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实验实践报告十五篇

实验实践报告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1-05

实验实践报告十五篇

2024-01-05 19:54:16

本文着重于探讨与“实验实践报告”相关的话题。通常情况下,只有付出努力,个人素质才会不断提高。我们常常需要使用报告,而编写报告需要充足的数据和实际事例来支持。如果您对本网页感到满意,请毫不犹豫地将其加入收藏夹中!

实验实践报告【篇1】

《塌落度实验实践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旨在通过塌落度实验,了解混凝土无充填剂和有充填剂情况下的流动性能,并对混凝土进行质量评价。

二、实验原理

混凝土塌落度是指混凝土在自由状态下,不受外力压力时下沉的程度,反映了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和自作用能力。塌落度实验通过测量混凝土在一个规定的容器中自由下落的高度来衡量其流动性能。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

1. 塌落度锥模:锥形模具,高300mm,底部直径200mm,顶部直径100mm;

2. 平板;

3. 砂浆搅拌机;

4. 秤;

5. 水泥;

6. 砂;

7. 砂浆;

8. 水。

四、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混凝土所需要的水泥、砂和水按照一定的配比准备好;

2. 混凝土的搅拌:将砂和水泥放入砂浆搅拌机中,搅拌均匀,然后逐渐加入适量的水,直到砂浆达到均匀的浆糊状;

3. 浇注混凝土: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塌落度锥模,然后将其平放在平板上;

4. 测量塌落度:从混凝土的顶部测量其下落的高度,记录下塌落度;

5. 重复步骤3和4:根据需要进行不同配比的混凝土,并进行相应的测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本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配比混凝土的塌落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配比 塌落度(cm)

1:1:3 10

1:2:4 15

1:3:6 18

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随着混凝土中砂的比例增加,混凝土的塌落度也相应增加。这是因为砂的添加增加了混凝土的颗粒数目,使其流动性更好;

2. 混凝土中水泥的比例对塌落度的影响不明显。这是因为水泥的主要作用是胶结混凝土,而不直接影响其流动性能;

3.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比,以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能达到要求。

六、实验结论

通过塌落度实验,我们可以对混凝土的流动性能进行评价,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配比。在实际工程中,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并提高工效。因此,塌落度实验在混凝土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混凝土塌落度的测量方法及其对混凝土流动性能的评价作用。同时,我们也发现混凝土中砂的比例对塌落度有重要影响,并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理解混凝土工程中的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实践。

实验实践报告【篇2】

塌落度实验实践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塌落度实验来研究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进而了解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施工性能,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

二、实验原理

塌落度实验是通过观察混凝土在一定高度自由落下后的坍塌程度来评估混凝土的流动性。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塌落度越大,流动性越好,适合用于狭缝较多或复杂结构的浇筑;反之,塌落度较小的混凝土适合用于需保持良好形状稳定性的结构。

三、实验设备和试验材料

1. 设备:塌落度坍塌漏斗、压实器、混凝土摊铺板、振捣器

2. 材料:硅酸盐水泥、标准砂、水。

四、实验步骤

1. 配制混凝土:按照设计要求和给定的配合比,称取一定量的水泥、砂和水,逐步混合搅拌,直至均匀一致的浆状混合物。

2. 准备塌落度漏斗:将塌落度漏斗的底部关闭,漏斗外壳放在平板上,将混凝土倒入漏斗中,并同时打开底部关闭装置和开始计时。

3. 观察记录:观察混凝土从漏斗流出后的坍塌程度,使用塌落度板在混凝土附近水平滑过,进行塌落度的测量。

4. 重复实验:重复上述步骤2-3,进行多次实验,取均值作为最终塌落度的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多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

实验1:塌落度为10cm

实验2:塌落度为12cm

实验3:塌落度为11cm

计算平均值得到最终结果:塌落度为11cm。根据经验判断,本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好,适合用于狭缝较多或复杂结构的施工。

塌落度的大小主要受到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当水灰比适中时,过多的添加水会导致混凝土流动性增加,从而使塌落度增大;相反,如果水量较少,则混凝土流动性较差,塌落度较小。

六、实验结论

通过塌落度实验,我们可以得到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施工性能的参考指标,从而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本次实验中得到的塌落度为11cm,说明本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好,适合用于狭缝较多或复杂结构的施工。通过不断优化配合比,可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

七、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塌落度实验,我深刻认识到混凝土的流动性对于施工的重要性。合理的配合比和塌落度能够保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并能够使得混凝土完整、均匀地填充模板,从而确保结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混凝土技术,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做出更多的贡献。

实验实践报告【篇3】

实验名称:塌落度实验

实验宗旨:通过实验,了解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了解混凝土的塌落度及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深入了解混凝土材料的本质和性能,为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原理:

塌落度实验,又称坍落度实验,是用来衡量混凝土的坍落度大小的实验方法,是指把混凝土样品置于一个标准的漏斗中,并施加特定的振荡作用,之后撤去漏斗,把混凝土坍落的高度作为衡量其坍落度的标准。混凝土塌落度的高低,反映了混凝土的干湿程度,坍落速度以及混凝土粘流性、流变性等多方面性能,可以作为判断混凝土配合比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

实验过程:

1.采用60L的渐进漏斗和一个特殊的锤击形式,将混凝土漏入漏斗中直到其满(混凝土用量为3000g)。

2.在漏斗中的混凝土基本坍落之后,把漏口盖子拿掉,然后锤击漏斗四周15次。

3.从漏斗中移除混凝土,然后用金属马铃薯器将混凝土平滑切面。

4.使用尺寸校准棒测量塌落混凝土的高度。

5.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并计算坍落深度的平均值。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混凝土的坍落度数值在2-10cm之间,其中2cm的坍落度表示混凝土的骨架结构已经形成,但是混凝土仍然具有较大的内部空隙。6-8cm的坍落度表示混凝土的进行振动时,大颗粒骨料的挤压作用使得混凝土表面呈现出明显的水平面,且内部空隙较小,混凝土结构较为紧密,坚实的程度得到了明显提升。10cm左右的坍落度则表示混凝土流动性非常高,具备高度可塑性,但不利于混凝土的强度发挥。

结论:

1.混凝土的坍落度的高低与混凝土的材质和配合比密切相关。

2.混凝土坍落度数值在2-10cm之间时,是混凝土最佳的浇筑状况。

3.混凝土坍落度测量结果可以作为混凝土配合比和抗压强度等参数的重要依据。

4.实验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振动方式和强度,以避免混凝土样板的破坏和错判。

总结:

塌落度实验是混凝土质量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坍落度的高低反映了混凝土的性质及其适用范围。在实际施工中,校准塌落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混凝土材质的质量,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因此,在混凝土生产和施工中,塌落度实验具有致命地重要性,有助于我们从多个角度来理解混凝土的性质和行为,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可靠性。

实验实践报告【篇4】

首先,本次实验的主题是“塌落度实验”,它是一种用于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工作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标准温度下的混凝土,以计量和标准化的方式来测定其塌落度。

首先,在实验前,我们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这些材料包括水、水泥、砂、骨料和试验用模具等。设备则包括混凝土搅拌机、震动台、铲子、模具配件等。

实验开始时,我们用混凝土搅拌机将水泥、砂、骨料和水混合在一起,搅拌至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凝土倒入试验模具中,并利用铲子轻轻震动模具,使混凝土排空,并使其充分填满模具。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平面水平的模板,用铲子刮平并去除表面水分。

接下来,我们使用塌落锤来测定混凝土的塌落度。首先,我们将一个塌落锤从0.3米的高度落下,然后用直尺测量混凝土的高度,测量3次并取平均值。我们可以根据塌落度的数值来评估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保证实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是标准的,否则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次,在搅拌混凝土时,我们需要均匀地添加材料,避免出现许多大颗粒的团块,这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塌落度。最后,在落锤测量时,我们需要保证落锤的高度和位置能够保持稳定,在不同的测量中保持一致性,以便获取可靠的结果。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测量其塌落度,以了解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可用性。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塌落度与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水泥的含量有关。通过调整和优化材料的比例,可以获得更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塌落度和强度。

总之,本次实验充分展示了混凝土材料的特性和流动性,在施工和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需要通过实验和研究来探索混凝土的性质和优化材料的配方,以获得更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实验实践报告【篇5】

动态路由实验实践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变化,路由技术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路由技术是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的基础,通过路由技术可以实现网络间的互联和互通。在实际应用中,路由器通过路由协议来学习网络拓朴并决策如何转发数据包,而路由协议又可以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静态路由需要手动配置路由表,不适用于复杂的大型企业网络;而动态路由则可以根据网络拓扑和链路状态自动更新路由表,适用于大型网络环境。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学习和掌握动态路由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协议实现方法,通过实践演示和实验操作加深对动态路由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验内容

1. 实验环境的搭建和准备

本实验采用GNS3网络环境模拟平台,需要在本地电脑或云服务器上进行安装和配置。实验涉及的路由器模拟设备包括Cisco IOS路由器和Juniper路由器,需要下载并安装相应的IOS镜像和JunOS软件包。本次实验中将使用两台路由器并且分别配置动态路由协议OSPF和BGP,模拟实际生产环境。

2. 配置OSPF动态路由协议

OSPF是一种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协议是一种基于链路状态算法的动态路由协议,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动态路由协议之一。路由器之间通过交换链路状态数据包来交互,并计算出网络的最短路径。在本次实验中,需要对路由器进行如下配置设置:

- 配置路由器的管理IP地址和子网掩码

- 配置OSPF进程并开启路由器进行LSA交换

- 配置OSPF区域,如单区域、多区域等

- 配置接口,使接口与OSPF区域关联

- 配置网络设备,使其处于同一OSPF区域

3. 配置BGP动态路由协议

BGP协议是一种边界网关协议,主要应用于不同自治系统间的路由选择,是互联网中使用最广泛的动态路由协议。BGP可根据网络实际情况和网络要求灵活配置路由策略,具有路径控制、策略控制和地址翻译等优点。在本次实验中,需要对路由器进行如下配置设置:

- 配置BGP路由器ID,使其在BGP路由器间唯一

- 配置BGP对等关系,使其与对端BGP路由器产生对等连接

- 配置网络设备,使其处于同一个自治系统,以允许BGP路由器相互通信

- 配置地址簇,定义BGP路由协议独立的路由数据库

三、实验结果和分析

在完成上述实验内容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检测路由器的动态路由协议。在Cisco IOS路由器中,可以通过show ip ospf neighbor命令和show bgp neighbor命令来查看OSPF和BGP协议当前的邻居状态。在Juniper路由器中,则可以通过show ospf neighbor命令和show bgp neighbor命令来查看。

本次实验通过对动态路由协议的模拟和理解,使我们学习到了很多相关的知识。比如,动态路由协议的优缺点、协议适用范围、网络拓扑图的优化设计等都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掌握。同时,实验还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网络工程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和难度,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很多复杂的因素和环境变量,需要结合实践不断学习和积累。

四、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一些路由器的配置和参数设置需要我们熟练掌握命令和操作,否则就容易出现错误和故障。建议在实验前需要尽可能地进行资料和知识储备,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课程和书籍等渠道学习相关知识;实验中还可以借助路由器模拟软件和在线实验平台等工具,进行熟悉和模拟实践。

五、总结

本次实验主要介绍了动态路由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方法,通过实践演示和操作,加深了我们对该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要想在实际生产环境中运用路由器技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实践,并结合实际环境和需求进行具体规划和设计。希望通过本次实验能够为日后的网络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实践报告【篇6】

塌落度实验是建筑材料常用的一种性能测试方法。它通过测量未固结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在自重作用下塌陷的高度,评估材料的流动性能和留存性能。本文将介绍塌落度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数据处理和应用,以及在实验过程中的实践经验。

一、实验原理

塌落度实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静态力的作用,使未固结的水泥砂浆在自重作用下发生塌落,并用测量工具测量其高度。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流动性能的好坏可以通过测量其塌落度来评估。

二、实验方法

1. 实验材料

水泥、细砂、石灰、水。

2. 实验设备

坚固的混凝土场地、塌落度测量圆锥、摆锤、震动器、搅拌机、批量秤。

3. 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

将实验室摆锤的锤头固定在塌落度测量圆锥底部,并将测量圆锥倒立放置在实验场地上。将水泥、细砂、石灰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以便制备一定量的水泥砂浆。

(2)制备水泥砂浆

将混合好的水泥砂浆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以确保混合均匀,并注入适量的水以保证水泥砂浆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3)测量塌落度

将混合好的水泥砂浆倒入圆锥中,摆锤由一定高度自由落下,撞击水泥砂浆表面,测量向下塌落的高度作为塌落度。

(4)重复实验

重复多次实验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并计算平均值。

三、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水泥砂浆的平均塌落度。根据实验方法中的公式可以求出水泥砂浆的流动性能。

四、实验应用

塌落度实验是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常用的性能测试方法,该实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和桥梁等领域。通过测定塌落度,可以评估材料的流动性能和留存性能,并优化材料的配合比例,以提高相应结构的力学强度、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五、实践经验

在进行塌落度实验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1. 质量控制

应根据实验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配合比例、混合均匀度和水泥砂浆的稳定性。

2. 操作方法

应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设备保养

实验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总之,塌落度实验是建筑材料的一项重要性能测试方法,通过该实验,可以有效评估混凝土和水泥砂浆的流动性能和留存性能,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质量控制、操作规程和设备保养等要点,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实验实践报告【篇7】

一、实验目的

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塌落度实验的操作技能,了解混凝土的流动性以及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和背景:

混凝土的塌落度是指在保持特定形状的条件下,混凝土在自重或轻轻敲击作用下的侵入性和不易流散性的指标。混凝土的流动性是用塌落度来衡量的。混凝土的流动性直接影响混凝土施工品质,如果流动性过低,施工难度大,造成浪费;如果流动性过高,会导致混凝土分层和减弱其强固程度,影响工程质量。

三、实验器材和试材:

1、试验器材: 塌落度锥模、钢划板、量筒、振动棒、千分秤、差压计;

2、试验试材:水泥、砂、碎石、自来水;

四、实验步骤

1、根据所需要的混凝土制作配合比,并提前加水搅拌均匀。

2、将清洁的塌落度锥模按照规定的方式放置在平整的水平面上。

3、用铁锤轻轻敲打锥模,表面和模内壁附着的水滴全部振落。

4、将混凝土倒入塌落度锥模中,每倒一次混凝土就用振动棒轻轻敲打20次,将混凝土充分地与模内壁接触并排出其中气泡,并能将全部锥模充实。

5、割流:用钢划板自上而下、分阶段地刮剃

6、捣实:最后一锥,并在锥周围搅动,击打锥模底部。

7、待混凝土静置约1-2分种后,以锥体底部为基准,用差压计读出高度差。

五、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混凝土的塌落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判断混凝土流动性的好坏,从而对混凝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混凝土应用中往往需要满足特定的流动性要求,塌落度实验可以对混凝土的应用质量进行可靠地控制。

六、实验总结:

在建筑行业中,对混凝土品质要求较高,对混凝土的流动性有严格的标准。混凝土的流动性会影响混凝土力学性质和施工速度,而这些都会对工程质量和成本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进行混凝土塌落度试验是对混凝土流动性控制的一种重要方式。混凝土塌落度实验具有简单易行,操作简便,能同时控制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等诸多优点。通过对实验过的塌落度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数据,为用户在实践中提供有效的参考。因此,塌落度实验在建筑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实验实践报告【篇8】

动态路由实验实践报告

摘要

本实验通过搭建网络拓扑,并使用动态路由协议(RIP)进行网络分发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动态路由可以根据网络状态自动选择最佳路径,并通过更新路由表进行信息传输,提高网络的拓展性和自适应性。

1. 引言

动态路由是指路由器通过与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动态地学习网络的拓扑和状态,并根据这些信息自动更新路由表来确定最佳路径。相比静态路由,动态路由更适用于大型网络环境,并能够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

2.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深入了解动态路由的工作原理和优势。具体目标包括:

- 搭建简单的网络拓扑;

- 配置和启动动态路由协议(如RIP);

- 观察动态路由的行为和路由表更新过程;

- 分析动态路由在网络中的优点和应用场景。

3. 实验环境

- 物理设备:路由器、交换机、计算机

- 软件工具:Cisco Packet Tracer、Wireshark

4. 实验步骤

(1)根据实验拓扑,搭建网络环境,包括多个路由器、交换机和计算机;

(2)分配IP地址,确保各设备能够彼此通信;

(3)配置路由器的接口地址,并启动RIP协议;

(4)观察路由表的变化,通过ping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5)引入网络故障,观察动态路由的自修复能力;

(6)使用Wireshark分析RIP协议的数据包传输过程。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以上实践操作,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

(1)动态路由协议能够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自动更新路由表,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

(2)当网络中有节点故障时,动态路由可以自动修复路径,确保网络的连通性;

(3)RIP协议通过向相邻路由器发送报文的方式来交换路由信息,实现网络之间的学习和通讯;

(4)动态路由协议适用于大型网络环境,可以提高网络的拓展性和自适应性。

6. 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搭建网络拓扑,配置动态路由协议(RIP),并观察实验结果,深入了解了动态路由的工作原理和优势。动态路由在实际网络环境中十分重要,可以根据网络拓扑和状态自动选择最佳路径,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未来的网络设计中,可以考虑使用动态路由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拓扑。

实验实践报告【篇9】

本文主题:动态路由实验实践报告

引言

在网络通信中,路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路由通过控制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保证数据能够稳定快速地传输。针对不同的网络情境,路由包括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静态路由是用户手动添加路由数据的方式,应用场景相对单一;动态路由相对更为灵活,能够自适应地调整路由,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本文主要讲述实验室的动态路由实验实践,以及根据实验结果对其性能进行分析。

实验环境

1.硬件设备

路由器(3台)、交换机(1台)、PC(1台)

2.软件系统

路由器操作系统:VRRP+OSG

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 10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动态路由的优缺点,掌握动态路由的相关知识和基础操作,提高网络运维技能。

实验内容

1. 静态路由实验

首先进行静态路由实验,通过手动输入路由表数据,让路由器能够找到正确的网络路径进行数据包转发。

操作步骤:

① 登录路由器,进入全局配置模式,输入以下指令:

Router>enable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config)#ip route 10.10.1.0 255.255.255.0 10.0.1.2

其中,10.10.1.0 255.255.255.0是目标网络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10.0.1.2是下一跳的IP地址。

② 输入完成后,保存设置,退出所有配置模式。

2. 动态路由实验

在静态路由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动态路由实验,使用路由器之间的协议动态地自适应调整路由。

操作步骤:

Step1. 安装路由器操作系统VRRP+OSG。

Step2. 通过网络连接路由器,配置各路由器的IP地址。

Step3. 打开VRRP协议,将路由器切换到MASTER状态。

Step4. 打开OSG协议,通信两个路由器进行协议交换,另外一个路由器和主路由器断开连接。

Step5. 通过VRRP和OSG协议的自动恢复机制,将故障节点自动切换成备用节点,实现快速自我修复。

Step6. 验证动态路由的性能,比较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在网络传输速率、路由管理效率、故障恢复速度等方面的区别。

实验结果和分析

1. 静态路由实验结果

采用静态路由实验方案后,网络路由表能够正常输入并能进行转发。本次实验中,配置了一条目的网络为10.10.1.0/24,下一跳为10.0.1.2的静态路由,这样每次当路由器处理到10.10.1.0/24的数据包时,都会将其转发到10.0.1.2的接口,由该路由器向目标网络进行转发。

2. 动态路由实验结果

在动态路由实验中,路由器能够通过VRRP+OSG协议,自适应地调整路由。无论是当节点发生故障还是网络拓扑图变化,路由器都能及时地自我修复和自我优化。比如本次实验中,当主节点发生故障时,备用节点能够自动切换成主节点,无需人工干预,保证网络的稳定可靠。

通过对比静态路由实验和动态路由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动态路由的优点在于它的灵活自适应性。动态路由不同于静态路由,它可以动态地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优化网络拓扑,保证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但是,动态路由也有一些缺点,包括协议繁琐、安全性低、耗费系统资源较多等问题。

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对动态路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动态路由相比静态路由具有更高的可扩展性、更灵活的适应性、更好的可用性,而且也能减少人工干预、降低成本,更好的支持网络的动态变化。但是,动态路由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性检测,并且需要在系统资源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进行配置,否则会影响其可用性。

在实际网络运维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路由方案,使得网络能够更加高效、稳定地运行。

实验实践报告【篇10】

动态路由实验实践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背景

动态路由是互联网中的核心技术之一,使得网络可以自动适应各种拓扑和链路变化,从而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实验旨在通过动态路由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的实验实践,深入了解动态路由的原理和实现机制。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 实验准备

搭建实验环境,包括三台虚拟机,分别作为两个路由器和一个主机。使用虚拟化软件创建虚拟机,配置网络连接,并安装路由器操作系统。

2. 配置网络拓扑

使用网络模拟器软件进行网络拓扑的配置,将两个路由器和一个主机连接起来形成拓扑。设置网络地址和子网掩码,并确保网络连接正常。

3. 配置路由器

在两个路由器上配置RIP协议,包括启用RIP功能、设置路由器ID、设置路由器接口、设置RIP协议版本等。确保两个路由器之间可以相互通信,并且通过RIP协议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

4. 配置主机

在主机上配置网关,将主机的默认网关设置为其中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使得主机可以发送数据包到不同的网络。

5. 测试连通性

使用ping命令测试两个不同网络中的主机之间的连通性。观察和分析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情况,验证动态路由协议的实现效果。

6. 实验总结和分析

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并分析动态路由的优缺点,以及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

三、实验结果和分析

通过实验的配置和测试,我们成功实现了基于RIP协议的动态路由功能。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比如某个链路断开或者新增一个网络,RIP协议能够自动更新路由表,确保数据包可以正确传输到目标主机。

动态路由协议的优点在于实现了网络的自动适应性,可以根据网络拓扑和链路状态的变化来调整路由的选择,从而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稳定性。同时,动态路由协议还具备快速收敛和负载均衡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网络拥塞和负载不均的情况。

然而,动态路由协议也存在一些缺点和挑战。首先,动态路由协议的实现需要一定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增加了网络设备的成本。其次,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和管理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对网络管理员提出了高要求。

动态路由协议在各种规模和复杂度的网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大型企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数据中心等场景中,动态路由协议可以自动适应网络的变化,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灵活性。随着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发展,对网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动态路由协议将会更加重要和广泛。

四、实验心得和启示

通过本次实验的实践和总结,我对动态路由的原理和实现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动态路由作为互联网中的核心技术,对于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动态路由协议,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管理性。

同时,本次实验也让我认识到动态路由的配置和管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需要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并不断学习和研究最新的动态路由协议和技术,以更好地应对网络的变化和挑战。

总之,本次实验让我对动态路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实践,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我将能够在网络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就。

实验实践报告【篇11】

动态路由实验实践报告

摘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动态路由的原理和实现方式,并通过搭建网络拓扑和配置路由协议,检验动态路由的作用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动态路由能够实现路由的自动学习和更新,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1. 引言

动态路由是现代网络中常用的路由方式之一,相对于静态路由而言,动态路由能够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和路由表的变化实时更新路由信息,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动态路由的原理和实现方式,并通过搭建网络拓扑和配置路由协议,检验动态路由的作用和效果。

2. 实验目标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标为:

1) 了解动态路由的原理和实现方式;

2) 掌握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

3) 验证动态路由的可行性和效果。

3. 实验环境

本次实验环境包括以下设备和软件:

1) 实验设备:3台路由器、3台主机、1台交换机;

2) 实验软件:GNS3网络模拟软件。

4. 实验步骤

4.1 搭建网络拓扑

首先,使用GNS3软件搭建实验网络拓扑,包括三台路由器(R1、R2、R3)、三台主机(H1、H2、H3)和一台交换机(SW1)。通过适当的连接方式将设备连通,并配置IP地址、默认网关等基本配置。

4.2 配置动态路由协议

在本实验中,选择常用的动态路由协议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来实现动态路由的配置。通过为每台路由器配置OSPF协议和相应的区域(Area),实现路由信息的自动学习和更新。

4.3 测试网络连通性和路由更新

在配置完成后,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中主机之间的连通性,确认配置的正确性。通过改变网络拓扑,如断开某条链路,观察动态路由的更新情况,验证动态路由的可行性和效果。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和分析:

1) 配置OSPF协议后,各台路由器之间能够自动学习到相邻设备的路由信息,自动更新路由表;

2) 在测试连通性时,网络中的主机能够互相ping通,验证了网络的可用性;

3) 在改变网络拓扑后,动态路由能够及时更新路由信息,重新选择最佳路径,保证网络的连通性。

6.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动态路由的原理和实现方式,通过动手实践,掌握了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并成功验证了动态路由的可行性和效果。动态路由能够通过自动学习和更新路由信息,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适用于复杂的网络环境和对高可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7. 参考文献

[1] 张三, 李四. 动态路由技术研究综述[J]. 网络技术导刊, 2021(10):25-30.

[2] 王五, 钱六. OSPF协议在网络拓扑中的应用实践[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22, 59(2):164-169.

实验实践报告【篇12】

目录

一. 实验目的

二. 实验原理

三. 实验步骤

四. 实验结果与分析

五. 实验心得

一.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塌落度实验,验证不同粉状物料的流动性能,判断物料的工艺性和适用范围,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二. 实验原理

塌落度实验的原理是通过测量塌落或流动的速度来评价粉状物料的流动性能,也就是物料的流动性、平滑性、再现性和流量。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 将干燥的物料进行筛选,将物料按照不同的筛孔直径分成5组。每组物料的重量要相同,每组物料筛选后的密度应一致,一般选取100克的网重。

2. 取出一部分物料,将其平均撒在塌落度杯的中心,撒的高度一般为15厘米,以保证物料能充满整个杯底。

3. 从撒物料的开始时间开始计时,经过一定的时间,物料塌落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将塌落距离测量,计算出物料的塌落度,单位为毫米。

三. 实验步骤

1. 实验前应先对塌落度杯和塌落度锤进行清洗,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2. 将筛选好的物料分别称取到不同的网重中,并标出名称和筛孔直径。

3. 准备好杯子和锤子,将杯子放在干燥的水平面上。

4. 取适量的物料,用手将其撒入塌落度杯中,撒的高度应该保证物料充满整个杯底,并保持杯子的水平。

5. 开始计时,记录物料的塌落时间。

6. 等到物料全部塌落,将塌落距离测量,并计算出物料的塌落度。

7. 将同一物料重复测量多次,并计算出平均值。

8. 根据计算的数据,得出物料的流动性评价。

四.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不同筛孔直径的物料,分别测量了它们的塌落度,数据如下:

物料名称|筛孔直径/mm|重量|平均塌落度/mm

-|-|-|-

硅灰石粉|0.25|100g|49.5mm

玄武岩粉|0.63|100g|42.6mm

沙子|1.25|100g|31.5mm

水泥|2.5|100g|23.6mm

石灰|5|100g|16.2mm

通过上表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硅灰石粉的塌落度最高,说明其流动性最好,可以作为流动性要求高的材料使用;

玄武岩粉的流动性比沙子更好,适用于工艺流畅度要求略高的地方;

沙子的流动性表现一般,适用于大面积覆盖,间隔较大的场所;

水泥和石灰的流动性较差,适用于需要坚固、固化的场所。

五. 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塌落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在实际实验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将物料撒入杯中时,需要特别注意杯子的水平,并均匀地撒物料,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此外,塌落度实验需要多次测量同一物料,才能得出准确的平均值。在实验中,我需要保持耐心,认真记录数据,才能得出科学而准确的结论。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让我学习了新的实验方法和技巧,提高了我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对我的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实验实践报告【篇1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简答题

一、简答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动力试验包括哪些试验?为什么要进行结构动力试验?

动力试验包括振动试验和疲劳试验。对于承受动力作用的结构或构件,为了了解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响应,一般要进行结构动力试验。

2. 为什么说“液压加载在建筑结构试验中是理想的加载方法之一”?

液压加载在建筑结构试验中是理想的加载方法之一,它不但可以对建筑结构物施加静荷载,也可施加动荷载。液压加载的原理清晰,加载设备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能产生较大的荷载,而且荷载容易控制准确稳定,并能实现多点同步加载,是目前建筑结构试验应用最广技术先进的加载方法之一。

3. 惯性力加载有哪两种加载方式?简述这两种方式的加载过程。

惯性力加载有两种加载方式:初始位移加载法与初速度加载法。初始位移加载法是对结构或构件施加荷载,使其产生变形,然后突然卸掉荷载,使结构或构件产生自由振动的方法。初速度加载法就是首先使加载器具提高势能水平,然后释放加载器具的势能,势能转变为动能,加载器具获得一定的速度后撞击试验结构,使结构获得冲击荷载。

4. 试件支承装置的作用和重要性如何?试件支承装置包括哪些?

试件的支承装置是实现试验结构力边界条件及位移边界条件关键的试验装置之一,因此,在结构试验中只有正确地使用支撑装置,才能确保结构试验的顺利进行。试件支承装置包括支座和支墩。

5. 测量技术一般包括哪三个主要部分?

测量技术一般包括下面三个主要部分:1)测试方法;2)测量仪器仪表;3)误差分析。

6. 何谓全桥测量?

当惠斯顿电桥桥臂上的电阻全部是应变片时,且应变片的灵敏系数全部相等,此时称之为全桥测量。

7. 利用万用表检测粘贴应变片的内在质量时,需检测哪两个项目?

1)检测应变片电阻栅的电阻值,测量阻值与应变片原来的阻值相差较大的为不合格,需铲除重新粘贴;2)检测电阻栅与被测结构间的绝缘电阻,该绝缘电阻必须大于20兆欧,否则,在进行应变测量时,应变仪显示该测点的应变值是不稳定的应变值,需铲除重新粘贴。

8. 超声波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超声波在其内部传播时的速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这就是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基本原理。混凝土强度越高,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波速也越大,反之波速就小。

9. 什么是超声回弹综合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有何优点?

超声回弹综合法是以超声波在建筑结构和构件混凝土内部传播的速度和混凝土表面的回弹值两项测试指标,综合推定结构和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的优点是:它的测试结果既反映结构和构件混凝土内部的强度,又反映结构和构件混凝土表面的强度,而且超声法和回弹法检测结构和构件混凝土强度的测量值又可以互相补偿,消除某些因素的影响。

10. 钢筋位置测定仪在检测混凝土内部钢筋的位置、钢筋直径和保护层厚度时有何优点?使用钢筋位置检测仪获得最佳检测结果的条件是什么?

钢筋位置测定仪在检测混凝土内部钢筋的位置、钢筋直径和保护层厚度时,不需要破坏混凝

土保护层,就可以有效地达到测量的目的。使用钢筋位置检测仪获得最佳检测结果的条件是:混凝土结构和构件中的配筋稀疏,并距混凝土表面较近。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简答题

一、简答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解释下列名词:丧失承载力、承载力极限标志。

构件承载力达到极限状态,称为丧失承载力;当构件丧失承载能力时,由于受力形式不同,呈现不同的破坏形态,称为承载力极限标志。

2. 为什么说“液压加载在建筑结构试验中是理想的加载方法之一”?

液压加载在建筑结构试验中是理想的加载方法之一,它不但可以对建筑结构物施加静荷载,也可施加动荷载。液压加载的原理清晰,加载设备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能产生较大的荷载,而且荷载容易控制准确稳定,并能实现多点同步加载,是目前建筑结构试验应用最广技术先进的加载方法之一。

3. 简述电磁式激振器的优缺点?

电磁式激振器的优点是:频率范围较宽,一般在0~200Hz,个别的产品可达1000Hz;重量轻,控制方便,激振力由几十公斤到几百公斤。缺点是激振力较小,仅适合于尺寸较小的建筑结构模型试验。

4. 支墩与支座是什么关系?选择和设计支墩应考虑哪些因素?

支墩是支座的支承装置。支墩的上表面应预埋钢板。支墩自身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较大的刚度,支墩的底面积要保证在试验过程中不产生过量的不均匀沉降。

5. 选用电阻应变片时通常应注意哪几项指标和原则?

选用电阻应变片时通常应注意以下指标和原则:1)根据被测对象选择确定应变片的标距。2)

对于同一测试构件应选用相同灵敏系数的应变片进行应变测量。3)根据测量环境选用不同基底的应变片。

6. 结构受弯曲作用情况,采用测量应变片互补的全桥测试方案,该方案的布片和测量桥路的特点是什么?

结构受弯曲作用情况,采用测量应变片互补的全桥测试方案,该方案的布片和测量桥路的特点是:只有上下表面是相同温度场才能消除温度的影响,同时可消除轴向荷载的影响;如果结构的材料是均质的,中性轴是截面的对称轴,

测量结果是上下表面4点的应变平均值;桥路测量灵敏度提高了4倍;使用应变片较多。

7. 利用万用表检测粘贴应变片的内在质量时,需检测哪两个项目?

1)检测应变片电阻栅的电阻值,测量阻值与应变片原来的阻值相差较大的为不合格,需铲除重新粘贴;2)检测电阻栅与被测结构间的绝缘电阻,该绝缘电阻必须大于20兆欧,否则,在进行应变测量时,应变仪显示该测点的应变值是不稳定的应变值,需铲除重新粘贴。

8. 超声波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超声波在其内部传播时的速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这就是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基本原理。混凝土强度越高,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波速也越大,反之波速就小。

9. 回弹法测定结构和构件混凝土强度的依据是什么?什么是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关键?

回弹法测定结构和构件混凝土强度的依据是:回弹值与混凝土抗压强度间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是以基准测强曲线或经验公式的形式给出的。基准测强曲线或经验公式的确定是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关键。

10. 何谓拔出法?与钻芯法相比,拔出法有什么优点?

拔出法是将金属锚固件固定在结构或构件混凝土中,然后将其拔出时测量拔出力的`大小,再利用拔出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间的相关关系,推定结构和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测试方法。拔出法比钻芯法方便、省时、省力,测试经费用低,测试过程中结构和构件混凝土的损伤范围较小。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简答题

一、简答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简述生产检验性试验与科学研究性试验各自的试验目的?

(1)生产检验性试验以直接生产为目的。它以实际建筑物或结构构件为试验检验对象,经过试验对试验对象或以试验对象为代表的一批构件做出技术结论。(2)科学研究性试验的目的是验证结构计算的各种假定、发展新的设计理论、改进设计计算方法、修改和制定各种规范,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提供理论和试验的依据。

2. 什么是气压加载?简述气压加载的适用情况及其优、缺点。

气压加载是使用压缩空气或高压氮气对建筑结构施加均布荷载。气压加载适用于对板壳等大面积的结构物施加均布荷载。气压加载的优点是加卸荷载方便可靠,荷载值稳定易控制;缺点是进行板壳结构极限承载力的试验时有一定的危险性,抽真空加载无法直接观察混凝土开裂情况。

3. 根据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功能,液压加载器可分为哪几类?

根据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功能,液压加载器分为液压千斤顶、单向作用液压加载器、双向作用液压加载器和电液伺服作动器。

4. 支墩与支座是什么关系?选择和设计支墩应考虑哪些因素?

支墩是支座的支承装置。支墩的上表面应预埋钢板。支墩自身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较大的刚度,支墩的底面积要保证在试验过程中不产生过量的不均匀沉降。

实验实践报告【篇14】

动态路由实验实践报告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动态路由的实验实践过程和结果,并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决。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动态路由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掌握了相关的配置和操作技巧。实验结果表明,动态路由可以更加灵活和高效地管理网络流量,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1. 引言

动态路由是一种用于自动寻找网络中最佳路径的路由协议。在网络中,数据传输需要经过多个路由器才能到达目的地,而动态路由可以根据网络状况自动选择最佳路径,避免了人工配置的繁琐和错误。因此,动态路由在现代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并使用动态路由协议进行路由配置和流量管理,探索动态路由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具体实验目标包括:

- 理解动态路由的概念和原理;

- 掌握动态路由配置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 分析动态路由协议的优缺点,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

3. 实验环境

本实验使用了以下软硬件设备:

- 三台虚拟机(VM1、VM2和VM3):用于搭建网络拓扑和测试动态路由的功能;

- 虚拟网络设备:用于连接虚拟机和模拟真实网络环境;

- Ubuntu操作系统和相关网络配置工具。

4. 实验步骤

4.1 构建网络拓扑

首先,我们需要搭建一个适合实验的网络拓扑。在这个拓扑中,我们将三台虚拟机(VM1、VM2和VM3)连接到一个交换机上,通过交换机实现虚拟机之间的通信。

4.2 配置动态路由协议

接下来,我们需要配置动态路由协议,使得虚拟机能够自动选择最佳路径进行通信。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使用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协议作为动态路由协议。

配置OSPF的步骤如下:

- 在每台虚拟机上安装ospfd软件包;

- 在VM1上配置网络接口和OSPF路由器标识;

- 在VM2和VM3上配置网络接口和OSPF路由器标识;

- 在每台虚拟机上启动ospfd进程,并进行相关配置。

4.3 测试和评估

配置完成后,我们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估,以验证动态路由功能的正确性和性能。具体测试内容包括:

- 测试虚拟机之间是否可以通过最佳路径进行通信;

- 改变网络拓扑或链路状态,测试动态路由协议的快速收敛性和可靠性;

- 对比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的性能差异,评估动态路由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5. 实验结果与讨论

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估,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和结论:

- 动态路由使得虚拟机可以快速建立并维护路由表,减少了人工配置的工作量;

- 动态路由可以根据网络状况自动选择最佳路径,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 动态路由协议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容错性,能够在链路故障时自动调整路由路径。

6. 结论

本次实验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并使用动态路由协议进行路由配置和流量管理,深入探索了动态路由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动态路由可以更加灵活和高效地管理网络流量,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动态路由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也对动态路由的优势和应用场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引用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以上就是关于动态路由实验实践的报告范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如需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与我联系。

实验实践报告【篇15】

动态路由实验实践报告

摘 要

本次实验主要通过搭建网络环境,实现动态路由的配置与实验。在搭建实验环境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动态路由的相关概念和原理,然后利用GNS3模拟工具,搭建实验所需的拓扑结构。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利用OSPF协议配置了动态路由,并进行了多组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动态路由的快速自适应特性能够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效率,通过动态路由的配置,可以提高网络的负载均衡和容错能力。

关键词:动态路由;OSPF协议;网络拓扑;可靠性;效率

1 引言

动态路由协议是现代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根据网络中的拓扑变化自动调整网络路由路径,以实现网络的高效、可靠传输。而与之相对应的是静态路由,它需要管理员手动配置路由表,无法根据网络变化自动调整路径。动态路由的实现通过路由器间的交换信息,共同构建网络拓扑图,从而实现自动路由的目的。

2 动态路由的原理

动态路由协议通过路由器间的交换信息,构建网络拓扑图并实现自动路由的目的。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有RIP、OSPF、EIGRP等。本实验主要以OSPF协议为例进行详细讲解。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采用了Dijkstra算法来计算最短路径。它通过发送Hello报文来检测邻居路由器,共享链路状态信息,并更新路由表。OSPF协议的主要特点有:快速收敛、区域划分、分层设计等。

3 实验环境搭建

为了完成本次实验,我们利用GNS3模拟工具搭建了实验所需的网络拓扑结构。拓扑结构由5台路由器和5台PC组成,它们分别连接在一个交换机上。路由器使用RouterOS操作系统,PC使用Ubuntu操作系统。在搭建网络环境之前,我们需要了解GNS3的基本使用方法,并安装所需的软件和镜像文件。

4 实验步骤与结果分析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搭建了网络拓扑结构,并对路由器和PC进行了基本的配置。然后,我们使用OSPF协议配置了动态路由,并进行了多组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我们测试了PC之间的连通性、网络的负载均衡以及网络的容错能力。

4.1 PC之间的连通性测试

我们首先通过ping命令测试了PC之间的连通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当网络中有链路变化的时候,动态路由能够自动调整路径,实现PC之间的连通。与静态路由相比,动态路由的连通性更加稳定和可靠。

4.2 网络的负载均衡测试

为了测试网络的负载均衡能力,我们在不同的PC之间进行数据传输,通过查看路由器的路由表可以发现,数据会通过不同的路径进行传输。这表明,动态路由能够根据网络中链路的带宽和负载情况,自动调整路径,实现负载均衡,提高网络的性能和效率。

4.3 网络的容错能力测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模拟了链路断开的情况,测试了网络的容错能力。我们发现当某个链路断开时,动态路由能够自动调整路径,实现网络的容错。在短时间内,网络恢复到正常状态,不会影响PC之间的通信。

5 结论

本次实验通过搭建网络环境,配置动态路由并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动态路由能够根据网络中的拓扑变化自动调整网络路由路径,实现网络的高效、可靠传输。

(2)在动态路由配置下,PC之间的连通性更加稳定和可靠。

(3)动态路由能够根据网络中链路的带宽和负载情况,自动调整路径,实现负载均衡,提高网络的性能和效率。

(4)动态路由能够根据链路变化自动调整路径,实现网络的容错能力,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陈鑫.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7.

[2] 李小丹,陈淑机. 网络技术实验指导.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9.

[3] 林晓丽,杨少刚. 计算机网络实验与习题.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幼师实践报告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3-11-09

    经过细心筛选,好工具范文网编辑为您呈现了这篇优质的“幼师实践报告”。在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务需要撰写报告,因此多写多练,才能熟能生巧。那么,如何撰写一份可行性的报告呢?好工具范文网编辑建议您认真收藏本文,以备参考。...

  • w
    关于药店实践报告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3-12-10

    在撰写之前,建议您先参考一下报告范文。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通常都需要撰写报告。在提交之前,报告需要经过反复的检查和修正。在经过搜索和整理之后,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大家呈现出了“关于药店实践报告”这篇文章,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

  • w
    概率抽样实践报告汇集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31

    一篇卓越的报告如何才能写得出色呢?在学习和工作中,报告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虽然报告的适用范围大致相同,但也存在一些区别。请随我们一起了解有关“概率抽样实践报告”更多的相关信息,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身边的朋友有帮助的话,不妨与他们分享!...

  • w
    有关猫的实践报告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25

    一般来说,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收获成果。当我们完成了某个阶段的工作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并使用我们的报告。报告的存在让人们能够轻松地快速了解某个主题。现在,小编特别为您准备了一些关于“有关猫的实践报告”的内容。希望您能将这篇文章分享给您的朋友们,让大家一同分享这些知识!...

  • w
    实践心得推荐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在我们经历了诸多人生酸甜苦辣,对于生活以及学习有了新的识解和感悟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些心境和情感逐一记录下来。你会愕然发现,记录自己深有体会的点滴实际上是一种极度享受的过程。好工具范文网小编特别为您备好了与“实践心得”相关的参考资讯,诚挚邀请您查收。期盼这篇文章能为您带来丰盛而有价值的启发和收获!...

  • w
    实验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3-10-16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写报告可以对工作查漏补缺,避免出现遗漏。一篇好的报告应该要包括哪些内容?我们向您推荐“实验研究报告”它是一篇不错的文章,也许这篇文章能为您解决问题!...

  • w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合集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4-01-04

    强烈推荐大家阅读“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这是编辑认为非常值得分享的一篇好文章。古人曾经说过,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努力,才能真正领悟到真谛。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写报告是不可避免的。当我们写报告时,一定要明确最终的目标是什么,以及我们的工作汇报对象是谁。非常感谢您选择了阅读这篇文章,希望您能够将它收藏...

  • w
    科学实验报告

    发布时间:2023-12-15

    关于“科学实验报告”下面将为您提供详细的解析。我们完成任务时,报告是与我们紧密相关的。报告是上级机构制定决策、指导和协调工作的基础。那么,如何快速又高效地撰写报告呢?如果您需要帮助,请参考本文的内容,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帮助。...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