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3-09-28
1

四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推荐

三年级教学计划
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想要深入了解“四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的全面资讯,快来阅读栏目小编的整理吧!我们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认识自己。时光荏苒,新学期已经到来,教师们需要开始准备教学计划了。教学计划对于提升老师课堂授课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帮助。

四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篇1

湘教版的三年级音乐第六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三年级共有40人.是一个单班.对于三年级学生的知识面相对较窄,音乐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多,有一大部分在一、二年级学生乐理知识都没有掌握好,识谱能力和欣赏能力都较差,但他们的感受、探索、创新能力正逐步增强,必须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美。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歌曲和乐曲十八首,这些作品思想政治内容好,歌曲感情健康明朗、积极向上,音乐形象生动有趣、浅显易懂、富有童趣;其旋律明快、优美、质朴,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与较大的吸引力。其体裁形式活泼多样,格调清新高雅。它充分体现教科书对学生进行品德、意志、情感以及与人合作、处世的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培养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谐健康的发展。

三、教学资源开发

发重视直观性和实践性教学,充分利用卡片、录音带、vcd、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和现代远程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四、教学任务和目标

⒈唱歌

本期背唱4至5首歌曲。

培养学生独立、自信的唱歌能力。

学生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

学习用强弱快慢的手段表现歌曲情感。

学习简易的轮唱、二重唱。

学会使用竖笛吹凑简单的歌曲

2、音乐知识

学习有关识谱知识。较难的音程、节奏,可通过教师范唱、学生模唱的.方法来解决。

3、欣赏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进一步加强情感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能注意倾听或哼唱主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的记忆力。

五、教学措施

在课堂上通过激趣、协作学习、自主学习。借助各种不同的课外资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四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篇2

(一)、完成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

(二)提高措施

愉悦性: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

艺术性:

在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本学期在上课同时...

查看详情>>
2

四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三年级教学计划
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四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篇1)

一、班情分析

三年级有4个班,一共197人,从音乐学习的情况来看,学生学习态度都比较端正,能认真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表演能力,从中体验艺术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包含十课,各单元内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可根据需要来设计教学的顺序和内容的组合,达到多种训练或知识运用的要求。教师应依据各单元教学目标。即抓住训练重点,又要有所兼顾,充分发挥每一条练习中所包含的训练作用,通过具有提示性的练习和提问来培养及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想象力和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出发,通过对童谣歌曲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体会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2.有兴趣关注世界其他民族与地区的艺术,初步感受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搜集常见的艺术符号,初步了解它们的'象征意义。

3.突出音乐艺术学科特点,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

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的乐谱能力。

5.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优秀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

6.注意音高、节奏准确,适当加入轮唱和二声部合唱,要求声音和谐均衡。

7.口琴或葫芦丝器乐训练。要适合学生的接受程度,循序渐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措施

1.将自己对某些生活和自然现象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尝试用自己喜爱的艺术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2.观赏或倾听表现民族风格、动物感情、童话等常见情感的作品,将不同情感,用语言、身体、声音等即兴表现出来,并将它们与自己曾体验到的同种情感联系起来进行讨论。

3.参与班级、学校、社区、家乡的节日、庆典、联欢等活动,了解其中出现的民族民间音乐、歌舞、戏曲、剪纸、装饰品,尝试模仿或参与一项活动。

4.比较嗓子唱出的歌声与扩音器扩大后的歌声的区别;区别和比较自然景色与摄像镜头中的景色;尝试用某些媒体制作简单的道具,配合身体动作、声音、绘画等形式表现身边的自然变化。

5.良好歌唱习惯的培养。

6.介绍民族乐器、打击乐器,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从而激发对祖国的热爱。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内容

课时

1

表演唱《嘀哩嘀喱》、聆听《春到沂河》

2

2

表演唱《春天举行音乐会》、聆听《春》

2

3

表演唱《顽皮的杜鹃》、《花喜雀和小乌鸦》、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2

4

表演唱《一只短笛轻轻吹》、《摇船歌》、聆听《猜调》

2

5

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聆听《游击队歌》、《苗岭的早晨》

2

6

表演唱《嘹亮歌声》、聆听《匈牙利舞曲》、《那不勒斯舞曲》

2

7

表演唱《剪羊毛》、《小小羊儿要回家》

2

8

复习学过的歌曲、形体训练

2

9

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只怕不抵抗》、聆听《我们走进十...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