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圆的青岛版教案实用十二篇

青岛教案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3-12-29

圆的青岛版教案实用十二篇

2023-12-29 12:58:36

编者推荐的“圆的青岛版教案”是一篇不容错过的文章,其价值非凡,推荐收藏以便再次阅读。老师们需要事先准备好教案和课件内容,以便给学生上课。每位老师都需要精心准备教案和课件,这样可以避免遗漏重要内容。

圆的青岛版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认识声母。读准声母b、p,能正确书写。

2. 学习拼读音节,能准确拼读b、p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 读儿歌,感受学拼音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b、p的发音方法,学习拼读音节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相关的拼音卡片、课件或者投影等。

1.师:“谁能告诉老师咱们拼音王国里我们已经认识的六个单韵母娃娃都是谁?我们来有礼貌地大声叫它们的名字,好吗?”

2.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认识一些声母娃娃,它们的发音比较轻短,认识了它们就可以拼出一个个音节,认一些汉字,读一些有趣的故事书了。

1.读“b”:

观察图,图上画了什么?“菠”的发音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b的读音。

示范读、模仿读、分角色读等。

2.记“b”:

怎样记住b的样子?(鼓励学生创编儿歌,或用肢体、手势展示b的样子。如:右下半圆b b b)

3.写“b”:

(1)仔细观察四线格中的b,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2)送声母娃娃b回家(强调学生的读写姿势)。

4. 学习b与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方法。

(1) 课件出示:两个小孩分别拿“b”“a”两张卡片,猛地往中间跑,碰撞出“ba”这个音节。

(2) 谁会拼了?你怎么拼的?

(4) 分小组学习b与o、i、u的拼读。

① 介绍小组学习的方法。

② 学生练习,相互评价。

圆的青岛版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 我能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重、难点) 。

2、在统计活动中,让我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1、知识链接。

(1)我以前学过 统计图,它可以直观地表示一组数据的数量的多少。

(2)我登陆网页,输入“统计图”搜索图片,欣赏各种统计图。我找到了几种,它们是 ________统计图, __ 统计图和 __ 统计图。

2、我会预习。

自学课本第103-104页,思考下面的问题。

(1)我会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滨海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

(2)观察课本104页的统计图,这个统计图是 统计图。

①折线统计图中的点表示每年的 ,横格表示 ,竖格表示 。 ②从 年到 年是上升的,从 年到 年是下降的; 年到 年没有变化, 年到 年降得快。

(3)根据条形统计图用几句话描述一下这几年的变化情况。

(4)比较两幅统计图我发现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5)思考: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二、合作探究;临江市--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变;请你自己在教材104画出折线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思考:做折线统计图的三步是()、()、();三、班级展示;1、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四、梳理拓展;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温馨提示:可以从知(5)思考: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临江市2001--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变化情况怎样呢?

请你自己在教材104画出折线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描述公共绿地面积的变化情况,先自己画图分析,再和同桌说说,准备班内交流。

思考:做折线统计图的三步是( )、( )、( )。

1、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可以从知识的收获,学习方法的收获,学习习惯和个人反思等几方面谈。)

完成课本自主练习1-4题。

学习目标:

1、学会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能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重、难点)。

2、在统计的过程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1、知识链接。

(1)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具有什么特点?

(2)怎样绘制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2、我会预习。

自学课本第108-109页,思考下面的问题。

(1)第一个统计表可以用( )统计图来表示,因为( ),

第二个统计表可以用( )统计图来表示,因为( )。

(2)条形统计图中横格表示 ,竖格表示 。每格高度表示 。

折线统计图中的点表示每年的 横格表示 ,竖格表示 。每格高度表示 。

独立制作两幅统计图(在课本上完成)完成后思考:

1、观察条形统计图,这个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 。

2、观察折线统计图,这个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 。

1、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可以从知识的收获,学习方法的收获,学习习惯和个人反思等几方面谈。)

看图填空。

1、右图是某地年降水量统计图。

(1)( )年的降水量最多,是( )毫米。

(2)( )年的降水量最少,是( )毫米。

(1)每隔( )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 )时的气温最高,( )时的气温最低。

(3)( )时到( )时气温升得最快。

(4)通过这幅图我发现了:

3、下面是A、B两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根据图意解决问题。

(1)表示A市、B市降水量的分别是哪一条折线?

(2)哪个月两个城市的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两个城市的降水量相差最大?

(3)从图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4、完成课本111页自主练习第3题。

圆的青岛版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餐巾的用途和种类,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餐巾折花的基本方法,会用餐巾制作成简单的花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与创新中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操。

教学重点:

掌握餐巾折花的基本方法是本课的重点。餐巾折花的基本方法是叠、推、卷、翻、捏等,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其技法,在学习中突破了原有教与学的死板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举一反三、交流学习、评价进步,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解决本课重点,在交流学习中拓展教学内容,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教学难点:

根据新理念要求,教学难点的设立要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特点,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设计为让学生学会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尝试实践再创造的基本学习方法的灵活运用。关键是尝试实践上,注意让学生多利用折花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正确的使餐巾折花的基本方法融入到制作中,小组合作研究后,介绍创造的作品,自我评价为新作品的创造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媒体:

本节课运用的教学媒体有录音机、课件、作品展台等。

教学过程:

[准备阶段]

首先是课前准备,工具与材料的准备情况直接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所以要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教具与学具。

[导言]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导言: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与你们一起交流、研究、学习。在研究新问题之前,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礼物,请同学们欣赏,欣赏之后,你来谈一谈你的想法。

好,请同学们放松心情,同我一同走进那美妙的图画之中

[欣赏]

二、欣赏图片,展开想象

1、放映课件:组图。

2、生:谈感想[引题]

三、新课渗入,引出主题

1、师:今天,老师就满足同学们的愿望,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研究一下餐巾花的折叠方法。咱们来比一比,谁的手儿巧?

2、出示课题。

[解题]

四、研究问题,解决重点

(一)探究

1、师:我们今天研究的主题是餐巾花的折叠技巧,为了使同学们能有目的的进行研究,老师这里立了几个子课题,请选择你喜欢的子课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请各组派代表填写好研究报告单作为我们交流的依据。如果在研究中遇到问题或是困难,老师会随时为你们服务。

2、生:取课题,研究。

(二)汇报:学生根据研究报告单谈。

[实践]

五、自由创造,拓展思维

(一)尝试

1、师:根据同学们研究的情况,现在我们就来试着折一折、叠一叠,看一看你们研究的方法是否实用?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资料可供查阅,电脑里也有一些资料,你们也可以使用。同样请各组派代表填写好研究报告单。

2、生:制作作品(配乐)

3、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报告单谈第一次的制作体会。

(二)再实践

1、师:研究了这么长时间,下面就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根据我们的研究成果,运用我们灵巧的小手,开启我们聪明智慧的头脑折叠出更加美丽的餐巾花!

2、生:再次创作。(配乐)

3、生:根据研究报告单进行自评和他评。

[畅想]

六、谈体会,剖析自我

1、师:同学们都对自己的作品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满意么?还想说点什么?

2、生:畅想

[评价]

七、比一比,评一评

1、师:请你站到你认为这节课表现好,制作的作品优秀的小组。

2、生:评选

3、师:公布这节课的巧手小组。

[整理器材]

八、整理器材

清扫场地指导学生整理各种工具和材料,检查学生清扫情况,秩序井然。

圆的青岛版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关键: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出示情境图],瞧,这是在红队和蓝队之间进行的一场冠军争夺赛,当时蓝队稍稍落后。仔细观察,蓝队教练在想什么?要做什么?

2、师:如果你是教练,你会选派什么样的队员上场?

二、小组探究

汇报交流

A、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

1、师:教练正是这样想的,为了在关键时刻选准队员,他拿出了两位队员在小组预赛中的成绩记录单,进行分析,请看(出示表格)7号、8号运动员在小组赛中得分情况统计表

2、如果你是教练,你会选谁?把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哪位同学愿意交流一下?

公平地进行比较的分数,是吗?平均分能满足这个要求吗?让我们先来算出两位队员的平均分,再进行分析,好吗?

B、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1、[出示7号队员的分数统计图],师:你能求出他三场比赛的平均得分吗?试试看?

2、师:哪位同学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均数知识[板书课题]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4、师: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用平均数进行比较,是否满足我们前面所说的两个要求?

5、师:既然如此,我们可以下结论了,该派谁上场呢?

三、巩固拓展应用

1、(出示课本第4题):这是女篮三位同学一分钟拍球训练的成绩统计图。求三人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生解答后交流不同的方法,说说哪种方法好]。

2、红、蓝两队场上队员的身高统计表

(1)不计算,你能迅速判断出下面哪个是红队队员的平均身高吗?

①172cm②154cm③162cm

(2)判断:小明是红队队员,小强是蓝队队员,那么,小明的身高一定比小强高。[说明理由]

(3)已知7号队员身高为166厘米,请问,如果他替换的是12号,则蓝队场上队员的平均身高会发生变化吗?怎样变化?如果他替换的是11号呢?[引导学生明确其中一个数据变化,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四、师生概括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置

补充作业

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

圆的青岛版教案(篇5)

《趣味拼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41页综合与实践。

【教学目标】

1在使用作业材料拼凑活动中,加强对平面图形的感知,巩固对100以内数字的理解。

2在拼凑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估算和计数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初步的数感。

3.在拼摆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体验平面图形的奥妙,感受数学美,并通过与同伴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装配过程中,加深对平面图形和数字的理解100以内;引导学生体验从直觉到抽象,从对象到形式再到数字的过程。

【备课】课件、学习袋(回形针、火柴棒、棍子、瓜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确定**主题

你看,这些学生在干什么? 课件出示情境图。

预设:生1: 他们在用小棒摆图形。

生2:他们在拼房子。

生3:他们在用七巧板摆太阳和小鸟。

谈话:这是我们学校学生正在做的手工艺品。我们看看他们的作品好吗?

课件呈现学生作品图

问:看完这些作品,你想说什么?

预设:生1:这些图真漂亮!

学生2:向日葵是用瓜子做的,蝴蝶使用火柴做的。

生3:这些图里面有我们学过的图形。

问:你能到前面指一下你知道的数字吗?

老师在学生的答题板上粘贴正方形,矩形,圆形和平行四边形。

问题:学生们发现了许多我们已经从这些作品中了解到的图形。你能再问几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生1:摆那条小鱼要用几根小棒?

学生2:建一座小房子需要多少回形针?

老师及时总结:看来这些图案不仅漂亮有趣,还隐藏了很多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趣味拼摆”,比一比看谁拼摆的图形最美,谁的图案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数学知识。

(板贴课题:趣味拼摆)

【设计意图】实践活动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和创造的活动。活动内容要从生活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中提取。本环节基于教材,创设了本校学生制作手工作品的情境,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既观察分析出情境中蕴涵的有关平面图形和100以内数的知识,还激发了学生想亲自尝试拼摆图案的欲望,同时引导学生确定**主题,明确学习任务。

二、分析主题,制定拼摆方案

谈话: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回形针、小棒、火柴和瓜子,请大家先开动自己的小脑筋,好好想一想,你打算拼摆什么样的图形?

学生独立思考。

提问:有想法了吗?谁愿意站起来说你穿了什么?有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

预设:生1:我想用小棒摆一所小房子。

学生2:我想把这个小房子做成长方形,有正方形的窗户。

学生3:我想用回形针放一只兔子。我需要一个圆圈。

学生4:我想用火柴搭一棵松树。里面有三角形。

学生5:我能数出我用了多少根火柴来布置这座小房子。

……【设计意图】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在动手操作活动之前,教师明确提出活动要求,让学生经历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启发和引导每个学生先明确拼摆活动内容,从而提高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三、小组合作,开展拼摆活动

谈话:请大家自己选好素材,根据刚才想出的拼摆方案动手摆一摆。边走边思考:你的工作中使用了什么图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拼摆,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综合实践的主体部分,教师要注重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并注重引导学生结合操作活动进行数学思考。

四、展示成果,进行总结评价

谈话:请大家把拼摆好的作品在小组里介绍一下。

学生们在小组里互相交换作品。

问:哪个小组愿意讨论你们小组的最佳作品?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漂亮?哪个小组的数学知识最多?

预设:学生1:我用了19个回形针搭建了一个里面有三角形的小房子。

学生2:我在船上放了13根火柴。里面有三角形和梯形

学生3:我用火柴、回形针和瓜子搭了一头牛

你能从中找到什么数学知识?

默认:学生1:里面有一个矩形。他用了3颗瓜子和8个回形针。

生2:他用了10根火柴。

生3:他用的火柴比瓜子多

学生4:我们小组用回形针布置了一只兔子和一只猫。小猫30个回形针兔子20个,

问题:(在黑板上写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问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生1:摆小猫用的比摆小兔用的多多少?

学生2:小猫和兔子用了多少回形针?

教师板书问题。

追问:大家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回答问题,给黑板命名,然后老师给出反馈。

谈话:同学们,我们通过“看一看”“想一想”“摆一摆”“议一议”进行了趣味拼摆,不但用到了数数和图形的知识,而且还解决了蕴含在拼摆中的数学问题,大家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现和研究问题,交流成果。本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在交流展示活动中,展现思考过程、表现创造潜能、体现合作成果,从而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五、反思总结,拓展应用

学生们,你们在这节数学课上有什么收获?(课件呈现丰收园)

学生可以回答:我会积极学习。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课件“积极”绿苹果**飞出果篮。)

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情况,课件会把青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

学生也可以回答:我学会了提问。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飞出果篮。)

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情况,课件会把青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

……学生也可能回答果篮中5个苹果对应的5个方面之外的,教师适时提升概括,并在篮筐外三个绿苹果中输入文字,并根据学生情况触发苹果下部将绿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

谈话:每一节数学课上我们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希望大家回家后也用你灵巧的小手,拼一副漂亮的作品,找找作品中藏着的数学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中的“丰收园”,引导启发学生从积极、合作、会想等多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馈,帮助一年级学生建立一种归纳意识,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圆的青岛版教案(篇6)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运用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准确地计算2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运用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准确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教学准备:

20以内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谈话:前一节课我们在美丽的雪山乐园里复习了2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又能在雪山乐园里找到什么知识呢?

二、回顾知识。

1、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问题?

(1)一共有几只小鸟?

(2)停在树上的小鸟有多少只?

(3)飞走了多少只?

(4)一共有多少棵树?

(5)王飞的后面还有多少个小朋友?

2、逐题解答。

针对第一小题,学生会用多种方法来做。比如有的学生会一只一只的数,也有的学生会用2个2个的数,通过数数,学生发现一共有十三只小鸟。

老师补充,用计数器来表示的话,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

针对第四小题,学生会想到吧近处和远处的加起来计算。计算8+6有多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用凑十法来计算。

3、复习加减法的计算。

(1)教师利用口算卡片进行开火车比赛,比一比,看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

(2)7+5=

你是怎样计算的?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11-2=

你是怎样计算的?

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三、综合练习。

1、117页第4题:游戏我说你摆。

游戏:同桌两人拿出口算卡片,一人抽卡片,一人口答得数,然后交换角色,比一比,看谁答对的道数最多。

2、第五题:踢足球。

第一幅图:球场上一共有多少人?

第二幅图:有几人离开了球场?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说说计算过程以及每个算式表示的数量关系。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第六题:比一比。学生独立填写。

4、第七题:算一算,涂一涂。

审题,说说题目的要求。学生计算。集体订正得数。按要求涂一涂。

四、全课小结。

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你想提醒小朋友们什么?全班交流。

圆的青岛版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知道连加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计算。

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在学习探索中积极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第41页信息窗5挂图)

1、师:一些小朋友观看一群顽皮的小猴子跳水嬉戏,可爱的小猴子不仅吸引小朋友的目光,还引起小青蛙,小鱼的注意,我们也看一下好吗?

2、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整理信息,提出问题。根据画面上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根据图意,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

①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②小河里一共有多少条鱼?

③河岸上还剩下多少只青蛙?

④树上还剩下多少只小猴子?

⑤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

这些花草和小动物,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爱惜它们。

2、独立思考,探索问题。师:同学们的问题提的好极了!那么第一个问题谁来解决?该怎样列式?请同学们利用学具试着自己解决一下好吗?

3、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小组长组织好小组成员的发言顺序,并做好总结。

4、组间交流,解决问题。

(1)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说相应的算式。

(2)这几个小组的想法又对又准确。那么这道题等于几?你是怎样算的?学生:4个坐在地上的同学,加上站着看小猴跳水的3个同学是7个同学。再加上跑来的2个同学,就是9个同学。

(学生列的算式不同,说法也可以不同)那么这道题也就是几加几再加几?(指名学生:4加3再加2)

(3)今天我们学的这个算式和以前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教师在适当时机总结:把三个数加在一起的算式,叫做连加。并板书:连加。

(4)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在这幅图里,还有哪几道题可以用连加的方法来计算?学生自己试做,并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走进生活

你能用今天学到的连加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提出生活

中的问题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先把它放到问题口袋里,以后再来解决。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计算连加、连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圆的青岛版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引入对全册教材的整理与复习。

2、选取具有时令特点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复习的愿望,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引入对全册教材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本学期的数学知识已经学完了。看,书上的最后一个单元留给我们一幅美丽的图画雪山乐园。你仔细思考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在这幅图画中包含了我们已经学过的所有知识,可以根据图画提出好多数学问题。怎么样,有兴趣吗?

二、回顾整理。

1、出示雪山乐园图。

(1)同学们喜欢这幅图画吗?它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中有什么?小朋友在干什么?(让学生先观察,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2)你们最喜欢图中的哪部分?(学生认真看图后回答)

(3)引导学生看图中的滑雪场。同学们,你看到滑雪场了吗?有几个小朋友在滑雪?(同位互相看看)

(4)能说给你的同桌听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

(5)左边有什么?认真观察。(左边有7个小朋友在打雪仗,5个小朋友堆雪人)

(6)右面有什么?上面的一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分组讨论:右面有2个小朋友看冰雕,上面的小朋友正在登山)

2、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认真观察图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按照顺序)

3、你们能按照顺序再数一数吗?(今天来了多少个同学?小朋友上了几个台阶,图中共有几棵树?天上飞着几只小鸟等许多问题)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情境。你能根据图画讲一个故事吗?小组同学讨论后再互相交流

三、小结。

同学们,你们觉得数学有意思吗?这节你们学的都很棒,不但故事讲的精彩,还学会了回顾了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同学们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认真观察你周围的事物,你就会发现生活与数学是互相联系的。

作业

和爸爸妈妈一起欣赏雪山乐园。

圆的青岛版教案(篇9)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3页信息窗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估一估,掂一掂,秤一秤,找一找的方法,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2、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掌握猜想 验证的探究方法。

3.了解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方法。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有关的简单问题。

4.经历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1克大约有多重,初步建立起l克的观念。

教学难点:

能估计出较轻物品的质量,培养学生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枚2分硬币,天平、商场里购买的小食品,课件。

学生准备:天平、钮扣、多枚2分的硬币、多粒花生米、一些大豆、图钉、一包火腿肠等。

A.我知道蜂鸟刚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

B.世界上最小的狗大约重1千克。

C.最大的袋鼠大约重40千克,最小的约重4克。

D.19,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0吨,它的肾重1吨。

3.师板书:1克、 1千克、 40千克 、 4克、 150吨、1吨。

教师:克、千克、吨是常见的质量单位。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上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今天我们只研究克,克可以用g表示。

1.引出测量工具。

提问:怎样才能准确的对这些大小不同的动物体重进行测量呢?(引出用秤称一称。)

(1)认识天平。

谈话:今天,我们就请秤家族中其中的一员天平,来帮助我们学习新知识。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出示天平实物)就用天平。用天平时,需要用砝码。你知道下面这些砝码各重多少克吗?教师用实物投影向学生出示砝码及向学生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师示范操作天平,称出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是1克。(小组合作操作。)

测量方法1:在天平的左边放一枚2分的硬币,右边放1克的砝码。天平平衡后,让学生找出2分的硬币重多少?(1克)

测量方法2:学生可能在右边放的砝码重,引导只好在左边多放几枚2分硬币的方法。(寻求怎样求出1枚硬币的质量。)

学生闭眼:掂一掂2分硬币的轻重,并且换手细细体会,感受1克的重量。

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请找出来?

如:一粒花生米,4粒黄豆,一根针、一个别针,等都是质量大约1克的物品。

规则:两人一组,一人闭上双眼,伸出左手。另一人把多粒花生米放在他的手心上,请他说出花生米大约重几克,或者说出大约是几粒。两人交替做,比比谁最会用手感受,用心体会?

一包火腿肠净重大约几克?【火腿肠的净重量标示处先用胶带粘住)】(小组合作)

2.班内交流,验证猜想。

哪个小组愿意将自己组的猜想验证与大家分享?

(1)任抽一小组展示汇报,操作验证。相互评价,质疑对话。

(2)火腿肠的净重量是400克,可能猜测相差太大。无论准不准,只有秤一秤来验证。

同学们,我们小组同学自己动手,亲自实践,真正感受到了1克的实际重量。你们是在 玩中学,乐中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我在为猜测正确的小组高兴的同时,我真想对同学们说:科学需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猜测估计必须验证。猜想验证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克它从生活中走来,我们学习它正是为了应用生活。

我星期天去公园啦!我自己准备了可口的食物:有50千克重的 两个,150克重的 一个。我还去了动物园,在那里我看到了许多动物,我最喜欢重达3000克的 ,和脖子长达3克的 。

2.有奖竞赛【教师准备好有质量标示的小食品。(标示处用胶带粘住)要求每位参赛同学先掂量估计有多重,然后拆开胶带比一比谁估计的准确。】老师:这里有小朋友爱吃的食品。你们现在可不能吃哦!你能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掂一掂,估一估这些食品的质量吗?估计最准确者将是食品的小主人。(我想:同学们在估计准确后,他们手拿奖品,会欢呼雀跃的。)

(我们认识了克。了解1克大约有多重。感受到几十克、几百克物品的轻重。我们记住了猜测估计必须验证。)

圆的青岛版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一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3能自选面积单位来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为主。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信息窗1主题图)

师:小明家要买新房了,大家看,他们一家笑得多开心呀!观察画面,看你发现了什么?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

1、师:你能解决刚才我们提出的“餐厅和厨房哪个大”这个问题吗?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比较房间地面的大小。

利用比一比或摆一摆的方法,自己尝试解决。

2、请学生汇报自己是怎么做和,有什么发现。

3、师:厨房和餐厅和地面是有大小的,地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你能说说客厅、卧室的面积是指什么吗?

学生可能用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摆,得到厨房比餐厅大。

4、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面积了吗?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对面积的理解。

活动二:

1、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晚厅的面积有多大?”的问题吗?

学生自己摆。

2、师:把你解决的办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

3、师:大家用来计量的单位不一样,所以得到的结果不一样。为了方便,人们统一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活动三:

1、认识平方厘米。

师: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2、学生操作、感受。

(1)画出1平方厘米大的正方形。(2)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大约有1平方厘米。(3)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量身边较小物体的面的面积。

3、认识平方分米

师:请你量量桌子面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操作,会感到太麻烦,质疑,有没有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呢?

师介绍面积单位1平方分米,并感受它们的大小。

4、认识平方米。

(1)介绍1平方米有多大。(2)画出1平方米的大小。(3)让学生站一站,看大约站多少名同学。

课堂: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思考,回顾学习内容)

课堂练习设计:

第二课时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

2、进一步感受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实际大小,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3、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能运用所学熟练地解决问题。

新授过程

1、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面积的意义及面积单位。

2、设计练习题注意以下几种题型。

(1)、估一估,选用合适的单位填空。这种题练习时,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估计题目中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同时,题目中要混有长度单位,要提醒同学们审题

(2)、动手操作的题目:

拼图游戏:用12个面积是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多少长方形?它们的面积是多少?让学生小组合作拼一拼,记一记,算一算,说一说。

画一画。在方格纸上画出形状不同,面积相同的图像,这种题目更能加深同学们对面积的理解。

估一估。让学生估一估身边物体的面积。如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这种题目可以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设计题。如请学生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面积大约是16平方厘米的漂亮花坛。(一小格代表1平方厘米)

3、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再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然后再进行解决问题方法的展示。

三、巩固练习。

现在我知道大家弄懂了怎么制作轴对称图形了,下面检验一下哪组制作的最棒?

自主练习1.拿出课前剪好的图形折一折,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自主练习2.老师先剪一个,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然后再做后面几个。集体订正四、课堂: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什么印象最深?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圆的青岛版教案(篇11)

1 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学会认读整时、半点。

2 结合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 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初步培养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和半时的方法;

1、猜谜语: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认真听:嘀答、嘀答,没腿它会走,没嘴它会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猜猜它是谁?

对啦,它就是钟表。

2、师出示一个实物钟。

师: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

同桌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1、可以看时间;2、可以叫我们起床;3、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

师:钟表在日常生活中有这么大的作用,它可以告诉我们时间,帮助我们利用、安排好时间去学习和劳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

(1)师:钟面上有什么呢 请大家认真观察手中学具的钟面和屏幕上真实的钟面,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两人小组讨论。)

(2)分组讨论,汇报结果,小组间互相补充。

生1:我们发现钟面上有时针、分针,还有12个数。(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时针和分针。)

(3)归纳: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用不同色彩依次显示时针、分针、12个数。)

(设计意图 这一层次安排了观察、操作、议论、交流、归纳和整理等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钟面上有些什么。在交流中,学生把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表述出来,大家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这样不仅调动和激发了学习主动性,而且提高了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同学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帮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他叫小明。他可是一位非常懂得安排自己作息时间的好孩子。大家想不想知道小明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的一天(板书课题)。

1、出示小明起床的图片。

师:这是小明一天的生活安排,看屏幕中的图片,请同学们试着在小组里说一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你是怎样看钟面上的时间的。

(2)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六个钟面。

师:你会看哪一个钟面呢 请你上来当小老师,说说你是怎样看的。

(3)观察讨论,得出结论。

师:整时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半时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

得出结论:分针指向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分针指向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设计意图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整个过程由小组讨论、分组汇报、观察思考、得出结论组成。在交流中,较优秀的学生充当小教师的角色,一部分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得到了帮助,轻松愉快地获得了知识。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同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1. 认一认。

让学生独立说一说第93页“练一练”第1题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间干什么。

(1)认识时间的表示法。

示范时间的表示法。

(2)做找朋友的游戏。

师:你们的桌子上都有一张表示时间的卡片,你的卡片跟黑板上的哪一个钟面是好朋友呢 让我们一起来做找朋友的游戏。

(全班学生到黑板上找朋友。(一边放找朋友的音乐)大家找到了朋友,高兴地回到了座位上,只有一名学生找不到朋友。)

师:你这个钟面跟黑板上的哪些钟面是同一类的 你应该把这个钟面贴在哪里呢 (该生把钟面贴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

(设计意图 如果按部就班地逐个教学时间的表示法,学生必然兴趣不大,因此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在这里巧设了找朋友的游戏,使学生乐于学习,使课堂充满着轻松愉快的气息。除此之外,这个环节还设置一个学生找不到时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解决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用喜欢的记录方式给自己制定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评析作业的设置,给了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既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生2:我觉得和小组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习很开心。

今天我们一起看了小明的一天,他的时间安排的很合理,希望大家今后也能像小明一样,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时间,做个时间的小主人。

圆的青岛版教案(篇12)

1、认识“喝”“渴”等11个生字,会写“乌”“处”等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朗读能力、书写能力。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通过读一读、说一说、做一做等形式,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3、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时,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采用多种方法识字、能正确书写难写的字。

区别字形相近的字,准确掌握会认和会写的字。

生字卡片、课件。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有一位故事中的朋友来到了我们中间。

2、(出示课件)它是谁?它在做什么?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讲讲这幅图的内容。

3、揭示课题,学习“喝”字。

出示:喝水。引导观察:“喝”是什么偏旁?思考:“喝”为什么是口字旁?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每个字的读音,特别要注意预习时所画的生词的读音。

2、学生自由练读课文,尝试运用请教、拼读等方法把课文读通顺,并标清本文的自然段。

①口渴:教师讲述发音特点,学生练读,指读。讲述口渴时的感受,记住“渴”字的字形。

②到处:指读并理解该词,指导朗读:乌鸦为什么要找那么的地方?你能把乌鸦着急喝水的样子读出来吗?

2、指读第二自然段,学习“瓶子”一词,思考:乌鸦用来喝水的瓶子是什么样的?

①衔来:指读带有“衔来”一词的句子,看图理解“衔来”。

③通过猜词游戏学习“慢慢、升高”,了解“慢”的反义词是“快”。“升”的反义词是“降”

5、齐读全部生词。

(四)、掌握方法,自主记字。

1、出示生字,自由认读。

2、学习方法,交流记字。

①思考:在这一课中有两个字长得很像?它们是谁?这两个字哪像?哪不像?你用什么好办法,一下子就能把它记住。

②老师简介比一比的识字方法。

4、开火车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5、换语言环境,巩固识字。

早上,红红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鸟妈妈从远处衔来食物飞回大树上,小鸟觉得有些口渴,就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喝水。”鸟妈妈看见大树旁边有一条小河,高兴地叫起来:“有办法啦!”它马上飞过去,在瓶里放上水,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五)、抓住难点,指导写字。

1、学生自由认读要求写的字。

2、观察要写的字找出难写的字。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并练习书写。

(六)、回顾全文,渗透思想教育。

1、同学们,你们喜欢《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2、教师总结:多聪明的乌鸦呀,它让我们懂得了: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肯动脑筋,就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圆的青岛版教案

    发布时间:2023-11-09

    编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篇网络上的好文“圆的青岛版教案”。每位教师都必须为每一堂课准备教案和课件,而且要认真地准备。出色的教学质量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教案基础上。如果我的策略能够解决你的问题,请记得收藏哦!...

  • w
    圆的周长教案模板

    发布时间:2023-11-17

    感到迷惑的时候,看一下“圆的周长教案”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教案课件通常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始阶段,每个老师都应该根据要求准备教案课件。教案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必要途径。希望这些资料能对你有所帮助,也欢迎与需要的人分享!...

  • w
    德育教案(实用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3-12-03

    课件是每位教师在学年开始前需准备的必备资料。每一个教师都应认真撰写课件,因为课件的充实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鉴于此,经过反复确认,好工具范文网小编决定推荐题为“德育教案”的文章。请务必将此网址添加至您的书签夹,以便随时参考。...

  • w
    圆的面积教案汇集

    发布时间:2023-11-26

    我为了让您体验更好,特制作了这份令人满意的“圆的面积教案”,相信一读之后您会拥有新的思考方向。每位老师都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如果还没写好的老师就得赶紧完成了。教案对于增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提供了必要的途径。...

  • w
    国庆节教案实用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需要老师把每份课件都要设计更完善。 直观生动的教学课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老师怎样做好优秀教案课件呢?如果您对“国庆节教案”感到好奇请阅读以下精心准备的资料,建议您将本页收藏以便后续阅读!...

  • w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实用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3-10-14

    导师的任务之一是制定详尽的教案和课件,这些教案和课件的内容必须非常完善。有了切实可行的教案,教师才能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在编辑的整理下,为大家提供了有关“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的相关内容。我们会不断改进和提高网站的质量,希望您能多多关注!...

  • w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10篇

    发布时间:2023-10-23

    课程计划资料是教师必不可少的材料,因此在编写时老师们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理论补充的强大工具,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那么,一个理想的教案课件应该具备什么特点呢?请阅读以下栏目小编为您搜集的关于"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的信息,您可以将您的家庭健康计划与朋友分享,他们会对此表示...

  • w
    食品安全教育教案实用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3-12-22

    食品安全教育教案课件的编写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策划和设计,确保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老师在写教案课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教学目标明确:教案课件应明确指出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以便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引导。2. 内容详尽准确:教案课件应将教学内容做到详细准确地呈现,内容要全面...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