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魂断蓝桥观后感7篇

魂断蓝桥观后感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6-20

魂断蓝桥观后感7篇

2024-06-20 07:45:51

【#实用文# #魂断蓝桥观后感7篇#】当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何不写7篇观后感记录下呢?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魂断蓝桥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魂断蓝桥观后感 篇1

《魂断蓝桥》在世界电影史上被评为“三大凄美不朽的爱情悲剧”之一,其经久不衰不仅仅在于悲剧本身的魅力,更是因为悲剧的无奈。影片的片名本身就具有悲剧意味,“蓝桥“暗喻人间天上一相逢的美事,虽缠绵一时却最终飘渺无奈,归于虚无;”魂断“男女主人公如昙花一现,彼此深爱却最终黄泉相隔,魂断梦萦。

在文学艺术赏析课上终于有幸看了这部电影,尽管在此之前我已经看过了《魂断蓝桥》的剧本,但不得不承认,看电影和看剧本的剧本感觉着实不同。导演以其独特的视角,纯熟的技艺向世人展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历史画面,没有气势磅礴的场面,没有扑朔迷离的悬念。有的只是近乎回忆的朦胧的视觉享受和心灵感触,有的只是剧情中一点一滴流露出的对爱的执着与坚贞信念……

在此,我简单的描述一下片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三个人物,也许文笔有些拙劣,但此刻的心情是诚挚的!

玛拉:美丽智慧与脱俗的她让我感动的`同时,也不得不让我为之深深叹息,尽管她有一段不平的人生经历,但是自始至终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丝毫没有贬值,没有动摇。无论是当初的清纯脱俗,还是后来因为命运的逼迫沦落风尘,无不给我一种坚强,坚贞与震撼。

洛伊:坚持不懈,他的坚决、勇敢、忠贞成为了评判好男人的标准,尤其是他向玛拉求婚时说的那些话,更是让我感动。尽管这对恋人相识仅仅只有两天而已,但是他们的真情却使爱情发展的自然而然,毫不做作。

凯蒂:玛拉的好友,甘愿为了自己的朋友而付出一切。用她的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友情。中国有句古话: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看到凯蒂之后我对这句话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友谊的伟大,人性的光辉。爱情,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古往今来有无数的男男女女在追逐、演绎。爱情,这个闪光的字眼,她射进多少青年人的心扉,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然而,什么是爱情的真谛?莎士比亚说:真正的爱情是不能用言语来表达的,行动才是中心最好的说明。《魂断蓝桥》中的男女主人公也真是在用他们的行动,用事实向我们演绎了爱情的忠贞,诠释了情感的真谛。我们为之感伤,为之动容。

也许艺术有一丝共性,那就是残缺。如断臂的维纳斯一样,《魂断蓝桥》的结尾,玛拉在滑铁卢上平静的走向死亡,然而面容上所闪现出的凄美让我心痛、让我感动的同时也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的震撼与不解。我在想如果我是玛拉,我会为心爱的洛伊而放弃自己的生命吗?我想不会。因为那样多少有些不负责任,洛伊是爱玛拉的,而且是深深的爱、发自内心的爱。爱一个人就希望他(她)快乐的生活着。所以就算玛拉不能和洛伊结婚,洛伊也渴望他能勇敢的活下去,快乐的生活。爱情的珍贵在于爱情本身,而并不在于是否能真正的走进婚姻的殿堂。也许玛拉会说“洛伊,爱你,没变,但我已不是昨日之我,无法承担起那荣誉的徽章!”但我想说:“女人可以天真但不可以无知”,洛伊说过:一切都过去了,也就是说他可以接受你的过去,你在他心目中永远如圣母玛利亚一样圣洁,因为他爱你。你走了,释然了,然而多少次,洛伊手握你送给他的护身符独自一人站在滑铁卢的大桥上想你、念你?又有多少个暗夜里,他疯狂的跳回那记忆的深渊妄图寻找你的痕迹,哪怕是一丝丝、一点点,可结果却只能如以往一样一无所获,只留下自己缩在黑暗的角落里抽着一支支寂寞的烟,孤独的流着伤心的泪?……

最后我想代表洛伊向天堂的玛拉说句话:“玛拉,我爱你!这份爱从不曾因为岁月的流逝或周遭变化而有一丝改变,难得是,你已不知道我爱你,我却仍旧孤自在世间为你苦苦守候,一生保持缄默,只为你———这样一个让我深爱的女子!”

魂断蓝桥观后感 篇2

大凡于解放前引进我国的西方电影都会被我们冠以一个具有东方神韵的译名,而《魂断蓝桥》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据说当年这个名字是来自一位女士的建议,既富美感又易上口,且颇合严复所倡“信、达、雅”之精神,比英文直译的“滑铁卢桥”不知强出多少倍。

事实上,之所以有“蓝桥”一词,乃出自于《庄子·盗跖》中尾生抱柱的故事。相传周时有一叫做“尾生”的鲁国书生,在赴秦国投考为官时认识了一个姑娘,两人相约在蓝桥下幽会。姑娘有事未来赴约,适逢天降豪雨,河水暴涨,而尾生却不愿离去,死死抱住桥下石柱直至被河水淹没。之后姑娘赶来,悲恸欲绝,遂抱着尾生的尸体投河自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殉情故事,亦留下了“蓝桥”这个著名的爱情符码。

除了片名之外,在《魂断蓝桥》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许多其他蕴含着东方韵味的地方。在我国古代经典爱情故事中,往往存在着这么一些关键词:才子佳人、一见钟情、私定终身、殉情而亡等等,而这些词语恰恰能与《魂断蓝桥》的故事一一对应。

陆军上尉罗伊英挺俊朗、前途无量,芭蕾舞女玛拉娇美可爱、温柔善良,是为“才子佳人”;两人相逢在滑铁卢桥,甫一邂逅便有情投意合之感,是为“一见钟情”;第三次见面时,罗伊提出订婚,玛拉欣然接受,是为“私定终身”;而最后玛拉投车自杀、香消玉殒,是为“殉情而亡”。

同时,影片中所重视的贞操观、门第观、以及君子一诺千金、女子至死相随也颇合东方传统文化的元素。玛拉误信罗伊战死沙场,并因穷困潦倒而沦为风尘女子。没想到之后又与罗伊重逢,罗伊信守诺言,执意要和玛拉结婚。然而面对罗伊的深情、罗伊家人的关怀,玛拉对自己已遭玷污的贞洁深感愧疚,不仅与罗伊家的望族身份难以匹配,更对不起来自罗伊的浓浓爱意。于是,她毅然离开了罗伊,用死亡来证明自己灵魂上的清白和高贵。

魂断蓝桥观后感 篇3

一部风靡全球近半个世纪的美国故事片,一部荡气回肠的感情经典之作,一段美丽而忧伤的感情故事,一首催人泪下的感情绝唱,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感情杯具之一。它就是1940年出品的由茂文·勒洛依导演,费雯丽·罗伯特·泰勒主演的好莱坞战争体裁的感情故事片《魂断蓝桥》。

——开篇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上校罗依·克劳宁(罗伯特·泰勒饰)在滑铁卢桥上独自凭栏凝视,他从口袋中拿出一个象牙雕的吉祥物,20年前的一段恋情如在眼前……

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回国度假的罗依假期已满,即将奔赴法国,在滑铁卢桥上他救了赶往剧院演出的芭蕾舞演员玛拉一命,临分别时,玛拉将她心爱的象牙雕的吉祥符送给了罗依,两人自此成就了一段美丽的邂逅。玛拉不顾剧团女经理笛尔娃夫人的严厉反对,与罗伊约会,在苏格兰民歌《一路平安》的华尔兹舞曲中两人翩翩起舞,含情相望。因罗伊行期推迟之故,他找到玛拉,要和她立刻结婚。可因为当天已经错过了教堂规定的结婚时间,两人只好决定第二天再去。可就在当晚,罗依被召回军营。第二天一大早,罗依便离开了。玛拉放下了演出去送罗伊,罗依安排了克劳宁夫人与玛拉见面,让玛拉入住克劳宁家,。回到剧院,笛尔娃夫人已经决定开除玛拉,好友凯蒂为她求情也一同被开除了。就在玛拉将与克劳宁夫人见面时,她无意间在报纸上看到阵亡士兵名单中赫然写着:罗依·克劳宁。她倍受打击,因为失去了感情,她拒绝了克劳宁夫人的`帮忙,并且因为深受打击大病一场。期间好友凯蒂为了让两人很好的活下去而成为了妓女。病愈后的玛拉也沦为了妓女,但是一次在车站拉客的时候,她却见到了罗伊。两人重逢让她悲喜交加。应对罗依的爱,如已无力承担,在到克劳宁家之后,善良的她最终向克劳宁夫人说出了实情,最后留了一封信给罗依后便离开了。罗依找到了凯蒂,并明白了一切,罗依决心要找到玛拉,但未如愿。绝望的玛拉独立在滑铁卢桥上,应对一队军用卡车,她迎上前去……在人群的惊叫声中,一个年轻的生命结束了,地上散落着手提包和一个象牙雕的吉祥符。

看完这个影片,早已满面泪留。如众多影评人所言:“女主人公不仅仅把生命留在了这座桥上,还把自己的感情、信念和灵魂一同埋葬在这座桥上……”在泪光中,回忆着电影中的一幕幕,我突然想到,这一切的结局,只因为女主人公做错了一件事情。在我看来,就是这一件事改变了她的一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决定让她亲手葬送了自己的感情,埋葬了自己的幸福,成就了故事的杯具。

当她无意间在报纸上得知了罗依阵亡的消息时,她的爱是那么的脆弱,她拒绝理解克宁劳夫人的帮忙,违背了罗依走之前的叮嘱。她的爱没能战胜感性,战胜死亡。要明白一个心中强烈牵挂和爱的人是不会轻易死在战场上的。即使罗依死了,她该做的不是逃避,不是离开罗依的一切,相反的,罗依是克宁劳家独子,罗依死了,作为罗依准妻子的玛拉就应去安慰和照顾罗依的家人,共同期盼也相互扶持。而就是玛拉这个“拒绝”的决定,让一切都不对了。当在车站招揽生意的玛拉,见到“已死”的罗依时,一切都已经晚了。当两人紧紧相拥时,玛拉滑落的晶莹的泪滴中,所包含的不仅仅仅是喜悦、激动,掺杂的还有悔恨、无奈。正因为如此,自此至影片终,这泪都未曾离开玛拉的双眸。应对罗依的再一次求婚,玛拉的心中比喜悦更多的却是撕心裂肺的痛,而一切又错在那一时。假如玛拉能够爱得更加坚定,她能够听从罗依的,放下包袱与克劳宁夫人一齐生活,那么当罗依“死而复生”时,那么一切都会是完美的,结局也就成了另一个完美的开始。

无论悲喜,电影,是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在这高于现实的电影中,却也不乏值得我们深思的现实。

魂断蓝桥观后感 篇4

这部影片以前看过,但都已好几年了,当时,我被里面主人公的不幸的遭遇所感动。得这部影片是经典悲剧的缩影,很想再感受一下剧中的人物和情节。于是,我再一次观看了它,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次我又有新的体会。也许这就是电影的上乘之作,值得人们反复地去口味和感受。

《魂断蓝桥》原名《滑铁卢桥》,但发行商为了让影片具有文化品味和凸显感情色彩,将其改名为《魂断蓝桥》,正像片名体现的那样,片中的女主角不仅把生命留在了这座桥上,还把自己的爱情、信念和灵魂一同埋葬在这座桥上,故事描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军上校罗依?克劳宁在滑铁卢桥上独自凭栏凝视,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象牙雕的吉祥符,20年前的一段恋情如在眼前……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回英国度假的罗依假期已满,即将奔赴法国。在滑铁卢桥上,他救了舞蹈演员玛拉一命,于是他们相识了。玛拉是一位芭蕾舞演员,她急着赶往剧院演出,临走时,玛拉将心爱的象牙雕成的吉祥符送给罗依:“愿它给你带来运气。”

这部影片的女主角是上个世纪的好莱坞美女费雯?丽主演的,我很喜欢费雯?丽,不仅她人长得非常漂亮,而且演技也很好,我还看过好演的《乱世佳人》。这部影片上映于1940年,是黑白的画面,它之所以成功,不仅因为演员的演技娴熟,还由于它的故事情节等综合因素。整个故事是以悲剧告终,很同情影片中的女主角玛拉,她是一个芭蕾舞演员,与男主人公诺伊在避难时偶遇,两人一见钟情,他们相见恨晚,认识的第二天,两人决定结婚,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他们征得了亲人和长官的认同,不幸的是,他们去教堂举行婚礼时被主教告之,下午三点以后不能举行婚礼,这是法律,就这样,他俩错过了一生美好的姻缘,就在第二天上午准备去教堂的前一天晚上,诺伊接到命令必须立刻去前线,于是悲剧开始上演。玛拉从此失去了工作,一时找不到其他工作,同时在与诺伊的生母会面的那一次,她意外得知她深受的诺依已战死。玛拉为了生存,她和朋友不得不去做。可是命运捉弄人,她在一次招揽生意的时候在火车站偶遇诺伊,原来诺伊还没有死,玛拉悲喜交加,她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她们彼此一直深受着对方。诺伊坚持要与玛拉结婚,玛拉觉得自己对不起诺伊,在最后关头她选择了离开她一生深受的男人,她在矛盾与现实中挣扎,无法解脱,最终她选择了离开这个无情的世界。

什么是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破坏了让你看,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原本诺伊和玛拉是天生的一对,由于命运的捉弄使两人阴阳相隔。或许,在诺伊的母亲看望她时,玛拉应该向她说明生活的艰辛,他的母亲会帮她一把,她就不会沦。或许没有那次报纸的错误报道,她俩就会结为连理。或许玛拉向诺伊阐明,他会原谅她的无赖。或许,没有或许,世间就是这么无情,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这一切假设存在,就不会有今天的经典悲剧电影的流传。

最后,愿天下的有情人都能与命运抗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珍惜你现在拥有的一切吧。

魂断蓝桥观后感 篇5

以前表演课的时候老师讲过杯具分为两种,一种是性格杯具,一种是命运杯具。命运杯具有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性格杯具有哈姆雷特永恒的疑问:“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坷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并将其克服。此二抉择,究竟是哪个较崇高”有人说如果没有战争,就不会有罗伊和玛拉的杯具。而我却觉得,魂断蓝桥是典型的性格杯具。

罗伊和玛拉一样重情重义。玛拉是一名芭蕾舞演员,她年轻,漂亮,气质出众,惹人喜爱。罗伊是英军上校,他高大,英俊,专一,家境殷实,地位显赫。两人在滑铁卢大桥偶遇,一见钟情之下私定终身。玛拉如果跟他在一齐,将会生活无忧,是绝佳的一对璧人。因为战争,罗伊不得不立刻调回前线,于是他们未能赶在罗伊离开之前举行婚礼。为了去车站见罗伊最后一面,玛拉不惜错过了当晚的演出,而她明知这样的举动会让自己丢了工作。她的好友凯蒂也因替她辩护而遭受同样的命运。

失业后的玛拉和凯蒂生活窘迫,到处流浪,无处栖身。但是她与罗伊通信的时候却对自己的境遇只字不提。如果她能向罗伊坦白自己的遭遇,罗伊对她绝对不会坐视不理,帮忙她对罗伊来说简直易如反掌,但她却说无论是出自自尊还是出于爱,她都不想让罗伊为自己担心。罗伊送花给她,她宁肯饿着肚子也不愿意把花退回给花店,去换一顿饱饭。她以为自己是坚守着一份最纯洁的感情,却根本连身边好友的死活都没有在意。

罗伊写信说要自己的母亲来到伦敦与她碰面。如果这个时候玛拉能向罗伊的母亲坦白自己的境遇,一样也会得到罗伊母亲的援助。但是玛拉在餐厅等待见面的时候无意看到了报纸上伤亡者的名单里面有罗伊的名字。她在罗伊母亲面前语无伦次,颠三倒四,弄得罗伊母亲莫名其妙。如果这个时候她能说出实情也不至于使得后面的命运变得如此凄惨。最后,应对不知所云的玛拉,罗伊的母亲愤然离开了。而玛拉大病一场,凯蒂不得不沦落为妓女为玛拉治病。玛拉以为罗伊已死,于是放下了一切期望,也加入了凯蒂成为了妓女。就在某一天她在车站准备接客的时候,罗伊回来了。

命运再次将他们拉到了一齐。罗伊带玛拉回到庄园,向所有的亲人介绍自己的未婚妻。罗伊仍然深深的爱着玛拉,他一心一意要娶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玛拉心中却藏着深深的恐惧,如果这个时候,她愿意搏一下,向罗伊倾吐出实情,求得罗伊的理解,至少还有百分之五十翻盘的可能。以罗伊对玛拉的爱,原谅她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玛拉还是逃离了庄园,远远地逃开了罗伊。她独自在滑铁卢大桥上徘徊游荡,孤独绝望的她万念俱灰,最后走向了急驰而来的军用卡车。一个女人性格杯具的故事,到此OVER。是单纯的让人心疼,还是愚蠢得令人痛心,这是一个问题。

所以,魂断蓝桥经典之余,也能够给人以警醒。命运杯具不可抗,性格杯具更可悲。这让我想起了身边的很多女人,其实她们的杯具和遭遇,很多时候是自己造成的。但是自己却毫无意识。

魂断蓝桥观后感 篇6

一部风靡全球近半个世纪的美国故事片,一部荡气回肠的爱情经典之作,一段美丽而忧伤的爱情故事,一首催人泪下的爱情绝唱,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爱情悲剧之一。它就是1940年出品的由茂文·勒洛依导演,费雯丽·罗伯特·泰勒主演的好莱坞战争体裁的爱情故事片《魂断蓝桥》。

——开篇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上校罗依·克劳宁(罗伯特·泰勒饰)在滑铁卢桥上独自凭栏凝视,他从口袋中拿出一个象牙雕的吉祥物,20年前的一段恋情如在眼前……

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回国度假的罗依假期已满,即将奔赴法国,在滑铁卢桥上他救了赶往剧院演出的芭蕾舞演员玛拉一命,临分别时,玛拉将她心爱的象牙雕的吉祥符送给了罗依,两人自此成就了一段美丽的邂逅。玛拉不顾剧团女经理笛尔娃夫人的严厉反对,与罗伊约会,在苏格兰民歌《一路平安》的华尔兹舞曲中两人翩翩起舞,含情相望。

因罗伊行期推迟之故,他找到玛拉,要和她马上结婚。可因为当天已经错过了教堂规定的结婚时间,两人只好决定第二天再去。可就在当晚,罗依被召回军营。第二天一大早,罗依便离开了。玛拉放弃了演出去送罗伊,罗依安排了克劳宁夫人与玛拉见面,让玛拉入住克劳宁家,。回到剧院,笛尔娃夫人已经决定开除玛拉,好友凯蒂为她求情也一同被开除了。就在玛拉将与克劳宁夫人见面时,她无意间在报纸上看到阵亡士兵名单中赫然写着:罗依·克劳宁。

她倍受打击,因为失去了爱情,她拒绝了克劳宁夫人的帮助,并且因为深受打击大病一场。期间好友凯蒂为了让两人很好的活下去而成为了歌女。病愈后的玛拉也沦为了歌女,可是一次在车站拉客的时候,她却见到了罗伊。两人重逢让她悲喜交加。面对罗依的爱,如己无力承担,在到克劳宁家之后,善良的她最终向克劳宁夫人说出了实情,最后留了一封信给罗依后便离开了。

罗依找到了凯蒂,并知道了一切,罗依决心要找到玛拉,但未如愿。绝望的玛拉独立在滑铁卢桥上,面对一队军用卡车,她迎上前去……在人群的惊叫声中,一个年轻的生命结束了,地上散落着手提包和一个象牙雕的吉祥符。

看完这个影片,早已满面泪留。如众多影评人所言:“女主人公不仅把生命留在了这座桥上,还把自己的爱情、信念和灵魂一同埋葬在这座桥上……”在泪光中,回忆着电影中的一幕幕,我突然想到,这一切的结局,只因为女主人公做错了一件事情。在我看来,就是这一件事改变了她的一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决定让她亲手葬送了自己的爱情,埋葬了自己的幸福,成就了故事的悲剧。

当她无意间在报纸上得知了罗依阵亡的'消息时,她的爱是那么的脆弱,她拒绝接受克宁劳夫人的帮助,违背了罗依走之前的叮嘱。她的爱没能战胜感性,战胜死亡。要知道一个心中强烈牵挂和爱的人是不会轻易死在战场上的。即使罗依死了,她该做的不是逃避,不是离开罗依的一切,相反的,罗依是克宁劳家独子,罗依死了,作为罗依准妻子的玛拉应该去安慰和照顾罗依的家人,共同期待也相互扶持。而就是玛拉这个“拒绝”的决定,让一切都不对了。

当在车站招揽生意的玛拉,见到“已死”的罗依时,一切都已经晚了。当两人紧紧相拥时,玛拉滑落的晶莹的泪滴中,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喜悦、激动,掺杂的还有悔恨、无奈。正因为如此,自此至影片终,这泪都未曾离开玛拉的双眸。面对罗依的再一次求婚,玛拉的心中比喜悦更多的却是撕心裂肺的痛,而一切又错在那一时。假如玛拉能够爱得更加坚定,她能够听从罗依的,放下包袱与克劳宁夫人一起生活,那么当罗依“死而复生”时,那么一切都会是美好的,结局也就成了另一个美好的开始。

无论悲喜,电影,是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在这高于现实的电影中,却也不乏值得我们深思的现实。

魂断蓝桥观后感 篇7

感情,是一种美妙的感觉,他能够让人兴奋,让人忘我,让人忧伤。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感情有了更深的了解,感情还包括生命和信念。

魂断蓝桥是风靡全球半个世纪的美国故事,一部荡气回肠的经典之作。他是1940年出品的由茂文·勒罗伊导演,费雯丽·罗伯特·泰勒主演的好莱坞战争题材的感情故事片,我对,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上校洛依在滑铁卢桥上独自凝视,回想着他那场刻骨铭心的感情。在一次躲避空袭的行动中,罗伊和马拉相遇了,他们一见钟情,在其后的约会中确定了对彼此的感情,战争是残酷的,他们和还没来得及结婚,洛依就被遣去了战场。最后的离别也只是远远的望上了一眼,不幸的是,这还导致了玛拉失去了工作。生活的窘迫逼得她不得不背叛自己,为了生存而迫不得已。他回来了,他们回家了,她受不了内心的愧疚和自责,自杀了。

这是一场杯具的.感情,他们爱得轰轰烈烈,却又分的急急忙忙。战争让他们阴阳相隔,活人在流泪,逝人在流血。

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情节是在乡下的洛依家,玛拉已经向罗依的母亲说明状况并决定离开罗依,出门后,她能够远离罗伊,她可能是怕无法承受洛依那爱慕的目光吧,那目光对她来说就像是一把利剑,对视无疑是一种严刑拷打,相拥时,她不舍的眼神深深地刺痛着我,为什么老天这么不公平?他心中有她,把那个幸运符又送给了玛依,这是多么温馨而完美的画面。不幸的是,她自杀了,她逃避了,但他仍然爱着她。

全剧以幸运符为线索展开了杯具的感情,这感情让观众看了不时地心痛,对他们的感情怀有一颗悲悯之心,这是多么完美而又忧伤的感情,漫入心头,浸入心底。究其悲的原因,还是因为战争,所以,为了不再有如此“忧美”的感情再现,请捍卫和平,为人类的感情创造一片祥和的净土!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电影魂断蓝桥观后感精品六篇

    发布时间:2024-02-03

    每部电影所表达的思想精髓,是值得我们去品尝的,观看的途中,我们经常会产生自己的感悟。将心里的想法记录下来可以方便我们日后细细体会,要写好“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您也在思考怎样去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吗?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为您整理了一些与您需要的信息“电影魂断蓝桥观后感”,...

  • w
    陶瓷观后感7篇

    发布时间:2023-11-09

    为了满足您的需求,我整理了以下信息:“陶瓷观后感”,如需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有时候,我们在一些普通的影视作品中,可能会找到很多启发和思考的点。不仅如此,观影时我们的内心也会有很多感受和领悟。透过写观后感,观众可以表达对作品质量和效果的评价与期待。您是否在思考如何避免写出一篇千篇一律的作品...

  • w
    案件观后感7篇

    发布时间:2023-11-13

    当晚,风雨交加,雷电交加,茅娜在江户发来的短信中有一半写的没有联系。当晚,他们决定李芸半夜潜入养老院。李芸半夜爬墙进入养老院,找茅娜。找了一段时间之后,并经过孙岩的指示,发现茅娜被挂在树上。**仔细勘察并拍摄了现场,发现了一根新割断的绳子。李芸之前在三楼的房子从锁孔里看到了茅娜上吊。但当她打开门...

  • w
    观后感(经典7篇)

    发布时间:2024-06-16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影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观后感 篇1  今天谢老师让我们看这部电影《夺冠》可惜让老师花了二十五元氪了一个会员。  这两个多小时的电影花我们三节课...

  • w
    军人观后感7篇

    发布时间:2024-02-14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探讨与“军人观后感”相关的话题。电影中蕴含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一部优秀的作品往往能够引发我们的思考和共鸣。观影后的感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和分析,而写观后感则需要我们在过程中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那么,我们该如何使得作品的观后感表达更加连贯和有逻辑呢?...

  • w
    祠堂观后感7篇

    发布时间:2024-01-07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一篇关于“祠堂观后感”的全新文章。在电影或电视剧观看完后,撰写一篇优秀的观后感是一项重要的技能。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感动。当然,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最终决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 w
    良心观后感7篇

    发布时间:2024-03-14

    开始写作品名的观后感之前,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往往人们难以忘怀的,不是书本,而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在观看时,我们都能从他身上学到许多。想要这种感动长存于心,我们就应该好好写一份观后感,一篇好的观后感就是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结合实际来写,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认为“良心观后感”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值得大家阅...

  • w
    观后感作文7篇

    发布时间:2023-11-21

    写作文有许多技巧和方法,以下是一些能够帮助你提升写作技能的诀窍:1. 深入思考:在写作之前,先深入思考自己的主题或观点。确保你对要写的内容有清晰的理解和明确的立场。2. 做好准备:在写作之前,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信息和素材。有一个清晰的大纲或提纲可以帮助你组织思路和展开论述。3. 保持简洁:用简洁明了的...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