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谈话导入,明确目的
1、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新面孔,结识新朋友,并在后来的相处中不断加深了解。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记忆的长河里搜索一下这些人留在我们心里的印象。
2、板书课题:留在心里的印象。
联系实际,全班交流
1、提出思考问题,指名学生回答:
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你们初次相见时是怎样一番情景?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
2、引发思考:后来你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你对他(或她)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组织小组交流,合作学习。课件出示上述两组问题。
4、提出合作学习要求:叙述时态度要大方,语句要通顺,把事情说具体。听的同学要专心倾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小组成员逐一说完后,选出本小组说得最好的的人。
5、教师行进巡视,相机指导。
汇报交流,集体评议
1、组织交流,师生集体评议。
2、全课总结。
1、听教师导入本课题,说一说在你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人是谁?(朋友、亲戚、家人、老师)
2、齐读课题
3、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你们初次相见时是怎样一番情景?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
4、思考并回答:后来你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你对他(或她)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5、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学生按兴趣自由选择学习伙伴。
6、明确合作要求:叙述时态度要大方,语句要通顺,把事情说具体。听的同学要专心倾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小组成员逐一说完后,选出本小组说得最好的的人。
7、小组合作学习。
8、小组推选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师生集体评议。
9、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
复习教案之写景类文章的阅读
严慧
教学目标:
1、了解写景类文章的特征,掌握观察事物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2、掌握写景类文章阅读的解题方法。
3、结合中段阅读要掌握的方法进行写景类文章阅读。教学准备:PPT写景类文章阅读一篇 教学过程:
一、回忆第五单元的三篇课文,说说写景类文章中用到哪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二、写景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1、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
(1)按空间顺序写。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
(2)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进行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3)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
(4)按景物的不同类型来写。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夏天里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层次分明。
2、理解写景文的层次。
(1)总分结构。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课文《桂林山水》就是先总的赞美桂林山水,再用两个自然段写桂林的山和水,最后又总起来说桂林山水。
(2)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采写。观察点的移动,必然引起景物的相应变化,或者是随着游览顺序安排层次,这时,文章中一般都有“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物变了,或者观察点移动了,把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开来写。如《颐和园》
3、体会写景文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借景抒情,景中寓情,是我们阅读写景文章应把握的重点。
三、结合中段阅读要掌握的方法进行写景文阅读。
1、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要把文章中的内容代进去。
3、能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目的。
阅读答案及指导方法:
1.“我”看到落叶忽然想到秋天来了。“我”很享受地吸着新鲜的空气。白鹅为秋天的画面增添了生气。
2.天空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它已经给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用蓝宝石比喻天空。
3.村外得那个小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般美好的天色。4.梧桐的落叶,枫树,水稻金黄,雁群。
5.静:天空,枫叶。动:白鹅,水稻,村里,雁群。6.对秋天的原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秋的原野
窗外飘进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恍然领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讯号,秋天已经来临。
我匆匆地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漫步游荡,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浑身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又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
天空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它已经给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得那个小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般美好的天色。那塘边开满白花得芦苇丛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浮游着:它俩显得天真烂漫,或者稍显这儿过于寂寞吧,于是伸出脖项,“哦!哦!”有节奏地叫着,把水面荡起一圈圈的波纹,也为大自然的画面平添了不少生气。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道是喝了过量得酒,还是为了向秋天表示他们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一团火焰似的呢?
村前村后,等待收割的水稻,好似一片金黄色的大海。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一排金色的波浪;稻禾深处,也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的欢笑声。
当七彩的晚霞,在天边编成瑰丽的织锦时,村里屋顶烟囱上也升起了缕缕的炊烟,跨在牛背上回家的牧童们,唱着抒情的歌谣,歌声在晚风里飘得很远很远.........半空中飞过一队“人”字型的雁群。村里的孩子们立刻眯起一只眼睛,高举双手,做成托抢瞄准的姿势,对着它们“砰!砰!”地喝叫,雁儿们“咿咿呀呀”,好像在说“明年见,孩子们!”继续向暮色苍茫的天边慢慢地飞去了。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恍然: 贪婪:平添:
2、找出文中一个运用比喻的句子,用——画出来,说说是用什么来比喻什么,再仿照样子写一句。
3、用“~~~~”画出文中你最喜欢的拟人句,再仿照样子写一句。
4、作者是抓住了秋季区别于其他季节的哪些明显特征来描写的?
5、在作者描写的这些景物中,哪些属于静态描写,哪些属于动态描写?
6、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及测试
复习目标:
1.识记字词 2.复习新闻有关知识 3.大致复习一些病句的修改 4.重点进行专题复习——莲 备课时间:2014-9-19
授课时间:2014.09.授课方式: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 复习过程
一、字音字形
1.字音:亘()古 钦()佩 步履()蹒跚()()吞噬()伫()立 翩跹(xiān)粗犷(guǎng)舷(xián)窗 剔()透 翱()翔 浩瀚()瞩()目 苍穹(qiïng)歼()灭
崭()新 镶嵌()
2.字形:履行-木屐(jī)混沌-馄饨(tún)瞩()目-嘱咐 3.多音:湖泊(pō)—停泊 落(là)下-落后锐不可当-恰当
二、词语积累及其运用: 呕心沥血 问鼎苍穹 锐不可当 举世瞩目
三、有关新闻常识
四、新闻组成部分:1.标题:正副标题 2.导语: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事实 3.主题:具体介绍事实(起因 经过 结果)4.背景:社会背景(某种环境下发生)要求学会捕捉新闻信息 精选试题加以巩固
五、病句修改:总结病句类型 成分残缺 2.重复罗唆 3.语序颠倒 4.自相矛盾
六、复习专题-莲:
背诵《采莲曲》、《莲叶》、《赠荷花》、《白莲》、《莲》欣赏《爱莲说》 1.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2.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7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8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答: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9《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0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1“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2.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一、掌握一批生字词
标本:比喻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池沼zhǎo:这里指池塘。重峦叠嶂:形容山岭重叠,峰峦相接,连绵不断。丘壑hâ:本指作画的构思布局,这里指深远的思虑。
雷同:指不该相同而相同。嶙峋:重叠高耸的样子。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轩xuān榭xiâ: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室;榭,建筑在台上的敞屋。鉴赏: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败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地方。镂lîu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鹊桥(quâ)桥墩(dūn)潜力(qián)轮廓(kuî)亭台楼阁(tíng gã)妨碍(ài)颠簸(bǒ)缆索(lǎn)种子选手:体育比赛进行分组淘汰赛时,被安排在各组的实力较强的运动员。这里是比喻说法。比拟:比较。贻yí误:耽误。
首屈一指:弯下手指头计数时,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居首位。威慑:用武力使对方感到恐惧。鞭长莫及:比喻力量达不到。我行我素:照着自己一向的做法去做。先发制人:先动手以制服对方。
措手不及:临时来不及应付。高不可攀:高得无法攀登。形容很难达到。摇身一变:神怪小说中描写人物或妖怪一晃身就变成别的形体,现指坏人改换面目出现。防不胜防:要防备的太多,防备不过来。一纸空文:指没有效用的文书。针鼹(yǎn)尖锐(ruì)褐色(hâ)蜥蜴(xī yì)掘土(juã)刹那(chà)蚁穴(yǐ xuã)喙尖(huì)稠密(chïu)黏液(nián yâ)果腹(fù)空凹(āo)蛰伏(zhã)迟钝(dùn)脂肪(zhī fáng)袭击(xí)蚁巢(cháo)粗糙(cāo)哺乳(bǔ rǔ)晚餐(cān)孵化(fū)渗出(shân)吮吸(shǔn)乳汁(zhī)
二、知道一点常识
《苏州园林》的作者是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文学家、语文教育家。《苏州园林》关于作者叶圣陶(1894~1989),原名叶绍均,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和教育家。1921年发起“文学研究会”,1928年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较早的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主要作品有《隔膜》、《稻草人》、《四三集》、《脚步集》、《小记十篇》、《古代英雄的石像》、《多收了三五斗》等。
(二)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1.了解说明文特点:概念:说明文是以 “ 说明 ” 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2.说明文的分类:依据说明对象分类
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 “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的特征。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3.画图表
分类别
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
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 可以不相等。如:A: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这个定义,主语与宾语的内涵与外延完全一致,可以颠倒。即说”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也 行。B :而'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则是诠释,其内涵与外延都不相等,'铀'的外延要小于'银白色的金属'的外延,因而主语
不能倒过来说,即不能说'银白色的金属是铀'。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4.说明顺序:时间 空间 逻辑(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如《桥梁远景图》;从原因到结果,如《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从特点到用途,如《什么是桥》;从主要到次要,如《苏州园林》;从概括到具体,如《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从现象到本质,如《雨林的毁灭 ——世界性灾难》)
5.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意分析表示估计和猜测的词语的表达作用三是要注意分析词语的搭配
三、学习几种妙想
《苏州园林》总分式结构:先总说特点再分说(整体: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局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门窗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建筑物颜色与花草搭配和谐)
四、体会说明方法的运用
师先举例再让学生从课文中举例 师:如《洲际导弹自述》的第3段把导弹和炮弹作比较,说明二者有本质的区别;第9、10、11段都采用了列数字的方法,用科学准确的数据介绍了洲际导弹的外形和威力之大,飞行速度之快,命中误差之小。
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师先举例再让学生从课文中举例
师:《苏州园林》中的“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中的“极少”突出数量之少,但也不是一点没有,避免绝对化。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线段图的邹形)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四能,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口算。
(30-20)÷5 = 72÷(18-9)=
65-8×5 = 20+7×5 =
问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问题:1. 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2.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意思?
3. 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你们会解决吗?
(二)尝试解决,体会方法
分步列式: 综合算式:
90-36=54(个)
54÷9=6(次)
追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尝试解决,体会方法 问题:
1. 综合算式先算什么?求出的是图上的哪个部分?
2. 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什么?
3. 这两个在题目中,哪个告诉我们了?哪个没告诉我们?
4. 要先求出“剩下多少面包需要烤”,需要知道什么?
5. 谁能完整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检查反思,归纳总结
问题:1. 解答正确吗?说说你的想法。
2. 今天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必须两步解答?
小结: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和它有关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个信息直接给了,另一个信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要先求出它来,再解决最后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问题:
1. 你知道了什么?
2. 想求“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 你会解答吗?请写一写。
3. 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说明。
4. 为什么要先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5. 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要求“平均每天挖多米” 你会解答吗?
画一画,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60-15)÷5
4. 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 为什么这道题要用两步来解决?
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3.同学们在做操,如果9个人一排,可以站几排?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你会解答吗?把你的想法写出来。6×3÷9
3. 为什么这道题要用两步来解决?
4. 这道题的综合算式不需要加小括号吗?
5. 解答正确吗?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热爱生命”为主题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这个单元共安排了四篇主体课文
1.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不懂得词语,读通课文后,思考:本文讲了一个谁的怎样的故事,能够讲下这个故事。
2.从文中的盲童女孩引出
1.围绕如下四个方面来展开学习本课。
(1)在解决了字词问题的基础上,自己读这篇文章,了解把握这篇文章写了怎样的故事。(要求学生做到比较细致的叙述)弄懂与前面一篇文章有什么联系。
(2)这篇文章中父亲母亲的做法,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找出相关的语句(包括父亲对“我”的教育和孩子的话、我的感受。)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我真正领悟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结尾一段孩子的话。课题──“永生的眼睛”。可以采用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的方法,抓住这些语句,然后运用前面学习归纳出的方法来进行理解,深化对本文情感和思想的体会。)
(4)找出课文中自己受感动的地方,勾画出来,练习朗读。
2.讨论:学了本文以后,你对热爱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写在自己的主题学习卡上。
3.拓展阅读:人教版
1.检查预习情况,重点检查对字词的学习情况。读通课文。
2.读书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要求学生作比较细致的叙述)
(引导学生归纳出本文主要写了飞蛾奋力逃生、小瓜苗顽强从墙缝中长出、静听自己心跳等内容)。
3.想一想,文中对“飞蛾、小瓜苗”的介绍中,哪些句子是你产生了关于生命的感悟?勾画出来,想一想,他们使你产生了怎样的感悟?为什么?
(结合学生的自读、勾画、交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翅膀,我感到了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那小小的种子里饱含着多么强的生命力啊!….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的意思,体会到任何生物都有生存的权力,都有顽强的生命力,任何生命现象都对人有很深的启示。理解句子的教学,要提示学生联系前面课文的学习、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此刻飞蛾、小瓜苗“如果是人会怎样想?”,在课文情境中体会他们顽强的生命欲望和活力。)
讨论理解后,练习朗读,读出对飞蛾、小瓜苗的敬佩。
(朗读过程中,老师要针对句子中的关键词句,从体会它们的求生欲望和顽强生命力的角度给与必要的指导。)
4.读“我”的思考,提出读不懂得句子。结合以前学过的文章、联系上面的“飞蛾、小瓜苗”、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作者说这些话主要想强调什么?
联系“日积月累”中的名人哲言,想一想: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练习朗读。
5.阅读
《花的勇气》的教学主要采用自读交流的方式。
1.检查对生字认读和读书情况。
2.读书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要求学生能够做比较细致的叙述)
3.通过让学生提出不懂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抓住:“我惊奇地想:花他们为什么不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小小的花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讨论,探索生命的意味。
(首先,让学生回读课文,勾画出写花“藏在草丛底下”和“全冒出来”的句子,一遍读一边想:读了这些,你想到了什么?──可引导学生结合前面的学习来思考。
然后,分析作者这段话中,哪些地方你不懂?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住“为什么不在…偏偏在”、“勇气”来进行探究。
“不在……偏偏在”一句的理解,学生可能会得出两种答案:一种是实践的问题,还没到冒出来的时候,这是从自然的角度来理解,也是比较合理的一种理解,再一种是这种话就是这个特点,不遇到冷天就不会冒出来,不很喜欢阳光,很喜欢挑战困难。
这些理解都可以。教师不必作出统一的规定,可以作为资料查阅任务,布置给学生──作者写的是维也纳的什么花?这种花有什么特点?
关于“勇气”的理解,可引导学生结合上文“冷风冷雨、全冒出来”以及前面学到的“小瓜苗”等,来体会勇气是什么意思。
最后,练习朗读,读出对小花的敬佩。)
4.朗读课文中描写小花的部分,读出喜爱和对小花的敬佩之情。
5.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整体回顾──综合实践活动第三、四阶段
(4-5课时)
一、单元课堂学习汇报。
1.通过这一组学习,你对“热爱生命”这个主题,有了怎样的理解?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归纳。
2.我会背诵了。学生背诵自己在本单元课文学习中所背诵下来的好的句段和名人哲言。
3.这些词语你积累了吗?(词语盘点)对照学生的词语积累本,看哪些词语自己抄写了,哪些没抄写,想一想为什么没抄写。
读词语盘点,想一想,“读读写写”的词语,自己都会写吗?小组内考一考。“读读记记”的词语,自己都知道意思吗?小组内比一比。
4.学了这么多文章,在写作方法上自己认为有什么收获?(学生随意谈,老师相机指导)
二、综合实践活动第三阶段:资料整理。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先分一下类,把同类的材料归并到一起;然后,想一想:口语交际课上向大家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什么?自己准备一个发言提纲。
三、综合实践活动第四阶段:我好感动。
口语交际
1.老师了解学生对资料整理和发言提纲的准备情况。
2.按照单元教学初确立的主题,学生了解到内容的类型,请学生代表发言。每一名学生发言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认真听,针对发言中存在的“内容不够具体、介绍不够清楚、真实”等问题,进行提问、补答,或者提出改进意见,请发言的同学改进。讨论之后,教师针对同类主题或者同类型内容的表达,组织学生进行一般性策略方法的归纳。然后,学生自己练习说给小组同学听,小组内同学在评议,提出意见,自己修正。
习作
利用课上剩余的时间和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发言,把自己了解到的内容写下来。写的过程中注意提示学生要写的具体、真实,必要时,可以参考一下别人怎么写的。作文的题目可以是“热爱生命,我知道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容,自己确定题目。
写完以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传看,互相写评语,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老师收上来看一看,针对学生的批阅情况,在提出进一步修改的意见,发还学生再次修改。修改完毕,自己反复朗读,看看字、词语和句子,有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进行再次修改。
墙报展评
以小组为单位,把同学们的习作和自己搜集到地认为有价值的材料收集到一起,精选内容,办一张大一些的墙报。办墙报的时候,请美术老师、有美术特长的同学帮忙,设计一下报头、花边,如果能够通过计算机来设计更好。
各小组把墙报贴在制定的位置,班内举行墙报展览。墙报下面,设计一个投票表格。表格上可以设计对整张报纸和报上各篇文章的投票格,全班同学都进行投票,看看那个小组的报纸、哪位同学的文章的得票多。
在大海中永生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点击鼠标,屏幕出现邓小平的画像]谁来简单介绍一下?
2、指名学生介绍
3、小组内阅读邓小平的有关资料。[师分发给小组资料]
二、揭示课题,解题
1、请同学们看段录像。[播放小平骨灰撒落大海的录像]
2、板书课题:
23、在大海中永生
3、解题:
(1)“永生”,你是怎么想的?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初读课文
1、带着刚才的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2、小组学习,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标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划出难理解的词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自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写的是什么事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按顺序给课文分段。
3、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4、听课文录音,再次整体感知全文。
(1)了解邓爷爷生前的伟大功绩,听着课文录音,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新的问题,请同学们好好的想一想。
[1]小组内自由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
[2]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
[3]班级交流汇报
(2)师归纳总结学生已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
[未解决的问题:
1、为什么说邓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怎样理解?
3、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3)这节课我们自己解决了不少的问题了,但这几个问题还未解决,同学们说该怎么办?请同学们说一说。
5、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查阅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情况。
当堂目标检测:
教后记: 在大海中永生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谈话直入主题,引出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在大海中永生》,通过阅读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课上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有些我们运用课前学习的资料,通过读书、讨论已经当堂解决了。有些我们感到还需要在课后带着这些问题,再去寻找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情况。是哪几个问题呢?
指名说说,师相机出示:[共三个问题:1为什么说邓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怎样理解?
3、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好!让我们联系自己搜集的资料,再来读读课文,想一想这几个个问题自己是怎样理解的,然后和周围几个同学互相交流一下。
二、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并查阅资料。
1、教师深入小组,适时给予指导,同时参与讨论。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解决第一个问题。
[师点击鼠标,屏幕显示:邓小平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理解。(结合查阅资料回答)
过渡:是啊,邓爷爷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影响超越国界。他为什么能做出这么多了不起的事呢?我们来读读他的这句话,体会体会。
解决第二个问题。
(1)学生自读。
(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3)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那就让我们再来读读邓爷爷的这句话,好好体会邓爷爷对祖国对人民深切的爱。
3、学生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让我们随着课文,再次回到那揪人心腑的1997年3月2日,去送别敬爱的邓爷爷。
4、引导学生理解第三个问题
(1)观看录像,代替讲读。[点击鼠标,播放录像片断:邓爷爷的骨灰正撒向大海(第二节内容)]
(2)指导朗读第一节
飞机飞向大海,带着全国人民无限的哀思、缅怀。深爱着祖国和人民的邓爷爷离我们远去了,多么令人悲痛!让我们各自读第一段,想想怎么读才能把我们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学生各自认真读第一段,随意的发挥想象去读,可大声读,可小声读,也可站着读。
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朗读,师适时指导。
(3)指导朗读第三节
过渡:读了第二节,我们是不是好像也来到了大海,也在目送伟人离去?
此时此刻,我们又会想些什么?你是不是还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让我们各自读读课文的第三节,好好想想。对“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这句话,你现在又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读一读课文,小组里互相交流。
老师参与小组讨论。
(4)指名说一说。
这一段饱含激情的文字,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邓爷爷的丰功伟绩和深远影响。这段话想读读吗?怎么读呢?
由学生推荐一名学生有感情朗读。
读得真好,老师听了深受感染,也想放声读读这一段,表达对邓爷爷的热爱和怀念,行吗?
师放声读,并渐渐转为背诵。
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让我们把邓爷爷的慈容笑貌、丰功伟绩永远记在心里。
集体朗读。(能背的试着背)
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现在大家都理解了吗?[点击鼠标,屏幕显示: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谁讲给大家听?
学生同桌思考讨论。
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理解。
师进行小结。
三、回顾全文,加深印象。
本文一定有你最为感动、最觉动情的地方,请你选择一处,反复读读,读出自己的感情来。
1、学生认真读自己选择的句段。
2、指名朗读,鼓励学生试着诵读。
读得很感人!老师还发现有些同学读的时候很少看书,看来,他们已经把这些语句记在心里了,课后请大家把全文连起来再读读,试着背诵。在读读背背的过程中,你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新的问题,好好想想,并写下来,好吗? 板书设计: 在大海中永生
飞向大海:低低地
缓缓地 最后一个篇章
撒向大海:
呜咽
痛悼
也许„„也许„„也许„„也许„„
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告别大海:与„„同在 在大海中永生 当堂目标检测:
教后记: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一、指导看图,导入新课。
1、出示画像(高尔基像)同学们,你们知道画中的这位老人是谁吗?告诉你们,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高尔基。
(板书:高尔基)高尔基是谁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一定知道,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简单介绍一下?
(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2、知识扩展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中。8岁就开始独立谋生,做过各种各样的苦活儿,工余渴求知识的他勤奋读书,终成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著名的有《在人间》、《母亲》、《海燕之歌》等。
3、揭示课题。
(1)我们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他是谁?
(明确:文中小主人公是“他的儿子”,“他”指“高尔基”)(板书:他的儿子)
(2)老师还没有将文题写完整呢,同学们看还差一个什么字?(明确:差一个“和”字。提示学生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他的儿子这对父子间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
要求:
1、学生出声试读课文。
2、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3、标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读音指导。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要求学生注意“欣”是前鼻音,“芳”是后鼻音。
2、结合课后习题3,进行“读一读”的训练。
3、生再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
4、学生轻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过渡:经过课文的初读、再读,相信同学们画出的生字字音一定能读准了,这些生字应该怎样正确书写呢?
1、提示“妻、瞧”二字的正确笔顺,这两个字笔画繁多,书写时要学生注意字的形体须匀称。“芳”要注意把中间一“横”写长一些。“欣”是左右结构,且左右相等。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当堂目标检测:
教后记: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听写生字
二、精读课文,感悟整体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1、文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是谁?(明确:高尔基、他的儿子)
2、课文中讲述了关于伟大作家高尔基与他的10岁儿子之间几件生活小事。(明确是两件生活小事:一是“栽花赏花”,二是“写信教子”)
3、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一件小事?(明确:第2~5自然段)
4、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二件小事?(明确:第6~9自然段)
三、学习第2~5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同学们具体谈谈。(有一年、意大利的一个小岛)
(3)学生试背诵。(这一自然段进行了背景交代,简洁明了)
2、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引读:高尔基的儿子几岁了?能不能将“只有”去掉换成“高尔基的儿子10岁”?为什么?(去掉后就不能体现强调年龄小的意思了。而且,这里的“只有”与下一句“还没有镢头那么高”语意紧密相联,去掉了语意就不连贯了)(板书:只有还没有)镢头有多高?师比画一下。(板书: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
(4)你们猜一猜,这个小小年龄的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明确:“只有10(3)到岛上后,他的儿子做了些什么呢?(明确:种花。用文中原句表达)岁”的儿子这样做,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亲表达爱)(板书:爱)
(5)同学们与文中“儿子”年岁相仿,你们有没有向爱你的家人表达自己的爱?(学生自由发言,进行说话训练和传统美德的教育)
(6)试背诵
3、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用文中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大意。(明确: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
(3)这一自然段写得很美,同学们一定和老师有同感,美在哪儿呢?)(色:姹紫嫣红;味: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蜜蜂)
(4)写作指导及训练,学会课文的写法。(同学们平时作文时应学会观察,从不同角度去描写事物,这样就会使文章增色。)
(5)试背诵。
4、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时心情如何?为什么?(明确:“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说不出”极言高兴,不仅仅是高兴,还有对远方儿子深深的思念之情,他把“盛开的花朵”比作“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由此可见)
(3)试背诵。
四、评析第6~9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说明。(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两个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单引号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提问引读:“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什么?(指鲜花,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4、提问:这封信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什么?(明确:“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更愉快”)他为什么这么说?
讨论:联系第7、8自然段,理解“给”、“拿”的内涵。(明确:“给”是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拿”即是向人们索取。付出永远比索取更令他人和自己愉快)(父亲在信中谆谆教诲自己的儿子,希望他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这更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爱)(板书:爱)
5、说话训练:结合实际或联系课题,说说自己对“‘给’,永远比‘拿’愉快„„一句的理解。
6、试背诵6—9自然段。
五、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指导背诵。
当堂目标测试:
教学后记
艾滋病小斗士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什么叫斗士?
2.生:勇敢面对困难的勇士。
3.师:他们是值得称赞的,是令人敬佩的。那么,小斗士呢?就更伟大了。
4.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学生齐读《艾滋病小斗士》),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5.学生自由回答。
6.师:好,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
出示生词,读一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并思考:根据所给的词语提示,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恩科西”、“艾滋病”、“不是„„而是„„”,“一边„„一边„„”)
2.学生自由发言。(主要讲述了一位南非男孩恩科西身患艾滋病,坦然地面对生活,顽强与病魔做斗争,并且关心其他艾滋病患者的故事。)
〈四〉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细读第2,3,4自然段,感悟“不幸”
1.出示图片:请大家看一组有关艾滋病儿童的图片。这些患病的儿童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简要地描绘一下。
2.师:你们了解艾滋病吗?谁来说一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病人因体力消耗而极度虚弱、衰竭,呈恶病质状态,从而导致死亡。)
3.所以说,艾滋病患者是痛苦的,是不幸的。小恩科西就是其中的一位。那么,他遭遇到怎样的不幸呢?自读课文的2,3,4自然段,划出有关的语句。并说一说你的感受。
4.学生自读并思考。
5.讨论交流:
(1)“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
(2)“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
(3)“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
(当学生找到此句时,教师出示这句,并发问:再读读这句话,要特别注意哪些词呢?并说说从中你悟出了什么?“竟然”:一方面说明恩科西生命力顽强、毅志坚定。另一方面说明他能活这么长时间出乎大家的意料。“挺”是什么意思?用“坚持”,“撑着”这些词换它好吗?为什么?从这个词你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9岁那年,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遭到全校大多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反对,还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教师导问:“轩然大波”是什么意思?比喻大纠纷。)
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全校的大多数老师是什么反应?(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
当恩科西好不容易走进课堂,准备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大多数的学生是什么反应?(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
当恩科西第二天准备继续上学的时候,得知恩科西是一名艾滋病患者的家长,他们又是什么态度?(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
备注:如果学生找不到这句话,教师则提示说:“其实,艾滋病给他带来的痛苦又何止这些?还有没有其它方面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二)细读第5,6,7自然段,感悟“抗争”
过渡:面对巨大的不幸,恩科西是如何抗争的呢?5,6,7三个自然段分别讲了它所做的三件事,你能把它们分别概括出来吗?
讨论交流。
1.出席艾滋病研讨会,不断呼吁。
出示第五自然段。
读读这段话,想一想应该抓住哪些关键的词语?并说一说从中你悟出了什么?
教师抓住“纤弱”这个词语,深入发问: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身体虚弱。已经不行了。教师追问:在这种情况下,小恩科西他想到的是什么?他又是如何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2.那么,第二件事是什么?(出席2000年的艾滋病大会。)
师:那么,此时已到艾滋病晚期的恩科西,已经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联系全文,大家描绘一下。
师:是啊,我们都很清楚,此时的恩科西,已经骨瘦如柴,身体极其虚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小恩科西仍然坚持发言。那么,哪位同学能够有感情地读一读他的发言。此时此刻,他心中想到的,依然是——他的心中,永远只有别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关心他人。有爱心。)的确,小恩科西是令人敬佩的,发言是感人肺腑的,他道出了所有艾滋病人的心声。所以,“震撼了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的心灵。”
师:当所有与会代表看到骨瘦如柴,已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恩科西站在的面前的时候,当他们听到他那感人肺腑的发言后,各国代表们的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是啊,小恩科西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令人感动。从他的发言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他代表所有艾滋病患者,在与社会抗争。这抗争其实在唤醒人们,应给予艾滋病患者足够的尊重与帮助。
3.对未来充满希望。
师:从中你可以悟出什么?(1。小恩科西对未来充满希望。2。他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帮助更多的艾滋病患者)
过渡语:恩科西如此热爱生活。顽强斗争,令人感动。可是艾滋病冷酷无情。恩科西的病情开始——(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
(三)学习第8,9自然段,感悟“关注”
1.教师导读第8自然段:2001年初,恩科西的病情——(学生读)6月1日那天,被艾滋病——(学生读)
2.读了这段话,你的体会是什么?
3.他的死,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是怎么说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呢?请大家抓住有感情地读一读。
(安南:感叹。曼德拉:痛切)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同学们,恩科西面对着巨大的不幸,他不仅顽强抗争、自强不息,而且关心和他一样不幸的患者。为所有人做出了榜样。是一名真正的斗士。
2.那么,做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生,我们也会面临过挫折和失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请用“不是„„而是„„”练说。
(例:面对挫折,我们不是悲观消沉,而是要坦然面对,乐观自信。要有爱心,去帮助其他遇到“天灾”的人)板书:
艾滋病小斗士
不幸
小恩科西
小斗士
抗争
(顽强不屈、有爱心)当堂目标检测:
教学后记:
习作4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最近在与部分同学的聊天中,老师了解到有的同学有一些心事,有很多话想对别人说,可是又不方便当面讲,憋在心里却又挺难受。这该如何是好呢?请大家帮忙想想主意。(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然后想办法交给他,进行书面交流)
二、读懂例文
1.请同学们读读赵洁同学写给老师的这篇文章。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赵洁在文中对老师说了什么?(2)从哪些词句中能够体会作者的感受?(3)想一想,当赵洁写完这篇文章,并把它交给老师后,她的心情如何?(4)猜一猜,老师读了这篇文章后,可能会说什么?做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例文,思考问题。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上述问题。4.大组交流、汇报。
三、指导习作
1.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不想轻易说出口的“小秘密”,这些心里话可能是想说给妈妈听的,也可能是想说给老师或好朋友听的。可能是为了某件事表示歉意,可能是传达最真的问候,也可能是诉说委屈或提些建议„„下面就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问一问自己,今天你最想跟谁说说心里话,说点什么呢? 2.学生自己进行心灵独白。
3.可以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交流,也可以不说给任何人听,直接写下来。4.愿意在大组交流的同学发言,师生共提补充、修改意见。
四、学生练写 1.学生练写草稿。
2.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教师个别指导。3.学生修改草稿。4.学生誊写作文。
教学随笔:
练习4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小芳正在做作业,爸爸指出她写的“兰球”字写错了,小芳不服气,爸爸说出了篮球的“篮”字的来源。(2)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爸爸说的是否有道理?(3)指名回答问题并说出道理。(4)教师介绍“兰、篮、蓝”的来源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四个句子,找找有无错别字。(2)学生试着改句中的错别字。
(3)师生共同改正错别字。让学生说出理由。
(4)教师小结。错误的原因:不了解词义的来源而出错。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这四个成语。教师指出这几个词语都有错别字。(2)学生指出其中的错误,并思考为什么会出错。
(3)指名改正错别字,说出理由。(因为不了解词义的来源而写错了的)(4)教师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词义的来源,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1.熟记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3)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每个成语都有一个警世劝诫的哲理)(5)通过读讲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查成语词典。(6)学生练习背诵。2.反馈。(1)指名读。(2)集体练读。(3)集体齐背。(4)指名背。
练习4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在大海中永生》。(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那些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5)教师重点指导“撒大海、爱戴”等词的间架写法和整体布局。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偏旁(身字旁、舟字旁)和例字(射、船)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身字旁、舟字旁”的书写方法。(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3)教师讲解“射、船”的写法,学生练写。5.练习。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练习4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1.审题。(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指导。
(1)创设情境:模拟“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开“小小新闻发布会”。
(2)分组推选“发言人”上台发布新闻。(学生通过看电视、听广播或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搜集一两条有价值的新闻)(要求“发言”的新闻有一定价值,通顺、流畅)(3)“听众”现场提问,(鼓励学生勇敢地提问题,做到问题有对性,表达清楚,流利)“发言人”当场给予回答。(4)师生评议。3.反馈。(1)评议后,推选—名同学上台作为“发言人”,全班同学提问题,“发言人”回答。(2)评议小结。当堂目标检测
教学后记: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课前作业预设及处理办法:
1、你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
2、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迷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
3、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和同学交流。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
4、让学生做猜字谜的游戏。
5、关于汉字的起源,有许多传说。让学生讲一讲?
6、欣赏教材作品阅读课本:欣赏课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7、汉字基础知识主要有那三个方面?
(组长检查,语文教师随机抽查,个别点拨,家长全面辅导)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4、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5、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重点难点:
1、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培养独立、合作的探究意思。
2、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学习,学会搜集相关资料,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增强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课前三分钟: 交流汉字的一般常识:
1、汉字的造字法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
2、汉字的形体及其演变每个汉字都是一个独立的形体,构成汉字形体的最小单位是笔画。汉字的基本笔画是由点和成演变而成的八种笔画:点、竖、撇、捺、提、折、钩。汉字产生都是几千年,形体在不断地演变。主要经历了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到现在使用的简化字这样一个过程。
课时安排:9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激发兴趣
1.导语: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但是,你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
2.学生放谈自己对汉字的了解。
3.教师补充资料。(1)投影:汉字大约产生于四千多年前,它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这其中有很多未解之迷。(图文来自:中国文化网)汉字的最初模样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现在所知最早的汉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笔道很细,每个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画的画。(2)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经对日本、韩国等国家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现在,国外学习汉字、汉语的人越来越多。(3)汉字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作品是艺术的珍品。(课件演示书法作品)
4.你一定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吧!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板书:汉字大约产生于四千多年前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
第二课时
一、阅读材料
1.我们每天都和汉字打交道,你是否感到汉字很有趣呢?让我们围绕汉字的有趣,开展下列活动。在开展活动前,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并从中受到启发。
2.学生阅读材料。3.学习生字。4.简单谈谈体会。
二、制定计划 1.读活动建议。2.让学生补充建议。
3.让学生选择活动,自由组合小组(7—8人为宜)小组一: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迷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小组二: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和同学交流。小组三: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
4.指导学生写活动计划。活动计划一般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活动结束后选择展示活动成果的方式。(举例)
5.交流活动方案。
第三课时 活动准备:
1.阅读教材〈〈有趣汉字〉〉阅读材料。各小组商讨活动方案,进一步明确活动的要求。2.各小组由小组长负责按计划开展活动,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条件与说明,如联系社区的图书馆,开放学校的图书室,号召学生借用图书等。学校有计算机房的,要定时给学生开放时间,并有教师监管。
3.各小组搜集资料后,在小组内交流,并整理与优化资料,选出优秀作品,指派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有条件的地区,要准备好交流的方式,如制作幻灯、课件、网页、展示板。小组可以邀请课外辅导员做指导。
课内活动:创设浓厚的汉字氛围。以小组为单位圆型围坐,各小组推荐主持人。
一、引言:同学们,通过我们这段综合性学习,你们一定搜集了很多有关汉字的资料,对汉字有了深刻地了解了吧!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们的成果。
二、各小组按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其他小组可以参与)汉字字谜小组:猜字谜是学生喜爱的游戏。开展这项活动重在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所以,要鼓励学生把活动设计得有趣味,吸引同学,如,制作灯谜、举办猜字谜游园会、设置字谜擂台、猜字谜接力赛等。谜面的形式多样,有文字谜、画谜、动作谜等。活动要有层次,可以分成猜课本上的字谜、搜集和猜课本外的字谜、自编字谜互相猜等几个阶段展开。汉字字数众多,字谜也比较难猜,对猜出来的字要求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注重思考的过程。有时还需要教师举例说明思考的方法。在自编字谜时,鼓励学生一字多编,活跃思维。
1.猜教材中列出的字谜。(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5)这里是两幅画: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钟指向了十二点(6)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信不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2.小组同学间相互猜字谜。
3.公布答案:(1)日(2)香(3)立(4)曼(5)休(6)斗(7)林 杜 刘 孟
4.刚才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1-4是文字谜,5-6是图画谜,第7题是动作谜语。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编制了许多字谜,哪一组给大家猜汉字谐音小组:谐音的表现形式很多,歇后语是比较常见的,可以让学生通过工具书、网络等去搜集。需要说明的是,在《有趣的谐音》这个活动中要搜集的是谐音性歇后语,喻意性歇后语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不在搜集的范围内。搜集到的歇后语让同学猜,可以出示前一部分,猜后一部分。还可以用墙报、黑板报等形式展示,让全班同学共享资源。古诗、对联、笑话不太多,不一定让学生去搜集。有些笑话比较低俗,学生搜集来后需要加以选择,避免把低俗的笑话向全班介绍。
1.说谐音性歇后语(1)引言: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它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2)读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小葱拌豆腐──清(青)二白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3)介绍: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以上六组是谐音性歇后语,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4)猜一猜:以下四组都是谐音性歇后语,看哪一小组猜得又对又快?A一连三座庙──B 石头蛋腌咸菜──C 隔着窗户吹喇叭──D 关公打喷嚏──(5)宣布答案:A 妙(庙)妙(庙)妙(庙);B 一言(盐)难尽(进);C名(鸣)声在外;D自我吹嘘(须)(6)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谐音性歇后语,哪一组先来出题?(7)小结:歇后语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2.谐音笑话(1)读一读。(2)交流:看了笑话,你有什么感想?(3)小结: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成为笑话。(4)讲述: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谐音笑话。
三、学生展示按要求搜集的资料。
四、小结板书:(1)日(2)香(3)立(4)曼(5)休(6)斗(7)林 杜 刘 孟
第四课时
利用教材阅读材料《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两篇短文可以让学生略读。
《仓颉造字》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做两件事:一是谈谈没有文字的不便,鼓励学生想象“结绳记事”、“物语”的好处和问题,体会文字发明的重要性;二是讲讲仓颉造字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讲故事不要只指定少数学生,应当给每个学生提供机会,可以采用同桌互相讲、小组成员轮流讲等方式。
在讲故事中吸收阅读材料中的词语和表达方法,《“册、典、删”的来历》要让学生学会提取主要信息,能了解“册、典、删”三个字的本意,然后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其他汉字的来历。了解了一些汉字的来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字的意思,正确地书写。
一、.指名讲述:《仓颉造字》的故事。
二.介绍:“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其实,汉字不可能是由仓颉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个时期创造的。很多人都参与了这项伟大的创造活动。
三.交流:关于汉字的起源,还有许多传说呢。哪一组给大家讲一讲? 四.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默读《“册”“典”“删”的来历》。你还知道其它汉字的来历吗?
五.以小组为单位介绍。
六、评比最佳活动小组或个人。
七、畅谈收获。板书:《仓颉造字》《“册、典、删”的来历》,第五课时
活动:我爱你,汉字
一、阅读材料
1.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让我们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加深对汉字的热爱,并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点实事。我们每天都和汉字打交道,你是否感到汉字很有趣呢?让我们围绕汉字的有趣,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并从中受到启发。
2.学生阅读材料。3.学习生字。4.简单谈谈体会。
二、制定计划 1.读活动建议。2.让学生补充建议。
3.让学生选择活动,自由组合小组(7—8人为宜)小组一:汉字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我们阅读提供的材料,在搜集更多的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小组二:搜集因为写错汉字,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或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策划一次社会用字调查活动,在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或者给有关部门写建议书,反映调查情况,推动社会用字规范化。小组三:搜集书法作品,办一个书法展,欣赏汉字的优美,向班级有书法特长的同学请教练字的方法。4.指导学生写活动计划。活动计划一般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活动结束后选择展示活动成果的方式。5.交流活动方案。板书:我爱你,汉字
第六课时
活动准备:
1.阅读教材/我爱你,汉字/阅读材料。各小组商讨活动方案,进一步明确活动的要求。
2.各小组由小组长负责按计划开展活动,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条件与说明,如联系社区的图书馆,开放学校的图书室,号召学生借用图书等。学校有计算机房的,要定时给学生开放时间,并有教师监管。
3.各小组搜集资料后,在小组内交流,并整理与优化资料,选出优秀作品,指派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有条件的地区,要准备好交流的方式,如制作幻灯、课件、网页、展示板。小组可以邀请课外辅导员做指导。
课内活动:布置教室,创设浓厚的汉字氛围。以小组为单位圆型围坐,各小组推荐主持人。
一、引言:上次我们开展了有趣的汉字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了解的汉字的神奇与有趣,那么汉字是怎么演变的?汉字蕴涵着哪些文化?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
二、各小组按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其他小组可以参与)汉字演变小组:开展这项活动,要尽量利用两则“阅读材料”。阅读和研究“汉字的演变”表,要让学生了解汉字从古到今大体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查找资料,了解这些不同的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还要引导学生从表中发现汉字演变的趋势。
1.猜一猜中国最早的汉字是什么? 2.说一说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听我来介绍。
3.看一看汉字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多少?各种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金文又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文字,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统一字体;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楷书和草书、行书也一直沿用到今天。)从这演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从以上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七种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4.故事串①一个汉字记载一段历史。通过一个个汉字,我们能够看到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这种生活又是怎样变化的,甚至能够“看”到,他们是怎样思想的。(讲解“监”、“国”、“女”等汉字故事)②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一字毁千军、一点值万金„„)
第七课时
这项活动可以从阅读课本开始:先欣赏课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读读背背《赞汉字》,并用诗中的词语印证书法作品,如行书流畅,楷书端庄,草书奔放。然后拓展到课外,搜集碑帖,参观书法展览,访问当地有书法特长的人,举办小型书法展览等。欣赏书法艺术的要求不要太高,同学写得好的字也可以欣赏。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聘请有书法特长的老师、家长作指导。
一.欣赏教材作品阅读课本:欣赏课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二.拓展书法文化你知道的书法家有哪些?了解他们有名的碑帖。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 三.读读背背《赞汉字》,结合诗中的词语欣赏搜集碑帖和书法作品,如行书流畅,楷书端庄,草书奔放,篆书隶书,古色古香等。赏析书法既要对作品宏观的把握,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细微的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等。其次是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艺术型的意趣和哲理。第三是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第四是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
四.举办小型书法展览可以欣赏有书法特长的同学的作品,也可邀请同学或老师、家长现场挥毫。
五、评比最佳活动小组或个人。
六、畅谈收获。
七、手抄报、办展览
第八课时
准备:1.整理搜集的资料。2.欣赏手抄报。3.策划手抄报。(样式、主题、内容、版面、美编)4.以活动小组为单位编辑手抄报。5.在班级墙壁或学校走廊办展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作品上传的网络)6.组织学生参观展览7.交流和总结
一.评价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过程、自我评价、他人评价 二.交流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不仅要学生说出对汉字的了解与体验,还要说说出综合性学习的方式、方法以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三.写感受鼓励学生把活动的收获用笔记录下来,形式不拘。可以记叙活动的过程,如《猜字谜》《“街头错别字医生”》;可以抒写自己的感受,如《我为汉字骄傲》《汉字书法美》;还可以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如《我作文中的错别字分析》《某某路广告用字调查报告》等。(习作不在乎长短,但要把自己活动中感受最深的东西记下来,目的是养成写作的习惯,乐于用文字与别人交流沟通。)
四.探究问题(1)要又多又快地识记汉字,有那些好的方法?(2)错字出现有一定的规律。我们应该可以寻找其中的规律。想一想怎样才能避免写错字。(3)想一想有哪些好办法可以掌握多音字?(4)说说你还想怎么探究汉字?
第九课时
一.汉字的起源: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中国古书里都说文字是仓颉创造的。
二.汉字的演变阶段甲骨文甲骨文是殷代的古人在占卜时,写在兽骨或龟甲上的文字,又称殷墟文字,可说是中国最早的艺术文字。民国初年经董作宾先生的研究整理,将收集到的甲骨文分为五期:盘庚武丁时代祖庚祖甲时代禀辛康丁时代武乙文丁时代帝乙帝辛时代这五期甲骨文的书风各有特色,有兴趣者可自行研究。以文字特性来说,甲骨文还保留着绘画的色彩,但又不失素描式的写意神态,在排列上不似一些来的书法,比较自由。金文金文是铜器铭文,又称钟鼎文。由于铜器的制作大多有纪念价值,因此刻写者也较用心,比较起甲骨文,金文就像是装饰体。依据出土的铜器文字研究,金文也分为三期:前期是武王、成王、康王时期,此时的铜器上金文文字不多,而字势阔大,笔力宏肆。中期是昭王、穆王时期,此时的器物较少,金文亦无大变化,跟前期比较起来,字势相近,但不如其雄健的风格。期金文,已逐渐看不到肥体,字体紧密而又疏落,字形方阔,极为优美。篆书甲骨文是狭长的字势,到金文就变为圆匀的笔画,渐渐就像篆书的笔势了。秦始皇时代,李斯写的碑刻诏令文字,都是小篆,而石鼓文、金文的一些部分,都可称大篆。
三.汉字的简介 汉字基础知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汉字的一般常识(1)汉字的造字法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2)汉字的形体及其演变每个汉字都是一个独立的形体,构成汉字形体的最小单位是笔画。汉字的基本笔画是由点和成演变而成的八种笔画:点、竖、撇、捺、提、折、钩。汉字产生都是几千年,形体在不断地演变。主要经历了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到现在使用的简化字这样一个过程。
2、正确书写汉字(1)注意字休的规范化(2)不写错别字
3、熟悉汉字的偏旁,部首,笔画和笔顺的知识,掌握查字典的方法。汉字中形声字形旁与声旁的六种配合方式(1)左形右声(2)右形左声(3)上形下声(4)下形上声(5)内形外声(6)外形内声
课后小记:
遨游汉字王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学习单元──独立的综合性学习单元,对于我和学生来说这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这个单元由“有趣的汉字”与“我爱你,汉字”两个综合性主题学习活动组成。如何使学生在积极主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感受汉字的神奇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于是,在教学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时我没有采用语文课堂教学常见的讲、听、读等方式,而是通过猜字谜,搜集利用汉字谐音特点的文字材料(如歇后语、诗词、对联),调查街头错别字,举办书法展览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对祖国文字的感情,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应。
具体操作时我将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相结合进行。在进行课内活动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分别加入了一些活动组。有猜字谜组,谐音歇后语组,谐音笑话组,汉字故事组等。组长分配任务后,利用双休日的搜集、查阅资料,然后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他们的活动成果。就说字谜组吧,找了很多字谜让同学猜,学生们积极性很高,甚至那些平时不太爱学习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其中。还有那些有趣的笑话,听了让大家捧腹大笑,回味无穷。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获得了知识,感受着汉字的奇妙、有趣。但毕竟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对祖国的文字有更多的了解,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我又指导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寻找错别字(可从自己的作业本找,同学的作业本找,街头招牌等)、自制手抄报(内容可为字谜、歇后语、汉字的来历及起源、演变等)、书法比赛等。我鼓励每个同学积极参与这个全新的学习过程,使他们的思维得以碰撞,知识能力得以提高,情感价值观得以提升。
毋庸置疑综合性学习是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广袤天地。但也意味着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学生付出更多。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江都市塘头小学 钱桂萍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0-31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综合算式,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脱式计算。
(2)让学生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让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脱式计算。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小组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购物情境,自主参与活动。
1、谈话导入:今天,老量要请大家先来欣赏几张照片,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超市购物图。)
2、出示购物表,提出活动要求。
3、组织学生在组长带领下,按活动规则完成活动。
二、组织学生交流,共同参与学习过程。
(一)引出分步算式。
1、谈话过渡。
2、引导学生交流活动结果。
根据学生回答,同步板书分步算式。
(1)___×2=___(元)或2×___=___(元)
___+___=___(元)
(2)___×2=___(元)或2×___=___(元)50-___=___(元)
(3)___×3=___(元)或3×___=___(元)___-5=___(元)
3、引导学生观察这3组算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4、小结。
强调:在这里,先算乘法,实际上就是先求出某一种物品的总价。
(二)列出综合算式。
1、谈话过渡:
2、组织学生将活动1中的这两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算式。(给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的时间和空间,允许讨论和交流,然后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板书:___×2+___或2×___+___ 追问:有没有人能列出一道不同的算式? 板书:___+___×2或___+2×___
追问:列式时为什么不用第一道算式后面的答案?
3、组织学生将活动2中的这两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算式。
板书:50-___×2或50-2×___ 追问:50为什么放在前面而不放在后面?
3、组织学生将活动3中的这两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算式。
板书:___×3-5或3×___-5 追问:为什么不把5放在前面?
4、小结。
(1)刚才,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每次都列了两道算式,是一步一步的去解答的,我们把这样的算式叫做“分步算式”。
(2)像现在这种,包含了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的算式,叫做“综合算式”。(3)在这些综合算式里,或都既有乘法又有加法,或都既有乘法又有减法。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运算的算式,通常叫“混合运算”。
5、揭题: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是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三)计算综合算式。
1、带领学生共同完成第一道综合算式的计算过程。
提示:可以在先算的那一步下面划上横线,强调递等式计算的书写格式。(指出: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这一步可以这样写:在第二行先写上等号(为便于第二行的算式
与第一行的算式对齐,第二行的等号要写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写上第一步的得数,还没计算的一步要照抄下来。第二步要再写等号,等号与上面的等号对齐,然后在等号后面写出得数。)
2、指着第二道综合算式,问:这题应该先算什么?可不可以先算()加()?为什么?你能结合刚才的购物过程解释一下吗?
3、小结:引导学生比较两道综合算式的计算顺序。
4、组织学生独立计算3、4两道综合算式。
5、引导学生比较4道算式的不同,在运算顺序上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6、小结。
三、应用巩固,提高能力。谈话过渡。
1、帮“小马虎”改错。
2、先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写出计算的过程。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最后交流计算结果,并指名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3、游戏:“算24点”。
第一次游戏:呈现三张扑克牌:2、4、10。
待学生列出:2×10+4和4+2×10之后,教师追问:两道算式不同,都能算得24吗?为什么?
小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第二次游戏:再呈现三张扑克牌:4、4、7。
提问:这道题我们也可以列出两道算式吗?为什么? 4×7-4的算式中,我们应该先算什么?
四、全课总结。
1.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问题?
2.在计算混合运算时,你想给同学哪些友情提示?
3.其实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混合运算,希望同学们继续去学习和探索,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17、孔子拜师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教学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学无止境,为人要谦逊大度、真诚无私。教学方法: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黑板(板书:孔子)谁来谈谈你对孔子的了解?(学生交流)谁还想补充。你还知道哪些孔子的名言?(子曰……)同学们很善于积累,如果能将名言落实到你的学习和生活中那就更了不起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后资料袋中对孔子的介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板书:拜师)齐读课题。课题为什么用“拜”师呢?《说文解字》说,“拜,首至地也。”请带上动作读课题。孔子拜谁为师?关于老子,同学们了解什么?(老子名聃,是道家的创始人。他所著的《道德经》对后人影响很大。老子学问渊博。他的思想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很广泛)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展示朗读,抽生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评委,听他们哪里读得好,哪里还不够好,记下来。
3、朗读评价
交流学生读书情况(重点读准本课的生字兼、毫、差、授、佩)对于学生读书过程中读错的生字新词顺便写于黑板,引导学生多读几遍,扫清障碍。
三、读中感悟,学习品行
1、抓住中心句,感悟主旨。①读“佩服”这个词,请同学们自己从课文中找出“佩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他们的什么品行值得世人敬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画下来。
②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2、学生交流:(交流哪一部分就研读哪一部分)
①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抓住重点词、:远近闻名、渊博引导学生感悟出孔子谦虚好学,板书:谦虚好学。了解“曲阜”师简单介绍曲阜及 “三孔”)
② 孔子为了拜师吃了很多苦。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孔子拜师艰辛的词。生交流,师板书(日夜兼程、风餐露宿、风尘仆仆)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这些词语都写出孔子在拜师路上遇到很多困难。听——(多媒体播放风雨雷电声)(师生进行一次情境对话)师:假如你们现在都是孔子,会怎么做? 又是风来又是雨,孔子你停一停,好吗? 天黑了,孔子你歇一歇,行吗? 困了,孔子你好好睡一觉吧? 饿了,孔子你停下来吃饭吧? 白天赶路晚上赶路,你——日夜兼程 在露天吃饭在露天睡觉,你——风餐露宿 我们把词语送到句子中去读。
抽生朗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生评。
引导学生抓住“相距几千里”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感受到孔子日夜赶路,很急、很辛苦。“终于”读得要重,说明孔子很高兴。
生体会读,师范读生想像画面,生再读背下来。
课文有一段生动的对话,同学们找出来细细地朗读,边读边体会老子和孔子的心情,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与
“拜见” “迎候”和“等候”从而体会他们身上的那种谦逊有礼的品行。然后分角色表演读。
学生自由练习,然后请同学分角色朗读,直接读人物语言。指导读出标点符号所包含的意思。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疑问。
在孔子和老子的对话中,你最欣赏哪一句话? 学生交流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联系生活让学生明白,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从而得出“学无止境”。(老师板书)
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孔子见到老子以后,老子怎么教?孔子怎么学?
引导生理解孔子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从中感悟到老子一丝不苟地教孔子,一点也不会觉得孔子很烦。师小结:对两位圣人的赞美,可以用一副对联——(板书)“上联——孔子谦虚好学 下联——老子诲人不倦 横批——学无止境
同学们,孔子的虚心好学、老子的诲人不倦被世人称颂,正是他们做到了学无止境,才学识渊博,得到后人的敬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出对两位圣人的敬佩。
五、课堂总结,推荐作业
同学们,纪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对世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也因此被中国人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台湾和美国还将孔子的生日定为教师节。而今,孔子的故乡曲阜的“三孔”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让我们大家永远记住这千年的孔子。活到老,学到老。推荐作业:继续搜集有关孔子和老子的文化精髓,下节课交流。
六、板书设计:
孔子
拜师
老子 谦虚好学
诲人不倦 彬彬有礼
谦逊大度
学无止境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
二、整体回顾,再读再悟
提问:上节课,我们研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感受读出来。
先让学生自由练读。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再由老师引读。然后分小组演,推荐优秀小组在班上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三、开展读书汇报会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
四、板书设计:
孔子
拜师
老子
谦虚好学
诲人不倦 彬彬有礼
谦逊大度
学无止境
课后小结:
18《盘古开天地》
教材简说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
在说明“天和地还没有分开” 的背景之后,先是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了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
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学习目标: 1,知识: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技能: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神话故事.3,情感: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学习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预习课文,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教师教学准备:①制作多媒体课件。②在课前交流中,了解学情,沟通师生情感。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引起阅读期待
(一)播放孙悟空,哪吒,葫芦娃的动画片断,导入新课。
(二)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主要内容。2.提名认读生词,相机正音。3.引导学生了解并归纳课文主要内容。4.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5.初步理解中心句中的重点词“创造”的意思,指导书写“创造”。(二)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围绕“创造”质疑。2.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问题。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对那些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当即予以解决;对那些有思考价值,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问题,进行梳理,板书于黑板上,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书去解决;课堂解决不了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解答。
三、顺学而导,解决问题,读懂课文。
(一)解决“盘古为什么要创造宇宙?”的问题。1.提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提出的问题。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理解“混沌”的意思。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词语,教师可引导学生查字典,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正确的解释。
(二)解决“盘古怎样创造宇宙?”的问题。
1.引导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默读课文,思考相关的问题。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按学生找到的顺序,依次教学相关的段落。
2.读中品词析句,感受盘古的精神与表达的精妙。
(1)学生汇报交流,相机出示下列句子,引导学生重点研读: ①理解“抡”的意思。
②比较“拿”“提”“拎”与“抡”的不同,感悟盘古的力大、神勇,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③指导朗读,感受盘古劈开天地的力量和勇气。①调动学生生活积累,理解“轻”与“清”意思的不同。②引导学生读书并有所发现。
③交流学生的发现,感悟理解词语的方法及语言表达的精妙。a.通过“清”理解“浊”的意思,感悟利用反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b.在朗读中,感悟课文通过几组反义词,把天地形成的过程写得清楚、明白。
c.结合句子,进一步理解“混沌”的意思,体会联系上下文也是深入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2)引导学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开天辟地)
(3)引导学生在读懂第三段的基础上,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顶天立地)
3.指导朗读,展开想象,感受神奇和美丽。
(1)学生自读,找到自然段的中心句,体会中心句的作用。(2)边读边画出盘古身上发生的变化,感受变化的神奇。(3)指导朗读,把文字变成脑海中的画面,感受宇宙的美丽。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抓住“飘动的云”“奔流不息的江河”等词语展开想象,感受美丽。(4)拓展想象,丰富美丽。①师:盘古的身上是不是只有这些变化?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②启发想象,练习说话。(出示句式)
盘古的(),变成了()的()。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在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想象要合理、丰富。(5)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盘古创造的宇宙的美丽。
四、回归整体,升化认识。
(一)围绕板书,说说盘古是怎样创造的,明晰“创造”的含义。
(二)朗读、品味中心句。
(三)教师小结。1.归纳本节课的学习方法。2.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把这个神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生词。
2、有感情朗读全文,谈感受。
二、复述故事。
1.提示复述的线索,鼓励学生复述时加入自己的想象。2.学生自由练习。3.提名说,集体评议。
三、书写生字。
1.指导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教师重点指导。①指导易写错的字,如“降”。
②指导写左右结构的字,如“液”“滋”等。2.练习书写。
3.成果展示,师生评议。4.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①积累文中喜欢的词句,并抄写下来。
②引导学生关注第四自然段中描写事物特点的词语,如“隆隆的雷声”“飘动的云”,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宇宙的美丽。
四、布置作业
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准备参加“故事大王”的评选活动。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创造
顶天立地
身化万物
课后小结:
19、赵州桥
教材简析:
《赵州桥》是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全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重点介绍了赵州桥的结构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教学重点难点:
1、是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赵州桥,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二、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三、活动引路,读文识字
①开展读书“闯关”活动。
a.“闯关”总动员。讲清方法及规则,共设三关:字音关(读准字音)、句子关(读通句子)、感情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座两人互为“闯关员”与“守关员”。
b.学生自主读书,做“闯关”准备。(遇到生字新词,通过查阅工具书自行解决)
c.同桌分别“闯关”。一次没有闯过关者可以练习后再“闯关”。
②开展读书“展示会”活动。
a.“我会认”。卡片抽读生字词:“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b.“我会读”。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了解读书情况,相机纠正字音。
c.“我想读”。谁想读谁就站起来读。(侧重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课文)
四、巩固认字,指导写字
①“说”字。请同学当“小老师”,帮助大家明确写每个字的注意点。
②“写”字。“小老师”在田字格内示范写生字。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字。
③“查”字。同座互相查写的字。
五、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听写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批改、订正。
二、品读课文
①紧扣主线,研读课文。
读课文,想一想,再填空:赵州桥是一座()的桥。
②交流汇报,感悟课文。
a.历史悠久的桥。引导学生读一读文中的相关语句。
b.雄伟坚固的桥。引导学生通过读文中的语句或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来加以说明。
c.非常美观的桥。引导学生用多种琖来感悟文字,可以读一读,演一演,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龙的其他形态。
③上下联系,整合课文。
选择赵州桥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两个特点,用“不但……而且……”连起来说一说。怀着观赏、赞美的心情来读这两个自然段(试读、指读、对读)
三、突破难点,赞美赵州桥。
1.学生自主深入的学习课文的二三自然段,说说自己读懂什么?可自读,可与同伴合作学习。
2.教师巡同参与,顺学而导。
3.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
(1)“赵州桥非常雄伟。”总起句中的“雄伟”的本意和本课意思?读文中的几个数字,联系生活实际体会。
(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种设计”是哪种设计?有什么优点?这些优点能克服什么缺点?
(3)“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在这起什么作用?课文怎样把这句话写具体、生动的?
(4)理解句式“有的……有的……有的……”
4.交流: 课文学到这里,你对赵州桥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由桥想到造桥人的智慧和才干。)你心中会激起怎样的感情?(赞美、自豪)
5.有感情的朗读二三四自然段。(学生练读、试读,带着赞美、自豪之情。)
6.在朗读理解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并领悟语言描写特色,领会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又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
四、总结运用,介绍赵州桥。
1.假如你是一位导游,你打算怎样给来赵州桥的游客介绍?
(1)学生读书、思考。
(2)小组讨论、探讨表达方法。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指导学生从内容、语言表达、感情方面而考虑。
2.现场表演
(这一环节的设计能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锻炼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五 拓宽延伸,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桥的资料和图片,举办小小展览会。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有关桥梁方面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附:板书
课后小结: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材简析】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是一篇介绍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的略读课文。作者先从几方面(图画的年代图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目前保存的情况)对清明上河图做了简单的介绍。短短的几句话,所含信息量却很大。后面的几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先是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然后讲画上的街市热闹非凡,之后,选择了一个小的场景加以具体生动的描绘。最后,简单写出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画的鉴赏能力有限,课文又是略读课文,所以只能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抓重点的方法来引导全班讨论交流。【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读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难点】
由于《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画,三年级学生对画的鉴赏能力有限;课文是略读课文,只能粗知大意。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资料卡。【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揭题质疑,进入新课。
1、激趣导入:走进第五单元,我们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认识了古代的大思想家,欣赏了美丽的古代神话,走进了雄伟独特的赵州桥,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幅古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板书课题)
2、揭题质疑:引导学生解读“名扬中外”。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3、明晰课型:课题序号的右上方有个星号,表示这是略读课文。我们今天就根据阅读提示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明确学法,初步感知。
1、学生默读,思考:读了导读提示你知道了什么?((1)阅读方法:看图读文(2)课文描写了……)
2、自由阅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
3、师指名逐段读课文,正音。
4、初步感知:你知道了些什么?(学生汇报)
三、赏画读文,交流汇报。
1、引导看图。
师:这节课我们就用导读提示中“看图读文,图文对照”的方法来学习,默读2、3、4自然段思考画面上都有些什么?看看课文里是怎么写的。
2、学生汇报。(内容预设)
a、第二自然段。(人物丰富)
抓住 “五百多人、三百六十行”等词句,大声把这五百多个人物向大家做个介绍,感受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b、第三自然段。(街市热闹)
街市上有什么?什么最值得你来赞一赞?感受画家画技之高超。c、第四自然段。(情景传神)
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看,桥头到了(出示图片)
d、自己读课文,图文对照,看看课文里描写的场景,你能在图中找到吗?
给大家讲解这个生动的画面。
教师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3、教师小结:《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真是画中瑰宝,不愧为:(读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过渡:同学们通过自己读课文,读懂了这么多关于这幅画的内容,真不简单。为了把刚才读懂的内容长久保存,请同学们再快速默读课文,和同桌商量着一起完成这张资料卡。
四、整理资料,总结课堂
1、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填写资料卡。画名
年代 作者
大小
画面内容
历史价值
我佩服的地方
2、交流资料卡。
3、师小结:有了这张资料卡,我们就能用最简洁的话来向人们介绍这幅画了。如果你是一个小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这幅画呢?(引导学生简单复述课文。)
五、全景赏画、升华情感。
1、播放《清明上河图》全景图。
2、请同学们一边看一边找,看看是否能从画中找到你刚才读到的内容。
3、总结:同学们,《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的国宝,今天我们只是借助多媒体远远看了这幅画,不过,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真正的画现在放在故宫博物院。希望大家去北京旅游的时候千万别忘记去亲眼看看这幅稀世之作,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六、作业
《清明上河图》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珍宝,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请把《清明上河图》介绍给你的父母。【板书设计】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人 物——丰富 清明上河图 街 市——热闹
情 景——传神
课后小结;
语文园地五
学习目标
1、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2、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3、读背十二生肖。
4、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一、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自由简单汇报。
剪、扎、编、织、绣、雕、塑、绘、刻……
3、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2、汇报交流。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介绍同样的传统文化的同学自由组成活动小组2——4人,确定负责人。
2、组内交流,确定汇报方式。
3、集体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问。4、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哪个小组完成得好。
习作
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利用口语交际的方式,看到听到了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 指名自由交流。
2、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
3、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4、确定想写的内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
5、在交流和评价习作时,可以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增进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6、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习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日积月累
一、读读背背
1、观察书上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
2、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或学生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
4、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
十二生肖与十二时辰是-一对应的。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也是如此一一对应。
中国的生肖邮票:1980年,我国发行了申猴邮票,这是第一轮生肖邮票中的第一枚。1981年发行的酉鸡邮票,1982年发行的戌狗邮票,1983年发行的亥猪邮票,1984年发行的子鼠邮票。我国从1992年开始发行第二轮生肖邮票。
二、读读认认
1、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
3、开火车组词认读生字。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1~62页例2,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2~4题。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提供的总数,计算出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通过不同的途径采用不同的.方法寻找不同的答案。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认识到规律来源于生活,培养运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去揭示,更用应用于实际生活,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习重难点:能根据提供的总数,计算出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并能正确处理有余数的情况。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上一节课,你在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已经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2.预习
(1)会议桌上按2盆菊花,1盆月季花的顺序摆放鲜花,一共要放24盆,这其中有( )盆菊花。
(2)△△△○□△△△○□△△△○□……,在前32个图形中,一共有( )个△。
3.质疑:
二、合作交流
1.教学例2。
(1)兔子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2)先求出什么?再求什么?也就是把每几只兔看作一组?18只兔可以分为几组?每组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
(3)你能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
2.全班交流解惑,教师点拨引导。
(1)讨论例2
说出你是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以及解题步骤?
(2)比较各种解法,进行优化。
你认为用哪种方法比较好?
3.讨论“试一试”。
(1)第一步计算余下的“2”表示的是什么?
(2)如果一共40只兔子,你会计算出灰兔、白兔各有多少只吗?
(3)在小组中说出完整的解题过程。
三、巩固提升
1.完成练习十第2、4题
2.完成练习十第3题
除法计算时余下的2天是星期几?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一练第1、2题。
2.XX年3月1日是星期一,你能求出三月份休息了多少天吗?上了多少天课吗?
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
教学内容:
1、24时记时法。
2、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3、实践活动——周末一天的安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某一时刻,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换算。
2、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解答一些经过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某一时刻,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换算。
2、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解答一些经过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
1、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某一时刻,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换算。
2、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解答一些经过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1、24时记时法………………………………………………………1课时
2、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1课时
3、实践活动——周末一天的安排…………………………………1课时
10.13 公开课《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28页例
3、例4。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和连加连减(带小括号)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并能说出计算的思路。
2.在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竖式的简便写法,发展分析,思考能力;在探索连加连减(带小括号)的过程中,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算、笔算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分析、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掌握连加连减(带小括号)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虽然处于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并且一年级时也对混合运算和带括号运算有过初步学习,因此学生在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时间短、思维活跃,要求课堂知识设计要有吸引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课件出示前两节学过的连加连减(不带括号)题目:56+12+17= 67-37-14= 学生分男女生竞赛,用投影展示格式规范、计算正确的同学作业,并来说计算方法。
2、展示情境图。师:同学们,这是我班同学做有关公交车上下乘客调查时所拍的图片,根据我班同学的调查,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点名学生回答)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师:根据我们得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25人下车后,车上还有多少人? 生2:28人上车后,车上还有多少人?
师:你们能尝试着在练习本上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吗?
师巡视,并用投影仪展示书写规范、计算正确的练习。对他们提出表扬。师:我知道大家都特别聪明,你能告诉我和大家,怎么列综合算式吗?把你知道的悄悄告诉你的同桌,看看你们的想法是否一样。生:67-25+28 师:非常好。这是我们这节课重点学习的加减混合运算(带学生一起读)。谁能告诉大家“67-25”什么意思,“+28”又是什么意思。
生:分别是25人下车后,车上的人数和上车28人后车上的人数。
师:我们学过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你能把这个加减混合式子用竖式计算出来吗? 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并用课件重点强调简写方法。引导学生用“67+28-25”再次来计算此题,并说明每一式子的含义。
2、接着这一情景,继续学习例4.师:这是汽车继续向前行驶,到了学校门口时有47人下车,一会儿又有16人下车,你能帮老师算算车上还剩多少人吗? 生:70-47-16 师:同学们你们想的和老师一样,老师是这样算的你看对吗?(展示课件)生:不对!
师:哪里有问题?怎么就不对了? 生:没有写退位点。
师:你们观察的可真仔细。你们再仔细想想,还有其他方法吗?同桌讨论一下吧。师提示,两次一共下了多少人。生:用70减去两次一共下的人数。师:谁赞同他说的?怎么列综合算式呢? 生:70-(47+16)
师:这位同学请到了我们的好朋友小括号。我们刚才学会了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你能再来计算一下带括号的吗? 生演算,师巡视,并用投影展示。师:观察一下,这个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有简便方法吗? 生思考后回答没有。
三、巩固练习,强化提升
师:你们学会了吗?敢不敢来挑战一下? 生:敢。
出示课件练习题: 56+34-20= 32+(55-46)= 71-(65-43)=
四、课堂小结,回味反刍 师:这节课我们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总结: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和带小括号的连加连减。
教学反思:
1、例3讲的过细,由于前面学过连加连减,本例题不讲孩子也会,没必要浪费这么多时间,导致后面时间太紧张。时间分配还是大问题。
2、本节课是在多媒体进行的,有12为家长参与,并有20多位老师,学生在这环境中不能正常发挥,而我没能及时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应采用奖励小星星等多种方法来激励孩子。
3、孩子的思维灵活,你若给孩子制造更多的条件,那么孩子越是怯懦。这节课我的最大失败之处是没有把问题放开,给孩子的限制太多。
4、提示过多。这些问题孩子们能想到,可是我提示的多,孩子思考的就少,孩子也越是不敢大胆发言。
每一次的上课,都是我宝贵的经历;每一节上课出现的问题,都是我成长中必须要走的弯路。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第五单元: 加与减
教学内容: P43~44 买电器
教学目的: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发展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卡、计数器、人民币学具等.教学过程
活动一:买家电
1、师:谁能告诉大家,你家都有哪些电器?
2、师:看来小朋友们对电器都很熟悉,那张老师想请小朋友们跟我去买电器,帮我参考一下价钱,好吗?
(课件显示:四幅电器图)
3、师:现在谁能告诉大家,图上都有哪些数学信息?
4、师: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5、看来小朋友们提的问题可真不少,张老师想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视机,共花多少钱呢?请你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500+800=1300(元)
你们是怎样算出1300元的?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学具,请你们利用学具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6、师:谁能先说说本小组内其他同学的算法,再说自己的?
课件演示两种算法的计算过程。
7、师:看来呀,小朋友们的想法都很正确,现在,老师还想知道一台电视机比一台洗衣机贵多少钱?你们能解决吗?试一试。
8、师:谢谢小朋友们刚才帮了我一个大忙,真棒!现在你能帮自己家也添置一些电器吗?在练习本上算一算,你需要花多少钱?
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板书算式。
很好,大家都有这么多种不同的买法,请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与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9、师小结。
活动二:练一练
1、师:小朋友们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但是要想算得又对又快,还得进行一定的练习,你们敢不敢试试?
(1)做练习卡上的第一题“我会做”。
(2)做练习卡上的第二题“我能行”。
(3)做练习卡上的第三题“我真棒”。
活动三:说一说
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吗?
第二课时
回收废电池
教学内容:P45~46 回收废电池
教学目的: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法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教具:ppt、小黑板.学具:计数器。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废旧电池的危害吗?指名回答。
教师讲解: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一颗钮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你们快想想办法,用过的废电池应该怎么处理呢?
对,我们应该集中回收,不随便丢弃。这节数学课我们就围绕回收废电池这一主题学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玩中学
1、看一看。借助情境图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1)、出示图表。同学们,童星小学从本学期起开展了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活动。这是该校二年级各班在开展活动以来回收废电池的情况。2)、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先自己想一想,在与小伙伴们说一说。3)、那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发现的数学问题汇报出来?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可能会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关于加法或减法的问题,只要问题提的合理,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肯定。最后,教师在交待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加法的有关问题。
2、算一算。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解决“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试。
教师板书:122+77= 看算式,试着估算出的数大约是多少。
指生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进行计算。122+77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先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各小组展示算法并进行汇报。
强调: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完成第45页的试一试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计算,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指正,予以辅导。
(2)解决“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方法同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解决。
学生要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即“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
还可以采用凑整
十、整百的方法进行计算。
完成第45页的试一试的题目。(3)解决“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结合本班的数学情况,让学生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完成第54页的试一试的题目。
3.想一想。师生共同总结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三位数得比算加法,大家想一想,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和两位数的笔算加法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谁能对照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说说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应该怎样做?
学中做 完成教材第46页的第1、2题。
做中得 完成第46页的第3、4题
第三课时
十年的变化
教学内容:P47~48 十年的变化
教学目的: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三位数加法中的“进位”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ppt、小黑板。学具: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课件出示青山县野生动物园十年前和现在的图片。
二、探索新知
1.让同学说说野生动物园十年来动物种类发生的变化。
学生:环境好了,动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原来只有87种,现在增加了139种。)
过渡: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算一算。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解决“野生动物园现在有多少种动物?” 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87+139= 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
进行计算。87+139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汇报、交流。7
+1 3 9
2 6
注意: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3、试一试,完成p47 用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让同学上黑板演示。
4、学中做完成教材第48页的1~5题。
三、小结课堂
第四课时
小小图书馆
教学内容:P49~50 小小图书馆
教学目的: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 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三位数减法中的“退位”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ppt、小黑板。学具:计数器。
教学过程
课件导入。
课外小组的同学非常喜欢读书,他们经常在午饭后到小小图书馆里汲取新鲜的养分,看,它们正聚精会神地学知识呢!
玩中学
1、看一看。
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你们知道“小小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吗?(出示统计表。)谁能说说,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
先独立思考,再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过渡: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算一算。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解决“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教师板书239-118= 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
进行计算。239-118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汇报、交流。
3、提一提。
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求“两种书的差” 的问题。
根据藏书情况表,你能提出哪些求差的数学问题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让学生尝试利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出来。
指名汇报的数,并说出计算过程。
4、解决“科技书比连环画少多少本”。
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让学生口头列式118-57=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
进行计算。118-57怎样计算呢?1 8
+ 44
256
300 3.完成p56页计算并验算。
学生独立解决,让同学上黑板板书。
三、新知运用
完成p57页试一试习题
四、巩固提高
完成p57、58页“练一练”1~6题
过渡: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五、小结课堂。
第七课时
练习四
教学内容: P59~61 练习四
教学目的:
1.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练习,巩固整
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挂图、ppt
教学过程
道具。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1 玩中学
1、学生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2题。
教师启发学生先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找到最大数与最小数,怎样确定哪两个数的和最大,哪两个数的和最小,哪两个数的差最小。
2、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3、4题。
让学生在独立计算的基础上自觉的进行验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5题。
引导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
4、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6题。
让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7题。
6、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8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并比较出得数的大小后,再交流各自的解答过程。
7、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9题
让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10题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指名反馈。
9、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11题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指名反馈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3~64页例1、例2和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3题。
学习目标:
1.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学习重难点: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回想一下,过去我们学习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2.预习
(1)王大伯用20根1米长的小棒围成一个长方形,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2)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
3.质疑:
二、合作交流
1.教学例1。
(1)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需要我们做什么?
(2)用18根同样长的小棒能围成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如果宽是1米,长是几米?宽是2米,长是几米?……
(3)你能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
2.教学例2。
(1)题目问有多少种订法,能举例说说怎么订杂志算一种订法吗?
(2)“最少订阅1本,最多订阅3本”是什么意思?
(3)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列举时,先考虑订阅几本的情况?接着又要怎样思考呢?
3.全班交流解惑,教师点拨引导。
(1)讨论例1
①你能把符合要求的长和宽一一列举出来吗?并找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吗?
②联系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说说你有什么体会?小组交流。
③比较这些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2)讨论例2
①把你的解题方法在小组内交流。
②你认为要得到全部答案,列举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提升
1.完成练一练
2.完成练习十一第1、2题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
2.布袋中有4个黄球,3个绿球,从中任意摸出2个球,可能会得到什么颜色的球?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发布时间:2024-05-01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小学第五单元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
发布时间:2023-11-01
老师在上课前需要有教案课件,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上课时老师要按照教案课件来实施,写好教案课件的重点在哪里?我们为您特别准备的“五下美术教案”一定能够满足您的需求,请点击查看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发布时间:2023-11-13
写作可以提升个人修养和实力,作文是个人人生经验和思考的积累和表达。要写好作文,除了要多读书外还要多加练习,你平时有没有收集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您准备的“小学六年级第五单元作文”,希望您能认真阅读!...
发布时间:2024-04-19
活法第五章读后感范文 篇1 读《活法》之人生的意义在于灵魂的修炼。 所谓今生,是一个为了提高身心修养而得到的期限,是为了修炼灵魂而得到的场所。人生是思维所结的果实。 作者在谈论自己的一些人生经历时,更注重做人的准则,砥砺人格、磨练精神,在处世原则上做一个好人。我认为在工作上磨练心志,修养身心要...
发布时间:2024-02-04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龙,包括3篇主题课文:《龙的传人》、《大人们这样说》、《叶公好龙》,还有一个语文天地。本单元的3篇课文,通过对龙的形象地描述、说明以及介绍它的诗歌和古文的介绍,向学生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龙,并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
发布时间:2024-04-30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五年级优秀英语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五下英语教案 篇1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要上五下内容的语篇教学示范课,范围是四至六单元的“Read and wr...
发布时间:2023-12-04
时间飞逝,新学期即将来临,为了有效利用教学时间,我们应该提前制定好教学计划。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一篇学科教学计划呢?经过深入调查和分析,编辑为您带来了独具创意的“五单元教学计划”,希望您能多关注我们网站的最新动态,以便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情况!...
发布时间:2023-10-21
我特别推荐“五单元教学计划”,你一定要尝试一下。我建议你将这个网页收藏起来,方便复习。转眼间,新学期就要开始了,老师们开始制定新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老师才能灵活从容地授课。...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范文14篇
文件夹最新文章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