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抗击疫情英雄人物事迹素材集锦10篇#】我们要如何提取出范文的模版?范文的作用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栏目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篇关于“抗击疫情英雄人物事迹素材”的资料,为了更好地关注我们建议您将本站加入收藏!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自本地疫情出现以来,县民政局党组高度重视,结合民政防疫职责和重点任务,精心组织,果断部署,积极动员全面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
组织动员,党员冲锋在前。__月__日晚,局党组召开紧急会议分析研判防控形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机制,要求党员干部24小时待命,全县民政服务机构实施封控管理,主动迎接疫情防控挑战。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全局在职党员积极投身一线,或参加社会面防控,或值守小区路口,组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1个,发动机关在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26名,志愿者12名全天候在岗在位,用实际行动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入党积极分子缪长岭一直吃住在一线,他表示“防疫有我,请党放心,请党组织考验我,历练我”。
强化督查,严肃管控措施。自疫情发生以来,局党组一方面指导全县社区面防控,一方面督查各养老服务机构的封闭管理与服务工作落实情况,了解物资储情况,老人吃住情况,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困难,确保养老机构平安防疫,全力保持养老机构“零感染”。
社区防控,落实三级包保。严格落实社区防控责任,针对“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自身防疫能力弱等实际情况,各乡镇、村居委及时关注特殊群体,采取包保到人,精准施策的原则,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局党组安排16位同志下沉到城关镇明珠社区老旧小区,24小时值守在社区防疫一线,切实守护了小区居民的生命安全。
用心工作,赢得群众支持。社区值守期间,石__同志为了帮助困难群众买到药,跑了多家药店,帮助群众买到救命药。在多方努力下,群众从最初的抵触居家不外出防控措施到理解和支持,甚至多名群众主动当志愿者,彰显了党的群众基础是用真心、耐心和贴心赢得的。核酸检测登记员朱__同志奋战12天,共8轮核酸检测,累计服务人群近万人次。可怕的病毒,没有击退他奋战一线的决心,汗流浃背的闷热,没有打消他服务群众的热心,__月__日晚,做完核酸检测,脱去防护服后,他迈着疲惫的步伐到单位上报低保统计台账时,不慎扭伤小腿,就算打上石膏,他也坚定的说可以继续工作。
在敬老院门口、集中隔离点、防疫卡口、小区路口都能看到戴着党徽、志愿者袖章忙碌的民政人,他们用行动书写民政人履职尽责的态度,用坚守彰显“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共同守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作为县直机关党代表、县检察院党总支专职副书记,刘__同志坚决服从县委统一指挥,坚决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战,冲锋在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在防控值班点,刘__同志热心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对接隔离点情况、核酸检测登记、拉网式排查、社区出入管理、测温消杀、维护秩序等各项防疫工作。在值守点值班时,往往长达1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都在不间断地工作,由于长时间站立,导致脚部腱鞘炎复发,脚部肿大,走路苦难,刘__同志忍受疼痛、酸胀等各种不适,仍然坚守一线战“疫”,将检察初心和使命书写在疫情防控前线,以真的担当、实的行动,让党徽、检徽更加熠熠生辉。
目前,新冠肺炎重症人数占确诊人数的比例不断下降,治愈率也显著提高。今天(3月14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重症医学专家。前他曾参与抗击非典,17年后他再次站到抗疫一线。他说,我是一名老兵,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
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童朝晖每天要巡诊两到三家医院的重症病房,除了武汉,还要奔赴孝感、黄冈、黄石、鄂州等地指导重症患者救治。每到一个床位,他都会向主管医生和护士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督促医护人员专注于每一个诊疗细节。
17年前,童朝晖在北京临危受命,担任SARS病房主任,收治近百例非典患者,无一病亡。17年后的今天,他再次请缨来到疫情一线。
每天在不同医院的重症病房之间奔走,分析病例、参与救治,忙碌之余,童朝晖还会及时整理发现和思考,写下诊疗日记。关口前移,就是他和专家们经过临床观察和研讨之后,提出的重要诊疗建议,已经纳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经过他们的努力,很多重症患者都在逐步恢复中。
白天忙完病房巡诊,晚上回到驻地,童朝晖还会和国内外的同行们交流会诊心得,探讨和分享治疗新冠肺炎的经验。
童朝晖是湖北黄冈人,父母就住在离武汉两个小时路程的黄冈蕲春县,而来武汉的这50多天,童朝晖却没进过一次家门。母亲发来微信说:你听从党的召唤,从北京来到武汉。我们为你感到骄傲,我们二老在家不出门、不串门,你不必担心,就是守望你早日归来。
中日友好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已经在危重症病房战斗了一个多月了。生死一线,他们用捍卫生命的誓言与时间赛跑。这里的护士长赵培玉告诉患者,即便远离家人,但是病房里面没有孤单,让我们共渡难关。
刚刚进入病区,赵培玉就赶紧跑到了25床前。由于病情危重,已经在ICU躺了十几天的患者产生了焦躁的情绪,她一边挪动着随时可能被病人踢扯掉的导管,一边安抚着患者,整个过程,护理团队接力握住老人的手。20分钟后,患者终于平静了下来。
在这里的近50位危重症患者,许多都患有多重基础病。对于赵培玉和护士们来说,每天除了要面对病人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更大的挑战是患者复杂多变的病情。
在护士们的眼里,赵培玉对细节的要求近乎苛刻。从仪器上的数据指标,到每位病人的饭量,从病房里的每一个针管,到每一台机器的状况,赵培玉都要带着护士们逐一检查,哪怕是一块刚刚从病人身上取下的尿不湿,她也要称重、记录,和之前数据比对。在她看来,多一分细致就能多提前发现一分风险,多一分准备,就多一分赢的机会。
今年,已经是赵培玉在护理岗位上的第18个年头。,25岁的她第一次穿上防护服走进了非典的病房。17年后,曾经的紧张彷徨,化作每一个细节的从容应对。但是,当以护士长的身份再次奔赴一线,除了护佑生命,她还多了一分沉甸甸的责任。
团队里,许多都是第一次穿上防护服的年轻护士。从防护知识到操作技巧,每天赵培玉都会不停地叮嘱。怕护士们记不住,她又录制了操作小视频。
今年,赵培玉的儿子就要中考了。她说,在儿子备考的关键时候来到前线,她不后悔。她给孩子写了一封信,相信他会理解妈妈。
3月12日的一线抗疫群英谱,我们来认识广东省中医医疗队队长张忠德。17年前,他冲锋在抗击非典的一线,在救治重症患者时不幸感染,从生死线上走过一回。如今,56岁的张忠德又一次站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仔细询问,认真观察。张忠德查房时一再叮嘱医护人员要关注细节。42床的患者刚入院时病情严重,无论是气喘还是肺部影像都不乐观。张忠德团队不断调整治疗方案,一周之内患者的情况就出现了明显改观,现在已经可以正常下床活动和交流了。
从1月24日除夕当天离开广州,张忠德和团队在武汉已经奋战了40多天。他带领广东省中医医疗队接管了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和雷神山医院三个病区的187张床位,全力救治病患。由于和患者走得近,大家也更喜欢叫他“德叔”。他还会努力模仿湖北口音,逗患者开心。
中西医协同治疗是张忠德诊治时的法宝之一,除了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他总会充分吸纳西医的现代医学手段。
在张忠德和同事们的细心照顾下,越来越多的患者情况好转并且治愈出院,目前他们病区出院人数已超过180人。
【一线抗疫群英谱】山东省援助湖北护理专业医疗队护士长唐晓培:“方舱休舱,我如愿了”
3月7日下午,山东省援助湖北护理专业医疗队护士长唐晓培(上图。记者张远晴摄)在武汉市东西湖方舱医院挥手送别最后一批病人。随着这家方舱医院休舱,唐晓培和同事们开始原地休整待命。
从2月初接到支援方舱医院的命令起,39岁的唐晓培在东西湖方舱医院整整工作了一个月。
“每天都得绷着一根弦。”虽然唐晓培在急诊科和ICU工作多年,但方舱医院的工作环境还是第一次碰到。“我们一个护士得照顾五六十个病人,测体温、发餐食、发药品,还得谈心,6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就是不断走,不断说。”唐晓培说,“说实话,方舱医院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心理疏导,让病人有安全感。”
病人刚住进来,情绪都不太稳定,她是护士长,很多病人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找她解决。唐晓培还记得有一家人,丈夫在定点医院治疗,妻子在方舱医院,孩子在社区隔离点,音讯不通。“我也是孩子的妈妈,一听情况,心都软了。”唐晓培说。她赶紧联系了舱外的指挥部,辗转联系上了孩子。听到孩子的声音,病人心里就踏实了。
这些事情虽小,但唐晓培觉得很重要。“病人如果觉得你确实是真心帮他们解决问题,心情就会平静,会配合治疗。”她还记得一开始进舱的时候,温度低,一些病人提出要买秋衣秋裤,唐晓培和同事们就把自己带来的秋衣秋裤和保暖用品送给了他们。
她们的付出,病人们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有一次,唐晓培忙着工作,没意识到防护服的领子开了,露了脖子。一位病人立马提醒她赶紧去加戴一个口罩,他还特意去拿了一个牛奶盒子上的塑料提手,让唐晓培扣在后脑勺上,这样可以把口罩挂在防护服外边。
“当时他对我说,如果你们被感染了,我们会很难受的。”这句关心的话让唐晓培特别感动。
出舱时,很多病人依依不舍。一名大妈动情地对唐晓培说:姑娘,我看不到你的脸,让我好好看看你的眼睛。更多的病人会为医护人员写下祝福,医疗队队员们把心愿卡细心地贴在墙上,做成一株“许愿树”。
“我们进来的时候有个心愿,就是尽快让方舱医院关门!”唐晓培说,“现在方舱休舱,我如愿了。”
【一线抗疫群英谱】火神山医院感染七科一病区护理组长高锐:“救护冠军”冲锋在前
“40床患者呼吸微弱……”
晚7时许,武汉火神山医院感染七科一病区护理组长高锐(上图。资料照片)正在查看患者情况准备交班,突然发现有一名患者呼吸微弱、口唇发紫,立即通过对讲机呼叫值班医生。
“紧急加推一组呼吸兴奋剂!”
收到医嘱,高锐抓紧配药准备静脉注射。不一会儿,高锐已忙得汗流浃背,护目镜里有雾气,透视效果较差。戴着3层手套,看不清,能不能一针扎准?
高锐迟疑了几秒后,坚定了信心,完全按照“微光输液”考核标准进行“实战操作”,一针到位!随着呼吸兴奋剂缓缓推进静脉血管,患者的呼吸缓慢提速。随后,高锐又挤压患者胸廓10多分钟,患者才恢复了自主呼吸。
高锐在急诊医学科工作了10多年。她参加联保部队护理技能大比武,勇夺3项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救护冠军”!“只有平时技能练得过硬,遇到特殊情况才不慌神儿!”这正是高锐请战参加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底气所在。
入驻火神山医院没几天,感染七科一病区39床就收治了一名危重症患者,心率快、血压低、血氧饱和度低,经过医生用药、加强镇静补液等措施,患者的生命体征终于有了改善。高锐刚接班,就发现患者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呼吸急促、口唇发紫,心电监护仪上出现室颤波形。高锐一边呼叫:“快拿抱球准备通气”,一边准备除颤。高锐熟练地开机、定位、选择除颤模式……所有的动作一气呵成。几秒钟后,监护仪上显示出了正常心率。
病区曾收治了一名85岁高龄的女性患者。她不便自行吞食,也不愿选择留置胃管。为了让患者尽快服用降温药,高锐将药片碾碎溶解,小心翼翼地抽入注射器管内,一边安慰患者一边给患者喂药。如果病人咳嗽喷出飞沫,高锐极易被感染。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高锐成功化解了这一难题。1小时后患者的体温降到了38.5度,心率渐渐正常了,血氧饱和度也升高了。
病区遇到重症、危重症患者或是情绪波动大的患者,高锐总是冲锋在前。这名“救护冠军”,在战疫实战中频频显身手。
__县东阳关镇,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__省市县针对新冠肺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东阳关镇党委、政府坚决抓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两大环节,坚决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为众多党员干部中的普通一分子,东阳关镇党委副书记__,战时受命总协调,闻令而动、勇当先锋,在守好首都护城河、筑牢__东大门的第一线上敢打头阵、积极作为。
东阳关镇区位优势独特,青兰高速和309国道来往4线穿境而过,滚滚铁流日行几万辆。邯长铁路沿途经村14个,三省交界县道汇集点3个,车水马龙万人行,联防联控也就成为全镇、全县乃至全省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之全镇30个行政村,设卡布防,消杀检测,防控任务之艰巨,防控工作量之大,对于调任东阳关镇任职不到半年的__来讲,绝对是一次人生的大战和大考。面对突发的疫情,__没有退缩,而是勇往直前……
1月26日,大年初二,__从接到向高速路省界卡口协调派送工作人员的任务的第一时间,到全镇8个县级疫情检测卡口疫情管控、登记消杀等疫情管控工作正常运作,仅用了44个小时。他先后协调火巷道等5村、派出所、镇卫生院、镇机关人员124人,考虑带班人选,确定记录、消毒人员,与县公安局、县交警队、县交通局、县卫计局、火车站等单位交涉、对接,捋顺县级省界防疫检测卡口工作中的多个环节。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配套30个村级卡点支村两委干部、“两会一队”、网格员、平安志愿者、党员约600余人的体温枪6把、体温计150支、口罩个、背式消毒喷雾器31个,提式消毒壶60个,一次性手套、消毒帽等疫情防护物资,确保了全镇38个卡点高标准、高质量运行,实现了东阳关镇严防严控,群防群控、稳防稳控的有效实施。
如果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值守就是关键。__科学合理设置全镇各处卡点,持续做好消杀检测工作,并抽调本单位16名科级干部,充实到省界卡口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力量中,在有力有序有效的开展疫情防控处置工作的同时,身先士卒,亲自驻守在所包东黄须村和东阳关镇下湾省界卡口,严于律己,坚守值班岗位,自觉主动履行带班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在岗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坚持双休日值守到位,24小时保持手机畅通,全面执行战时状态下对疫情防控的处置措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守好____东大门神圣职责。
__落实组织要求,强化疫情防控,坚持做到组织建立在一线、干部坚守在一线、党员冲锋在一线、支援保障在一线的“四个第一线”,当好疫情防控值守先锋队。他的亲力亲为增强了大家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奋战“疫情”的必胜信心和决心。
2月16日凌晨12时45分,当班一天,刚想睡下的__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派出所电话通知,下午镇设车站卡口自查发现的一位从__去长治投亲的74岁老人,没找到亲人,在南峧车站下错了火车,把装有手机、身份证、户口簿等重要证件的书包落在了火车上。无住处、无晚餐、无保障,老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无奈求助。
群众事无小事。听到这种情况,__睡意全无,立即联系镇卫生院和镇民政办,一起驱车四十多分钟,赶到了位于东庄村的南峧火车站。安抚老人、测体温、了解情况后,将老人安全送到了县医院进行疫情防控的全面检查,并协调安置好进一步隔离观察。由于山路崎岖,又往返奔波,当把这一切做完,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镇政府时,看看墙上的表已经是凌晨5:10分了。送走其他同志回去休息,他转身回到办公室,拿起手机,拨通电话,开始向镇党政一把手汇报情况……
第2天,
在镇党委、政府与县相关部门的积极协调下,老人的证件终于找到了。听到消息的那一刻,__激动不已,没顾上睡觉、也顾不上填一下饥肠辘辘的肚子,马不停蹄,再次赶到南峧火车站帮老人取回丢失的提包,和包片领导、卫生院等部门的同志们一起赶回县医院将提包完璧归赵,这下__才如释重负,缓缓的舒了口气。
“疫情面前任何突发状况都不容忽视,更何况这里三省通衢,而自己还是刚刚调任此地,若有任何闪失,怎么能对得起党组织的重托,怎么能对得起东阳关人民对我的信任呀!”想到这里__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值了。临近中午,__还出门帮老人买了午饭和回家的车票。上火车前,__和大家一起去送行,接过买来的水果,这位74岁的老人感激涕零,连声道谢。从凌晨零点45分得知报警信息,到下午4时零5分送老人踏上回家的火车,__和工作人员从县城、镇政府、南峧火车站三地昼夜多次奔波15小时20分钟。特殊的战场,别样的奉献,份内的分外的都从未推脱犹豫,他只知道为党为人民办好事,是他该做的。一场爱心接力战,温暖了老人心,保障了战“疫”情,也彰显了__作为党员干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无私。
“回首悠悠无憾事,丹心一片向未来”。为了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为了守好东大门,保障东阳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基层干部__用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带头驻一线,模范作表率。用拳拳赤子之心恪尽职守,担当作为,践行着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
疫情发生以来,有一群年轻志愿者在下沉社区逆行而上,穿梭于社区大街小巷,帮助社区群众排忧解难,他们是人群中最亮的一道风景线。
马德乐同志作为机械所入职一年的年轻同志,自疫情发生以来,根据上级安排干部职工就近下沉社区的要求,积极主动到就近社区报到,协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由于所在社区安宁区孔家崖街道水挂庄社区人口流动性大,外地人和大学生多,给疫情防控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在来到社区第一天,马德乐就积极配合社区同志深入各个住户进行详细摸排,统计房东和租户人数,发放登记表,每深入一户,他都会告诉房东:“当前疫情紧张,请大家非必要不要外出,请房东叔叔阿姨做好对租户的解释工作,以保证核酸检测工作顺利,确保核酸检测不落一人,助力疫情防控,谢谢你们的配合。”每到一处,他都会重复这些话语,各位房东听了也表示会主动配合社区保证防疫工作顺利进行。除此之外,由于所在社区人口较为密集,为减少人员流动性带来的风险,他积极主动配合社区人员按照网格顺序分时间分批次通知人员做检测,在现场积极维持现场秩序,保证间隔一米距离,为不方便人士、老人及孕妇小孩提供绿色通道,现场提醒排队人员提前准备好健康码,对不会使用手机的人员悉心指导,减少他们的排队等候时间,加快核酸检测速度,以他早出晚归的身影践行着新时代年轻人的初心和使命。
张鑫同志同样也作为机械所年轻同志,身先士卒,在下沉社区城关区临夏路街道静安门社区主动投身于防疫志愿服务,由于所在小区为老旧小区,老人多,行动不便再加上没有电梯,只能靠步行上去,他和社区同志分组进行入户摸排,在摸排中不断提醒居民做好防护,按照通知时间及时做好核酸检测,尤其有行动不便的人员提前积极联系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帮助他们运送生活物资、做核酸检测,方便生活不便群众。除此之外,还积极开展防疫知识宣传、核酸检测现场引导、秩序维护、信息登记,“请佩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请大家打开健康码……”张鑫同志不厌其烦一遍遍提醒群众有序等候、提前扫码登记,确保采样高效安全。从早到晚,每一环节都不疏漏,每一时刻都不懈怠,核酸检测现场秩序井然,竭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离不开许许多多向他们一样年轻的志愿者,他们每一个人的付出让我们信心倍增,我们坚信最终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大疫面前显担当,很多人都主动申请出战,积极靠前,第一时间下沉街道社区,投入到防疫一线,担负起疫情防控志愿者工作,用过硬的工作作风和市政精神谱写着疫情防控之歌。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抗击疫情英雄人物事迹素材,希望大家喜欢!
抗击疫情英雄人物事迹素材篇1她是一名党员志愿者,她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她是新临社区党总支书记,她的名字叫葛巍,是一名85年的基层党员干部。值农历新春佳节,席卷而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破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为了加强疫情的防控工作,保障辖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从大年初一开始,葛巍书记就一直带领社区人员在一线积极开展防控疫情工作。取消休假,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一忙就是一整天,没时间吃饭是经常的事,实在饿了就是简单的方便面一泡。因疫情紧张,她每天在所管的辖区里不知道要走上几个来回,对居民一遍一遍的宣传,一天下来脚肿嗓哑的。因一直处在一线,怕回家不安全,就把她的儿子送到奶奶家,儿子也才10岁,经常打电话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一向坚强的葛书记,红了眼眶。此时的她也想回家陪陪儿子,但是心中的信念告诉她,此时社区的居民很需要她。挂了电话,葛书记又投入到了防疫工作当中。她不分昼夜坚守岗位,奔波在各小区的“战场”上,接到上级有关部门给的武汉返新人员名单,她冲锋陷阵,第一时间走进疑似人员的家中,事无巨细的询问情况,亲自给他们量体温,讲述在家隔离重要注意事项,每天必进入疑似人员家中,仔细掌握情况。有些居家隔离人员急需新鲜蔬菜和生活必需品时,主动帮助购买,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在社区防疫工作站点上,她的身影从未消失过,主动发放宣传单,主动送出爱心口罩,主动排查所有疑似人员信息。抗击疫情英雄人物事迹素材篇2疫情当前,__所有的街道和社区都成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平日里普通的市政工作者纷纷变身为防疫一线的“战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奋力守护居民健康,传递爱的温暖,为居民筑牢社区“防疫墙”。来自城关市政设施养护所的孙凯同志就是__市政下沉社区青年志愿者中的一员,今年30岁。面对疫情,他积极响应市住建局及中心的号召,在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下,以最快的速度加入疫情防控队伍中,按照防疫要求和社区的工作安排,20多天来他辗转几个防疫点位,起早贪黑,默默奉献,履行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10月20日,孙凯同志在南昌路社区开展地毯式电话排查黄码工作,对社区黄码人员进行健康码、核酸检测情况核查与心理疏导等。晚上回到所里值夜班,凌晨12点接到电话通知:21日凌晨5:50到鸿运润园集合,到雁北街道开展疫情防控支援工作。在雁北路小学核酸检测现场,他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熟练操作各项工作流程,维持现场秩序,认真核对、快速登记居民身份信息,引导市民有序排队进场,耐心解答市民提出的各种问题,一丝不苟,忙前忙后,帮助市民顺利完成采样。这一天,从大清早一直忙到晚上12点半,他才返回家中休息。10月22日,孙凯同志居住的小区封了一天,刚开始得知小区封闭,自己心头一点准备也没有,手头上还有些单位的工作也没法进行,有点沮丧。“想了想,既然现在人不能出小区,那就电话沟通工作,顺便在小区做点事情。”恰好小区缺少疫情防控志愿者,他就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维护小区的秩序、清洁卫生,劝导在小区里闲逛居民回到家中自行隔离。10月23日小区解封以后,他又接受组织安排下沉到安宁区孔家崖街道水挂庄社区。为了疫情防控工作更好地开展,社区需要对所属范围内的居民居住情况进行排查,他主动要求入户排查,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要求。水挂庄社区多为出租的民房,居住人员复杂,流动性较大,排查登记的工作最为繁琐,偶尔还会吃闭门羹,但他没有气馁,通过每天“白+黑”的工作机制,和社区工作者将400多户逐一走访,累计询问登记4500多人。随着疫情的发展,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社区采取对交通要道进行封堵的措施,以便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硬核封堵之后,有很多居民不理解,甚至言辞激烈,孙凯同志没有却步,他选择迎难而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地劝说让居民静待家中。通过他和其他志愿者的努力,为社区的疫情防控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自从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很多时候,孙凯同志回到家已是半夜,天刚亮就又走了。他的爱人石梨霞是城关区统计局的工作人员,也同样是下沉社区的志愿者,她也是隔三差五的夜间执勤,两人见面、交流的时间都特别少。他们还有个才6个多月大的孩子,因为疫情孩子只能由远在临洮老家的父母看护,他们已经2个月没有见过孩子了。疫情面前,他们没有丝毫畏惧,积极为市民服务,把社区的居民看作是自家人,引导居民做好个人防护,协助核酸检测,对每项工作都尽职尽责。可是面对孩子,他们却只能满心想念和愧疚。就是这样的一对夫妻,每天在__,每天难见面;昼夜有联系,昼夜不相逢。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有无数夫妻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夫妻志愿者也只是__志愿者中的一个缩影,像他们这样奉献在一线、战斗在一线的志愿者们还有成千上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志愿者们是一群默默无闻的守护者,也是生活中平凡的英雄,那一抹志愿“红”成为了城市最坚强的保护色和最亮丽的风景线。抗击疫情英雄人物事迹素材篇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连日来,面对突然来袭的疫情,潘小亭同志闻令而动,主动对接下沉社区,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担当精神,在疫情防控一线书写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同志您好,请打开健康码,主动配合体温检测,登记相关信息。”这句简单礼貌的话语,潘小亭同志每天都要说很多次。作为下沉干部中的一员,他已在安宁区银滩路街道银滩路社区疫情防控一线持续奋战了二十多天。社区是疫情防控第一线。根据社区安排,潘小亭同志先后被安排到山水兴城小区、银滩雅苑小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由于所在小区工作人员较少,加之情况比较复杂,主要出现问题有外地人员居多、来回人员复杂、商务活动频繁、出现黄码的人员较多,这给疫情防控带来不小的难度。在面对这种情况,他说:“作为党员,疫情就是命令,我更需要冲锋在前。”他迅速行动,拿起喇叭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每天这样的身影会准时出现在楼宇街道中。“现在是疫情防控关键阶段,请大家主动配合,坚持非必要不出门,居家办公,有商务往来的请采用电话、视频方式进行商务洽谈,主动做好个人防护,敬待疫情结束,谢谢大家配合!”,在像这样的话语,他走到哪里,他就宣传到哪里,遇到有些群众不是太理解配合,他也会耐心劝导解释,争取获得理解,来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面对黄码人员多的特殊情况,他不分昼夜,积极配合社区,挨家挨户进行信息登记,累计摸排登记黄码人员150余人,及时建立人员防疫联络群,并且由他负责黄码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为了确保黄码和绿码人员错开时间段进行核酸检测,在每次做核酸过程当中,他都是及时在群里通知具体时间,做到整体带出,整体带回,不落一人,兢兢业业,高度负责,这样的工作作风也受到社区领导与同行工作人员的一致称赞。在小区出入口值守过程当中,潘小亭同志要对每天进出人员、车辆进行信息登记、健康码进行查验,本来是一件平常的事情,但是遇到有些老年人对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了解不全面、感觉程序麻烦,不愿意配合工作人员,最后导致后边排队人员、车辆增多,给疫情防控不小安全隐患时,潘小亭同志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耐心进行劝导,向他们讲解疫情防控政策,争取理解和支持,在之后工作值守中,每次遇到这样这种情况他都是苦口婆心耐心解释,在他的努力下,小区进出入人员、车辆秩序井然,疫情防控获得良好的效果。他所在小区属于疫情防控重点小区,每两天就要做一次核酸检测,而他每次都会6点30分提前到岗,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核酸检测各项准备工作,摆桌子,进行现场消杀,秩序维护,为体弱多病的老年人、行动不便的产妇、骨折手术者提供特殊照顾……这样的工作他一直坚持到核酸采样完毕。近期,寒潮来袭,气温骤降,置身室外,刺骨的寒风迎面袭来,潘小亭同志虽然身患感冒,但是他克服大风、雨雪天气,在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的前提下依旧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化身“守夜人”,用责任、担当和奉献,守护身后的万家灯火,照亮疫情防控胜利的黎明。潘小亭同志表示,疫情还未消褪,他将继续站好“最后一班岗”,为社区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抗击疫情英雄人物事迹素材篇4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市政工程服务中心徐龙同志时刻不忘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积极响应市住建局和中心号召,第一时间以志愿者身份迅速下沉至银滩花园社区集结报道,刻不容缓地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自我价值,彰显责任担当。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开始后,他积极协助银滩花园社区开展辖区居民核酸检测工作,天还没亮,便来到银滩花园B区检测采集点,穿上红马甲,拿好测温枪,“大家不要着急”、“保持一米线,佩戴好口罩,打开健康码,”他一遍遍的向居民讲解核酸检测前的注意事项,为居民进行信息登记,引导大家有序排队,严防人员聚集、扎堆。看到队伍中有老人不懂采样流程,主动上前协助申请健康码,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迅速上前搀扶,直至老人做完核酸检测的整个过程。在他和其他志愿者的引导下,居民认真执行疫情防控措施,有序、快速的接受核酸采样。一个个红马甲成为一道道流动的风景线。10月25日,他所值守的银滩花园B区出现一名确诊病例,小区进行封控管辖,所有在B区工作人员进行居家隔离。在家隔离了两日后,核酸结果一直保持阴性,健康码也未出现变色。“作为一名党员,我不能闲着,得出力啊”他对家人如是说。经请示下沉工作组组长和社区,可以解除隔离后,他立即下沉到他所居住的蓝岸丽舍小区,全身心投入到小区值守和核酸检测工作中。虽然家就在本小区,但是从未按时在家吃过一顿饭,四岁的女儿在做核酸检测时才能在志愿者队伍里寻找到爸爸的身影。疫情无情人有情,当入冬第一场雪飘然而至的时候,中心疫情领导防控小组向一线的志愿者们发放了防护服、消毒液等抗疫物资。刘棠与徐龙两位同志一大早赶到单位,将抗议物资整理好后立即送到科室每一位成员手上,让大家在特殊时期第一时间感受到在艰难时刻组织的关怀。回到自己所值守蓝岸丽舍小区时,蓝岸丽舍物业服务中心也考虑到小区居民买生活物资不便,为业主免费配送爱心馒头。鉴于疫情原因,为了避免密集接触,徐龙和其他志愿者带领物业工作人员主动承担起配送员的责任,冒着风雪,将一袋袋馒头送到了小区所有住户的家中,使小区的住户在这气温突变的日子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为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力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经上报秀川街道党委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将战斗堡垒前移。他和下沉社区的12名党员志愿者在蓝岸丽舍小区门口佩戴党徽、面向党旗,再次紧握右拳,重温入党誓词,以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争当抗击疫情的排头兵,真正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用实际行动展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本色。抗击疫情英雄人物事迹素材篇5许海峰同志是城关市政设施养护所的职工,是一名退役军人,抗击疫情下沉一线的志愿者。寒风凛冽,疫情来袭,他主动请缨,加入了社区志愿者突击队。当他穿起红马甲,红色志愿者徽标贴在胸前的那一刻,作为来自部队培养的一名共产党员,心中奔涌着一股热流——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甘于奉献是我的初心使命;我是一名战士,退役不褪色,顽强拼搏是部队对我的培养;我是一名青年,响应党的号召,疫情在即挺身而出是我的责任。语言坚定且无畏,行动勇敢且无惧。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许海峰同志给自己下了一份抗疫请战书,毫不犹豫地赶赴抗击疫情志愿者的服务中,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服从组织安排,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党员的抗疫决心。在抗疫中,他是一名充满活力的志愿者,作为年轻的志愿者,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始终冲在前沿。他在门岗卡口值守不分昼夜,劝返外来人员耐心细致,“疫”不容辞、凸显担当,用行动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化身“卫士”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用激情点燃战胜疫情的信心,努力成为人民群众危难时刻的贴心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青年一代市政人吃苦耐劳、敢于守护,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志愿“红”。许海峰同志在抗疫一线接到所紧急抽调加入到雁北街道雁园路、雁滩家园核酸检测点志愿工作任务,报到后听从社区统一安排,维持检测队伍秩序,喷洒消毒灭菌、核查人员登记信息、帮助老年人安装手机二维码扫描,特别是22日从清晨到黄昏,他就在人群中逐一询问还需要帮助的居民,一天下来嗓子都有一些不适,还是默默坚持一遍一遍在队列里问询,社区工作人员对他说,小伙子别急,别太累。他说,没事,我年轻,做这些工作有意义,我喜欢做。许海峰同志就是用实干担当为人民群众健康筑牢生命防线最美的一道抗疫“红”。面对疫情,许海峰同志所在的社区成立了青年党员突击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他作为队员,严格按照要求参加志愿者服务队抗疫,坚守退役不褪色,尽显军人担当。搬用抗疫物资运送,我年轻我来;夜间卡口值班值守,我是党员我上;负责“一测二验三核四询问”工作,做好“一米距离”秩序维护,我精力好,我干。作为共产党员,许海峰同志就是在关键时刻能够顶上,怀着责任,带着担当,把筑牢抗疫一线使命扛在肩上;作为退役军人,即使脱了军装,依然发挥着军人退伍不褪色的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铮铮誓言,坚信不放弃,为打赢,时刻准备着。许海峰同志就是这样以星星之火散发自己的光和热,时刻准备着用实际行动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贡献力量。许海峰同志连续数日奋战在抗疫一线,闲下来才能与家中父母视频,爸妈在通渭,只有他退役后居住在兰州,疫情期间忙起来就少了对爸妈的问候。与爸妈视频只要接通就能听到爸爸急切的话语:兰州冷不冷?疫情控制住了没?晚上还去值班吗?你是年轻人多干多动,谁家有需要就多帮;母亲使劲搓着手叮嘱着穿暖和,天冷了记得吃饭!看着爸爸妈妈,听到爸妈担忧且疼爱的唠着家常,一天的劳累顿觉舒缓,此时许海峰就是一个爸妈疼爱的孩子。许海峰同志作为身穿红马甲的市政人,用行动默默坚守着对抗疫的决心,从他的行动中可以看到共产党员的坚定,退役军人的刚毅,青年人的勇敢。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让我们一起勇于向前,同舟共济、凝心聚力,决战疫情;让我们一起为冬日里的兰州增添温暖再接再厉,抗疫到底!
在黑龙江援助湖北医疗队中,有这样一位医生,20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甲流防治都曾留下过他的身影,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又主动请缨支援武汉,全力救治重症患者。
“继续努力,早日出院”“新冠必败,您必胜”“坚持就是胜利”,在武汉市第一医院16楼重症病区,几乎每位患者床头都贴有一张写着鼓励话语的淡粉色纸卡,而这些都出自前来支援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陈宏医生之手。
作为呼吸科专家,从抵达武汉那天起,查房、诊疗、解决重症病房里棘手的疑难问题就成了陈宏每天的日常。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半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有40多名患者从重症转成轻症。与患者们一起共渡难关,也让细心的陈宏成了他们最贴心的人。48床的罗阿姨,老伴也因为新冠肺炎在楼上病房住院,罗阿姨一直很惦记,每次查房,陈宏都会第一时间把罗阿姨老伴的情况告诉她。
这位80多岁的患者由于牙齿不好,吃饭困难,陈宏就每天给他准备软烂的食品。有的患者稍微好转就自行摘下呼吸机,怕引起复发,陈宏苦口婆心地劝,说轻了担心患者不听,就拿出东北人特有的幽默。
在病区里健步如飞的陈宏,其实患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由于工作量大,腰痛严重,有时他只能趴在电话桌上接诊。
目前,经陈宏团队治愈出院的患者已有22名,他和队员们又建立了微信群,让出院患者可以实时在线进行康复咨询。
抗击新冠肺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火神山医院重症二科医生刘野的值班日记里,ICU里生与死的战斗随时都在打响。
“30床的患者突然失去呼吸,眼睛发直,赶快抢救!”半夜11点多,刘野上夜班刚进入病房,对讲机里就传来了急救呼叫。刘野急忙跑过去,查看心率还正常,就立即按压患者胸廓,并呼叫护士给患者紧急推了一组呼吸兴奋剂,经过较长时间的胸肺复苏,患者才逐步恢复自主呼吸,累得汗流浃背的刘野和护士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在重症医学科,像这样的战斗随时都可能打响!”刘野说。
2月18日下午2点,刘野在做好防护后,刚进入污染区没多久,浑身就湿透了,感觉闷得慌。刚接班就发现两名上呼吸机的危重患者血压低、血氧饱和度低。刘野立即调整用药,加强镇静补液后,患者生命体征有了改善。这时,刚转进来两天的24床患者突发状况,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呼吸急促、口唇发紫。刘野立即把呼吸机工作模式调整到“加强”状态,让患者深呼吸,可患者生命体征只好转了一点,呼吸仍然困难。
“必须进行气管插管。”依据多年重症救治的经验,刘野立即作了决定。气管插管是重症救治中感染风险最高的操作之一,由于患者意识清醒,伴随患者咳嗽咳痰喷出的大量气溶胶,会让整个病房出现更高的感染风险。刘野没有迟疑,取来喉镜,让护士更换有创呼吸机管路,准备好气球,同时安抚好患者,比较顺利地将管子插了进去,连接管路开始通气。患者血氧饱和度逐步上升,口唇也开始恢复正常。
经过近两个小时抢救,刘野又一次赢得与死神的战斗,这也让他在思想上迅速成长,“战斗”结束走出污染区,他郑重写了入党申请书,表示要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2月20日,刘野值夜班,在他要交班前10多分钟,一名患者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心率飙升,血压下降,经过40多分钟抢救,病情才好转。这一天,他在夜班连续抢救了3名患者,交接班时已是筋疲力尽,乘公交车返回宾馆时,靠着车窗他就“眯着了”。
2月26日11点多,刘野接班,逐个病房查看患者。25床的患者是一位老大娘,闭着眼睛躺着一动不动,看起来心情不好。刘野站在床头问她有哪里不舒服。过了几秒,老大娘才睁开眼睛看着他说,“为什么你们医生交班在我这儿都待不了多一会儿就走了?是不是我的病太重了?”刘野笑了,对她说:“医生来您这里时候少,说明您病情比较轻!”
刚刚安慰完这位患者,对讲机里又传来了“抢救”的呼叫声,刘野又一次投入救治的战斗中。
作为一个ICU白衣战士,她挽救了40位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作为一个专业医者,她保护了许多面临高度危险的战友,并多次踏上生死线……
董芳,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ICU主任,一位不断与疫魔搏杀拯救生命的女战士,深夜躺在值班室,总是热泪满襟。
2月26日,对于董芳而言,是奋战的一天,是光荣的一天,也是伤痛的一天。当天从早到晚,她都在ICU抢救病人。中午匆匆吃过盒饭,就在住院楼走廊上拉开鲜红的党旗,她举手宣誓,成为光荣的预备党员。晚上8点,她终于远远见到了分离1个多月、刚从生死线上回来却还在隔离的丈夫……
董芳第一次接触新冠肺炎患者是1月10日。那天,她到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感染科病房会诊。一位老年病人呼吸困难,随时要插管上呼吸机。虽然董芳意识到这位病人是有传染性的,但看到病房外家属焦虑期盼的眼神,她毅然跨进了病房,查看患者病情。
“病人家属很期待地看着你,需要你进去看一下病人的状况,然后出来告诉他。我必须进去!”董芳回忆说。
此后,不断有新冠肺炎危重患者住进ICU病房,董芳每天都要面对这些生命垂危有高度传染危险的患者。2月14日,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被指定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
2月17日下午,一批危重患者同时进入病房。董芳和同事们忙得汗流浃背。有个患者在楼下的运送车里上不来,董芳就推了一辆轮椅下了电梯。老人被运送人员抱上轮椅。老人太瘦弱,以至于小小的个子在轮椅上缩成了一团。董芳只能一只手环抱住她的胳膊,另一只手推着轮椅,上了电梯。终于到了10楼,董芳大声呼喊同伴,一起将患者转运到病床,进行后续抢救。
有同事劝董芳,有的危险操作就别做了,万一感染上怎么办。“可生命那么宝贵,不做的话,这条命不就没了?”董芳想。
2月18日上午,120救护车又转运来一名昏迷患者,这是一个肥胖的男性老年人。董芳和同事们一起将患者推进ICU。他的老伴流着泪反复说:“你们一定要救救他啊!”
病人有糖尿病,血管条件非常不好,输液速度怎么也快不起来,需要快速建立深静脉通道。这在平时不是一个问题,但现在一切都变得很难。董芳需要弯腰90度,基本和病人脸贴脸,双手戴3层手套。护目镜过了几个小时就模糊一片,防护服下层的衣服早已被汗湿了几层,一切只能凭感觉!等董芳接好了输液管,病人的血压终于有了起色。
不到两月,40个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生命,被董芳和她的ICU团队从生死线前拉了回来。
越过生死线去世的有七八个患者,每一个逝者都让董芳久久难以忘怀。“有一个50多岁的病人,今天抢救了一天,我希望他能够活下来,能够好转,这是我目前最大的愿望。”董芳2月26日晚告诉记者。
“我觉得挺遗憾,我还是觉得没有帮到的人太多了,我只是觉得尽力做我能够做的事情,看能不能换来病人的一点点希望。”董芳说。
疫情初期,武汉就诊发热病人突增,各大医院不断有医务人员感染,急诊科成为重灾区。然而武汉第三医院感染的医务人员相对较少,至今只有一位男护士感染。董芳的职业敏感,保护了许多同事。
1月初,董芳的丈夫陈伟工作的武汉市中心医院发现几例不明原因肺炎。他回家告诉了董芳。董芳同时参加了国家疾控中心专家的培训,培训时说不明原因肺炎是一个呼吸道的疾病,没有确定人传人。但董芳敏锐地感觉到,呼吸道疾病就很容易通过飞沫传播,类似于肺结核。于是她马上第一个向医院申请给ICU配N95口罩、防护服和空气消毒机。ICU病房原来是大通间,董芳又想办法改造成隔离病房,安装了56台移动灭菌站。她在全院第1个培训N95口罩和防护服的使用方法,全科找视频学习,严阵以待。
“我感觉这就像打仗一样,得先把战壕挖好了,才能去打,不然的话就会暴露在流弹面前,如果自己倒了,就没有办法去战斗。”董芳常对科室的同事们说。
董芳自己也几次踏上了生死线。
最危险的事发生在2月24日,天较闷热,董芳正在ICU救治新冠肺炎病人,防护服穿了好几层,满头大汗,汗水流到她的N95口罩里。N95口罩防水性能好,把汗水兜住了,口罩内层全部打湿。她一吸气,汗水汗就吸到鼻子和嘴里,让她快要窒息,脑袋一阵晕眩。董芳赶快让其他医生接手,而她必须马上从10楼下到1楼清洁区才能脱防护服。她不敢跑快,因为呼吸一急促,吸的又是水。如果把口罩拉下来,便有被传染的危险,因为10楼和电梯里都是污染区。等电梯时感觉很漫长,电梯上到3楼停一下,在8楼又停。饱受煎熬的她感觉没法呼吸,终于等到电梯下去,短短的路程她走了15分钟,但她还是坚持按顺序脱防护服、鞋子、护目镜、外层口罩,每一个步骤完了都进行手消,最后摘下N95口罩时,董芳长吁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像是起死回生。
“新冠肺炎病人呼吸困难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种可怕的感觉?”董芳又想到了病人。
1月18日,董芳的丈夫陈伟因为感染而住院了。
陈伟是武汉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兼门诊办主任,经常为患者做喉镜检查,近距离接触患者呼吸道。1月上旬,董芳劝陈伟上班戴N95口罩。陈伟说:“N95口罩比较少,要留给一线的人用。”
“在医院你也是一线的,你也应该戴。”董芳急了。
“那不行,我要留给他们戴。”陈伟很坚决。
1月16日,陈伟开始头痛,肌肉酸痛,没有发烧,他以为是流感。到1月18日,陈伟说很难受,然后他就趁董芳在医院值班,悄悄地去了武汉中心医院住院。一拍CT,左肺有磨玻璃影,很快确诊为新冠肺炎。董芳忙赶去他的隔离病房探望,从那之后,董芳一个多月没能再见丈夫。
“他那段时间是真的很忙,他们不停地开会。他有专家门诊,还有手术,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回家。他其实身体是不错的,因为太疲劳了,抵抗力下降,才被感染的。”董芳反复念叨着,哽咽不已。
更让董芳揪心的是,已是重症病人的陈伟没能使用高流量给氧设备治疗。“当时他没有那个设备,我好着急,我真的怕他呼吸衰竭了,会要气管插管,就像我的病人一样……”董芳说。
终于过了最难熬的日子,陈伟在2月21号病愈出院,还需在医院附近的酒店隔离14天。1月26日晚8时,董芳来看望丈夫,终于看到了在生死线上抗争了一个月的丈夫。陈伟在4楼打开窗户,董芳在楼下,夫妻俩只能喊话问候,互道珍重。
董芳这天很开心,为丈夫正在康复开心,也为自己当天宣誓入党开心。她在2月2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说起入党,她真诚地说:“疫情发生以来,党员都在带头攻坚克难,我很受感动,我觉得我应该向党组织靠拢!入党宣誓时,当国际歌响起,我觉得平时自己在做救人的事,此刻更感到是在完成一个伟大的历史使命!”
“希望疫情快点结束,希望住院的病人能够快点康复出院,大家都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我的丈夫和孩子也能够回家!”董芳说。
加强重症患者救治是降低新冠肺炎病亡率的关键,目前,全国已经调集11000多名重症专业医务人员汇集武汉,协同攻坚。今天(3月1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重症专家、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邱海波。
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邱海波一天内要跑三四家医院,巡诊危重症病例,给出有针对性的诊疗建议。刚到武汉时,他发现重症病例每天快速增长,但重症病房却一床难求。邱海波和专家组成员建议,增加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迅速扩充重症病床,这个意见很快被中央指导组采纳。
在重症病房,邱海波不仅是指导组专家,还是临床大夫。他和同事们在一个个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寻找着治疗的突破口和诊疗路径。
俯卧位通气是邱海波和同事们总结出来的对重症患者明显有效的一种呼吸治疗,目前已经写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但是要将插管的患者翻身,还要避免病人身上各种插管的脱落和损伤,既是技术活又是力气活。
白天临床治疗,晚上研讨诊疗方案,这是邱海波这一个多月来的工作节奏。
在专家组成员夜以继日地努力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已经更新了六版,现在又即将更新第七版。
各地精锐医疗力量汇聚武汉,不同学科协同作战,邱海波奔波在各个重症医院间。在最近几天的巡查中,邱海波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重症患者在好转,ICU开始出现了“床等人”的现象。
部队支援武汉的队伍中,有这样一位专家,他自除夕夜出征以来,就奔波在武汉市多个收治新冠肺炎的医院,救治危重症患者,指导院内感染防护。在与病毒较量的过程当中,他不断地为患者打气,和他们一起共渡难关。
正在查房的人是火神山医院综合科主任毛青,走到每个病床时,他都会习惯性地俯下身子与患者交流。作为参加过抗击非典和埃博拉,阻击过禽流感,与高危污染物、烈性病毒打了30多年交道的医生,毛青深知越是严重的传染病,医生就越是要靠近与倾听,让患者感觉到,医生在与他一起战斗。
这位聋哑患者刚住院时由于交流困难,情绪一直不太稳定,毛青自学了这些幽默诙谐的动作,让他慢慢平静下来。
患者离不开他,队员们也把他当成主心骨。身为全军感染病研究所所长,他除了治病救人,还承担了防控感染指导工作。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的感染科,到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重症病房,再到火神山医院,一个多月时间里,患有严重髋关节炎症的毛青却一直步履匆匆。
现在,毛青每天还要和战友们一起讨论患者的病情,制定诊疗方案,时刻关注患者的点滴变化。
在毛青和战友们的努力下,截至今天(2月29日)下午2点,火神山医院已治愈出院527名患者。
在抗疫一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站在污染区和清洁区的边界,把医务人员武装得严严实实送进病房,而且还要负责把他们从污染区安全地接回来。他们就是院感医生,被医务人员亲切地称作“安全守护神”。
娄昊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2月4日随队到武汉后,就一直在承担河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一线医生的感染防控工作。
穿防护服难,脱防护服更难。因为从污染区出来,所有的防护都已经被污染,医护人员需要在不接触污染面的情况下脱掉防护设备。这也是他最紧张的时刻。
医护人员一天四个交接班——凌晨2点,早上8点,下午2点,晚上8点。每次交接班,娄昊都要跟着上班的人去方舱指导穿防护服,然后指导下班的人脱防护服,只有在交接班的间隙才能回到酒店休息一会。
从第一天起,娄昊每天四次往返方舱,从未缺席。已是深夜,娄昊又要和几名医护人员前往方舱医院交接班。出发前他通过我们的镜头,代表院感人向一线战友们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董主任,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你现在怎么瘦得这么狠呐?我年纪大了,不能给你帮忙,我一点力都出不了。我老伴说我,这么大岁数了,待在家里不给社区添乱,就是给董主任帮忙了。你要保重身体啊!”
一通来自90多岁的叶婆婆的电话,让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西桥社区书记、主任董守芝,倍感暖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董守芝一直奋战在社区防控一线。24小时开机的她,有时一天要接一百来个电话,大多是求助的,也有表示关心和感谢的。
西桥社区是一个由单位宿舍、“城中村”和部分新建小区组成的混合型社区,有7300多户1.6万余人,老旧小区和平房区居多,有400多栋平房,而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只有6个,11个小区没有物业。
从年前开始,董守芝和同事们就开始在社区清楼道、清屋顶、清死角,做大扫除,用消毒液在整个社区开展消杀。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疫情蔓延后,董守芝带领同事开通社区之音,滚动播报各类通告和提示,组织居民在线上学习传染病防治方法。同时,社区通过微信群上报信息、工作人员拨打电话、上门排查等方式,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及时发现“四类人员”,梳理搜集危重在家的基础病患者信息、需求,特别是尿毒症透析患者、恶性肿瘤以及孕产妇等,以便给他们提供急需的服务。
从事社区工作27年的董守芝深知,社区的疫情防控,必须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必须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
西桥社区里,社区群干与街道相关部门、物业公司、志愿者、网格党支部成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通力协作,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确保服务不断档。
给董守芝底气和信心的,还有来自家人的关爱。董守芝的老伴身体不好,但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她做点事。只要她一到家,老伴总会叮咛她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又给她冲热水袋,暖手暖脚。
“自己年龄大了,又患有高血压,儿子儿媳不想让我太操劳。他们很担心我,一再叮嘱我要照顾好自己。”董守芝说,每天看看3个月大的孙子的照片,是一种特别的慰藉。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说起疫情结束后社区的优先事项,董守芝不假思索:“安排好值班,让同志们都休息一下,让他们养好元气再来投入工作。”
疫情初期,武汉就诊发热病人突增,各大医院不断有医务人员感染,急诊科成为重灾区。然而武汉第三医院感染的医务人员相对较少,至今只有一位男护士感染。董芳的职业敏感,保护了许多同事。
1月初,董芳的丈夫陈伟工作的武汉市中心医院发现几例不明原因肺炎。他回家告诉了董芳。董芳同时参加了国家疾控中心专家的培训,培训时说不明原因肺炎是一个呼吸道的疾病,没有确定人传人。但董芳敏锐地感觉到,呼吸道疾病就很容易通过飞沫传播,类似于肺结核。于是她马上第一个向医院申请给ICU配N95口罩、防护服和空气消毒机。ICU病房原来是大通间,董芳又想办法改造成隔离病房,安装了56台移动灭菌站。她在全院第1个培训N95口罩和防护服的使用方法,全科找视频学习,严阵以待。
“我感觉这就像打仗一样,得先把战壕挖好了,才能去打,不然的话就会暴露在流弹面前,如果自己倒了,就没有办法去战斗。”董芳常对科室的同事们说。
董芳自己也几次踏上了生死线。
最危险的事发生在2月24日,天较闷热,董芳正在ICU救治新冠肺炎病人,防护服穿了好几层,满头大汗,汗水流到她的N95口罩里。N95口罩防水性能好,把汗水兜住了,口罩内层全部打湿。她一吸气,汗水汗就吸到鼻子和嘴里,让她快要窒息,脑袋一阵晕眩。董芳赶快让其他医生接手,而她必须马上从10楼下到1楼清洁区才能脱防护服。她不敢跑快,因为呼吸一急促,吸的又是水。如果把口罩拉下来,便有被传染的危险,因为10楼和电梯里都是污染区。等电梯时感觉很漫长,电梯上到3楼停一下,在8楼又停。饱受煎熬的她感觉没法呼吸,终于等到电梯下去,短短的路程她走了15分钟,但她还是坚持按顺序脱防护服、鞋子、护目镜、外层口罩,每一个步骤完了都进行手消,最后摘下N95口罩时,董芳长吁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像是起死回生。
“新冠肺炎病人呼吸困难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种可怕的感觉?”董芳又想到了病人。
“国家之使命,不容辜负,我等你回来!”1月27日,正月初三,妻子白钰的这条微信朋友圈,让刚到武汉的邢正涛格外暖心。“定不负使命不负卿。”邢正涛说,“在这一刻,大家与小家,紧紧连在了一起。”
同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护士,1988年出生的邢正涛与1992年出生的白钰,因医结缘,因疫暂别。
“正月初二得知要组建医疗队支援武汉,大家都报了名,穿上这身白衣,就意味着使命与担当。”邢正涛说,“我爱人也报了名,但最后不在名单上,她为此还闹了脾气。”在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北京医疗队136名队员中,男性护士只有16人,邢正涛正是其中之一。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是邢正涛新的战斗岗位。“医疗队分成11个组,每4小时一班。”邢正涛说,“大家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穿好防护服,整理需要带进隔离病房的各种必需品。”
“正常的治疗和生活护理要胆大,敢于向前;病人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情况要心细,随时掌握。”邢正涛说,住进隔离病房的患者,经常会产生焦虑情绪,进行心理治疗同样非常重要,“比如通过聊天,给他们加油鼓劲,或者给他们比划加油手势,但都要因人而异,注意时机、方式,尽量不刻意。”
“一定要做好防护,千万别大意。”每天,身在北京的白钰都会叮嘱丈夫,“他刚到武汉的时候,我担心得很,整夜睡不着,后来看到各种防护措施都做到了位,便放心多了。”
“战胜疫情,挽救生命”,这是夫妻二人共同的心愿,也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
邢正涛出征武汉后,白钰轮岗到医院急诊大厅分诊台工作。测体温、量血压、了解病情、辅助分诊……丈夫邢正涛也是千叮万嘱,“急诊病人接触的第一位医护人员就是你,一定要做好防护。”
互相打气,共同抗疫。第一次进隔离病房前,邢正涛特意请同事将妻子与他的名字并排写在了防护服上,同时写上了大大的“我爱你”三个字。“这是我们最浪漫的战地情书。”邢正涛说,夫妻俩虽身处两地,但一直并肩战斗。
每当坐上班车,不论前往隔离病房,还是返回驻地,短短10分钟的车程,第一次来武汉的邢正涛,总是对着窗外看个不停。“我觉得武汉真的很美。”他说,“等胜利了,我一定带着白钰来看樱花,吃热干面。”
虽然因疫暂别,但白钰与丈夫心意相通,“等疫情散去,我们一起去武汉。”
3月7日下午,山东省援助湖北护理专业医疗队护士长唐晓培在武汉市东西湖方舱医院挥手送别最后一批病人。随着这家方舱医院休舱,唐晓培和同事们开始原地休整待命。
从2月初接到支援方舱医院的命令起,39岁的唐晓培在东西湖方舱医院整整工作了一个月。
“每天都得绷着一根弦。”虽然唐晓培在急诊科和ICU工作多年,但方舱医院的工作环境还是第一次碰到。“我们一个护士得照顾五六十个病人,测体温、发餐食、发药品,还得谈心,6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就是不断走,不断说。”唐晓培说,“说实话,方舱医院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心理疏导,让病人有安全感。”
病人刚住进来,情绪都不太稳定,她是护士长,很多病人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找她解决。唐晓培还记得有一家人,丈夫在定点医院治疗,妻子在方舱医院,孩子在社区隔离点,音讯不通。“我也是孩子的妈妈,一听情况,心都软了。”唐晓培说。她赶紧联系了舱外的指挥部,辗转联系上了孩子。听到孩子的声音,病人心里就踏实了。
这些事情虽小,但唐晓培觉得很重要。“病人如果觉得你确实是真心帮他们解决问题,心情就会平静,会配合治疗。”她还记得一开始进舱的时候,温度低,一些病人提出要买秋衣秋裤,唐晓培和同事们就把自己带来的秋衣秋裤和保暖用品送给了他们。
她们的付出,病人们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有一次,唐晓培忙着工作,没意识到防护服的领子开了,露了脖子。一位病人立马提醒她赶紧去加戴一个口罩,他还特意去拿了一个牛奶盒子上的塑料提手,让唐晓培扣在后脑勺上,这样可以把口罩挂在防护服外边。
“当时他对我说,如果你们被感染了,我们会很难受的。”这句关心的话让唐晓培特别感动。
出舱时,很多病人依依不舍。一名大妈动情地对唐晓培说:姑娘,我看不到你的脸,让我好好看看你的眼睛。更多的病人会为医护人员写下祝福,医疗队队员们把心愿卡细心地贴在墙上,做成一株“许愿树”。
“我们进来的时候有个心愿,就是尽快让方舱医院关门!”唐晓培说,“现在方舱休舱,我如愿了。”
__县硅酸盐砖厂和恒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集体企业联社下属企业,与精中中学一墙之隔,厂里有很多租户,__县硅酸盐砖厂的租户有一位无症状感染者,当时密接者都已经接去隔离了,次密接者都留在厂里居家隔离,集体企业联社党组书记高长丰同志高度重视,及时安排硅酸盐砖厂厂长胡__和恒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__到厂里做好防疫工作,两个厂由于长期停产,职工大部分都外出谋生了,厂里大都是老弱病残和孩子,截止__月__日,厂长胡__,董事长__2位同志已经14天没有回家了,为了大家的安全,一直住在办公室里面,每天要去次密接者家里去量体温,咨询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购物,买药等一切生活问题,由这两个厂地属于后马场,他不紧要管理好厂里次密接者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还要按后马场社区的安排到大闸小区核酸检查点做引导员执勤工作。谁都有一大家人,为了职工的安全,他们没有时间顾及家人,一直在一线长达14天。
硅酸盐砖厂是防疫重地,他们严格落实封闭隔离管控措施,积极做好宣传,引导群众遵守防疫要求,24小时不间断巡查,坚决筑牢安全防线,统筹协调各类物质保障确保居民生活不受影响,真正做到管控措施有力度,有温度。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连日来,面对突然来袭的疫情,刘__同志闻令而动,下沉社区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严谨细致的作风,展现了敬业、担当的风采,和其他工作人员一道凝心聚力、同舟共济,筑就了疫情防控的坚强防线。
“同志您好,请打开健康码,配合体温检测,登记出行相关信息。”这句简单礼貌的话语,刘__同志每天都要说很多遍。作为下沉干部中的一员,他已在七里河区敦煌路街道任家庄街西社区疫情防控一线持续奋战了二十多天。
社区是疫情防控第一线。疫情突然来袭,刘__同志接到机关干部下沉社区的通知后,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在社区统一指挥下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小区楼院,刘__同志积极开展防疫知识宣传、秩序维护;在核酸检测现场,看到有一名老人坐着轮椅做核酸检测,他第一时间发现并且及时将老人推向“绿色通道”,减少老人排队等待时间,为核酸检测安全有序贡献力量;在楼宇巷道,他引导居民非必要不外出,及时劝导居民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在小区出入口坚守岗位、担当作为,严格落实小区车辆和出入证制度,做好出入人员的排查登记等工作,严格落实“内防扩散、外防输入”要求,当好小区“守门员”,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领导干部带头作用。
奋战在一线的干部职工担负着社区疫情排查重任,是疫情的“逆行者”,为了保证下沉干部职工防护安全,他和办公室相关人员一一将防护物资如防护服、隔离服、面罩、消毒液等等发放到每个下沉干部职工手中,并且提醒全体职工要切实保护好自己,一定要佩戴好口罩,勤洗手,做好个人防护,暖心的举动充分体现了他对干部职工的关心和爱护。
除此之外,刘__同志还积极落实好“四保”工作,保证疫情防控和生产工作两不误。作为领导干部,积极担当作为,疫情期间,他深入武威路、雁儿湾路机械停放点,检查指导疫情期间机械设备运行和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督促第三方服务人员按照疫情防控和中心疫情期间各项工作安排及时完成养护维修各项工作任务,做好疫情防控宣传教育,疫情防护、隔离、检测和信息登记上报各项工作,确保机械驻地人员机械安全及出入人员和机械的消杀和接应工作等等,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近期,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刘__同志虽然身患感冒,但是他积极克服身体不适困难,在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前提下依旧坚守在防疫一线,主动担当作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社区群众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刘__同志表示,只要疫情不结束,他就不会停止脚步,将始终坚守在社区抗疫一线。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发布时间:2024-03-16
通过作文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对生活和世界的认识和思考,写作可以激发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寻找优质文章可以尝试看看“疫情中的英雄人物事迹作文”。希望您能从本文中学到一些实战技能!...
发布时间:2023-10-30
文档处理是我们工作中必须要做好的事情,阅读范文模板是写作学习的关键步骤。 职场中有很多范文,我们可以模仿其中精华,让工作变得简单,欢迎来到本篇文章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事迹”,感谢你的阅读希望这里的内容能给你一些启示!...
发布时间:2024-03-19
好工具范文网编辑耗费大量时间为您整理出这篇“疫情素材人物事迹”,书写文档常常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确保质量和准确度,现代人已经达成一致看法即范文在职场和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范文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有没有比较好的范文模板呢?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切勿抄袭行为!...
发布时间:2024-03-24
好工具范文网小编反复修改和改进终于推出了这篇最优秀的“人物事迹素材”,你应该很想找到适合新人借鉴的范文吧?在网络时代我们处理在线文档的频率越来越高,借鉴范文,可以确保我们不出错地完成任务。...
发布时间:2024-03-15
1、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
发布时间:2024-03-12
工作上需要我们提交各种不同类型的文档材料,一篇精彩的文章往往离不开范文的支撑。 通过阅读范文,我们了解了如何对文章进行整体规划,你知道一篇优秀的范文是怎样的吗?跟小编一起来了解关于“人物事迹素材”的内容吧。...
发布时间:2024-03-19
写范文要注意哪些格式要求?学习和工作文档编写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的关键,撰写途中遇到困难,不妨去参考优秀范文,接下来好工具范文网为大家介绍有关“医学人物事迹素材”的一些内容。...
发布时间:2024-03-22
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了让您满意不断调试这份“2024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迹”希望您喜欢,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解决一些问题。一个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文档的拟定,通常情况下我们写作都会参考相关范文,范文为我们掌握法律和法规的知识体系提供零散而具体的内容。...
抗击疫情英雄人物事迹素材集锦10篇
文件夹最新文章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