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两兄弟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4-06-02
1

两兄弟读后感

两兄弟读后感

两兄弟读后感 篇1

读汪先生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恰值父亲节前夕,恍然领悟宫老师的良苦用心。

汪先生用了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一位亲切、有趣、平和、通情达理的父亲,每一段都用了总分的写作手法,生动又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父子之间亲如兄弟的深厚感情,让我也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父亲。

父亲不善表达,言语不多。他经营的砂场在旅顺,工作原因我们不能天天见面,但他每晚的电话从未间断过。电话那头,父亲每天都会重复一句话:“大儿听姥姥话,听妈妈话,听老师话,好好学习哈……”放下电话我忍不住笑着跟妈妈说:“妈妈,我爸这语言可太贫乏了!”妈妈笑而不语。周末,父亲回来了,带我去吃一顿大餐是必须的,路上他紧紧握着我的`手,像怕把我弄丢了似的,他一路走一路打量我,许久蹦出一句话:“大儿长大了,真好!”

父亲很重视我的学业,却不是只关注分数。我考试考砸了,妈妈的一顿臭骂是躲不过的,这时候的父亲总会心平气和地劝解妈妈,殷勤地讨好妈妈,解救我于水火之中。接着他会背过身小声和我说:“妈妈是女人,我们要哄着她。大儿子,这次考试问题出在哪里,想办法解决掉,爸爸相信你!”即使没考好,父亲也决不允许我熬夜学习,他认为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父亲从未失去童心。他是铁杆球迷,也把自己的儿子带成了球迷。有时间我们爷俩会一起看球、一起聊球、一起踢一场二人足球赛。球场上他总是“斤斤计较”,不肯照顾我这个小孩,妈妈在旁边急得直跺脚,父亲却依然我行我素坚持原则,他说赛场无父子,我俩都是男子汉!球进了,他像个孩子欢呼雀跃、还朝我做了个鬼脸!

我和父亲是父子,也如兄弟!父亲节来了,愿我的父亲健康,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可以一直和我踢足球!

两兄弟读后感 篇2

零零洒洒,终于读完了余华的《兄弟》,不知道该如何做评价这本书,三言两语又怎么能说尽那个时代的辛酸。

故事的两个主人公——李光头和宋钢原本没有血缘关系,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和李光头的母亲李兰重组家庭之后,两个人虽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

这么看故事开篇似乎是个很美好的结局,可正应了那句话“开篇有多幸福,事后就有多惨。”

“只剩下最后一碗饭了,我一定让给李光头吃;只剩下最后一件衣服了,我一定让给李光头穿。”这是宋钢在李兰弥留之际许下的承诺。

也正是这句承诺,照应了宋钢一生的宿命。饭和衣服可以分,甚至可以不留给自己,但是女人只有一个,要怎么分,又怎么舍得放弃呢?这是最大的矛盾,也是对宋钢这句承诺最大的考验。

宋钢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夹在林红和李光头中间这么多年的日子终于走到了尽头。

故事的结尾,李光头成了世界驰名的企业家,拥有上亿的资产,可宋刚却落得一身疾病,妻子也爱上了李光头,于是他选择卧轨自杀。

我不理解为什么一个正直,坚强的男儿最终失去了人生中的一切;而为什么一个无赖竟然能获得一切的财富、荣誉?是运气,还是他有特殊的能力?

这可能就是作者笔下对那个时代最大的粉刺吧。这似乎有些黑色幽默和残酷,可是,时代就是这样...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