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2、《渡江汉》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乡思》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滞雨》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5、《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归家》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京师得家书》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8、《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当然,开头运用景物描写,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写景的文字不能过多,不能一写到景物,就没完没了,无始无终,结果,景物写了很多,显得头大身子小,文章不匀称;二是要重点突出,主要景物多写一些,次要景物点一下即可,不能样样都写,结果都没有写好;三是写景是为人和事服务的,要与文中所写的人和事有密切关联,景与人事不能脱节,更不能把景物写成了文章的\'累赘。 请看下面这个开头: 瓦蓝瓦蓝的天,丝丝缕缕的轻云如烟般缭绕,夕阳的光辉洒满田间,万条金线接天浮动,玫瑰色的光彩,映在绿得发黑的菜上,叶面上像抹了一层油,亮闪闪的。 这段文字,是习作《路过天堂》的开头,用的全是景物描写,主要是仰视之景,夕阳下的美景,蓝天、轻云、夕照的光彩、碧绿的菜叶,渲染了美好的情境,为写“我”下文“路过天堂寨”提供了优美的环境背景。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令人心驰神往,显然是一个好的开头。
点评: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记叙文、散文的写作中,景物描写是不可少的。景物描写可以渲染气氛,可以衬托人物、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在文章的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的景物描写,既可以为文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
桂林因城中种有很多桂花树而得名的,应该是一座满城飘香的城市。可我来的不是时候,没有赶上金桂飘香的十月,但我看到了满城郁郁葱葱的桂花树,也似乎闻到了弥漫满城的桂花香。整个桂林市就建在高山间,山中一座城,城中一条河,城里有高山,置身其中,犹如神仙一般。
桂林的山又高又险,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山上树木青翠连绵,景色迷人;桂林的水,清澈透明,碧绿灵秀,江里的鱼、水草和细石清晰可见。奇山异水,就像一幅美妙的,装点着这美丽的桂林。 在整个旅游行程中,最令我难忘的是漓江游。我们坐的轮船在漓江上前行,江水碧绿,水波荡漾。两岸陡如刀削的山峰上树木茂盛。船行驶在江上,犹如行驶在两面绿色的屏障中。壮族人的村落在茂密的凤尾竹后隐约可见,静静地躺在那儿,就像婴儿熟睡在摇篮里。在江上打鱼的人,他们撑着竹竿,带着鱼鹰,在江上悠闲的游动,时不时唱几句嘹亮的山歌。看到此情此景,我的心都醉了。在途中,解说员给我们讲解了一处景点“九马画山”,这景点是因当年周恩来总理在这里看出了九匹在江边嬉闹的骏马而得名的。其实这座山的一面像被什么东西切开了一样,变成了陡峭的悬崖,在那个截面上,青翠的树木和石块上的花纹把它分成了九匹骏马。看!在最底部那儿,有一匹小马驹在江边喝水,在它旁边有两只马在嬉戏。解说员戏说,谁能看出九匹马,谁就可以去当国家总理了。人们都跑上船顶,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努力寻找那九匹马,有的说这儿有一匹,那儿有一匹的。都想尽快找出那九匹马,去过一回“总理”瘾。我很喜欢跑上船顶,因为在上面,迎着扑面的清风,呼吸着新鲜空气,放眼两岸,奇山怪石,清泉飞瀑,这人间仙境尽收眼底。置身其中,好像自己真的成了仙人一般。那里的鱼虾也异常鲜美,船上的中餐就是用渔民刚打捞上来的鱼虾现做的,正宗的漓江鱼,吃起来,别有一般滋味。
这次的桂林游很快
就结束了,让我真的领略到了名不虚传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景,特别是夏季的桂林,茂盛的树林,雄奇的山峰,清澈的江水,热情好客的壮族人都令我记忆深刻,终身难忘。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美丽的桂林,赋予了她这天地间最美丽的容貌。以后我还会来到这令人魂牵梦绕的美丽的桂林。
导语:“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也要登上长城,做一回“好汉”。
1
长城巍峨,蜿蜒曲折绵绵不绝,从书上看长城是那么雄伟,那么长,就像一条巨龙,中间的山,被长城围着,那条‘中华龙’好像守护着那片绿色的山,不让它有损坏。
在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一天,我来到了长城。
一道长城脚下,就看到一条盘旋的巨龙,在远处就有几座绿油油的山,后面的几座山若隐若现。在长城脚下我大声呐喊:“长城,我会用汗水爬到顶的,我一定会在顶上和你再次见面的。”
我们登的是八达岭长城,听妈妈说八达岭只是长城的一小部分,要练成什么英雄好汉,先从最简单的练起。
进了长城,先是一个小道,才可以到爬长城的地方。
长城真长啊,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时滔滔,好像一条巨龙,在守护着北京人民。
不但长城长,它还特别吸引人,怎么说呢,他的身躯上不但有中国人民,还有外国人民,都特地来到中国登一下一望无际的长城,就连和我们当初抢地方的日本人民也被长城屈服了。对面的山被雾包住了,山群穿着白色的连衣裙。
长城长还很宽,据说在秦国时,长城可以使五六匹马齐头并进,向敌国浩浩荡荡飞奔而去。
长城不但宽,还很陡,上上阶梯时必须抓住栏杆。
把长城游玩了,我对长城大声说:“长城再见了。”
长城你是一个不屈的民族,一个伟大的巨人,你是一个崛起的国家,一天举世闻名的“中国龙”
不朽的长城,中国巨龙,我们为你骄傲,为你欢欣。
苏醒吧,不朽的长城,你是中华儿女的信念,腾飞吧,中国龙,你是炎黄子孙的期盼。
2
长城,中国的象征。“不到长城百好汉”,这天,我终于来到了长城。远看长城,它象一条巨龙,盘绕在重山峻岭之间,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几千公里远呢!
踏着脚下的方砖,两手扶着条石,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我才刚刚爬了五六个台阶,就累得气喘吁吁了。“我实在爬不动了。”妈妈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我说:“爬上去,我们就胜利了,加油!”我鼓足勇气决定要坚持到底,爬上长城, 那两边垛子被我远远地甩在身后,我不由地想:“古代劳动人民可真厉害呀!竟然能把长城修建得如此坚固,如此雄伟,以前没有吊车,又没有任何先进交通工具,怎么能把脚下的长城修得这么牢固。”妈妈说:“古代劳动人民就是靠无数肩膀和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把千斤重的条石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听了妈妈的.话,我对劳动人民充满了感激和敬佩之情。是他们用血汗和智慧凝成了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站在高处呼喊:“我爬上长城了。”放眼望去,那山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郁郁苍苍,连绵不断,那长城蜿蜒盘旋,若隐若现。那来来往往的游客人山人海,川流不息,更是人头攒动。那欢呼声一次比一次高。
此时的长城这样绿,这样美,我想冬天的长城也一定非常壮观吧!到处都是白茫茫的景象,山是白的,长城也是白的,好像为它披上了白色的大棉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3
开始爬长城了。我拉起爸爸的手一步两个台阶地往上冲,不一会儿就把妈妈甩在了后面。我神气十足地跑着,风轻柔地抚摸着我,使我感到无比凉快!
到了第一个烽火台,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到“箭(jiàn)窗”那儿看风景。什么叫箭窗呢?爸爸告诉我:“‘箭窗’是古代打仗时朝外射箭的地方,射手在那里射箭,既看得远,又能够藏身。”瞧,古代人多聪明啊!
我们继续往上爬。石阶已经铺了上千年,虽然被许多人踩(cǎi)过,却依然坚固。爬着爬着,我发现每隔一段台阶就有一个低于台阶的小沟沟,这是干什么用的呢?爸爸说:“这是泄(xiè)洪用的。遇到大雨,当水快淹(yān)到烽火台时,就会从小沟沟排出去,以免淹到更高处。”古代人真是聪明,竟然能想出这种巧妙的抗洪办法,真是太了不起了!
终于,我们到了八达岭长城的最高点——“好汉坡”!我真是兴奋到了极点,在上面又蹦又跳,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啊,好舒服啊!我站在“好汉坡”上,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长城,心里不禁感叹道:“这巨龙般的长城,是建造者们花多少工夫才建成的啊!”
我们在长城上合完影,就下去了。我一边下,一边恋恋不舍地往后看,真希望能再多待一会儿!
下了长城,我又抬头向上望去。长城依然是那么庄严、古老,它铭(mínɡ)记着千千万万无名英雄的无私奉献!
汽车停在山脚下,我们顺着石级,快步登上了长城.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高大坚固.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供了望和射击用. 城墙顶上,每隔几百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老师告诉我们,这是烽火台,也是士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抚摸着墙上的条石,我想起了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那数不清的条石方砖,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艰难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情景交融巧渲染,意境营造传真情--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教学设计(八年级)
河北廊坊 大城县第四中学 崔广娟
教学目标
1.能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2.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的作用。
3.不会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
教学重点
1、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2、学会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
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读法
教学思路
大致上分为两个教学板块:评说方法;实战练习
时间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约2分钟):秋天在杜甫的《登高》中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愁苦的李清照说“秋风秋雨秋煞人”,而刘禹锡写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股豪情冲天而起。我们知道,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但必然要带上作者的情感倾向,否则景物只是呆板而单调的画面了。
老师为大家准备的例句。请同学们齐读
屏幕显示:
“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做响。间或林于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谁与我同行》)
师:请大家细心观察这段语句,分析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预设回答:记叙、描写、抒情
师:细心观察这段语句,在景物描写的前面已有一句直接点明人物情感的语句“过岭是极惧怕的”,再读后文所写景物:夜里,风“飒飒做响”、林子里“动物鸣叫”,以及我的感觉:“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就是烘托“我”夜行山路时极度恐俱的心情。
屏幕显示:
“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儿里跳动着来了……街上高杨树的叶子在阳光底下一动一动的放着一层绿光,楼上的蓝天四周挂着一层似雾非雾的白气;这层绿光和白气叫人觉得心里非常的痛快,可是有一点烦燥(沈从文,《怅惘》)
师:这段语句中通过拟人手法,运用“走”、“披”、“跳”、“放”、“挂”等动词把夏天到来时的情景描写得活灵活现。
由此可见一篇好的记叙文要有恰当的背景描写,记叙文中的背景也就是景物描写,因为人物必须在一定的背景下才能活动,而事情的发生也只有在一定的背景下才更为生动,才能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那么,怎么才能把记叙文中的穿插的景物描写得更出彩呢?
学习活动一:评说方法(约20分钟)
屏幕显示:
第一组:
(一)鲁迅《故乡》中开头写到“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二)孙犁《荷花淀》开篇:“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三)川端康成的《雪国》的开头:“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
师:我们欣赏上面文字会发现它们
屏幕显示:
在文中的位置
总结出写景的方法之一
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生讨论:
预设回答:
1.《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点明了故事发生时间、背景,写出了故乡沉寂荒凉,死气沉沉的景象,很好地渲染了当时的气氛,同时用萧条的景象衬托了“我”悲凉的心情。
2.《荷花淀》开头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抗日战争时期,在大师的笔下却是如诗如画,这里看不到紧张的备战,在一片如画的风景中,白洋淀的儿女们,正尽心尽力地打造着自己美好的家园。这一景物描绘,激发了读者对祖国的热爱,激起了对外来侵略者的憎恨。
3.《雪国》的开头为下文奠定了凄美的意境。
师:景物描写开篇,看似无心,却是有情。
屏幕显示:
描写景物的方法之一:加修饰语
景物开篇,点明了故事发生时间;
为全文定下情感基调。
学生做批注
屏幕显示:
第二组:
(一)“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朱自清,《春》第五段)
(二)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鲁迅,《社戏》第十一段)
(三) “严寒干燥的空气紧紧地包围住她的身体,直透到咽喉,使鼻子发痒,有一刻工夫使她不能呼吸。” (高尔基,《母亲》)
师:我们欣赏以上文字会发现它们
屏幕显示:
在文中的位置
总结出写景的方法之一
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生讨论:
预设回答:
1.《春》文中的春风图描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从触觉写春风之温柔;“泥土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是从嗅觉写春风芬芳;“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是从听觉写春风柔美。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把本来无形空灵的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有情,活灵活现。
2.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就描绘了春风轻柔而温暖的特点,使用了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把景物特点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3. 《社戏》月夜行船中所见景物,对两岸豆麦、水草、月色、连山等描写,也是从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写,以突出“我”急迫的看戏心情。
4. 《社戏》这一段描写有声有色,勾画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江南水乡美景图。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烘托了当时的气氛,表现出了“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渲染出了“我”去看戏途中高兴的心情。
5.高尔基的《母亲》这段中既写出母亲此次行动的时节,又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为塑造临危不惧的革命母亲的形象起到烘托的作用。
教师小结:
屏幕显示:
描写景物的方法之一:
1.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进行描写
2.选准词语,巧用修辞
文章中间写景,能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
学生做批注
屏幕显示:
第三组:
“四顾廓然,湖光满眼。环湖的山黯青着,湖水也翠得很凄然。水底看见黑云浮动,湖岸上的秋叶,一丛丛的红意迎人,几座楼台在远处,旋转的次第入望。”(冰心《往事(二)之六》)
师:冰心的这篇文章写她于中秋前夕与友人荡舟湖上赏月,因作者乡悉之心甚浓,故而满心害怕看见那一轮蕴涵乡情的满月。这种以情写景的写法更具打动人心的感染力。
下面我们再来看另一篇文章的节选。
屏幕显示:
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它翻滚着,好似奔腾的骏马。
再往上,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晴空了。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垂向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
而我的脚下,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一幅多美的画卷啊!
我几乎醉了,想跑,怕破坏这画卷的安谧,想喊,又怕惊动这画卷的宁静。只有独自默默地伫立着,任大脑在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教师小结:
屏幕显示:
描写景物的方法之一:融入作者的感受即情景交融
学生做批注
学习活动二:实战练习(约9分钟)
师提示:
屏幕显示:
动笔前提几点要求:
1. 记叙文中穿插的景物描写不宜过多。
2.要抓住景物特征,运用描写方法。
3.景物描写必须与记述的人或事相统一。
请你在画线处添上一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屏幕显示:
训练1:
妈妈围巾
。妈妈轻轻地走到我身后,戏法似的从身后拿出一条围巾。哇!好漂亮的七彩围巾,看上去就像一道美丽的彩虹。就在接过围巾的刹那间,我看见了妈妈的那双手:通红的手上布满了冻疮。好像刚刚涂过药,手指也肿得很厉害我的眼睛模糊了, 。
哦,一条七彩围巾在寒冬里为我筑起一道美丽的锦屏。
训练2:
朋友百合
________。今天是我生日,原以为没有人知道。虽然我能理解爸爸妈妈的忙碌,但心里不免有些失落。回到家,忽然发现门口有个纸盒,推开门,打开纸盒,里面是一枝百合。下面枕着一张漂亮的卡片:“知道你不喜欢其他花儿,所以就选了百合。在你13岁生日之际,我真诚地送给你最美好的祝福!”此刻,_____ 。
哦,一枝百合在我的生日里给我的心情添上了温馨的一笔!
学生展示交流。(约5分钟)
师结束语(约2分钟):记叙文中穿插的景物描写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杖”,它就像初入魔法学校的哈里波特那把普通而又神奇的扫帚,用好它,能让你的记叙文告别平庸,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崔广娟
有目的地观察事物,首先就要确定好观察位置。因为观察者所站的位置不同,所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事物(景物)也必然不同。同学们还记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吗?这说明虽然是同一个事物,但由于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观察得到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这也说明选好观察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或有目的地参观游览中,一般都是采用固定观察或移位观察的方式。
如下列例段:
清晨,宽广的校园显得格外宁静。教学大楼刚从晨雾中露出它那巍巍的身躯。一扇扇相继被打开的明亮的玻璃窗,在晨光照射下,像刚睡醒孩子的眼睛,调皮地一眨一眨的。操场上空无人影,只有两只高高的篮球架站在那里。
操场边那一排翠绿的冬青,长得郁郁葱葱,像一队威武的士兵守卫着学校大楼。
眼前的花坛,开满了姹紫嫣红的鲜花。月季花苞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令人喜爱。坛边是一圈小草,它在晨露的滋润下显得格外鲜嫩。
这几个例段描写的是一个宁静的校园晨景。很显然,作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的。首先从上(仰视)到下(俯视)观察"教学大楼→玻璃窗→篮球架";接着从远(远望)到近(近看)观察"操场那边的冬青→眼前的花坛";再细看花坛里的月季花和环视"一圈小草"。这种以作者站立的地方为固定点,或仰视,或俯视,或远望,或近看,或环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我们叫它固定观察。
什么叫移位观察呢?还是先来看看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一个例段吧!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1000或是800人开个会,一定不觉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亮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黑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这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的一段描写。作者是按照他游览所经过的地方,所见到的不同事物进行观察的。游览顺序及观察角度是:在洞口抬头望(仰视)→走进去周围(环视)是石壁,抬头(仰视)是高高的石顶→洞内一团漆黑,……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正视、环视、仰视)。我们把这种按照作者经过的地方(即移换位置)去观察事物的方法,叫移位观察。
同学们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固定位置观察还是移动位置观察,都不能机械套用,应根据观察的目的和要求,针对观察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交叉使用。什么时候要运用固定位置的观察,什么时候要运用移动位置的观察,也要取决于你计划写的文章的体裁和中心思想的要求。不过,一般地说,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决定描写事物的顺序和层次的变化。
南山在我国的南方,座落在深圳市的西边,山不高却有许多树,有桉树、榕树、松树……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树。
春天,树木长出了嫩绿的芽儿。春雨过后,空气一片清新,一片生机渤渤的景象。
夏天,人们去爬山要穿上短裤短袖衣服,因为夏天很热,但是这样还是很热,所以要带一条手巾。天气还是忽变的,有时会把爬山的人淋个落汤鸡,把树叶上的灰土都打掉了。好像洗了个澡一样,焕然一新。
秋天,秋高气爽,人们去爬山,长长的登山道上都是人,老老少少,有说有笑地观赏美景,路边的野花盛开着欢迎人们的到来,也是欢送一个个下山的人们。
冬天,桉树和榕树的叶子都变黄了,掉落了可是松树却更绿了。人们都呆在家里,不敢出门。山上只有几个勇敢的人在爬山。山上的动物都到南方住了。
南山的一年四季都是人们观光、健身的好去处,怎么能说不来南山呢?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身边有不少这样成功的人。对于这种人,一开始,我往往抱着羡慕,渴望。盼望自己有那么一天能像他们那样,风风光光,万人瞩目。但是却不愿去劳动。爸爸妈妈早在耳旁说尽了一叠叠鼓励的语句,我也曾用心的去学习,去专研。但是慢慢的发现我跟本耐不住诱惑。现实的诱惑实在是太美味了,我很难抗拒。就把身子投进去玩了转,是的。我很开心。但是心头不常涌出一股股热泉。那股热泉便是爸爸妈妈的汗水,每当想到这,泪水总是在眼眶周边打转。这时,对学习的热爱,对成功的渴望又重新崩了出来。看着爸妈劳累的身姿,整个脑子里只有学。但是不知道为何,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就是喜欢分心。虽然说是把努力学习的旗帜给插好了,但是接下来行动才是最重要的。例如,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会跟同学交头接耳,或者安静的听歌。是的,这种事是挺常见的。我不否认我自己有包括在内。但是我们会把作业给认真的完成好了,再去干其它事。无论是老师,还是爸妈,他们总是认为我们整个初三基本上没有什么时间去谈玩什么的。但是我觉得要劳逸结合才会得到好成绩,才能得到成功。
我们外出参观或游览,地点和线路经常变化,因而观察的顺序必然随参观游览的顺序而变化。如下面例段:
每人买了一枚火炬,燃着由洞口进去。门很小,只容一个人走,先向下有石级,越走越暗,火炬的光,不到五尺,照到头上,顾不到脚下,路潮而滑,煞是难走。我们五个人一串,你拉了我的手,我拉了他的衣服,一步一步地蹭着走。偶然举起火炬,向上一看,只见奇形怪状黑黝光滑的大石,石上不时还有一滴一滴的水滴下来,滴到颈项里,冰冷彻骨,要接连打两个寒噤。把火炬提起向远处一看,只见七高八低的石头,有的地方很深,黑洞洞的看不见底。大家静默无言地向下走了十几分钟,翻过一个很高的大石脊,忽然发现前面几线天光,越走越亮,路也越宽。只见头上四周,尽悬着一条一条的石钟乳,大大小小,粗粗细细,各色都有。又向上走了几十步,豁然开朗,出洞的门,比入洞的门高大得几百倍。我先出洞,过一座小石桥,到对面山上,回看洞口,是一个高大的半圆形,一层层一条条的钟乳石,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的排列着,有的像圆柱,有的像圆锥,有的像象鼻,有的像橡树杆,奇形怪状、五彩缤纷,真是瑰奇大观。他们几个人在洞里后出来,好像蚂蚁蠕蠕而行的样子,洞口之大,可想而知了。
作者按照入洞→洞中→出洞的游览顺序进行观察,按移位观察的顺序把山洞的奇景描写得非常具体细致。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我喜欢生机勃勃的春天,更喜欢家门前绿油油的小草。
有一次,我来到家门前的草地上,那绿油油的小草,是多么富有生机。春天一到,他立刻铺满整块土地,我常常看着这些小草,一阵春风过后,小草左右摇动,不时弯下腰,过一会, 他有恢复。我看着这些小草,常常使我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你别看小草这样柔弱,但他的生命力是最顽强的。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使小草弯下了腰。一次次的雷声,打破了春天是的宁静。暴风雨终于停了下来,小草的身体已经要到下来了, 身上还有着一颗颗雨珠。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写的这首诗可真好呀!一棵棵小草,虽然鲜花美丽,也没有白杨那样挺直,但他那顽强的生命力是不可比的。
我爱家门口的绿油油的.小草。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发布时间:2023-11-13
我就读长阳实验小学,那是个美丽、舒适的校园,所以我们的学校经常被市、县表彰,让我们感到无比地自豪。进入校园,首先看到的是两栋相对着的教学楼,一栋新,一栋旧。那旧教学楼是办公室和实验室。这栋楼的第三层上有八个大字:团结,勤奋,创新,求实,这是我们学校的校风。那栋新教学楼在我们学校是设备最好的一栋,本学...
发布时间:2024-01-29
“在工地上,建筑工人们挥舞着五星红旗和国旗,彰显着建设者的光荣和骄傲。这一美好的画面引领我们进入感情的深处,感受内心世界美妙的滋味。平时我们也乐于与他人分享喜欢的句子,栏目小编特为您准备了这篇描写景物的句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请关注并记住它,或许在某个时刻它会给你带来启发!”...
发布时间:2023-11-02
“洒向地面的阳光,让人倍感温暖,也在默默地祝福着祖国的强大和繁荣。”你会不会担心自己的句子结构不够完整?沟通可以产生协作合作和创新的机会,有些人喜欢在微信群里分享经典语录句子。好的句子不仅教会我们如何思考还有助于我们感知世界的各个方面,在这里您将探索“描写景物的句子”的所有内容,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我...
发布时间:2023-09-27
“节日的烟花,升腾入夜空,五颜六色的光影迸射出祖国的希望和未来。”现在句子在很多场合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具有温情的句子能够感化我们促使我们更加温暖,我坚信自己可以灵活运用各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如果您对“描写景物的短句子”感兴趣以下是一些有关它的实用信息,请您将这个页面上的句子保存起来以避免遗忘!...
发布时间:2023-10-27
希望这篇“初中写景物的作文”能够满足您的阅读期望,让您感到满意。写作文是一种展现个人文化素养的方式,关键在于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体悟。好的作文可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那么如何写好一篇作文呢?...
发布时间:2024-03-16
编辑花费时间整理了描写景物诗句希望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非常感谢您的阅览以及观点。中华文化绚丽多彩,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曾诞生过许多杰出的诗人。为了增强我们的知识储备,我们可以赏析解读古诗词,它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我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发布时间:2024-01-09
“愉悦的氛围和宜人的景色,唤起人们对祖国的深深喜爱,更加珍视当下。”根据您的问题,我们特别编辑了描写景物的句子这篇文章,让我受益匪浅。我认为我们应该一起思考一下。在我们相互启发的过程中,偶尔会看到一些经典的句子,想要分享到朋友圈。一篇好的文章必须从情感出发,才能引起持久的阅读兴趣。...
发布时间:2024-02-10
学术界开始重视范文对于研究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优秀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感性和理性思维,到底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经过编辑的精心筛选和整理我们向大家推荐“描写景物的日记”,此资料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最新文章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