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心得总结规划(范文八篇)
读这本书,在感受诗意流淌的同时,也会收获很多:
一得诗意语文的成长历程
从2001年的《荷花》一课,诗意语文初现端倪;到2002年《圆明园的毁灭》课堂节奏的范式;2003年感悟与质疑相融合的《只有一个地球》;2004年诗意语文的开山之作《一夜的工作》;到2005年诗意语文的代表作《长相思》。引导读者体验从诗意汉语的萌芽到诗意汉语的成熟。
在诗意语文成熟之后,并没有停滞不前,王老师于2006年用《两小儿辩日》探寻教学风格的转型;于2007年用《慈母情深》唤起语文意识的觉醒;在2008年《枫桥夜泊》探寻如何从文学到文化;于2009年《普罗米修斯》进行神话文本的美学解读与想象,于2010年《与象共舞》进行一个人的同课异构。
诗意汉语已经成长了十年。每年都有一堂经典课,让你对诗意汉语有更深的了解。
二得十年经典课堂实录
读课堂实录,读的人一定要静下心来,在头脑中想像出课堂情景,如果这样去读经典实录,那一节节精彩的课堂就会深入你的脑海。
三得王老师的磨课心路历程
每节课的实录之后,都有一个王崧舟的倒影。如《荷花》一课设计中诗意语文如何“冒”出来的,《只有一个地球》为什么有一版二版最终版,《长相思》如水的诗意缘何缓缓流淌,《与象共舞》一个人的同课异构,诗意语文在阅读本位与写作本位两种价值取向中如何探索。这样的旅程对我们学习者来说是无价的。如果我们能搞清楚这样一段旅程,我们会大大成长的。
名著,细读,细读,再读,再品,让中国诗歌缓缓流淌!
在师徒结对的时候,师傅送我给一本朱永新的《致教师》。我断断续续看了快一年了。说到教师,人们会说教师工作好、轻松、待遇好;朋友们会说:
教师是一个辉煌的职业,在很多情况下,对教师职业的评价过于神圣。
拜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师》后,前言就颠覆了以前对教师的形象比喻,但更具人性。书中这样写到:“归结为神圣,会过于强调教师的奉献与牺牲,容易导致神化和苛求,动摇了扎根于现实的坚实基础。
”读完这句话,我似懂非懂。但经过今年的教育生涯,我深深地感到
在朱老师眼里,老师不是蚕,不是蜡烛;不是一个隐喻与一个标本,更不是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平凡与神圣中穿行,他生命的价值在于“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
小丽(化名)同学是四(3)班的一个孩子,刚开始她给人的感觉是聪明,发言积极,是个不可多得的聪明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认识的是深入,我发现小琪同学有着和自己课堂表现截然相反的拖作业现象,只要老师不在她身边,她都是在玩,一个字也不动的。我对这个孩子用了很多方法,软硬兼施,但这个孩子是不进油和盐的。依然我行我素,拖拉作业,还把小脑筋动到了放学开溜上去,实在让人头疼至极。
我和来接她的祖母反映了这种情况。在交流中,我了解到孩子的父母经常太忙,无法管理她。了解这一些以后,我以此为切入点,和小丽进行了交谈,对她爸妈工作的辛苦表示理解。...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