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十月围城电影观后感精选#】您是否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十月围城电影观后感”的情况。和书一样,观看电影或者视频也可促进人的成长,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跟着情节思考。这时候不妨来写一篇观后感吧,观后感就能够更好的整理我们的逻辑。写作品名观后感时如何抓住原作的精髓呢?我们会给您带来更多关于该领域的深入报道!
今天,我们去上海影城看了一部电影:《十月围城》。电影感人肺腑,让我热泪盈眶。
《十月围城》以孙中山赴香港与十三省革命代表会谈险遭刺杀的历史事件为故事轴线,讲述来自香港三教九流的小人物如何自发成为保护孙中山的死士,在实现个人梦想、承诺的不经意间共同完成了关乎民族大义的伟大任务。
影片整个色调偏灰暗,本身就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再加上张学友所饰演的杨教授刚出场就被暗杀,使人感觉到整个影片危机重重,在影片一开始就让观众进入紧张状态,在这一段落,国父孙中山不是主角,负责整个策划的陈少白也不是,真正的主角是那些小人物们:被少林寺赶出来的臭豆腐,一心为父报仇的方红,简简单单的车夫阿四,被亲情打动的赌徒,还有一群有赤诚之心的报社职员……《十月围城》让观众十分揪心。
17岁的孙文的替身重光;2米多的王复命,从未打过架的少林弟子;拉车的阿四;潇洒的刘公子······这些都是为“血色革命”牺牲的人。
我觉得片中最感人也最震撼人的一个镜头:李玉堂抱着儿子的尸体嚎啕痛哭,相信影城里的所有小观众为之动容。李老板一定在泪眼泼洒中自问,自己纠结起来的自卫队,还有自己的独苗儿子,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去死,到死都不知道为何而死,为谁而死,到底值得吗?片尾,孙中山安全登船离开香港,他站在甲板上回望港岛,眼中噙满泪水,说了这么一句话:“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我想,只能由这句话来诠释这个问题了。
《十月围城》是2010年的贺岁电影。刚刚又回味了变,感触颇多。中国的电影都没有什么技术上的突破,没有什么精彩的画面。没有像国外好莱坞科幻片那样的特技和美轮美奂的画面。因此没有什么视觉性的冲击。但凡是中国的电影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以画面表现主题。这点来说是比西方的片子深些,有点意味深长的意思。
西方的大片与中国的片子是不能放在一起比较的,后者没有视觉上的冲击。但凡是中国认为自己拍摄的电影,主题好就是成功的,所以很多人把两种电影放在一起比较是不对的。虽然我认为中国还不太懂得什么是画面的美吧。 不过也不能怪中国,西方的好莱坞都是卖座大片,卖座的当然要把这些东西做的漂亮些。而中国,如果拍失败了怎么卖座啊?唉,拍一部卖座片其实很简单,拍部艺术片很难,而拍部卖座的艺术片其实更难。
犹记得《满城尽带黄金甲》那些灿烂的菊花,可那不是特技。顶多是和西方的影片学了个场面奇异这个视点。中国的科技水平,思想上的空洞。太过于普遍化。
我这想说,我写的东西不是影评,只是这部电影我学得到的一些东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期是很乱的社会。各民主党派,朝廷中的人纷纷自成一派。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我认为有两个,一个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个是这段时期。革命无非是两种,打和思想上的文斗。
清朝派遣留学生,可回来的又分为两派。一个是清政府的忠实走狗,属于阎国孝那一行列,认为洋人的东西都是侵略得来的,不足以学习。因此想除掉革命党。正如他的老师陈少白给他的评价“功课优秀,思想愚蠢”。现实中其实也不乏这样的人,一味的认为只要把书本上的东西都学好了就万事OK,不想怎么来看看这个现实。直到他死,他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这种顽固的保守派,是根本无法改变的。如果真的在现实中发生这种事,也不要妄想去改变他们的惯性思维了,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不值得。
一个是李重光,被耶鲁大学录取的中国留学生。义无反顾的回国,参加革命,作为学生的这一先驱力量参加革命。尽管他是商人世家(当时中国的商人都认为自己与国家的命运无关)。但是他仍然不听父亲和车夫朋友的劝阻,参加革命。作为孙中山的替身混淆清政府乌合之众的视听。他最后在车里笑了,那放肆的大笑,那是死如归的笑容,没有丝毫的胆怯。我想他是释然了。孙中山的思想传播了,他的任务完成了。必须要有人流血牺牲才会有革命。他深刻的明白这个道理。还记得车夫劝他不要去的时候,他说17年就是为了这么一瞬。
里面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赌徒,我忘记他的名字了。他本身扬言谁给他钱他就给谁卖命。然而他为了自己的女儿牺牲了。他没有什么思想,属于人民群众中的麻木派别吧。只为了儿女私情。也是,一个赌徒能有什么伟大的理想和思想?还有方红,本身向往的是平静的生活,因为想要为父亲报仇加入革命。导演陈德森,在众多的派别中安排了这一麻木跟随派,确实很成功,手法很是高明。
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陈少白的懦弱,胆小。呵呵,如果是高中的时候出现这部影片我想我的历史关于这段时期各派的特点就不用背了。陈少白一直追随,但是没有丝毫担当。他只是一个教书匠,他怕血,懦弱胆怯。中国当时的革命派不就是这个特点么?可是到最后他害怕的开枪打死阎国孝,影片中不乏他颤抖的背影,哆嗦的四肢。没办法,他也知道,革命必有流血。对他的评价我是很难取舍的。
陈德森这部影片真的很棒。唉,成大事者必须不拘小节,这是我的深刻感受。面对很多不如意的东西只能牺牲某些东西来换取。但是现在已经不是战乱时期了。
未来的路还是很渺茫,心里有很多计划,只能一步步实现。可是未来是个未知数,没想过以后会怎样。理想赶不上现实,计划也没有变化快。只能一步步的实现计划,一步步的揭开接下的任务。但是这部影片给了我很深刻的教育。还是该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人生在演戏剧,还是戏剧再演人生?只可惜,生活永远没有戏剧里的那美好结局。
探索,我还在探索中。幸好我还有时间来探索。匆匆的时间,真的太快了。
革命必然有牺牲,只是不知道革命的结果是什么?
影片中所有的人都为了保护孙中山前仆后继,不惜牺牲生命,他们维护的不是孙中山这个人,而是民主,他们把革命的希望寄托在孙中山身上。感动的同时,又觉得悲伤,这样的牺牲,换来的却不是民主的国家。
胡军饰演的阎孝国无疑是剧中第一大坏蛋,但是他却不打他老师,只能说他是个可悲的愚忠的人。甄子丹饰演的沈重阳连自己的妻儿都照顾不了,只知道赌钱,他拼死保护李玉堂,是为了保护他女儿的爹。真是太可悲了。黎明饰演的乞丐刘郁白,为了一个女人,家破人亡,为革命牺牲这个结局倒叫他的存在有了一点意义。谢霆锋饰演的阿四,甚至可以说有点傻,却是非常的衷心,拼死也要保护少爷,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主人高兴。梁家辉饰演的陈少白,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一心想要革命,可是还真的是无钱也无力。王学圻饰演的商人李玉堂,起初一直申明只出钱不出力,帮助陈少白革命,却想要自己和家人置身事外。直到,他误以为陈少白被人害死,才出头去组织保护孙中山的活动。李玉堂一直不允许儿子参加革命。可惜,王柏杰饰演的少爷李重光一心想要参加革命,愿做孙中山的替身,最后更惨被阎孝国杀死。可怜李玉堂中年得子,却老年丧子。李宇春饰演的方红是任达华饰演的方天将军之女,在父亲及戏班被阎孝国手下杀害之后,她决定做父亲想做的事情,故加入保护孙中山的行列。巴特尔饰演卖臭豆腐的王复明,因为目睹李玉堂与探长史密夫对峙,而佩服李玉堂,故参加保护活动。曾志伟饰演的史密夫开始是外国人的走狗,最后却暗中帮助李玉堂等人。他也是个明哲保身的人,但仍未泯灭的爱国心促使他暗中帮助李玉堂。这些革命党为了保证孙中山可以顺利来港开会,安排李重光做孙中山的替身,前去探望孙老夫人,最终一一牺牲,仅留陈少白和李玉堂。过了明天,阿四就要娶阿纯了,方红就会带了方将军回老家,王复明就要回少林寺,过了明天,只要过了明天,可是,他们都没有明天了。
结尾的时候,李玉堂抱着李重光的尸体,埋怨他不老实待在家里,令人唏嘘不已。或许为了孙中山来港开会,就要牺牲这么多人的性命不值得,但是为了他们的梦想民主,他们全都心甘情愿。为了实现梦想,革命前辈前仆后继,明天也许是光明的。就为了这个希望,去努力吧。
周六下午看了电影《十月围城》,为了甄子丹的出彩打斗而去,这点没让我失望,后半场追杀戏惊心动魂,印象深刻。而引人深思、更有意义的却是其中人性的表达。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一群人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保护孙中山齐心协力,最终以生命的代价完成了使命。令人深思之处在于,完成光荣使命的这群人并不是光彩照人的英雄,而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其中有孙中山的追随者,有报社职员、青年学生、街头小贩、警察、戏班演员、车夫,甚至还有乞丐、赌徒,这样的人完成这样的任务,真是一种巨大的反差啊!
可是,剧情又很真实,在当时的环境里,在革命火星刚刚燃起时,哪有多少精英团结在革命周围呢?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做的那些事的大意义在哪里?有些人确实是因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民族大义勇于献身,而在这条自己选择的路上他们也有恐慌害怕,如梁家辉演的报社社长、孙中山的替身——李玉党的儿子等,但他们为信念而战,信念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
更多的人是怎样投入到革命中来呢?富商李玉堂从同情革命,为革命党捐钱到没办法与革命党脱离干系,到最后自觉为革命做事,而在革命和儿子中间,他有着私心,哪怕自己已被卷入这场洪流中甚至已准备赴死,仍然不希望儿子因为同样的原因而失去生命,这是真实的人心。
车夫阿四,乞丐刘郁白、甄子丹演的赌徒、巴特尔演的小贩并不懂什么革命的道理,并不懂什么民族大义,可在而对死亡时也是那么坚决。()阿四只是知道老板对他好,他死心蹋地回报老板,这是朴素的人伦感情;乞丐为情所困,李玉堂对他多有照顾,并且为他赎回了传家之宝——铁扇,有报恩之心,同时情感上的伤痛时时折磨他,使他对生的眷念不是那么强烈,所以同样视死如归;赌徒因赌而离婚,为了钱而向朝庭鹰犬通风报信,但为了父女之情,为了女儿将来认他一声“爹”,他豁出性命也要保护李玉堂,为保护孙中山的工作做了很大贡献;小贩有着自己朴素自然的价值观、对错观,认可李老板,同时也想表现自己的功夫——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加入了这个集体。
再看李玉堂,崇尚堂堂正正、凭良心做人,但在明知赴死,却又不能向众人坦言时,他的内心承受着剪熬。做为一个有地位、有文化、有良心的商人,他懂得大义,但其他人不懂得,若以大义昭示定难成事,他不得不隐瞒使命的危险性,而这违背了他的做人原则,其内心的痛苦让人动容。
孙中山将人分为三系,其一为先知先觉者,为创造发明;其二为后知后觉者,为仿效推行;其三为不知不觉者,为竭力乐成。毫无疑问,孙中山是革命的先行者,是先知先觉者,他用革命的语言把人划分为此三系,并认为无论哪一系在社会中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其实,车夫阿四,乞丐刘郁白、赌徒、小贩等这些“不知不觉”者,既可能是社会的推动力量,也可能是社会进步的阻碍力量,他们就象是工具,被好人利用可能做好事,被坏人利用可能做坏事。他们就是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的代表,他们中有的成为了英雄,有的成为了败类,而英雄或败类很多时候不是他们自己有意识的选择,而是在社会洪流中随波逐流的结果。他们只是追求跟自己密切相关的利益——金钱、人情、亲情、微不足道的信念、他们自己心中的义等等。
虽然不知不觉者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对于人生,还是有些主动性更好,因此,做不到先知先觉,就尽力提高认识、学习进步,跟上时代的步伐,争取做那后知后觉者吧!而且,还应该借助后知后觉者,在积极、进步的方向上实现更大的价值。
香港著名导演陈可辛拍摄的电影《十月围城》,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作品。首先,就电影本身来讲,剪辑配乐及演员的表演功力都相当不错。
从配乐方面讲,这部电影的配乐采用的事既悲壮又凄美的旋律,旋律多变,但又很恰好地配合上了画面上的故事情节,让观众随着影片悲伤欢喜,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那惊心动魄紧张凄美悲壮的“护孙”行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甄子丹扮演的沈重阳在精疲力竭即将丧命的时候,影片没有采用任何配乐,只是有那凝重困难断断续续的呼吸声来烘托故事情节、人物状况。这种处理效果能够打动观众,再好的配乐也终是比不得那垂死时的呼吸喘气声来的感人、打动人心。
从剪辑方面讲,这部影片的剪辑也很成功,武打场面和追踪场面都很扣人心弦,最精彩的两场莫过于由黎明扮演的刘郁白大战数十名清兵及由甄子丹扮演的沈重阳大战清廷高手的打戏。黎明扮演的刘郁白在大战数十名清兵的时候,我们不是看武打场面得知战斗惨烈的,而是由屋内李少白等人的纠结担心伤痛,屋外刘郁白叫声惨烈,衣服被拉扯地七零八落、东鳞西爪这正侧两方面的拍摄手法得知的,这种手法将刘郁白这位小人物的英勇顽强淋漓尽致呈现在了观众的面前;而沈重阳大战清廷高手则更多地是从正面拍摄,武术的一招一式都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让观众身临其境般地为沈重阳捏了把汗、揪了一次心。
从演员的表演上看,我不得不对老演员生出佩服之情,我很喜欢白学析和梁家辉他们二人的表演,白学析扮演的李玉堂和梁家辉扮演的李少白形象丰满、表演生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是那么地恰如其分。同时我佩服吴军和谢霆锋的表演,吴军扮演的是分不清是非只知愚忠清廷的闻孝国,即把他的凶狠表现出来了,同时也把这个人物愚忠的可悲表现出来了,看后是对他既恨有同情。而谢霆锋扮演的阿四,既有小人物身上的不足,但更多地史闪着熠熠发光的优点,他心里想着地史娶阿纯,报答主人李玉堂的恩情,也对少爷李重光有着兄弟般地照顾,他为少爷李重光挡下那一烟杆,后脑勺留下的是鲜血,那何尝不是铁证如山的兄弟情啊!但我对李宇春的表演就不那么认同了,说不是为什么,总感觉她的表演欠缺点什么,也许是她第一部作品的缘故,难免有些生涩稚嫩。
其次,我想谈谈我对影片名字的解读。我认为这部影片“十月围城”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由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组成的阻挡清廷刺杀孙中山的安全围城,他们甚至不知革命为何物,但依旧愿意以血肉之躯当围城的墙砖,将孙中山隔离在危险之外。法国拿破仑的凯旋门早已扬名全球,但“围城”可曾被人记得?胜利的将士可以享受来之不易的名利,可谁曾记得那些在炮火中失去生命的普通人民大众呢!他们是围城,身先士卒的是他们啊。他们最先被敌人的炮火击倒,只为了守着城内人的安全与城内即将升起的希望和曙光。那些不知名的士兵还有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他们,可有什么来纪念那些在茫茫人海中难觅踪迹的壮士英豪,为王复明、方红、刘郁白、沈重阳、李重光、阿四等一大群的壮士奏一曲赞歌呢!《十月围城》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普通大众的奉献牺牲,并把普通大众当成影片的主角,我们应该会对孙中山几乎没露脸感到奇怪,但我们应该说这正是导演的良苦用心所致,这样处理更能让观众体会到“人们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真理吧!第二层则是颂扬那些普通大众冲出心里的围城。王复明、方红、刘郁白、沈重阳、阿四等都不是完人,他们有着囿于他们生活状况的种种缺点。王复明是从少林寺出逃的和尚,方红一心只想着过安定的日子,刘郁白为了一个父亲的女人气死自己的老父,也逼得他爱的女人自尽,沈重阳是一个赌徒,最后也把妻女赔了进去,阿四是一个带着传统色彩的男人,他的心中只有娶妻生儿、报答主人的观念。但最后他们都为“护孙”行动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保全了孙中山,这是一种冲出围城的高尚的行为啊!而另外一种人则是很可悲,他们囚禁在自己的狭小固有的围城里,如闻孝国,他不是一个贪求荣华富贵的人,他想报国,但由于他思想的局限,他只懂如“义和团”般地誓死效忠清廷,他不相信革命,极力扼杀革命,当他自以为杀死孙中山却要毙命的时候,他最后的一句话是“学生我以报国恩了”,令人可恨又可悯!
最后,我对一个场面特别印象深刻,那就是当李玉堂抱着李重光的尸体时,他说的那句话“重光,我说了这两天不安全,你怎么还不听话呢!”,然后是李玉堂那悲凉的哭泣声,看到这一幕,我很心酸,一位老来得子的父亲,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况,千言万语,汇成一句看似不相干却又让人心酸的话,言者无意,听者却是真真正正地感动了。李重光十七岁前都是害怕父亲的,但为了革命,他反抗父亲,跟父亲对着干,革命的火焰把他心中的那堵怯懦之墙焚毁了。也许他的父亲之所以有这么一句话,一是为他的死伤心,但更重要的是他为他儿子的大义勇敢骄傲啊!
俯仰之间,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那是革命与战争的五十年,无论是对于世界,抑或是对于中国。辛亥革命便是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的开始。一直以来,孙中山的革命党人发动的辛亥革命总得到强烈的认可,无论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的官方意识形态,抑或是社会上的普遍观点,我们认为这是一场势在必行的革命,救民于水火的革命,也为革命最后的功败垂成而扼腕叹息,叹革命党人的软弱妥协,恨袁世凯盗窃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在我们眼里,辛亥革命一直被视为一个点而不是一个过程。自辛亥革命后,标榜爱国、民主和正义的激进洪流便势不可挡,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它打开了关闭激进主义洪流的那扇门,但是每一次运动的背后所付出的代价相比之下却无足轻重,这其中也包括辛亥革命。
可以说以往的任何讲述革命的影视作品,都离不开上面的主题,从而一直都充斥着强烈的正反对立,主旋律式的剧情,影视作品和政治教化和政治宣传合为一体。最近的《十月围城》毫无疑问有着传统的主旋律式的色彩,却也让我看到了少有的一抹亮色。
以往任何讲述革命或激进运动的电影,无一例外都是赞美革命的,而且电影的视角无非都是集中在革命的领导人身上,少数伟人的英明决策和叱咤风云。但是《十月围城》的焦点是属于底层的平民,不是英明神武的伟人们,底层民众的选择和付出才是电影所关注的。正因为如此,革命的更多细节得以披露。生命的价值与革命是天平的两端,《十月围城》就是这部衡量的天平。 《十月围城》视角的转变提高了电影的可解读空间,革命主角从伟人到平民的转变,使我们能够更深的去了解什么是革命。革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群众运动,这是革命的主体。但革命的主体并非仅仅是无数个人简单的相加从而形成的集体运动,简单的个人不通过引导和组织,是不会形成集体力量的,因此对于革命主体的讨论,仅仅停留在无数个人这一现象是没有意义的,他们为什么会产生集体行为,这才是重点,而导致集体行动产生的力量,才是真正意义上革命的主体。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呢?或许大家已经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有人早已给出了回答:因为政治上的正确,通俗的说就是:孙中山的暴力革命是正确的,是符合人民利益,符合时代潮流的。但是这个世界并非只是简单的按照政治标准而划分善恶,而把人民单一的归纳为某一群体也只是探讨问题上的偷懒,无助于我们更好的去理解这个现象。试问,他们都能理解革命的目的和他的纲领吗?《十月围城》中,沈重阳、伙夫阿四、小贩王复明、流浪汉刘郁白、被通缉的军人方天和他的女儿方红等人,他们都是因为理解了同盟会革命党人才选择了义举吗?正如后面一个情节所讲的:阿四告诉他的未婚妻阿纯,他明天要去保护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但是他却不知道那个人究竟是谁,可见,政治上,他们都是政治上无知的普通人,在当时香港是如此,在中国大陆更是如此。单单是政治上的动员,是无法发动一场运动的,因而仅仅是政治上的正确性是无法成为革命的主体。
《十月围城》中的人物在诉求。通过诉求,我们往往能知道他们究竟为了什么。 曾经的将军方天,战争失败,清廷向联军妥协,方天由于协同义和团,因此被清廷通缉,逃亡香港,而方天的愿望便是以合法的身份回故乡。而当方天死后,方红的诉求则是为父报仇。小贩王复明,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但是他的正义感除了来自自己的感性判断之外,还有他对侠义人士的崇拜,愿意惟命是从。流浪汉刘郁白,他受到商人李玉堂的知遇之恩,愿意报答李玉堂。伙夫阿四,他的诉求就是——老板满意我就开心了,是一种很纯真的主仆之间的效忠纽带。沈重阳的愿望则是为自己以往的过失赎罪。
这些诉求,本质上都是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但又都是乡土的,朴素的。虽然他们各不相同,
但是他们都离不开我们的传统社会的情结。阿四对李玉堂的效忠不亚于臣民与皇帝的关系;王复明和刘郁白,则是一股强烈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气息;方天和方红,表面上是恩怨情仇,实际上对故土的眷恋才是他们的最大的动力;沈重阳希望能够做会一个爸爸该做的事;甚至是维护清廷的阎孝国,恪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伦理,即使是面对陈少白这位他眼中的“叛党”、“敌人”,师恩的远远高于政治利益上的生死,让他放走了其关键作用的陈少白。这种乡土情结,这种传统观念,它们并非为了革命而生,然而在革命当头,它们确能够为革命凝聚力量,或者说革命党人利用了这股力量,而不是他们通过政治宣传而产生的群众依附,比起后面这股力量,前者不可谓不强大。所以传统观念才是革命的真正主体,是传统观念让他们做出了这番生与死的选择。
而孙中山的辛亥革命,目标就是用暴力手段推翻清廷,取消帝制,然后建立新政权之后进行西方的政治经济改革。在陈少白和阎孝国之间的争论中,陈少白认为封建等级和封建等级最大的象征——帝制,是导致国家衰弱的原因。暂且不讨论这种结论是否正确,如果革命的目标就是要将封建秩序连根拔起,那么辛亥革命后中国长时间的混乱和痛苦(1911——1949)或许已经有了它的必然性。曾经有过这么一个哲学的悖论:上帝会创造出一块他自己也搬动的石头吗?同样的悖论是,革命会为了它的宗旨而毁灭了自己吗?事实上,革命所针对的对象便是它自己,它的主体,它所要推翻的,恰恰是它赖以发动的价值观,根深蒂固的社会理念,帝制所要求的君君臣臣,恰恰是传统观念的一部分,伦理等级向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帝制的存废,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实上,上帝是聪明的,对于那个他是否能创造出他搬不动的石头,他没有给出回答,更不会去实践;而革命却往往是失去理智的,而更加可悲的是,革命的人却从来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它一直到导演着一场自我毁灭的悲剧。这也就是革命所面临的最大悖论。
或许我们还可以说,他们都是为了国家的强大,为了实现一个强国的梦想,这种梦想也能凝聚千千万万的人投身革命,但是我们不禁要反问如果说孙中山、陈少白他们胸怀强国的理想,那么清廷以及阎孝国就不是如此吗?以往的作品里以立场为界,立场让所谓的反派连诉求上都是投降卖国的,而《十月围城》却给了阎孝国很大的空间,他让我们看到事实上没有所谓的正和反,陈少白与阎孝国的争论或许事关生死,但是他们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们只是在为如何能强国而争论而已。
电影的最后,孙中山道出:“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十月围城》已经让我们见证了一出革命的悲剧,这出悲剧不仅包括社会每个个体肉体上的毁灭,而且也包括他们精神世界的灭亡,革命的最大合理性仅仅在于它用教条宣扬着能够创造出一个更加合理的世界,而当血淋淋的过程摆在我们的面前,当革命的热月过后,是无秩序的混乱而不是无秩序的美好时,我们难道不应该质疑“文明之痛苦”的必要性吗?我们的社会为了激进运动已经牺牲太多太多,如果鲜血还不足以唤醒我们,那么嗜血的群众和鲁迅笔下麻木的国民又有什么区别呢?
一场革命,一场血泪,一场矛盾。革命是对传统观念的颠覆,对世界新思想的吸收,我们否定着自己文化,又在肯定着正确文化中融入新的文化。这个过程必然是洒血洒泪的,但也是充满希望的。
电影《十月围城》观后感200字3篇
电影《十月围城》观后感200字
身处历史转折点,大概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如同戏中李重光所说:全中国都被(革命)卷了进去,难道我还能避开吗?!为了至亲的选择,他们毫不犹豫地以最普通的血肉之躯去完成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步步维艰的任务。
而历史而变革就是这样一个个小人物大人物用血肉身躯换来的,正因为他们的付出他们的牺牲,才唤醒了更多国人加入到这场革命中来,用鲜血为自己为将来为后人换取更平等的社会更好的生活。
看了电影,被深深感动之余,更懂得要好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今天的安定是由多少代革命人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唯有珍惜,才对得起地下的烈士。
电影《十月围城》观后感200字
革命,就需要这种奋不顾身的精神,这么一群人聚在一起,大半的人都不知道这次行动的危险性,他们只凭着一股满腔热血,只知道他们做的是正确的事,就冲在了最前线。老一辈人的革命激情,我们当今的年轻人是体会不到的,但其实做每件事都需要那种激情。阎孝国对沈重光说:“有喜好,就会有执着,有执着就会不顾一切。”这句话其实也可以用在孙先生身上,他对革命救世有着超乎想象的热情,亦是喜好,继而他就会执着的去实现它,于是就不顾一切了。借鉴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我们平时在做事的过程中也应该本着这样的原则,要先对所做的事产生兴趣,那么接下来自然而然会为它奋不顾身,成功完成任务。
电影《十月围城》观后感200字
革命,顾大家而忘小我,也因此舍弃了父母的.养育之情,懂得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风华正茂的孩子去送死,是如何的可悲、可泣。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结局,令我无限感慨时代的残忍、生命的微弱、人的可悲,活在当今,一个21世纪的和平时代,我们该有多么幸运。人人平等、相互尊重、友好和睦的社会,我们应该懂得它的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牢牢地去珍惜它,而非唯恐天下不乱!好好保护自己,实现自己,善待自己,虽然这个时代不需要我们去抛头颅洒热血,但还是要有那么一份责任心,那么一份爱国心,那么一种危机感。
《十月围城》是2010年的贺岁电影。刚刚又回味了变,感触颇多。中国电影没有技术突破,也没有精彩的画面。
国外没有像好莱坞科幻**那样的特技和壮丽画面。因此没有什么视觉性的冲击。但凡是中国的电影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以画面表现主题。
这点来说是比西方的**深些,有点意味深长的意思。
西方的大片与中国的**是不能放在一起比较的,后者没有视觉上的冲击。但凡是中国认为自己拍摄的电影,主题好就是成功的,所以很多人把两种电影放在一起比较是不对的。虽然我认为中国还不太懂得什么是画面的美吧。
不过,难怪中国和西方好莱坞都是大片。当然,大片应该让这些东西更漂亮。而中国,如果拍失败了怎么卖座啊?唉,拍一部卖座片其实很简单,拍部艺术片很难,而拍部卖座的艺术片其实更难。
犹记得《满城尽带**甲》那些灿烂的菊花,可那不是特技。顶多是和西方的影片学了个场面奇异这个视点。中国的科技水平,思想上的空洞。太过于普遍化。
我想说我写的不是电影评论,而是从这部电影中学到的东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期是很乱的社会。各民主党派,朝廷中的人纷纷自成一派。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我认为有两个,一个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个是这段时期。
革命无非是两种,打和思想上的文斗。
清朝派遣留学生,可回来的又分为两派。一个是清**的忠实跑狗,属于阎国孝的行列。他认为外国人的东西都是侵略性的,不足以学习。因此想除掉革命党。
正如他的老师陈少白给他的评价“功课优秀,思想愚蠢”。其实,也不乏这样的人,盲目地一味只要把书上的一切都学好,一切都好,不想看到这个现实。直到他死了,他才相信自己是对的,这个顽固的保守派根本无法改变。
如果这在现实中发生,不要试图改变他们的习惯性思维。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值得。
一个是李崇光,耶鲁大学的中国学生。他毫不犹豫地回到中国,参加了革命。作为学生的先锋力量,他参加了革命。尽管他是一个商人家庭(当时,中国商人认为他们与国家的命运无关)。
但他还是不听父亲和车夫朋友的话,参加了革命。作为孙中山的替身,他混淆了清朝暴民的听众。他终于在车里笑了,那狂野的笑声,那是死亡的微笑,丝毫没有胆怯。
我想他是释然了。孙中山的思想传播了,他的任务完成了。必须要有**血牺牲才会有革命。
他深刻的明白这个道理。记得车夫劝他不要去的时候,他说17年就是这样的一刻。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赌徒。我忘了他的名字。他本身扬言谁给他钱他就给谁卖命。然而他为了自己的女儿牺牲了。
他不知道。他属于人民中的麻木派。只为了儿女私情。还有,一个赌徒能有什么伟大的理想和思想?
还有方红,本身向往的是平静的生活,因为想要为父亲报仇加入革命。导演陈德森,在很多派系,安排了这个麻木跟随派系,真的很成功,而且手法很巧妙。
在这部电影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陈少白的懦弱和胆怯。呵呵,如果是高中的时候出现这部影片我想我的历史关于这段时期各派的特点就不用背了。陈少白一直追随,但是没有丝毫担当。
他只是一个教书匠,他怕血,懦弱胆怯。中国当时的革命派不就是这个特点么?但最后,他害怕地开枪打死了阎国孝。在这部电影中,他不乏发抖的背部和四肢。
没办法,他也知道,革命必有流血。对他的评价我是很难取舍的。
陈德森这部影片真的很棒。唉,成大事者必须不拘小节,这是我的深刻感受。面对很多不如意的东西只能牺牲某些东西来换取。但是现在已经不是战乱时期了。
未来的路还很渺茫,心里有很多计划,只能一步一步实现。可是未来是个未知数,没想过以后会怎样。理想赶不上现实,计划也没有变化快。
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地实现计划,一步一步地发现下一个任务。但是这部影片给了我很深刻的教育。还是该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人生在演戏剧,还是戏剧再演人生?
只可惜,生活永远没有戏剧里的那美好结局。
探索,我还在探索中。幸好我还有时间来探索。匆匆的时间,真的太快了。
《十月围城》这个电影,群星荟萃。影片中演员们以精湛的演技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但是我觉得这部影片最精彩的地方是影片中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国人士通过他们最最朴实的行为所表现爱国精神的情节,
影片中描写的是在清朝末年,政府比较弱势和胆小,外强入侵,导致民不聊生,一批爱国之士希望能够推翻封建落后的制度,建立明主的法度而发起的一场改革。
在影片中,孙先生将于1920_年10月15号抵达香港,和来着中国各地的革命人士召开一次秘密会议。这次的会议的目的是要将全国各地的革命人士聚集在一起,将全国分散的力量拧成一股绳。而商人、乞丐、车夫、学生、赌徒、戏班主等这些社会上最普通的人自愿的参加保护孙中山先生的故事。这次的影片跟以往的影片有所不同,并没有刻意的去描述伟大的人物,而是以看似最简单最朴实的方法去描写普通的人。
整部戏以“家国情怀”做文章,最好的篇幅都在孙文到港的前三天,一方是清廷鹰犬磨刀霍霍,一方是革命党人紧张应对,各路人马交替登场,营造出紧张的气氛,可谓剧力万钧,为随后的“六十分钟”连场恶战做足铺垫。在这过程中大家都“舍生取义”,演的丝丝入扣,极具层次感。其中的十位壮士让人感慨,让人印象深刻,让人为之动容,为之鼓掌。
李玉堂商人;李玉堂之子李重光(接受过西方教育,三民主义);李玉堂之友陈少白,同盟会会员,革命党人;王复明,少林寺和尚,流落以炸臭豆腐串为生;沈重阳,赌徒,李玉堂小妾之前夫。阿四李玉堂车夫,对主人忠心耿耿;刘郁白,为情所困,爱错了人,由堂堂公子哥沦落为乞丐,李玉堂友人;等。
这些人只是最朴实的普通人,他们跟政治并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却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在我的印象中,臭豆腐在被人连捅几十刀后,仍然站起来,拼尽自己的最后一口气,保护阿四他们前进。方红与李重光本身都是弱者,十六七岁的孩子,本在父亲保护之下一边怄气一边天真地生活着,弱者去做自己力所不达的事情时,是很容易让人感动的。他们是让人敬佩的。刘郁白最后的打斗场面衣衫飘然,别有一番美感。
这部戏提及了各种感情,阿四与阿纯的纯真的爱情,还有沈太太与沈重阳有恩有爱的压抑过往,刘郁白对父亲的女人的苦恋不得,李玉堂对陈少白的友情,对爱子的保护心切,陈少白宁舍“人生而平等”论也不舍李重光送死的矛盾,每个人都有自己软肋,在情义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做出了最艰难的选择。编剧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人物的生命悉数展现,淋漓尽致。
这影片让我感受到了大家对革命的期待,对明主的向往。为了国家的大义,可以牺牲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命。
1905年10月15日,孙中山先生抵达香港召开秘密会议,清政府组织杀手前去刺杀,一群来自四方的义士保护孙先生,一场惊心动魄的“全城追杀与反劫杀”的故事就此拉开序幕,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忠魂悲歌……最终,孙先生安全离境,身后的街道上已染满保镖和杀手们的鲜血。
《十月围城》这部片子,以写实的手法将历史洪流中小人物的命运,最终书写成了一个宏伟的命题,成就了一个悲壮又哀婉的故事,其内涵丰富,并成功地将“一个好看的故事”和“一个深刻的故事”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影片使观众在观念上真正得到了一个转变,那就是几秒中能念完的“革命”二字,此刻却显的那么地沉重。
《十月围城》将剧中人物塑造得血肉丰满,成功刻画了一群小人物,一群三教九流的市井小民,他们手无寸铁,并不知道什么叫革命,更不知道将要保护的人是谁,只是临危时刻受人之托,容不得反复掂量与比较,就此扛过了重任,明知路途险恶,就这般一去不回头,短短四天在刀丛剑林里付出了鲜血和生命,一张张鲜活的笑脸慢慢融入泥土。
《十月围城》并没有单方面地歌颂革命,也不是简单的正邪之战或者好坏之争。无论是革命党还是清廷杀手,却都具备一腔精忠报国的热血,各怀信仰并为之努力、奋斗直至死亡。大时代动荡如此,谁又能逍遥活在人世?整个故事十分惨烈,结果更是悲剧。
《十月围城》演绎着牺牲,剧中那逝去之人,都算是死的其所,各为所爱,无论是对革命的爱,对女儿的爱亦或是对恋人的爱,结局是那么地令人为之动容,而心生感慨。当尘埃落定,那些仙去的灵魂已浸染了一份革命的崇高,值得后人去仰望和铭记。
《十月围城》剧组,可谓是群星荟萃,大牌云集。这部片子中不少演员,以精湛的演技,最优秀的表演,达到了人戏合一的境界,真正做到了“城中皆义士,无人似明星”,才使得我们这些看片之人为之动容。总的来说,这是部相当有感染力的片子。
多年没看电影,今年一个月内看了两场。18号陪老婆看了《十月围城》。她是为了追某星,我是为了追老婆,顺便看看一群星。
情节很简单,清末孙中山要到香港筹划起义,与各地代表会商两小时。在这两小时之内,清政府要不惜手段铲除异党,而革命党人自然要不惜一切保护孙的安全,保证会谈成功。这是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线索,而故事情节是展现在这场决定历史走向的大事件、大舞台中,或主动或无意甚至被迫卷进这次刺杀和保护行动中的那些小人物的命运。
看完感觉不错,竟然中间有几次掉泪。
即使经过十几年教导,香港电影还是能坚持一些东西。首先是真实。革命是怎么回事,参加革命的人是怎么回事?我们被灌输的概念就是胸怀革命者,或慨然赴死,或百折不回。《十月围城》摄制组毕竟不属文化部直管,就没有这样理想化、神圣化,参加到保卫孙中山行动中的人,除报社社长和少爷外,其他大多不知所保何人,所保为何,有人是感兴趣,有人是为了承诺,有人为了感恩,有人根本不情愿,只是为了义气。
其次是真情。原本认为是部打斗暴力的商业片,但未料到竟是一部情感戏,且让人情不自禁。我感慨最多的是,阿四的命运。一个年轻,热情,善良的车夫、仆人,第二天就要和自己心爱的阿纯姑娘定亲。他还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一个必死的结局,在死亡来临之前的大多时间里,他仍能微笑着想象明天和心上人相聚的美景,当他知道死亡危险后,当他知道明天那个几乎就是现实的美梦可能要破灭了,他退缩了,害怕了,但对少爷的忠诚,对老爷的感恩,又使他无法选择逃跑,最终他还是拉起了黄包车。这时,他虽还是跑着,但是绝望、痛苦的,甚至是麻木的,泪水在阿纯的模糊身影中流淌。从悲剧意义上讲,阿四的遭遇是最打动我的。从他知道明天就可跟阿纯订婚后,他就觉得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他每一次开心的微笑都让我心里发痛。当他流泪时,我已经流泪多时了。革命是残酷的,破坏性的,阿四的命运是最好的证明。
还有,沈重阳,一个感觉被周围人鄙视、被亲人背叛的人,每天沉溺赌博,穷困潦倒。当知道当年爱人离开自己的真正原因,当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女儿时,对亲情、生活的渴望、热爱爆发了,他拼命追上黄包车,看到那个如葱般粉嫩可爱的孩子,知道这是自己的骨肉时,他难以控制地咧嘴大哭起来。一个饱经屈辱苦难的男人,放声大哭,这种激动、宣泄的感染力是无法抵挡的。
看惯了那些高大全的革命形象,已对革命有所抵触,但看《十月围城》,反倒对革命有了新的认识。片中被保护者孙中山,穿插出现三四次,都是从容、淡定,一副领袖风范。当街头上为了他血肉横飞时,他如读散文般说: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叫革命。当时就想:如果象阿四、沈重阳、王复明这些小人物死后知道,他们竟然参与了一次可能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行动,他们的牺牲竟然为中国的民主自由做出了帮助,他们肯定会高兴些,虽然可能不全懂这里的意义。
这部片子如同所有引进片子一样有一些漏洞,这都拜那帮不懂装懂,装很懂的混账,拿剪刀剪出来的。但总体觉得,这是华语电影难得的一部主旋律片子,导演、编剧的努力值得尊重、支持。
另外记载一下,自从张大导演导出《三枪》,我这位铁杆影迷彻底失望了。我没看这部片子,根本就不想看,原因就是,张艺谋竟然欣赏小沈阳,或者竟然想到利用小沈阳拉票房,那我的品位或者眼光实在是跟不上他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发布时间:2024-04-13
观影结束后,我们总会有很多感悟,需要认真撰写11篇观后感。观后感不是随便写写就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十月围城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十月围城电影观后感 篇1 《十月围城》是一部描写革命的影片。其中有一句:为民所以,为民所想,为民所治。这句话让我非常感动,因为这一切都为了人民。 《...
发布时间:2023-11-17
《十月围城》观后感范文《十月围城》这个电影,群星荟萃。影片中演员们以精湛的演技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但是我觉得这部影片最精彩的地方是影片中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国人士通过他们最最朴实的行为所表现爱国精神的情节,影片《十月围城》中描写的是在清朝末年,政府比较弱势和胆小,外强入侵,导致民不聊生,一批爱国之士希望...
发布时间:2024-03-18
我们根据您的需求特意编写了一篇题为“观后感十月围城”的文章,观看优秀的电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作品所包含的精神内涵和思想深度需要我们通过不断思考加以探索,观后感可以围绕着基本观点,写一些事实,讲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你是不是正在为写观后感而头疼?...
发布时间:2023-12-11
你一定也想知道怎么写一个好的读后感,以表达你对作品的观点和感受。优秀的电影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代入感,每次看完一部作品后,都会有许多话想说。读后感能够充分表达我们内心的情感,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作品。栏目小编在网络上找到了一篇非常有用的“电影观后感”,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你带来灵感!...
发布时间:2024-03-07
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电影《哪吒》观后感”,希望您赞同本文的态度。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会跟着情节活跃,我们也许在观看作品时,也会为演员的演技所赞叹。观后感是我们对于所看到的事物的思考和总结,观后感能加深我们对作品的深刻了解。...
发布时间:2024-03-06
优秀的作品,总能引起无数观众的共鸣。 把收获记录下来,以观后感的形式反思,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作文水平,我们该怎样写作品名观后感呢?细心选题栏目小编为您带来“电影《父亲》观后感”,欢迎您来到这个网站愿您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
发布时间:2023-10-21
《缘分有时候也许是门技术》观后感好的影视作品不仅给我们带来视觉享受,更可以提升我们,在获得感悟的同时让我们慢慢进步。写一篇观后感,也是为了真实的记录我们观看作品之后悟出的道理,写作的观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感悟。怎么写作品名观后感写出真情实感的感觉呢?希望这篇《缘分有时候也许是门技术》能...
发布时间:2023-12-04
作品名观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在观看影视作品的过程,我们的脑海也会萌生出各种想法。观后感可以展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在构思观后感的时候,必须找到一个切入点来展开全篇,这篇文章探讨的是“电影奇幻森林观后感”,如果你觉得这是有价值的话请不要忘记向你的朋友分享这个干货!...
最新文章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