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课件

发布时间:2023-10-30
1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件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件
小学三年级课件

以下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三年级科学课件”经验分享。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教案编写是以科学方法掩盖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感谢您的关注希望您能收藏我们的网站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件 篇1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


教案主题: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材:《小学生科学教材》


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


2. 掌握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和因素。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


1. 教师:投影仪、黑板、墨水笔,教学ppt,种子、花盆、泥土。


2. 学生:教材、学习笔记。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15分钟)


1. 教师采用问题引入的方式,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种子是怎么变成大树的吗?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呢?”


2.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第二步:植物的生长过程(30分钟)


1. 教师利用教学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


2. 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展示,教师向学生详细解释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


3. 教师重点强调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变化,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步:植物的生长需要(25分钟)


1. 教师向学生提问:“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认识到植物生长需要土壤、水分、温度、阳光等因素。


2. 教师继续向学生解释每个因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第四步:实验探究(30分钟)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提前准备好种子、花盆和泥土。


2.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将种子种植到花盆里,观察并记录每天的变化。


3. 教师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第五步:总结与展示(20分钟)


1. 学生回到教室后,教师组织学生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和感受。


2.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要的条件,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教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布置相关作业和复习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植物的生长过程教学,学生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学生培养了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增加了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表自己的意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件 篇2

科学概念:

树是活植物,生长在一定环境里,是有生命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观察应该是有目,制订观察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词语记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信息是有限,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生机勃勃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习惯。

【教学...






























查看详情>>
2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件必备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件
小学三年级课件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一些“小学三年级科学课件”相关的信息。在每堂课上,老师都需要准备教案和课件,这是必要的工作。编写教案和制作课件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专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反应情况。希望这些有用的信息能给您的工作带来一些启发!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件 篇1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的第2课。本单元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一、观察土壤的外观,发现其外形的颗粒状特征以及颜色、颗粒等状况,形成对土壤特征的初步认识。二、通过阅读材料,知道可以按照土壤中沙粒、粉粒和黏粒含量的而不同,将土壤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类。三、通过动手操作、比较三种类型的土壤,描述它们各自的特征。运用的方法有:看、捻、握和搓。四、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并能举例说出某种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什么样的植物。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上一课《土壤的成分》的学习,已经基本奠定了土壤的概念,知道植物要生长在土壤里面。本节课,在上一课实地考察土壤,对土壤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本课引导学生继续深入观察土壤。将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基本类型,并展开一系列的对比性研究,进而了解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点。

1、了解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所含颗粒大小不同。

2、知道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1、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2、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差异。

1、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

2、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

知道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学生准备:每组沙质土、黏质土、壤土各若干,每组白纸3张、放大镜1个、漏杯3个、烧杯3个、搅拌棒1根、纸巾若干、水若干等。

1、师:同学们今天很开心,小象也很开心,因为周末大象爸爸想带小象去植物园玩。出门旅游需要做攻略,去植物园也需要知道植物分别适合什么样的土壤。所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植物适合生长在什么样的土壤里吗?

2、生:仙人掌适合干旱的土壤,西瓜适合比较湿润的土壤,荷花适合很湿润的土壤。

3、师:同学们可真聪明,通过刚刚我们发现其实这些植物生长在不同的土壤里,土壤有很多种类型,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土壤的类型吧。(板书课题)

1、师:既然土壤有这么多的类型,那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研究这些土壤呢?

3、老师归纳学生的观察方法。师:你们帮小象想出了这么多观察土壤的方法,那老师也帮你们找了一些办法。用放大镜观察,用手捻,和水握一握,加水搓一搓。

4、老师演示实验,讲解注意事项。

5、学生实验,并填写记录单。

6、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完这些土壤了,那你们有什么样的发现呢?

7、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8、师:你们都做的很棒,老师其实也事先做了实验,填写了记录单。(贴土壤的特点)同学们...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