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骨干年终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3-07-01
1

骨干年终工作总结(4篇)

骨干年终工作总结

小编在搜索结果中发现了一篇非常有用的“骨干年终工作总结”,光阴荏苒如白驹过隙,繁忙的一年即将逝去。因此,写一份总结显得十分必要,年度总结能够整理和总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的实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骨干年终工作总结【篇1】

所谓种植,顾名思仪首先就要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如何引发幼儿对种植的兴趣呢?因为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促使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种植的一切活动。于是我就以播种为切入点,以此来激发幼儿对种植的兴趣。首先我与孩子们一起来到种植园地,实地观察,让孩子们讨论:我们怎样来设计种植园地的标记?我们该在上面种些什么呢?接着我给孩子们一定的时间去考虑,去收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两天后大家一起来交流。果然两天后的讨论气氛非常热烈,孩子们想出了许多标记,有小动物标记,也有水果标记等等,最后大家一致同意用樱桃来作为我们种植标记,因为我们是樱桃班。至于园地种些什么?孩子们也通过不同的方式收集了解了许多,于是我们决定马上种植。第二天果真带来了许多种子,有小麦、蚕豆、油菜籽等,这些种子怎么种下去,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讨论,在大家意见不一致时我请天天、娇娇两位小朋友的奶奶来介绍如何种植这些种子,两位奶奶现场指导参与我们的种植活动,在奶奶的指导下孩子们忙开了,松土的送土,挖洞的挖洞,还有的孩子把泥土里的小石子拣出来,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把蚕豆放入一个个小坑里,然后用泥土把小坑填满,而在种小麦和油菜籽时孩子们用小手把这些种子撒在泥土里,瞧那专注的样子,一个个好像都是种植能手,最后孩子们为种子宝宝浇上水。

在播种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不同的种子种植的方法各一样,这里面还藏着许多小秘密呢,“种子宝宝什么时候能长出来”“那个种子宝宝先长出来呢”“肯定是小麦和油菜籽,因为他们就在上面,而蚕豆宝宝是埋在地下的”。从讨论种植的植物――收集种子――种植,都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或由老师决定种植什么。而是抛出问题,然后孩子们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这也是孩子一种能力的发展,最后通过生生互动,以同伴的经验来影响幼儿,使个体经验转化为集体经验。播种完,孩子们对种下去的种子宝宝产成生了极大的兴趣,孩子们有了进一步种植探索下去的兴趣与欲望.

植物的成长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幼儿观察、照顾、纪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在这些活动中,蕴涵许多发展机会,可让幼儿发展各种能力,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体验成功的情感。

(1)激发孩子的提问行为。

孩子们在观察照顾植物的时候,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提出许多问题,例”为什么现在这个时候中小麦\油菜籽和蚕豆”,当发现油菜籽先发芽时,孩子们又提出了“为什么小麦和油菜籽一起种下去,而且用同样的方法种的,小麦还没发芽呢?”“为什么有的地方土松,有的地方土硬”“冬天到了,植物宝宝怎样过冬呢?”“下大雨了,种植园地里的植物会被淹死吗...

查看详情>>
2

骨干年终工作总结11篇

骨干年终工作总结

骨干年终工作总结(篇1)

我有幸参加广东省骨干教师进修班的学习,回到久违的母校华南师大历史系,聆听众多教育领域导师的指导和教诲、接触到很多新的前沿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时间虽然很短,但知识量和信息量很大,对我们参加培训的教师的原有思想和观念触动很大,收获很大。

一、对教育理论的认识

在参加培训之前,我和大多数老师根据以往经验认为,基础教育不需要太多的理论,注重的是经验。高校的理论研究对我们基础教育的帮助不大。培训更多的是让我们了解目前教育界流行什么理论,知道而已。让基础教育来实行新的理论,几乎是不可能。不是吗?八十年代中期,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呈愈演愈烈之势,基础教育近乎走上斜路之时,素质教育理论应运而生。时至今日,素质教育最多只是应试教育的一个“花边”,点缀而已。要在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又何其难也!在高考的紧箍咒下,基础教育界的教师已经是疲于奔命,只要以高考为中心的考试体制仍然存在,教师的工作陷入应试、总结经验、再投入应试的考试漩涡之中。伴随着教师工作主体性的.丧失,也就难以产生对教育理论的热切企盼,甚至相反地会产生对教育理论的顽固排斥。然而,培训开始后,一个个前沿教育理论扑面而来,让人耳目一新。全新的教育理论和理念,严密的论证,与基础教育实际例子的紧密结合,谆谆教诲。让我们的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为我们上课的导师,他们理解和包容我们对理论的陌生甚至是无知和排斥,理解我们在面对应试教育与前沿教育理论的困惑,他们可以说是“蹲下来”为我们上课,每一个理论,都以翔实的基础教育的案例说明,唯恐我们接受困难。我们稀里糊涂的,导师为我们条分缕析;我们浑然不知的,导师提醒启发了;我们颇感难懂的,导师深入浅出诠释了,我们受误导而误解的,导师指点纠正了,我们困惑于理论和说教,导师用典型案例分析了;我们不知道如何操作的,导师实实在在示例了,并且送上凝聚他们心血的专著。导师对于基础教育改革,胸有成竹,从理论到实践,比我们付出了更多的热情和努力,并且对我们寄予殷切期望,我们真切感受到。

中国教育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观念的转变和理论的支持是这场变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之前,我们总是凭经验以各种借口为自己的旧观念和理论水平的低下开脱。通过本次培训,我们的导师运用新理论,新教育思想,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为现今教育存在问题把脉,可以说是推陈出新,见地不凡。

作为历史骨干教师,未来的名师,理论的重要性不亚于经验和实践,可以说,实践出真知,理论出名师。为什么?首先,理论与实践密不可分,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需要实践的应证。有什么样的理论就有什么样的实践,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自身又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对理论的认知及应用的层次往往决定了实践的层次与水平。骨干教师一般具有相当的实践经验,论教学水平似乎难分伯仲,但若以“实践的理论”尺子作衡量,对各种实践恐怕就可...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