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七年级语文复习教案10篇

七年级语文复习教案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3-12-24

七年级语文复习教案10篇

2023-12-24 09:49:32

【#实用文# #七年级语文复习教案10篇#】为您推荐的“七年级语文复习教案”。作为教师的一项职责,之一就是制作自己的教案课件。当然,教案课件中的内容必须非常完善。制作科学规范的教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请您将这篇文章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七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篇1)

一、本单元的重点

第三单元共五篇课文,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既有对春的描绘,又有对秋冬的热爱。总之,本单元侧重描景,抒情。

本单元入选的课文,以散文为主,又有诗歌,以名家名篇为主,又有时文,有助于我们学习一些写作技法和修辞手法。

二、复习设想

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要引导学生模仿名家名篇说和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教学,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作者的感情。

朗读要多听示范,对名篇要达到熟读成诵。

三、教学重点

1.复习第三单元内容;

2.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及热爱,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难点: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说话和仿写

掌握并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

五、课时:

1课时。

六、教学方法:

自读、练习、点拨

七、教学过程: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b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师:选文①②段描写的是 和 。

生:春风 春雨

师:文段①从哪几个角度写风的?写出了它的什么特点?

生;触觉 嗅 视 听觉 温暖柔和

师:文段中画线句子a从 上(味、嗅、听、视觉)写春风。

生:嗅觉

师:文段②写春雨渲染了一种 、 的优美气氛。画线句子b写出了春雨的 、 、 特点,这和杜甫写春雨的两句诗极为相似,这两句诗 、

生:安静 和平 多 细 柔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师:文末三段运用了 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春的 的特点,这三段的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

生:比喻、排比、拟人、新美力 不能。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有一个生顺序,形象地点明春天的成长过程。

师:写出你积累的描绘春的古诗句(至少三句)

生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生二: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二)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 着一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师:给文中三个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依次是 、 、

生:顶、镶、射

师:文中第①句话说“妙”,“妙”在何处?

生:小雪把小山装点的秀美貌

师:文段第②④⑤句运用的修方法分别是 、 、 。

生:比喻 拟人 拟人

师:文段的写作顺序是 。给文段加一个标题应是 。

生:空间顺序 雪后小山秀

师:反复朗读画线的句子,这句话写得生动形象,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为什么好?

生: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静中有动,突出了雪后小山的美丽和娇柔,富有情态,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

师:划分文段的层次,概括大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生:①/②③④⑤/⑥

(三)比较阅读,回答问题。

天净沙

马致远

A B

枯藤老树昏鸦, 平沙细草斑斑。

小桥流水人家, 曲溪流水潺潺,

古道西风瘦马。 塞上清秋早寒。

夕阳西下, 一声新雁,

断肠人在天涯。 黄云红叶青山。

师:这两首散曲均出自马致远笔下,两者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生:A中有景有人,写人是目的。B中有景无人。

师:这两首散曲的主旨句各是什么?

生:每首的末句。

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首散曲在景物描写上有何不同?

生:A写景的目的是写人,以凄凉之景衬凄凉之情。B写景是表现景物的本身特点,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两首散曲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生:……

生:……

生:……

七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篇2)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测查梳理。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自己总结复习。复习重点: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考察字词复习

二、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三、复习第一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

1、确凿

2、长吟

3、轻捷

4、攒

5、机关

6、敛

7、鉴赏

8、人迹罕至

9、秕谷

10、书塾

11、方正

12、消释

13、宿儒

14、同窗

15、人声鼎沸

16、拗

17、骊歌

18、木屐

19、讪笑

20、沮丧

21、简陋

22、来势汹汹

3、形似字归纳

(1)辩

(2)蓬

(3)肿

(4)惧

四、文言文阅读《伤仲永》

1、词语积累31个

2、词类活用6个

宾客

3、通假字1个

4、“之”的用法

忽啼求之(代词,指书具)

借旁近与之(代词,指方仲永)

邑人奇之(代词,他)

或以钱币乞之(代词,指仲永做的诗)

余闻之也久(代词,指这件事)

5、翻译

6、理解(目标)文言文练习1 家庭作业:解释词语22个,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

文言文解词30个,词类活用6个,通假字1个。

第二课时

复习目标:复习第二单元基础知识,阅读背诵《木兰诗》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

复习重点: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基础。

一、常规字词复习

二、默写《木兰诗》1---3段

三、复习第二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2、解释词语:

1、征发

2、哽

3、炽痛

4、标直

5、嗥鸣

9、崎岖

10、阻抑

11、回环曲折

12、亦复如是

3、同步导练中每课重点

四、《木兰诗》

1、词语解释22个

2、通假字2个

1、帖

2、火

3、翻译、理解

4、默写

五、家庭作业:注音40个,解释词语12,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

文言文解释词语22个,通假字2个

6、谰语

7、亘古

8、污秽 1

第三课时

复习目标:复习第三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第三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概括、理解。

一、常规字词复习

二、默写《木兰诗》4---7段

三、复习三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2、解释词语:

1、马革裹尸

2、弥高

3、锲而不舍

4、兀兀穷年

5、沥

6、群蚁排衙

7、迥乎不同

8、气冲斗牛

9、杂乱无章

10、含蓄

11、踌躇

12、巴望

13、磐石

14、义愤填膺

3、形似字归纳:

(1)筹

(2)慕

(3)愧

(4)锲

揳(5)迭

(6)炯

(7)籍

四、现代文阅读:完成练习,进行概括训练,理解文意。

五、作业:注音53个

解词15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第四课时

复习目标:复习第四单元基础知识,阅读文言文《口技》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第四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词语积累、翻译、理解。

一、常规字词复习

二、默写《口技》1--3段

三、复习第四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2、解释词语36个:

1、归省

2、乐土

3、行辈

4、犯上

5、惮

6、絮叨

7、礼数

8、撺掇

9、委实

10、凫水

11、依稀

12、宛转,悠扬

13、自失

14、弥散

15、漂渺(缥缈)

16、旺相

17、渴睡

18、向午

19、棹

20、楫

21、亢奋

22、晦暗

23、羁绊

24、蓦然

25、冗杂

26、叹为观止

27、戛然而止

28、本色当行

29、颦蹙

30、粲然

31、嗔视

32、叱咤风云

33、尽态极妍

34、惊鸿

35、纠葛

36、怠慢

4、形似字归纳:

四、《口技》

词语积累39个

一词多义5个

通假1个

翻译课文

理解文意

作业: 解词36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文言文词语

第五课时

复习目标:复习第五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第五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理解,依文答题。

一、常规字词复习

二、默写《口技》4--5段

三、复习第五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2、解释词语20个:

1、拽

2、毛骨悚然

3、怏怏不乐

4、毋宁

5、吞噬

6、语无伦次

7、羸弱

8、告罄

9、虞

10、斫

11、泅

12、砭骨

13、履践

14、崔巍

15、阴霾

16、闻所未闻

17、海市蜃楼

18、踉踉跄跄

19、声情并茂

20、孜孜不倦

四、现代文阅读

完成练习,首先进行概括训练,理清思路。本节课训练重点:理解文意,依文答题。

作业: 解词21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第六课时

复习目标:复习第六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第六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理解,依文答题,自己体会、收获。

一、常规字词复习

二、默写未过关段落

三、复习第六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2、解释词语

四、现代文阅读

完成练习,首先进行概括训练,理清思路 本节课训练重点:理解文意,依文答题。

作业: 解词22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第七课时

复习目标:复习文言文《伤仲永》,文学常识、注音、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 复习方式:做练习、师生讲评。

复习重点: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 复习具体步骤:

一、常规字词复习

二、默写未过关《木兰诗》《口技》段落

二、做《伤仲永》检测20分钟

同学交换试卷,师生共同讲解,互相评判

三、自己记忆有问题,未掌握好的地方。

四、家庭作业

继续熟记,请家长协助考察,签字。

第八课时

复习目标:复习文学常识

复习方式:学生做练习,师生讲评。复习重点:熟练掌握每课出处、作家、评价、代表作品等。

一、常规字词复习

二、默写未过关段落或词条

三、文学常识复习

利用自习课做文学常识练习2页,课内师生共同订正答案,边订正,边复习记忆。自己记忆有问题,未掌握好的地方。

四、家庭作业

继续熟记,请家长协助考察,签字。

第九课时

复习目标:阅读现代文2篇

复习方式:利用自习课做练习,课内重点从思路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进行文本对话。

复习重点:现代文理解,根据训练要点、让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层次结构,然后完成练习。依文答题,谈自己体会、收获要思想态度端正。

一、常规字词复习

二、默写未过关段落

三、课内阅读

学生阅读20分钟,要求:

1、把握作者思路

2、把握内容和层次

学生阅读后教师重点从思路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进行文本对话。

理清文章思路、划分层次结构。然后完成练习。

四、家庭作业:复习《口技》,翻译课文。

第十课时

复习目标:复习文言文《口技》,文学常识、注音、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 复习方式:做练习、师生讲评。

复习重点: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 复习具体步骤:

一、常规字词复习

二、默写未过关字词

二、利用自习课,做《口技》检测一节课

同学交换试卷,师生共同讲解,互相评判25分钟

三、利用自习课,做文言文专项训练20分钟

学生讲评为主15分钟

四、自己记忆有问题,未掌握好的地方。

五、家庭作业

继续熟记,请家长协助考察,签字。

作文复习

第十一课时

复习目标:讲评开头和结尾,学生练习写开头和结尾。复习方式:教师讲评,学生练习。

复习重点:明确开头结尾的写法,会修改,能围绕中心写开头结尾。复习具体步骤:

一、教师讲评开头和结尾

1、多媒体展示学生作文

2、同学评议优点,总结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及特色。

3、评议不足之处,加以修改。

二、作文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及特色 开头方式归纳:

1、开门见山式

2、引用名言式

3、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式

4、对比等写法

重点提示:无论是用何种方式开头,最重要的是点题。写事的文章要写出事件的意义或影响,写人的文章要写出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结尾方式归纳:

1、画龙点睛式

2、引用名言式

3、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式

4、对比等写法

重点提示:无论是用何种方式结尾,最重要的是扣题。在开头的基础上,要有所延伸和升华。写事的文章要写出事件的意义或影响,写人的文章要写出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三、朗读范文

四、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根据要求修改开头和结尾

五、家庭作业:练习写人和写事的开头和结尾

作文复习

复习目标:讲评开头和结尾,学生修改开头和结尾。复习方式:教师讲评,学生练习。

复习重点:修改开头结尾,能围绕中心写开头结尾。复习具体步骤:

一、复习作文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及特色

二、教师讲评开头和结尾

1、多媒体展示优秀的开头和结尾,强化范例的作用

2、同学评议优点,找出自己开头结尾的不足

三、范例展示,强调首尾及过渡语段

四、学生“根据中心”修改自己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根据要求修改开头和结尾

五、多媒体展示学生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评议、修改。家庭作业:练习写人和写事的开头和结尾

第十二课时

七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篇3)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

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作者简介: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纪昀,字晓岚,他身子很是肥硕,生平最畏暑热;做总裁时,在馆内校书,适值盛夏,炎酷异常,他便赤着膊圈了辫,危坐观书。巧逢乾隆帝踱入馆门,他不及披衣,忙钻入案下,用帷自蔽,不料已被乾隆帝瞧见,传旨馆中人照常办事,不必离座,馆中人一齐遵旨。乾隆帝便踱到纪昀座旁,静悄悄的坐着。纪昀伏了许久,汗流浃背,未免焦躁起来,听听馆中人寂静无声,就展开了帷,伸首问众人道:“老头子已去么?”语方脱口,转眼一瞧,座旁正坐着这位首出当阳的乾隆帝,这一惊正是不小。向着他道:“纪昀不得无礼。”纪昀此时只得出来穿好了衣,俯伏请罪。乾隆帝道:“别的罪总可原谅,你何故叫我老头子?有说可生,无说即死。”众人听见这句上谕,都为纪昀捏一把汗。谁知纪昀却不慌不忙,从容奏道:“老头子三字,乃京中人对着皇帝的统称,并非臣敢臆造,容臣详奏。皇帝称万岁,岂不是老?

皇帝居兆民之上,岂不是头?皇帝便是天子,所以称子。这‘老头子’三字,从此流传了。”聪明绝顶。乾隆帝拈须笑悦。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朗读课文。

四、翻译课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pǐ)于河,

沧州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边,庙门倒塌到河里,

▲二石兽并沉焉。(门旁)两只石兽也一起沉到河里了。 焉,助词,无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经历了十多年,和尚募集到了一笔钱,(决定)重修(庙门),

▲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便到河中寻找那两只石兽,居然没找到,

▲以为顺流下矣。认为石兽顺着河的方向冲到下游去了。下,往下游去。

▲棹(zhào)数小舟,曳(ya)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便划着几条小船,拖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一点踪迹也没有?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有个学究在庙里开馆执教,听到这件事便嘲笑说: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怎么能被洪水带了走呢?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石头的特性是坚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松散而轻浮,

▲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石兽埋没在泥沙上,就会越沉越深。 耳,助词,表示肯定。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顺着河流往下游去寻找它,不是荒唐吗?”沿,顺流而下。

▲众服为确论。

众人信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论断。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一个老水手听了学究的话后,又嘲笑说: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凡是河中失落的石头,都应该到河的上游去寻找。”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正因为石头的特性坚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松散而轻浮,盖,表原因的发语词。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

(所以)水流不能冲走石头,它的反冲的力量,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一定会在石头迎水的地方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半身空着时,石头一定会倒在陷坑中。倒掷,摔倒。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像这样再冲击,石头又向前再转动。

▲转转不已,遂反溯(sù)流逆上矣。

这样一再翻转不停,于是石头会反方向逆流而上了。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到下游去寻找它,固然荒唐;在石兽掉下去的当地寻找,不是更荒唐吗?”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地方寻到了石兽。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还多着哩, 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预习课后训练题。

2、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有条件的同学制作相关演示课件。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复习文言文加点字解释。

二、问题探究。

1、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2、故事中主要出现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对事情的看法如何?

3、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三、请学生口头回答上述问题,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次大意。

可分五层:一头一尾,中间三层。

开头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第一种寻找方法;接着是另三种不同的寻找方法;最后,

由事而理,点明遇事不能“据理臆断”。

四、总结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

1、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1)、学生演示。

(2)、教师演示。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2、师生共同归纳:

第一种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第三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四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五、认识不同的原因及性格分析

提示:

课文是怎样结构的?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本文围绕寻找河中石兽这一线索,展开戏剧性的情节,在前三段通过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对寻找石兽的不同见解的叙述,寓理于事,作者在文末以议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观点: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句话,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写法探究:

1.层层铺垫

最先以寺僧的做法为讲学家的看法做铺垫,以突出讲学家的看法“众服为确论”,并且通过讲学家对寺僧的评价“颠”来写出讲学家对自己的看法的自信。最后写老河兵,老河兵的一番话,加上“果得于数里外”的结果,巧妙地表现自信的讲学“不更颠乎”,极具戏剧性和讽刺性。

2.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不管讲学家的观点是否与实际相符,其阐述的道理是能“究物理 ”的,所以人们能信服;老河兵的观点处看上去似乎不合常理,但其分析有着不可辩驳的说服力,事情的结果也验证其看法的科学性和推理的合理性。

3.细节描写增加了文采和可读性。如讲学家的“笑”(包含了讲学家对寺僧的嘲讽和一种自信,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态)老河兵的“笑”

(流露出了老河兵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和沾沾自喜)

五、分析最后一层,概括文章的中心。

1、概括文章的中心: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

2、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联系生活实际,更深入地领悟这一道理。

六、拓展阅读:《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训练题。

2、归纳本课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

七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篇4)

一、情景激趣:

由小学时学过的叶圣陶先生的两篇文章《荷花》《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入。

二、目标引趣:(PPT展示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情感。

2.掌握本文对人物以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三、识人入趣:(PPT展示两位大师简介)

1、初识叶老。生读注释内容以及屏幕上相关内容,初识叶圣陶先生。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2、认识张老。生读PPT内容,了解张中行先生。张中行,河北香河河北屯人,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四、字词知趣:

1.指生读PPT字词,教师评价。

2.生齐读PPT字词。

修润生疏商酌譬如朦胧别扭

拖沓妥帖诲人不倦不耻下问

颠沛流离

五、感知存趣:

1、请学生速读文章,思考文中写了叶圣陶先生哪些事情?

2、生读文章,师巡视。

3、生回答,师点评总结。

4、师预设:

六、品读悟趣:

这篇文章语言平易,蕴藏的情感却极为深厚。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能够打动你们的段落,然后想一想这段文字应该怎样读,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可以小组齐读这段文字,也可以个人朗读这段文字,读完后,再派代表分析蕴含的情感。

1.生小组讨论,试读,分析。

2.生展示读,师评价。

3.师总结。

4.师展示读。

七、小结存趣

七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篇5)

一、学习目标

① 摘抄优美词语,积累语言。

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 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

④ 学习欣赏文章美。

⑤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二、学习重难点

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 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③ 学习欣赏文章美。

三、课前准备

学生: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教师:录音机,磁带(歌曲《爱的奉献》)。

四、自学设计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无数次地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在那里,我们认识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今天,我们再次步人美丽的抒情童话世界,那里有诗一般的境界,有汩汩流淌着的爱的清泉,还有等待我们结识的新朋友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2、教师投影出示学习目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① 教师范读课文,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声音要轻,创设温馨情境。

②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然后讨论:

a.课文中有哪些句子表现了盲孩子的心情变化?

b.归纳一下本文的情节发展步骤。

以上两个问题学生讨论不会有太大困难,可指导学生边讨论边把能表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语句在书上用横线标出(他的日子过得很寂寞。盲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色彩,它很快乐。“啊,我看见它了,萤火虫……”他从来没这样快乐过。盲孩子望着他的影子惊喜地叫起来:“啊!我的影子,是你吗?我好像看见你了!真的,我看见你了!”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再归纳出文章情节步骤,教师板书如下:

盲孩子很寂寞→“影子”的陪伴给盲孩子带来快乐,带来温暖→影子、萤火虫、太阳、月亮的爱使盲孩子得到光明

3、探究研读,理解文章主旨,欣赏文章美。

①组织学生讨论,欣赏文章美感。

a.本文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温馨的氛围,有着诗情画意般的境界。你分析一下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种意境美的。

b.美好的意境是靠美好的语言表达的,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体会一下这些语言有什么好处。

可四人小组讨论,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都受到美的感悟熏陶。

第l题让学生理解意境美,可从盲孩子热爱生活,渴望光明,情调轻松欢快,情境多姿多彩方面理解。如:“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采摘野花野果”,“听潺潺的流水声”,萤火虫“幽蓝”“翠绿”的光,以及太阳、月亮、“弯弯的彩虹”、“各色花朵”、“绿草”、“露珠”等,这一些就构成了一种绚丽的、诗情画意般的境界。

理解第2题,学生可以从个人角度举例分析美的语言,不强求一律。例如:

◆全篇几乎都由短句构成,好读,不拗口,如“他还看见了天上出现了弯弯的彩虹。”“他还看见了各种颜色的花朵。”“还有绿草。还有草叶上明亮的露珠。”

◆叠音词很多,不仅形象感强,描写情态逼真,还可以舒缓语气。如“轻轻”、“咩咩”、“哞哞”、“潺潺”、“阵阵、”“飘飘忽忽”、“幽幽”、“缓缓”等。

◆节奏感强。如“话音刚落,一声霹雳炸响,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他们走过泥泞的旷野,踏上小路,走向家中。”

◆含蓄,有象征意义。如“我从阳光里来,也从月光里来,还从灯光里来。”“光明是我的母亲。是她让我来到你身边陪伴着你的。”“他俩说,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

◆按句排列,短小、活泼、跳跃,像小溪流水,自然流畅,适合孩子阅读。如“他是一个盲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光亮,没有色彩。”“他是一个永远生活在黑夜里的孩子。”

②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文章主题。

[讨论]结合课文情节的发展和诗情画意的境界,我们应如何理解文章主题。

对于文章主题的理解,可以借助于练习一出示的两种说法让学生评判。鼓励学生多向思维,有新的见解。对练习一所列出的两种理解,应该肯定都是正确的。让学生明白,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其主题,得出不同答案。如学生说出这两种以外的答案,如:不管自己曾遭遇什么不幸,都要像盲孩子一样热爱生活,追求光明未来等,也应予以肯定。当然,从文章整体内容理解,关爱像盲孩子一样的弱者,使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则更贴切一点。

4、总结

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主题,构成了这篇美的课文。我们来分角色朗读一遍课文,让这种美在我们心中永驻。

(一人读叙述语言,一人读“盲孩子”的话,一人读“影子”的话,齐读众多“萤火虫”的话,可再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5、布置作业

① 你在生活中接受过别人的真诚帮助吗?你在生活中有过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经历吗?请你以“爱”为中心,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写篇短文,表达出学了这篇文章的心理感受。

② 摘抄优美的词句,写到练习本上。

6、信息反馈:

七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篇6)

1.先要求学生跳读课文,思考:“文章讲述的是什么事?表现哪个方面的话题?以此来整体把握课文。

2.问题研讨:①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②散步本来是一件小事。作者却小题大做、大词小用,请把这些地方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意图。⑧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

3.研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比如全文中母亲仅有两句话,第一句话“还是走小路吧”,因为她是“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后说的,有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所以应该读成拖音“还一一是一一走小路吧”。而第二句“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不必大声,应读出母亲吩咐儿子时的坦然。而“我”的那句“走大路”,读的时候要表现出斩钉截铁、没有商量余地的味道。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

1.从揣摩语言入手,抓住其中的情景描写或重要语句展开讨论(见教学用书): 同时,最好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想象画面和情景,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动笔画几幅诗意图。

2.在课的最后就本课组织一次朗诵比赛,鼓励学生配乐朗诵。

3.了解散文诗的特点,了解冰心“小诗”的特点。

4.利用自读课本,扩展阅读泰戈尔诗、冰心小诗。

第24课 《世说新语》两则

1.基本教学模式应当是“诵读一讨论一—诵读”。两次诵读的要求应有所不同,前—次要求和复述故事结合起来,达到基本成诵,并且读懂,字词句过关,最好能翻译;后一次是背诵课文。

2.探究讨论的重点可以有:A、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一句更好?为什么?我们能想出一二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词吗?B、你如何看待陈元方的为人原则、是非观?

3.简要介绍《世说新语》这部书。

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

1.本次活动大多是学生个人在家庭中活动,所以,教师要做好布置和安排。比

如:A、通过适当途径和方式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对活动心中有数,便于活动顺利而有效地展开;B、活动涉及到对家长的咨询、追问或采访,教师最好和学生一起讨论一个具体的采访提纲,设计一些具体问题。

2.提前一周布置下去,提出具体要求。在这期间可以抽查学生的访谈提纲或记录,以收到督促、监控之效。

3.评价不可缺少。评价的方式可以有:自我评价→同桌互评→小组评价→教师批改→讲评作文,还可以通过问卷形式征求家长意见,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对表现优秀的同学予以表扬。评价的时候还需注意定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课内活动时间:写作2教时,交流1教时、评价1教时。

关于课后练习

1.体现了少而精的原则。就数量来看,精读课文三四道题,略读课文两三道题, 引导学生少做练习多读书,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

2.练习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用。

3.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如《羚羊木雕》—文后的练习,具体分析略)。

4.特别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拓展,并尝试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比如《风筝》和《散步》后都附录了用来比较阅读的短文,通过课内外的比较阅读,对兄弟间的手足情和母子之间的亲情有一个更深入的体验和思考。

5.十分强调通过诵读来理解、体味和感悟课文,有些还特别要求背诵。

6.设计了一些开放性、发散性的题目(略)。

七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篇7)

2016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第一、二、三课时:基础知识

一、字音字形

1.《春 》

嗡wýng

朗润rùn

酝yùn酿niàng

卖弄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应和hâ

嘹liáo亮

烘hōng托

静默

风筝

抖dǒu擞ǒu

窠ký巢cháo 宛转 黄晕yùn 喉咙

一年之计在于春 健壮 2.《济南的冬天》

镶xiüng

单单

安适

着zhuï落

慈善

肌肤

秀气 宽敞

贮zhù蓄xù

澄chãng清

空灵

地毯 响晴 髻jì 3.《雨的四季》

蝉chán 畦qí 花苞büo 娇媚

棱lãng镜

粗犷guǎng

睫毛 衣裳shɑng(轻声)

铃铛düng

端庄

静谧mì

屋檐yán

凄冷 化妆

莅lì临

造访

吝lìn啬sâ 淅xÿ沥lì

干涩sâ 草垛duî 高邈miǎo 绿茵yÿn茵

咄duō咄逼人 4.《古代诗歌四首》

沧 cüng 碣 jiã 澹澹 dàndàn 竦峙 sǒngzhì 瑟 sâ 哉 züi 莺 yÿng 啄 zhuï 堤 dÿ 5.《秋天的怀念》

瘫tün痪huàn 暴怒nù

沉寂jì

侍shì弄

捶chuí打 憔qiáo悴cuì

央求

絮xù叨düo

诀juã别

淡雅 高洁

烂làn漫màn 翻来覆fù去

喜出望外 6.《散步》

信xìn服

分歧qí

取决

一霎shà

两全 粼粼lín 各得其所 7.《散文诗二首》

蒂dì

梗gþng

匿nì笑

沐mù浴yù

祷dǎo告

姊zǐ妹

亭亭 徘pái徊huái

遮zhý蔽bì

心绪xù

流转

荫yìn蔽 攲qÿ斜 8.《世说新语》 谢太傅 王凝之 níng .fù 骤zhòu 谢道韫yùn 奕 yì.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系jì 窜cuàn 觅mì

跪guì

拗ǎo

攒cuán 确凿záo

轻捷jiã 云霄xiüo

倘tǎng若

鉴jiàn赏

啄zhuï食

和蔼ǎi

恭敬

质朴

渊yuün博

倜tì傥tǎng

淋lín漓lí

盔kuÿ甲

绅shýn士

机关

无从 宿儒rú 同窗 博学 人迹jì罕hǎn至

人声鼎dǐng沸fâi 10.《再塑生命的人》

捡jiǎn

感慨kǎi 搓cuō捻niǎn

绽zhàn开

争执zhí 惭cán愧kuì

悔huǐ恨 激荡

奥秘mì

拼pìn凑cîu 企qǐ盼

截jiã然不同

疲倦不堪kün 小心翼yì翼

不求甚shân解 混hùn为一谈

恍huǎng然大悟 油然而生

花团锦簇cù

美不胜shâng收 11.《论语》

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男子的尊称。《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说:通“悦”,说的古字,高兴,愉快的意思。朋:志同道合的人。

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愠(yùn):生气,发怒。君子:道德修养高的人。曰:说,说道。乎:语气助词,相当于“吗”。“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日:每天。吾:我。日:每天。三:多次。

省:检查,反省。为:替。谋:办事。忠:尽心尽力。

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温:温习。

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新:有得到新的体会和通悟新的内容两重意思。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人谋而不忠乎:介词,替。

以为:以(之)为,凭借(这一点)作为。之,代指温故而知新,译为“这一点”。师:教师,老师。矣:句末语助词“了”。

学:学习。这里指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而:连词,表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思:思考,思索。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dài):疑惑。

女:通“汝”,人称代词,你。愠yùn 省xǐng 传chuán 逾矩yú jǔ 罔wǎng 殆dài箪dün 曲肱qǔ gōng 笃志dǔ zhì 12.《纪念白求恩》

冀jì

派遣qiǎn

殉xùn职

动机

狭xiá隘ài

极端热忱chãn 冷清

纯粹cuì

佩服

高明

鄙bǐ薄bï

出路

拈niün轻怕重

漠mî不关心

麻木不仁

精益yì求精 见异思迁qiün 13.《植树的牧羊人》

栋dîng

拣jiǎn 戳chuō

慷küng慨kǎi

帐篷pãng 废墟xū

坍tün塌tü

呼啸xiào

滚烫

张扬

溜liū 达 琢磨zuï mo

微薄bï

酬chïu劳

硬朗

水渠qú

流淌tǎng 光秃tū秃

干涸hã 不毛之地

刨páo根问底

沉默寡guǎ言 14.《走一步,再走一步》

灼zhuï

扒bü

趴pü

酷kù热

厌倦juàn

附和hâ

突兀wù 怦pýng怦

嘲cháo笑

晕yūn眩xuàn

哭泣qì

呻shýn吟yín

恍huǎng惚hū

暮mù色 安慰wâi

凌líng乱

惊讶yà 抽噎yý

畏wâi惧jù 参cýn差cÿ不齐 哄hōng堂大笑

惊慌失措cuî 15.《诫子书》 夫(fú)淫yín 慢màn 躁zào 16.《猫》

逗dîu 缕lǚ

倚yǐ

妄wàng

消耗hào

忧郁yù

懒惰duî

怂sǒng恿yǒng 安详xiáng

乞qǐ丐

预yǜ警

怅chàng然

蜷quán伏

叮嘱zhǔ

惩chãng戒 悲楚

断语

冤yuün枉wàng 虐nûâ待

芙蓉鸟

畏罪潜qián逃

17.《动物笑谈》

凫fú 鹳guàn 敛liǎn

哺bǔ乳

羞怯qiâ

写照

匍pú匐fú 原委

鹦yÿng鹉wǔ 温驯xùn

禁jìn锢gù 滑翔xiáng

余晖huÿ 俯fǔ冲chōng 柠níng檬mãng 嗔chýn怪需索 蹒pán跚shün 怪诞dàn不经

大相xiüng径jìng庭

神采奕yì奕 18.《狼》

缀zhuì 窘jiǒng 薪xÿn 苫蔽shàn 奔倚yǐ 眈眈dün 瞑míng 少时shǎo 径去jìng 暇xiá 暴bào 毙bì 隧suì 尻尾küo 黠xiá 顷刻qǐng 禽兽qín shîu 19.《皇帝的新装》

笨bân

赐cì

聘pìn

炫xuàn耀

称chân职

愚yú蠢chǔn 现款 妥tuǒ当

理智

呈chãng报

钦qÿn差

滑稽jÿ 圈定

狡猾 陛bì下

爵juã士

头衔xián

勋xūn章 袍páo子

不可救药

骇hài人听闻

随声附和hâ 20.天上的街市

焚fãn

溅jiàn 缥piüo缈miǎo

镀dù金

闪烁shuî

港湾 21.《女娲造人》

抟tuán 揉rïu

荒凉

寂寞 莽mǎng莽

蓬pãng勃

澄chãng澈châ 掺chün和 非凡气概gài 灵敏

泥潭tán 绵延yán

剧务 神通广大 灵机一动

眉开眼笑 力不暇xiá供 22.《寓言四则 》

雕像

庇bì护

爱慕mù

虚荣

较量

凯歌

溉gài汲jí 杞qǐ人忧天

第四课时:词语解释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贬义词)

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喜出望外:形容遇到意料之外的好事而特别高兴。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截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

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 ,身体由于过度劳累而无法支撑。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求理解精,不着眼于一字一句的解释,无贬义。如:好读书,不求甚解。

——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现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也指了解情况不深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花团锦囊: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接受不完 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煞有介事: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饥肠辘辘:形容十分饥饿。

拈轻怕重 :指接受任务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 漠不关心 :漠:冷淡。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贬义

麻木不仁 :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贬义 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见异思迁: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贬义 不毛之地 :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刨根问底 :

比喻追究底细。

沉默寡言:沉默:不出声;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褒义

惊慌失措: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贬义 参差不齐:参差: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畏罪潜逃 :犯罪后害怕被制裁而逃走。畏罪:犯了罪怕被制裁。据为己有 :将别人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的孤苦伶仃:伶仃:孤独,没有依靠。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怪诞不经 :怪诞:离奇古怪;不经:不合常理。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大相径庭: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神采奕奕: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褒义。

不可救药: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贬义 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神通广大: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灵机一动:灵机:灵活的心思。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褒义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贬义

踉踉跄跄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走路不稳。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现代文阅读

第五课时:文体知识

一、文章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二、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三、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乐写哀、以动写静、动静结合、以声衬静。

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五、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作用: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③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④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六、记叙顺序:顺序、倒叙、插叙

顺序(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七、记叙文中的描写:记叙文中的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1.人物描写又细分为:

A肖像描写B外貌描写C神态描写D动作描写E语言(对话)描写F心理描写 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2.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①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推动情节发展;③渲染气氛,为下文埋下伏笔。④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或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或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⑤结合具体语境:设置了„„的背景,烘托形象,突出、深化主题,与开头形成照应,使文章形象、生动、增强文章感染力。⑥暗示社会环境。

(2)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①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侧面(又叫间接)

十一、记叙文中心、主题的归纳:

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十二、文眼:标题是“文眼“,统帅全文(新闻),有时交代主要人物、故事情节,有时交代主要事、物(“物”象征意义);有时还是“线索”

十三、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十四、散文的分类及其特点: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十五、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十六、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七、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十八、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十九、记叙文语言特征:生动、形象准确

第六、七、八课时:答题技巧

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括文章内容,点明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二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一)语句的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照应文章标题,渲染气氛,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引出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承上文,总起下文),过渡作用;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文末:总结全文,点题或点明中心,引人深思,深化主题,升华主旨,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二)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三)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清新优美、简洁凝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思、精辟深刻、音韵和谐、寓意深刻、说理透彻、有说服力、引发阅读兴趣、富有感染力。

风格:柔婉、豪放、灵秀、庄严、绮丽、朴实、繁复、凝练生动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或生动优美)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它“„„(适当地选入下面词库抄的语言)” 附:朴实自然的语言赏析词库。

1、朴实无华

2、平易省净的语言,运笔飘逸流动,设色素淡而隽永 言简意赅,清真雅洁 语言简洁,气势纵横 文字洗练,意境深邃 语言朴实活泼,节奏明快,文辞畅达,沉静雅洁 写得晶莹澄澈,明润无疵,如诗如画

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词库

文笔凝练,刻画传神 细致传神的描绘,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 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深思,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汹涌豪迈的气垫,清丽隽永的风格,稳健深沉的笔触 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 三 修辞手法的作用及答题模式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十对象十特性(即修辞+修辞作用)

用XX比喻XX(或XX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事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态(或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2.拟人:把XX拟人化(或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生动形象的表现了„„的情态(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栩栩如生,逼真。)

3.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答题格式:„„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使句式更整齐,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突出了(事物)„„特点。4.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5.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6.对比:将„„与„„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7.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要更强烈。

8.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9.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11.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12.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附:语句作用、含义分析

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2.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说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以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5.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6.文中划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即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下自己的语言即可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五、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六、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

1.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借助文章中的过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词语,表示时间变化的语句,表地点转换的词句,还要注意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

1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2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3A、以写事为主的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B、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2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3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4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C、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2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2.学会概括段意、层意。

1抓文段的中心句。即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2用概括法。概括段意、层意可采用下列方法:○

3把两个或两个以即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各层写了什么或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来概括。○上意思的段落概括出联合段意。总之要求:完整、简洁、明确。

七、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1.对比手法: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2.象征(托物言志)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文章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中心。5.烘托、渲染: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是我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八、描写手法的作用:

1外貌(肖像)描写: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2语言描写: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3动作1.○

4心理(神态)描写,(细节)描写: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2.公式:

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动作:运用„„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 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九、记叙线索公式:

1以“物”为线索○2以“事”○3以“人”○4以“时间”○5以“感情”○6以“地点” 1.分析线索种类:○2.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答题套路:以„„为线索,串连事例,塑造人物形象,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十、记叙文中议论

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叙”主体,“议”是附属成分,不可本未倒置;“议”是“叙”的自然发生,并不是强加上去的。“议”宜短不宜长,点到为止,不可以“议”代“叙”。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作用:可起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十一、记叙文中抒情: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发式:

间接抒情是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注意:阅读散文时,要特别注意文章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特点。

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十二、称谓变化公式:称谓变化也反映了情感的变化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第一人称的“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即经过艺术加工的“我”。经过了虚构,就不是作者本人;把生活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算作者本人。

2.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第九课时:其他类

十三、其他类

(一)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用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二)文段中主人公的判断;

原则:必须依据本文的主题 散文(包括杂文、通讯、一般记叙文)中的“我”等于作者本人,而小说中的“我”不等于作者本人,而是作者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虚构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

(三)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用第一人称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生经历。

(四)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1.必须用第一人称 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五)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 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2.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六)读图题公式

1.分析画面构成要素。看清上中下或左中右各有什么,画面的主题词或标题是什么,画面中的人物语言有什么给漫画写题目的公式:题目+内容+启发2.结合画面含义,说自己的看法或得到的启示及提出自己的意见,要分要点来写(写成1、2、3)3.给画面定标题,要不能离开画面含义或寓意。4.说画面的寓意,也就是看到A联想到B,A、B具有共性。

(七)名著阅读公式

1.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2.写出相关章节的故事情节3.写出主人公姓名及著作名称。4.如果要求用精炼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手法中选择一个方面对文学名著进行评点,最好考虑人物形象上下手答题。

(八)写信公式

1.注意书信格式(开头称谓顶格写,“此致”“敬礼”的位置,写信人的署名,写请年月日)2.表示祝愿、希望等的内容放在书信内容最后面。

(九)诗文佳句赏欣公式:

1.推敲词语运用,注意用“生动”、“形象”、“逼真”等词语。格式为:„„用运的好,描写了(或刻画了)„„十分形象、生动、传神。2.从修辞格来赏欣,见前面修辞格。3.从诗文整句的思想性来赏欣,要从诗文所具有的意境(思想境界,包含的哲理)上来写,类似于解释诗句。

(十)文言句子划分停顿公式: 1.带有“故”“是以”等标志的句子,在这些词语之后画斜线。2.名词作状语的,在这个词语之前划。3.“可以”类实际是两个词语,在“可”后划。4.主语和谓语之间划。5.谓语与宾语之间划。

(十一)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

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出题套路:这一类型的题目它都会要求考生“谈谈你的看法”,“你认为„„”只要符合文题要求,所谈内容言之有理之成理即可得分。1.表达时最好要有标志性语言。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比如„„ “这样的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2.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给阅卷老师留下观点鲜明之感,而且给人以条理清楚,论证有力的良好印象。3.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4.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十二)仿写练习训练。

1、仿照例句,另写一个句子。

例句:没有泥石的聚积,就没有高山的巍峨。

没有 _____________的聚积,就没有

。2.仿写下面划线的句子。

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

秋高气爽,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_____。

3.依照句子,从“成功/失败、得意/失意、顺境/逆境”三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也可自拟一组)仿写句子。要求:①句式基本相同;②修辞手法基本相同;③语意通顺。(2分)

例: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仿:朋友是什么,朋友是

。朋友是。

4.仿照例句,运用比喻,另写一组句子。(可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句意须前后关联,字数不一定与原句相同。)(4分)

例:一棵树,是一艘大地的船。

大地的船,为春风升起绿帆。

第十课时:作文复习

学习目标: 1.能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实体验,做到行文、立意、选材新颖,力争写出个性,表现好的创意。

2.做到语言简洁、流畅、得体,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注意文章的过渡和照应;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3.能够根据材料与题目的需求,恰当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内容积极健康,感情真挚。重、难点:能够根据材料与题目的需求,恰当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内容积极健康,感情真挚。

第一环节:知识回顾(用时5分钟)

本学期训练的作文主题分别为:1.从生活中学习写作(①观察生活;②感受生活;③写自己熟悉的生活);2.说真话,抒真情;3.文从字顺(①语句表达要准确,用词避免产生歧义;②要注意语句间的连贯;③写完后要读一读,还可以请别人来读);4.突出中心(①首先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就围绕这条线来写;②还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5.条理清楚(①对写作的内容要有整体构思;②要确定好写作的顺序;③先列提纲);6.发挥联想和想象(①联想要自然贴切;②想象要合情合理; ③联想和想象要有新意)。

在本学期进行的六次大作文训练中,从这六个角度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对简单的记叙文已经把握。第二环节:自主探究(10分钟左右)

一、善于发现(通过自查和互查发现自己和同桌在本学期六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问题:怕写作文;胡编乱造;套作;抄袭成风;思维混乱;没有中心;条理不清;材料陈旧;伪感情、假大空;没有文体意识;词不达意;词语匮乏;错别字多;行文格式不对;乱用标点符号;书写潦草等15大问题。

原因:

1、缺少平时练笔。学生很少有写日记的习惯,这不利于学生语言思维的形成和叙事能力的培养,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没法及时记录下来。

2、缺少必要的知识素材储备。很少有看课外书的习惯,自然就很少从书中获得必要的写作素材。没有经典的素材,自然很难在文章中体现出经典的具有说服力的事例。而很少做读书笔记,自然就不能让自己看过的东西及时记录下来,看过的东西更多也只是转瞬即逝,不利于典型事例和优美语言文字的再现,自然就学不到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优美文字和精妙构思,这也不利于学生写作的基本功的积累。

3、缺少必要的作文方法指导和基本功训练。从表所反映的结论可以看出,学生对作文的写作方法上还很欠缺,很多同学在如何写作文上还比较迷茫,无所适从;而写作文时缺少必要的语言积累,也是学生怕写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提出对策(针对以上的失误,你认为如何解决呢?)

在写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不要偏题。分析作文的具体要求,注意文体和字数。2.话题作文,应围绕话题拟一个好的标题,题好一半文。

3.有一个精彩的开头和结尾,尽可能前后照应,开篇点题,结尾深化中心。

4.行文语言尽可能生动,对人物、场景多描写。可引用名言警句,运用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5.选材新颖,不落俗套;可尝试书信体、日记等写作形式,有创造性。6.段落灵活,根据需要实时分段,切忌三段式。

7.书面整洁,书写规范,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写好后不宜再做改动。

8.先构思,思考成熟后再作文,不要匆忙下笔,边写边想。作文前脑海里一定要有文章的轮廓,就是有写作的提纲。第三环节:合作探究(15-20分钟左右)

一、记叙文题目拟定方法(列举如下,请同学们举例子)

1、人名式。《藤野先生》《孔乙己》

2、事名式。《记一次**活动》

3、物名式 《绿色蝈蝈》

4、地名式

5、人物身份式

6、特写镜头式

7、点题式

《珍惜幸福》《幸福的内涵》

8、象征式 《》

9、回忆式《往事并不如烟》

二、记叙文常见的开头格式(结合自己作文和课文举例)

1、开门见山开头法。

2、引用开头法。

3、肖像描写开头法

4、环境描写开头法

5、抒情开头法。

6、倒叙(悬念)开头法

7、传说、故事开头法

8、回忆开头法。

9、联想开头法

10、先闻其声开头法

三、记叙文常见的结尾格式(结合自己的作文和课文举例)

1、自然收束结尾法

2、卒章显志结尾法

3、呼应篇首结尾法

4、委婉含蓄结尾法

5、抒情结尾法。

6、引申升华结尾法

7、表决心结尾法。

8、引用结尾法

9、联想想像结尾法

10、梦境结尾法

第四环节:针对训练(作文复习之心理描写篇)(10分钟左右)

文章是否能以情感人,往往取决于人物形象的鲜活与否,而感情产生于人的心里,因此,着力刻画人物的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何为心理描写?先看下列习作片段: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是某学生的一段作文,写的是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那么如何进行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

其实,心理描写就是将人物内心的喜、怒、哀、惧、秘密和矛盾,生动具体地呈现给读者。其方法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描写,它包括:内心独白、梦境幻觉描写等;另一类是间接描写,它可借助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环境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

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多出现在第一人称的文章中。可直接写“我”的想法、感受、打算等。是我的感情、情绪的自然流露。因为它类似于戏剧中的内心独白,所以又称独白式。如:当我换上游泳装,投身在这碧海之中,我就感到整个身心都无比舒适。那些使人烦恼的事,早已不知逃到何方。亲切的海风抚摸着我,温柔的大海拥抱着我„„我感到青春的活力属于这美妙亲妮的大海。(这里直接写“我”在水中的惬意和快乐,突出心情阳光般地灿烂,是情绪的直接渲泄。)

我们再来看刚才的那个片段: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怎样写把“紧张”表现出来呢?请以独白式仿写

示例: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要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注意在内心独白之前一般可以加上“想”、“心说”等提示语)。

幻觉描写 幻觉能折射出人物的心愿或思想感情。人在特定的状态下,耳边或眼前会出现虚幻的画面或声音,而这些往往是自己最想或最怕听到和看到的,如将这些内容详细准确地描绘出来,就是当时人物内心的最好写照。

例如: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简析:这是《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鲁迅先生通过心理幻觉,描绘当时自己对先生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再如:她急忙把整束为柴中剩下的那些都擦亮了,因为她非常想把祖母留住。这些火柴

发出强烈的光芒,照得比在白天还要明亮。祖母这次显得特别美丽和高大。她把小姑娘抱起来,搂在怀中。她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去了,越飞越高,飞到既没有寒冷,也没有饥饿和忧愁的地方去了——她们是跟上帝在一起。

这段文字是对卖火柴的小女孩临终前的幻觉进行描绘。小女孩无衣无靠,形影相吊,缺吃少穿,受尽苦难。这种心理是她对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忧愁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和真切写照。

如果要对这段文字添上幻觉描写,该怎样进行? 示例:

我好象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四、命题记叙文写作的三句诀

1、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

2、用故事表达出一种思想

3、将思想蕴含于描写之中

七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篇8)

复习导引

(一)复习目标

1.回顾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掌握。

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3.品位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二)复习重点

1.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2.品位赏析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三)复习方法

构建知识网络,梳理剖析主干知识;强化训练以实现理解,,互动探究以寻求规律。

第21课 风筝

1.在本单元的5篇课文中,《风筝》是意蕴最丰富的一篇,应该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宜从多种角度加以引导,拓展思维空间。

2.训练探究文意的能力。这篇课文的难点较多,正是研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要让学生预习时把不理解的地方划出来,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问精神。教师教学用书里提出并解答了的九个问题,基本上解答了全文的要点,可以一次性提出来;同时,在“有关资料”中精选部分有助于探究课文主题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将问题整理一下,根据材料和课文,有步骤地研究。

3.课文研读要以难为乐,又要把握住“度”,不要求一下子理解透彻。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是收获,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将来可以慢慢感悟,不必追求讲深讲透,不必追求面面俱到。

4.感受鲁迅的人格、胸怀。

第22课 羚羊木雕

1.可以分角色朗读。

2.课文从孩子的眼光和心态看待——场家庭矛盾,叙事角度和叙事语气与学生很接近,据此,教师应设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提问:女儿既然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恰当?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发生?

2.这场矛盾没有一个完满的结局,留下一个空白,正好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比如探讨人物语言后的许多删节符号所蕴涵的意味:比如指导学生分组,分别代表矛盾的三方,讨论这场矛盾的是非曲直。

3.分析矛盾发展变化的几个层次。

4.抓住人物内心变化发展的线索。

第23课 散步

1.先要求学生跳读课文,思考:“文章讲述的是什么事?表现哪个方面的话题?以此来整体把握课文。

2.问题研讨:①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②散步本来是一件小事。作者却小题大做、大词小用,请把这些地方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意图。⑧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

3.研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比如全文中母亲仅有两句话,第一句话“还是走小路吧”,因为她是“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后说的,有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所以应该读成拖音“还一一是一一走小路吧”。而第二句“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不必大声,应读出母亲吩咐儿子时的坦然。而“我”的那句“走大路”,读的时候要表现出斩钉截铁、没有商量余地的味道。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

1.从揣摩语言入手,抓住其中的情景描写或重要语句展开讨论(见教学用书): 同时,最好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想象画面和情景,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动笔画几幅诗意图。

2.在课的最后就本课组织一次朗诵比赛,鼓励学生配乐朗诵。

3.了解散文诗的特点,了解冰心“小诗”的特点。

4.利用自读课本,扩展阅读泰戈尔诗、冰心小诗。

第24课 《世说新语》两则

1.基本教学模式应当是“诵读一讨论一—诵读”。两次诵读的要求应有所不同,前—次要求和复述故事结合起来,达到基本成诵,并且读懂,字词句过关,最好能翻译;后一次是背诵课文。

2.探究讨论的重点可以有:A、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一句更好?为什么?我们能想出一二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词吗?B、你如何看待陈元方的为人原则、是非观?

3.简要介绍《世说新语》这部书。

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

1.本次活动大多是学生个人在家庭中活动,所以,教师要做好布置和安排。比

如:A、通过适当途径和方式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对活动心中有数,便于活动顺利而有效地展开;B、活动涉及到对家长的咨询、追问或采访,教师最好和学生一起讨论一个具体的采访提纲,设计一些具体问题。

2.提前一周布置下去,提出具体要求。在这期间可以抽查学生的访谈提纲或记录,以收到督促、监控之效。

3.评价不可缺少。评价的方式可以有:自我评价→同桌互评→小组评价→教师批改→讲评作文,还可以通过问卷形式征求家长意见,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对表现优秀的同学予以表扬。评价的时候还需注意定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课内活动时间:写作2教时,交流1教时、评价1教时。

关于课后练习

1.体现了少而精的原则。就数量来看,精读课文三四道题,略读课文两三道题, 引导学生少做练习多读书,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

2.练习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用。

3.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如《羚羊木雕》—文后的练习,具体分析略)。

4.特别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拓展,并尝试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比如《风筝》和《散步》后都附录了用来比较阅读的短文,通过课内外的比较阅读,对兄弟间的手足情和母子之间的亲情有一个更深入的体验和思考。

5.十分强调通过诵读来理解、体味和感悟课文,有些还特别要求背诵。

6.设计了一些开放性、发散性的题目(略)。

七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篇9)

《我的老师》

一、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2.学会要求会写的字。

3.学习选择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基础知识:

狡狡猾狡诈狡兔三窟

猾狡猾奸猾猾吏

鸥海鸥黑尾鸥

纠纠正纠纷纠集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儿童时代生活在老师身边的几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热爱、感激之情,揭示了蔡老师美好的心灵。作者是用童心回忆往事的,叙事中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使得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事十分生动、感人。

2.教学重点:学习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3.教学难点:学习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4.教学突破点:从文中叙述的七件事入手,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法设计:

(一)理解内容。

1.提问:课文第一部分写蔡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总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她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人。

2.提问:“温柔”是从什么方面写?“美丽”是从什么方面写的?

讨论并归纳:“温柔”是从老师的性格上写;“美丽”是从老师的外貌上写的。

3.提问: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1)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她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这些说明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

(2)她教我们跳舞,让我们观察蜜蜂吃蜂蜜,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这些说明蔡老师热情、慈爱的性格。

(3)蔡老师排除“我”和“小反对派”的小纠纷,说朋蔡老师公正、伟大的性格。

4.提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讨论并归纳:

(1)“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写出“我”的调皮、机灵。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

(2)“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表现“我”的天真活泼。

(3)接近文学、爱好文学、模仿老师写字的姿势,说明“我”聪明、好学、尊敬师长。

(4)梦里导师,更表现“我”尊敬爱戴老师。

5.提问: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出,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讨论并归纳:

(1)“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抒发作者对老师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2)“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对老师的高度评价,抒发了作者感激老师赞美老师的感情。

(4)“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热爱之情。

(5)“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抒发了作者思念老师的感情。

6·提问:“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你”?

讨论并归纳:一般的情况下,一篇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这里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加亲切。

7.提问:“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行不行,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从孩子的眼光评价老师给“我”的支持和帮助,热情赞美自己的老师,它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如果删去,使人感到空泛,不亲切,过于夸张。

(二)小结

蔡老师是一个温柔、热情、慈爱、公正、伟大、热爱孩子的老师。

“我”是一个机灵纯正、天真活泼、尊师好学的学生。记叙文中的抒情,有助于直接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作业

1.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2.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七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篇10)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了解古代诗歌的体裁特点。

3、理解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了解古代诗歌的体裁特点。

3、理解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教具准备:教学方法:

使至塞上

1、作者简介

2、题解

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居河西节度使幕中。这首诗是出塞途中所作。

3、课文分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查访军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作者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代的边关,像振翅北飞的大雁一

样进入少数民族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边疆的沙漠浩瀚无边,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显得那么孤独,那么劲拔坚毅。那横贯沙漠的黄河上,落日正圆。作者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写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做到了情景交融。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沙漠中荒寂无人行,直到萧关才遇到骑马的侦察兵。侦察兵告诉我,河西节度使还在前线的燕然山。

小结:

这首五律写作者奉命出塞赴边宣慰查访军情,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作者把自己的孤寂的情绪与大沙漠奇特壮丽的自然景象融合起来写,写得气势雄浑,充满诗情画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作者简介。

2、题解:

王昌龄是盛唐的诗人,他曾因不拘生活小节,两次被贬,天宝年间他被贬为龙标尉。李白听到他的不幸遭遇,写下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3、课文分析

杨花落尽子归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深春时节漂泊无定的杨花已经落尽,叫着“不如归去”的啼血杜鹃,声声凄切。景物描写渲染出凄苦哀愁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被贬的飘零之感、离愁别恨,切合当时情事,也融情入景。次句直叙其事,听说被表龙标尉,爬出涉水迁谪到荒远地区。悲痛愁苦之意不言而喻。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与共。我只有将自己悲痛愁苦的心情寄与明月,请明月传情给夜郎之西的朋友。这样写既表达了自己的愁心忧思,又表现了对友人的关心劝慰:朋友,在贬谪途中,不要孤独忧伤,有我李白的愁心与天上的明月,伴你同行。这两句诗构思新巧,想象美妙,表达了真挚深长的友情。4、小结

这首七绝表达了对朋友被贬的愁心忧郁。作者不写春天中的莺歌燕舞,而写漂泊不定的花和声音悲切的啼血杜鹃的描写,是融情入景,以景衬事出有。末两句发挥的奇特的想象把明月想象成能寄愁心的载体,能给劝慰伴君同行。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使物人格化,表现作者强列的感情。

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诗。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七年级语文教案

    发布时间:2024-01-03

    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早早准备好教案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完整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是不是担心写不好教案课件?栏目小编用心描绘这篇“七年级语文教案”定能为大家呈现一个全新的视角,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非常好请不要忘记将它收藏并分享给朋友们!...

  • w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3-11-08

    教案课件是教师在上课时所使用的一个重要工具,因此需要老师用心去设计。教案不仅关系到教学效果,也是教师自我提升的必要途径。那么,在网络上是否有一些优质的教案课件可以借鉴呢?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为您整理了名为“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的资源,它将会给您带来更多的见识和经验。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在您的生活和工作中提...

  • w
    七年级美术教案热门

    发布时间:2023-10-23

    编者花费了大量精力整理资料,创作了本文“七年级美术教案”。在每节课开始之前,每位老师都需要事先准备好教案和课件。教案是丰富课程内容的重要工具。相信阅读此文会让您更加了解某个领域!...

  • w
    英语七年级教案范例

    发布时间:2023-11-14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科目 语  文 年 级  七   年 级 时  间   月 日课题 春 教师姓名教学目标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2.了解散文的特点,体会抒情散文如何以一定的事物为写作对象抒发情感。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清晰的脉络结构。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以读...

  • w
    七年级地理教案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9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如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最重要的工具”,学会看地图。2、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了解图例与注记的含义。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看地图、运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2、通过学习运用地图认识周围环境和地域,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

  • w
    英语七年级教案五篇

    发布时间:2024-02-06

    为了满足您的需求,编写了一篇标题为“英语七年级教案”的文章。教案和课件是老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老师们认真对待。教案对于高效教学至关重要,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

  • w
    享受七年级作文10篇

    发布时间:2023-11-21

    每当提及写作,我就会立刻进入一种激烈的思维状态。写作能够唤醒我们对自身地区文化传统的关注。一篇优秀的作文必然经过作者反复的修改和深思熟虑。如果您想了解“享受七年级作文”可能相关的资料,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并请您收藏本页面以备查询需要!...

  • w
    最新七年级地理教案九篇

    发布时间:2024-03-02

    好工具范文网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七年级地理教案”,如果您希望获取更多深入了解请关注我们的主页。老师在上课前需要有教案课件,只要课前把教案课件写好就可以。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差异性。...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