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致命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4-03-14
1

致命观后感(精品12篇)

致命观后感

如何写出标准合格的作品名的观后感呢?写观后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您是否在寻找有关“致命观后感”的文章我们为您推荐这篇,请查看本文中的重要信息!

致命观后感(篇1)

辞职后无聊看的,整部电影我给4星,扣一星的原因是导演利用美国电影中极少出现小孩遇害或者杀人的惯例制造了盲区,使得最后的结局不够完美。

这部电影是双时间线,一条是麦肯被押送到法庭进行判处死刑听证会,另一条是他内心的11个人格因为医生的药物而被迫减少的战争。

因为这样的叙述方式,前期很多人都会以为11人格中的警察押解的就是麦肯,这也算是电影前期的第一个悬疑点。

这个悬疑点被打破是犯人跑路,然后又回到汽车旅馆那段,因为这个时候大家马上会被第二个悬疑点吸引,就是汽车旅馆杀人的是不是恶灵?

然后在大家以为这是一部恶灵杀人的电影时,马上切换到了法庭,医生向法官说明了多重人格的特征,并且告诉懒瑞要杀死邪恶的人格,大家恍然大悟,这是两条时间线,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了,只要杀死邪恶的人格就行了。

接着就是赖瑞杀死邪恶人格后清醒过来,好像大团圆一样的结局,但是最后大家都知道,其实小男孩才是最终的boss,然后麦肯又变成了杀人犯。

总体来说,致命id就是一部通过营造一个又一个的疑点激发观众的求知欲望,不断地猜想下去,而在猜想的过程中,编剧不断的埋下伏笔,一直到电影最后一刻,观众才恍然大悟的电影。

以下就是电影里的几处伏笔:

1.比如麦肯为什么会有多种人格?电影的开始在一段断断续续的问答声中,我们知道麦肯在小孩的时候被妈妈关了很长一段时间,而麦肯的妈妈是一名妓女。这点在医生为麦肯解释的时候,也重复了“很多人在小时候受到伤害,就会产生多重人格”。

2.编剧为解释小男孩是最终邪恶人格埋下的伏笔:

①小男孩很黏他妈妈,这在电影里通过他继父的表现和嘴巴有多处的体现。

②小男孩的生父,脾气暴躁,小男孩沉默寡言,这证明小男孩的童年不怎么美好。

③他妈妈醒过来的时候,小男孩的表现甚至不如他的继父,他继父非常高兴,但是小男孩只是在站那里静静地望着。

④小男孩死的时候,尸体消失了,这个时候也是大家质疑这里是恶灵杀人的地方疑点出现的地方。大家看了后面医生对法官的解释,只以为小男孩消失是因为艾德意识到这一切都是他的心理活动。而不会想到,这里的“消失”对应着前面那句话“不存在的人,我希望它永远消失”。

3.医生最大的失误是什么?

医生最大的失误是以为药物能够让麦肯的善良人格将所有人格杀死,但是却没想到在人格的世界里,邪恶人格还能隐藏到更里层的世界,从而“消失”,当再次遇到刺激,更深层的人格又会出现,然后杀戮继续。

最后整部电影想表达的是人性本恶。麦肯因为小时候受虐,从而将心底最纯粹的恶念表现出来,虽然在这过程中,他也有善良的人格,但仍不是邪恶的对手。

邪恶只会隐藏在人心的最底层,不会消失,永远存在。这个观念与电影开头和最后那句“我在楼梯上看到一个不存在的人,我希望他永远消...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