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长城》电影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4-03-22
1

《长城》电影观后感合集(7篇)

《长城》电影观后感

《长城》电影观后感【篇1】

“中外合资电影”这个名词我们早就不陌生了,如此国际化的词汇总是充满了很多诱惑性,就好像那句“中西药结合疗效好”的广告语,让我们能在大银幕上同时看到自己喜欢的中国和外国的演员,或者用好莱坞的特效来讲咱们中国的故事。然而中国观众被无情欺骗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远有《功夫之王》,近有《勇士之门》,背后的尴尬更像是中药和西药起了对抗反应,更别说时不时会有某些不要脸的国产片宣传套路,说自己是《阿凡达》团队打造的了。

《长城》似乎是真正对得起“中外合资”的意义了,尤其是拥有维塔和工业光魔这样世界顶级特效团队的资助,加上导演是我们很熟悉的国师,总会让我们相信,特效绝对是有保障的,而即便是好莱坞的编剧,至少在老谋子的把控下,文化表达上应该不会太走偏,毕竟,演员们终于不用从头到尾都说英文了。这样的改变,其实是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而张艺谋顺利接过此棒也不算意外。毕竟,论国际影响力,国内范围的导演张艺谋说自己第二,也没人敢说是第一了吧。说白了,《长城》其实就是老谋子不出国门进军好莱坞的作品。

而事实是,《长城》真的是太国际化了,这样的国际化,不是“中国的就是世界的”,而是原来“世界的也可以是中国的”。全片主要讲一件事,人打怪兽,类似的题材,在好莱坞数不胜数,并且,通常都是以科幻片的方式出现。美国人民缺乏足够悠久的历史,所以总爱幻想未来,并且标榜自己在地球上的代表力和先进性,以及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精神。看完《长城》才发现,原来美帝人民打外星人那套东西放在中国古代的背景也是可以说得通的,于是我们可以直接从传说中找到“饕餮”的名字,设计出有青铜器质感的样式,你看,多么有中国特色呀。然而本质上,还是把一个通行的故事强加上了中国元素的标签。如果以后广电总局开放了,我们早晚有一天也会像当年打饕餮那样去手撕外星人呢。于是长城变成了为了防御饕餮而建的工事,本质上又和《僵尸世界大战》还有《进击的巨人》里建的高墙差不多。当然,咱们的长城机关重重,毕竟要对得起片名嘛,不然干脆起名叫《饕餮大战》或者《进击的饕餮》好像也没毛病。

这样一来,好莱坞编剧在本片的存在感就很强了,全程套路满满,bug满满。比如,既然黑火药那么厉害,为什么一开始一直不用,你哪怕说明一下因为黑火药比较稀有,只有关键时刻才能用也是可以的嘛。呆萌同学的转变也是有点突兀,您要非说这是真爱的力量可以抵过几十年的颠沛流离我也是服的。“擒贼擒王”的设定实在是太《独立日2》了,而且朋友们,这回干掉反派的又……t……m……的是炸药!

除了套路和bug,本片居然没有一个配角的塑造是成功的也是蛮厉害的,是的没错,是没有一个,没有一个,没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请问诸位看完本片之后到底记住了几个除了外国友人和景甜老湿之外的角色呢?记住了,只能说,你是那位演员的真爱粉。我能说直到最后字幕出来我才反应居……然……还……有……陈…...

查看详情>>
2

2024长城电影观后感分享

长城电影观后感

长城电影观后感【篇1】

作为一个资深的脸盲观众,我来写电影观后感真的太难为各位读者姥爷了。看的时候没打算写东西,所以也没有很在意电影的细节,像喝白开水一样的把故事从头到位刷了一遍。作为一部中国进军世界的电影,我觉得是有所欠缺的。先不说中国元素在国外有多少票房号召力,光从电影本身来说,《长城》并不能算是一部佳作。

如果把《长城》中国元素的这件外衣彻底扒下来的话,和《人虫大战》非常相似。再把外衣给它穿回去,却又没法掩盖中国电影一直存在的尴尬,就像一个从没穿过礼服的孩童忽然穿了精美的晚礼服出现在聚光灯下,紧张的神态和不得体的举止难以被衣服所掩藏。是的,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市场在不断地飞速扩大,虽然中国电影产业也在不断发展,但是相对于市场的发展速度,电影制作水平和制作能力表现得略微乏力。当幼稚地电影制作能力被**了博大而精彩的中国文化时,电影呈现出来的表现力必然是空洞的。毕竟华夏文化这顶皇冠实在太过沉重,当下的中国电影如果硬生生的要**这件浸染了5000多年的华袍,尴尬是难以避免的。

作为本片的灵魂人物,张大导演承载了太多东西。我看到有朋友在看了电影以后评价说张大导演江郎才尽。但是回想一下黑火药,张涵予死后的孔明灯和《出塞》、精美的兵器和护甲,等等。

给我的感觉是张导几乎用了执导奥运开闭幕式的手段完成了这部电影。而电影最大的重点人物的描写刻画却显得缺乏力度。作为边境守卫第一大统领,张涵予死的太粗糙了,给我的感觉是他的死就是为了给接下来放孔明灯做准备的。电影本想用长城上放孔明灯,唱《出塞》这一幕表现以为受人尊敬的大将战死的哀婉,结果却起了相反的作用,张涵予的死成了孔明灯出场的台阶。

除此之外,电影说了长城是为了保护国家免受饕餮祸害而建,无数守城将士也是为了保护国家和黎明百姓而亡,但是电影居然没有表现老百姓的生活状态,镜头只是对准了宏大的宫殿和小皇帝华丽的皇袍。所以我说这部电影在运用和推广华夏文明的方面不遗余力,而在情节和细节的刻画上面确实捉襟见肘。这不只是《长城》的病,更是很多中国电影的通病。这么看来,最近几年中国出过很多部现象及的大片却很难出一个现象及的角色ip也就不足为奇了。在电影细节和角色塑造方面我们还显得非常稚嫩。

其实从这方面来讲的话我又很同情张大导演。08年的辉煌给了他巨大的荣誉,同时也给了他巨大的压力。场景必须要恢弘,因为观众会拿奥运开幕式来比较;电影必须要满载中国元素,因为全国人民都认为只有你才能担起传播中华古文明的重任。所以张导的翅膀变得不负轻盈,电影也没法拍的挥洒自如。

再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电影制作方一再强调《长城》投资的巨大。特效的制作、演员的阵容来看的话,如果让张导把自己内心所设想的《长城》完完整整的展现出来的话我觉得10个亿是远远不够的。电影被压缩在一个半小时左右,这也是最近的商业片的一般标准。90多分钟不算短,但是要想展现那么多的中国元素和华夏文明的话是...

查看详情>>
3

长城电影观后感

长城电影观后感

在现今社会中,电影对人们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将这些影响凝聚成我们自己的观后感。但只有在充分了解电影之后,才能写出一篇出色的观后感。那么,在撰写观后感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对于对于该电影《长城电影观后感》感兴趣的读者,以下是一些信息资料供您参考。如果您认为这些资料能对身边的人有所帮助,请毫不犹豫地分享出去!

长城电影观后感(篇1)

电影《长城》昨天凌晨发布了预告片“饕餮围城”,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发布,是因为,张艺谋当时正和马特·达蒙、佩德罗·帕斯卡、王俊凯等主演一起,在纽约国际动漫展亮相,预告片是在动漫展和网络上同步发布的。

▲《长城》主创亮相纽约国际动漫展。

纽约国际动漫展(英文名new york comic-con),是一项以漫画为主要内容的商业展会,该展始办于2007年,目前是仅次于圣迭戈动漫展(comic-con international)的美国第二大动漫展会。好莱坞许多大牌制片和发行公司都会选择将最具商业特色的大片放在漫展作为最前沿阵地来宣传。(来自网络资料)

带着核心阵容参加这样一个活动,并且发布预告片,显示了张艺谋拥抱年轻观众的愿望。

事实上,在之前的采访里,他就曾说:“最大的压力是要让年轻人看懂。”

在7月底,制作方曾经发布了长度为一分半钟的《长城》预告片,媒体把这版预告片称为“惊鸿一现”版,这次发布的预告片,长度为两分半钟,最新的这版预告片,透露了和这部电影有关的更多秘密。

对于《长城》,人们最关心的,是它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它有什么底气,可以用“长城”为名。

通过两版预告片和对张艺谋的采访,我们可以获得如下信息:

1、这是一个怪兽电影。怪兽名叫饕餮,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怪物,在许多古书中都有描述。例如《山海经·》。这是一种贪吃贪财的怪物,这个特点,让它成了贪财贪食之不仁不义者的代言人。

▲饕餮和饕餮纹。

2、饕餮六十年出动一次,每次出现都会进化。驻守长城的士兵,只能通过六十年前留下的文字记载,来了解它的形象,以及怎么对付它,但因为它的进化,过去的经验往往失效。

3、饕餮数量庞大。饕餮是群居怪物,它们的首领也是它们的母亲,类似于“蜂后”和“蚁后”。饕餮每次都是集体出动,类似蜂群和蚁群。

▲惊心动魄的饕餮围城。

4、故事发生在宋朝。这是由火药标记出来的。中国人很早就在使用火药了,但真正把它发展成一种强有力的杀伤性武器,是从北宋开始,火药筒、“霹雳炮”、“震天雷”等等可以发射的火器,都是在这个年代出现的。

但它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并没有第一时间传到欧洲,故事里的两个十字军战士,于是来窃取火器的制作方法了。

5、这不是一个“白人拯救世界”的故事。7月底的预告片曝光之后,人们怀疑,马特·达蒙是这个电影的绝对主角,是他带着驻守长城的神秘军队战胜了怪兽。

张艺谋对此予以否认:“马特·达蒙扮演的雇佣军一行来中国的目的是龌龊的,是为了窃取火药秘方发财。当一个为了钱财的雇佣兵看...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