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数学远的近的教案

数学教案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3-27

数学远的近的教案

2024-03-27 17:09:04

【#实用文# #数学远的近的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备好教案课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提高师生互动质量的有效手段,有没有好的教案课件可资借鉴呢?如果您在找好文章好工具范文网向您推荐“数学远的近的教案”,我们希望本篇文章能为您带来新的视角和启示!

数学远的近的教案 篇1

一、本课题研究背景和目的

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阅读具有快捷传播知识、加深理解、提供范例、培养认知能力等功效。在数学教学中。不少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学习数学就是老师多讲解,学生要多做题,课本被当成了教师的讲解材料和学生的练习册,对课本中的内容的阅读重视不够。学生也没有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学习中若有问题,也往往直接问老师,很少通过钻研课本来寻找思路。

本课题研究的第一个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阅读的作用,有效地发挥数学阅读的教学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本课题研究的另一目的是想通过课题研究,让老师体会到阅读数学课本内容的重要性,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教材;同时,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国内研究的现状分析

从网上查找到的资料可以看出,目前,有一部分中学比较注重开展对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研究,小学虽然也有教师对此问题比较关注,能看到一些老师写的理论文章,但在我所听到的各种级别的数学公开课上,还很少看到有教师能够把这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体现出来。实际上,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数学阅读具有“有助于规范学生语言,加深其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养成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其自学能力”等特点,应该说,是数学教与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数学教学改革应该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同时我也认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但是,由于在小学阶段,老师总感觉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弱,自主学习能力差,不敢放手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得新知,该阅读的时候不是被教师代替就是电脑课件代替,学生读的机会少,甚至一节课,学生没有机会读书,课堂上往往是学生听的多,而读的少。这种教学现状,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目前小学生使用的教材,是许多专家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结合小学生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来组织编写的,编写过程中,一定是考虑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小学生应该是可以看懂的。所以,利用现行教材开展阅读教学,完成是可能的。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阅读内容的选择研究:如教材中出现的数学概念、公式的推导过程、数学知识、单元小结、算法指导等。

阅读措施的选择研究:如课内读和课外读。课内读主要有:对概念的阅读。对公式的阅读和对数学习题的阅读。课外读还包括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读课外书等。

相关研究:教学设计形式的研究、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阅读效果评价方式的研究和阅读教学与其他教学形式想结合的研究。

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学校从20xx年开始启动校本教研活动,经过两年的实验和摸索,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开展话题研究的实践经验。

2.人员结构。以市级骨干教师牵头,教科室指导组织实施,以校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和一线青年教师为主要研究力量。

课题负责人:汪尊明,男,市级骨干教师,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教导处副主任;

参与研究人员:

徐 勇,男,小学高级教师,大专学历,数学教研组长;

孙玉峰,男,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团支部书记;

张巾巾,女,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

邓秀梅,女,小学特级教师,大专学历。

3.资料准备。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和杂志;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

4.经费保障。向学校争取经支持。

四、阶段性安排

第一阶段:课题申报、论证与调查阶段,时间:20xx年8月-20xx年9月;

第二阶段:课题实践阶段,时间:20xx年9-20xx年6月;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形成模式阶段,时间:20xx年7-20xx年9月

五、研究方法

本课我们定位为行动研究,以实践研究为主要研究手段。我们的指导思想是“立足校本,在学中做,在做中求发展。”

六、研究人员及分工

汪尊明:负责课题的规划、指导、实践与总结

徐 勇:负责高年级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孙玉峰:负责高年级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邓秀梅:负责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张巾巾:负责中年级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七、本课题研究的成果显示

1、具有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实例;(用录像形式呈现)

2、实践教师结合自己的实践写出相关文章(以论文形式呈现)

3、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编写出有一定特色的教学设计(以教学设计方式呈现)

数学远的近的教案 篇2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P108例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重叠问题的价值,掌握用“韦恩图”解决一些简单的重叠问题题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进一步渗透集合的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意义及解决简单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带有学生姓名的小贴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下面统计表

师:朝阳小学三(1)班选出8人参加学校的语文活动小组,又选出9人参加数学活动小组。参加两个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8+9=17人,

师:同意吗?一定吗?

生:齐说同意、一定。

师:出示图1集合圈,

语文组 数学组

师:你能把参加语文组和数学组人的姓名图片贴在下面两个圈里吗?

师:相机出示带有17个同学姓名的图片。

【评析: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的衔接点,为新知的学习巧搭“脚手架”,也使问题的引出顺理成章。】

二、探究新知

1、问题的引出

师:出示例题中的统计表

师:仔细观察这张表格提供的信息与前面的表格提供的信息有什么不同?

生:有几个同学重复了。

生:有三个同学既参加参加了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小组。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重复”是什么意思?

生:重复,就是一个人参加了两项活动。

师:在实际生活中你们遇到过这种情况了吗?

生:遇到过,比如我既参加了象棋小组又参加了绘画小组。

生:我参加了三个兴趣组。

师:如果还用两个圈来表示参加语文组和数学组的人数你认为下面那幅图能代表你们的意思?

生:图2。因为图2有重复的部分。

师:只能用图2来表示来表示重复的关系吗?

生:两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交叉在一起也行。

师:谁来说说重复的部分是什么意思?

生:重复部分就是两项活动都参加人。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参加语文组的有几个人?参加数学组的呢?

生:语文组有8人,数学组有9人。

师: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你觉得用哪副图来表示参加两个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比较合适?请同学们贴一贴。

【评析:把学生探究“集合图”的过程,变为教师直接给出两幅“集合图”,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两个集合图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同时又拓展了学生对集合图的认知,为建构抽象的数学模型搭建了平台,也体现了基于学生认知基础出发的教学理念。】

2、交流汇报

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并强调不管圆圈中学生姓名怎么放,但这三个重复的同学都放在重叠的部分上。

师:怎样计算参加两个小组的人数一共有多少人?

生:一共是14人,我是数出来的。

生:8+9=17 17-3=14

师:第一个表格为什么直接用8+9=17就算出参加两个小组的人数,而这一次8+9后还要再减去3呢?

生:因为如果还是李芳、刘云多算了一次,因此要减去3。

生:第一个表格没有重复参加的,第二个表格有重复参加的。

师:不管用数的方法还是用算式计算都要注意什么?

生:不能把重复的三个人多算了一次。

【评析:在展示学生的作品时,对圆圈中学生的姓名位置不同的贴放,教师引导学生及时归纳、小结,这既能让学生体会出集合图本身各部分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又能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各个数据与集合图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学生反思、比较由前后两个表格所出现的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既沟通了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间的联系,又彰显出解决新问题的关键点。】

3、明确“韦恩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感受其的价值。

师:刚才我们通过数一数,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了参加两个小组的人数。现在谁来说说这个集合图有几部分组成?每部分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三部分,左边一小部分表示只参加语文组的人数,中间一部分表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人数,右边一小部分表示只参加数学组的人数。

师:相机在集合图上标示出“只参加语文组”、“既参加语文组又参加数学组”、“只参加数学组”的字样。

师:简单介绍“韦恩图”来历。

师: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提供的信息不会像表格中那样的。

师:相机把例题呈现在统计表中的学生姓名打乱。

师:如果给的是现在这样的信息,你觉得“韦恩图”和文字所提供给的信息,哪一个更能清晰地表示出只参加“语文人的”、“只参加数学的”、“两项都参加的”这三者中间的关系呢?

生:用“韦恩图”来表示。

师:用“韦恩图”不仅能清晰的表示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还便于我们计算。

师:你认为在什么样情况下使用“韦恩图”来解决问题呢?

生:有重复关系的,

师:相机板示课题:数学广角——重叠问题。

【评析:让学生表述“韦恩图”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给了学生一个完整的认知,同时使学生对“韦恩图”中的认知更趋于明朗化。而把例题中提供的信息打乱,让学生在反思中比较,就为学生体会“韦恩图”的价值提供了更具有说服力的素材。】

三、巩固应用,落实“双基”

1、教材p110练习二十四第1题

2、教材P110练习二十四第2题

四、拓展延伸,发展能力

师:改动教材例题中提供的信息方式为:三(1)班由8人参加语文活动小组,有9人参加数学活动小组,参加两个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请同学读题,并与原例题进行比较

师:请同学拿出第二组供贴图用的学具片

师: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在教师提供的集合圈中摆一摆,之后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并算出每一种情况下,参加两个小组的人数共多少人?

交流回报:

生:8+9=17人,我是把两个圆圈分开摆的

生:8+9=17人 17-2=15,我是把两个圆圈交叉在一起的,并且交叉的部分是2人。

生:参加两个小组的一共只有9人,我是把参加语文组的人数全部圈在数学组里面的。

师:结合学生的口述,相机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结果是9人的集合图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师:为什么同样是9人参加数学组结果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呢?

生:因为上一道题告诉我们有几人重复的,而这道题没有告诉有几人重复的,结果就有几种可能性。

生:这个题目没有前面两个题目讲的清楚,不知道会有什么情况。

师:也就是说这道题没有确定语文组和数学组之间的具体关系。

师:那你认为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注意什么?

生:搞清重复的人数。

生:在画图时要确定相交的部分应该是几人。

生:考虑问题要全面些。

师:通过刚才我们解决的这个题目,比较一下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生:重复的部分越多,参加两项活动的人数就越少。

生:要想参加两项活动的人数多最好互不交叉。

生:当参加两项活动的人数最少时,这个数就是其中一个较大的数。

师:配合学生的讲解,相机用课件动态演示两个集合图变化的过程。

五、全课总结

师生交流: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用到了什么策

数学远的近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维恩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小研究、姓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一道有趣的数学题,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小研究,仔细看研究一,回顾下你的想法。(课前小研究第1题)

研究一:小明排队去做操,从前数起小明排第3,从后数起小明排第4,你猜这排小朋友一共有几人?(先画图再列式)

这道趣味数学题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数学广角,来研究有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小组讨论汇报方法(课前小研究第2题)

研究二:新的学期已经过了一个多月,这段时间同学们进步特别大,像个大孩子了,又懂事又听话,上学期的暑期作业就有很多同学完成的特别好,老师要提出表扬其中语文完成优秀的同学和数学完成优秀的同学。(语9人,数8人,重复3人)一起看研究二的第1小题,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

你们知道老师一共表扬了多少名同学吗?你是怎么想的?能不能用图、表或其他方式清楚的展示出来?(可以先制作名字卡片,试着摆一摆,再画出来)

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引导,提出:

语文表扬9人,数学表扬8人,为什么一共表扬的不是17人呢?怎么看出来的?

如何表示出语文、数学都表扬的同学?

(2)全班游戏验证方法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验证刚才大家的方法哪种最清楚、最直观?请老师表扬作业完成好的同学到前面来,语文表扬的站在左边,数学表扬的站在右边,你们看看应该怎么站?

3个重复的,你们站在哪?站语文那边吗?还是站在数学这边?大家帮帮他们,想一想应该站在哪儿最合适?(中间)为什么?

那左边、右边、中间分别表示什么?(左边是语文表扬的,右边是数学表扬的,中间是语文和数学都表扬的)

(3)引导出用维恩图表示

如果把我们刚才站的队伍表示在黑板上,是什么样的?谁有好方法帮忙加工一下,试图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来他们之间的关系?(指定学生黑板画)都谁是这样想的?(给予肯定和表扬)

在数学上我们把所有语文表扬的同学看成一个整体,叫做一个集合;把所有数学表扬的同学看成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集合。这就是今天大家一起研究的集合。(板书:集合)

我们一起把集合中的具体内容用这个图更清楚、直观的展示了出来,你们知道吗?像这样的图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人发明了,他就是英国的数学家维恩,所以就以“维恩”来命名,叫维恩图,也可以叫集合图。你们刚才也像科学家一样,把这个图创造出来了,真了不起!

(4)认识维恩图

我们既然能自己创造出维恩图,那你们知道图中每一部分都表示什么意思吗?(小组内先说一说,再指名汇报)

左边表示什么?右边表示什么?中间重叠部分表示的是什么?整个图表示的是什么?(左边集合表示什么?右边集合表示什么?)

(5)运用图解决问题

能不能根据你的图一眼就看出来应该怎么计算出一共表扬了多少名同学?(列式计算)独立解决,汇报交流,方法不唯一。

(9+8—3=14,6+3+5=14,9—3+8=14,8—3+9=14等,让学生在维恩图上边指边写)通过课件演示:9+8—3=14巩固重合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巩固练习

1、书105页做一做1

2、书107页5

3、三年级有20个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11人。

(1)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2)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几人?

(3)只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今天表现都很出色,谁愿意来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数学远的近的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91页。

【教材分析】

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选择;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飞翔。所以,教材首先以6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8个点呢?给学生制造悬念,再用小精灵提示引导学生用“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自己寻找规律并解决问题,从而提示每位学生学会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尤为重要。

【学情分析】

本套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每一册都安排有一个单元“找规律”或“数学广角”的内容。其中“找规律”是让学生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中简单的排列规律。因此学生已有了一些经验,通过这一例题找点与线段之间的规律进一步巩固、发展学生找规律的能力。

【设计理念】

现在的教师,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找规律、逻辑推理都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要用到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所以我大胆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第一个环节,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鸟巢引入新课,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个环节,为了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我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初步寻找规律后再用多媒体动态演示,把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并创设了多个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从简单问题出发去思考、去探究规律,把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对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水平。第三个环节,就是让学生能用所学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学会自己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去寻找规律,从而让学生的潜能得以激活、思维展开想象,把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落到实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再次欣赏数学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同时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会用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渗透“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一定的规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

3.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奇妙,同时通过欣赏数学的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习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发现规律,并能运用所学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会用“化难为易”的方法,寻找数学上的规律,并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化难为易的方法来探索规律,利用规律再来解决生活中一些数学问题。根据课标对第二学段《找规律》的指导思想: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我在设计本节课时通过找规律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学会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考方法,激发找规律的兴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找规律表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数学欣赏,激发兴趣。

1.首先请大家欣赏一座熟悉的建筑。(多媒体播放音乐并出示鸟巢设计图)

师:同学们,鸟巢是设计师用点和线设计了这座美丽而雄伟的建筑。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数学思考中的点与线段之间的规律。(板书课题:数学思考)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十分扼要的说明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所以,课一开始我以学生熟悉的鸟巢图引入,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逐层探究,发现规律。

(一)动手操作,探索规律。

现在请4人小组合作,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表格,按要求完成。(组长负责汇报)

1.多媒体出示一个点,提问:一个点能连成线段吗?所以线段总条数就是0条。

2.2个点能连成线段了吗?追问:连成了几条?大屏幕演示后再问:那也就是说每几个点之间都能连成一条线段?(师生小结:每两个点之间都能连成一条线段)

3.当第3个点C出现后增加了几条线段?为什么?3个点连成的线段总条数是几条?能用算式表示吗?口述1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4.第4个点的前面已有几个点?所以,当第4个点出现后又增加了几条线段?再问:那4个点连成的线段总条数是几条?是怎么写算式的?口述1+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

5.现在你们能直接说出当第5个点出现后,又会增加几条线段吗?快速说出5个点连成的线段总条数?写出算式了吗?口述1+2+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10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在经历逐步连线、填表、汇报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解决数学问题单靠动手是不够的,动脑思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必要途径,同时通过多媒体演示把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直观的`展示给学生,降低了学生的思维难度。

(二)展开讨论,总结规律。

师:如果点数不断增加,我们需要一直连下去吗?那我们一起来找找看点与线段之间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寻。

1.团结起来力量大,请4人小组展开讨论。

2.交流汇报。(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

教师把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在2个点的基础上,每增加一个点,这个点可以和前面已有的每个点都连成一条线段,所以前面有几个点,就会增加几条线段。例如:当第3个点出现后,这个点只能和前面已有的2个点连成2条线段,所以3个点连成的线段总条数就写出了算式1+2,即从1开始前2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抽生回答:4个点连成的线段总条数为什么只从1连续加到3而不加到4呢?5个点连成的线段总条数为什么只从1连续加到4而不加到5呢?

3.只看算式,你能发现几个连续自然数的个数与点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吗?(只要学生回答的正确就给予肯定,不规范的语言教师进行引导。)

讨论后小结:连续自然数的个数比点数少1。

4.现在大家能用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直接计算出6个点、10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吗?20个点呢?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写出6个点、10个点、20个点连成线段条数的算式并快速计算。(交流汇报,大屏幕展示,师简单介绍省略号的用法。)

5.小组讨论n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又该怎么表示?

重点引导学生总结:因为连续自然数的个数比点数少1,比n少1的数即是(n-1),所以n个点连成的线段条数就是从1开始前(n-1)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即:1+2+3+……+(n-1)。

6.师小结:今天我们发现的点与线段之间的规律就可以用这个算式来表示。

7.现在老师还有一个疑问想请教你们:刚才很多同学在计算10个点、20个点连成的线段时,那么多个连续自然数相加,你们用的是什么好方法那么快就算出了答案?以10个点为例说说。

8.老师引导学生找出并板书计算n个点连成线段条数的另一个算式:n(n-1)÷2。

9.教师说明:今天我们发现的点与线段之间的规律用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在经历了丰富的连线过程之后,让学生观察表格以及算式,使学生通过数形结合,同时用从简到繁的思考方法发现计算更多个点连成的线段总条数。接着让学生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推算n个点连成线段条数的算式,再让学生通过在计算方法中发现另一个算式并体会其好处,把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整个过程都在逐步地让学生去体会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懂得运用一定的规律去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接受挑战,用我们今天所学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信心吗?

(一)基本练习。

1.现在如果让你算120个点、1000个点甚至更多个点连成的线段总条数你准备用哪种方法?

2.足球邀请赛队如下:日本、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每两个球队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踢几场球?

3.每两人握1次手,4个同学一共要握几次手?(学生相互握手)全班同学又该握几次呢?用哪种方法能快速解决这一问题?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计算n个点连成的线段总条数,当点数较少时,用第一种方法计算就可以了,当点数较多时,用第二种方法可以让我们快速、准确地算出答案。

(二)变式练习。

1.画一画,两条直线相交只有1个交点,3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4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那么6条、10条呢?你能找到规律吗?

2.用火柴棒按如下方式搭三角形:

想一想:第6个图形是()形,第9个图形是()形。

照这样搭下去,搭10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根火柴,搭n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根火柴。

(三)拓展练习。

你能自己用数学方法找到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之间的规律吗?试算一个1005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全班同学团结协作,用了从简单问题入手找出规律,并学会了用规律解决问题,这是数学的发现。你们真了不起!在数学上像这些有规律的问题还很多,你们要善于去发现。鸟巢设计师正是用了这种数学的发现和数学的美,才设计了这座美丽而雄伟的建筑。让我们一起再次欣赏数学的美!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是教师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的一种教学手段。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在基本练习中让学生熟练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变式练习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会思考问题;在拓展练习中没有了图形,让学生的潜能得以激活、思维真正展开想象,把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落到实处。

四、欣赏规律,增强信心。

1.多媒体播放音乐和图片,学生欣赏并感受数学的美!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觉得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3.全课总结:同学们我们的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发现数学和数学的美,所以希望每位同学喜欢数学、爱数学,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们一定会有更神奇的发现,希望每位同学加油!也许将来的一天你也会成为一位伟大的设计师,老师为你们祝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再次欣赏数学美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同时树立远大的理想!

板书设计:

数学思考

2个点连成线段条数:1(条)

3个点连成线段条数:1+2=3(条)

4个点连成线段条数:1+2+3=6(条)

5个点连成线段条数:1+2+3+4=10(条)

6个点连成线段条数:1+2+3+4+5=15(条)

10个点连成线段条数:1+2+3+…+9=45(条)

20个点连成线段条数:1+2+3+…+19=190(条)

......

n个点连成线段条数:1+2+3+…+(n-1)

n个点连成线段条数:n(n-1)÷2

数学远的近的教案 篇5

一、教学内容

抽屉原理。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三、具体编排

1.例1及“做一做”。

例1借助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的情境,介绍了一类较简单的“抽屉问题”。为解释这一现象,教材呈现了两种思考方法:“枚举法“与“反证法”或“假设法”。

教学时,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对枚举法和假设法进行比较,并通过逐步类推,使学生逐步理解“抽屉问题”的“一般化模型”。

“做一做”中安排了一个“鸽巢问题”,学生可利用例题中的方法迁移类推。

2.例2及“做一做”。

本例介绍了另一种类型的“抽屉问题”,即“把多于个的物体任意分放进个空抽屉(是正整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1)个物体。”教材提供了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3本书的情境。仍用枚举法及假设法探究该问题,并用有余数除法的形式5÷2=2……1表达出假设法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类推解决“把7本书、9本书放进2个抽屉的问题”。

教学时,引导学生理解假设法最核心的思路是把书尽量多地“平均分”给各个抽屉。

“做一做”中“抽屉数”变成了3,要求学生在例2思考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迁移类推。

3.例3。

例3是“抽屉原理”的具体应用,也是运用“抽屉原理”进行逆向思维的一个典型例子。

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与“抽屉原理”有怎样的联系,可先让学生自由猜测、再验证。逐步将“摸球问题”与“抽屉问题”联系起来,找出这里的“抽屉”是什么,“抽屉”有几个,再应用前面所学的“抽屉原理”进行反向推理。

四、教学建议

1. 应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

在小学阶段,虽然并不需要学生对涉及到“抽屉原理”的相关现象给出严格的、形式化的证明,但仍可引导学生用直观的方式进行“就事论事”式的解释。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学具、实物操作或画草图的方式进行“说理”。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学习较严密的数学证明做准备。

2. 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抽屉问题”的变式很多,应用更具灵活性。但能否将这个具体问题和“抽屉问题”联系起来,能否找到问题中的具体情境和“抽屉问题”的“一般化模型”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影响能否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用“抽屉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如果可以,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抽屉问题”的一般模型。

3. 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抽屉原理”的应用广泛且灵活多变,因此,用“抽屉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要找到实际问题与“抽屉问题”之间的联系并不容易。因此,教学时,不必过于追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只要能结合具体问题把大致意思说出来就可以了,更要允许学生借助实物操作等直观方式进行猜测、验证。

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单元试卷:第七单元数学广角(4)

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单元试卷:第七单元数学广角(4)

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单元试卷:第七单元数学广角(1)

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单元试卷:第七单元数学广角(1)

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单元试卷:第七单元数学广角(2)

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单元试卷:第七单元数学广角(2)

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单元试卷:第七单元数学广角(3)

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单元试卷:第七单元数学广角(3)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十单元 第五课时 应用广角

教学内容:第119页的应用广角,第27~31题,及自我评价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应用广角

1、问:你在生活中发现过哪些数学问题吗?

你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吗?

2、完成第27题

(1)课前预先布置学生按要求去调查

(2)课上,让学生分组汇报调查得到的数据

学生根据数据计算,完成填空

(3)分析:从这些信息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用百分数或比表示相关的信息有什么好处?

3、完成第28题

收集一些用百分数或比表示的信息,在小组里交流

4、完成第29题

根据本校一年级的班级数,让学生分成相应的小组,让每个小组调查一个班级的数据。

全班交流,统计分别知道三个应急电话号码的人数,再让学生按要求计算。

5、完成第30题

(1)每位学生带一张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

读题,思考:剪去的每个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几厘米?

(2)学生动手剪一剪、折一折

找一找:这个纸盒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算一算:

制作这个纸盒用了多少硬纸板?

这个纸盒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6、完成第31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二、自我评价

1、回顾自己本学期学习的表现,对照书上的几个要求,给自己评一评,看看分别能得几颗星。

2、在学习中,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特别成功的?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和经验同大家交流一下。

3、在学习中,你觉得自己又有了哪些收获和进步?还有什么地方也有所欠缺,需要改进和努力的?

数学远的近的教案 篇6

课题: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内容:P4及练习一第3、4、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活动中认识米,建立l米的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1米=100厘米。

教学准备:

师:米尺、一支铅笔、一根筷子、卷尺、皮尺。

生:长的绳子、学生尺、铅笔。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用米尺完成对物体的'测量,掌握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厘米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你能用你手上的学生尺量出数学书的长是多少厘米吗? 如果用你手上的尺子量我们教室的长,你觉得合适吗?(不合适)为什么? 教师指出:量教师的长、操场的长等比较长的物体时一般用米尺。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比厘米长的长度单位“米”。(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认识米尺。

请你用你手上的小尺子来量一量我们教室黑板的长度,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小尺子量一量?(学生举手,教师让一位手拿30厘米长的尺子的女生来量黑板的长,要求其他学生注意看着。女生拿着尺子每量一次都在尺子的右端作个记号再往下量,并口算着:30厘米、60厘米、90厘米……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 说一说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说。)这样一小节一小节地量,太麻烦了,拿老师的这把尺子(教师出示米尺)试试,指名上台量一量。师生合作,很快就量出黑板的长。教师指出:刚才我们用的这把尺子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板书:1米)

(1)横向、纵向建立1米的表象 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1米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米尺或1米长的小棍,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 教师说明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用我们手上的直尺就行了,可是量比较长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就麻烦了,这时我们可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2)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学生练习实际生活想一想、说一说) 2、观察刻度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数一数,0~10表示从0到10是10厘米,接着是20、30、40、……100。 1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10个10 厘米。) 1厘米1厘米地数,1米里面有几个l厘米? (100个) 让学生数并作答。(板书:1米=100厘米)

3、量出长绳。拿出准备好的长绳,量出1米。(注意:量时刻度O对准绳子的左端。) 学生分小组合作量,交流反馈,接着量2米、3米……

4、估量。把绳子放下,把手张开比划1米的长度,看谁估的准。 教师指出: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随身携带尺子,当我们要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我们可以用身体的尺子去估一估。

三、积累运用

1、量一量,填一填。(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教师出示一支铅笔。)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大约几支长1米? 一根筷子大约长多少厘米?大约几根长1米?同桌合作进行测量和估算。(由于铅笔和筷子的规格不同,在学生测量时建议学生取整厘米数。)

2、估一估。(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多媒体课件演示:跳绳,小猫,长椅。)先估量,再在合适答案后的口里打“√”,说说理由。

3、操作性练习。

(l)认识卷尺和皮尺。

我们可以用卷尺和皮尺来量身高。 教师出示卷尺和皮尺。学生认识卷尺和皮尺。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同桌合作量一量。用卷尺量黑板的长和身高。

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并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米?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它作单位? 小结: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把我们的两只手张开,大约是1米。生活中有很多长度是1米的物品,下课后带着发现的眼睛去找找它们吧!

数学远的近的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学重点:

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卡。

课前准备:

首先让我们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来学做一节手操,好吗?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

1.导入:刚才,在做手操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的小手特灵活,哎,你们知道吗?在咱们的小手中,还藏着数学知识呢?想了解一下吗?

请你们伸出右手,张开,数一数,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空格叫做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

2.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你们看,这是同学们利用课余正在彩排节目呢?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每2个小朋友之间牵着一根彩带,用了几根彩带,把一根彩带看成一个间隔,那6个小朋友之间是几个间隔?

过渡语:在画面上我们看到春天桃红柳绿,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你们知道吗?3月12日是什么日子,这一天全国上下到处都在植树,为保护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瞧......

3.再次感知,找到规律。这里从头到尾栽了几棵树,数一数,它们之间又有几个间隔呢?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同时板书。

那么8棵树、9棵树之间又有多少个间隔呢?

你能像这样用一个图表示出来吗?请你们选择一种动手画一画吧!

谁来汇报一下?

边板书边说:画了8棵树,他们之间有7个间隔数,9棵树之间有8个间隔。

(停顿)那你们想象一下,如果从头到尾有10棵树,他们之间又会有几个间隔呢?

那20棵树呢?

看来,告诉你们植树的棵数,让你们说出间隔数已经难不倒大家了,接下来,如果一排树之间有22个间隔,你知道有多少棵树吗?

那30棵呢?(2人说)

像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

仔细观察,你发现植树棵树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自己先想想,再把你的想法和伙伴们互相交流一下)。

反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评价:哦,这是你的发现......你还能用一个算式来概括。

边板书边说:同学们都发现了从头到尾栽一排树时,植树棵树比间隔数多1,(指表格),也可以写成两端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

小结:同学们不仅会观察,而且还能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真不错,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数学广角,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二、新授:

例1,同学们自由地小声地把题目读一读。

1.从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

2.题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3.题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吗?(两端要栽)

4.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你能自己想办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吗?有困难的同学还可以借助线段图画一画。

5.交流。

6.反馈。

(1)请你们两人把你们的方法写到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

(2)学生分别说想法。

(3)听了他们说的,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刚才,这两位同学画线段图和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列算式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都是很善于动脑筋的。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基本练习:

师:近几年南昌市容有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一个个休闲广场的建立,一条条街道的逐步亮化,南昌市已成为一座具有内涵与魅力的花园城市。最近,我了解到有关胜利路步行街有这样一些信息。

那同学们能根据题中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第二步为什么要加1?

师:刚才这道题同学们解答得很顺利。

师:现在把这道题做了一些改变,看看你们是不是还能很顺利的解答?

师问:第一步求到的是什么?

师:虽然邓老师对这道题做了一些改变,但是还是没有难倒同学们,那刚才在做这两题的时候,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两题解题思路有什么不同呢?(同学们可以先思考再讨论)。

咱们班的同学们不仅会解答,而且还能比较它们的不同,的确这两道题都运用了今天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第一题是根据总长找到间隔数,再利用间隔数求出路灯的盏数,而第二题是根据路灯的盏数找到间隔数,再利用间隔数求出总长,它们的关键都是要先找到间隔数,正因为它们问题不同,所以解题思路也不同,以后大家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可要注意审题哟!

2.变式练习:

师:20xx年最受关注的两个人物,你们知道是谁?他们就是航天英雄聂海胜和费俊龙,神六号的成功发射,让人们欢心鼓舞,作为一名中国人也为之自豪。你们知道吗,宇航员叔叔他们是每2小时(师读题)。

听了这3位同学的想法,你们会支持谁?说说理由!

3.综合练习。

师:中国的体育界也有一位英雄,猜猜他是谁?此时此刻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那精彩的瞬间,再一次为他助威、呐喊!根据信息,学生讨论,借助计算器算出刘翔一共跑了多少米?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那植树问题只在植树当中才有吗?学生说一说,植树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像......等现象中都含有植树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端都栽时的情况。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两端不栽,一端栽,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围棋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20页例3及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从封闭曲线(方阵)中探讨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与人合作,从不同角度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

教具准备:3×3格、4×4格、5×5格方格纸、围棋子若干粒、4×4格条形吹塑纸贴在地下。

课前准备:课桌围成“回”字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

猜谜:十九乘十九,黑白两对手,有眼看不见,无眼难活久。(打一棋类名称)

[设计意图:用谜语引入,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

二、探索新知

1.教学每边摆放3粒棋子的方法。

(1)课件出示围棋格子图,最外层每边能放3个棋子。最外层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

(2)抢答:读题后,让学生口算出答案。(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答案。)

(3)动手验证:请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摆放棋子,验证刚才答案。

(4)汇报交流(着重请学生说出方法。)

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

3×2+2=82×4=8

3×3-1=83×4-4=8直接点数。

教师表扬学生的创新摆法,并奖励“智慧星”。(教师随学生回答,用课件出示摆放方法。)

2.教学每边摆放4粒棋子的方法。

(1)课件出示围棋格子图,最外层每边能放4个棋子。最外层可以摆放多少棋子?

(2)动手操作:请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摆放棋子,写出算式。

(3)游戏:让一学生当“小老师”,其余学生当“围棋子”,请小老师邀请“围棋子”按上题要求站在老师设计的大棋盘上。

[设计意图:这一游戏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摆放方法,让每个学生参与活动,把所学知识运动到游戏中。]

(4)汇报交流(着重请学生说出方法)

教师随学生回答,用课件出示摆放方法。

(5)你们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教学每边摆放5粒棋子的方法。

(1)课件出示围棋格子图,最外层每边能放5个棋子。最外层可以摆放多少棋子?

(2)动手操作:请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摆放棋子,写出算式。

(3)汇报交流。(教师随学生回答,用课件出示摆放方法。)

(4)你们最喜欢哪种方法?和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通过抢答、验证、分析、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

三、总结规律

(1)师:你觉得再用棋子摆,方便吗?你能根据前面我们摆放的方法,填写下列表格,总结出规律吗?(小组合作完成)

每边放的个数

最外层总数

3

4

5

6

...

18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学例3:出示围棋格子图。问:围棋盘的最外层每边都能放19个棋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

(2)总结规律::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间隔数×边数=最外层的总数

(3)学生根据规律,独立完成例3。

四、运用规律

1.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1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

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2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

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3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

拓展思维:如果一个五边形,怎么算?一个三角形呢?(集体口答)

2.做第121页第三题。

[设计意图: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学生为主归纳问题;教师在关键之处疏通点拨,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3.请你参加:

12名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大家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四个顶点都有人,每边各有几名学生?(在教室内围一围。)

4.请你思考:(课件出示同学开联欢会时的欢乐情景。)

“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四班同学准备开联欢会。大家围坐在一起,如果每边做14人,(如下图),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每边都有8张课桌,一共要多少张课桌?

5.请你设计:(课件出示美丽的校园情景。)

学校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改变校园环境,想全校范围内征集校园花坛设计方案。有以下三种,请每组同学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图形,算一算如果每边放三盆花,一共可以摆放多少盆花?再动手画一画,展示在黑板上,看哪一组做得又好又快!

[设计意图:整个练习从现实生活中出发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在具体情境中充分动口、动手、动脑,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数学远的近的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直观看出重复部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个体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养成勤动脑,乐思考、巧运用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诊断

“集合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是小学阶段集合思想教学。集合思想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以往的题型中有过接触,只是无意识形成一些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本节课所要学的是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教材中的例1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踢毽子比赛和跳绳比赛的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项参赛的人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材中是利用集合图(韦恩图)把这两项比赛人数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材要求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对于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图的形成过程,不必拔高要求,引导学生理解集合图各部分的意义,培养学生应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集合思想的奇妙与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会解决简单重复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白板、练习题卡

五、教学过程

(一)巧用对比,初悟“重复”

1.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图片)

第一组;父与子

(1)提出问题:有2个爸爸2个儿子,一共有几个人?怎样列式计算?

第一种:无重复情况。

黄明,他的爸爸黄伟光。李玉,他的爸爸李文华。

预设:列式一:2+2=4(人)

第二种:有重复情况。

汪聪,他的爸爸汪立成,汪立成的爸爸汪华东。

列式二:2+2=4(人)4-1=3(人)

师追问:为什么减1?

第二组:小棒拼三角形

(1)3根小棒拼成的一个三角形。

(2)提出问题: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预设:可能会说6根,表示3+3=6(根)

还可能会说5根,表示3+3-1=5(根)

图片出示有重复情况的2个三角形。

教师追问:根据图中摆的方法,哪种列式是正确的?为啥要减1?

2.思考与发现

(课件出示)把2组有重复情况的图片放在一起。

(1)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想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突出:

(1)“重叠”或“重复”一词;(2)列式中“减1”的意义;(3)能用表达逻辑关系的语言“既…又…”和“或”说出这两个关于重复现象的问题;(4)师生小结,得出:图片1中有个人既是爸爸又是儿子,他的身份重复了;三角形中有1根小棒是公共边,重复使用了,既是左边三角形的一条边,又是右边三角形的一条边。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研究有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

数学远的近的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包括结绳计事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计算器等计算工具。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为了方便计算,人们发明了很多种计算工具。我们在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中对计算工具有过简单了解,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计算工具。(板书)谁先来说说我们都了解了哪些计算工具?

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二、介绍古代计算工具,拓宽视野。(课件出示)

(一)认识算筹

师: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就用石子、结绳或者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后来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板书:算筹)

介绍算筹:二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筹计算。用算筹表示一个数,采用十进位制,并且纵式横式交替使用。个位数用纵式表示,十位数用横式表示,百位数再用纵式表示,空格表示零。算筹一般是用十几厘米长的竹签制成(也可以是木制、骨制或玉制的)。用这些算筹摆成不同的形式,表示不同的数目,并进行各种计算。

(二)认识算盘

1、介绍算盘的由来:用算筹计算后又过了一千年左右,中国人又发明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早在公元15世纪,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后来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使用它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板书:算盘)

2、介绍算盘的组成。

(1)算盘各部分名称:

师: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曾经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至今仍然发挥这它独特的作用。你在哪见过有人使用算盘?(中药店、银行等)

大家还记得算盘的各部分名称吗?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梁下,每颗代表一。

出示教材第24页的两种算盘:观察有什么不同。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一颗珠子。原因是我国古代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一档表示10。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他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

(2)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

师:算盘有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我们选定一档做个位(做个记号),从这一档起向左数,就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计数时要拨珠靠梁。拨珠时,要按照数位从高位拨起。(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个档为个位)你能分别写出下面算盘表示的数吗?

(602 134067 35215862)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已经做了预习并查找了资料,所以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计算工具,发散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有重点的请学生介绍如结绳、算筹等使用的方法,进一步使学生体会了计算工具发展的过程。)

(三)计算尺。

17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计算尺。

(四)机械计算器

17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机械计算器。

(五)电子计算机

20世纪40年代,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六)计算器的认识

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明了电子计算器,生活中开始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只要输入题目,计算器就会显示结果,运算过程自动完成。这样非常简便快捷。我们就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板书:计算器)

1、介绍功能键:

大家也许会发现有很多种计算器。这是因为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计算器。有科学专用的计算器,有最简洁的计算器……但他们的功能都大致相同。我们一起看一下我们手中的这款计算器。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你认识计算器键盘上的哪些按钮,各有什么作用?“On/c”键有什么作用?“Off”键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手中的计算器,让学生对计算器的大小、模样、作用有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具体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打下基础。并引起探索的兴趣。)

2、使用计算器:

师:计算器怎么使用?

学生介绍使用方法:按“On/c”键:开始显示;输入数字和符号;按“=”键,显示结果;再按“On/c”键,清屏。计算器上还有一些具有特别功能的键。例如,a、%等,还可以用来计算分数等。

3、利用计算器计算。

(1)386+179 825—138

先估算,这道题大约得几?怎样估算?利用计算器怎样计算?

练一练:4468+1792 32010—8925

(2)用计算器计算乘、除法。

先估算大约得几?怎么估算?再用计算器计算。

26×39 312÷8

(设计意图:认识计算器,让学生自主了解计算器各个功能键的作用,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探究计算规律,尤其是存储功能键的使用更是有趣又有难度。既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也可以端正学生对待计算器的正确态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

4、用计算器计算找规律。

9999×1= 9999×5=

9999×2= 9999×7=

9999×3= 9999×9=

9999×4=

运用比赛的形式独立练习用计算器算一算。

学生计算,全班交流。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用计算器计算比赛。

55846+7646= 13027—8934= 66280×23=

6908×37= 111111111÷9= 395412+10589=

2、算一算,找规律。

111105÷9=__________

9÷9=1 1111104÷9=__________

108÷9=________ 11111103÷9=__________

1107÷9=________ 111111102÷9=__________

11106÷9=________ 1111111101÷9=__________

四、总结提升

师: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又发明了电子计算机、(课件出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计算工具会更加先进,这就要等着在座的各位——你们这一代人去实现。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时间的数学教案分享

    发布时间:2023-12-21

    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课文第31页的内容,第32页的试一试,练一练等)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关键:掌握每一步计算的算理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2、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

  • w
    数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3-10-22

    本文介绍的" 数学教案 "绝对是小编今天力荐的优秀文章,绝对不会让你失望。每位教师都必不可少的课件之一就是教案课件,因此你可能需要每天都去撰写教案。教案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工具。如果你觉得这份干货对你有价值,请不要吝啬分享,让更多人受益!...

  • w
    数学《10的减法》教案六篇

    发布时间:2023-11-21

    教案课件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同时,教案也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以及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要求,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您提供更多的成功经验!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向我们提问。...

  • w
    初中数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3-12-02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老师在写教案课件时还需要花点心思去写。完整的教案有助于促进教师的创新和探索精神,课件教案应该怎么做?在这里栏目小编为您准备了一篇令您满意的“初中数学教案”,如需更多产品介绍请继续浏览我们的网站!...

  • w
    数学认识左右教案

    发布时间:2023-10-17

    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感知左、右,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和右的位置关系。2.通过游戏,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活动准备:聪明表、智慧星、食物图片、《健康歌》音频、课件。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感知左右1.拍手游戏,小朋友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的小朋友请举手。师:请不要把手放下,你举的一只手是左手...

  • w
    小学数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3-10-21

    教案课件不仅涉及教学步骤,也涉及教学的课程标准,每名教师都应该认真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我已经为您准备好了关于“小学数学教案”的所需信息,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很有价值,不妨收藏本网页的网址,以便日后方便查阅!...

  • w
    疏通知远六篇

    发布时间:2023-11-15

    各村(居):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无违建街道、村创建,经街道办事处研究决定,在区控违拆违办下达给我街道拆违任务17.28万平方米的前提下,分解落实到各村(具体任务数详见附件)。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分配原则各村(居)下达拆违任务主要依据下列情况分配确定:按照两路两侧、四边三化涉及到村为重点村,其它村按村域...

  • w
    大班数学等分教案

    发布时间:2023-11-06

    在教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写教案课件时,老师不能敷衍了事。精心准备的教学教案可以指导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你是否在寻找适合的教案课件呢?好工具范文网小编用心编写了这篇“大班数学等分教案”文章,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篇激励人心的文章之一。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你提供实用的帮助和建议,建议你...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