织教学:

1.认识火车车轮的结构特点

首先教师播放视频,分别展示火车在水平面和水平弯曲轨道上的运动,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认识到火车转弯要靠铁轨和车轮的作用。然后学生观察车轮和轨道结构,描述火车车轮结构特点。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利用自制教具──模型车轮,加深学生对车轮结构的印象,并提示学生思考车轮轮缘的作用。

进一步提出问题: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了类似的轮子结构?通过学生的回答,和图片的展示(学校门口的电动拉门的轮子),使学生认识到这一结构在生活中也是常见的,从而拓展了学生的认识。接着提问学生:你认为火车在水平轨道上转弯时向心力来自哪里?经过观察和思考,学生已经不难想到向心力的来源。而后追问:你认为这样的转弯方式有什么弊端吗?学生通过思考,结合上课之初播放的视频,不难回答出这样做的危害性。

2.真实的火车弯道的情况

那么设计师有什么好的方法吗?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实际铁路弯道特点的认识情况。而后通过图片,使学生认识铁路弯道处内轨低而外轨高的特点;从而发出疑问,弯道处这样设计的用意何在呢?

提示学生从受力分析入手,找到此时向心力的来源,并要求学生画出受力分析图。

除了正确的分析外,学生很可能将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画成沿斜面向下,这是对弯道的圆心位置分析不清造成的,对学生可能做出的两种向心力的方向,我不直接评论对错,而是使用自制教具,展示给学生弯道处路基的特点,让学生有所参照。学生不难发现,弯道的内侧与碗的内壁相似,进而认识到和杯子内壁的相似性,把小球在杯子内壁的运动与火车在弯道处的运动作对比分析。经过这样两步,学生已经不难得出正确的受力分析。成功的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

然后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从定性到定量,写出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的表达式,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3.假如你是设计师

为了解决开课时提出的两个问题,我设计了第三部分──假如你是设计师。

首先,设置情境:你设计了一段半径为r,倾角为θ的铁路弯道,你会如何规定火车转弯的速度?提示学生从解决圆周运动一般本思路出发,从供需平衡关系入手,列出方程,从而得出限定速度的表达式。从表达式的得出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限定速度的规定实际是为了保证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从而避免车轮和铁轨间的挤压,保证行车安全。

接着,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在杯内转动过快的小球从杯中飞出的过程,提示学生思考,如果火车速度过快会怎么样呢?学生已经不难认识到火车速度过快会使火车脱轨的问题。而后引导学生用供需平衡条件来解释这一问题,深化了学生认识。为了突出重点,这里不提出离心现象这一问题。只是通过现象的分析和认识为离心现象的教学做好铺垫。

四、总结方法、完善认识

通过本节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解决圆周运动问题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认识到火车转弯的模型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认识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往往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感的来源。进一步启发学生,还有哪些生活中的运动也使用了相同的设计思想?使学生认识到自行车转弯、汽车转弯也有相似的情况,从而从特殊到一般,深化学生的认识。同时通过对事故原因的科学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尊重规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五、布置作业、课后拓展

课后作业是学生再学习的重要途径,本节课后我安排了两项作业。旨在让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认识物理与社会的联系,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和情感教育引向课外。

1.课后练习题。

2.了解中国铁路提速情况,查找资料,提出你对铁路建设的建议。【总体设计思想】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借助问题给学生一个思维的支点,在教师的引领下,从分析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入手,找到一般规律。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思考、发现生活中的模型。通过类比,把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联系到新问题的解决当中,在加深知识理解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分析应用能力。同时,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

圆周运动教案【篇9】

一、教材分析

《匀速圆周运动》为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4节。它是学生在充分掌握了曲线运动的规律和曲线运动问题的处理方法后,接触到的又一个美丽的曲线运动,本节内容作为该章节的重要部分,主要要向学生介绍描述圆周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为后继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教材有一个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让学生得出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分析总结出规律,从而形成理性认识。

教科书在列举了生活中了一些圆周运动情景后,通过观察自行车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关联转动,提出了描述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圆周运动、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理解线速度的概念;理解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会用它们的公式进行计算。

②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v=rω=2πr/T。

③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④能够用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公式分析和解决具体情景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极限思维理解线速度的瞬时性和矢量性。掌握运用圆周运动的特点去分析有关问题。

②体会有了线速度后,为什么还要引入角速度。运用数学知识推导角速度的单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极限思想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体会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②体会应用知识的乐趣,感受物理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③进行爱的教育。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表达关爱和赏识,如微笑着对学生说“非常好!”“你们真棒!”“分析得对!”让学生得到肯定和鼓励,心情愉快地学习。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①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及引入的过程;

②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2.难点

①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及概念引入的必要性;

②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

1.瞬时速度的概念

2.初步的极限思想

3.思考、讨论的习惯

4.数学课中对角度大小的表示方法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演示实验、展示图片、观看视频、动画;

讨论、讲授、推理、概括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认识圆周运动)

●通过演示实验、展示图片、观看视频、动画,让学生认识圆周运动的特点,

演示小球在水平面内圆周运动

展示自行车、钟表、电风扇等图片

观看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动画

观看花样滑冰视频

提出问题:它们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答:它们的轨迹是一个圆。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圆周运动

观看动画,思考问题:这两个球匀速圆周运动有什么不同?答:快慢不同

提出问题:如何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快慢?

学生动手,分组实践,观察自行车的传动装置,思考与讨论:

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中的质点都在做圆周运动。

比较哪些点运动得更快些?说说你比较的理由。

讨论后,展示自行车传动装置图片(或视频),进一步提问:如何比较物体圆周运动快慢?师生共同分析,小结可能的比较方法:

方案1:比较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短

方案2:比较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半径转过的角度大小

方案3:比较物体转过一圈所用时间的多少

方案4:比较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转过的圈数

注意:在与学生交流时表达鼓励和赏识:如“非常好!”、“你(们)真棒!”、“说得对!”等。

(二)新课教学

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线速度

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线速度是怎么定义的?单位是什么?

2.线速度的方向怎样?请说出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是怎么确定的。

3.物体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有什么特点?

4.为什么说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这里的“匀速”是指什么不变?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后,概括如下:点击幻灯片,全方位学习小结线速度的概念;并通过砂轮切割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如下:

线速度:

定义:质点做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 Δl 和所用时间 Δt 的比值叫做线速度。

大小:v=Δl/Δt (分析:当Δt很小时,v即圆周各点的瞬时速度。)

单位:m/s 方向:沿圆周上该点的切线方向(看砂轮工作视频)。

物理意义:描述通过弧长的快慢。

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看动画,学习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质点沿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请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实例)

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问题讨论:

1.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是不变的吗?此处的“匀速”是指速度不变吗?

2.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吗?

注意:在与学生交流时表达鼓励和赏识:如“很好!”“你(们)真了不起!”等。

讨论后,小结如下:

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线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

“匀速”指速率不变

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

角速度

看图片,回答问题:(转向角速度学习)

观察自行车的传动装置,分析P点和N点,M点和N点哪点运动得更快些?哪点转动得更快些?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原来,质点运动得快与转动得快不是一回事!有必要引入一个表示转动快慢的物理量──角速度(转入角速度学习)

注意:在与学生交流时表达鼓励和赏识:如“分析得好!”“不错!”等。

下面我们研究描述匀速圆周运动转动快慢的物理量──角速度

圆周运动教案【篇10】

一、教材分析

《匀速圆周运动》为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5节.它是学生在充分掌握了曲线运动的规律和曲线运动问题的处理方法后,接触到的又一个美丽的曲线运动,本节内容作为该章节的重要部分,主要要向学生介绍描述圆周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为后继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教材有一个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让学生得出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分析总结出规律,从而形成理性认识。

教科书在列举了生活中了一些圆周运动情景后,通过观察自行车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关联转动,提出了描述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圆周运动、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理解线速度的概念;理解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会用它们的公式进行计算。

②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v=rω=2πr/T。

③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④能够用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公式分析和解决具体情景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极限思维理解线速度的瞬时性和矢量性.掌握运用圆周运动的特点去分析有关问题。

②体会有了线速度后,为什么还要引入角速度.运用数学知识推导角速度的单位。

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极限思想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体会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②体会应用知识的乐趣,感受物理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③进行爱的教育。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表达关爱和赏识,如微笑着对学生说“非常好!”“你们真棒!”“分析得对!”让学生得到肯定和鼓励,心情愉快地学习。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①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及引入的过程;

②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2.难点

①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及概念引入的必要性;

②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

1.瞬时速度的概念

2.初步的极限思想

讨论的习惯

4.数学课中对角度大小的表示方法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演示实验、展示图片、观看视频、动画;

讨论、讲授、推理、概括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认识圆周运动)

●通过演示实验、展示图片、观看视频、动画,让学生认识圆周运动的特点,

演示小球在水平面内圆周运动

展示自行车、钟表、电风扇等图片

观看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动画

观看花样滑冰视频

提出问题:它们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答:它们的轨迹是一个圆.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圆周运动

观看动画,思考问题:这两个球匀速圆周运动有什么不同?答:快慢不同

提出问题:如何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快慢?

学生动手,分组实践,观察自行车的传动装置,思考与讨论:

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中的质点都在做圆周运动。

比较哪些点运动得更快些?说说你比较的理由。

讨论后,展示自行车传动装置图片(或视频),进一步提问:如何比较物体圆周运动快慢?师生共同分析,小结可能的比较方法:

方案1:比较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短

方案2:比较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半径转过的角度大小

方案3:比较物体转过一圈所用时间的多少

方案4:比较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转过的圈数

注意:在与学生交流时表达鼓励和赏识:如“非常好!”、“你(们)真棒!”、“说得对!”等。

(二)新课教学

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线速度

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线速度是怎么定义的?单位是什么?

2.线速度的方向怎样?请说出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是怎么确定的。

3.物体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有什么特点?

4.为什么说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这里的“匀速”是指什么不变?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后,概括如下:点击幻灯片,全方位学习小结线速度的概念;并通过砂轮切割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如下:

线速度:

定义:质点做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 Δl 和所用时间 Δt 的比值叫做线速度。

大小:v=Δl/Δt (分析:当Δt很小时,v即圆周各点的瞬时速度。)

单位:m/s 方向:沿圆周上该点的切线方向(看砂轮工作视频)。

物理意义:描述通过弧长的快慢。

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看动画,学习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质点沿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请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实例)

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问题讨论:

1.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是不变的吗?此处的“匀速”是指速度不变吗?

2.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吗?

注意:在与学生交流时表达鼓励和赏识:如“很好!”“你(们)真了不起!”等。

讨论后,小结如下:

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线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

“匀速”指速率不变

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

角速度

看图片,回答问题:(转向角速度学习)

观察自行车的传动装置,分析P点和N点,M点和N点哪点运动得更快些?哪点转动得更快些?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原来,质点运动得快与转动得快不是一回事!有必要引入一个表示转动快慢的物理量──角速度(转入角速度学习)

注意:在与学生交流时表达鼓励和赏识:如“分析得好!”“不错!”等。

下面我们研究描述匀速圆周运动转动快慢的物理量──角速度

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P14-15,思考以下问题:

角速度是怎么定义的?

1.角度的单位是什么?它和通常意义上的单位有何不同?

2.角度的大小是怎么表示的?

3.30°,45°,60°,90°,180°,360°,用弧度作单位该怎么表示?

4.角速度的单位是什么?计算带单位时为什么应写为s-1?

5.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有什么特点?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后,概括如下:点击幻灯片,全方位学习小结角速度的概念

1.角速度:

定义:质点所在的半径转过圆心角Δθ和所用时间Δt 的比值叫做角速度。

大小:ω=Δθ/Δt

单位:rad/s

物理意义:描述半径扫过角度的快慢。

2.匀速圆周运动是角速度不变的运动

问题:除了以上两种方法,还可以怎么描述匀速圆周运动转动的快慢?

看动画,讨论,得出方案:

即比较物体转过一圈所用时间的多少或比较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转过的圈数,

看动画,学习周期和转速的概念。

周期与转速

1.周期:

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转过一周所用的时间。

大小:T=2πr/v=2π/ω

单位:秒(s)

2.转速:n

定义: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叫转速

单位:转/ 秒(r/s)、转/分(r/min)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看动画,思考与讨论:

观察电风扇转动,定性比较扇叶上A,B,C,D,E各点的线速度、角速度的大小。

用数学方法推导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和角速度有定量什么关系?v = rω

设物体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在Δt内通过的弧长为Δl ,半径转过的角度为Δθ

由数学知识得Δl = rΔθ

v=Δl/Δt=rΔθ/Δt= rω

关于V=ωr的讨论:

当r一定时,V与ω成正比

当V一定时,ω与r成反比

当ω一定时,V与r成正比

小结:线速度、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点击幻灯片)

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v=Δl/Δt=2πr/T

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ω=Δθ/Δt=2π/T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 rω

观看动画,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两个重要的结论

同一传动各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同轴各点的角速度相等

本课小结及板书设计:

§5.圆周运动

1.圆周运动:轨迹是圆周的运动

2.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线速度:v=Δl/Δt

单位:m/s 方向:沿圆周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物理意义:描述通过弧长的快慢。

匀速圆周运动:

质点沿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2)角速度:ω=Δθ/Δt

单位:rad/s

物理意义:描述半径扫过角度的快慢。

(3)周期:T=2πr/v=2π/ω

单位:秒(s)

(4)转速:n

单位:转/ 秒(r/s)、转/分(r/min)

角速度、周期的关系:

v=Δl /Δt=2πr/T

ω=Δθ/Δt=2π/T

v = rω

4.两个重要关系:

(1)同一传动各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2)同轴各点的角速度相等

思考:A、B、C三点那些点角速度相等,哪些点线速度大小相等?若A、B、C所在轮的半径之比为B、C三点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转速之比。

1:1:4

1:2:2

2:1:1

1:2:2

研究性学习:如何估算你骑自行车的正常速度?

(1)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2)写出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与测量量之间的关系

(3)估算正常行驶的速度

作业:课本 问题与练习

圆周运动教案【篇11】

活动1【模型导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吊扇转动时扇尖的运动。

活动2【活动】创设情境引入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让学生观察吊扇,的中点处,提问A、B两点哪点运动的更快呢?

学生回答:B点比A点运动的快。因为相同时间B点运动的弧长较长。

A点和B点运动的一样快。因为相同时间A、B点转过的角度一样。

教师总结:前两种答案都很有道理,所以这两种答案都是对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圆周运动。

活动3【导入】投影阅读提纲

1、结合阅读提纲阅读课本内容。

2、学生归纳知识点。

3、交流讨论,查缺补漏。 活动4【讲授】ppt:线速度

1)、定义:质点做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 Δl 和所用时间 Δt 的比值叫做线速度。

2)大小:V=△S/△t

活动5【导入】ppt:角速度

1)、定义:质点所在的半径转过圆心角Δθ和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叫做角速度。

活动6【活动】线速度和角速度有什么联系 线速度和角速度关系的推导 活动7【导入】ppt:周期 ,频率,转速 周期 ,频率,转速的关系 活动8【练习】ppt:【练习1】

1. 温哥华冬奥会双人滑比赛中,申雪、赵宏博拿到中国花样滑冰史上首枚冬奥会金牌。如图 5-4-2 所示,赵宏博(男)以自己为转轴拉着申雪(女)做匀速圆周运动,转速为 30 r/min.申雪的脚到转轴的距离为 1.6 m,求:

(1)申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2)申雪的脚运动的速度大小。

活动9【导入】ppt:【练习2】

2.已知某一机械秒表的分针和秒针长(指转动轴到针尖的距离)分别为 1 cm 和 1.3 cm,它正常转动时可视为匀速转动,试求:

(1)分针和秒针的周期和转速;

(2)分针和秒针针尖的线速度大小;

(3)分针和秒针的角速度大小。

活动10【导入】ppt:

已知ABC三点的半径之比为

求ABC三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之比 活动11【讲授】ppt:.总结:传动装置中各物理量间的关系

1.共轴转动(如图 5-4-3 所示):

(1)运动特点:转动方向相同, 即都逆时针转动或都顺时针转动。

(2)定量关系:A 点和 B 点转动的周期相同、角速度相同

活动12【练习】ppt:

3.如图 5-4-6 所示的传动装置中,B、C 两轮固定

在一起绕同一转轴转动,A、B 两轮用皮带传动,三轮半径关系

为 rA=rC=2rB.若皮带不打滑,求 A、B、C 轮边缘上的 a、b、

c 三点的角速度之比和线速度之比。

活动13【练习】ppt:

4.(双选, 年佛山一中期中)如图 5-4-7 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 r,a 为它边缘上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半径为 4r,小轮半径为 2r,b 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 r,c 点和 d 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传动过程中皮

带不打滑,则(

A.a 点和 b 点的线速度之比为 2∶1

B.a 点和 c 点的角速度之比为 1∶2

C.a 点和 d 点的线速度之比为 2∶1

D.b 点和 d 点的线速度之比为 1∶4

圆周运动教案【篇12】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下午好!

我叫王雷,来自通州市刘桥中学,我说课的题目是《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选自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五章。它是学生在充分掌握了曲线运动的规律后,接触到的一个较为复杂的曲线运动,本节内容作为该部分的起始章节,主要要向学生介绍圆周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为后继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根据本节课学要求和特点,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

2、理解什么是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3、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能够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公式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再学习过程中能用信息技术手段为物理学习服务。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理性的知识感性化;复杂的概念,简单化。

三、德育目标:

通过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进行研究,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多面性。

1、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2、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

3、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

对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的理解

讲授、推理归纳法、讨论,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究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一些主要教学环节,有以下构想:

一、导入新课

(1)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圆周,这样的运动是很常见的,同学们能举几个例子吗?(例:转动的电风扇上各点的运动,地球和各个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等)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简单的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二、新课教学

1、匀速圆周运动

(1)用通过放录像让学生感知卫星做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相等的弧长。

(2)并出示定义: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同棗这种运动就叫匀速圆周运动。

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线速度

a:分析: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的时间t增大几倍,通过的弧长也增大几倍,所以对于某一匀速圆周运动而言,s与t的比值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b:线速度

1)线速度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

2)线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3)线速度的大小

4)线速度的方向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

5)讨论: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是不变的吗?

6)得到: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非匀速运动,因为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

(2)角速度

a: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

b:出示阅读思考题

1)角速度是表示的物理量

2)角速度等于和的比值

3)角速度的单位是

c:说明: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言,角速度是恒定的

d:强调角速度单位的写法rad/s

(3)周期、频率和转速

a: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

b:出示阅读思考题:

1)叫周期,叫频率;叫转速

2)它们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

3)它们的单位分别是什么?

C:阅读结束后,学生自己复述上边思考题。

(4)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

a:过渡:既然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都是用来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b:用出示思考题

一物体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

1)它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用T表示。它在周期T内转过的弧长为,由此可知它的线速度为。

2)一个周期T内转过的角度为,物体的角速度为。

c:通过思考题总结得到:

d:讨论

1)当v一定时,与r成反比

2)当一定时及v与r成正比

3)当r一定时,v与成正比

(二)例题讨论(用课件出示)

例1:分析下图中,A、B两点的线速度有什么关系?

分析得到:主动轮通过皮带、链条、齿轮等带动从动轮的过程中,皮带(链条)上各点以及两轮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例2:分析下列情况下,轮上各点的角速度有什么关系?

分析得到:同一轮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

三、分组探究

利用网络资源探究“神舟飞船”,把学生大体分成两组,各组先在网络上查找资料,为了降低学生上网查询的难度,我利用校园网设计一个专题栏目,把网上有关神舟飞船的资料集中到这个专题网页中,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充分的信息,然后由各组选派代表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锻炼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养成敏锐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追求证据的科学态度,这正是我们物理教育所致力追求的。

圆周运动教案【篇13】

课题圆周运动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1.教材明确引入了平均和瞬时线速度和角速度的概念,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也不和以往那样仅限于匀速圆周运动。2.“转速”也是归类于研究一般的圆周运动的概念,只有“周期”这一概念才在匀速圆周运动中提出的,比较严谨,规范。3.关于匀速圆周运动,原教材是先学习向心力,再学习向心加速度;新教材是先学习向心加速度,再学习向心力。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4.《圆周运动》是这一章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向心力向心加速度》这一知识的前提,在这一节中,更能突出速度的矢量性。5.教材通过实例,先介绍了什么是圆周运动,教材首先明确要研究圆周运动中的最简单的情况,匀速圆周运动,接着从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的角度引入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及周期、频率、转速等概念,这是本节的重点。6.角速度的概念学生初次接触,应使学生有确切理解。公式中的φ就应当用弧度做单位来表示,这一点要提示学生注意,这对得出公式是十分重要的。7.教材介绍了转速的概念,应该要求学生能独立地由转速(单位符号r/min)得到周期(单位符号为s)或角速度(单位符号为rad/s)。8.应该让学生真正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虽然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在变化,因此,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9.这一节概念较多,要通过实验和列举实例(包括播放有关视频),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认识现象,建立概念。学情分析圆周运动是学生在充分掌握了曲线运动的规律后,接触到的一个较为复杂的曲线运动,本节内容作为该部分的起始章节,主要向学生介绍圆周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为后继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圆周运动是曲线运动的一种特殊情况,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注意观察和实验,并结合实际经验,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重点理解和掌握线速度v、角速度ω、同期T和转速n的意义及相互关系。明确线速度和角速度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线速度描述质点沿圆弧运动的快慢,角速度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的快慢。教学方法分析及建议1.在教学中,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共性和个性。展示一些物体的圆周运动情景,例如,唱片上某点的运动、电风扇叶片上某点的转动、竖直面内小球的圆周运动等等,要求学生观察物体运动的轨迹形状以及物体运动的快慢是否变化。2.通过生活实例(齿轮转动或皮带传动装置)或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有运动快慢与转动快慢及周期之别,有必要引入相关的物理量加以描述。3.学习线速度的概念,可以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结合课件)引导学生认识弧长与时间的值保持不变的特点,进而引出线速度的大小与方向。应向学生指出线速度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4.学习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时,应向学生说明这两个概念是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和描述运动的需要而引入的,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每通过一段弧长都与转过一定的圆心角相对应,因而物体沿圆周转动的快慢也可以用转过的圆心角与时间t比值来描述,由此引入角速度的概念。又根据匀速圆周运动具有周期性的特点,物体沿圆周转动的快慢还可以用转动一圈所用时间的长短来描述,为此引入了周期的概念。讲述角速度的概念时,不要求向学生强调角速度的矢量性。在讲述概念的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到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线速度的大小、角速度、周期和频率保持不变的圆周运动。5.在课堂中采用实验演示、多媒体、电脑动画模拟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的认识,降低难度。结合课件引导学生认识到“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间的关系”这几个物理量在对圆周运动的描述上虽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并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新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理解线速度的概念,知道它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理解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会用它们的公式进行计算。2.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v=rω=2πr/T3.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过程与方法1.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各种圆周运动的实例,找出共同特征。2.通过课堂演示实验的观察,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快慢的方法,进而引出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线速度大小,角速度大小,周期T、转速n等。3.运用数学知识推导角速度的单位4.探究线速度与周期之间的关系,结合,导出。5.运用极限法理解线速度的瞬时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分析总结、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极限思想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体会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3.通过亲身感悟,使学生获得对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等)以及它们相互关系的感性认识。4.体会应用知识的乐趣。本节要点1.什么是圆周运动?2.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3.怎样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4.V、T、ω之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线速度、角速度、周期概念的理解,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和应用,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难点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和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曲线运动的理解。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本节学习的一些物理量较抽象,教学中应联系各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想办法多做演示实验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把抽象的物理量具体形象化,便于学生接受。多用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例子说明一些较难说清的问题,如用钟表指针针尖的运动快慢来说明为什么周期越大运动就越慢;风扇转动时,同一叶片上各点做圆周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转过和角度相同而经过的弧长不同,这时仅用线速度并不能反映它们运动的快慢,从而有必要引入另一个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角速度。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抛体运动的规律,请同学们回忆后回答下列问题。(展示问题):①什么叫抛体运动?②什么叫做平抛运动?③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是什么?2.这节课开始我们再来学习一类常见的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就是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圆周,这样的运动是很常见的,同学们能举几个例子吗?1.回忆旧知识,认真思考,并回答:①以一定的初速度被抛出,在只受重力的情况下做曲线运动叫抛体运动;②初速度方向为水平方向的抛体运动叫做平抛运动;③平抛运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的分运动分别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的规律:x=v0t,y=gt2/2。圆周运动1.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圆周运动的实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电扇、风车等转动时,上面各个点运动的轨迹是圆……大到宇宙天体如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小到微观世界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都可看做圆周运动,它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形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2.出示一个大钟让学生仔细观察分针、时针,分针、时针上的点做圆周运动,再播放视频让学生感知卫星做圆周运动,而且它们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相等的弧长。3.引导学生得出匀速圆周运动定义: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同棗这种运动就叫匀速圆周运动。4.进一步引导学生概括出质点做圆周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的特征。1.认真听老师讲解,对要学习的内容充满信心,分小组讨论与交流后,纷纷举例。2.选出代表发言:转动的电风扇上各点的运动,时钟的分针和时针上的点,运动的车轮上的`点,地球和各个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等等。3.仔细观察钟和观看视频资料,学生感知卫星做圆周运动,而且它们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相等的弧长。进行新课线速度1.待学生举例后,提出问题:这些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哪些运动得更快?我们应该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2.引导学生讨论教材“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选出代表发表见解。3.听取学生的发言,针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引导学生过渡到对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线速度的学习上来。4.我们曾经用速度这个概念来描述物体作直线运动时的快慢,那么我们能否继续用这个概念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呢?如果能,该怎样定义呢?5.给出阅读提纲,学生先归纳。[投影]阅读提纲:①线速度的物理意义②线速度的定义③线速度的定义式④线速度的瞬时性⑤线速度的方向⑥讨论: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是不变的吗?匀速圆周运动的“匀速”同“匀速直线运动”的“匀速”一样吗?6.然后师生互动加深学习。1.思考并讨论: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上各点运动的快慢。2.在教师的启发下分析: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的时间t增大几倍,通过的弧长也增大几倍,所以对于某一匀速圆周运动而言,s与t的比值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3.结合阅读提纲阅读课本内容,和同学讨论交流。4.尝试自己归纳知识点。师生互动投影知识点并点评、总结1.线速度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的快慢,线速度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2.线速度定义:质点做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Δl和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叫做线速度。(比值定义法)3.线速度大小:v =。单位:m/s(s是弧长,不是位移)4.当选取的时间Δt很小很小时(趋近零),弧长Δl就等于物体在t时刻的位移,定义式中的v,就是直线运动中学过的瞬时速度了。5.线速度方向:线速度的方向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6.“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匀速”指的速度的大小不变,即速率不变;而“匀速直线运动”的“匀速”指的速度不变是大小方向都不变,二者并不相同。结论:①线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也有方向。②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非匀速运动,因为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角速度、周期和转速及单位1.展示正在运动的钟表:钟表的分针与秒针的末端,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大致相同,而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弧长不同,这时就可以用线速度比较它们的快慢。2.演示转动的唱片,引导学生观察:同一半径上的两个不同颜色的点:唱片转动时,同一半径上的两点做圆周运动中,在相同的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相同而经过的弧长不同,这时用线速度能全面地反映它们运动的快慢吗?3.播放皮带传动视频或者演示皮带传动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皮带传动时,大小两轮子边缘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弧长相同,即线速度大小相同。但是与此同时,两轮转过的角度并不相同,小轮显然转得快些。4.引导学生思考:同一轮子半径上不同的质点,在相同的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相同,转动的快慢是相同的,但是经过的弧长并不相同,离圆心越远的质点,运动越快,线速度显然大些。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5.给出阅读提纲,让学生先归纳,然后师生互动加深学习。阅读提纲:①角速度的物理意义②角速度的定义③角速度的大小④角速度主单位6.讨论:有人说,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不变的运动,也是角速度不变的运动,这两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7.教材中还提到了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它们是什么?单位如何?(前面“观察与思考”已提过,所以这部分可由学生自己说出并看书完成。)1.自由发言,在教师的引导得出:引入另一个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角速度。2.仔细观察并思考问题,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3.结合阅读提纲认真阅读课本内容。4.阅读结束后,自己复述老师提出的思考题。5.尝试自己归纳知识点。6.和同学交流讨论,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出。7.阅读教材,完成掌握周期和转速的概念。①周期的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快慢。②周期的定义:质点沿圆周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用符号T表示。③周期的单位:S④转速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快慢。⑤转速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用符号n表示。⑥转速单位:r/s或r/min。师生互动投影知识点并点评、总结1.物理意义:描述质点转过的圆心角的快慢。2.定义:在匀速圆周运动中,连接运动质点和圆心的半径转过Δθ的角度跟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就是质点运动的角速度。3.定义式:ω=4.圆心角θ的大小可以用弧长和半径的比值来描述,这个比值是没有单位的,为了描述问题的方便,我们“给”这个比值一个单位,这就是弧度。弧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单位,计算时,不能将弧度带到算式中。5.国际单位制中,角速度的单位是弧度每秒(rad/s)6.第一句话是错误的,因为线速度是矢量,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后一句话是正确的,因为角速度是标量,没有方向,因此角速度是不变的。四者的关系1.既然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转速都是用来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推导出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3.出示课本“讨论与交流”,学生自己思考,然后教师组织交流总结。4.一些学生的错误认识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以增强学生对圆周运动的理解。1.尽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得出四者的关系。2.对于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在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时的不同之处要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得出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及转速之间的关系:1.线速度与周期关系:由得(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弧长为。)上式表明:只有当半径相同时,周期小的线速度大,当半径不同时,周期小的线速度不一定大,所以周期与线速度描述的快慢是不一样的。2.角速度与周期关系:由得(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一个周期内转过的角度为。)3.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①当v一定时,与r成反比②当一定时及v与r成正比③当r一定时,v与成正比4.考虑到转速则有:特别强调:式中各物理量单位的统一。教师启发诱导分析学生自主完成基础训练1.脑海里有一个钟,请问:秒针的周期是多少?频率是多少?角速度是多少?分针的周期是多少?频率是多少?角速度是多少?时针的周期是多少?频率是多少?角速度是多少?2.电风扇的半径是60cm,电风扇每分钟转240转,这电风扇叶片端点每秒钟走过的路程是多少?电风扇扇叶中点每秒钟走过的路程是多少?电风扇叶片端点的速度大小是多少?典型例题例1.半径10cm的砂轮,每0.2秒转一周,砂轮旋转的角速度多大?砂轮边沿一点的速度大小为多少?例2.如图所示的传动装置中,B、C两轮固定在一起绕同一轴转动,A、B两轮用皮带传动,三轮半径关系是rA=rC=2rB.若皮带不打滑,求A、B、C轮边缘的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和线速度之比。例3.一把雨伞,圆形伞面的半径为r,伞面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为h,以角速度ω旋转这把雨伞,问伞面边缘上甩出去的水滴落在水平地面上形成的圆的半径R多大?总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引导学生回忆。2.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予以表扬。3.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4.个别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1.回忆本节所学的知识内容,并总结本节知识。2.老师的点评。3.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对比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圆周运动教案九篇

    发布时间:2023-11-12

    每一位教师在课前都会准备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因此他们会花费大量心思来规划教案和课件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做可以确保教案的可行性,帮助教师把握好教学进度。为了满足您的需求,“圆周运动教案”已经制作完成,我们诚挚邀请您仔细阅读本文。...

  • w
    优秀教案十三篇

    发布时间:2024-02-13

      一.创情景,入新课  1.小朋友,我们来动动口,动动手,动动脑,活跃一下思维,轻松轻松,我们来进行  一个比赛,看看我们谁快。老师出示一个卡片,你们马上反映过来,读出来,看看谁的反映快。  2.组词夺冠,说一个字,与上、下都能组成词。如班:上班、下班  二.读词语,学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读短...

  • w
    数列教案十三篇

    发布时间:2024-03-02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

  • w
    感恩教案十三篇

    发布时间:2023-12-15

    通过研究“感恩教案”,我们可以获取许多有用的启示。热烈欢迎您的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使您的生活更加充实与美好。教案课件不仅关乎教学步骤,也与课程标准紧密相关,每位教师都应精心设计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需要定期更新以跟上教育的发展趋势。...

  • w
    掌声教案十三篇

    发布时间:2023-12-09

    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强烈推荐一篇非常实用的“掌声教案”给大家参考,我们会不断完善该领域的专业推送服务为您提供最优质的内容。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 学生反应可以帮助教师定位课堂的优势和劣势。...

  • w
    小班活动教案十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7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身体标记图做出相应的身体动作。2、提高运动协调能力和动作的灵活性。3、体验游戏和运动的快乐。活动准备:1、身体标记图地垫若干个,身体标记图。2、音乐《找个朋友碰一碰》、《美国巡逻兵进行曲》。活动过程:一、音乐游戏导入,带领幼儿边唱边表演音乐游戏《碰一碰》。歌词:找一个朋友碰一碰...

  • w
    素描教案(范本十三篇)

    发布时间:2023-11-09

    下面是好工具范文网编辑为您准备的最新关于“素描教案”的原创文稿,我们诚挚欢迎您阅读,期望它能为您打开新的认知和经验。在教学活动中,每位教师都离不开教案课件的使用,然而教案课件的编写却不可马虎对待。仅有良好的教案才能真正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水平。...

  • w
    障碍跑教案十三篇

    发布时间:2024-02-15

    笔者带来一篇关于“障碍跑教案”的深度说明文章。为了保证教学更加顺利,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教案和课件,并且每个课件都需要设计得更加完整。制定教案时,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发展阶段。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管理时间!...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