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教案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1-29 浏览:94764

行道树教案(优选4篇)

2025-01-29 17:50:16

【#实用文# #行道树教案(优选4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认真编写教案至关重要。教案有助于我们明确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写教案时需注意多个方面。以下是关于“行道树”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行道树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②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2、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或许你们都知道,散文往往也有诗一般的语言,老师在课余发现了一篇让老师非常喜欢的散文,现在先让我配上音乐给你们读一遍,好吗?你们听听看,这篇文章像一首抒情诗,像一幅风景画,还是像一曲赞歌。听完之后,希望同学们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感受,好吗?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1、由老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完后谈自己的感受(可以从语言等各个方面来谈)。

2、师述:同学们说得真好,我相信你们也和我一样喜欢这篇文章,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课文,题目是《行道树》(板书课题和作者)(生齐读作者简介)

3、师问:从全文来看你们觉得文中所写的行道树给你怎样的感觉?只用一两句话讲讲你的感觉,可以畅所欲言。

(生各抒己见)例如:生:行道树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师给予肯定的鼓励:好!几位同学能根据文章的内容来谈自己的看法,很不错。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1、师:同学们对文章已经有了整体的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还要深入理解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具体探究。同学们以四人为小组进行“合作探究”。

2、师出示小黑板上的问题:

作为行道树要有哪些条件?(或行道树身上体现了什么特点?)

师提示:要根据文意来理解,也就是从哪个词语或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作为行道树要有哪些条件?(或行道树身上体现了什么特点?)。

师述要求:合作探究时要边讨论,边划边记。(可以热烈点)

回答问题时话要讲完整,还要做到说话要有理有据。

同学在回答时,其余的同学要认真听,还要边听边记下他所说的要点。

3、(学生分小组学习,老师行间指导,约5分钟后)同学发言:

(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稍加评议。可引导学生朗读句子或段落,在这个过程中师注意学生读错的字词,应及时纠正。)

生1:从“堕落”一词中能知道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了原始森林,他们的同伴们可以很舒服的在原始森林里玩而他们只能在充满灰尘的城市里。“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这里可以看出行道树必须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具有平凡的外表。

师:很好,请你带感情的把你刚才找的句子读一遍好吗?(生朗读)

生2:从“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天献出浓阴”这句话中的“勤生绿叶”“献出浓阴”可以看出行道树有很多树叶,而且是毫无怨言。所以说行道树毫无怨言的生长很多树叶。

师:他的理由很充分,请全班都大声的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好不好?(全班齐读)

生3:从“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牙龈咬得酸痛,直等到直等到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中可以看出行道树的内心是痛苦的而他们是那么的平凡,他们不被人所注意。所以那些树应该不是高昂着“脑袋”的。

行道树的树冠应该是微微低着的。

师:很精彩,大家为他鼓掌。(全班鼓掌)

生4:从“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中可以看出。

行道树的树冠不该是低垂着的

师:很好,还有补充的吗?

生5:从“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中也能看出,尽管人们对城市里这么糟糕的环境感到麻木,树感到自己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它们从来没有后悔还是为自己能为人们奉献自己的力量而高兴。

师追问: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你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呢?

(学生自由发言)

4、师小结:大家的点评真是精彩。是的,行道树正象征了这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这些人叫奉献者,他们都是“以苦为乐”的.,都具有“奉献的精神”。文章正是通过行道树内心世界的独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5、板书设计比赛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把行道树的特点都概括出来了,现在老师要求大家用简洁的词句把这些特点写出来,假如能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更好,比如:画一棵树,然后在写上特点,或可以用箭头连接,或其他的形式也可以。以大组为单位,各派一位代表上台板演。你们可以推荐一位字写得比较好的或画画的好的同学上来。看看哪一组设计的最好。

(1) 先讨论然后各组派代表上台板演。

(2) 师生评议,评出较好的板书。(师鼓励)

四、拓展延伸、迁移训练

师:假如你是一棵树,你将选择在什么环境中生活?为什么?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你是

怎么做的?

(生各抒己见,师给予肯定的评价)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是呀,不管我们选择在哪里,最重要的是我们都要有一棵为他人着想的心,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

(机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

六、配乐齐读、学生感悟。

七、布置作业:

1、找出文中的佳句,摘在作业本上。

2、以《路灯》为题目仿写课文。

3、阅读张晓风的其他散文。

行道树教案 篇2

教学设计

认知领域:

a.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要养成书法练字习惯。

b.快乐读书,有感情朗读全文,体味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c.能找出“文眼”句,并指出它的关键词。

情感领域:学完课文之后,能多角度说出类似行道树的人和事物。

技能领域:能小结本文的写作技巧,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咀嚼“神圣”“痛苦”“深沉”三个关键词、领悟“文眼”句,并据此说出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

理解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学习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教学步骤:

一、一分钟在生活中学语文

主题:张扬个性我要说

要求:一句话说保亭,你当导游愿意吗?

二、导语设计:

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立在公路两旁的树叫什么树吗?那你们想不想了解行道树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国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为我们描绘的行道树。(板书文题、作者)

2、作者简介:张晓风,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中国台湾东吴大学。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皆评价甚高。(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作者)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一读需要积累的词语,结合注释和词典,疏解字词。

2.一分钟书法练字主题:施展特长,我要写。要求:踏踏实实做人,工工整整写字。

3.朗读感知课文主题:读书使我快乐,我要读。

要求:

1、学生自选自读一句。

2、推荐两名学生朗读全文。

三、研读课文,探究主旨

1.说说行道树在城市里干什么?没有行道树会怎样?

2.研读主旨句,合作探究

(1)课文用什么词来形容行道树的'事业?v(神圣——社会需要人们需要)

(2)从事“神圣事业”的行道树在城市里生活得怎么样?重点写什么?用什么手法来写?(一身烟尘寂寞孤独苦熬玩凉凉的云繁弦急管灯红酒绿)

(3)面对痛苦行道树作出了怎样的选择?这说明行道树具有怎样的精神?(舍己为人无私奉献)

(4)、拓展运用

a、本文只是在赞扬行道树吗?(不是)。是在借行道树赞扬奉献者,赞颂无私奉献的精神。那么,你发现身边的行道树了吗?说说你对他们的印象。

b、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写法。

1、本文以第几人称来写行道树?这样写好吗?-----用拟人手法、采用第一人称自述——使文章更亲切、自然,富有感染力。

2、本文运用什么手法写行道树?

对比手法的运用——使文中行道树作为无私奉献者的形象更加鲜明(文中有两处对比)

a、行道树与原始森林中的同伴在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方面的对比

b、行道树在孤独中苦熬与人们沉浸在欢快的夜生活中进行对比

本文运用什么写法突出文章中心?

运用首尾呼应的写法,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四、布置作业

(1)课外摘录有关“人生与奉献”的名人名言。

(2)寻找生活中事物,赋予其特殊的品格,写一篇托物言志的短文。

五、小结全文

行道树的事业是神圣的,因为它蕴蓄着深沉;行道树的形象是感人的,因为它是无私奉献者的写照。

六、告别语:我们临高角是红色旅游景点,欢迎同学们来到热血丰碑公园!

板书设计

神圣——社会需要,人们需要

行道树

痛苦——满身烟尘,寂寞孤独

张晓风

深沉——舍己为人,无私奉献

奉献者

(托物言志)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设计“一分钟生活中学语文”专题。只重说,不求说好。学生说多了,自然会好;“一分钟书法练字”专题。只重学,不求评,只要每节课学生想写,三年后中考学生就不会在有“龙飞凤舞”。“五分钟快乐读书”专题。只求快乐读书,不谈优劣,师评十秒钟不如再让学生多读十秒钟,只要快乐读书,学生没有读不好的。

行道树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几个词语。理解课文中的几个重点句子。

2、认识行道树的特点,了解作者赞美的是一种什么精神。

3、结合生活实际,体验付出的同时也有收获。培养学生为人为己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

1、认识行道树的特点,了解其精神。

2、体会付出的同时也有收获。

教学时数:

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欣赏xx同学画的一幅画,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画面的内容。(生答:画面上有一条马路,旁边有很多花草树木。)不错,哪位同学能说得再具体一些呢?(生答:画面上有一条弯曲的马路,路旁有许多行道树。)说的太好了,你喜欢这些行道树吗?同学们,你们喜欢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呢?是喜欢xx同学画得好呢?还是喜欢行道树本身呢?好!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国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为我们描绘的行道树(板书课题)看看我们所喜欢的行道树是怎样的'一种树。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继续默读课文,思考:行道树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

3、请同学们把自己在自读过程中找到的行道树的特点和“忧愁”、“快乐”的内容写到黑板上。人人都可以上去写,写完以后还可以上去补充。在各自的答案后面写上自己的名字。

4、根据学生写上去的情况,分析、评价、归类。师生一起讨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需要修改的,哪些是不对的,哪些是照抄原文的,哪些是用自己话概括的。指导学生怎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然后明确作者在赞美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5、小组讨论:怎样理解“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句话?你对行道树的精神怎么看的?教师指导:可以把这句话分开来,分别理解“神圣的事业”、“痛苦”、“深沉”的含义,再把它们合起来理解,对行道树的精神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只要言之有理。

6、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再明确这句话的含义,明确对行道树精神应该有什么样的看法。

7、让学生再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共同解决。

三、赏读课文,领悟美感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再次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内涵美、然后集体赏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花草树木本无情,只因观察者充满感情地观察,万物才有了灵性。请你带着情感去观察某一事物,然后以这一事物的口吻写一段话。

行道树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自由朗读、为课题加修饰语,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并选择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结合生活体验感受行道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3、以“我是一棵树”为题说一段话。

教学重点:

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感受行道树的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设计:

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想

导入新课

假设自己是一棵树,说说自己更喜欢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

出示森林、盆景的图片。

问学生你愿意来到城市做一棵行道树吗?

揭示课题。

启动简洁有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遇到读不准的字查字典,并注上拼音。

学生自读课文。

为课题加上修饰语。

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正音。

出示幻灯片:

( 的)行道树

培养学生养成查字典的学习习惯。

通过为课题家修饰语,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合作探究

学生细读课文,提出问题。

小组交流,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

学生在大班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提的问题:

①“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②“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③“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④“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⑤“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结合生活体验,说说生活中像行道树一样的人。

探究是一个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介绍本堂课探究的操作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多做鼓励性评价。

抓住“神圣的事业是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进行深挖。

(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行道树的痛苦,这些痛苦带来了怎样的深沉,为什么说是神圣的事业。)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文中的行道树就像是生活中的人,生活中有像行道树这样的人吗?

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通过讨论交流,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抓住文章的核心语句进行深挖,以点带面。

在体味语言的同时指导学生朗读。

有助于加深对行道树奉献精神的理解,形成学生的独特体验。

拓展延伸:

以“我是一棵树”为题,说说自己喜欢做怎样的树,喜欢在怎样的环境中生长。

多做激励性评价。

教师小结。

通过想象,进一步调动个人的学习体验。

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

必做:美读课文三遍。

选做:以“我是一棵树“写一片段。

作业分层次。

  • w
    树剪纸教案

    发布时间:2024-09-07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剪纸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树剪纸教案 篇1  课题 剪纸艺术  【课题】剪纸艺术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向同学们传递以下几个方面的知...

  • w
    大班社会树教案

    发布时间:2024-09-29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树真好》,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大班社会树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发挥主人翁...

  • w
    树简笔画教案

    发布时间:2024-05-23

    树简笔画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使幼儿知道树木的多种用途。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树对人,对环境的主要作用。  3、激发幼儿爱护树木的感情。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发动幼儿搜集关于树的多种用途的资料;录象资料。  ...

  • w
    数学必修3教案优选4篇

    发布时间:2023-12-25

    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经过仔细挑选后发现,“数学必修3教案”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教案和课件是每位教师在备课和上课中必备的工具,只要我们老师在撰写时认真负责,就能够满足教学的需求。教案更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支柱,其内容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 w
    有趣的树教案8篇

    发布时间:2024-06-05

    有趣的树教案 篇1  一、 活动目的:  1﹑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圣诞节的有关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种不同的构思、设计和制作。 2﹑能力发展目标: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培养其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提...

  • w
    《那树》教案通用10篇

    发布时间:2024-10-21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那树》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那树》教案 篇1  一、回顾前文,导入新课  1.《去年的树》中鸟和树这对好朋友那份浓浓的友情让我...

  • w
    秋天的树美术教案

    发布时间:2024-03-27

    以下是由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为大家整理的“秋天的树美术教案”,读完这篇文章您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 教案是教师的工具之一,承载着难点和注重的方向。...

  • w
    大班秋天的树教案

    发布时间:2023-10-14

    欢迎阅读好工具范文网小编的文章,可以让您更好地了解“大班秋天的树教案”。我们希望通过提供这些工具,能够帮助您更快地完成任务并取得成功。作为一位教师,写教案和课件是不可或缺的任务,所以如果还没有完成的话,需要引起注意。教案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