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2024八佰电影观后感

八佰电影观后感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5-22

2024八佰电影观后感

2024-05-22 13:26:47

【#实用文# #2024八佰电影观后感#】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14篇观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八佰》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1

疫情以来,第一次走进电影院,为的是管虎的《八佰》,我知道,管导不会让影迷们失望,无论是小人物题材的小制作,还在这样一部还原真实历史故事的大制作电影。

当那英演唱的片尾曲《苏州河》响起,迟迟不愿离开影院,只因想看看很多真实人物介绍,知道他们的名字和籍贯。

感谢管虎在和平年代给我们还原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拍摄场景震撼,拍摄手法巧妙,镜头设计总是巧妙从租界记者的望远镜内转场到战场,强烈的对比感震慑着每一位观众,无论是彩色繁华的租界,灰黑破旧的四行仓库形成的对比,还是镜头的最后,高楼林立的现代大魔都依然挺立的满布弹孔的大楼旧址。

再一次看到管导作品常用的色彩突出手法,近乎黑白色的战场中,留着鲜血的白色不倒骏马,表现中国军人毅力不倒的献身精神和预示受尽欺辱的中华民族终将会屹立在世界之巅。

特别让人感动的.是所有贴近人性的真实表达。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在成为英雄前他们都是普通人,很多角色思想转变非常贴近人性。害怕,想回家,最后无论是正规军,杂牌军,还是游击队,都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荣誉而战斗,用谢晋元团长的那句话,是作为种子去叫醒另外的人。

个人建议是非常值得走进影院观看,因为,震撼,感动,真实!

致敬那场战役中牺牲的以及幸存的人们,无论是留下姓名的,还是不知名的英雄,无论是军人还是平民!

和平年代,国人,需要被唤醒这种民族精神。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2

20xx年9月18日晚上,也就是“九一八”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年级4个班组织去看电影,前几天我们就听老师说,那是一部非常有观看价值的电影。那部电影叫《八佰》,据说,这部电影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

这部电影我已期待已久。电影开头便是一个老奶奶的语录,电影一开始全场便安静了下来。导演管虎创作这部电影的动机是来源于他的.父亲,是他的父亲告诉他当年这场战役有多么惨烈。

淞沪会战期间,八百名壮士在四行仓库奋力对抗三十万日军,并斗争四天四夜,我们被八百壮士固守四行仓库,用热血和生命保家卫国的故事深深的感动了我,更震撼到我。“你哭了吗?”这是看完电影之后我朋友问过我最多的一句话。这不是泪点低不低的问题,而是真的被这伟大而又坚强的斗争所感动!

淞沪会战是整个抗战中最悲壮的一战,这场战争也是中日第一次正面交锋,持续了大约三个多月,当时上海濒临沦陷,人心涣散。为了能够稳住人心,取得最后的胜利,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率420多人,收到命令坚守最后一道防线“四行仓库”。刚开始为了迷惑日军上当,壮大声势,随后谢晋元又对外宣称一共有800人,但是实际上只有400多人,这也就是电影片名《八佰》的由来。在电影海报中,“八佰”二字是由红色的墨写成,看起来更像是已经干涸的血迹,在这两个字的旁边,千疮百孔,每一个弹孔,似乎在诉说这场战争有多么的惨烈。电影里时不时会出现一匹白马,那匹白马只要一出现,就又是一个小故事的开端,也就又是一个悲惨故事的开始。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个战士,身上背着炸药包往下跳的情景,一个又一个……我的眼泪不禁往下流。过了一会,我们班的一位同学站起来吼了一句“中国人民万岁!”原本强忍在眼眶里的眼泪,又再一次的流了下来。

我只愿世界和平,永不再战。

我们也应该铭记民族的苦难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3

异国他乡周五晚上收拾完带领孩子们坐下来一起看《八佰》,看到胸前绑着炸弹跳下去的战士情不自禁难过的哽咽出声

好像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反映国民党军抗日的电影。看完之后内心真的是无味杂陈:郁闷、无助、热血、残酷,感动。编剧老套,表现手段过于冗余,高潮节奏把握不是很到位,刚刚被代入就结束,开始进入温情部分,但这些并没有完全影响它视觉上和感情上的震撼和冲击,因为故事的真实性已经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在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确实在正面战场浴血奋战伤亡惨重。但我不明白的是如果国民党军都如谢晋元所率部队一样的话怎么会节节败退最后差不多要退无可退?是不是因为上面抗日的决心和信心不足,或者是想着保存实力以备内战所需?所思所想拥堵心胸、、、

没有国哪来的家!今天的中国已经可以告慰先辈,这样屈辱的孤立无援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但我们仍然不能放松警惕群狼环视稍不留意就会落后挨打:革命尚未成功吾辈仍需努力。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4

“你们这里有多少士兵?”

“四百三……”

“我们有八百人。”

他们也许只有四百多人,但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对外称声称他们有八百人。

也许,他们不止“八百人”。

他们中的很多人是习惯置身事外的逃兵,是无意闯进的老百姓,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懦夫。但所有人都在不知不觉间融入了这场战斗,从四行仓库内的士兵,到河对岸的人。没有人生来就是勇敢的,也没有人会义无反顾的放弃自己的生命。人非草木皆有情,这样平凡的他们,才是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人。

而更让我感动的,不是烈士们的牺牲和直到最后的坚守,而是许许多多的本是普通懦弱的人,因为他人的感染,因为民族的召唤,一点点蜕变成一个英雄的过程。他们也许对英雄没有标准的定义,也许他们甘于平庸,也许他们从未想过保家卫国,也许他们只是想回家……但是历史选择了他们,国家选择了他们,或者说命运选择了他们,他们被迫成为了别人所崇拜的人。但谁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却真的都成了英雄。

“关公讲究的是兄弟情义,赵子龙不一样,他护着国呢。”

当第一个年轻人跳下楼,以血肉之躯载着炸药奔向敌军,我觉得那一刻真的比刹那更短,比永远更长。他甚至连一句话都没有留下,但没有人会忘记他。“国人皆如此,倭寇安敢。”

有许多人对于电影中护旗这一场景提出了疑问。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令人感动但却毫无意义的场景。旗子与信念固为重要,但明知道升起这面旗帜会换来无谓的牺牲,那为什么还要升起她?

请大家别忘了这句话几番出现:“全世界的人都看着我们呢。”全世界的人都看着我们呢,看着中国,看着中华民族。在这一刻,我们有足够的信心给全世界展示我们的勇气,也宣告着,中国不会亡。

也许他们不是不到八百人的壮士。

他们何止八百人。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5

《八佰》这部电影近期上影,一周时间票房几近20亿,势头仍然猛烈,作为“后疫情时代”的第一部商业电影大片,无疑是成功的,而且有冲顶之势,也许可以与当年的《战狼2》并驾齐驱,伯仲之间。

军事题材,爱国情怀,在中国是最不缺乏资源与市场的,中国历史久远,经历坎坷,战争一直都搅动人们热血的魔法棒。壮怀激烈之士愫裹家国情怀,不能在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也要在“银幕前”过一把英雄的瘾,而《八佰》恰好让这个时代的“英雄”与那个时代的壮士相遇,于是,花点小钱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体验一番热血奔涌,过一把家国情怀的“瘾”。

电影的内容与场面无疑震撼人心,“河界”两岸,一边烈士喋血,“瓜怂”奋勇,一边歌舞升平,纸醉金迷之中良知触动,由漠不关心到揪心隐痛进而化为果敢行动,管它三教九流,不分三六九等。“捐躯赴国难,视死复如归”之慷慨悲歌终于奏响时代最强音,这是一部“唤醒”之作!这里没有“娘炮”,有的是铁血男儿与巾帼英雄!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6

1945年9月2日,在同盟国联合受降仪式上,日方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确认,2020年9月2日,时隔七十五年,我走进熟悉的影院,看了一场最近风靡的《八佰》。影片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团副谢晋元率“八佰壮士”留守四行仓库,孤立无援,用智慧、勇气和鲜血与日军奋战4昼夜的悲壮故事。

战争伊始,四行仓库被日军反复围攻,英勇的战士接连倒在血泊中。一条不宽的苏州河隔开南北两岸,南岸是英美租界,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是天堂般的存在;北岸则是被日军蹂躏的国土,枪林弹雨,尸横遍野,是无边的地狱。我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一幕会想:既然注定了失败,这样的坚守有何意义?都是鲜活的生命,都是爹娘的孩子,就这么白白牺牲了?起初河对岸也是这种看客心态,让租界的人毫无防备,再后来也遭受到了日军的侵袭。当我看到陈树生为了粉碎敌人炸墙的企图,和一众战士身捆炸药,奋不顾身时;当我看到一群怯懦的小人物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勇敢的举枪反击时;当我看到南岸的国人渐渐红了眼,群情激愤,纷纷声援时,我清楚的看到了这场战斗的意义,不是用惨烈去博取西方列强的同情,而是用鲜血去唤醒愚昧初醒的四万万国人。

这也让我联想到这次疫情初期,很多人不把病毒当回事,四处串门,仿佛与自己无关。结果不仅传染了家人,还造成了恶劣影响。如果大家都能抛弃偏见,心怀善良,共克时艰,相信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毕竟,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淞沪会战失败了,四行仓库终究还是失守了,但不代表我们就输了。忍辱负重,永不放弃,整个14年抗战期间,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尽管艰苦卓绝,但最终我们胜利了!上海苏州河畔,一面布满了8个炮弹孔和400余个大小枪弹孔的高墙,记录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八佰壮士”用生命唤醒了国人,“中国不会亡,中华民族不会亡!”从过去的抗日战争,到现在的抗疫、抗洪,也正是有无数的无名英雄奋战在抗疫一线,甚至不惜牺牲宝贵的生命,才换来了今日的和平与安宁。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7

苟活着在淡红色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

——题记

前段时间,朋友来长沙出差,工作之余,我请假和她约在张家界见面。闲谈之中,她说想看电影《八佰》,可一直没有机会看。为了满足她的小心心,晚饭之后,我隐瞒了自己已经看过一遍的事实,和她一起去看了《八佰》。回想起电影刚上映那会儿和同伴第一次看《八佰》的场景,真的是连我自己也哭笑不得。不知道是工作忒累的缘故,还是电影时间太过于长了,我在电影播放快一个小时的时候居然睡着了,所以在看完电影后,我对影片没有一个深刻的印象,直到这次和朋友一起看完影片,我才有勇气写下这篇观后感。

电影《八佰》是伴随着一位老奶奶对儿时的回忆逐渐拉开了序幕,影片主要讲述抗日战争期间88师524团一个加强营以420人之兵力四天四夜竭尽全力抗击日军的事迹。全片以一匹被束缚着且象征民主和自由的白马为线索,深刻的暗喻了战争的本质和普通人民对光明的渴望,通过群体形象描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人性的复杂和升华。影片中的英雄人物众多,好像没有一个主角,但又好像人人都是主角。电影结束后,我有了和往常看完电影不一样的感触,脑海中闪过的不是某一个明星,而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英雄人物形象。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和值得让人深思的地方,比如一心为国捐躯的谢晋元师长,胆小懦弱的文弱书生老算盘,一直想逃跑但最终勇敢面对战争不再退缩的端午,年幼胆小但最终成长起来的小湖北,全身绑满炸药为护国而勇敢一跃的陈树生,以及给日军提供情报并采访军人的记者方兴文等等。影片没有刻意地去塑造某一个英雄人物形象,而是极力展现不同的人面对战争时的表现,但每一位人物的心理描写却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从侧面的角度看,影片也以极度质感且略带讽刺的镜头描述了苏州河两岸两个世界鲜明的对比,一河两岸,一边租界、一边战场;一边天堂、一边地狱;一边是抗日战士们坚守在四行仓库与日军的激烈战斗、炮火连天和惨烈人寰场景,一边却是英租界内人们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和车水马龙的场景。而英租界的居民态度也是一直在变化,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看与被看的人物刻画,居民们由看客身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战争的漠然的态度逐渐投入到无比支持524团。居民在面对战争时产生的恐惧与不安,以及到最后,一只只手伸过铁门迎接枪林弹雨的战士们,与战士们团结一心。

在此次看影片《八佰》的过程中,我数次感触至极而落泪。我第一次落泪是日军动用特种设备向四行仓库逼进的战争场景,敌人拼命挖四行仓库墙洞企图安装炸药,发出号令要在三个小时内攻下四行仓库。面对日军的渐渐逼近,年仅21岁的陈树生直接把炸弹绑在自己身上,给母亲留下舍身取义,儿所愿也八个字,然后从楼上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战士一个个在身上绑好炸药,排着队,依次报出自己的名字、籍贯,毫不犹豫为护国而勇敢一跃,用血肉之躯和敌寇同归于尽。面对战争的残酷无情,战士们一个个拼死力争、宁死不屈,不仅让居民们们一个个咬牙切齿着,义愤填膺,就连何香凝先生也流着眼泪发出国民皆如此,倭寇何敢!的壮言!

影片中还有很多场景令人感动不已,赌场帮忙的古惑仔刀子舍命跑过桥给四行仓库的抗日战士们送电话线,在民族和国家命运面前,他表现出了放荡不羁、勇敢热血的男儿魂。短短的几秒钟,将中国热血男儿的勇敢无畏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随后,开赌场的蓉姐为抗日英雄捐赠旗帜,亲自交到杨慧敏手中,年仅15岁的杨慧敏独自渡过苏州河送国旗给师长谢晋元,堪称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谢晋元在面对坚持防守两天和升起国旗的选择时,他和战士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升起旗帜。尽管他们知道升起军旗会遭到敌人更猛烈的攻击,坚守会更加困难,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升旗、护旗,并与敌人展开生死搏斗。他们明白民族的荣誉感和唤起民族意识比单纯的防御更重要。面对日军飞机低空俯冲,子弹射在一根根支架上,眼看旗帜就要倒下,将士们不畏牺牲,把肉体之躯暴露在敌人强悍的军机下,让我瞬间泪如雨下。战士们为护国旗而一个个倒下又一个个前赴后继,用自己的双手顽强地支撑着旗杆,将满是弹孔的旗帜高高地飘扬在了四行仓库的楼顶。让我第三次落泪的瞬间,就是端午护旗时候的男儿担当。他拿起机枪,瞄准敌人的飞机一阵击打,迸发出的超强信念、无惧无畏的精神,才让敌机大减嚣张气焰而撤去。但端午却中枪了,然而他自己却没有发现。他说他想和小湖北一起在大上海照张相,满肚子的肠子等都流露到了外面,他们没有让小湖北看到。但临终也没有实现愿望,是记者方兴文为他拍了临终的照片!那一瞬间的震撼和无奈,可能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外面只能感同,却无法身受!

影片最后战士们沐浴,为自己搭建坟墓,冲桥等情节更是让我震撼不已。日本军队宁愿为炸掉四行仓库得罪英租界,也要灭掉88师524团。那一瞬间,师长谢晋元看着战士们一个个被日军的枪弹击中倒下,可回头一看,一只只手伸过铁门迎接枪林弹雨的战士们,与战士们团结一心。他明白了,四天四夜的战争已然让国人觉醒。

电影《八佰》播完了,但它给我的震撼已然不是以上语言简单的描述,它将会永远存在我的记忆中。和朋友走出电影院,我站在电影院门口,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望着远方明亮的灯光,看着身边擦身而过的行人,听着街头欢快的音乐,不由地想起影片开头所言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微笑。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8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正值电影《八佰》上映。为了纪念这个胜利时刻,爸爸决定带我去观看电影《八佰》。电影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时,中国军人在上海四行仓库与日军战斗的故事。

为了迷惑日军,壮大声势,民族英雄谢晋元团长将驻守四行仓库的四百多名战士对外宣称为八佰人,这也是这部电影名字《八佰》的'由来。

电影中几个场景让我热血沸腾,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激战当中,日本人在钢板掩护下靠近四行仓库大楼,想用炸药爆破楼体打开缺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战士陈树生扛起两捆手榴弹舍身跳楼砸穿日军钢板阵,最后引爆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为了阻止日军,更多的战士义无反顾地扛起手榴弹跳了下去,并报出自己的姓名,当我听到“娘!孩儿不孝了!”这句话时,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下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侵略我中华大地!

隔河相望的百姓们看到战士们艰苦地与日军战斗,想为战士们提供帮助,但日军残忍地阻止这一切。百姓们为把电话线送过桥,他们一个接一个地牺牲在路上,只为帮助到自己的战士。看到这里我想说:百姓不畏死,中国是不会亡的。

一位童子军小姑娘深夜偷偷地游过河送来了一面国旗,谢团长准备第二天早晨升国旗,可是这样会引来敌人更猛烈地攻击,但中国军人依然决定升国旗。为了保护升起的国旗,战士们不怕牺牲,勇敢地与日军的飞机战斗,成功地击落了日军飞机。高高飘扬的国旗宣示着中国军队没有撤退,上海没有全部沦陷,我们国家还有胜利的希望。

我们要向这些英雄们致敬,正因为有他们,我们才能不再受到外敌欺辱;正因为有他们,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正因为有他们,我们的民族精神才能生生不息。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9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触是很大的,在这之前我对八佰这两个字是属于完全陌生的状态的,再后来了解 观看才明白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从来都是残酷的,革命先烈的牺牲才换来我们如今的国泰民安,铭记历史落后就要挨打!

说实话这部电影真的不错,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改编的,淞沪会战便是这部电影的原型。看之前满怀期待,看之中痛哭流涕,看之后心绪难以平静,整个电影的内容看着让人热血沸腾,河对岸的灯红酒绿欢声笑语和这边的废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每个角色都是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人物罢了,从一开始的唯唯诺诺想当逃兵,到后来成长为用身体挡住敌人的每一次进攻的真正军人。

到后面机枪连轮流抱着炸药包往下跳破坏敌人的铁桶阵的'时候,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直接戳中了我的泪点。正如电影里面所说倘若所有中国人都抱着必死的信念去战斗,何愁还有外敌。

我想每个为了这场战争牺牲的革命先烈,他们的内心一定无比强大,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所有阻挡我们中国前进步伐的绊脚石,我们也一定能跨过去,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我们中国也一定会强盛起来,我们现在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小绵羊了,我们是东方的巨龙,一条缓缓苏醒的巨龙。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10

看了《八佰》这部英勇壮烈的抗日影片,我很受鼓舞、感触颇深,内心充满了感慨、无奈、愤怒和不屈。也看到了在日本侵华时期,由于国力的不济和时局的动荡,国人所表现出的无助和麻木,以及以西方主导的国际社会的绥靖态度。

影片讲述了在淞沪会战中,为了掩护国民军队第88师撤退、为了唤醒国人的抗日热情、为了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为了证明中国军队还在战斗,国民军队五二四团镇守四行仓库,用鲜血筑起坚实的抗日防线,用区区400血肉之躯打退日寇一波接一波的猛烈攻击,为抗日战争最终胜利奠定坚实基础,为彻底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侵占全中国的`狂妄计划起到重要作用。影片用一次小战役,深入刻画了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军队奋勇抵抗外来侵略,誓死保卫民族尊严的英勇气概,以及中华民族视死如归的坚毅顽强。虽是小战役,却是整个抗日战争的缩影,反映出战争的凄惨和悲壮,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四行仓库里的“八佰”勇士,拼死守卫上海的英勇行为,让人感动,他们的勇气让人敬佩,他们用鲜血铸成抗日战争的坚固长城,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支持,也彻底唤醒了失去信心和勇气的麻木国人和沉睡的中华民族,彻底改变了世界对日本侵华的丑陋罪恶行为的纵容态度。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军队没有放弃抵抗,他们一直还在英勇地战斗,“中华民族没有亡,中国没有亡!”

影片深入刻画了租界区歌舞升平、霓虹璀璨和仅一河之隔的四行仓库内悲惨壮烈、血肉模糊的强烈对比,展现抗日战争时期旧中国的没落和悲哀,民族意志力的松散、涣散,国家存亡岌岌可危。国家太需要一场英勇悲壮的战斗,来鼓舞人心、重新凝聚民族力量,来震慑外来侵略。此刻,四行仓库里的“八佰”勇士浴血奋战,保卫家园的壮举,正当其时,在淞沪大地上燃起星星之火,凝聚燎原之势。

影片塑造了国民军队宁死不屈的英勇形象和无数被卷入战争的普通百姓的视死如归。在这“八佰”勇士中,很多只是“无缚鸡之力”的百姓、很多还只是孩子,但面对国耻家恨,毅然选择捐躯报国,捍卫民族尊严。虽无名于史册,但他们誓死抗争的勇气和决心,深深地刻在了中华民族的不朽丰碑上,烙在了祖国人民的心中。

当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旗帜,虽千疮百孔却依然屹立在四行仓库顶上时,当租界的铁栅栏伸出国人接纳的双手时,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11

为了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抗战历史,纪念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抗击日寇的英勇事迹,激发爱国、爱家乡的热情,7年级级部于11月13日组织了全体级部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八佰》。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伴随着太阳从东方升起,一面崭新的旗帜在四行仓库楼顶上屹立。勇士们矗立着,面向迎风飘扬的旗帜,敬着军礼。突然,日军的战斗机从南岸飞来,疯狂的向楼顶扫射,日军的目标就是想把旗帜打到,但是四行仓库的战士们拼死守住旗帜。前一排的'战士倒下了,后一排的战士前仆后继,无论是生还是死他们紧紧地握住旗帜不放,要让旗帜屹立东方。旗帜就是军魂,旗帜就是民族的希望。

电影结束了,电影院里传出哽咽的声音,包含着我的眼泪。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八百壮士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他们拼尽全力,英勇抵抗。正是这种保家卫国的顽强斗争,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是未来和平的守护者,更要铭记战乱纷飞的过去,和平来之不易。时刻提醒自己,勿忘壮士,铭记英雄,勿忘历史,共铸和平。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12

暑假里,妈妈带我去看八佰这部电影,这个影片选材于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故事围绕“八佰孤军血战四行仓库”展开。

这部电影最令我震撼的地方是几位战士身系炸药包,舍生忘死的从几层楼上跳下去并念着自己的籍贯和姓名的时候,说明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怀着对祖国深厚的感情,对父母、亲人的思念,肩负着身为军人保家卫国的责任义无反顾的往下跳时,忘记了死亡的恐惧,舍生取义。

回想整部电影,还有很多让我热泪盈眶的场景。这些平凡的人,这些普通人,这些平时根本不起眼的人,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候选择了宁死不屈,用宝贵的生命守护着祖国的荣誉。

看完《八佰》这部影片,使我对这些用生命守护着国土的军人,宁死也不让国旗倒下英雄气概无比的崇敬!我们一定要延续英雄们的光荣,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使祖国更强大,成为世界之巅。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13

一河两岸,一边是租界,一边是战场,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天堂的人想去地狱,地狱的人想去天堂。人们在面对战争时产生的恐惧与不安,以及到最后,一只只手伸过铁门迎接枪林弹雨的战士的团结一心。

这部电影不仅为我们带来视觉上震撼,更让我们受到心灵的洗礼,是一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的心酸无奈,还是“一个个士兵排着队,在身上绑满炸弹,纵身跳下用血肉之躯和敌寇同归于尽的震惊动容,让我们看到在那个年代战争的残酷无情、军人的拼死力争、宁死不屈。

和平时代的我们无法体会到战争时代的残酷。在那样的艰难岁月里,我们的前辈选择了战斗到底,小人物大英雄,在那个一无所有的时代仍为国奋战为国献身的烈士,每一个人都选择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出一份力,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安居乐业。铭记历史,致敬先烈!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14

其实,我有点不想去看《八佰》,果真,声音震耳,战斗的血腥和激烈。好几次,我都是捂住耳朵,妈妈问我,你害怕,靠着我,我摇头耳朵捂得更紧了,我才不靠呢,都初中了,我要锻炼一下自己的胆,看看是否可以克服。不过,看着看着就完全被电影的战争场面和特效,深深地震撼到。它是一部完全可以媲美好莱坞《斯巴达三百勇士》的中国式战争电影。

这是一场政治博弈的战争,仅仅只搁着一条苏州河,就活生生的演绎着天堂和地狱的故事。一边的纸醉金迷,另一边的奋勇抗敌,中国的军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一遍又一遍的提醒对岸的同胞。

如果没有强大和统一的国家,就必然会遭袭外敌的侵袭;如果没有军人不计牺牲的奋勇杀敌,就没有对岸和平安稳的生活。

八十八军最后的坚守,虽然仅仅只是沦为政治博弈的筹码,但此一役打出了国军的壮烈,也激发了对岸所有百姓强烈的抗日情怀,就犹如星星之火一般。小女孩,向对岸军人行一个敬礼,无数国人涌向栅栏,手伸向在战斗中的军人

看完电影,意犹未尽,很值得观看的一部国产大片呢!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上一篇 : 最新定作合同
  • w
    八佰电影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3-10-16

    有哪些重点是需要我们写进作品名的观后感里的呢?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锻炼整理思绪的能力,好工具范文网小编很高兴为大家推荐一篇关于“八佰电影观后感”的文章,希望我的故事能够启发您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 w
    电影八佰观后感汇总

    发布时间:2024-03-20

    好电影往往是深入人心的,在经过认真品味后,我们心中一定有很多想法想要写下来。作品中那些触发思考和情绪的地方,让人不得不一吐为快,写观后感需要我们真正去欣赏和理解作品,而不是直接空谈,写作品名的观后感格式有哪些呢?如果您对“电影八佰观后感”感兴趣那么这篇文章一定能帮到您,愿您品味这篇充满温暖的文章!...

  • w
    2023八佰电影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3-11-16

    优秀的作品带给我们无尽的收获,观后感则是我们理性和感性的结晶。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写下一篇观后感来总结新的体悟。通过观后感的写作,我们的表达能力会更加准确。那么,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作品的观后感呢?今天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有关“八佰电影观后感”的内容,供大家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但请勿将其用于商业盈...

  • w
    八佰电影观后感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11

    “桥那边是天堂,桥这边是地狱”谢晋元站在四行仓库的顶楼,看着对面灯红酒绿的法租界,很感慨的对小湖北他们说。谢团长深邃的眼眸难掩内心的波澜,坚定的表情透漏出对胜利的渴望,桥这边的战士们浴血奋战,为的是能让桥那边国泰民安,虽然两军兵力悬殊,但誓死捍卫上海不被沦陷的决心却一直未变。这部爱国题材的电影拍得真...

  • w
    八佰电影观后感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01-23

    笔者为您精心挑选编辑的高品质“八佰电影观后感”资讯,那么如何从浅入深地撰写一篇作品名的观后感呢?在观看作品时,我们常常会被深深触动。观后感的质量决定了我们是否真正领悟和欣赏作品的能力,因此经常写观后感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但请注意,本文仅供参考使用。...

  • w
    八佰电影观后感(汇总十八篇)

    发布时间:2024-04-18

    看完一部作品后,我们都会有所收获,因此写观后感时要认真思考。也许你现在还没有思路,下面我整理了观看电影《八佰》的感想,供大家借鉴和参考,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1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观看电影《八佰》之前我准备了手帕,因为提前浏览了影评和一些采访视频,看到许多观众泣不成声。而“...

  • w
    八佰电影观后感范例14篇

    发布时间:2023-10-31

    本文主旨是通过精选的文章“八佰电影观后感”来让读者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在撰写作品标题时,我们应该抓住重点,这样才能写出有吸引力的文章。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可以方便地观看电影和电视剧,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将带给我们更多感悟和体会。因此,记录下自己当初的观后感非常重要,希望这篇文章能为读者的工作和生活...

  • w
    八佰电影观后感推荐7篇

    发布时间:2024-03-02

    根据您的需求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信息:“八佰电影观后感”,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都有哪些妙招呢?观后感结合影视本身的内容可以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更加丰富,为了方便下次阅读请将这篇文章保存!...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