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教育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3-11-06
1

成长教育观后感范本七篇

成长教育观后感

“成长教育观后感”是一个重要话题编辑为您整理了相关资料。看一场不错的电影,就像踏上一场美妙的旅途,电影也可以重新定义我们对于事情的看法。观后感是我们了解艺术作品的重要途径,观后感可以直接的描写我们是因为哪些情节而收获感动。应该怎么写好一篇的作品名观后感呢?将本文加入收藏夹以便随时查看!

成长教育观后感 篇1

让教育充满爱

闫晓燕宋村中学

让教育充满爱

——《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读后感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

“充满爱的教育。”

“一个好老师首要的条件是什么?”

“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我做到了吗?我不禁问自己。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捣乱,我会严厉斥责并制止;如果学生不完成作业,我会补上;对于学生的问题,我将谈谈学习的重要性,学生的未来,家长和老师在课堂上的期望

这种单纯、粗犷、优越、一厢情愿的爱情,能不能达到学生的心?学生能够感受得到吗?学生愿意去感受吗?

我不断的反思自己。

假期阅读了《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这本书,书中介绍了陶行知、张伯苓、霍懋征等老一辈教育家是如何把爱心倾注到他们的教育当中,让我认识到不论哪种教育理论,爱心教育都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陶行知先生对打架的学生,没有端起老师的架子批评他,而是通过分糖果奖励这个学生,让学生逐渐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整个过程充满了真诚和尊重——教育者传播爱,受教育者感受爱;再如张伯苓先生在南开学校令人津津乐道的“老师和学生一起戒烟”的故事,正如张先生自己所说:

“要教育学生,必先教育自己。”生动阐释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老一辈教育家在教育当中对爱的诠释解答了我多年的困惑,让我感悟到爱心是教育的本质,而老师对学生的爱只有在真诚平等尊重的前提下才能得以体现,否则学生就会把老师的爱拒之千里之外。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懂得师生在人格上的绝对平等,懂得尊重每一位学生,才不会在学生面前表现的“高高在上”,而学生也不会觉得老师“高深莫测”,师生之间才不会产生距离感,才能实现和谐共处。记得有一次上课,我发现一位因平时上课极爱说闲话而经常被我批评教育的学生,又在向同桌说着什么,我当时没有多想,把他喝斥了一顿。可是课后,他的同桌跑过来告诉我,说那个同学刚才是为他念黑板上的板书,他的眼镜课间不小心打碎了,他们并不是有意说话的。

我顿时很后悔,为什么当时没问原因?我立刻当着所有学生的面回到教室,承认学生错了,并复习了我的习惯性思维和粗俗朴素的做法。最后那位学生反而不好意思了,我却说:

“学生认错,大家习以为常;老师不是圣人,他们会犯错。老师犯错时必须承认自己的错误。错误面前人人平等嘛!”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

“教育就是用心灵赢得心灵。”从那以后,这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师生之间的平等尊重一定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课堂上,面对学生的问候,老师不是礼节性的点点头,而是真诚地深深鞠躬;师生交谈,不是老师“高高在上”的训话...

查看详情>>
2

成长教育观后感

成长教育观后感

成长教育观后感 篇1

刘老师的这份演讲录我花了一个小时看完,脑海中一直在回荡着传道、授业、解惑三个词。这三个词在高中语文课上我已经学到过,它们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的确,这三个字简洁明了,说明了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也指出了我作为一名未来教师的努力方向。做老师,要能够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和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但要授业,传授与学生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还要引起学生主动学习,在学生产生困惑时引导他们解决困惑。这就和我们教学法等课程的内容相吻合了。

虽然这三个字、六个字,看似很简单明了,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和深厚的技能。首先,足够的知识。深厚的专业知识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

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年龄阶段和学习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一个老师,对于自己所教的课程内容不能良好地掌握,可能会产生讲解含糊,对学生的提问瞠目结舌的窘境,这是十分可耻的。当然,盲目填鸭是不行的。

足够的知识相当于一个知识库,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从中选择合适的学生来学习。这就需要考虑到教材。老师要掌握好教材,吃透教材的同时,要补充教材,甚至在教材已不适用时勇于更新教材。

老师常说,如果你想给学生一杯水,你必须先有一桶水。现在我仔细一想,确实是这样,并且这水原本是河里打上来的水,得经过一番沉淀之后,汲取最上层、最清澈的水,才能对学生最有帮助。第二,深厚的功底。

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取决于他的知识基础,而且取决于他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会了我很多科学技能。然而,真正优秀的教师是从实践中磨练出来的。刘老师在专题中提到,教师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德、物的宽容,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

自强不息的主动精神,能够提高老师的执行力和创造力,推动老师有创造力地去工作;一个具有主动精神的老师,会将自己的工作条例串联起来形成一整个工作范围,以整个工作面代替一个个工作点,大大改善教学效果。同时,一个自强不息的教师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规划,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与时俱进,促进学生和自己的成长。在实践中,自强不息并不意味着一往无前。

面对挫折,海纳百川,宽容精神尤为重要。如何包容挫折是关键,如何解决问题是关键,如何从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学习,如何积累经验是关键,没有承受能力,没有能力,没有智慧的教师,无疑是站不住脚的。而所有这些,从按年教学,一次次受挫,一次次学习,慢慢磨合,慢慢适应,再到得心应手,轻松自如。

这就是深厚的功底。在说教、教学、解惑中,“解惑”一词有疑种不良的味道:学生有疑虑,教师帮助学生消除疑虑,这远远不能满足当代教育的需要。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消除疑虑,还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也就是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当学生发现问题,便及时地进行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解决疑惑,教会学生自己懂得怎么学,即授...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