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意图】
跳绳是幼儿常玩的,也是幼儿锻炼身体所用的。为了调动孩子们跳绳的兴趣,增强孩子们的体质,探索出绳子更多的玩法,促进孩子与妈妈之间情感的交流。在孩子与妈妈一起跳绳的过程中使家长重温童年的快乐,有效增进亲子感情。因此结合大班主题特色活动,决定开展“妈妈和我一起来”亲子活动。
【活动目标】
1.能探索出绳子的各种玩法,掌握玩绳的.基本技能,发展幼儿的身体动作。
2.引导妈妈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体验创造性玩绳的乐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
力
3.在孩子与妈妈一起跳绳的过程中,增加亲子感情,体验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妈妈每人一跟绳子;
2、幼儿花样跳绳的经验;
3、提前进行家园沟通,妈妈在家进行跳绳练习
【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21日
【活动地点】
幼儿园操场组织人:丁婕
参加人员:大班全体教师、全体幼儿及妈妈
组织家长与孩子人员:臧雅楠、丁婕、刘晓、李英杰摄像:管风燕
音乐:王明月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跟随音乐,练习跳跃及上肢动作。
师:跳、跳、跳,跟着老师跳一跳,绕绕臂,绕绕臂,跟着老师绕绕臂。提问:“还可以怎么跳?还可以怎样绕臂?”
引导幼儿向前跳,向后跳,向上跳,蹲跳,向左跳,向右跳,单、双脚跳;向前饶,向后绕,单、双手绕,举起手臂绕等。
二、游戏:与我说的相反
玩法:师说向上跳,妈妈和宝宝蹲跳,师说向前跳,妈妈和宝宝则后跳,练习动作的灵敏性。
三、我和妈妈一起跳绳比赛
1、幼儿1分钟跳绳比赛
2、幼儿花样跳绳展示,妈妈花样跳绳
3、妈妈带宝宝跳绳1分钟跳绳比赛
4、妈妈和宝宝探索“合作跳绳”玩法四、放松活动
妈妈和宝宝自愿组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拉伸等放松活动。五、请妈妈们就活动写出感想或建议。
活动目标:
1、了解玉米粒的基本特征,感知玉米粒在微波炉中加热能变成爆米花。
2、比较物体遇热变化前后的差别。
活动准备:
玉米粒、微波炉、小圆盘每人一个、课件、事先爆好的的爆米花。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幻灯片,引发幼儿兴趣。
1、师:秋天到了徐老师从田野里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它是谁?(出示玉米娃娃:小朋友知道我身上一粒一粒小宝贝是什么吗?)
2、(出示:玉米棒)小朋友我们一起找一找。(演示:搓出玉米粒) 认识:玉米粒玉米娃娃:小朋友说对了,我身上的宝贝就是一粒一粒的玉米粒,请你们和我的宝贝交个朋友吧。
二、观察玉米粒,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1、幼儿每人拿一粒玉米粒。
2、引导幼儿观察玉米粒:
请小朋友看一看玉米粒是什么颜色的?它们长得像什么?
再请小朋友捏一捏,摸一摸,是什么感觉?(硬硬的、滑滑的)小结:原来玉米粒是小小的、黄黄的、硬硬的、像门牙。(安全教育)三、进行爆米花活动1、师:玉米粒可棒了!它想给小朋友表演一个变身游戏,那怎样变呢?(教师出示微波炉),这个袋子已经装好了玉米粒,你们猜一猜把它放进微波炉会怎么样呢?(幼儿猜测)2、进行爆米花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玉米粒变化的过程:(安全教育:应在父母的帮助下去做)a、看,炉子转起来了,袋子怎么样了?
b、闻一闻,是什么味道跑出来了?
c、听一听,炉子里发出了什么声音?
d、我们来学一学,玉米粒是怎么跳舞的的?
3、取出、引导幼儿观察玉米粒和爆米花的不同:
(1)、师:叮叮叮,好了。(教师倒出爆米花)刚才我们放进去的玉米粒没有了,现在变成了什么?(进行安全教育:太热不要碰)。
(2)、请幼儿进行比较:
请幼儿先拿一粒爆米花。师:看一看说一说,爆米花是什么颜色的?爆米花像什么?再请幼儿拿一粒玉米,说一说,两者之间的不同:请小朋友表演一下小小的`玉米粒和大大的爆米花。
请小朋友闻一闻爆米花的味道,(香香的)你们想不想尝一尝?
(3)幼儿品尝:吃起来味道怎么样?(脆脆的、甜甜的)爆米花虽然很好吃,但属于膨化食品不宜多吃。
三、音乐游戏:玉米粒变爆米花
1、师:刚才我们看玉米粒玩变身的游戏,现在我们来当玉米粒感受变成爆米花的快乐。
2、游戏:教师发出指令:我们跳进来,加温、计时开始。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物体受热膨胀的现象,培养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2、体验和小伙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老玉米一根
微波炉玉米盘子四个
自编儿歌:小玉米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纸偶引起幼儿注意:小朋友,你们认识这是谁吗?这是玉米妈妈。
秋天到了,玉米妈妈的宝宝都成熟了,都想离开妈妈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呢,你们想不想和小玉米一
起做游戏呀?(想)
那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小玉米吧。
二、认识玉米的特性
给每组幼儿一盘玉米,让小朋友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咬一咬,说一说
小玉米长的什么样子呀?(圆圆的,硬硬的)像什么呢?
闻闻有什么味道?摸一摸小玉米身体什么感觉?(小小的,光光的)
咬一下什么感觉?(硬硬的)
请小朋友模仿一下小玉米的样子。
三、小朋友认识了小玉米,现在老师来给你们变个魔术,把小玉米打扮漂亮一点来和小朋友一起做
游戏好不好?(把玉米放进藏在后面的微波炉)
四、小玉米在打扮的时候,我们一起来念一首小玉米的儿歌(自编儿歌)
小玉米,真可爱
小小的身体圆脑袋
小玉米,真调皮
噼里啪啦跳个舞
哈哈,变成变成(变成什么了呢)
变成香香的爆米花
五、了解玉米受热变成爆米花
看看小玉米变成什么了,好看吗?闻一闻香不香?她是怎么变成爆米花的?
通过在微波炉里加热才变成的,小朋友要注意,在家想吃爆米花一定邀请妈妈帮忙,电器很危险,小朋友是不能随便碰的。现在爆米花还很烫,要凉一凉才能吃,我们一起来一边念儿歌,一边玩爆米花的游戏好不好
六、品尝爆米花
活动反思:本节活动遵循纲要中“幼儿期的学习以培养兴趣为目的”的原则,根据小班幼儿刚入学,上课好动、对新事物好奇、等年龄特点而设置的。所以活动目标只限于让孩子在吃吃玩玩中初步感受物体受热会膨胀的'现象,并通过活动感受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快乐。
但由于长时间脱离教学,在活动过程中对幼儿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有些应该随机应变的环节衔接的不够自然,如:当幼儿在等待爆米花的过程中,应该和孩子们互动游戏的环节启发引导不够,只是将儿歌教给了孩子,缺少了游戏氛围,如果在准备活动中提前将爆米花爆好一份,就减少了孩子等待的时间,不会因等待而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在幼儿理解爆米花的特性之后再次实验给孩子看,并在等待的过程中边念儿歌边游戏,这样既减少活动中的消极等待,又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就收到将会更加明显的活动效果了。
由此也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学无止尽,更加让我了解要想组织一次成功的活动,没有平常的业务练兵,没有日常工作的日积月累,是不可能达到预想的目标的。今天在和一位年轻老师谈话时,看见她为上课愁眉不展,我告诉她,成功不是手到擒来,是靠一点一滴的付出的积累才得到的。这句话说给她的同时也深深的烙在我的心里。
活动目标:
1、了解玉米粒的基本特征,感知玉米粒在微波炉中加热能变成爆米花。
2、比较物体遇热变化前后的差别。
活动准备:
玉米粒、微波炉、小圆盘每人一个、课件、事先爆好的的爆米花。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幻灯片,引发幼儿兴趣。
1、师:秋天到了徐老师从田野里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它是谁?(出示玉米娃娃:小朋友知道我身上一粒一粒小宝贝是什么吗?)
2、(出示:玉米棒)小朋友我们一起找一找。(演示:搓出玉米粒) 认识:玉米粒玉米娃娃:小朋友说对了,我身上的宝贝就是一粒一粒的玉米粒,请你们和我的宝贝交个朋友吧。
二、观察玉米粒,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1、幼儿每人拿一粒玉米粒。
2、引导幼儿观察玉米粒:
请小朋友看一看玉米粒是什么颜色的?它们长得像什么?
再请小朋友捏一捏,摸一摸,是什么感觉?(硬硬的'、滑滑的):原来玉米粒是小小的、黄黄的、硬硬的、像门牙。(安全教育)
三、进行爆米花活动
1、师:玉米粒可棒了!它想给小朋友表演一个变身游戏,那怎样变呢?(教师出示微波炉),这个袋子已经装好了玉米粒,你们猜一猜把它放进微波炉会怎么样呢?(幼儿猜测)
2、进行爆米花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玉米粒变化的过程:(安全教育:应在父母的帮助下去做)
a、看,炉子转起来了,袋子怎么样了?
b、闻一闻,是什么味道跑出来了?
c、听一听,炉子里发出了什么声音?
d、我们来学一学,玉米粒是怎么跳舞的的?
3、取出、引导幼儿观察玉米粒和爆米花的不同:
(1)、师:叮叮叮,好了。(教师倒出爆米花)刚才我们放进去的玉米粒没有了,现在变成了什么?(进行安全教育:太热不要碰)。
(2)、请幼儿进行比较:
请幼儿先拿一粒爆米花。师:看一看说一说,爆米花是什么颜色的?爆米花像什么?再请幼儿拿一粒玉米,说一说,两者之间的不同:请小朋友表演一下小小的玉米粒和大大的爆米花。
请小朋友闻一闻爆米花的味道,(香香的)你们想不想尝一尝?
(3)幼儿品尝:吃起来味道怎么样?(脆脆的、甜甜的)爆米花虽然很好吃,但属于膨化食品不宜多吃。
三、音乐游戏:玉米粒变爆米花
1、师:刚才我们看玉米粒玩变身的游戏,现在我们来当玉米粒感受变成爆米花的快乐。
2、游戏:教师发出指令:我们跳进来,加温、计时开始。
一、背景
我有幸参加了太仓市三年内青年教师教学研讨暨新教师培训活动,观摩了由来自小太阳幼儿园的沈玲群老师执教的小班科学活动《爆米花》,这个活动用玉米粒实物来调动幼儿各感官,先让孩子感受玉米粒的特点--软硬、颜色、形状等,很适合小班幼儿的直观形象性特点。然后,利用微波炉现场制作爆米花,再一次调动孩子们的嗅觉、视觉、听觉,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玉米粒前后变化,接着,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玉米粒受热膨胀的过程。整个活动从感官到语言,再从语言表现迁移到动作表现,动静结合,使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和动作表现都得到了的发展。下面我就具体来谈谈对这个活动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玉米粒和爆米花尝试用简单句子描述和身体动作来表现。
2.在玉米粒的变化中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评析:该活动目标具有多维性,包涵了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活动内容难度适当,选择爆米花这一事物也很贴近幼儿生活,能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但是我对这个目标所反映的重点有所疑问,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已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和谐相处。在这一活动中,我认为应重在引导幼儿用观察的方法和通过幼儿与爆米花之间的互动,使幼儿自己建构起有关物体受热会膨胀的知识,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但是把用简单句子描述和身体动作表现放在目标的第一条,使得该活动的重点有所模糊。同时,目标制定也不够具体,要让幼儿用简单句子描述什么,和身体动作表现什么没交代出来。目标二应该是该活动的重点,但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都没有自己动手操作,只是远远地观察,“探索”从何体现。三、活动准备
玉米粒(放在玻璃瓶中)、袋装玉米粒(每个幼儿一袋)、微波炉、与幼儿人数相同的一次性杯子。
四、活动过程
(一)观察感知玉米粒
1.师出示一个不透明瓶子,里面装着玉米粒
(1)师:老师这里还有一样宝贝?(摇一摇)你们猜猜这个小瓶子里面装着什么?
(幼儿回答:糖果、石头……)
(2)师:我们给瓶子脱去衣服,现在你们看看是什么呀?
(幼儿刚开始回答不出,师引导幼儿回忆昨天,幼儿说出玉米粒)
(3)师:噢!原来是玉米粒宝宝呀!我们来跟玉米粒宝宝打打招呼吧!想不想和玉米粒宝宝玩一玩呀?玉米粒宝宝还躲到了我们的小椅子下面,你们可以看一看、摸一摸、等会儿告诉老师玉米粒宝宝是什么样的?
2.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玉米粒
(1)师:玉米粒宝宝是什么样的?
(幼儿:黄色的。师:他是从玉米粒的颜色上观察的)
(2)师:它摸上去是什么感觉?
(幼儿:硬硬的)
(3)师小结:玉米粒宝宝是黄颜色的,摸上去硬硬的。
评析:在这个引出玉米粒的过程中,教师用游戏化的情境引出了玉米粒宝宝,语言生动有趣,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在引出玉米粒后教师还渗透了礼仪教育,引导幼儿跟玉米粒打招呼。在引导幼儿尝试用语言表达所感知到的玉米粒时,教师采用了开放式的提问方式,“玉米粒宝宝是什么样的?”没有问“玉米粒宝宝是什么颜色的?”“摸上去什么感觉?”,这种开放式的问题更有利于幼儿自主地进行观察。在幼儿会答出了“黄色”后,她很及时的给予了积极的回答,“他是从玉米粒的颜色上观察的”,这是对幼儿回答的概括和提升,在无形中为幼儿总结了一种观察的方法。在这一环节中,我认为师引导幼儿对玉米粒观察不够充分,幼儿仅仅观察了玉米粒的外面是黄颜色的,没有注意到玉米粒的里面是白颜色的,因此对下面的引导的活动造成了一定得影响。)(二)爆玉米花,引导幼儿观察感知
1.猜想玉米放入微波炉后的变化
(1)师:现在我要来变魔术了,我让玉米粒宝宝变到了这个袋子里。今天,我们还请来了微波炉跟我们一起变魔术。
(2)师:下面老师要把它放在微波炉里变魔术了,你们猜猜玉米粒会变成什么样呢?
(幼儿:软软的)
2.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爆米花变化的过程
(1)师:微波炉开始工作了,小袋子在里面干什么呀?
(幼儿:转。师:我们来跟他一起转一转。)
(2)师:听,炉子里发出了什么声音?(学一学:啵、啵、啵)
(3)师:袋子的肚子变成什么样的啦?
(幼儿:大大的。师:刚才是什么样的?幼儿:小小的)
(4)用小鼻子闻一闻,闻到了什么味道?
(幼儿:香香甜甜的)
3.取出爆米花,引导幼儿观察
(1)师:啊呀!我的手怎么啦?
(幼儿:烫到了。师:是啊,好烫,我们宝宝在家里可不能自己变这个魔术!)
(2)师:看一看,袋子的肚子现在是小小的还是大大的?(大大的)
师:你们猜猜里面的玉米粒变成什么样了?
(幼儿:软软的)
(2)师:那我来拆开看看,变成什么了呀?
(幼儿:爆米花)
(3)师:这么神奇呀!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玉米粒钻到里面,很热很热,慢慢变大,发出哔哔啵啵的声音,最后就爆炸了,变成了爆米花。
4.引导幼儿比较玉米粒和爆米花
(1)师:爆米花是什么样的?
(软软的)
(2)师:爆米花跟玉米粒比比是小小的还是大大的?
(大大的)
(3)师:那我们可以怎么做玉米粒呢?
(请一个幼儿示范,教师示范:缩成一团,用手抱紧双腿。)
师:我们怎么做爆米花呢?
(请幼儿示范,师示范:张开双脚,伸出双手,向周围展开)
评析:这个爆米花的过程及取出观察的环节应该是这个活动的重点,教师引导幼儿猜想--观察爆米花过程--验证--比较观察,让幼儿亲身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在爆米花刚放进微波炉里热的时候,老师引导幼儿跟着玉米宝宝一起转,既避免了时间的消极等待,又为下面的游戏做了铺垫。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利用视觉、听觉、嗅觉进行观察,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在取出爆米花的时候,教师又加入了安全教育的内容,引导幼儿在家不要自己爆米花。但是在取出爆米花,与玉米粒进行比较观察,教师只是让幼儿远远的观察他们的不同,没有给幼儿机会近距离的观察、触摸和比较,所以幼儿只能比较出玉米粒和爆米花在大小上的不同,这一重要环节有些遗憾。)
(三)游戏:玉米粒变身
(1)师:刚才我们看了“玉米粒宝宝”变身的游戏,现在我们也一起来玩“玉米粒”变身的游戏。
“小小的玉米粒在微波炉里转啊转啊转啊转啊,啵啵啵啵,变成了大大的爆米花。”
(在游戏时请另一个老师把爆米花倒在事先准备好的一次性杯子里。)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幼儿从语言表现迁移到动作表现,在游戏的情境中帮助幼儿感知玉米粒受热膨胀的过程。
(2)师:玉米粒和爆米花还有什么不同?
(幼儿都只能说出软硬和大小,没有想到颜色。)
师:刚才的玉米粒是什么颜色?
(幼儿:黄色)
师:现在爆米花的颜色呢?
(幼儿:白色)
师: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
(幼儿说不出来)师:我知道我来告诉你们好吗?玉米粒在微波炉里,很热很热就慢慢变大,在爆炸的时候衣服撑破了,就变成了白颜色。
(3)师:这个爆米花像什么?
评析:首先我认为师在这里引导幼儿比较玉米粒和爆米花的颜色,应该放到上面一个环节,不应在游戏后突然出现,令人感觉有些突兀。其次,由于幼儿在起初观察玉米粒时没有观察玉米粒里面的颜色,所以幼儿很难想到是玉米粒的衣服撑破了,所以变成了白色,如果幼儿能有仔细观察爆米花的机会,他们可能还会发现上面有残留的.黄色,推测出是玉米粒撑破的衣服。新《纲要》中的科学领域的要求要从注重“掌握”知识到注重“构建”知识,而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我来告诉你们”是一个知识经验的灌输,幼儿没有自己建构起相关的知识经验。最后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爆米花像什么我认为意义不大,放在延伸活动中。
(四)品尝爆米花
师:你们想不想尝一尝爆米花呀?每人拿一个小杯子尝尝爆米花,等会告诉我是什么味道。
(1)嚼一嚼,感觉怎么样?
(幼儿:软软的,香香的)
(2)那我们请客人老师也来尝一尝爆米花吧!我们要跟客人老师说:“老师,我请你吃爆米花。”评析:这一环节引导幼儿通过味觉来感知爆米花,同时融入了礼仪教育,分享教育。
(五)延伸活动
师:现在我们回到教室看看我们爱吃的薯片是怎么变出来的吧。总体来说,这个科学活动环节环节清晰,层次分明,教师教态自然亲切,引导语生动形象,师幼互动较好。活动内容生活化,教师利用身边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使幼儿体验到科学就在身边。活动中渗透了很多其他领域的教育,如安全教育、分享教育和礼仪教育。但美中不足的是,幼儿体验和了解材料,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机会较少,只有开始的观察玉米粒和最后的品尝爆米花是近距离的互动,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远处观察。幼儿如果能有更多直接与玉米粒和爆米花相互作用的机会,应该会更有利于幼儿发现和感知他们的特性,发现和了解玉米粒在加热时会发生变化,进而主动建构起玉米粒受热膨胀变成爆米花的知识经验。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人是兴趣和探究欲望,在科学活动中,教师是儿童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儿童是主动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儿童实际参加探究活动,只有让孩子们感觉到他们有新发现,是自己得到结果和找到答案的,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看动画讲述故事的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理解画面内容,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讲究卫生,不啻不干净的食物。
【活动准备】
VCD碟片玉米花。
【活动重难点】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尝试用语言表述画面内容。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活动: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好看的动画片,看看是什么?(播放《爆米花的故事》片头)是什么故事呢?你们吃过爆米花吗?爆米花闻起来怎么样?吃起来怎么样?你们喜欢吃爆米花吗?小朋友喜欢吃爆米花,小动物也喜欢吃爆米花。我们一起看一看是哪个小动物喜欢吃爆米花吧!
2、分段播放动画片,边播放边提问:
(1)播放动画至红袋鼠说走吧:小朋友,跳跳蛙去找地上的爆米花不见了,是谁吃掉了地上的爆米花?跳跳蛙有没有吃?为什么跳跳蛙不吃地上的爆米花?跳跳蛙不吃地上的爆米花,说明跳跳蛙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跳跳蛙找谁帮忙一起捡地上的爆米花?他为什么找红袋鼠?跳跳蛙找红袋鼠捡地上的爆米花,说明跳跳蛙是个怎么样的孩子?
(2)播放至火帽子掉米花:掉在地上的爆米花不见了,跳跳蛙说是火帽子吃了地上的脏米花,是火帽子吃了脏米花吗?火帽子吃的是干净的米花,地上的脏米花被谁吃了呢?刚才有谁路过草地?看到爆米花是眼睛都放光的'是谁呢?到底是不是小老鼠吃了地上的爆米花呢?
(3)播放至结束:是谁吃了地上的爆米花?小老鼠吃了地上的爆米花怎么样了?肚子疼了怎么办?
3、完整播放动画片:是谁把爆米花掉在草地上?火帽子的爆米花为什么会掉到草地上?掉到草地上的爆米花被谁给吃掉了?小老鼠吃了地上的米花怎么样了?能不能吃掉在地上的脏东西呢?
4、分享爆米花,结束活动:
小朋友都是爱清洁、讲卫生的孩子,不吃不干净的食物。老师这里有干净的爆米花,我们一起吃吧!吃东西之前要干什么呢?对,请小朋友卷卷衣袖,把小手洗干净,我们一起分享香甜的爆米花吧。
【经验】
1、发展四散跑、原地向上弹跳的能力。
2、动作反应灵敏,能按规则进行游戏。
3、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玩法与规则】
1、复习儿歌《爆米花》:锅子转,爆米花,锅里米粒噼噼啪,时间到了就爆炸,砰!米花熟了快来抓!
2、强调游戏规则:只有念到“抓”时,“米”才能往圈外跑。
3、请8~10个幼儿到圈内当“米”;教师和其余幼儿一起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做爆米花的“锅”。游戏开始,“锅”沿顺时针方向边走边念儿歌。念到“砰”时,大家松手摆臂向上跳,随即“锅”蹲下,表示“锅盖”打开。当念到“抓”时,“米”赶快往圈外跑,“锅”立即站起手拉手,将未跑出的“米”围在圈内。跑出的“米”充实到“锅”的队伍中,其余“米”仍在圈内,游戏继续进行,直至“米”全部跑出。幼儿互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提示】
1、准备安全平整的场地,最好在软化的操场上进行,避免因“米”四散跑时“锅”迅速拉手阻拦而出现摔伤的情况。
2、活动前让幼儿了解爆米花的过程,引导幼儿用原地纵跳的动作表现爆米花的'样子,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3、当“锅”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扮“米”的幼儿可以做走、转、蹲等动作,也可以拉手围圆圈转。
【活动意图】
为了调动孩子们做早操的兴趣,增强孩子们的体质,在孩子教与爸爸学的过程中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并使家长重温童年的快乐,因此结合我班主题特色活动,我们决定开展“爸爸和我做早操”亲子活动。
【活动目标】
1、调动孩子们做早操的兴趣,增强幼儿体质。
2、引导爸爸们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给孩子当老师的机会,也给爸爸们锻炼身体的机会。
3、在孩子教、爸爸学及与孩子一起做操的过程中,增加亲子感情,体验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
【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
【活动地点】
幼儿园操场组织人:李艳艳
参加人员:大班全体教师、全体幼儿及爸爸带操人员:李艳艳、张文娟
组织家长与孩子人员:张彤彤、张娜摄像:管风燕
【活动过程】
1.11.5提前一周给幼儿布置任务,回家认真教爸爸们做早操,并邀请爸爸们参加
“爸爸和我做早操”亲子活动。
2.11.5通过飞信的形式通知爸爸们,使他们了解活动的目的,并配合幼儿在家中向孩子学习早操。
3.11.10张贴海报,调动孩子和爸爸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4.11.13爸爸和我做早操亲子活动。
5.11.13对爸爸们的表现写出书面表扬,请孩子对爸爸说一些祝福和期望的话,并张贴,调动爸爸们下次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6.请爸爸们就我们的活动写出感想或建议。
活动目标:
1、认识爆米花,学做“爆米花”(学会用搓,揉塑造简单物体)。
2、锻炼幼儿手部精细动作。
3、在活动中体会到操作乐趣。
活动准备:
卡纸(爆米花桶)、皱纹纸、白色颜料、棉签、双面胶、爆米花。
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
请小朋友品尝爆米花,并请幼儿观察,说说爆米花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老师出示一张皱纹纸请小朋友想想如何能把它变成爆米花呢?我们一起看看要怎么做吧!动手做一做。
二、手工制作,教师示范。
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卡纸(已经粘贴好的爆米花桶)请出要做爆米花的皱纹纸等材料。
1、首先我们要把皱纹纸搓成小团,等下看看哪个小朋友动手能力最棒!(依次搓好每条皱纹纸)
2、接下来我们撕掉卡纸上的双面胶,把搓好的小纸团贴在双面胶的地方。
3、所有纸团粘贴完,最后用棉签沾取白色颜料点在纸团上(不用点太多)。我们的'爆米花就做好啦!
三、幼儿动手操作,分享作品。
老师:今天小朋友都很棒!制作了这么多爆米花,我们一起来欣赏下,看看谁的爆米花更美味!
四、结束:分享美味的“爆米花”。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想想除了我们用皱纹纸制作爆米花,还能用什么材料制作呢?下次活动课的时候可以跟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不同材质的纸张、团、捏出想象的爆米花。
2、乐意参与制作活动,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浆糊、各种材质颜色的纸、爆米花
活动过程:
一、感受爆米花的声音
1、出示微波炉,它会发出什么声音?
在里面我放了一样好吃的东西,当微波炉转起来的时候就会发出有趣的声音,请你们用耳朵仔细的.听一听哦。
2、什么声音?哇,发出这种蹦啪的声音会是什么东西呢?请你们用力闻一闻,还有香香的味道呢,猜猜我做的是什么好吃的?(引导幼儿猜测)
3、叮,好吃的东西做好了,看看到底是什么?(爆米花)
二、分享品尝爆米花
1、香香的爆米花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呢?)
2、吃到嘴巴里会是什么味道的呢?
3、小结:爆米花是一粒一粒的,圆圆的胖胖的像开出的小花、空中的白云,吃起来香香甜甜的。
三、做爆米花
1、我有更好看的爆米花哦!(出示成品)我是怎么做的呢?(出示材料)
(小纸片手中拿,捏一捏团一团,噼里啪啦砰,爆米花变出来)我想吃甜甜的沾点蜂蜜,放在杯子里。
2、你们也来做爆米花吧。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作品展示,分享快乐。
一、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的旋律和AB结构,并能创造性的用各种肢体动作表现做爆米花的过程和爆米花的造型。
2、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得情趣。
3、愉快地、积极地参与活动,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能创造性的用各种肢体动作表现做爆米花的过程和爆米花的造型。
2、教学难点: 区分音乐AB结构。
三、活动准备。
音乐、微波炉、玉米粒、盆子。
四、活动过程。
(一)简短谈话,激发兴趣。
1、出示玉米粒,把玉米粒放进微波炉,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引导孩子认真听听微波炉里的声音变化。
3、请幼儿品尝爆米花。
(二)感受音乐,引发联想。
1、欣赏音乐。
师幼共同欣赏音乐,教师根据音乐段落出示爆米花制作的过程图片,让幼儿充分体验音乐A-B式的结构。
2、引发联想。
师:听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师:你知道玉米粒是怎样爆成爆米花的了吗?(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看法)
师:玉米粒在没爆之前是怎样的?那是怎样慢慢变成爆米花的?你可以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幼儿自由表现)
(三)倾听音乐,自由表现。
1、自由表现。
教师播放A段音乐请幼儿表现玉米粒变爆米花的过程。
2、讨论创编。
师:玉米粒在微波炉里是怎样转?
师:爆米花爆开时还可以怎样表现?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试试看。
教师播放B段音乐请表现幼儿爆米花转动过程过程和爆开的样子。
(四)完整表演。
幼儿跟随音乐完整地表现爆米花的'全过程。
(五)结束活动。
把爆米花带回去和同伴一起分享。
五、教学反思。
我组织的是大班音乐活动《爆米花》,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首先,新《纲要》中提出:“让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本活动正是贯彻了纲要的这一精神,让孩子在音乐中尽情地创作和表现,体验其中的乐趣。
其次,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也做了精心的安排。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首先让孩子通过视觉、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去感知玉米粒和爆米花的多种形态,为后面的创编活动作铺垫。然后用图谱配合音乐帮助孩子熟悉音乐旋律和结构,再设计学做爆米花的情境引导幼儿创造性的用各种肢体动作表现爆米花的过程和造型。最后让幼儿随音乐大胆表现,自由创编。
第三,活动中,我注意积极引导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让孩子随音乐创造性地自由表现,而不是把孩子变成机械式的技能训练,让他们充分的体验到了创造表现的乐趣。
虽然我活动开展得比较顺利,但是有不足之处,比如:对孩子的能力和各方面的情况都了解不够,有些孩子虽然能够根据音乐的变化而变化动作,但有些孩子还是要经过提醒,说明还是有小部分的孩子不太熟悉音乐结构,需要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加强音乐欣赏以及创编动作方面的教学。
在我上完这节课的时候,专家指出幼儿在看微波炉爆爆米花的过程时用时过长,而且微波炉里的光线太黑,应该把灯都关了,让孩子更仔细地观察,效果会更好。专家还指出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孩子放手不够,经常要求孩子们做完动作后就坐回小椅子,怕孩子会乱。我在活动过程中确实存在这些问题,怕放手,特别是在进行启发式的提问或对孩子评价时怕孩子太乱,会听不清楚我说的话,不按要求去做。在今后的活动中我还要不断总结提高,学会如何大胆放手让孩子自主的学习,做到收放自如。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物体受热膨胀的现象,培养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2、体验和小伙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老玉米一根
微波炉玉米盘子四个
自编儿歌:小玉米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纸偶引起幼儿注意:小朋友,你们认识这是谁吗?这是玉米妈妈。
秋天到了,玉米妈妈的宝宝都成熟了,都想离开妈妈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呢,你们想不想和小玉米一
起做游戏呀?(想)
那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小玉米吧。
二、认识玉米的特性
给每组幼儿一盘玉米,让小朋友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咬一咬,说一说
小玉米长的什么样子呀?(圆圆的,硬硬的)像什么呢?
闻闻有什么味道?摸一摸小玉米身体什么感觉?(小小的,光光的)
咬一下什么感觉?(硬硬的)
请小朋友模仿一下小玉米的样子。
三、小朋友认识了小玉米,现在老师来给你们变个魔术,把小玉米打扮漂亮一点来和小朋友一起做
游戏好不好?(把玉米放进藏在后面的微波炉)
四、小玉米在打扮的时候,我们一起来念一首小玉米的儿歌(自编儿歌)
小玉米,真可爱
小小的身体圆脑袋
小玉米,真调皮
噼里啪啦跳个舞
哈哈,变成变成(变成什么了呢)
变成香香的爆米花
五、了解玉米受热变成爆米花
看看小玉米变成什么了,好看吗?闻一闻香不香?她是怎么变成爆米花的?
通过在微波炉里加热才变成的,小朋友要注意,在家想吃爆米花一定邀请妈妈帮忙,电器很危险,小朋友是不能随便碰的。现在爆米花还很烫,要凉一凉才能吃,我们一起来一边念儿歌,一边玩爆米花的游戏好不好
六、品尝爆米花
活动反思:本节活动遵循纲要中“幼儿期的学习以培养兴趣为目的”的原则,根据小班幼儿刚入学,上课好动、对新事物好奇、等年龄特点而设置的。所以活动目标只限于让孩子在吃吃玩玩中初步感受物体受热会膨胀的现象,并通过活动感受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快乐。
但由于长时间脱离教学,在活动过程中对幼儿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有些应该随机应变的'环节衔接的不够自然,如:当幼儿在等待爆米花的过程中,应该和孩子们互动游戏的环节启发引导不够,只是将儿歌教给了孩子,缺少了游戏氛围,如果在准备活动中提前将爆米花爆好一份,就减少了孩子等待的时间,不会因等待而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在幼儿理解爆米花的特性之后再次实验给孩子看,并在等待的过程中边念儿歌边游戏,这样既减少活动中的消极等待,又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就收到将会更加明显的活动效果了。
由此也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学无止尽,更加让我了解要想组织一次成功的活动,没有平常的业务练兵,没有日常工作的日积月累,是不可能达到预想的目标的。今天在和一位年轻老师谈话时,看见她为上课愁眉不展,我告诉她,成功不是手到擒来,是靠一点一滴的付出的积累才得到的。这句话说给她的同时也深深的烙在我的心里。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学习双脚原地向上跳,轻巧落地。
2、能根据儿歌的信号变化,改变跳跃的高度。
3、积极参与活动,在情景中体验师幼互动游戏的乐趣。
4、发展身体协调性。
5、培养机智、勇敢、灵活及遵守纪律的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平坦宽阔的场地、音乐及播放器。
经验准备:认识爆米花;幼儿已学会《爆米花》儿歌。
【活动过程】
一、认识爆米花:情境导入,明确角色、热身准备。
1、创设情境,活动身体。
师:宝贝们,你们喜欢吃爆米花吗?你们都是小米粒,和厨师我一起去找一找大锅,让我们炸出美味的爆米花吧!
齐步走→大圆走→小鸡走→小鸭走→小兔跳→高人走→矮人走→齐步走→立定
2、爆米花热身操。
二、爆米花跳跳:在游戏情境中学习双脚原地向上跳,落地轻巧。
1、教师导语:宝贝们,请你想一想,小米粒躺在锅里,锅底下的火越来越大,小米粒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教师导语:小火的时候小米粒是什么样子?大火时候呢?有什么不一样呢?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出“小米粒”随着温度升高,在上下跳动的情景。重点结合儿歌,帮助幼儿区分,遇到小火和大火的'时候,身体动作在高度上的区别。提醒幼儿要双脚同时起跳,并轻轻落地。
3、幼儿初次听指令尝试游戏。
三、制作爆米花:能根据游戏情境变化迅速改变自己的身体动作。
1、创设情境,介绍游戏规则——根据情境变化迅速改变自己身体动作。
师:你们还记得上次我们学得《爆米花》的儿歌吗?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师:下面我请小米粒们都来当一回香喷喷的爆米花,好吗?
介绍游戏玩法,幼儿尝试游戏一次。
2、爆米花经验大分享——动作示范、要点提示、集中学习。
师:哪位小米粒愿意向大家介绍你的动作,我们向你学一学。
3、游戏:制作爆米花(适当把儿歌中小火炒、大火爆内容增加)——-体验师幼互动的乐趣。
四、品尝爆米花。
师:让我们拍打拍打身体,让爆米花更松软,让香味飘得更远。(幼儿调整呼吸与情绪,重点进行腿部和手臂的拉伸与拍打放松。)
给他人送爆米花,品尝爆米花。
师:还有这么多的爆米花啊?我们送回班给其他老师和小朋友尝一尝。
附儿歌《爆米花》
爆米花,爆米花,小米粒想要变成花。
小火炒,乒乒乓乓,乒乒乓乓,
大火炒,乒,乓,乒,乓。
关火了,开盖了,马上就要炸出花。
小百科:爆米花是用玉米、酥油、糖一起放进爆米花的机器里做成的一种膨化食品,味道比较甜。 取适量的玉米(或大米、小米)放入爆花锅内,并封好顶盖,再把爆米锅放在火炉上不断转动使之均匀受热后,就可爆出爆米花来。
作文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素养,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思考问题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好的作文最能把握作者文章的中心主旨。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一份符合您要求的“爆米花作文”,如果你觉得这个内容不错请将它分享给你的同学和朋友!...
发布时间:2023-11-11
好工具范文网为大家推荐一篇关于“爆米花小学作文”的好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作文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语文水平。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所以,在写作文的时候,我们应该避免无逻辑的东拉西扯。相信您在作文中会运用好词和构建合理的句子。...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榴莲作文300字,欢迎大家分享。香甜的榴莲作文 篇1 大家好!我叫榴莲。我来自东南亚———阳光最充足,水果最美味的地方。我有着独特的外形...
发布时间:2024-07-20
写连翘的作文 篇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道少。”关于春天的诗倒背如流。可是,春天也有味道,没有闻到春天的人,能算是见过春天的人吗? 春雨过后,仿佛每个事物都被这来自春天的甘露打醒了,都兴奋、澎湃起来了。花朵便是代表了每朵花从成苞到开花好似一夜之间,是那么快,那么猛。轻轻摸...
发布时间:2025-02-07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写桥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写桥梁的作文 篇1 哗啦啦……一阵大雨过后。乌云回家了,太阳出来了。美丽的彩虹桥也出来了。我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出来看彩虹。 ...
发布时间:2025-02-11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花的作文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写送花的作文 篇1 野菊花——你似乎从没在诗人的诗句中出现过 似乎从没在歌唱家的歌声中...
发布时间:2025-02-01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作文是大家熟悉的内容。写作文时,主题须集中,需围绕同一主题深入阐述,避免东拉西扯和无主题的情况。那么,如何写好作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我家的餐具”的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有趣的餐具作文 篇1 我家有一套景德镇的陶瓷餐具,纯白的底色上面镶着湖蓝色的细边,...
发布时间:2025-02-07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如何写14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启航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分享。写启航的作文 篇1 ...
2025香甜的爆米花作文(通用12篇)
文件夹最新文章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