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最新体育教案(通用15篇)#】下面,小编会教大家“体育教案”的方法。教案和课件都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资源,所以老师需要花时间去制作自己的教案和课件。详细的教学教案有助于对授课内容进行完整系统的规划。请继续关注我们的资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说课稿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体育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体育说课稿范文篇1:
各位评委、老师们: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篮球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下面我把上课的思路与流程说一下。
一、指导思想
本课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知识的同时,得到快乐,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运动项目,因此,在比赛中传接球技术运用较多,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在比赛中是很实用的一种传接球方法。为今后学习篮球其他内容起着关键作用。它既是前面所学篮球基本动作的应用,也是今后篮球教学的基础,它融素质、技术与智慧为一体,对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另外,这节课的素质练习——追球跑,是发展学生下肢力量与奔跑能力的一种练习手段。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行进间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技术动作。
教学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及传球的落点
四、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懂得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具体做法和技术要领以及传球的重要性。
2、运动技能目标:学生能在侧身跑动中作出跨步接球、迈步传球动作,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身体的协调性。
3、心理健康目标:学生乐意表现自我能力,能充分展示自我个性,积极探讨、互帮互学,培养团队意识。
五、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一男生,他们在初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身体素质相对较薄弱,对技术的理解能力也不强,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对篮球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要求又是比较强的技术,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在学习中应以多练为主,由浅入深,分层递进来教学。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
1、直观教学法:课中基本动作由教师亲自示范、讲解,做到讲解和示范相结合,讲解清楚,示范到位,使同学们一目了然。
2、图示法: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在讲解、示范上节省了时间,做到尽量用最短的时间讲解清楚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易懂、易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纠正错误法:在练习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
4、分解与完整练习法:由原地传到行进间传接球,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此技术;
5、分层递进法:课中基本部分练习,从两人面对面的行进间传接球,再到三角形行进间传接球,最后到全场跑动中传接球,动作由简单到复杂,内容由易到难,做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法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分组练习法、合作学习法、自我评价法。
七、教学流程
(一)准备部分(7—8分钟)
1、课堂常规:组织形式(1分钟)
图1.图
22、准备活动:
①游戏:抢拍球(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篮球的控制能力。)
组织形式(4—5分钟)
②球操(配乐)组织形式:(2—3分钟)
目的:充分活动各关节韧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基本部分(28—30分钟)
1、复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3分钟)
要求:动作正确规范,传球到位——胸前,30次
目的:使学生对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要领进行巩固和提高,为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两人相对行进间传接球。(5分钟)
要求:由慢到快,练习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技术
动作,不要走步,传球到位——胸前,30—40次
目的:从简单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开始学起,先掌握动作技术要领,从而解决本课重点——行进间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技术动作。
3、三角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7分钟)
要求:由慢到快,练习侧身跑及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技术动作,不要走步,传球到位——胸前,30—40次
目的:增加一点难度,进一步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在三角传接球时,加强了侧身跑及侧身接球,进一步解决本课重点,同时也解决其难点。
4、全场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10分钟)
要求:速度由慢到快,两人之间距离由近至远,侧身跑动,传球到位——跑进方向胸前,避免走步,可结合上篮提高学生的兴趣。
目的:增加难度,结合实际(两人快速的传球推进),进一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图6
注:以上练习教师利用小黑板进行图解,然后教师再示范,使学生加深理解,更容易理解教师意图,从而节省时间,增加练习次数,来掌握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5、展示与评价(2分钟)
目的:通过展示,使学生进行互评,对此技术加深理解,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培养学生评价能力(展示技术掌握好的,这样更加深印象,激励大家共同学习)。
6、身体素质练习:追球跑(6分钟)
目的:发展学生下肢力量与奔跑能力,也为篮球比赛中奠定了速度基础,比如快攻、突破等等。
(三)结束部分(3—4分钟)
1、放松活动:在轻音乐伴奏下,肢体放松——太极拳模仿练习(跟老师学)。使学生心率和心情尽快的平静下来。
2、小结,下课,归还器材
目的:使学生有组织的结束教学活动,逐渐恢复学生生理机能,对学生进行表优鼓差,同时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八、场地器材
篮球场1块、篮球30个、录音机1台、小黑板1块。
九、预计课的效果
预计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预计平均心率为120—130次/分钟,最高心率170—180次/分钟,运动密度为40%左右。
体育说课稿范文篇2: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鞠躬)我是**号参赛选手。.本次体育课的性质,是一堂实践综合课。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其中,新授内容是正面双手垫球,课课练内容是中长跑耐力练习。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程序等6个(手势)方面来说本次课。
1、教学指导思想
建国60年来我国一共进行了八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对“学理”和“教法”进行了探究。学校体育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最高原则,对此,我们秉承张洪潭先生的《技术健身教学论》的思想:体育课必须以学习运动技术为主线,掌握运动技能,以此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教学对象与学情分析
这是一堂45分钟的课,教学对象是水平四,初一年级的40名学生,他们身体协调性较差,好胜心强、耐力素质好、接受能力强。13岁的初一女孩,随着经期的出现,心态的微妙变化,对体育项目的选择就有明显的倾向性:喜欢干净的、律动的、展现姿态美的小运动量项目,而男生则喜欢力量型或速度型的项目。
3、教材分析与教学重难点:
本次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社《体育与健康》,第七章的内容,垫球是排球三大技术的首要环节,学好垫球,会为以后学习传球和扣球动作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垫球动作的手臂手型,以脚蹬地为主的全身协调用力(侧面示范)。
教学难点是也手臂的手型、用力源点即上下肢的协调用力;中长跑中的身心极点的处理。
4、说教学程序(教学方法)
仍然依据苏联教育家凯诺夫的三段教学模式。
首先,由我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把学生分成四路纵队进行慢跑热身,每组小组长带领成员,在上课区域自行设计进行慢跑路线。教师提示有蛇形、方形、不规则形、也可以是场地上的线条等。总距离约300米,时间为3分钟。
第二:我安排了七节双人徒手操。
1)双人拉锯练习
2)双人压肩
3)同时蹲、起;一蹲一起;
4)拉手侧迈步(配口令,示范一下);
5)拉手绕圈(两个字的要求:动作慢、距离远);
6)背靠体转击掌(不抬脚掌,口令逐渐加快速度,示范一下);
7)互背各三次 时间约为7分钟。
这样做的理由有二点:
一、充分活动开各主要关节和肌肉,防止受伤;为学习技术动作创造更好的身体条件。
二、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改变单调乏味的跑圈模式,这也符合小场地上大体育课的中国国情。
进入基本部分
调整学生队形,(做手势)教师站中间,学生站两边。教师说明今天要学习的动作名称:正面双手垫球。然后做完整示范,这样做的理由是根据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运动技术在学习初期,学生是通过视觉的观察与模仿来建立动作表象与动作概念的。所以,我在示范与讲解时,只注重动作的重点与关键环节(整体方向结构与顺序),不会强调动作的细节与局部问题。
对此,我这样讲解:
一、强调手型与接球部位,对于手臂的要求:六个字,三个词(压腕、夹臂、顶肘)。
对于击球部位容易出错,我用圆珠笔标注一同学手臂的正确部位打“√”错误部位打“×”。
二、强调发力点:力来自于脚蹬地,手是平动,而不是以肩为轴的转动。
采用这样一些辅助练习:(边示范、边喊口令一蹲一起徒手练习,先原地、),约15次熟练后,基本定型,再行进间一步一动练习,练习次数约20次。
第二步:用重复练习法,击固定球练习(10次一换)。一人持球于腹前,另一人做原地击球动作,注意感受击球部位,和正确的发力顺序。
第三步:用合作学习法,抛接球练习,两人一组,一人抛,一人垫(10次一换)。
本次课又只是3次教学的第二次,况且学生一般都很着急完整练习,只练徒手或辅助练习,学生会觉得枯燥,所以,用尝试教学法,让学生两人对练,提高积极性。)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如果遇集体犯错问题,就口哨召唤学生,停止练习,靠拢纠正后再分散练习。时间约为22分钟。
基本部分的复习内容是
中长跑量大,枯燥。学生不喜欢。但它反映的是人的心血管能力,是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因此,老师用鼓励性的语言学生提高心理极点:“这个时间你们一定能行的;你们尽力了就是好学生。”再教授一些克服生理极点的技巧。如:1)调整呼吸,2)加大摆臂幅度,3)减小步长等等。
我的具体做法是,设计一条安全的校园路线,利用环境变化,转移注意力,降低疲劳感。男生约为1500m,女生为1200米。在学生必经点的2/3处,设置未知的惊喜(展示明星图片)。我这样做的理由是:依据心理学家托尔曼的认知论,让学生事前知道有奖励而不知道奖励的结果,使学生有一种未知的诱惑,从而更好的完成练习。
结束部分
做拍手,拍臂,拍腿,抖臂,抖腿放松操,一边做一边说肌肉名称。
教师作总结,鼓励,表扬跑在前面和尽力的同学。
5、通过教学程序拟达到以下目标:
参与目标:新课程理念要求,为了一切学生,我们绝不抛弃任何一名学生。所以,要求100%的学生参与到运动学习中来。
技能目标:约80%的学生能初步掌握与体会动作;50%的同学能基本掌握垫球技术,长跑优生,男、女同学应该在6分钟内跑完。
情感目标:本次课,通过双人徒手操、明星图片给予新鲜感,调节学生的情绪,刺激学生的情感,克服生理和心理极限,锻炼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
6、整堂课负荷强度由低到高,因为有什么内容,什么顺序,所以心率控制在110-130次/分。练习密度约40%。
体育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
一、本课的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授课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的基本技能外,还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既掌握知识技能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及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
二、教材分析:本次课的教材主要内容是《》
选自初中《体育与健康》七—九年全一册教材内容。(教材特点)
它既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又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所以这一运动,特别受学生欢迎。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农村初中八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为15-1+6谁左右,正处于青春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和挑战,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因此对本科表消除较强的求知欲。但由于他们的神经系统兴奋占优势,并极易扩散,所以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改版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比较好,同学间的团结互助,班集体初步形成,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平时、好动,心理素质较好。但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现象。
根据上面的分析,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能够知道站立式起跑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站立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发展同学们的速度素质、灵敏素质,提高反应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激发兴趣,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本次课的重点:
难点:
四、教法学法的运用
教法:
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语言、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创新能力。
2、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炼适度的语言讲解,是学生获得正确的额动作概念,以优美的动作示范,有利于学生模仿正确的动作技术。
3、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完成练习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获得正确的动作,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法:采用示范教学,配合师生互动演示,这样能能够体现内容的直观性,学生领会意图快,容易接受。
2、分组练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通过多次反复的联系,达到熟练程度。
3、组织小组间比赛。增强竞争性和娱乐性气氛。
学法指导:本课我认为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本课的学法中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生自主去尝试,互相对比,师生讨论,探究、观摩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运动中得到锻炼,获得快乐。
五、教学过程:根据认知事物的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将本课分为四部分
(一)开始部分分为来两个内容:安排时间12分。一是常规内容。二是准备部分,包括热身操和游戏。这样安排一是旨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吧平时枯燥的跑步活动寓于游戏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习动机。二是使学生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从相对较低水平逐渐调动起来,为人体进入活动状态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并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二)基本部分:安排时间30分,第一个内容是学生探究阶段,时间安排14分。为了学生自主解决这节课内容的重难点,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学习。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第二个内容是学习《》时间安排16分
教师完整动作示范,精炼讲解动作要领
师生分析、互评、归纳总结动作要领
指导纠正动作
最后结束部分配用轻音乐进行放松,时间安排5分。组织:学生站成四列横队。教师提示放松部位,颈、肩、腰、臂等部位放松。要求学生在放松时做到轻松、快乐,使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得到放松,进行美的教育同时,又一次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之后,作课堂小结,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达到鼓励学生和继续提高的目的。然后布置器材回收,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爱护集体财产的习惯。最后师生道别,再次拉近师生距离,养成文明礼貌习惯。
六、预计效果:学生能在教室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完成率在85%左右能基本掌握正确动作要领。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35%左右,最高心率为15—160次/分,平均心率达120—130次/分。课堂效果较好
篮
球
课题:篮球——利用篮球学生反应能力
一、指导思想:
篮球是初中生在开展最为广泛的体育活动,也是学生最喜欢的体育活动之一(特别是初中男生),其运动大、锻炼全面、运动技巧高是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的锻炼项目。
二、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初一学生,班级人数50人,男女比例基本协调,学生大部分来自城镇,对篮球也有一定的兴趣(少数女同学不大喜欢)小学是都接触过篮球,有一定的篮球基础,思路较为敏捷,课堂管理容易。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课的教学是学生了解篮球的基本的技术及基本的练习反应的方法
技能目标:95%的学生较好的能完成基本的练习,同时掌握运球的技术,25%左右的学生很好的完成练习掌握运球的技术。
情感目标;让学生们在练习中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同时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四、教材的处理:
初一的篮球教材主要内容是运球、熟悉球性、简单的投篮等基本的内容,小学时学生虽然接触过篮球,但学生对篮球的认识不是很多,技术掌握较差,本次课主要利用篮球游戏和一些最简单的基本技术,通过游戏和技术的结合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培养的兴趣的同时发展学生反应能力提高学生篮球技术。
五、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六、教学过程:
1)
准备部分:
1、学生一人一球绕场运球慢跑,听哨声改变运球方向。
2、学生在规定区域内运球在保护好自己的球的前提下偷袭别人的球。
2)
基本部分:
1、小游戏,男女学生各分一组,学生手拉手围成圈,同时给每位学生编号,学生记住自己的编号,然后选一名学生到圈的中心,手拿一个篮球使劲望上抛,同时喊出一个编号,对应的学生快速跑到中间要求在球落地之前接住球。
2、学生人手一球在边线外
原地拿球听哨声向另一端线运球
学生背对运球方向,蹲于地上,双手拿球,听哨声想另一端线运球
学生背靠背,后面的学生发令,然后两名同学比赛看谁先运球到另一端线
七、教学目标达成度:
课的设计简单,同时较为突出的反映了课的重点,难度较底,学生能很好的掌握,同时完成也很好。
八、教学效果预计:
学生在课的练习中思想能很好的集中学生的反应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九、器材:篮球50个
育心强体
增智促技
---(鱼跃前滚翻,变向跑)说课稿
本课设计的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保健指导纲要为依据,结合初二学生好动、好学、兴趣广泛、模仿能力强特点,以及城乡交间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往往运动场地相对狭小、学生人数较多、体育器材充足的情况下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因此,在教案的总体设计上,本着求实、拓宽、探索、创新的思路来展开,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既强调教师“教”的重要性,又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模式上,本课采用“三自”教学模式即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自己选择练习的手段、练习的难度、练习伙伴,学生自主的练习,依据教师设计的评价标准,由学生对自己的技术水平、运动能力、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反馈及时调整练习手段、练习难度和评价标准。“三自”教学模式将僵化的教学分组转化成为动态的临时组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往合作机会。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不同兴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身心基础。在教学方法上,本着全面提高,突出个性发展的思想,力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成,重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为将来走上社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体育游戏这一体育教育的好途径,通过游戏规则要求,教师言语激励,评价反馈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实事求是,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和优秀体育道德作风。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体现体育的教育性原则。
一、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保健》二年级教材。鱼跃前滚翻(新授);变向跑(复习)。
二、教材分析:
二个教材从课的性质上看;“鱼跃前滚翻”属于滚翻类教材,“变向跑”属于跑类教材,从课的类型看,本课是一堂综合课。“鱼跃前滚翻”教材在初二教材中首次出现,虽然上过一次课,但是它难度较大,所以定为新授课,变向跑教材在小学和初中一年级教材中已经出现过并且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运用,所以把它定为复习教材。“鱼跃前滚翻”在本学期安排2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第二课次。变向跑教材,本学期安排0。5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次。鱼跃前滚翻是在学习前滚惫和远撑前滚翻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为以后技巧联合动作教学服务。“鱼跃前滚翻”的蹬、跃、撑、滚等各技术环节,同其他滚翻类动作技术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学好“鱼跃前滚翻”对以后的滚翻类教材的学习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初中滚翻类教材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鱼跃前滚翻”动作要点概括讲四人字:蹬、跃、撑、滚;重点:蹬、跃;难点:跃和撑腰结合。变向跑:重点在跑进过程中,快速降低重心和快速变向;难点:控制身体重心和快速变向的协调能力。经常参加“鱼跃前滚翻:和变向跑练习可提高身体柔韧、灵敏、协调素质,培养学生动作灵活,反应敏捷,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践指导作用。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邱隘实验学校初二年级,二(3)和二(4)班的男生,共40人。该两班男生特别喜欢体育活动,身体素质普遍较好,班级纪律好,集体荣誉感强,在鱼跃前滚翻第一课次后,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鱼跃前滚翻”基本技术动作,这为本课次授课打下良好基础。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技术结构,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懂得身体跃起腾空是区别于前滚翻的关键,理解变向跑运动在生活实践中的现实意义。
2、技能目标:8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鱼跃前滚翻动作,25%的学生完成动作圆滑优美,具有明显的腾空过程。学习变向跑提高快跑过程中控制身体,调整速度和判断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自我评价能力,通过艺术操教学,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审美和鉴赏美能力。
五、教法与学法:
收心热身---愉悦身心阶段。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
育心强体----增智促技阶段。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积极性评价法、分层递进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小团体练习法、小团体评价法、自我评价法。
恢复身心阶段。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积极性评价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
六、教学过程:
(一)收心热身阶段
1--2’
教学步骤:
1、课堂常规
2、有效无效口令。5--6次
目的:加强组织纪律,明确教学任务。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兴奋性。组织队形(图示一:见教案)
(二)愉悦身心阶段
8’
教学步骤:
1、游戏“组着地点”
3’
2、结合技巧特点:在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做垫上健美操。六节,4*8拍
5’
3、诱导练习:团身滚动,4次。
半蹲后摆开始做兔跳练习,5次。
目的:为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为学习技巧做好身心准备。
组织队形:图示二(见教案)
(三)增智促技--育心强体阶段
30’
1、鱼跃前滚翻
18’
教学步骤:
A、前滚翻练习,2次;
要求:在练习过程中两腿有伸直过程。
B、手撑标志线做远撑前滚翻练习3--4次;要求:双手远撑。
C、教师示范鱼跃前滚翻完整动作,并结合图解,归纳、诱导、讲解鱼跃前滚翻动作要领,及保护帮助方法。
D、学生在保护帮助下自由练习鱼跃前滚翻。
E、跃过同伴平举的手做鱼跃前滚翻动作并逐渐过渡到穿越呼拉圈动作。要求:根据练习者要求可自由调整平举手的高度和远度。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多次用语言强调学生在空中膝关节不要弯曲,以免造成运动损伤。
F、根据自己练习情况结合教师评价,组内讨论进行自我评价。选择练习难度,通过练习反馈,进行自我调整。练习难度分三组,基本完成组(A组)、达标组(B组)、创新提高组(C组)。
组织见图示三(见教案)。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巡回指导,分组后对基本完成组同学要进行重点辅导。
G、请2--3名不同类型的同学示范。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能分析动作,然后教师客观评价,并小结鱼跃前滚翻练习情况。
2、变向跑
12’
教学步骤:
A、反应练习:背对或面对前进方向,从不同预备姿势开始,听信号转身跑2次3’。要求:不抢跑,转身快。
B、复习各种形式的变向跑:“之”字形跑、绕圈跑、折返跑,各2次3’。要求:变向一瞬间,动作要快。
C、变向跑接力游戏。要求:遵守游戏规则,相互鼓励。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巡回指导、评价、监督。
目的:培养学生控制身体能力,培养学生快速反应,应变能力。
组织队形:见图示四(1)、(2)
(四)恢复身心阶段
5’
教学步骤:
A、教师领做放松操,学生模仿练习。1。5’
B、在音乐伴奏下,师生同做。2。5’
C、教师总结讲评,归还器械,师生道别。1’
目的:有组织的结束教学活动,逐渐恢复学生机体功能,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组织队形:图示五(见教案)
七、教学媒体:
48块小垫子、一块大垫子、录音机一台、磁带二盒、4根接力棒、20个呼拉圈、一个篮球场。
八、预计课的效果:
预计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预计课平均心率130--140次/分。运动密度35--40%。预计教学的技能目标达成:8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鱼跃前滚翻动作,25%的学生完成动作圆滑优美,具有明显的腾空过程,发展学生柔韧、灵敏、协调素质。通过变向跑练习,培养学生控制身体和调整速度能力。学生不但在身体上得到锻炼,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运用“三自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在心理和生理上有一种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感受;激发了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身心基础。同时,学生互帮互学。小集体的共同意识、责任感,与他人的合作及人际关系得到培养,在教学中得到充分落实。
说课稿
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_______(新授)和_______(复习)辅助内容:俯卧撑——立定跳——加速跑
一、首先说的是本次课的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来说,更要关注其运动的快乐感,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基本技能之外,还要讲明所学内容对发展身体素质和增强体质的作用,让“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及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_______和_______。()是()中最基本的动作,主要锻炼()、发展
()素质和协调性,是初中体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熟练完整完成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因此,()重点是()。难点是(),身体的协调用力。
第二个内容是(),属于()类教材,辅助内容。()技术()是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对发展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在比赛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重点是(),难点是()。
把这两项内容安排在同一课次,一是根据身体全面发展的原则。既有上肢为主的练习,也有下肢为主的练习,既有发展力量的练习,又有发展灵敏、速度的练习,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得到全面、协调的锻炼和发展。二是依据合理安排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原则,结合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
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农村中学初二学生,班级男、女比例相当,40人左右。学生各方面素质一般,但也存在着个别差异,男生基础较好,女生素质普遍较差。且不喜欢表现自己,所以在练习中需要多鼓励,评价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班风很好,同学间团结互助,有较强的凝聚力。
四、教学方法运用
(一)教法设想:根据人体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直观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循序渐进原则,我主要采用:
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语言、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创新能力。
2、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练适度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以优美的示范,利于学生模仿正确技术。
3、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完成练习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获得正确动作的,提高学习的信心。
4、循序渐进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动作。
5、评价法:通过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法指导:古人说:给一个人一条鱼,只能勉强满足他的一顿饭的需求,但是教给他一套捕鱼的方法,那就永远都能满足他一辈子的需求了。本课我认为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本课的学法中,让学生采用“听、看、想、练、问、比”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生自主去尝试,互相对比,师生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运动得到锻炼,获得快乐。
五、教学目标:根据上面的教材分析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一)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的基本技术原理和()的技术特点,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二)技能目标:初步学会()合理的技术动作,使80%学生能独立完成动作。发展学生速度、灵敏、柔韧、协调等素质。培养自主锻炼习惯与他人合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和()的教学和练习,培养学生果断、机组能力和良好的纪律性及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游戏和比赛团结协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六、教学过程:根据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将本课分为四部分: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
(一)开始部分两个内容:安排4'。一是常规内容。1'二是队列练习,3'队列的内容是蹲下及起立,方法:学生以集合队形听老师口令进行练习。它既是大纲规定的学习内容,又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振奋学生的精神。后面安排的反应练习“弹钢琴”,方法:以四列横队分别代表哆、啦、咪、发,叫到的蹲下,没叫到的站立。既是对队列练习效果的检验,又能提高学生练习兴趣,为以下的教学作好准备。要求学生精神饱满,步调一致,反应迅速。
(二)准备部分时间安排7',包括游戏“组着地点”和配乐韵律操。“组着地点”方法是在直径15米的圆周上,学生进行慢跑,老师喊点数,学生根据点数以身体任何部位组点着地。把平时枯燥的跑步活动寓于游戏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接着配乐韵律操,方法是也在直径15米的圆周上完成,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跟着做的,把的徒手操配上音乐,乐与律的结合,造成艺术的氛围,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这样安排一是旨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二是使学生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从相对较低水平逐渐调动起来,为人体进入活动状态作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并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三)基本部分:30'第一个内容是(),时间安排16'。为了解决这一内容的重、难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步骤:
1、向学生介绍()这项运动技术结构、技术要求和对发展人体各项素质的作用,在()运动中的处地位和重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师进行完整示范,让学生头脑中初步形成整体动作表象和了解各个技术环节过程。并按照循序渐进原则:从简单到复杂方法来逐步掌握动作技术,安排如下练习:
练习1()练习。目的是()方法:把学生分成()组,在组长的带领下体会()动作。老师巡视指导。
练习2()练习,目的是()方法:
老师巡视指导。
练习3()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技术。方法:
老师巡视指导,全面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
3、叫3位不同水平的学生展示,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评和分析。目的是让学生对比自己,引起注意,改正错误。
4、学生根据自己练习情况及结合教师评价,组内边练习边评价,总结各自的优缺点。并采取针对性练习方法。
5、()比赛,方法:
采用比赛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练习的效果,进一步巩固动作技术。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便于教师集中观察,教学指导。
第二个内容是():时间安排14'。该内容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合理的()。难点是(),克服()。初中学生往往不明确身体协调性对完成动作的作用,从而导致各种错误动作。以下的教学手段,就是围绕这样的一个重点、难点展开,根据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原则,一步一步进行的。
1、讲解动作要求和注意点。目的是
2、()的练习。方法:
依据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由易到难进行练习,先在原地体会正确的动作要领,再通过讲解,掌握()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
3、()练习。方法:
依据顺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安排了从原地练习过渡到活动练习是为了让学生逐步正确的动作技术,4、()比赛。方法:
由于学生不随意注意占优势,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运用竞赛游戏,来检查学生()技术的掌握情况,并以此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快速奔跑能力。通过教师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再根据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同时寓思想教育于竞赛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关心他人,自觉锻炼习惯。
(四)最后结束部分用配《幸福拍手歌》音乐进行舞蹈放松,时间安排4'。组织:学生站在直径为15米的圆。第一遍原地踏步加击掌,第二遍原地跑跳步加拍肩,第三遍行进间跑跳步加跺脚,第四遍原地跑跳步加甩臂。要求学生在放松时做到轻松、快乐,听讲时认真。多样化的练习安排,既提高了学生的趣味性,同时起到放松上、下肢作用,使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得到放松,在进行美的教育的同时,又一次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之后,作课堂小结,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达到鼓励学生和继续提高的目的。然后布置器材收回,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爱护集体财产的习惯。最后师生道别,再次拉近师生距离,养成文明礼貌习惯。
七、预计课的效果: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舞蹈。完成率在85%左右,()能基本掌握正确动作要领。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35%左右,最高心率为150--160次/分,平均心率达到120--130次/分。让学生既出汗又脸带微笑,身心健康前面发展。
八、场地器材:场地:田径场、篮球
场;器材:(),录音机一台,录音带二盒。
快乐游戏中的三级跳远
一、教材分析:
三级跳远是在助跑以后按规定动作形式沿直线进行三次跳跃的一项运动。又是现代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中一项重要的比赛项目之一,这项运动技术比较复杂,下肢和腰膝均要承受很大的力量,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协调性、提高学生的体能、运动技巧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我觉得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也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三级跳远的基本技术。
2、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进取、挑战自我、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且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出最佳的方法与快捷方式,建立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游戏练习,初步体会三级跳远的基本技术。
四、教学难点:
三跳的结合和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
五、教学对象
初中二年级学生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六、教授法
将教学内容溶合在游戏中,使学生乐于参与、易于参与的游戏中无形间达到教学的初步目的。由于学生的感性思维较强,而理性较差,宜多做示范,以让学生模仿练习,当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再做技术性指导,以提高学生的技术质量与兴趣。
1、游戏参与法
将教学寓于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掌握技巧。
(1)竹竿舞:通过“开、开、合、合”的节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2)单足跳追逐:增强学生下肢力量的同时又无形中体会到了与三级跳远的结合;
(3)传统游戏“跳房子”:把三级跳远改编成跳房子游戏进行引导性学习,绝大部分的学生对传统游戏可以说是已经驾轻就熟了,这样就能让不论是男女学生都更容易接受、更好、更快的掌握到三级跳远的“完整”技术。更能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锻炼中起到自主学习的作用。
2、示范法
利用青少年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动及爱表现自己,但体质较弱的心理、身理特征,应用规范优美的完整动作示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词)三级跳远是在助跑以后按规定动作形式沿直线进行三次跳跃的一项运动。其技术结构被局限在第一跳必须是单足跳,第二跳必须是跨步跳,第三跳必须是在跨步跳基础上,跳起后双脚落地。着重讲解与重复示范本课的难点——三跳的结合部分的特点:左(右)单脚跳→左(右)单足跳→跨步跳(换脚)→双脚落地。
七、指导、纠正错误法
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通过应用全体与个别指导、纠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规范优美的动作。
八、学法指导
1、水平段练习法
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与学习新事物的接所能力,设定了距离由近到远分别为4、5、6、、7、、8、米的八个不同水平的“跳房子”框图(如图一)。(目的:做到因人施教,保持学习兴趣并兼顾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
左
右
右
左
双 脚
左
左
右
右
双 脚
左
左
右
右
双 脚
4米 5米 6米……8.5米
(图一)
2、挑战自我练习法
循序渐进的一步一步向高水平挑战。(目的:认识到我们面对新生事物的时候有了尝试才会有成功的机会,如果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就谈不上成功,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并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找出最佳的方法。)
九、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课堂常规
强调纪律、宣布内容
/
准备活动
徒手操(4╳8拍)
做好准备,预防损伤。
活跃学习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在无形中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主内容教学
1、完整示范 2、学生练习
课堂小结
1、整队
2、总结本课的学习目的3、下课
十、课的特色与创新
1、游戏比赛式教学 本课以游戏贯穿全课,设计了竹竿舞、单足跳追逐、“跳房子”等游戏来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保证课的目标的实现。
2、“小群体”学习 分组小群体内部合作学习,教师辅导的形式,是本课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探究式学习,组内学生互助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3、教学中通过一个“跳房子”游戏首先使学生都能完成三级跳远初步的完整技术动作,从而能使全体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再用分解法改进和提高三级跳远技术,使学生在不断体验成功和快乐的同时既锻炼了身体又掌握了技能。利用学生对游戏的喜爱,使其在快乐中学、在兴奋中练。使从小做的“跳房子”游戏形式成为三级跳远的载体,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三级跳远的初步技术,也是“完整”技术。
十一、小结
篮球说课稿
一、上课内容
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2、单手肩上投篮。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体育五、六年级教材。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人体基本活动组成的综合体育活动,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提高少年儿童的观察、判断、快速反应的能力,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篮球的对抗性强,有利于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篮球运动的集体性使学生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中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篮球运动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体育活动能减缓学习压力,消除不良情绪,带来情感的愉悦。也为以后继续学习球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1、我所教内容是小学五、六年级的课程,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有部分学生进入青春期,有独立的愿望,自我约束力还不是很强,但模仿能力和好奇心很强。
2、五、六年级的学生运动能力、性格爱好都是有很大的差异,女生文静、男生好动。一些有模仿性和表演性的联系,学生有很大的兴趣。
3、我所上课班级,班风活跃、班级凝聚力强,学生守纪乐学,爱好文体活动,特别爱好篮球运动。也有一些学生篮球基础薄弱,在学习中可能会产生负效应,因此在上课时会区别对待、正面引导。针对上述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本课的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投篮动作标准,手型正确及传接球的准确性。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拿球时手心空出。传接球速度快,准确性高。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联系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联系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全课用分组轮换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场地内增加学生的联系效果。用比赛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团队精神。
七、教学设计:
由于农村教学条件有限,不能运用先进的多媒体,只能以录音机为主活跃课堂氛围。
(一)准备部分:
1、首先我以对话的形式进行课堂常规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趁机提出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然后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同时达到热身效果,安排了“喊数抱团”游戏。
2、熟悉球性练习中,先进行各种练习方法的讲解,然后学生自由模仿练习,组织形式为散点,学生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对球的兴趣,改善手对球的控制和掌握能力。进一步热身,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准备。
(二)基本部分:
由于篮球技术训练有些枯燥乏味,一味的进行训练学生会感到疲劳。为了使教学符合实际,给同等水平的同学分到一组。为增添课堂气氛,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同时也能减缓疲劳的程度,提高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先把所学知识内容和要求进行讲解适当进行示范。
1、原地两人一组双手胸前传接球
要求:前臂发力前伸,手腕急速向外翻转,肩、肘、腕关节放松,全身协调。
2、原地两人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要求:运、传、接运用协调,且要迅速转换衔接。
1、2的练习主要为了进一步建立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掌握传接球的手法,上下肢体协调配合,加强运球和传接球的衔接。
3、连续传接球(接龙)比赛
通过比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提高传接球的准确性、熟练性以及快速纯接的能力。
(三)全面发展素质阶段
(四)恢复整理阶段:
1、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收回器材。
八、场地器材:1、篮球场地。2、篮球20个。篮筐4只。
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最高心率为180次/分,出现在三十五分钟运动密度约为45%,运动负荷为中等。、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学练为目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跳跃运动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能力,又是学生比较熟悉和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急行跳远及其游戏简单易学,在自然助跑与起跳相结合动作的身体感受中,学会急行跳远的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跳远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协调性、弹跳力、观察力与时空感,又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战胜自我,体验成功乐趣,获得自尊和自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因此,进行跳远教学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
本课是在小学三至四年级跳跃教材——发展跳远能力游戏基础上对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助跑与起跳技术(单脚)更好结合上的教学,提醒“加速助跑,积极跳起”。让学生练习中进一步巩固单脚起跳,体验什么动作可以跳得更远。
2、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较之三四年级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学习注意力集中时间进一步增长,女生身体活动能力与男生差距缩小,因此技能教学过程中,较三四年级有了更高要求,并通过教学进一步发展跳跃能力。
3、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本人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A、学生通过学练,进一步发展急行跳远的能力,能把助跑和单脚起跳很好结合,并轻巧双脚落地。
B、学生进一步发展身体协调性和弹跳能力,体验跳远时的身体动作感受,初步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提高观察能力和时空感觉。
C、初步养成勇敢、自信、果断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助跑与单脚踏跳结合技术。
学习难点:做动作过程中,全身协调。
4、教学准备(场地器材布置)
器材准备:半片人工草坪足球场,人手一绳,全班分成8组,录音机和轻音乐磁带
场地布置:做好标识的八组活动区域成扇形,示范和展示区域在圆点附近。
二、说教法
以讲解示范法和游戏竞赛法为主:利用讲解和示范法,使学生明确动作要领及做法。示范法是体育教学中最生动、直观的方式和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学生虽乐学、好动、爱模仿、喜欢游戏,但他们理性思维不是很强,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兴趣不太高,认识比较粗浅、情绪不太稳定。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难以持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游戏竞赛法,不断激发、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达到多次重复,巩固提高的作用。
三、说学法
以练习法为主,辅以探究法、观察法:急行跳远的助跑与起跳的结合,光教师讲解示范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通过自我体验,练习,探究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方可以逐步掌握要领,所以课堂上多练习、自我不断尝试、总结、改进、完善。
四、说教学流程
1、激发学生兴趣、热身与导入“同学们都会跳绳吧!那就跳起来吧!大家散开点。”
2、专项引导:单脚、双脚连续跳绳(111、222,11、22,1、2)(提示想尽快跟节奏,膝盖得微屈,有弹性)
3、教师示范完整的急行跳远动作,让学生重点观察助跑与起跳的结合瞬间动作。教师的漂亮动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和教师共同总结出:加速助跑,积极跳起的要领)
4、自主发展跳跃能力:先布置场地(把绳摆放成圆和正方形强调圆——单脚,方——双脚(上一步起跳、双脚落地)(安全提示:强调必须一人练习完毕回到队伍后面后,下一人开始练习)然后到3——5步助跑到自我适当的距离,期间教师个别指导与纠错。(期间多次强调加速助跑,积极跳起、看谁踏得准、落地轻、落地稳等)
5、挑战赛:分自我挑战(及格赛,小组互帮互助,使尽量多的同伴过及格线,男女稍有区别;小组推优赛;全班争优赛)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6、创新游戏:小组编织图形赛(期间播放舒缓的轻音乐!)
7、小结与回收器材
五、教学特色
1、一物多用:在教学的整个过程:热身、主教材教学及游戏中绳子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并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起到了恰当的作用。
2、标识法:此方法对于规范、强化单脚起跳、双脚落地技术的掌握,起到了直观作用,对习惯培养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3、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运用:在学生已有知
识、技能水平(单、双脚跳绳)上的自然过渡,学习和掌握更高水平(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技能要求。
《后滚翻》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根据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为了贯彻素质教育和快乐体育,这节课我选用了《后滚翻》为主教材,并搭配快乐游戏《过障碍接力跑》为副教材。《后滚翻》是体操中的一项技巧运动,是学生在学习了前滚翻的基础上学习,它的教学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空间感,而通过快乐游戏,愉快学生身心,反馈教学效果,把课的快乐气氛推到高潮。
2、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后滚翻动作,掌握动作要领。
(2)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空间感,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互助团结精神和对体操的兴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团身、重心后倒、向前推手。难点:团身紧、后倒快、推手有力、平衡。
二、采用教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并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从学生的运动心理出发,为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特设计以下的教学方法:
1、启发性教法
作形象的比喻和实验:在同一推动下圆球比方块石头易滚动。这样引导学生思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练习后滚翻时要团紧身。
2、直观教法
用规范、标准、柔美的示范动作,精简的讲解要领。演示体育图片,使学上大脑中留下鲜明清晰的动作初始表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学性。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对动作的接受能力,按照“演示感知→实践练习→提高巩固”的顺序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由“感知→实践→提高”,循序渐进,掌握运动技能。
一、激趣导入,揭示新课。
1、同学们喜欢上体育课吗?请请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
我喜欢踢足球。
我喜欢跳绳。
我喜欢拔河。
2、在小组内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
二、图文结合,愉快识字。
1、课件出示课本54----55页插图,并给图画配上说明。同桌说说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明明在打网球。
红红在跳绳。
2、学生图文对照自由认读词语。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4、检查认读词语情况。(不出示图画)
5、游戏:手拉手重新建立图文联系,用把图画与文字联系起来。
6、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师:你们这么快就连完了?生字全都认识吗?能通过我的考验吗?(出示生字:羽、网、竞、划、乒乓、球、毽、筋。)
生:多种方式认读。
师:好厉害,都会读了,能介绍一下识字的窍门吗?
生:两个习就组成羽。
乒乓一个点在左面,一个点在右边。表示打乒乓球时左边一下,右边一下。
三、自主探究,练习书写。
1、同桌说说田格里的生字怎样写才能更漂亮。
十一月,利用五节课,给八年级的教了一套五步拳,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就具体情况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处
1、在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激励性语言,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第一节课给学生讲了武术的来源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然后在预热阶段我将武术的三种基本手型和五种步法以热身活动的方式融入教学中,既预热了身心,又达成了部分目标。当我做出一个武术动作的时候,都会有学生能说出相应的名称,就要不失时机地赞扬他们。
2、情境教学,使每个孩子成为“少林武僧”。
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武术,因此本课并不强调动作的细节,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导入部分,我先让两名学生和我共同表演“警察智斗歹徒”的故事,这种互动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提高了体育课的趣味性,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也达到了本堂课的第一个高潮。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我用“警察抓歹徒”的故事.将五步拳的各个动作按顺序串联起来,并采用诙谐与通俗的“非专业”语言来使学生乐学、易学。
(1)起势:请注意,左边来了一个“坏人”,请大家瞪大眼睛!握紧拳头!
(2)弓步冲拳:这个坏人用拳头向我攻击了,现在我先用左手挡开他的拳头,然后再用冲拳反击他——“哈”!
(3)弹踢冲拳:一拳还打不够,接着我对这个坏人进行“拳打脚踢”。
(4)马步架掌冲拳:这时后面来了个“歹徒”的帮手,他偷偷向我发动了攻击,但是我早就已经发现他了。于是我在击倒第一个歹徒的同时,用左手保护自己的头部——“哈”!
(5)退步格挡:这个歹徒的同伙,继续向我发动攻击,于是我先退回一步,用右手挡住他的.攻击。
(6)歇步冲拳:我可不是好欺负的,要反击了!这个坏人以为我要攻击他的脸,可是我却偏偏攻击他的下盘,只一下就把他给击倒了。稳住!可别像他一样摔倒了!
(7)仆步穿掌:这个时候,刚刚被我击倒的第一个歹徒又向我扑过来了,于是我不慌不忙一个转身用左脚踹倒了他。
(8)虚步亮掌:当他再次被我击倒后,我又对着他摆了个很帅气的造型,他被我吓得是连滚带爬地跑了。
(9)收势:最后我又看了看那个坏人的帮手起来了没,只见他早被我的气势给吓飞了。打完收工!
这一学习环节学生始终充满着欢声笑语。
二、不足之处:
1、分解法未能与完整法很好地结合。
当学生改变动作方向时,我也不断变换着示范位置。这样虽能让他们清楚地看到教师的每一个动作,但由于没有进行一次原地的完整示范,影响了学生完成动作的连贯性。
2、激励方式后续性不足。
当我发现个别学生动作学得快,做得标准时,虽然及时给予了表扬,但却没能让其尽情展示,因此给人一种点到即止未能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3、未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接力游戏时,一些学生告诉我腿疼不想跑,为了体现尊重学生的理念,我让他们在边上休息,谁料却引发了连锁反应,总共有7个学生没有参加游戏。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应该先向他们解释腿部酸痛的原因,并告诉他们跑步对于消除疲劳有促进作用,更应该采用有效地手段激励他们参加游戏。
体育教学新套路的学习体验
会议
教学套路和素质教育看似无关,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素质教育”简单理解为“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教育为目的。它可以分为三个连续的和相关的主要过程:
1.判断:即对个体的身心发展潜力和现有发展水平做出正确的评价和识别。
2.发展:即充分发挥个人身心的潜能,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发展各种素质。
3.同化:就是将那些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到人的身心中,形成内在人格的稳定的、基本的生理和心理素质。
所谓内化,本质上是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外在品质的内化过程就是人的思想、意识和观念的社会化过程。许多社会观念、伦理道德等对学生的熏陶是在无意识的、无目的的和潜在的方式中进行的。当学生在一定的文化环境和社会道德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时,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它的感染、暗示或模仿,逐步实现思想观念和文化心理的积累。无意识的行为,使人格和心理由量变到质变,形成主体的内在品质。
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更像是一个小社会,集体综合操、集体操、教学比赛等,不同于德育和智育。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学生个性、身心素质的发展。
体育教学常规是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教学规律和原则应遵循的教学规律和具体要求。它是科学教学和优化的具体体现。制定和实施教学套路就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顺利组织教学,圆满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可见,素质教育体现在教学套路的规范实施上。教学套路的实施服务于素质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与教学套路相互促进、同步提升,也凝聚着内化的过程,但程度不同。
因此,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教学经验:
首先,教学常规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第二,教学套路要实用、可操作,不拘泥于形式。
第三,教学程序要稳定,长期保持稳定。
第四,教学套路要权威、严肃、严格执行。
具体体育套路有:
1.老师们:
1.熟悉教学大纲,学习课本,编写教案,准备教学目标,准备学生,准备教学方法,准备场地设备。
2.高质量的教学。 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倡导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理念,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发展。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设备(如多媒体、视频、投影仪等电子教学方式)。上课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穿着运动服、运动鞋,亲切自然地授课,用普通话授课,语言准确清晰,密码正确,声音响亮。
3.文明辅导。 以身作则,保持和谐的师生氛围,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无故离开教室,准时开课,准时下课,不迟到,不耽误上课。
4.课后及时撰写教学小结,整理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统计全班练习负荷分析图,评估考试成绩。
2.学生:
1.在正式上课铃声响起前,体育委员会将全队集合到指定地点,检查人数,检查衣物,排除危险易损物品,并向体育老师报告出席人数。 老师和学生的问候,老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教学目标和任务。如果学生迟到,应向老师报告并说明原因。只有得到老师的许可,您才能进入队列并站在行尾。为残疾学生安排实习,并酌情安排适当的活动或服务工作。因故不上课的,必须按规定程序请假。学生不得无故离开教室。下课前一定要组队,总结点评,灵活布置作业,和老师同学道别。
2.在课堂上,要加强安全意识,根据教材内容准备活动、组织活动。 教体操时,必须有专人保护和帮助。投掷项目必须由老师组织,不得投掷。上游泳课时,一定要组好小组,在浅水区教学。
3。 爱护公共财产,学生要自觉爱护运动器材,掌握合理处理器材的方法,在课堂上按时归还器材。
4. 学生要自觉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努力锻炼,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综上所述,体育课例程是一个由多个环节组成的复杂过程,严格的课堂教学例程是解决教育等各项任务的有计划、有组织、承担的任务。 组织过程。 显然,素质教育与教学套路是相互关联、相互融合的。 因此,体育教育还必须结合本学科的教育特点和实际情况,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教授幼儿一些身体练习的基本形式,是增进幼儿体质以及促进幼儿情绪成熟的最基本的途径。它不是简单的技能教学,也不同于一般体育锻炼,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同时,要提高儿童的个性和个性,发展智力,为终身健康打下基础。
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发现我们在设计体育活动时,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1、较片面地理解体育教育的目标,上下来感觉未能全面发展幼儿的能力,活动中往往偏重视幼儿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容易忽视对幼儿道德情感、个性、社会性的教育。2、体育活动训练化、机械化,总是以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正确方法”的传授者,没能实现幼儿主动、快乐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设计缺乏科学的兴式,导致儿童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强,运动量不足。
针对这些原因和认识,我们还对体育活动的设计进行了**
一、关于活动目标的设计
1不同年龄(年级)儿童目标是制定儿童体育教学活动目标的主要依据。年级阶段的目标是通过该年级幼儿所开展的一个个具体的体育活动来实现的,因此,在制定每一个具体的活动目标时,应该和该年龄目标相一致。例如:
小班变换方向跑的要求是幼儿能沿场地周围跑,那么教学活动目标的制订就不能超出这个水平,否则容易使幼儿造成身心疲惫,对体育活动失去兴趣和信心,得不偿失。
2体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是制订体育活动目标的直接依据。一般来说,活动内容不同,则活动形式也不同,而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往往会使活动的价值(目标)也不同。例如:
教学活动主要集中在探索体育器材或玩具的游戏方法,其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日本标准模仿以游戏形式组织的教学活动的作用,在提高儿童体质的同时,强调让孩子体验各种情绪或情绪;而那些直接进行活动练习的教学活动(如学习新操、练习队列),则把目标定位在掌握动作要领上;还有以两人游戏、三人游戏、集体游戏之类的教学活动,目标总离不开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等等方面。
三。最后一次教学活动的反馈是下一个活动目标制订的重要依据。这是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和从现实出发提出的。人们的知识和知识技能的掌握也逐渐从低到高、由未知到已知、由少到多。
因此,了解儿童的实际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了解幼儿对上次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在复习巩固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要求,或增加新的较难的活动内容。
二、活动内容的设计
1首先应考虑内容对目标的贡献率。在设计活动内容时,要考虑目标的需要,从目标的启动到教学内容的选择,这是非常有益和合乎逻辑的。首先,要合理设计目标,然后考虑活动内容的难度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如果在这个环节存在问题,我们应该重新回到目标的设计上来,检查和纠正目标,使目标设计更加合理;或者重新选择活动内容以更好地服务于目标。
其次,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水平。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因而学龄儿童或**进行的体育活动内容不适合幼儿,即使有类似的活动项目,也不能有相同的要求。例如:
打篮球,**篮球有“三步上篮”的基本要求,而幼儿学习篮球的话,是不可能达到要求的,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重新制定。一般来说,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体育活动的难度和要求也要逐步提高,不同的目标也直接影响到内容的选择。
三。再次考虑活动课时和场地设备。在设计活动内容时,必须考虑活动的上课时间。因为幼儿园体育活动一般每周一次,每次约30分钟。
怎样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体育活动、传授幼儿知识和技能,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其活动内容的选择显得甚为重要。既不能太通俗又不能太脱离实际,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高不可攀,那就要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基础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的活动内容。还要考虑到场地器材的现实条件。
有些幼儿园活动场地小,器械种类和数量也不多,这就需要我们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物和废弃物品,如利用小板凳、桌子、米袋、报纸、垃圾袋、硬纸板以及废弃果奶瓶、易拉罐、长统袜等物品进行教学。
三、活动方法的设计
在设计活动时,也要注意方法的科学性。根据儿童知识内容的性质和年龄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方法的选择是否科学与教学目标的实施效果有关。
幼儿体育活动的教学方法除了《幼儿体育教学法》中所介绍的讲解示范法、练习法、比赛法、游戏法等等外,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总结出了一下几点
1.主动探索法。主动探索法是教师提供活动材料或利用语言提示,引导幼儿主动去发现玩法,然后请幼儿示范自己的玩法,最后经教师指导练习巩固动作。这种方法注重以“儿童为中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感觉活动的轻松性、愉快性,真正形成“快乐体育”的理念,适合现今体育教改方向。
2.非言语指导法。非言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心里暗示,是指教师通过表达、行动和手势等手段组织和指导儿童学习和实践的方法。在这种方法的应用中,教师应特别注意清楚和清晰。同时,它可以与语言指导方法相结合,起到互补作用。
3.榜样激励法。一是教师的表率作用。“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率对幼儿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对幼儿个性和良好品质的形成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所以教师的榜样作用不可忽视。
二是同伴的影响作用。幼儿的能力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所以幼儿在活动时,教师要创造机会,鼓励幼儿相互交流,使能力弱的幼儿在得到他人启发的同时获得成功,以增强自信心。
4.儿歌辅助法。儿歌辅助法就是把动作的基本要领或游戏规则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教给幼儿,使幼儿在理解儿歌的同时记忆了动作的要领或游戏的规则。这种方法更生动、生动,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容易掌握。
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与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指导思想,结合教材特点和高中学生心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我的教材分析:
本课为水平五室内课——体育活动中的人际交往,本节教学从体育活动中人际交往的形式和特点入手,介绍了体育活动中人际交往的重要性,通过本节课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交友观,为以后体育比赛的顺利进行奠定重要基础。
三、学情分析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学生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体,他们学习的经验是一种课程资源,高中学生已经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在练习方法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自练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练中已经具有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合作、自控能力。
四、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体育活动中的方式,特点和基本要求。
更多真题及资料请加负责老师微信66746005领取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增加人际交往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在体育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行为,能够正确的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五、教学重难点
为了达到我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
提高人际关系、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
【难点】
把体育活动中人际交往和合作行为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
六、教学方法
根据人体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直观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循序渐进原则,我主要采用:
1.问答法: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讨论法: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讨论或辩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形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3.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学习熟悉、喜爱的情景,诱导学生进行技术动作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愉快的氛围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始,进行情景导入,如:同学们好,请坐!俗话说:“任何好的人际关系都让人感到自由,有种无拘无束的感觉”,巴金先生曾经说过:“友情在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灵魂,使我有了一点点光彩”,可见人际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体育活动中同样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体育活动中我们又该如何与人相处呢?让我们一起步入今天的学习来进行深入的了解。
【教学意图】设置具体的、生动的环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就置身于某种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之中,促使学生在形象的、直观的氛围中参与课堂教学。
(二)新课讲授
首先组织活动一:体育活动中的人际交往形式特点
1.教师ppt呈现五张关于运动员比赛中交流的图片,并提问:
(1)在体育活动和比赛中你与同伴是怎样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的?
(2)队员之间的交往和日常生活中的交往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点?
(3)在体育活动中和比赛中还有哪些人际交往的形式?
2.活动形式:分组讨论,教师小结。
3.教师小结:体育活动和比赛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分为两种,语言类交往方式和身体语言或肢体语言类交往方式,比赛中肢体语言在比赛中的运用极大幅度的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和不可冲刺性。
【教学意图】让学生分组讨论,能够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极大幅度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新课改的教学观中以学习者为中心,而层层递进的问题能够适时地引导学生学习,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接下来进行探究活动二:如何培养体育活动中人际交往的能力
1.活动目的:让学生理解体育比赛或者活动中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2.活动形式:观看视频,分组讨论,教师小结。
3.具体操作:
(1)提供NBA詹姆斯和韦德空接配合视频,确定讨论的题目。
(2)分小组进行讨论
(3)教师宣布规定讨论时间和纪律要求,鼓励学生充分参与。
(4)每组推选小组讨论的主持人和记录员。
(5)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汇报人代表本小组到讲台前汇报讨论结果,组内其他成员可以补充。
(6)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补充,进行小结。
4.教师小结:增进相互了解、促进互相理解和尊重、提高团队意识和运动技能水平、及时沟通和把握时机是培养运动中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方式。
【教学意图】通过直观性的教学,呈现学生最喜欢的nba比赛视频,更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到体育活动中良好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整个活动中提出了纪律性的要求不仅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更是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帮助学生树立纪律意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最后进行活动三:如何处理好体育活动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提问
(1)什么是体育活动最大的特点?
(2)你会怎样选择:获胜、合作、竞争或其他选择?
(3)试想,在体育活动中如果没有竞争你还对他有兴趣吗?
2.学生自由上台发言
3.教师总结:合作既是运动项目本身的需要,更是同学之间互相沟通、联络感情、加强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而合作中的竞争是增加比赛观赏性必不可少的,也是运动员相互进步的重要因素。
【教学意图】不仅让学生懂得体育活动中不仅需要竞争与合作,也能够懂得在学习生活中和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学生上台畅所欲言再次说明教师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头脑风暴式的发言使得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三)巩固提高
通过体育活动中人际关系的学习,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与人相处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在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和同伴之间及时的沟通,互相合作。
【教学意图】该环节是为了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要点,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一个升华,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四)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收获:学习了运动中如何人际交往,知道了合作与竞争重要性。
2.课后作业:课后完成教材P65表格。
【教学意图】师生共同总结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通过鼓励性的话语评价学生更加体现了新课改的评价观,全方位的评价学生,而作业的布置不局限于书本作业,体现了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新颖的作业形式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以及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八、板书设计
一、课 题: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绳趣
二、教学理念:
本课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为设计目标,强调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一根普通的绳,经过教师的巧妙构思,丰富多彩的跑、跳项目出现在学生的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参与体育,人人拥有健康,并将为学生实施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本课以绳子为道具贯穿全课程,让学生在跳绳和绳趣中还原孩子们活泼好动的本色。绳是学生十分喜欢的体育器械,价格便宜,便于携带,不需要很大的场地随时随地可进行锻炼,是体育课中很好的教学内容,运用绳进行跑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等具有显著作用。跳绳项目是每个学生人人喜欢,也必须参与的运动项目之一,同时它也是体育中考选考项目。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他们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而且善于思考,同学间合作、竞争意识强,鉴于以上学情,我设计了这节以绳为主线,贯穿游戏、跑、跳活动为主题的一系列教学活动。
五、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了解和尝试绳的多种用法,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并大胆向同伴展示自己的动作。
(二)能力目标:了解几种花样跳绳方法和创编合作跳绳方法,以此发展跑跳能力、身体协调能力、表现力及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在学习中感受练习的乐趣,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感受到与人交往、团结协作的愉悦情感。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多种跳绳方法。
教学难点:积极思考,不断创新。
七、教法和学法:
教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尝试采用以绳为主线,贯穿游戏、跑、跳绳为主题的教学活动模式,主要通过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讲解与示范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耍中体验,在练习中感悟,在创想中升华”。
学法: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发挥学生自主性学习。学生通过练习法、游戏法、合作学习法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到练习、合作、创新、成功的愉悦心情,让每个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快乐地学习。
八、场地器材准备:
师生每人一根绳,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盒。
九、教学流程: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1、玩;2、练;3、创;4、静。
1、玩
(1)相信自己,我能行
学生双手举绳,后踢腿跑进教学场地,在跑动中和教师击掌亲近教师,击掌的同时学生口喊:相信自己,我能行!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无形间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同时也揭示了本课主题:开动脑筋,积极创新。
(2)绳操
学生散点站立,在音乐的伴奏下,跟老师一起进行绳操练习。
这个教学环节体现了音乐与体育课程的整合,让学生在音乐旋律中模仿完成绳操,使他们身心愉悦,同时也发展了身体各关节韧带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好准备。
2、练
自由跳短绳
①学生散点站立,分组练习并脚跳短绳,教师巡视,提出问题(在练习时身体的变化,即心率和肌肉酸痛的状况);
②一分钟计时并脚跳短绳练习。
这个教学环节以敢于运动、体会益处、发展智力、巩固知识为程序目标,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能积极动脑,涌跃回答。这里,师生共同练习,共同讨论,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奋进的教学氛围中,轻松愉悦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教师有目的性启发学生,为创新作准备。
3、编:
(1)创编花样跳绳
①以小组为单位创编并演示多种短绳花样创编动作(可个1人动作,也可多人合作),学生演示时,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
②老师补充示范几种个人花样跳绳动作,还可请2-3名同学一起演示几种合作跳绳动作。
③学生散点合作长绳花样创编动作
这个教学环节是本课的“亮点”,从短绳到长绳的花样创编,学生发散思维,大胆创新。在长绳花样创编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玩伴,自由选择各人喜欢的运动方式,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挖掘了运动潜能,张扬个性,培养了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2)小游戏(踩蛇尾)
学生自由组合2人一组进行踩蛇尾游戏。
这个教学环节学生在音乐伴奏中游戏,使气氛更活跃,你追我赶,体现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培养争先创优,不甘落后的优良品质。
4、静
学生听音乐做伸展活动配合呼吸调整,放松肢体,平静心率。
最后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充分体现出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合作的思想意识,相信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做的更好,不要忘了我们的口号是:相信自己,我能行!
一. 教学思想
从以终身体育为目的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参与体育,关注体育,是本课的重要思想。足球运动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和流行性;中学生是培养学生足球意识和发展足球技战术的重要阶段,因此,基本技术的教学将为学生以后参与足球运动打好坚实的基础,为我国未来的足球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教学内容:
1. 足球运球过障碍 2.游戏:胜利归来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基本能够了解足球运球的基本技术原理。
2.技能目标:70%-80%学生学会足球运球过障碍的基本技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投掷、奔跑能力以及上下肢力量、灵敏、速度、协调等基本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互帮互学、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同时也增强学生爱国、爱集体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足球运球过障碍是足球比赛中常见的技术之一,是控制与支配球,快速推进,突破防守,组织战术并最终形成射门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个人足球能力的重要技术,对于发展学生的速度、协调、灵敏以及下肢力量具有较好的作用。
教学重点:跑的步幅大小与推拨球技术的合理衔接。
教学难点:重心的控制与推拨球的力量。
四.学情分析
初中体育与健康说课稿 我为中国足球加油助威,标签:体育说课教案,初中体育说课教案,
本课对象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对于足球有着广泛的兴趣并能积极参与进去,同样表现出来的还有足球的基本技术不稳定,对于球的控制能力不强等特点。
五.教学练方法
教法:利用青少年模仿能力强,且喜欢表现自己的身心特点,采用规范优美的完整动作示范,并可以采取学生示范。
将投掷内容寓于“胜利归来”游戏中,在愉悦中使学生掌握投掷技术
指导纠正错误法
利用游戏竞赛法来培养学生的拼搏进去的精神
学法:本课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学练,分组学练的学习方法,练习过程中同学相互指导,相互学习
六.教学流程
1.收心引趣:课堂常规
教师通过提问“最近关注中国足球的情况了吗?”来导入:那么我们这节课学习内容就于足球有关。
2.同学们,既然要学习足球那我们必须先热热身,我们一起来进行变换跑练习(外摆抬,内摆抬,屈膝外展大腿)
3.组建球队;分组进行双人足球操(学生分组自主进行,内容课前教师布置)
4.动起来,自主的球性练习
5.足球运球技术学习
教师示范,讲解,提示重、要点,要求学生分组学练,体会动作技术要点。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初中体育与健康说课稿 我为中国足球加油助威,标签:体育说课教案,初中体育说课教案,
足球接力游戏 ⑴绕障碍返回 ⑵绕障碍停球绕回 配乐《向前冲》
6.运球射门展示,每队推举一位队员。配乐《98世界杯》
7.游戏“胜利归来”发展投掷能力
8.配乐舞蹈“团结舞” 手拉手跳舞蹈放松
9.进行总结,评价,反馈。结束本课,回收器材。
七.场地器材
足球场一块 足球20只 障碍物20个 录音机1台
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规律
1.备课
体育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备课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精心备课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基本要求是:
(1)新学年开学前,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关于加强教学工作的意见》的有关规定《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促进学生体质本着全面发展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的气候特点,制定了全学年的教学工作计划。学校的季节和教学条件。 教材要合理分配到两个学期,按照市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学生体育课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2)新学期开始前,根据学年教学计划,教材的系统性和教材之间的相互联系,做好在匹配不同性质的教材时,确定每种教材的教材。制定教学顺序和所需教学时数,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
(3)根据教材的年级教学目标和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制定重点教材的单元教学计划。 内容包括:课时、任务、目标、要求、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
(4)编写教案(以下简称课计划)上课前一周。 内容包括:教材、教学目标、班级结构、练习频率和时间、组织教学方法、教育内容和方法、运动负荷和心率曲线预测、练习密度预测、场地设备布置等. 随时备好两周的室内运动基础理论与健康课备课计划。
(五)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备课,做到“四备”:备学生、备教材、备场地、备器材。
(6)教材要结合学生的体育基础、身体状况、年龄和性别特点,认真学习。 掌握各类教材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达到明确的目标、具体的措施、有效的教学方法;认真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促进学生心理状态的健康发展。
(7) 对教师技术难度大或技术不熟练的动作、保护和帮助方法的示范,在备课时要反复演练,确保万无一失。
二、班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课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体育课的中心环节.基本要求是:
(1)教师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和运动鞋。
(2)认真检查学生着装和出勤情况,登记出勤情况,安排学员。
(3)解释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正确使用体育专业术语,密码清晰响亮; 演示动作准确美观,演示位置合理,演示面便于学生观察。
(四)认真组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骨干作用。 教学活动应针对大多数学生。根据学生体育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五)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及时处理事件。
(6)保护和救助方式正确、安全、有效; 教学生保护和援助的方法。
(7)教师教学态度亲切自然,注重教师形象,杜绝惩罚学生的现象。
(8)下课前安排适度的整理活动,召集全班,做一次课堂总结,简要记录在“课后总结”栏目教案; > 指导学生课后回收设备。
三、辅导
(1)关心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对运动技能和方法掌握有困难的学生,对体弱多病、有需要的学生给予积极热情的帮助; 及时指导询问体育锻炼方法,鼓励学生积极锻炼。
(2)班级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时,应提供现场辅导。
四。考核
考核(包括程序性考核和期末考核)是检验学生体育教学成绩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体育成绩的考核形式分为项目考核、学期考核和学年考核。基本要求为:
(1)根据学年教学计划确定的考核项目和现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项目考核在单元教学结束。 它的成绩是学年评估的一部分。
(2)学期末,根据考核项目的成绩对学生进行评分(优、良、及格、不及格)。
(三)学年考核,认真执行市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考核办法和评分办法。 综合评分基于“出勤与表现”、“运动与健康基础”、
“体能与运动能力”、“运动技能与技能”四个部分。
V.课后总结
总结是教学评价的一种形式,对教师改进教学和自我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及时总结课堂教学的主要成就、经验和体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教学工作的具体措施。
把握教育教学套路的体会
教育教学三个套路的体会与体会
教师的学与教感受与体会教育教学套路
中小学教学套路教学经验与心得
小学教育教学套路培训心得与心得
教学背景:
以“健康为主,安全第一”为宗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自主创新学习;关注差异,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
一、教材分析: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初中跳跃项目的要求,立定跳远技术应属于水平段四的要求范围(初中阶段),它是初中《体育与健康》的主要教学内容,也是初中体育会考的必考项目。本节课主要是在学习双脚跳跃的基础上学习的,又是为初中体育会考打下基础,另外,学习立定跳远,还能有效发展速度、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敢直前的精神,并具有健身性、竞争性、娱乐性的锻炼价值。所以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立定跳远,我准备配合辅助教材跳台阶共同完成,把二者安排在一起是因为:一是根据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腿部力量的下肢练习,二是根据合理安排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原则,结合人体适应性的基本规律,使学生的身体机能科学合理的发展。另外,在整节课的设计上,我把课的内容全部游戏化、比赛化,这样既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又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当前独生子女数量大、吃苦精神、个性差异差等原因我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差,学习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所以在学习时教学内容一定要合理按排。想要整节课学生精神饱满、持久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就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在立定跳远的单元教学中,每节课都需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在玩中学,在情境中练,以有效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大多数学生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
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协调性、灵敏性,提高学生下肢力量和立定跳远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终生体育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教材的知识体系及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可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快速有力的起跳和腾空后的展髋,确定的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快速有力的起跳是决定立定跳远成绩的关键,因此定为本节课的重点,我将通过激烈游戏中快速重复的起跳练习来解决;二是由于学生体质较弱,做到空中展髋动作有些难度,因此定为本节课的难点,我将通过游戏中逐渐增加小垫子的高度和远度来解决。
四、教法:
将整个教学内容游戏化、比赛化,使学生乐于参与、易于参与,并在较为兴奋的状态下达到教学的目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较差的特征,因此宜在教学中多应用示范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进行模仿练习。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游戏、比赛参与法:将教学内容全部融合于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尝试教学法:依据“实践----认知----再实践”的规律,在讲解前,先使学生主动探索,启发学生创新练习,理解知识、自我完善,同时也体现了“先学后教”的基本原则。
3、示范法:利用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本节课中让学生多看动作优美标准的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指导、纠正错误法: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通过应用全体与个别指导、纠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动作。
5、表扬法: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多鼓励多表扬,发现闪光点,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五、学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情况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水平段分组合作法:学生依据自身的素质和技术能力的自我评定进行分组,组内互助学习,其目的是通过自选难度,自由分组,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保证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真实的需要。
2、大胆尝试练习法: 在教师或同伴的指导下大胆尝试做跨越障碍练习。其目的是:通过大胆的尝试增强学生的勇气,建立自信心,并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找出最佳的方法。
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体稍前倾。
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要点: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空中展体要充分,强调离地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作。
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易范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
纠正办法:利用一定高度或一定远度的标志线来纠正这类错误效果很好。
纠正办法:反复做收腹跳的练习,注意,是大腿往胸部靠而不是小腿往臀部靠,动作要及时。
解决办法:多做近距离的起跳落地动作,手臂的摆动要协调配合。地面设置标志物,双脚主动有意识地踩踏标志物。
七、教学过程:
1、热身阶段(开始和准备部分):大约用时10分钟。具体步骤为:首先是课堂基本常规(包括师生问好、宣布课的目标任务等)。然后是游戏。然后是徒手操练习。
2、发展阶段(基本部分):大约用时25分钟。本着寓教于乐、快乐教学的原则,这个环节我准备分两步完成,一是利用辅助练习跳台阶和立定多级跳远来提高学生兴趣和跳远的收腹举腿动作要领。二是在立定跳远中增加一块或二块小垫子,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基础上让学生快速跳跃有一定高度的小垫子,先做基本的体验,然后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教师再做适当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白,只有快速有力的起跳才能保证起跳的高度,并提出问题:“有了高度,如何跳得更远呢?”,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难度,并让其带着问题进行第二个游戏“看谁跳得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分别跳跃有一定高度和远度的小垫子,最后,各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上,选派代表分别示范并讲明理由,得出结论:要想跳得远既要保证起跳快速有力,又要保证身体的充分伸展。然后进入第二个游戏,让学生齐心协力,争创第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通过比赛的形式强化所学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既符合了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同时也解决了本节的重难点。
3、恢复身心阶段(结束部分):大约用时4—5分钟。具体步骤为:①放松运动(4X8拍)②教师讲评本节课的情况,并对课堂中发现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③安排值日生收回器材,培养学生勤劳的好习惯。最后师生有礼貌的再见。
八、教学反思:
立定跳远是一种非常单调,枯燥的项目,所以学生比较喜欢选择跑或者球类的体育课,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其他的老师总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教师先示范讲解,然后全体学生听教师口令集体学习,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整堂课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的动作变形,有的学生还坐在地上偷懒,而且学生每次测验的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现在,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主体性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乐学,会学,善学,从而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最佳的发挥和发展,所以,在本次课的设计中,我对突出“主体性教学”的方法,做了一些尝试,主教材的部分采用了分组教学方式—竞赛评比法—游戏教学法。
1. 让学生自由组合,7—9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负责。带领组员进行立定跳远练习,教师到每组实行检查。
2. 每组可选送2名成绩优秀的同学,代表本组参加比赛,然后从中选取出3—4个跳得最远的同学给予奖励。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很深的体会。
分组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也避免了少数学生厌学当观众的现象,从而有效地克服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素质与素质差生的两极分化的弊病,利用团队的力量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与学生相互指导,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加深了学生们的友谊,提高了学习效果。学生通过分组比赛,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和组员之间的凝聚力,从学生的练习程度上不难看出,学生对分组教学方法很感兴趣,教学比赛既是素质,技术,战术的较量,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比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勇敢性和坚强的毅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分组比赛对提高全体学生的参
与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功效。
通过课堂实践后,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学的意义,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教学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只能是在学生时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出现问题时,时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力求展现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突出主体,突出个性,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
教学内容:
1、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跳远;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跳远的动作要领,发展弹跳素质,提高跳跃能力。
2、通过系列游戏活动,提高身体的灵巧性,培养团结友爱,不怕困难的精神
3、发展模仿想象及自我表现能力,增强参与群体活动的乐趣。
4、运动量适宜,练习密度预计45%,平均心率预计135-140/分
(一) 集队、报告人数;
(二) 师生问好;
(三) 宣布课内容、目标。
目标:1、集合快、静、齐; 2、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
教法:1、教师语言启发引导,以春游活动形式引入课题;
2、老师宣布课内容、目标,做好出发前的动员,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学法:1、体育委员整队,向老师报告人数;2、师生相互问好;
3、学生在老师语言引导下进入角色; 4、认真听老师宣布课内容及目标。
(二) 原地踏步——立定。
2、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3、启发学生向解放军学习,听指挥,队列整齐,步调一致。
2、集体在教师口诀指挥下做动作。
3、在教师语言激励下动作准确整齐,精神振奋。
(一)慢跑去“公园”。
目标:1、身体进入准备状态。 2、情绪进入兴奋状态。
2、学生边跑教师边用口诀提示跑步正确的姿势。
2、在教师口诀提示下,注意做好正确的跑步姿势。
(一)参观“动物园”,做仿生练习:
1、虎行; 2、鸭行; 3、鸡行; 4、鹤行; 5、蛙行;
2、发展模仿想象及自我表现能力。
2、用形象化的语言启发学生依次模仿,如:“一群快活的小鸭子正呷呷地唱着动听的歌”;“池塘里的小青蛙正呱呱地捉害虫!”…… ;
3、教师巡视观察,表扬鼓励,激发兴趣。
学法:1、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动物头像,在老师语言启发引导下,依次做仿生练习。
2、动作形象,情绪饱满,课堂气氛活跃。
学习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跳远。
1、一步踏跳,双脚落地;
2、走2-3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3、助跑3-5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目标:1、初步掌握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跳远的动作;
2、发展弹跳素质,提高能力。
教法:
1、故事 “羊妈妈教小羊学本领” 引入;
2、教师扮演“羊妈妈”,学生扮演“小羊”,模拟“羊妈妈教小羊学跳过小沟的本领”的全过程;
3、“羊妈妈”讲解示范跳“小沟”的动作,简介踏跳区概念,提示重、难点;
4、“羊妈妈”与“小羊”,共述动作口诀;
5、“羊妈妈”以动作口诀指挥“小羊”练习,动作练习先分解后连贯,速度先慢后快;
6、“小羊”自练,“羊妈妈”巡视指导,反馈信息,矫正回授,鼓励进取;
7、请一位“小羊”示范正确动作,“羊妈妈”示范错误动作,让“小羊”进行对比分析;
8、分组检查评比,给优胜者颁发小红花;
学法:1、认真听讲故事,在教师语言引导下进入角色;
2、 教师讲解动作要领,注意观察,齐读动作口诀;
3、集体在“羊妈妈”动作口诀指挥下练习;
4、自己体会动作;
5、两人一组互帮互学、互检互评;
6、示范正、误动作,对比分析;
7、分组评比,小组长负责组织检查,给完成动作好的“小羊”颁发小工花,以获取红花多的组为优胜组;
(三)、活动性游戏:
1、狼追羊; 2、摸尾巴; 3、推掌;4、织布机; 5、打手背。
方法: 一学生扮演“狼”,其余学生扮演“小羊”。“小羊”在草地上(圆内)两人一做“狼追羊”、“摸尾巴”、“推掌”等游戏。“狼”来了即快跑,跳过“小沟” 回到各自的“家”,以跑得快、按动作要求跳过小沟,而不被“狼”捉住为胜。
2、增强参与群体活动的乐趣;
3、培养团结友爱、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
2、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3、师生共同游戏;
4、注重观察,指示学生按规定动作跳过“小沟”;
5、抓住时机渗透德育,培养学生从小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6、游戏结束,进行小结,奖励红花,鼓励进取。
规则: “小羊”必须按“羊妈妈”教的方法跳过“小沟”,否则算掉下“小沟”,被“狼”捉住;
2、与教师共同游戏;
3、两人或三人自由结成好朋友组参加游戏;
4、相互间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1、“幸福拍手舞”(配乐);
2、小结课情况;
2、领学生随音乐起舞;
3、小结本次课的情况,表扬好人好事,提出希望;
4、布置收整器材; 5、按堂规下课。
2、跟教师随音乐起舞;
3、注意听教师小结本课情况;
4、师生互道再见;
1.了解滑动变动器的结构,知道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
2.学生能够在探究变阻器的使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产生动手操作使用变阻器的欲望。
【重点】理解滑动变阻器工作的原理。
提问学生谁能想出改变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方法,学生能够想到改变接入电路中定值电阻的大小。
教师继续提问,在不改变电源两端电压的情况下,如何逐渐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老师进行演示书上的实验:取一节干电池、小灯泡、导线若干、两个连接导线的夹子和一根铅笔芯,按照图连接电路。改变接入铅笔芯的位置,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教师指导:灯泡亮度的变化是由通过的电流引起的,而电流的变化则是由电阻的变化引起的,导体的长度是影响电阻大小的一个因素,导体的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就越大,当电压相同时,电路中的电阻发生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就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小灯泡的亮度发生改变。
在完成演示实验后,教师讲解变阻器的概念: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元件叫做变阻器。
展示学生实验中常用的滑动变阻器。讲解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给出结构示意图和电路中的符号。
提问学生: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电阻不变。总结得到:A、B接线柱之间和C、D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提问: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总结得到:C、D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提问:发挥变阻器的作用,应该在电路中如何连接?总结得到:(1)串联连入电路中;(2)一上一下的原则。
观察自己连接起来的电路图如何移动才能使得灯泡变亮,学生回答向左移动后,让他们自己动手验证结论。这个时候抛出下一个问题,刚开始的时候滑片应当放在哪个位置,请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总结得到:开始应当将滑片移动到阻值最大处,这样子可以保护电路,防止电流过大烧坏电池。
给学生带滑动变阻器的电路图,让学生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在小结时,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在作业布置环节,回去查找关于数字电位器的资料。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蹲踞式跳远
我将从本课的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说的是本节课的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来说,更要关注其运动的快乐感,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基本技能之外,还要讲明所学内容对发展身体素质和增强体质的作用,让“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其次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蹲踞式跳远。蹲踞式跳远是初中体育教学中最基本的动作,主要锻炼腿部、发展力量素质和协调性,是初中体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跳跃技术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中学生,学生各方面素质一般,但也存在着个别差异,男生基础较好,女生素质普遍较差。且不喜欢表现自己,所以在练习中需要多鼓励。
四、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蹲踞式跳远的基本技术原理和技术特点,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二)技能目标:初步学会蹲踞式跳远合理的技术动作,使80%学生能独立完成动作。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三)情感目标:在练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性及和谐的师生关系,团结协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五、重点难点
重点:快速助跑与起跳的衔接动作
难点:腾空步后,起跳腿向前上方提举,身体呈团身蹲踞姿势。
六、教学过程:
本课依据人体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遵守直观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讲解示范法,纠正错误法,循序渐进法,评价法等
一、准备部分:时间约7分钟
1、课堂常规:(2分钟)
2、诱导性游戏(3分钟)
方法:游戏规则简单,便于学生掌握。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将本课所学内容的简单动作贯穿在游戏中,便于学生后面内容的学习。这样不仅达到充分热身的效果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使学生快速进入上课状态。3、热身操(2分钟)
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一起做热身操,充分活动各关节,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二、基本部分:(27分钟)
1、情景导入:在教师的语言激励下,将学生带入基本部分的学习,教师见讲解边示范,使学生了解动作要领,建立动作表征;示范后初步体验动作,(集体总结出练习的方法,怎样才能更好的掌握动作)
2、积极练习,掌握技能。首先进行分解练习,在教师统一指挥下,根据动作口令,逐步练习每个动作,然后两人一组练习,相互指导相互评价,教师巡场做总体指导,接着进行整体练习,练习时逐渐增加运动负荷,巩固技术动作,教师将学生同质分组分为三个小组,各组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练习,达到各自的目标,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感。同学们共同练习,共同讨论,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3、讲评动作,提高技能。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鼓励三个小组各选一名代表分别展示,教师有针对性地逐一讲评与分析。教师讲评时多以正面引导为主。
4、继续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评并结合自己练习的情况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鼓励。
5、乐趣游戏,巩固技能。游戏的目的是巩固所学技术,游戏后教师根据情况选出三个不同水平组积极参与练习、进步最快者作为体育小明星,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三、结束部分:(6分钟)
一、身心放松。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领做放松操,使学生的身体心理得到充分的放松
二、教师对本课进行评价,布置课下作业
三、回收器械
七、预计本课教学效果
预计本节课的练习密度为40%左右,学生的平均心率在120—130次/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练习,课堂气氛活跃,约有80%的学生基本掌握动作,教学效果基本达到了“汗会乐美”,基本实现教学目标。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1.运动技能:通过情景教学法使学生掌握前滚翻的正确方法,使80%的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成滚翻动作,其他学生能较准确完成动作。
2.能力目标: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动作模仿,能说出自己的身体感受,增强身体的调控能力。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的技能。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勇于展示自己和勇于面对困难、相互协作,互敬互助的优良品质。
2.初步具有控制身体各部位依次滚动的能力,积极参与创想练习。测试目标2
2.创设情景:教师以“小刺猬锻炼”的故事对学生进行诱导,练习《模仿操》。
1.在滚翻教学中,展开“小刺猬锻炼”故事情景,启发学生利用小垫子进行创造各种玩法(滚翻、滚动、跨越、爬行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2.教师做完整动作示范,讲解动作要领。讲解保护与帮助方法学生学习基本动作
3.学生学习“前滚翻”。练习中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如:头顶触垫子、团身不紧、双脚蹬地无力等),两人一组练习,相互保护与帮助。在两人练习中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相互评价的能力,能说出自己的.身体感受。
4.学生练习时,教师及时选出正确动作的学生,进行展示并评价.
5.集体展示动作,教师观察学生掌握情况。是否达到预设目标。
1.教师讲解游戏《挑战极限障碍跑》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游戏。
2.学生分小组进行比赛。体现团结协作,勇于面对困难,尊重同伴的优良品质
最后在优美的旋律(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伴奏下进行放松练习。学生收放器械.
场地器材:两块篮球场地,四列横队八字排列。小垫子41块、录音机一台
备注:动作要领“一蹲二撑三低头,抬臀蹬地快推手,抱膝滚动成蹲立,完成起立高举手”。保护与帮助“保护者单膝跪立于练习者体侧,一手托肩,一手压小腿,帮助滚翻。必要时再扶腰,帮助恢复成蹲撑。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发布时间:2024-04-28
体育电子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1、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 2、手指操、游戏《大西瓜、小西瓜》 教学目标: 1、知道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动作的基本要求。 2、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锻炼学生的手指灵活度。 3、培养学生的创新、反应能力。 重点: 理解掌握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
发布时间:2023-12-31
教师在每一堂课上都需要为自己准备教案和课件,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认真准备教案和课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识。教案和课件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的重要工具,它们可以帮助教师清晰地规划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安排,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教案和课件...
发布时间:2023-12-24
活动目标:1.学习半蹲走,发展下肢力量和动作的协调性、平衡性。2.培养协作意识,增强注意力和模仿能力。活动重点:练习半蹲走。活动难点:与同伴配合协调一致地走。活动准备:毛毛虫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纱巾。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听音乐模仿小动物走,充分活动身体1.(幼儿进入场地,围成圈站好,并在原地贴标...
发布时间:2023-10-12
愿这份"体育学习计划"能够为您提供实用的知识。许多人都感到写文档是一种负担,在写文档前,找写不错的范文来参考,精读优秀范文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情感体验。以下是一些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布时间:2024-03-26
或许你也需要好的范文呢?文档处理是实现信息高效传递和共享的必备工具,借鉴范文是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学习写作架构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寻找优质文章不妨看看“体育求职信”,我们会努力为您带来更多优质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发布时间:2024-03-03
一、指导思想为贯彻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体发〔20xx〕1号)等文件要求,加快推进我县体育、教育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我县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身心...
发布时间:2024-04-08
体育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积极动脑筋,听口令做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2、有合作意识,能与同伴协调一致,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椅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按要求摆放椅子,男孩女孩相对各排一竖排。 热身运动“我的身体”。 (二)基本部分: 师:我们所有...
发布时间:2023-12-20
当我们对人生意义的看法发生变化时,建议将自己的观点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奋斗历程中获得的宝贵回报。我们为您挑选了一篇非常好的“体育活动心得”文章,请将此页收藏以备不时之需!...
最新体育教案(通用15篇)
文件夹最新文章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