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蝌蚪变青蛙日记(经典7篇)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作文是大家的共同经历。通过作文,人们能够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情感和传递知识。那么,如何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蝌蚪变青蛙的作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我们学校里老师布置了写观察日记,我要观察什么呢?我就观察青蛙吧,我到田野里去观察青蛙,青蛙的颜色不同,有绿色的,有淡绿色的等等。它的嘴巴弯弯的、它的舌头像一个钩子。青蛙跳到了河水里,有些躲在浮屏下面,有些躲在泥土下面,有些躲在水草丛里,我只听到呱呱呱的青蛙叫声又清脆又响亮,要是想动手去捉一只可难喽!它两脚一蹬,从身一跃,动作可敏捷了。等它看见小虫子的时候,用自己长长的舌头把虫子卷到肚里去。那个速度可快了,我眼睁睁地看了着一只飞虫被它卷入口中,我不得不从心里佩服它呀!青蛙可是庄稼的好朋友,我可不捉它。观察完毕,我回家了。
下午,我走到水池边的草地上,忽然“咕咚”一声响,好像有什么东西跳入水中,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青蛙。
那只青蛙上了岸,瞪着大眼睛看着我呢。一边呱呱的唱着歌,一边向旁边的麦田跳去。我紧紧盯着它。瞧,它身披绿袄,雪白的肚皮,两只圆溜溜的眼睛向外鼓着,它前腿短,后腿短,后脚趾由蹼连着,怪不得它们都能在水中游泳呢!
一棵麦秆叶上站着一只小蚂蚱,像发现了什么,刚一起飞,就被青蛙看见了,它猛地跳起来,伸出那长长的舌头向蚂蚱扑去,只看见它的.舌头一卷就把蚂蚱卷进嘴里,那只蚂蚱成了青蛙的美餐。我看呆了,以前只听说青蛙有些本领,今天亲眼所见。青蛙吃完那只蚂蚱,看样子还没饱。这时,它前面又飞来一只小虫,只见这只青蛙一下子跳起来,伸出长舌头把小虫卷住了,一下子成了青蛙的口中之物。
青蛙,真不愧是捕虫子的高手。
我们小区的水沟里,有一些青蛙。我抓了三只,来饲养、观察。我发现她们的眼睛长在头上,浑身黑黑的,背上都有一个凸出来的东西。我一按那个东西,她们就会跳起来。
她们的可爱更表现在她们的“跳姿”上。她们是这样跳的:弯曲后退,抬起后退脚掌,然后轻轻一点。在空中摆一会儿这个姿势,然后轻盈地落地,收起掌蹼,再跳第二下。
她们吃的是蛾类昆虫。我放了一只蛾子进去,一只青蛙就偷偷地爬了过去(这时如果跳的话就好惊动蛾子,所以她们选择了爬。)在蛾子的下面等着。过了一会儿,蛾子飞了起来,这时,她才不慌不忙地跳上去,闪电般地伸出舌头,卷住食物,慢慢品尝。一开始,食物会挣扎几下,但一般只会落在没有抓虫子经验的小青蛙“手”里的才会跑掉。要不然还是会变成青蛙的美食。
她们玩的时候更可爱,喜欢在鱼缸里跳来跳去。一有撞到,必定要“大吵一架”。她们吵的方法很特别:一只先叫一声,好像在说:“你走路不长眼呀!”另一只用更大的声音叫了一声,又好像在说:“明明是你撞我的,不给我道歉就算了,还骂我!”……这一叫起来就没完没了,“嘎”个不停。白天还好,晚上简直不让人睡觉。
青蛙是那么天真...
查看详情>>蝌蚪变青蛙的日记(集锦7篇)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
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
4、小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生述)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师: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
四、讲读课文。
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1)小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8个二类字,指导美观书写“变”“披”两个一类字;
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正确分辩“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词的意思;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大胆表演、想像、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具准备:
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
查看详情>>搜索更多内容
推荐栏目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