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 >

2024当老师个人心得体会15篇

当老师个人心得体会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6-19

2024当老师个人心得体会15篇

2024-06-19 10:56:50

【#心得体会范文# #2024当老师个人心得体会15篇#】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往往会写15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做好一名教师学习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当老师个人心得体会 篇1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这赞美,即将成为教师的我无疑是自豪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对教师的要求也在变,我不禁问自己: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在三天的培训中,我从诸多老师的经验中受益匪浅,也有了一定的见解。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合格的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所谓“学高为师”,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如果只满足于目前的知识,不过是“原地踏步”,早晚会被社会所淘汰。“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一缸水是不够的,必须是活水源头。”只有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知识视野,才能与时俱进。

此外,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目的都是在可行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成果,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近年来,“学成导航”教学模式得到了大力推广。在实习过程中,我初次接触到了这种教学模式,并在各位老师的引导下,深入了解了这种教学模式。我深切感受到课堂的改变: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同时,也将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学理念付诸实践。因此,我们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自己要不断研究,加强对教材的理解,改善教学方法。

合格的教师与学生应当亦师亦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师生关系不好,学生就容易以挑剔的眼光只看到教师的缺点,从而产生逆反、厌学心理。这样,即使教师学问再深,课上得再好,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习更加投入。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于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关爱学生,与学生一起成长。但是这不是一种一味的溺爱,而是在学生需要时,给他支持帮助,在学生犯错时,给他当头棒喝。这是一种严与爱的有机体现,是理智与热情的巧妙结合。

合格的教师还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教师要有崇高的`师德,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教师与学生是良师亦是益友,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一言一行就像一本立体教材,往往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在某些小事上放松,殊不知“千里之穴,溃于蚁穴”只会越放越松,到头来变成放纵,自己都做不到,如何去要求学生呢?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榜样。如果没有崇高的师德,哪怕有再高的学历和知识也都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政治上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要自己约束,做到表里如一、做事脚踏实地有责任感,才能做到为人师表。

合格的教师还要有个人魅力,建设有特色的班级。几位老师的“浪花儿朵朵班”、“君子兰班”,将自己的快乐、自信传递给学生,糅合了来自学生及其家长等方面的力量,将温暖播种,呵护孩子成长,感受生活的美。

总之,教师不光是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更是一种精神文明的体现!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我们要学会成长,与时俱进,教学相长!

当老师个人心得体会 篇2

转眼间我就毕业了两年了。在这两年里,从企业工作到学校代课的这段时光,我真的成长了不少。20xx年的9月对我来说,是有着特殊意义的,我成为了一名真真正正地人民教师。县里组织新上岗教师的培训,当再次踏入那熟悉的教室,坐在那座位上,心里感慨万千。

在这个年代,或许还用“光荣”来形容教师这个职业,似乎让人有些费解。但对我而言,成为一名教师是我毕业到如今一直都想要实现的梦想,这份梦想里还有我家人的无限期待。只是如今我的身份已不再是一名学子,而是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

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我们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但在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上,还是感到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通过这几天的培训学习,收获很大,以前一些认识模糊的问题,现在也搞清楚了,从前的一些情感体验,如今也找到了理论支持,更为重要的是,我深深体会到,教育是一门艺术,一门大学问,值得我用一生的精力去钻研。通过这次培训,我感触很深,收获很大,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第一,本次新教师培训最重要的是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全面的认识。“脚踏实地、厚德博学”是邱局长在报告上提出来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教师的工作是单调的、重复性的,如何让自己保持职业上的满足感、上进感,需要我们不时地进行自我调整。

对于教师而言,所谓的成功在于把更多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可用之才,一个能够安分守纪,对社会心存善意的公民。我想,“俯下身来做教育,静下心来做学问”这应该成为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的信条吧。成功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

其次,本次培训让我明白今后的教学除了技能以外,还应该讲究方法和策略。在培训中,几位老师根据他们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各位老师们还提出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方法。

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第三实验学校的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堂绘声绘色的课,通过这些课程,我认识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俗话说,你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

总的来说,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自身就应该走在学术的前沿,将最前沿的知识带到课堂,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当老师个人心得体会 篇3

这一学期,学校领导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请我校的王嘉鹏老师为我们大家进行了一次有关中日文化、教育方面比较的讲座。听完这次讲座我受益匪浅,下来以后我也上网看了很多有关中日教育比较方面的资料,现将我收集到的资料和自己的一点浅薄看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教育是决定一个现代国家和民族发展水平的最根本原因之一,这一点相信已经得到了历史的证明。作为国民教育的对比,大概可以分为体制、内容、目的以及对象等几个方面,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对其理解和实践都各不相同,因此呈现出的结果也有分别。比如同样被认为是儒家文化圈的中国与日本,在这方面的差别就相当明显。甚至可以说,中国与日本的教育政策、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教育理念的不同,正是导致两国近现代发展历程迥然不同的重要因素。直接地说,日本之所以总是能比中国先一步实现国力的腾飞,不论是明治时代还是二战之后,其教育优势的作用最不容忽视。

那么,中日教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很简单。中国的教育更具功利主义性质,而日本的教育则更强调人的素质提高。

俄国人梅契尼科夫在经过长年客居欧美的生活后,于1874年来日本教授外语,后来写有《回忆明治维新》。他在书中写到,日本的苦力、女佣、马夫等社会底层人民也常常拿着书看,尽管那些小册子多是通俗小说,但这样高的识字率还是令他吃惊。和西方国家的经验相比,他不吝称之为“异常”。类似的观感,其他明治时代来日的外国人也曾有过。事实上,在此前的1872年,日本就开始实施了义务教育制。

同时期的中国是何种状况呢?康有为估计,清末的童生大约为300万人,加上比此要少的秀才以上士人,则中国受过正规教育的文化阶层在四亿以上的总人口中,仍只能占据极少数。中国民众的绝大多数是文盲、半文盲,而日本即使贩夫走卒,也能够识字读书。以此来看,以国民当时的普遍文化水准比较,中国整体上不如日本。

一种观点认为,日本的明治维新之所以成功,是由于“后发优势”,这个“后发”相对中国而言,即日本文化发展水平不如中国,所以能更加轻易摆脱过去的负担。但日本国民总体教育水准的高于中国,无疑是针对上述说法的一个极好质疑。日本的文化水准优势,还体现在“兰学”的盛行。以西方科技文化为内容的兰学,在江户时代也一直蓬勃发展。兰学学者受到社会各界的尊敬,收入也较高。

另一方面,日本学者依田熹家在《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中提到中国冯桂芬写于1860年的《采西学议》。冯桂芬称“习于夷者曰通事”,“皆市井佻达游闲,不齿乡里……其质鲁,其识浅,其心术又鄙……”依田宪家指出,中国的懂得西洋事物者与日本的同类人地位差别非常之大。这也正是魏源的《海国图制》在日本比在中国产生更大的轰动和影响的原因。(反驳所谓日本“后发”的又一个论据,《海国图制》在具有兰学基础的日本找到了它的大批读者,而在中国,魏源只能慨叹自己过于超前。)为何会有如此差距?依田熹家认为,根源是中国有科举制,而日本没有。

科举制的内涵是什么?在于“学而优则仕”,教育和改变自己身份、地位的切身利益追求紧密相连。特别是到了明清两代,八股取士,更是将“学问”与仕途的关联标准化、制度化。这种功利目的极强的心态,是中国教育理念至今依旧的重大问题。著名的广告片《知识改变命运》,实际上继续宣传着同样的理念。知识的增长,固然可能带来命运的改变,但带着为了追求命运改变的迫切心情,与静下心来丰富提高自己素养的教育理念对比,前者无疑更容易出现偏差和失败。

北大祝总斌教授在《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忽视的一个历史作用》一文中,称道八股取士因降低了学问门槛(只要掌握《四书》为主的八股文写作),对于士人的数目从宋元的数十万人提高到明清的几百万人功不可没,因此中国的知识分子人数增加了,“文明程度得到相当大的提高,推动着历史的进展”。这是个似是而非的荒谬观点。前面已经提到了日本明治时代普及义务教育和中国八股取士的不同,八股取士人数纵然增长,仍然是一种精英意味十足的的少数人教育,远远不如普及性地提升民众整体文化水准。而士人人数的增长,和今天的大学扩招属于同等性质,仅有人数的增长,质量却出现下降。八股降低了门槛,但也培养出了众多范进式的.“知识分子”。与日本相比,八股取士并没有带来一大批如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西乡隆盛、伊藤博文、福泽喻吉这样的人物。

祝文中写到清代侍郎彭玉麟的故事。彭家务农,但全家辛苦劳动,甚至雇人来代替他耕地,勉强供他读书,只为了要他考中秀才,“为宗族光宠”。祝文以为此例子说明了八股文“推动平民子弟读书应试,提高其文化素质”,但忽略了彭读书的前提是整个宗族、包括“伯叔父及诸昆弟”不得不放弃读书的权利。这种期望一个人应试及第来光宗耀祖,改变命运的做法,是功利主义教育理念的最好体现。

科举的最大特点,是通过教育,能够实现平民到仕宦阶层的飞跃,不管出身如何贫寒,只要考试过关,就可以博得“功名”。因此,科举在客观上缓和了社会内部的阶层矛盾,有助于大一统国家的政权稳定。这一点,已有很多学者专门论述。但仍有必要指出,祝文所说的八股取士带来“文明程度提高”和“历史进步”论点荒唐。明清是中国传统文明发展的下坡路阶段,八股取士是政府为了缓解社会内部越来越大的压力的重要手段,扩大人数的原因也在于此,正如今日之大学扩招,其目的并非在于兴办教育,只是为了拉动GDP增长假象。但是,科举的最大弊端,就在于将教育彻底功利化,使之更像是一种以回报率高低评价得失的投资。在旧话本小说中,表达类似观念的“格言”很多,最典型的,莫过于“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日本的情形则完全不同。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的社会,一直采用着世袭和血统制,社会阶层分隔明显,也没有科举这样的制度能够将其打破。然而,在江户时代,幕府为缓解社会矛盾,鼓励并支持社会各界钻研学问的风尚,对文化的普及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农民也好,商人也好,下级武士也好,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自己喜爱的知识,但即使掌握了知识,其身份也不可能改变。知识的唯一好处就是提高自己的能力,这可以说是日本人教育理念的核心。

从表面上看来,超越阶层隔阂的科举制似乎比日本的血统世袭制更加文明、科学,但判断一项历史制度的利弊,必须要把它和当时的现实环境结合起来分析。科举制度在唐宋和在明清的意义截然不同。八股取士确实具有合理性,却是维持一个老病文明苟延残喘的合理性,从文明需要新生的角度讲就成了不合理。日本的血统和世袭制不合理,激起下层社会的反弹变为变革的动力,就成了合理。

日本的教育理念缺少中国过于强烈的功利色彩,却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接近儒家的原本思想。比如说孔子的有教无类,其真正内涵应该只是强调教育的普及性,不因受教育者的身份地位差异而有别,并没有从中选拔的意思。中国过去的教育制度虽然看起来是“无类”,贫民也有中举当官的机会,可这个“出人头地”的结果正好是对“无类”的破坏。至于今天的中国教育,则连表面上的有教无类也难以做到了。

前面提及的日本的阶层分隔,使得社会各阶层学习知识也都以本阶层实用、常用的优先。农民自然关注农学,商人则琢磨促进商品的销量,工匠揣摩技术改良……中国的《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作品都曾在日本倍受重视。这个优良传统至今在日本仍然得到了保持,特别是那些人数庞大的毕业于专业学校、甚至依靠自学的熟练技工,成为日本国力两次腾飞的最核心动力。而中国方面,科举的功利性质使得民众产生狭隘的心态,只把应试的知识当作学问,别的则不受重视,甚至把“没用”的学术就不当作学术。特别是八股取士,更是将士人的精力限制于有限的典籍之中,虽穷经皓首却脱离实际。今天,中国应试教育尤其发展到了畸形的地步,其“重点学校”制度赤裸裸体现出“为了中举的选拔”(依田熹家语)的明确目的,由此产生了“对不优秀者没必要进行充分教育”的错误后果。对比一下中国的职业技术学校,就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那里与其说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劳动者,不如说是丧失了充分教育权利的年轻人的收容所。

在学习的目的上,依田熹家听到很多日本农民说,教育“对于提高常识是必要的”,这点和中国人“从单纯的日常需要出发”大不相同。在没有功利目的的前提下,教育更多的是为了提高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外语教育在中日两国的状况最能够说明问题。中国的外语教育是和应试、升迁、评定职称等一系列功利目的相连的,有些时候竟然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日本则更注重外语教育对于个人素质的裨益,虽然也有一些资格考试,但仅限于有必要的相关人士。最值得深思的例子,是日本的业余外语学校NOVA和中国的“同行”新东方。后者把应试型外语教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前者的学员是社会各界对某种外语感兴趣的男女老少;后者的终极梦想是能够轻松应对外国的偏狭的语言测试,前者的宣传材料上写着最高目标是“不用字幕看懂外国电影”。然而,NOVA是东证大型上市企业,2003年外语教育产业营业额达到615亿日元,整个日本的业余外语教育产业营业额竟达1233亿日元。这个数字清楚表明了日本人对素质教育的持久热情。目前,日本正在进行的是推进“终身教育”。在老龄化的趋势下,以退休老人为教育对象的各种产业前景看好。退休老人的学习热情,当然没有什么选拔和目的,但这种素质教育的完善,足以令中国人汗颜。

一种功利当先的教育理念,一种素养至上的教育理念,其分歧表现林林总总,每一种都恰好是中国的弱点和日本的长处。中国人有必要向日本学习,首先应学习的就是教育。

当老师个人心得体会 篇4

或许教过一年级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开学的第一个月里,嗓子是最最受伤的。再看看身边的几个同事,没有几个还有那样的动听嗓子了。而现在,我也遇到了这样的感受。每天早上嗓子还行,但上了早读课和第一课后,喉咙就隐约地疼。到晚上放学了,基本就不想讲话了。但回家总要和家人说说话,和女儿聊聊天呀,所以嗓子总很吃力。

很多时候,有人问我,你今年教什么呀?我告诉他们,教一年级,于是,我便会听到这样的话,哦,一年级呀,骗小孩的,很容易的。呵呵,听到这样的话,我只能苦笑,是啊,一年级,多容易呀,那么一点点大的孩子,每天反复读呀读,不会也念会了。可是,有谁知道我们一年级老师的苦。小孩子总是很聒噪的,有时觉得教室里像刚捅了一下的马蜂窝,乱哄哄的。要想自己的声音压过他们的声音,就得拼命提高自己的声音,就会觉得自己的声音像飘在空中的云朵,就那么高高挂着,下不来。很痛苦!

就像今天教了ao、 ou、 iu,让学生们复习标调歌,背诵的时候一个个摇头晃脑,但请几个“老大难”上黑板给学过的6个复韵母加四声时,始终不能让我满意。不仅是嗓子的痛苦,还有这群孩子带来的苦和忧。小朱是班上的多动分子,每时每刻他都在动着,他能做出各种坐的姿势,趴的姿势也一样丰富。我有时觉得他不做演员都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因为他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都是那么丰富。

班上有几个人作业总不能及时交。别的小朋友是作业做好了赶紧交,然后玩去了。但他们没有写完作业就出去玩了,有的作业即使写好了却放在抽屉里不交给我看,这就需要我老向他们讨要作业。比如小章,下课的时候我在教室里看着他拿着一个饮料瓶子兴高采烈地走,我心头的那个火就蹭蹭蹭往上冒。他看见我来了,马上转身往座位里走,就跟动画片《猫和老鼠》一样。到了座位,问他作业好了没有,他就抬头看我,一脸无辜的样子。我怎么可能时时盯住他呢,我就让他到我的讲台上写,可是,他写一个擦一个,问他为什么擦,他说写得不好,怕老师骂,我真是苦笑不得,就这样,写一个擦一个,一节课过去,就写了一行,哎,我真是服了他!

总算盼到了“五一”长假,我也可以静下来休息一下,保护一下我那可怜的嗓子。

当老师个人心得体会 篇5

11月17日,我们中心校在敖山小学举行了一次多媒体教学观摩活动,第一节课是刘功佑老师五年级淑的科学——《动物的食物》,第二节是刘水连老师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三节是谷淑老师的三年级语文——《赵州桥》,同时还聆听了中心校领导的对这次活动的评价,整整一上午,我们与会老师都认真做好了笔记,写出了评价,心理收获很多,多媒体教学观摩活动心得。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三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仅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课堂上老师们先进的教学风格、变化多端的多媒体课件,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赞叹之余,更多的是深深地沉思,从中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下面谈谈自己对这次观摩活动的体会:

一、对新课程的思考

在本次观摩活动中,中心校领导为我们做了精彩的点评,使我对小学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诠释,对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教学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课程的呈现反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持久发展的空间。

二、对教师角色的思考

教师应该是课程改革的推动者、课程的实施者,通过教师的推动和实施,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教师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现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思考和改进,提出看法,提炼方法,不断地拓展和完善我们的教学资源。

三、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应力争一切活动都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本次观摩活动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本次观摩活动中,我认真聆听了三位老师的示范课例,三位老师都能从全面培养学生素养的理念出发,明确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现。另外,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四、今后努力方向

必须不断地学习,我们常说,教师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充电。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提高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总之,这次观摩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当老师个人心得体会 篇6

近日来,全中国的人民无一不为一个名字而震撼——张莉丽。她是一位和我们一样,普通的人民教师。教师被人们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蜡烛,园丁等等。但是我要说,她是这个时代——现实社会的英雄。

张丽莉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我也是一名教师,我要向张丽莉老师学习,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她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我们要学习张丽莉老师的爱生如子的奉献精神,张老师为了这个毕业班级失去了太多太多,就连当母亲的很常理的一件事,为了学生失去了,今后将是多大的.遗憾。对比之下,我们只要比平时在多付出一点儿,我们身上都会闪耀着张老师的影子,让“爱学生”成为我们一种良好的习惯吧要向张丽莉老师学习的地方很多很多,我想只有把自己的感受落实到工作中,将自己对张丽莉老师的崇敬之情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之中,让一种好的心态伴随着我,让我的朴素人生也能焕发出它应有的光辉!师”的义举正是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的最好诠释,在她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

我们要向“最美教师”学习:一是至善大爱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二是甘于奉献高度负责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责任。

我很平凡,我很普通,我是人民教师。我不平凡 ,我不普通。

张莉丽老师教会我——无私的爱可以战胜一切。

当老师个人心得体会 篇7

新教师成长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来我校不足一年的我,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对于自身素质的提高,更是刻不容缓的一项。本学期学校又开展老师之间的师徒结对活动,由有经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和我们经验少的教师结对子。这个方法确实很好,这些师傅们将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管理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们,使我们少走弯路,更快地成长。而我也将掌握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及一些教学的新想法、新思路与老教师交流,真正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学校“结对子”方针正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一个月以来,我认真并珍惜每一次听老教师的课,从这么多的课中,我收获很多。

听了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对我感触很大,我发现他们要上好一节课,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1、课前准备:备好课,写好教案,并反复试上,修改教案。

2、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3、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5、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6、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这一系列的活动更让我明白了,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的创新建立在此基础上。搞好创新,积极实施探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探究性教学的主体。同时创设情景也很重要。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兴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认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对子”方针已经开始了,听着老教师不是一朝一夕就成长起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磨炼,一层又一层的考验才取得让人羡慕的成绩。在他们的背后,我看到的是他们付出了比常人多许多倍的努力与汗水。这让我明白,选择了教师这条路,就是选择了终生学习,时代在进步,教师的思想也要跟随潮流而不断更新、进步,那就要求我们时刻走在最前端,把最新的知识传递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也跟上时代的脚步。以后,只要有机会我就参加更多类似的培训,这样可以不断的充实自己,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收获更多的喜悦!

当老师个人心得体会 篇8

今天是我当老师的第五天了,基本上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现在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老师真的不好做,很累。想想当初气着老师不听老师的话老师是有多么为难现在是真切体会到了。

我带两个班,初二5班和6班,两个班的学生都有60个。记着星期一的下午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节课,对我来说很有意义也是我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事情。初上讲台,心里难免会有一丝紧张,看到下面每位同学都在盯着自己看,对于没有教师经验的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不过还好在来之前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学校我们去微格教室录课,学校的老师给了我们莫大的指导和鼓励,在来之前的一周在临漳进修学校也做了教师培训,所以一节课下来也没有出现多大的错误。

当我喊到上课,同学们起立齐齐的喊到“老师好”,这时我的心里多了一份兴奋之情更多了一份责任感。第一节课我没有为他们讲课,而是以聊天的形式与他们交流,同学们说的是方言,有时我听得不太清楚所以交流起来不是那么顺畅,不过从交流的过程中我可以感受到,他们渴望学好,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他们也希望从我这里认识外面的世界。定岗之前,我从未想过我适合当一名老师,但是在这几天的教课生活中,我竟然发现教师这个职业还是挺适合我的,在看到学生因为我讲课的幽默而露出天真的笑容,我心里真的非常高兴。

支教的生活已经过去一周了,虽然遇到的问题不少,比如学生不听话,上课捣乱,还有打架,这些问题几乎每天都有,这对自己对于问题的处理方式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我还需要提高自身能力,为了学生们。

当老师个人心得体会 篇9

斯宾塞在《教育学》中曾指出:“记住你管教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班主任工作琐碎而又繁杂,在日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需要一定的谋略和技巧,巧用暗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几年中,经历过很多让我手足无措的事情,也让我成长了很多。我第一年当班主任的时候,几乎没有过笑脸,每天进班板着脸,讲纪律的时候几乎都是用吼,那一年的自己可谓是“咆哮姐”,当时的自己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非常不合适,但是又无可奈何,我实在找不出更好的方法。我不断地反思自己,在跟孩子接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庆幸的是一个孩子给了我灵感,让我找到了有效管理班级的方法——暗示法!

当时的班级里有一名非常调皮的孩子,在这个孩子身上耗了很大的精力,我每天时时刻刻盯着他,生怕一不留神又惹出什么事,我当时的状态犹如惊弓之鸟!有一天大早上我早早的来到班里,亲自检查卫生,检查各科作业,检查背书情况,查学生的迟到情况,我自个忙的不可开交,真像个旋转的陀螺,当时的我被自己的感动的一塌糊涂,然而我的所作所为并没有感动到我的孩子们,尤其是那个熊孩子居然在嗑瓜子,我的火气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在我准备爆发的瞬间,我们的眼神碰撞在一起,我突然看到这个小小的眼神里透漏出来的惊恐与不安,是在害怕我的怒火吗?如果我当着孩子们的面吼他是不是会伤害到一个孩子的自尊心?我鬼使神差的对他微笑了一下,那个眼神由惊恐与不安转变为惊喜,接着他站起来主动打扫卫生,他居然主动打扫卫生?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知道他从来不打扫卫生,在班里的纪律也是我的重点关注对象!从那天开始,那个孩子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开始管理班里的卫生,开始管理班级的纪律,渐渐变成了我的小助手。所以我一直在想,是我的那个不经意的微笑,给了这个孩子某种积极的暗示,也由此改变了他的一生。试想一下,如果当时我当场批评这个孩子,后果是多么的可怕!

那件事情之后,我改变了很多,我想在人生最痛苦的时候,就是成长最快的时候。我找到了有效管理班级的好方法,那就是巧用暗示!那个孩子点醒了我,我也点醒了他,我们是彼此的摆渡人。

新的学年,接到了新的班集体,在接到新的班集体的时候,我再也不像以前一样在班里三令五申的讲纪律、卫生、学习以及考勤等等,在我接触到新的面孔的时候,我会多表扬做的很棒的孩子,当我表扬那些表现好的学生时,全班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被表扬者喜上眉梢,表现得更积极,其他学生会从我的话中得到这样的暗示:他做得好,老师表扬他,我要向他学习,争取也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在班里挂上名言警句、班级班训以及奋斗目标,达到“墙壁会说话”得效果,此时无声胜有声啊!这些暗示对孩子们影响很大,我们的班级在第一周就成为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的班集体!

我会继续用积极的暗示来管理我的班级,我坚信我的孩子们会更加优秀!

当老师个人心得体会 篇10

我觉得这是标准中亮点中的亮点。教师是以心育心的职业,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的个人修养就是一种教育的环境和教育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亲其师,信其道。〞同时,标准中提出心理调试方面的要求:乐观向上、热情开朗、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这对我们的心理有极大的帮助。

一、用理念坚决信念

通过学习,这些根本理念提升我们专业修养必备的准则,“学生为本〞的理念让我们立足学生实际,尊重学生,时时处处以人为本,遵循小学生身心开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因材施教,组织和提供适宜的教育活动,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师德为先〞的理念指导我们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能力为重〞理念警示我们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终身学习〞的理念是让我们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开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开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这四个根本理念,更坚决了我们专业信念,从我做起,做一个勤勤恳恳永不停歇的学习者。

二、用要求标准行为

在我仔细阅读和理解根本内容后,让我感受到我们肩上的.任务是沉甸甸的重,它不光是对我们的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标准了我们的教学行为,也为我们专业开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有了这些根本内容,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犹如多了一盏明灯,为我们导航,为我们指明前行的路。根本内容把理念与师德要求放在首位,一个师德有问题的教师怎能堪称“以德育人的一代师表〞只有具备了良好师德和专业理念的教师才有资格学习专业知识和习得专业技能,所以,我们要用又红又专的师德和专业理念,去践行历史赋予“教师〞这个职业们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开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开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这四个根本理念,更坚决了我们专业信念,从我做起,做一个勤勤恳恳永不停歇的学习者。

当老师个人心得体会 篇11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谈及“供给侧”改革时,指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众多媒体的关注热点。其实,不仅是经济改革需要培养工匠精神,教师教育改革也要重拾工匠精神。

轻视工匠精神将导致“教学荒芜”

几千年来,工匠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赖以生存的技艺经验与“知识”“真理”无缘,他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精英文化轻视。中国传统思想中,孔子对“学稼、学圃”不以为然。孟子更将它称为“劳力”,断言其被“劳心”者统治。这并非“中国特色”。杜威曾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相差很大,却共同地贬低技艺。柏拉图把手艺人安置于“理想国”的金字塔底层。亚里士多德把技艺称为“制作”,认为只是达成外部目的的手段。随着近现代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日益兴盛,人们对工匠技艺经验的批判,就愈演愈烈了。

在此背景下,“教书匠”几乎成了教育领域的“过街老鼠”。“教书匠”和“教育家”间的虚假对立,诱使“要教育家,不要教书匠”之类口号出炉。在它们的误导下,有些一线中小学教师,如宗健梅所言,“不去做具体的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研究,甚至鄙视常规教育教学工作,把扎扎实实的教育教学轻蔑地称之为‘教死书’,把实实在在的教育工作者轻蔑地称之为‘教书匠’,却进行宏观的、不切实际的理论研究,说一些专家们常说的话,写一些学者们已经写过的文章。”奢谈一知半解的理念,执迷于建构教育流派或教学模式,轻视学科教学知识打磨和积淀,最终将导致教学荒芜。

故而,教师要重拾工匠精神。这是我国时代精神的需要,也得到了当代学术研究的印证。上世纪哲学研究的实践转向及其对社会学、教育学的影响,都为技艺经验的合法性、奠基性和重要性做了“背书”。

这些学术思想资源包括:存在论层面,海德格尔对“用具透明性”的现象学描述;认识论层面,波兰尼对缄默知识与名言知识之关系的“冰山比喻”;语言哲学领域,赖尔对“知道什么”和“知道怎么做”的区分和维特根斯坦的“相似的看待”“相似的处理”;在社会学领域,布迪厄揭示的“实践逻辑”;在教育学领域,康纳利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和范梅南的“教学机智”等。

简言之,教育教学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作为艺术,它总有一些地方没有道理,总有一些地方不讲道理,也总有一些地方讲不出道理,教师只能靠技艺经验。

工匠精神在教育领域是有传统的

重拾工匠精神,先要为“教书匠”正名。匠,在汉语中并非只是墨守成规,而且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之义。我们反对墨守成规的教书匠,欢迎精益求精的教书匠,即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何谓工匠精神?付守永的.《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说,它的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成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具有工匠精神的人视工作为修行,视品质如生命,视产品为作品,努力戒除功利心、浮躁心和投机心。

由此可见,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将教育作为终身事业,专注、执着于教育教学,力求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细、极致,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幸福。工匠精神在教育领域是有传统的。于漪“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是工匠精神。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一位历史老师“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是工匠精神。甚至于那些拥有某项绝技,如在黑板上反手画圆、随手画地图、能用二十种语气说“你好”、能在开学一周内记住所有学生的姓名等,也体现了工匠精神。

当老师个人心得体会 篇12

昨天上午,上完了这学期的最后两节课,感觉心里好轻松。这意味着我这半年的工作已基本结束,接下来就是带大肆的课程设计。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都当上大学老师了,依然有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是命中注定?机缘巧合?还是付出后的回报?这三点都有吧。

记得自己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选择的专业都是由关于环境、环保的。当时好几个同学问我:你为什么不报师范啊?我的班主任也问了我同一个问题。但是我的回答是那么地坚决那么地毫不犹豫:我不想当老师!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就是觉得当老师不好。

大学毕业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过要当老师,后来去了单位,工作虽然不辛苦,生活也很安逸,我和阿德仍旧在为考研努力着,那时候却生出了一个想法,就是很想以后能够当一名大学老师,而且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

研究生毕业时,我想当一名老师的想法是那么地强烈,那时候想,当不成大学老师当一个专科院校的老师也很好啊!为什么会有那么强烈的念头呢?是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喜欢社会的嘈杂与纷争,我心底喜欢校园的那份宁静与喧哗;我向往大学教师这个职业的单纯与自由;而且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幻想我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课,想象着自己会是一名受欢迎的好老师,亲眼看到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走出校园,想象着自己以后的学生会遍布各地,虽然有可能终生不再见面,但是只要说起来他们会记得有我这样一位老师。我知道,这其中掺杂着我内心的渴望与虚荣,不过这也是我在命运转折点上选择人生方向的一个动力。

而今,我的梦想实现了,曾经幻想的当大学老师的好我也正在真真切切地感受着。首先,当上老师工作之后我的身心都是自由的,我们不要求坐班,没有所谓的上下班时间,我一个周就上一次课,其余时间理论上是完全属于自己的,除非我的老师有事情要我帮忙做,我可以做任何我喜欢做的事情。如果我愿意,早上我大可以睡到自然醒。只要没有课没有公事,我的行动就完全自由。我很喜欢也很享受讲课的过程,本来很难想象自己会在讲台上自如地给几十位同学讲课,但是自从我第一次踏上讲台开始,我就更加坚信我的选择是没有错的,我几乎没有所谓的紧张与不适,我感觉很自然。我盼望我第一个教师的寒假,等以后有经济基础了,我希望我会利用寒暑假背上行囊出门走走看看。

我很享受走在校园中的感觉,喜欢春天明媚的阳光和嫩绿的颜色,喜欢秋天的天高云淡和满树满地的金黄叶子。我是那种永远不走出校门都可以的人,在校园内,我感觉身心舒畅,每次走出校园我就会有一种莫名的烦躁。在校园里呆久了,人的思想就会最大限度地保持着那份单纯,我可以如愿地不用去费心搞各种复杂的关系,只要教好学生干好手头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大可以不去操心。

但是,当一名大学老师要耐得住寂寞。前一段时间,我们院里走了好几个年轻男老师,有好多原因吧,可能是与爱人两地分居的问题,可能是学校迟迟分不上房子改善不了生活环境的问题,也可能是工资比较低的原因。我估计工资比较低才是问题的关键。是的,大学教师虽然工作性质很好,但是事实上工资也的确比较低,对于一些需要成家立业的年轻人来说,现在的工资水平的确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尤其是年轻男老师。对于资历老的教师来说,他们有能力搞科研拿基金或者是在外面做项目,获取远远超过教师工资的收入。但是很多年轻男教师,他们资历和能力都比较浅,相当一部分人没有途径获取额外收入,经济来源只有工资,而成家生子又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当然他们以后也可能会成为一名有实力的教师,但是这中间的过程确是艰辛而漫长的,于是,有一部分年轻男老师就耐不住这份寂寞跳槽改行了。很庆幸,我是一名女老师,基本上不用面对类似问题。

不知道为什么,从高中到研究生,身边的人就认为我适合当老师,也曾经不止一次地被别人误认为我是一名老师。以前我不知道别人的感觉是不是正确的,但是,现在我可以肯定他们的感觉是正确的。直到现在,大学教师是我能够想象到的最适合我的职业或者是我最适合的职业。

当老师个人心得体会 篇13

五天的见习观摩已经结束了,此次见习观摩托可以说是天天充实,日日精彩,仅让我开阔了视野,还让我学到了更多的教学知识,得到锻炼和提高,更领略了易道手脑速算的风采。

1、教师的教学风格,体现教师素质,带动课堂气氛。

在没有学易道手脑速算之前,我认为手脑速算和珠心算是差不多的,但当我在总部正式培训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我们易道手脑速算相对于珠心算来说。更能孩子易懂、易学、易记住。就比如给我们培训的一名老师和我们介绍过,易道手脑速算只要让孩子学会以后,就能学以致用,终身授意。而且在其中的一节公开课中,我领略了速算老师上课实实在在,而学生学得扎扎实实的.教学特色,感受到速算老师那准确简炼的教学语言所带来的感染力,体会到老师幽默的语言里,更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变得快乐,轻松。

2、具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

在我所看到这几节公开课的老师都具有较高的课堂而皇之驾驭能力。特别是跟我们一起来回来郑老师,还有之前在合肥培训的葛老师,在她们所上的这几节课,其中都以游戏、故事、比赛形式上课,学生活动大,但都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的很顺利。我发现她们是用及时准确的要求规范小朋友的行为,体现了高超的课堂而皇之驾驭能力和教学要求。

3、培训汇报反思。

通过这次观摩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做一名优秀老师。确实不容易,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也切实的感受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我一定要博采众家之长,好好努力,为做一名优秀老师而且努力,加油!

当老师个人心得体会 篇14

学期我们又迎来了一群可爱的孩子们!

刚入园爱哭爱闹的孩子,老师没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对陌生环境需要适应,老师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们交流,多带他们熟悉环境和周围的小朋友。还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先和他们交上朋友,让孩子喜欢和老师一起玩,让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能玩得开心,这样,他们会很快适应的。哭闹孩子的情绪很快就会安定下来,再慢慢地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刚开学的时候,孩子们的哭声总是不绝于耳,这是我第二次面对新来的宝宝,面对他们的哭闹、不安、焦躁,我有过安抚、引导也有过束手无措。但是经过一个星期的情感培养,我渐渐地学会用心去聆听他们,爱他们,照料他们。有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也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教师的关爱对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作用。关爱孩子是每一个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

孩子上幼儿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对于刚刚脱离父母怀抱的他们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环境。他们希望得到认可、赞赏、同情、关心和爱护,希望得到老师的爱。我班的小朋友属于新生,他们还很小,不懂事。别说自理能力了,就连一点的纪律概念都没有,可以说是很乱。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我们班的纪律及自立能力要一起抓、同时抓。经过一个星期的时间,我们班小朋友不能说进步很快,但是比起上一学期的孩子还是好很多。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同时也是非常脆弱的,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赏识孩子的心去唤醒、去呵护。多与孩子交谈,多给孩子以爱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心来浇灌和呵护他们。哪怕只是一道温和的目光,也会让其争当“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

我们的王园长就提出过这样的教育思想“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这一切都体现了我们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同时让孩子在自然发展中体验到了无尽的爱和自由,

如果没有爱心,幼教工作可能根本不能干下去。孩子非常需要老师关爱,比如经常要抱着他们,小朋友也特别喜欢老师,可能鼻涕、眼泪就都蹭到老师的衣服上了,这是很正常且经常发生的事。这就是孩子,他们就是这样的,这就需要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呵护。

给孩子爱心,他就会认可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亲近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喜欢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感到幼儿园如家一般温暖;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去关爱别人。请不要吝惜我们的爱心,让我们在幼教岗位上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让每位孩子更聪明、更可爱、更健康的成长。

当老师个人心得体会 篇15

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特有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和献身的热忱。这种爱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可以在师生之间架起心灵上相互沟通的桥梁,可以转化学生自身学习和进步的内在动力。正像一位同事所说:“有时自身感到很疲乏,当一走进教室见了自己的学生,不知从什么地方那个劲儿就上来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爱的力量,有了这种爱,什么金钱、享乐将会被抛于九霄云外。教育是爱的教育,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真正成功的教育。就不可能建立起师生之间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获得学生的信任,赢得学生的支持,提高教育和教学的成效。

其三要做到“细微之处树榜样”。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除了忠于事业,关心热爱学生之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己。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和榜样教育学生。”也就是说,身正方能影子不斜。特别是小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智慧的象征和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教师的思想、言行、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欲正人先正己。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就努力使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完好的、和谐的人格:德才兼备,言行一致,不拘小节,聪明过人,举止稳重等等。

总之,从事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我们整个人生航程始终面临着人格上的挑战。特别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时刻铭记自己的职业道德,工作中履行职业道德,才真正称得起是一名教师。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线上教学个人心得体会15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线上教学感悟心得(精选15篇),欢迎大家分享。线上教学个人心得体会 篇1  非常庆幸能在互联网上看到这么好的培训内容,仅仅学习一天,我就受益匪浅。从事职教工作已经大半...

  • w
    有关当老师的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4-03-14

    在心得体会中可以采用比喻和类比等方式进行思考和总结,你认为一篇优秀的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写?小编特别推荐您去读一读“有关当老师的心得体会”,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我们为您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内容!...

  • w
    个人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3-11-03

    同一个群体中的人会有不同的思想,可以尝试静下心来,认真写下个人的心得和体会。心得和体会的内容是其核心,关于写作心得和体会具体应该如何展开呢?...

  • w
    个人心得体会模板

    发布时间:2023-09-23

    这是开学第六周。由于每个周日晚上都是我的晚自习,我发现了一个很可怕的现象:每次放假回学校都要两三天才能静下心来学习,但是不到三天又放假了。每个星期的开始,同学们都很吵,然后就收敛了。太糟糕了。俗话说“5 ^ 2=0”,老师在学校认真教了五天,在家两天就全忘了。了解后发现,这个地区的学生家庭教育很差,...

  • w
    销售个人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3-11-04

    你认为哪些主题值得你写心得呢?在从某些经历中获得一些领悟之后,我们应该花时间把这些想法写入心得之中。心得就是表达个人的综合观点和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特别推荐给你的是《销售个人心得体会》,这是一篇你不容错过的文章。请自行权衡其利弊,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 w
    最新个人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4-04-29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个人工作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个人心得体会 篇1  为期5天的英语学习即将落下帷幕,在这紧张、充实而又快乐的5天里,我感受了很多,也...

  • w
    培训个人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4-04-07

    培训个人心得体会 篇1  通过此次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本人实在是获益不浅!C语言是上个学期开的课程,所以这个学期并没怎么看过,当要开始设计的时候,还真不知从哪下手!结果,第一次的上机,我傻坐着不知道该做什么,后来就写了几个预处理命令。回去以后,我想,这样不行,这样下去还得了!我就重新复习了一遍我们上...

  • w
    个人心得体会九篇

    发布时间:2023-10-23

    当我们有了太多的新想法时,可以借助笔头记录下心中的感受,以此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心得体会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体,而一个优质的心得体会应当包含以下内容:1. 事件背景:首先,应该简要介绍与该心得体会相关的事件或经历。可以阐述事件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的人物背景等。2. 经历描述:接着,应当详细叙述个人在该事...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