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短跑教案

发布时间:2023-11-19
1

短跑教案(分享十篇)

短跑教案

在教师需要进行关于接力跑的教学,那么应该如何准备相关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户外活动接力跑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短跑教案 篇1

训练计划

第一阶段:采用一般的训练强度,进行增强体力的身体训练。

第二阶段:采用高强度的训练,加强技术训练和专项素质训练,有意识地把专项素质和技术结合起来、加大训练负荷、在训练中注重技术,作风与心理素质的培养。

第三阶段:采用中等强度,调整运动量,降低练习次数,消除疲劳,积蓄并超量恢复,同时加强队员战术以及心理素质的训练。

第四阶段:认真总结田径训练的得失及时查漏补缺改进训练方法。训练措施

1、 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等安排,要求形式多样,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2、 训练必须以身体系统训练为主。

3、要把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学校、讲文明、肯吃苦”的品质,加强跟班主任、家长、校领导的联系,使学生能安心训练,无“后顾之忧”。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严格训练,注意加强意志品质培养,争创良好训练佳绩。

1、训练时间:

周一和周五下午第七节课时间

2、训练地点:

学校操场

3、训练方法:

每周重复训练法

4、训练对象:

初一田径队队员

5、训练内容:

(一)素质训练:小跑步、高抬腿、后踢跑、交叉跑步、后蹬跑、纵跳、蹲起 、跨步跑、行进间压腿、行进间踢腿、蹲走;

(二)速度训练:50米、100米、150米、200米、300米、400米、行进间 30米、超前加速跑;

(三)力量训练:单足跳、蛙跳、三级跳、立定跳、跳台阶、俯卧撑;

(四)耐力训练: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10000米、领跑、计 时跑;

(五)反应训练:加距离触地往返跑、反方向起跑训练、听信号做起跑练习、 听哨音做跑停练习;

(六)柔韧练习:压肩、压腿、劈叉;

(七)专项训练: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跳高、 跳远、接力4×100米、4×400米;

具体训练计划

周次 训练内容

第一周

1、 田径理论知识学习;

2、训练纪律要求。

第二周

1、基本队形、队列基本姿势、基础动作训练

第三周

准备活动练习:

1、一般性准备活动(头部、扩胸、腰部、膝关节、高抬腿、手脚腕)

2、柔韧性练习(俯背、体转、前压、侧压)。

第四周

1、 准备活动慢跑;

2、 柔韧性练习;

3、 专门性练习:

4、 高抬腿走1组——侧面交叉走1组——蛙跳1组——单腿跳1组;

5、结束部分:

1)垫上互相磕打放松。

2)行进间放松。

第五周

1、 准备活动慢跑;

2、柔韧性练习;

3、专门性练习:摆腿1组——高抬腿1组——后蹬跑1组——加速跑 2 ×3 0米;

4、结束部分:

1)垫上互相磕打放松。

2)行进间放松。

第六周

1、 一般性准备活动;

2、径赛专项训练:

1) 蹲距式起跑 4× 30 米;

2)起跑后加速跑;

3 、结束部分...

查看详情>>
2

短跑教案(汇集9篇)

短跑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跑步的教案(通用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短跑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从教材性质出发,把注意力强的队列队形变化安排在课的一开始进行,这样更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把以游戏形式、趣味性较强的跑跳练习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二列横变四列横队在队形变化中占有重要的的位置,也是学生集体活动中表现班级整体形象的能力之一,它对锻炼和发展学生注意力、集体主义精神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1、小学三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是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

2、三年级学生运动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对于带有模仿性、竞争性的的练习,学生都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将练习项目融入游戏中学生们更容易接受。

3、三年级几个班级,班级凝聚力、荣誉感强,学生乐学,爱好运动,而且大部分学生运动能力较强。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队形变化的口令及要领,理解短跑、跳跃的动作概念以及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

a、学会接力跑,力争有90%左右的学生能独立完成, 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和下肢力量;

b、通过游戏,练习跳跃以及短跑技术与速度;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队形变化时的要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难点:队形变化后的秩序。

短跑教案 篇2

一、教学课题

跑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自然活动能力。跑的快,是每个学生展现自我的愿望,又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重视过程性的评价。本课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在奔跑中获得身心体验,培养快速奔跑中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和提高奔跑的速度和能力,还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获得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并通过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优化学习氛围,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鼓励、帮助,使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展示自我。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快速跑的动作方法并获得快速奔跑的'身心体验。

2、技能目标:使80—90﹪的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快速跑的正确姿势,并通过“往还接力”提高学生奔跑的速度和能力、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的能力以及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三、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三—四年级)体育教材第三章:走跑与游戏。快速跑是小学四年级跑的重要教材。跑的快,是每个学生展现自我的愿望,又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由于单纯的快速跑对于活泼好动、富有求知欲望的学生来说,会...

查看详情>>
3

2024短跑教案十篇

短跑教案

以下内容“短跑教案”为栏目小编收集整理。对于新入职的老师而言,教案课件还是很重要的,因此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教案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规范化管理形式。要是还想知道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短跑教案【篇1】

短跑教案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o sprinting

1.1 objectives:

-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sprinting

- to explain the benefits of sprinting

- to teach basic sprinting techniques

- to motivat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printing activities

1.2 background:

sprinting is a fundamental skill in track and field sports. it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speed, power, and proper running technique. the benefits of sprinting include improved cardiovascular fitness, increased muscle strength, enhanced body coordination, and the ability to react quickly.

1.3 materials needed:

- open space or a running track

- cones or markers to set up the sprinting course

- stopwatch or timer

chapter 2: basic sprinting techniques

2.1 warm-up (10 minutes):

- jogging in place or light jogging to increase heart rate and warm up muscles

- dynamic stretching to loosen up the lower body, focusing on the legs, hips, and ankles

- high knees and butt kicks to further warm up the leg muscles

2.2 sprinting drills (15 minutes):

- a-skips: exaggerated skipping motion, focusing on driving the knee up and forward

- b-skips: similar to a-ski...

查看详情>>
4

短跑教案十四篇

短跑教案

期待这份“短跑教案”能够满足您的期待,对于感兴趣的观众也可以过来一探究竟。作为老师,写教案和课件是必不可少的任务,如果还没有完成的话就要及时注意了。教案是教师进行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的重要工具之一。

短跑教案(篇1)

短跑是初中阶段田径教学必学的资料之一,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速度素质的体现,更是初中毕业考试必考项目。本课是短跑的第三课时,是在培养正确跑姿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步幅、步频的关系,到达简单、自然的跑动的目的。透过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潜力、能够培养学生勇往直前的潜力,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

本课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自练潜力,着力体现体育教学兴趣性、互动性,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本课以途中跑技术为主要教学资料,课堂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既活跃了教学氛围,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还培养学生之间相互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从而建立学生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本课教学对象为九年级学生。九年级的学生,身体正处于青春期发育、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已经具备了必须的思考、决定、概括、参与运动等潜力。教学中,要让学生体、脑结合起来,带着问题来,带着收获走,从而构成在运动中学、在快乐中学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适当的引导,安排资料要思考到这种实际状况。2、男女生的差异。课堂是不分男女生分开教学的,在课的设计上就要区分开,针对两者有不同的要求。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配合游戏的教学,尽可能发挥和表现出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讨论、体验、尝试、探索技术动作。学生透过思考、讨论、尝试、探究等过程的练习,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掌握技术动作的特点与技巧。教师再做出适当的引导,学生的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

1、学习并掌握蹲踞式起跑的途中跑技术动作;

2、锻炼学生下肢力量,发展学生快速反应潜力;

3、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潜力;评价与自我评价的潜力;学生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

七、难点:

自然、放松的持续最大速度进行跑动。

结合学生的实际,全面发展,采用不同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用心思维,培养学生发问、讨论、尝试、探究、练习、自评、互评潜力和创新实践潜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施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为终身体育潜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法选取:

结合九年级学生的实际,我主要采用:

透过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善于思考、善于发问的习惯。

课堂上,透过老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发问,学生用心地进行讨论,让学生透过讨论解决问题,逐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

透过语言、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用心思考,求异创新。

讲解示范法,是体育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但讲解要精练、适度,示范动作正确优美、利于模...

查看详情>>
5

短跑教案内容

短跑教案

我們已經為您準備好了所需的「短跑教案」,如果您覺得本網頁對您有幫助請不要忘記收藏它。老師在新授課程時,一般會準備教案課件,不過教案課件裡知識點要設計好。教案是教學效果的可視化呈現。

短跑教案【篇1】

短跑教案

目  录

第一节 教学目标 3

第二节 教学重点 4

第三节 教学难点 4

第四节 教学准备 5

第五节 教学过程 6

第六节 教学反思 9

第一节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短跑技术的基本知识,包括起跑姿势、加速、维持速度以及终点冲刺等。

理解短跑比赛的基本规则,包括禁区、领跑线、比赛起跑指令等。

掌握短跑训练的基本方法,包括力量训练、爆发力训练、节奏训练等。

2.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掌握短跑的起跑姿势,包括手脚的摆放、身体的倾斜角度等。

能够正确进行短跑的加速动作,包括步频、步幅以及腿部的摆动等。

能够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节奏进行短跑的维持速度阶段。

能够在终点冲刺时发挥出最大的爆发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耐力,坚持不懈地进行短跑训练,不怕困难和挫折。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和队友一起训练和比赛,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二节 教学重点

1. 短跑的起跑姿势和加速动作。

2. 短跑的维持速度和终点冲刺。

第三节 教学难点

1. 如何正确掌握短跑的起跑姿势和加速动作。

2. 如何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节奏进行短跑的维持速度阶段。

第四节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包括短跑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动作示范视频等。

2. 教学器材:计时器、起跑器材(起跑架和起跑器)、比赛场地等。

3. 学生活动区域:室内或室外跑道。

第五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播放短跑比赛的视频,激发学生对短跑运动的兴趣,并提问学生对短跑运动了解的情况。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短跑的基本知识

教师通过ppt展示短跑的起点、终点和比赛场地,讲解短跑比赛的基本规则,包括禁区、领跑线、比赛起跑指令等。

2. 短跑的起跑姿势和加速动作

教师通过动作示范和解说,向学生介绍短跑的起跑姿势,包括双脚与肩同宽、脚尖触地、身体前倾等。然后,教师讲解短跑的加速动作,包括快速迈步、大幅度挥臂、高抬膝盖等。

三、动作示范与练习(30分钟)

1. 短跑的起跑姿势练习

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起跑姿势的练习,组内互相观摩并指导改正。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2. 短跑的加速动作练习

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和指导,进行短跑的加速动作练习。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动作,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四、动作串联与练习(30分钟)

1. 短跑的动作串联练习

学生按照起跑姿势和加速动作的要求,进行动作串联练习。教师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短跑的起跑姿势和加速动作的连续性。

2. 短跑的维持速度和终点冲刺练习

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和指导,进行短跑的维持速度和终点冲刺练习。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姿势和节奏,并鼓励他们发挥出最大的爆发力。

五、课堂小结(10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

查看详情>>
6

短跑教案(分享四篇)

短跑教案

教案课件是教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因此需要我们教师编写适合自己教学的课件。教案的完善是新老师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的一步。这份特别的“短跑教案”将给您带来独特的体验,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考虑!

短跑教案 篇1

短跑是田径运动中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是体能素质全面发展和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手段。其特点是短暂而强烈的爆发力和快速冲刺,是耐力、协调、力量、速度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衡量运动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篇文章将介绍短跑的训练方法、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

一、短跑训练方法

短跑的训练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起步训练。短跑比赛中,起步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加强短跑的起步训练。可以通过加强腿部力量训练和提高起步反应速度的方式,来提升短跑起步的质量。

2.加速训练。加速是短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运动员跑出好成绩的关键。加速训练的重点是提高运动员爆发力和加速度,在训练中可以采用分段加速和变速跑等方式。

3.维持速度训练。维持速度训练是为了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一定的速度,提高长跑的水平。可以采用定速跑、疲劳训练等方式,帮助运动员提高耐力和心理素质,从而提高长跑的水平。

4.跨栏训练。在短跑中,清障比较常见,因此在训练中要进行跨栏训练,可以通过跨栏练习来提高速度和反应力,为短跑比赛做好准备。

二、短跑技术要领

1.起步。短跑的起步非常关键,要注意的是要以足部着地为起点,要注意将身体向前倾斜,手臂提高并向后摆动。

2.加速。在加速阶段要注意保持膝盖抬高,手臂要向前摆动,并尽量保持头部稳定不晃动。

3.捕捉速度。在达到最大速度后要注意保持姿势稳定,注意手臂的挥动和呼吸。

4.冲过终点线。跑过终点线时要注意维持全身的紧张状态,保持手臂挥动,以便更快地冲过终点线。

三、注意事项

1.训练期间要注意身体的健康,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避免过度训练而导致运动损伤。

2.短跑有一定的伤害风险,因此要注意穿着合适的运动鞋,避免在不平整或不适合的地形上进行训练。

3.要有正确的心态,防止过度紧张或沮丧,通过正确的心理调节方法来保持良好的状态,从而在比赛中保持最佳状态。

总之,短跑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项目,在训练中要注意安全和正确的运动技术,同时要注意饮食和休息,从而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作为教练,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针对不同的运动员制定不同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开展精准的教学指导,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成绩和更好的自我。

短跑教案 篇2

体育短跑教案

引言:

短跑是田径运动中最激烈、最引人注目的项目之一,也是奥运会上备受瞩目的赛事。通过短跑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爆发力、速度和协调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短跑训练计划,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短跑的技术要领,提升他们在短跑项目上的表现。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短跑项目的规则和...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