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人生七年观后感范文系列(12篇)

人生七年观后感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3-10-20

人生七年观后感范文系列(12篇)

2023-10-20 19:03:18

人生七年观后感范文【篇1】

英国有部很了不起的的纪录片,一个导演可能初衷是想验证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旧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去年的56岁。几十年过去了,当初的想法被证明是对的.

这是十四个孩子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安德鲁,那个在第三集出现从小就开始看报纸的那个男孩子,他对自己的未来方向很明确,初高中上什么学校,大学上什么学校,以后要从事什么行业,什么职业,他心里一直有个方向。

安德鲁的事业相当不错,同事关系非常不错,安德鲁社会地位也高。当然,安德鲁的婚姻也相当不错,两人在一起28年,双方没有离过婚(相比其他很多孩子的婚姻,安德鲁是个例外),安德鲁的收入水平可以让妻子在家安心当全职太太;两个孩子也在父母的栽培下,顺利成长,并受过好的大学教育,生活也过得非常好。

人生七年观后感范文【篇2】

人生七年观后感1这是一部让人由衷赞叹的纪录片,以其独特的拍摄题材和视角,成为影像纪录史上的奇迹。

1964年,著名导演迈克尔·艾普泰德michael apted还是刚入行没多久的小伙子,他决心拍摄一部反映英国人生活和西方人文的纪录片,于是他采访了一大批英国各地的7岁的小孩,用摄像机记录下来他们的音容笑貌,采访他们谈及自己的生活现状和心中的愿望,最终选定了14个小朋友的影像集合出品1964年的“成长系列之7岁篇”。以后每隔7年,迈克尔·艾普泰德就再次找到当年那14个孩子,记录下此时的他们,7年时间的人生历程,7年来的他们的人生变化和对生活的感悟。

到xx年为止,这个成长系列从1964年开始的7岁篇,拍摄了14岁篇,21岁篇,28岁篇,35岁篇,42岁篇,49岁篇,一直到56岁篇。

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难看到自己的成长道路。即使到了中年,回首往事,7、14岁的时候也显得模糊不清,甚至看不到别人的成长过程。在看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看到随着岁月的流逝,看着社会和时代的沧桑变化,看着14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变成发福秃顶的中年人,看着他们经历事业上的变化,爱情婚姻生活的变故,有一份难言的感受涌现在我的心头。

知道这个纪录片,还要感谢一个博友anny在我的博文“命运天注定”后面的留评:同意你所说的,《56up》已经说尽了,西游记也说了,孙悟空再怎么变花样,也逃不脱五指山。

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在网上搜索“56up”,发现它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系列反映英国社会一些普通人半个世纪真实生活命运的纪录片。前一阵儿**下来,但没有马上看,近来静下心来,抽空把一共11集(7,14,21,28,35,42岁各一集,49岁两集,56岁三集)**全部看完。

影片中的14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

约翰、安德鲁和查尔斯来自精英家庭,在私立学校学习。

布鲁斯、尼尔和彼得来自中产阶级家庭,来自古老的工业城市利物浦;

尼克出身于约克郡的偏远农村家庭;

苏西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女孩,从小就接受巴蕾训练。她的家人在苏格兰有一座度假别墅。

托尼和三个女孩,林恩,杰基和苏珊,出生在伦敦东部的贫民窟。他们是社会的底层;

西蒙和保罗在福利院长大,没有父母的照顾,这是社会的最底水平;

读完这一系列,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的成长环境、遗传和性格对一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这些感慨:

早婚早育会影响生活的设计和发展。要有耐心等待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

一个人的体重基本上与他的阶级相符。精英可以更好地管理一切,包括他们的身体;

3 知识改变命运。受教育程度高的,更容易获得较好的生活;

孩子的数量与经济状况和受教育程度有关。经济状况好、受教育程度高,生育孩子少;反之,经济状况差、受教育程度低,生育孩子多。同时,儿童数量过多,进而影响人类的发展和生活质量。

婚姻的幸福感与知识水平关系不大,与人格情商关系更大;

6 父母的学***和智商遗传明显,大体上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看了这部电影,我最深的感受可以概括为:自律的人更容易成功,享受自由的生活;

人生七年观后感2在一次看校内论坛的十大帖子的时候,看见了bbc纪录片《地球上最热的地方》的推荐。看完了那个纪录片之后,顺便闲逛,就发现了这个名为“人生七年”的纪录片。当时,我想,这是否意味着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七年?

因为好奇,它记录了英国14个孩子7岁时的想法。当他们又回到14或28岁的时候,最新的更新甚至是xx的56岁。对于人生故事,我向来充满了各种疑问,也有极大兴趣搜集各种版本。于是我饶有兴趣地从,...

一直看到了。今天下午看完56up之后,躺在床上睡午觉,各个人物的故事有些错综复杂,让我没能一一记清楚,于是决定仔细地再看一遍,认真提炼一些或许有用的线索。

有那么多,但如果你没有时间,你可以从看最后一个得到很多。

以下是个人剧情分析。

1.苏sue

她是三个女孩中比较活泼的一个。她21岁在一家旅游公司工作,24岁结婚,有两个孩子。当时,她认为婚姻和孩子是一对一的。但后来我觉得过早结婚会错过完全成为我自己的重要阶段。35岁时离婚,42岁再婚,父母在她35~42岁之间的照顾小孩上帮了很多忙。

42岁开始在伦敦的某大学做课程安排,到49岁时已成为行政主管,自己觉得挺幸运。直到56岁时,对婚姻和生活都比较满意。

当被问及对于过去的选择是否有另外的想法时,说:认为现在这样挺好的,并不想思考过去如果能重新选择会怎样。这是不错的态度。

2.保罗paul

7岁时,他在美国寄养家庭,梦想成为一名警察,后来在建筑工地上作建筑工人。成长中逐渐克服了不擅长表达情感的问题。工作的问题使他丧失了一些信心,他仍在努力为自己的晚年建立更多的信心。

20岁时卖掉房子,与女友一同游澳大利亚,这段时间让他们互相了解与信任。28岁时,她嫁给了苏珊,育有一女一子。

假日时他经常与子女一同出游,他认为教育很重要,人读的书是带不走的。而孩子教会他无论读书与否,任何人都会有用处,即使只是关怀别人。后来,夫妻俩在养老村工作,妻子从事教育工作,他负责所有的房屋维修。

有一个特点是比较喜欢与年长的人相处。在谈到自己的学习时,他承认自己学习并不努力,但认为需要改革教育体制,让人们喜欢学习。

3.尼尔neil

小时候很活泼可爱,曾想读哈佛大学,未进,就读于亚伯丁大学,一学期后辍学。21岁时当了建筑工人,28岁时成为了流浪汉,35岁时居住到了社会住宅。在20多岁时他认为自己的优点是任何情况下都能继续下去,而缺点是无法作出积极的行为。

42岁时他成为了伦敦议会的自由民主党成员,49岁时则成为了地方议会的议员,搜集民意并反映,以使它们成为真实。他说从来没见过自己的意愿成为真实,我想着或许是他成为议员的动机之一,他现在帮助人们实现他们的意愿,尽量不让它们的想法被忽视。这样经历过那么多挫折而千疮百孔的心灵,仍然愿意为社区做事。

他也一直想成为一个作家,写了许多文字却未收到关注。

大部分情况下他很孤独,谈了很多次恋爱并未成功。但他也很享受朋友的陪伴。

4.彼得peter

与尼尔在幼年时是比较好的玩伴。7岁那年拍摄的镜头里,他比较内向而沉默寡言。之后读了伦敦大学的历史系,先从事教职,并在当时对政治表达了青年人的普遍不满的想法,但影片公开后社会上部分人对其恶意攻击,导致其之后不参与拍摄,直到56up.

之后因对教育事业失望而离开杏坛,学***并考取公务员,在工作中遇到了第二任妻子,并生养了一女一子,其说皆发展得不错。与妻子组成了乐团。

有时候回顾人生,会希望当时做出不同的决定或用不同的方式做,但认为人生不是用来反悔的,是用来实践的,而他的人生总体没有太多的妥协,与希望走出的就总体而言是一致的。

5.杰西jacky

三个女孩之一,胖胖的那个。21岁时与米克结婚,约定不要小孩,但在35岁之前离婚后还是有一个儿子查理。之后遇到了艾恩,又有了两个孩子。

与第二任丈夫一直居住在同一地区,在56up中,孙女出世,但丈夫因车祸而去世,丈夫的母亲和丈夫一样患了癌症并且是晚期,但丈夫的母亲对她非常好,帮助她度过困难时期。

有比较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在56up中提到领残障救济金已14年了,但最近救济金一直在缩水,而她知道有人在冒领,因而对此制度表示不满。人生苦短,但仍然要努力去活,也正在寻找伴侣。

6.苏西suzy

小时被送到寄宿学校念书,父母离异,比较颓废,14岁时反对节目拍摄。16岁时辍学,到巴黎,21岁参与节目时抽烟比较厉害,对未来有很多的不确定。28岁时已婚,有三个孩子,之后一直到56岁都比较稳定。

婚姻让她的生活变得比较规律。

7.尼克nick

农场主的儿子,小时候比较腼腆,在地区学校里广受崇拜,21岁时去牛津读物理。28岁时娶同学,育一子。因有制造清洁而廉价的大量电能的使命感,在威斯康辛大学做核融合研究,后来对此灰心,放弃研究,做了电机学教授,为学生们打开一扇窗。

42岁时离婚,49岁时与第二任妻子chris结婚,认为她是他见到过的最漂亮的女人。

他和苏西常写信往来,并对很多事物有共同语言。

8.西蒙symon

和保罗一样小时候在收养院,长的比较帅因此小时候想去做电影明星,但之后把梦想改成了自认为比较符合现实的电机工程师。然而因为并不努力学习,故在21岁结婚了并且有5个孩子,对于让孩子们有父亲这件事感到很自豪。在冷冻库工作,当时很想离开那份工作。

在28岁时认为这样辛苦的工作也是很好的。35岁时离婚了,因为原先工作的公司倒闭,因而开堆高机作新的工作。42岁时再婚,有一子,发展得挺好。

第二任妻子对他改变很大,事事照料着他。

他们认为,人生有时会走上错误的路,但那并不是结束,仍然可以重新开始。

9.布鲁斯bruce

在牛津读数学,之后去金融区待了一年,到公立学校教书(因为觉得精英私立学校会让阶级社会延续),35岁时请了学术假期去孟加拉教书,42岁时去伦敦东区教书,那时终于结婚,并在之后生了两个儿子。49岁时去修道院学校教书。妻子在附近的贵格会学校教书。

56up中提到庆幸自己的野心不是很大。

怕儿子有潜力没发挥,或者误入歧途。

10.琳lynn

三个女孩之一,与其他两个女孩不同,就读于文法学校,19岁时结婚,在图书馆工作。42岁时到东伦敦上班。44岁时因为裁员而失去了在图书馆的工作。

另一个在圣教主教堂担任的理事长工作一直持续到49岁,并被任命再担任四年。50岁之后开始领退休金,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搬到更小的房子里。认为工党做的不够好,救济金的减少会让很多人直面死亡。

丈夫一直支持她,并辞去两份兼职,寻找了一份全职。有两个女儿,在初中和高中成绩都不错,但却决定补上大学,因为觉得不想从事学术工作。大女儿莎拉,有一个儿子哈利,还在手推车中。

小女儿爱玛,在19岁时有了一个私生子康诺,之后有有了一个现在还在襁褓中的孩子莱礼。两个女儿也都在从事照看小孩等有关的工作。

或许因为工作的非营利性与非专业性而面临裁员,虽然一生都在践行爱,虽然幸好有了包容的丈夫,但还是会遇到经济问题。或许也会与爱生气的性格有关,无法过淡定富有安全感的生活。

由于对教育的认识,两个女儿也并没有找到经济收入富足的工作,从而可能在未来面临与她相同的危机。相反,认为教育重要的安德鲁将他的孩子培养到拥有了稳定的工作或者受到了较好的教育,也为他们许下了不错的前程。

11.约翰john

是三个被视为上层阶级的孩子中最具有传统贵族精神的一个。某辈的祖父是保加利亚独立时的第一任总理,青年时期就认为具有更多特权的人应该对国家负有更大的责任。可能由于家庭传承的关系,坚定而具有使命感,说话时诚实而略带腼腆,经常说话到一半笑出来,看起来像是狮子座a型血(?

)。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被迫外出工作担负学费,他就读牛津也获得了奖学金。14岁时希望进入国会,21岁时希望进入**官法庭,28岁时是一名诉讼律师。35岁时与驻保加利亚前大使的女儿结婚,目前还没有孩子。

由于夫妇与巴尔干半岛的渊源,他们为巴尔干山区的教育捐赠了很多钱。42up播出后,有一位慷慨的人寄给他们数千英镑的支票,于是他们在保加利亚又做了很多善事。他很享受自发的表演等等给别人带来的快乐,认为自己有幸福的婚姻和很好的朋友十分幸运。

12.安德鲁andrew

是三个被视为上层阶级的孩子之一。就读于剑桥三一学院学***。如自己所愿在28岁成为事务律师。

35岁他成为当地一个事务集团合伙人,之后进入一个重要工业集团的法律事务部。后来该工业集团与德国的某集团合并,他继续任职,偶尔觉得工作有压力。但是足以使妻子不参加工作,并支付孩子的学费。

在郊区拥有别墅,夫妇都关心环境保护。认为虽然原先的贵族阶级已经与现在的有所不同,现在阶级的造成原因在于金钱。虽然有些人看起来大富大贵,有些人前途暗淡,但这样是社会向来如此。

喜欢滑雪,并且教孩子们滑雪。眼神看起来清澈真诚。

28岁时已结婚,取的来自约克夏的据她自己称不同阶层的女孩。妻子并不参加工作,虽然在56up中表达了想参加工作的意愿,但持消极态度,对婚姻的成功也持消极态度,但安德鲁持积极态度,无论对于婚姻的成功,还是对于妻子的参加工作的可能性。两个孩子,大儿子已在某金融区获得工作,小儿子已从某大学毕业,将去杜伦大学读硕士。

可以看出无论工作还是婚姻都很稳定,而孩子们因为受到了不错的教育,也有了稳定的工作。美中不足在于妻子的成长并不是很大,虽然生活一帆风顺,但因为没能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对于生活持消极略被动的态度。

13.东尼tony

出生于伦敦东区,小时候父亲常参与赌博,由于父母期望想成为骑师,14岁在赛马场当学徒,15岁离开学校,但因为比赛失利,而从此放弃了赛马生涯。21岁开始学***程车,28岁与黛比结婚,夫妇都开计程车谋生。后来尝试过演员、足球队员等不同的工作。

42岁之前有过外遇,之后因为受到了家庭成员的谅解而感到幸运。42岁搬家,49岁为伦敦的房子申请了第二笔贷款,在西班牙买渡假别墅。

有三个小孩,大儿子尼基从事木料清漆处理;大女儿茱蒂因为有了身孕,身体不好而搬回来跟父母一起住,她已经有了一个女儿东妮,但她的精神状况也不太好,因感情失败而身心受挫;小女儿裴莉是一名邮差小姐,有一个爱踢足球的男友,是一个典型的伦敦东区孩子。认为工党使国家的经济状况变坏。

28岁的时候夫妇看起来体型都很好,到了49岁时,与安德鲁夫妇、约翰夫妇相比,体型有了很大的差异,变胖了许多。由于自己对于教育的否定态度,子女也没有受到好的教育,大儿子的工作或许会有健康隐患,大女儿则是遭遇了不幸,小女儿的男友或许也会遇到与东尼类似的问题呢。虽然东尼自身非常乐观,也实现了很多年轻时的愿望,比如当演员等等,生活也还可以过得去,但是给子女带来的生活也是和自己类似的。

14.查理charlie

7岁时是三个被视为上层阶级的孩子之一,后来与其他两个孩子(分别读了牛津、剑桥的法律系,从事律师工作)不同,读了历史系,后来成为了bbc的记者,同样开始拍摄纪录片。从35up开始就拒绝参加拍摄了。

人生七年观后感3《人生七年》观后感介绍: 人生七年》 (英文原名 《7 up》 ) 由迈克尔· 艾普特执导, bruce balden 、 jacqueline bassett 、symon basterfield 等出演的一部由 itv 出品的纪录片。 迈克尔· 艾普特从 1964 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系列的第一部。

迈克尔· 艾普特在 1964 年为英国 bbc 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 《7 u

p》 , 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 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四十九岁知天命,看尽岁月流逝,看穿沧海桑年。

本片综合了被访者七岁、十四岁、二十一岁、二十八岁、三十五岁、四十二岁、四十九岁及五十六岁多年的访问精华。《人生七年》荣获 xx 年英国电影学院奖和金卫星奖提名。 本来我是把 bbc 的这一档节目作为练***听力训练的**,然而当看完整期的节目时它带给我了深刻的感悟。

本片选取了 14 位受访者,长达 49 年的持续追踪使我们在一个个受访者的身上看到了社会的一个缩影, 尽管他们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社会, 但是他们的的确确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点。被选中的孩子们,有工人家庭,教师家庭,少年时的怀揣着各种梦想与对未来的希冀, 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有的一点点实现在摸索与苦难中着自己的理想,有的被现实的不经意所打击逐渐改变当初的理想,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过得快乐满足。 幼童时保罗在镜头面前反复问“大学是什么?

”对大学生活充满着渴望,然而最后他也未能如愿以偿进入大学, 他成为了一名建筑工, 尽管收入很少, 但他拥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 他的女儿也成为了家族中第一个进入大学的大学生。琳恩梦想成为一名百货公司的推销员, 最后却成为一名图书管理员, 还在业余时间帮助残疾儿童进行**训练, 尽管她的工作很容易被取代,但她丝毫不后悔, 她喜欢帮助别人的那种感觉.......一个个的受访者在自己年过半百的时候找到了自己生活这部纪录片仅仅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进行记录, 它并没有去主观强调什么道理, 而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通过长达 49 年的记录,或许能从他们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艾普特可能自己也无法预料到两位受访者的中途退出, 在时隔十年后又突然重新出现, 正如我们也无法预料到未来人生路上会出现什么, 在人类所有能力中, 对于未来预期的能力显得尤为薄弱,而这也使得生活充满着未知与不可预见性。在他们的身上看出了共同的特质,反映着英国的一个时代, 阶级不同, 家庭不同, 背景不同的确塑造的人也会不同, 但生活就是那样。 艾普特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这部**能收获如此巨大的成功, 他那份执着与精益求精的精神感动了我。

花费 49 年的时间,只为了一部纪录片,时隔七年的拍摄谈何容易,当我们感叹岁月是一把杀猪刀的时候, 我们也收获了来自心底对生命的一种感触, 而这些难能可贵的感悟,正是通过一种看似笨拙的,漫长的记录所完成的。 在商业片,小成本电影,速拍电影泛滥的今天,刺激惊险的镜头背后,人们真正的收获又有多少呢?又有多少导演能将目光从利益上稍微放开, 而是从电影所带给人们的教育出发, 真真切切地去做一部好电影呢?

这些问题无疑值得人们思考。 艾普特做到了, 感谢 《人生七年》 让我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别人的一生从而对自我, 对生命产生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幸福可能并不能简单的归结于梦想的满足, 有时更是一种心理的感觉,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往往能为我们带来这些。

人生七年观后感范文【篇3】

“七”是个神奇的数字。在西方文化中,七普遍被视为幸运数字,因而有Lucky7的说法。通用历法中的一周亦为七天。玛丽莲·梦露1955年出演美国电影《七年之痒》,讲述了一对夫妇结婚7年后出现的感情危机。人们爱情或婚姻生活到了第七年可能会因爱情或婚姻生活的平淡规律,而感到无聊乏味,到达倦怠期,要经历一次危机考验。而人的细胞平均七年会完成一次整体的新陈代谢。许多事情发展到第七年就会不以人的意志出现一些问题,做出一些改变。大概这就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选择将7年作为一个周期的原因吧。

我看这个纪录片的原因是因为推荐者说他很欣赏那些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国外很多人穷尽一生一世只为某一项小小的事业,有的人穷其一生只为证明一个定理,有的人尽其一世只做一种寿司。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太有限。一个人唯有专注一个方向钻研,才能做出成就,这样的人生才能爆出闪光点。这部世界上最长的纪录片,七年又七年,前前后后跨越大半个世纪,不脱节地记录了一代普通英国人的大半辈子。

那么这部纪录片的意义何在?拍摄目的颇有些“三岁看七岁,七岁定终生”的意味。“让我带一个孩子到七岁,以后随你怎样带,随他怎样长,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已是注定。”该片意在证明阶级对人的影响:“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

影片中也问到了其中几个参与者对该影片的评价。苏西说,这很荒谬,她14岁的时候就不想参与了,她感觉这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她的父母硬逼着她参加。尼松说:“出于观众收视需求,还有时间限制等等的局限性,以至于节目做不到完全属实。我想说这样,想说那样,结果电影拍的都是我的蠢事,从七天看七年简直就像圣经故事一样精简,过程充满紧张刺激,结果他们呈现的是短短的生活片段,搞得像是我的生活仅此而已。”当然也的确有人中途退出,因为观众的误解对彼得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干扰。当然彼得后来又回来了,他说他要为他的新歌做宣传哈哈。诚然,跟拍几天来透射七年本身就有些局限,更何况还要制作出影片,那样每个人在荧幕上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0~20分钟,作为观众能了解到的则更少。再加上处于收视率的考虑播放的都是些比较吸引人的东西,因而尼松说电影拍得都是他的蠢事;又或者是电影强加了导演意愿,展现的是他所想要展现给我们的观点。他们原本是取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但是也许最后才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不具有“典型”性,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特殊的。如此,这部影片的局限性就更大了。但是,科学定理尚且需要严苛的假定。对于影片,也许时代不同,阶级不同,环境不同,会塑造出不同的人。是,又或者不是。但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人生,这便足够了。

有网友说大半年后再次回头看这部影片,又重新有了自己的思考。回首自己曾经写下的文章,觉得肤浅可笑。可能我亦是如此,不过此刻确实想要留下点什么。

当谈及补助金救济这个话题时,56岁的杰基回答:“补助金缩减了,要求我去体检,回来之后,告诉我,我很健康,可以工作,让我很惊讶。无法用双手的我,能做什么。坐不了太久,站不了太久,走不了太远。我不知道他们怎么会认为有人会雇佣我。我都没法保证,一周能工作五天。我也算是幸运的了,起码我的三个儿子都在工作……不管怎么削减救济金,还是有些健康的人设法故意从这个体制里骗钱,而且他们这么做也没事,一直能得手。如果卡梅伦首相能给我找个工作,那我就去工作。如果他办不到,你告诉他过来,给我个工作,我做!”

听到这段话时,不禁泪流满面,就这样毫无防备地戳中了泪点。我联想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我们父母那一代人和我们这一代人,另一个是关于救济金与社会福利。等车的时候,一个大姐对我说:“你看这些环卫工人,这么大年纪了,大冷天的在这里捡一天垃圾,一遍又一遍的扫落叶,一个月才1000多块。有时候明明已经打扫干净可是别人把垃圾随手一扔,被领导检查到又要扣钱。”环卫工人大多是一些50多岁的大爷大妈,他们上了年纪干不了别的什么活,只能做这些。原本就上了年纪,一天又要弯那么次腰。他们每天如此辛苦,这么做说到底又是为了什么,不过是为了孩子。一天能多赚点就多赚点,不过是为了给孩子多攒点钱。他们受够了贫穷、挨饿的苦,因此希望孩子考事业单位,当老师,做医生,能有一个铁饭碗,工资不高没事儿只要能安稳的活着就可以。而作为子女的我们却整天窝在宿舍里,看小说追剧打游戏虚度光阴。最近听了太多这种例子,上学的时候大家一起不学习、整天玩、挂科是常事儿。可到了毕业的时候,有关系的找关系工作了,家里有钱的出国留学了,只剩下你自己一无所有,于是一事无成,回家啃老。不过,影片中展现的没有那么消极。当然,现实会很残酷。

这段话让我想到的第二点是关于救济金与社会福利。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大幅削减社会公共福利。彼时,纪录片里的参与者们正处于22~33岁,正是工作的年龄。她大幅削减教育开支,使成为一名教师变得极为困难,让那个毕业于牛津大学想要成为一名大学老师的尼松不得不离开本土,去了美国。撒切尔夫人的太多强硬政策引起民众甚至党内的不满,最终被赶下台。然而她的继承者却依然沿行了她所推行的经济变革。也就有了影片中的补助金救济一再缩减话题。杰基说的很对,不管怎么削减救济金,还是有些健康的人设法故意从这个体制里骗钱,而且他们能一直能得手。不禁想到北欧的“从摇篮到坟墓”高福利制度。大家一定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支撑着这样强大的福利系统一直走下去。《那么慢,那么美》一书的作者罗敷回答是“强大且透明的税收制度的支撑”。“全球知名品牌宜家家具的创始人英格瓦·坎布拉德,传老头子创业时为了避开瑞典高税收,而将公司注册在了避税天堂瑞士。如今年老恋乡,落叶归根搬回瑞典居住,被瑞典人民鄙视得狗血喷头:年富力强时逃税,年老时却要来享受瑞典的高福利,唾弃之!其实老头子身家千亿,自然不在乎一点老年福利。但对于向来不崇富的瑞典人,千万富翁和一介平民的价值是一样的,大家要的是公平奉献!”“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是北欧的运作模式,极大地缩小了贫富差距,比我们更早地实现共同富裕。不得不说迈克尔·艾普特导演将地点选为英国是极好的,若在瑞典也就没有意义了。

“我愿意用我的一切换得可以当骑师的机会。但我没那么优秀。我人生最大的满足是在坎普顿和雷斯特比哥同场比赛,我人生中最骄傲的日子。”

“你放弃了。”

“我放弃了。”

“如果当不成骑师会干嘛?”

“不知道。如果我知道我当不成我就退出,我不会困扰的。”

迎难而上愈挫愈勇固然很好,可能够认识到自己能力不足及时抽身也很重要。回顾托尼的大半生,他放弃成为骑师而后做了一名出租车司机的生活未必不好。他靠出租车发家致富,最后有了带游泳池的度假屋,夫妻和睦,儿孙满堂,承欢膝下,又未尝不是人生赢家。永远记得最初的梦想,无法取得大的成就,就让它只是爱好也是不错。

其实这篇观后感我最想表达的是接下来的话题,有点后悔前面写了太多文字,显得有些本末倒置了。七岁时同样清楚地知道自己将来要成为律师,考入剑桥大学法学院的两个精英阶层的后代如愿以偿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原本身处社会中层的孩子的彼得和内尔同样致力于考取牛津这样的名校。最后彼得没考上,上了一所普通大学,长大后成了一名教师。而内尔却在申请牛津失利后命运一落千丈。他辍学、在建筑工地当临时工,甚至一度流离失所。根据影片中彼得的自述,究其原因是性格问题以及随后所导致的精神问题。看到这儿,我们可能会说精英们为其后代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与条件。他们的子女理应顺着他们铺就的道路前行。然而事实是后来考入剑桥大学法学院的约翰,他的父亲在他9岁那年离世,母亲被迫外出工作养家。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有他父亲的帮助。那么他的成功源自什么?大概是榜样的力量、正确的规划能力和良好的执行能力吧。不能说哪一样更重要一些,我却想到了彼得(我记得应该是彼得,又或者是内尔),他说他的优点是坚持而缺点是缺乏执行能力。大概这就是最初同样梦想着考取世界一流名校牛津剑桥的两个孩子最终却取得截然不同结果的原因吧!我一度着迷于高效学习法、日程本、网格网点工作法,下载了许多管理时间、高效做事的APP,尝试了很多东西,而所有的一切终于在寒假开始一周后全线崩溃。刚开始还能克制自己每天学习几小时,每天有什么安排计划。不过好像只有第一天做到了,随后的日子里逐级递减,直至完全放弃。每天什么也不想干,不想学习,也玩不进去,最喜欢看小说,现在也已厌烦。已放假将近20天了,而且就要过年了,每天刷着乱七八糟的网页也不知道自己都干了什么。再好的APP、再好的日程本、再好的工作法都不如两个字:自律。为什么会缺乏执行力?因为我们不够自律,因为我们足够拖延。因为不自律,所以每天都与别人拉开差距;因为不自律,所以会犯错误。时间一点一点流淌,人与人的差异越来越大。

行文至此,已接近尾声。本文如此,纪录片亦是如此。任何纪录片终究会完,哪怕故事本身未竟。七年又七年,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他们竟这样坚持下来了。但就是这样没什么原因的坚持,成就了这部跨时最长的成长纪录片。它不直接的向人们倾诉什么道理,只是直接的把社会、把个人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外国的很多东西似乎都是如此。曾看过哈佛公开课Justice,教授始终不断地追问,让你反思,在你说出自己观点的时候又继续追问,最终所有人也没能统一意见。但这恰恰就是课程的意义所在,那就是思考。我们追求的是思考的过程,而不是一定要有一个结果。这就是国际一流顶尖大学教育与国内教育的差别。类比之下,该片也是。尽管影片可能确实存在极大的局限,但是这七年又七年的追踪拍摄已经实属不易,这部跨时最长的成长纪录片确实有很多闪光点值得我们思考,值得我们不断反思。我们能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人生。而接下来要做的,则是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体会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人生七年观后感范文【篇4】

观后感:《人生七年》当我看到《人生七年8》的最后一幕,一个长镜头慢慢地从老tony身上离开,那个记载了他童年、青年的生活并且一度荒废的赌马场的新模样逐渐清晰,成为伦敦奥运会的主运动场的时候,时间的魅力聚焦在了这个小时家境贫寒、父母离异,现在生活美满、子嗣绕膝的老头身上。

我体会到,这56年的时光映照在了这14个人的身上,是多么神奇。

准确地说,这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而是一个系列。

在1964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为bbc拍摄了一部名叫《人生七年》的纪录片,他们挑选了来自伦敦的14个7岁的儿童,采用每7年跟踪拍摄的方式,通过跟踪他们的人生轨迹,来研究英国社会存在的社会阶级凝固的问题。

到,这个电影系列走过了56个年头,然而,导演达到目的了吗?的确,好像是达到了。

14个人之中,有4个人家境殷实,接受了私立学校的教育,他们的人生同样留在了上流阶层(除了其中有一个人自愿当了教师这一好像在英国不太赚钱的职业)。

在10个中产阶级和穷人中,只有一个成功了,尼古拉斯成为了大学教授,另外9个仍然生活在底层或中产阶级。

然而他们都站在追求“幸福”的大厅里,而且他们幸福的“天花板”一样高。

john小的时候想要参政,14岁的时候他曾经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看法,口吻像极了残酷无情的**者。

然而42岁时,john没有成功参政,在成为一个律师之后,他喜欢上了园艺,脑袋半秃的他自己调侃说:“如果我”,然而56岁时他回来了,而是以一个崭新的身份。

他成为了一个乐队的成员,而且还获得了**奖项,在**界获得了肯定。

你看,他们的生活也很好,就像一个孩子走进迷宫,经过一次往返,他们总能找到父母热切的拥抱。

《人生七年》就是这样一部**,他平铺直叙,毫无矫揉造作,真实是他唯一的追求。

真相就在于三个女孩越来越胖的身体,越来越秃顶,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故事、每一个过渡、每一个悲伤、每一个温暖。

人生七年观后感范文【篇5】

在简七读财的微信订阅号看到简七君推荐的《人生七年》,这里引用微信推送的原话来开始今天的观看感受:

英国有部很了不起的的纪录片,一个导演可能初衷是想验证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旧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去年的56岁。几十年过去了,当初的想法被证明是对的(至少在我三小时的观看感受得出的结论是这样子)。

这是十四个孩子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安德鲁,那个在第三集出现从小就开始看报纸的那个男孩子,他对自己的未来方向很明确,初高中上什么学校,大学上什么学校,以后要从事什么行业,什么职业,他心里一直有个方向。

安德鲁的事业相当不错,同事关系非常不错,安德鲁社会地位也高。当然,安德鲁的婚姻也相当不错,两人在一起28年,双方没有离过婚(相比其他很多孩子的婚姻,安德鲁是个例外),安德鲁的收入水平可以让妻子在家安心当全职太太;两个孩子也在父母的栽培下,顺利成长,并受过好的大学教育,生活也过得非常好。

“父母在走的时候如果没有留下什么东西给你,而给你良好的教育,教育可以让你终身受用。”安德鲁在纪录片中这样说道(大意如此),“社会阶层难以改变,社会向来如此”安德鲁如此说道。这就更加印证了导演之前的初衷:英国的社会阶级是难以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

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受过良好教育,但眼光有时候确实不应该只局限于我们眼前,当我们有了儿子女儿,有了孙子孙女,他/她们的幸福未来,又该靠谁来争取和把握。我想我们可以在现在就开始努力,努力规划自己的人生,努力奋斗,为自己、为家人同时也为后代而努力拼搏!

人生七年观后感范文【篇6】

会看这部纪录片起初是因为知乎上有人强烈推荐,恰巧微博上也有人写了篇文章介绍这部片子。但更吸引我的是它的拍摄方式和内容,每七年一次拍摄,来记录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处在毕业之际,人生交叉口的阶段,难免有些困惑。因而不顾一切想要寻求一些东西消除我的困惑,而这部片子就是其中之一。但看完最新的《56up》后,我的困惑依然没有解除。

虽然这部片子没有什么直接的结论,但仅仅通过观察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但很长时间我不知道对这部片子写些什么。

首先是几位纪录片主人公的一些言辞一直萦绕在我耳边。“人们会误把我们当作代表,然后说他们就是这样的……”,“七年的时光,却要通过镜头前的10分钟展示,这太片面了……”。假设导演选了另外14个小孩拍了这部片子,这部片子又会变得怎么样呢?仅仅是14个人不同背景的人就能代表英国的阶级现状吗?他们的真实生活真的是镜头前所表现的那样吗?即使导演以最真实的手法来记录他们的生活,我还是不愿亲率地下定一些结论。

其次,如果不轻率地下定一些结论的话,那我只能从叙述主人公的生活入手。但纵观14位主人公从7岁到56岁的生活经历,我发现自己也很难写出什么。当然我可以写Paul和他妻子卖了房子换了辆房车环游澳洲,也可以写Bruce孟加拉国支教,但主人公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生活,生活,生活。结婚,生子,离婚,再婚,失业,换工作,亲人世,看着子女成家立业……

对这部片子的很多论述都集中在社会的阶级问题上,之前提到的微博上那篇文章就从这个角度写了很多。除了Bruce,Nick,Neil比较特殊外,其他11个孩子基本都延续了父辈的成长轨迹。当拍到《56up》时,他们的孩子也延续着他们类似的轨迹。Neil从少年起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一生比较坎坷。而Bruce和Nick家境一般,但他们通过另一种方式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教育。

虽然有“阶级”的存在,但由于英国比较完善的社会制度,即使是那些工薪阶层都有着非常不错的生活。Tony是出租司机,在西班牙有一套度假房;Simon是单亲家庭出身的,他后来和妻子一起照顾一些暂时无家可归的孩子。即使是有精神疾病的Neil,靠着救济金也还过得可以,当然他也积极地做他议员的工作,还参与社区的活动。可能这也是“阶级”比较稳定的原因。

另外,我认为人的视野、格局和思维方式也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而家庭对此的影响非常大,父辈的生活、行为和思考方式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他们总是按照过的经验来指导你。不管你有意识和无意识地采纳了,都会让你走上与他们相似的人生道路。

人生七年观后感范文【篇7】

看这部纪录片的初衷,是为了教育孩子而做的。孩子没有什么兴趣,我俩却很高兴地看了。

这部纪录片,从14个孩子的7岁时拍起,每七年一次。目前为止,已经拍到了他们也就是56岁。时间跨度大,人生轨迹清楚。本来导演的初衷,是想了解家庭背景、社会阶层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可是,看这部片子,我们却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人生是由多元因素造就的,家庭背景、社会阶层、性格、追求、目标的设定、自我调适与改变、婚姻等等因素,都是造成一个社会人的重要成分,他们的幸福与满足,他们的困惑与挣扎,都是在不知不觉中造成的。

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1、社会阶层并不是完全不可逾越的,但是要有很大的跨度,却是不大可能的:下层可以上到中产,但很难到达上层;中产可以到上层,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沦到下层;但上层终究还是上层。

Nick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农场主的儿子成为了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下层的SUE从小就希望改变,通过努力,跻身中产;中产的NEIL却因为一个不算成熟的选择,从此生活无着落,一生相对境遇不好,等等。

上层社会的人,志向高远,见识广博,从小他们就接触不一样的教育,所以凤凰终归是凤凰。当然,除非他们不努力,可能会沦落到中产的行列。但是,一般来说,越是上层社会,他们对子女的管束越严格,孩子们也学习更加努力和刻苦,他们认为他们肩负着改变社会的责任,所以更加认真、执着。现在看来,我们应该多关注这类人的生活,他们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可能对我们更有意义。

2、人们也许从来都想象不到,父母、家庭对于一个孩子的终生影响。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各类孩子不同时候的不同眼神:有的孩子因为父母分开,被放在带有慈善性质的寄宿学校里,一生都带着无助,这种无助一直影响着他们;有的孩子因为父母分开,被送到国外,无论条件多么优越,她感觉到被抛弃,不开心;有的孩子因为小时候跟父母没有很多的交流,对那段感情相对陌生。

相比较而言,在家庭和睦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得到父母的陪伴更多,在人生中更从容、自信。

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与孩子的沟通是多么重要,这些影响孩子的性格,也影响他们的.未来生活。

3、步入婚姻的早晚,相对决定他们的人生成功与否,也决定他们的生活品质。

这个在影片中特别明显。来自下层社会的三个女孩,其中的两个,19岁就结婚了,她们的此后的生活,就是生育子女、经营家庭、离婚、再婚、更早的有身体疾病等,另一个,因为希望先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其后再考虑感情的事情,她的生活就好很多,虽然她也经历了后来的离婚、再婚,但是一切还是相对完满,她得到了她想要的生活。因为她更加清楚,过早地涉入婚姻,可能给自己带来羁绊,所以她作出了不同于同伴的选择。

4、人生中的重要决定一定得慎之又慎。

NEIL自小是多么自信、可爱的小孩,可是当他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决定退学并重新考,这个决定对于他来说可能是人生最失败的决定。他后来没有考上,父母也很不理解他的决定,他从此多年流浪在外。虽然很多年之后,他做上了志愿者性质的议员,但是他一生的贫困、潦倒,都跟那次不算谨慎的决定有关。试想,如果他读完了那个普通的大学,那么他的一生一定不同:虽然也可能很普通,但是起码是安宁的,会有家庭,有孩子,有稳定的收入,可惜他却流离失所,度过了暗无天日的多少日子。

5、家庭的稳定,是人们成功的重要保障。

片中的大部分人,尤其是中产阶级和上层社会,他们的家庭好像更加稳定、美满,离婚的相对较少,他们的事业发展也相对更加顺利。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他们的婚姻是在他们年龄更大的时候进行的,所以相对理性,也更加稳固。他们与伴侣一起更和谐,事业也更有成就。

6、在片中,我看到了英国的发达。

他们的下层人的生活,可能是我们国内很多中产的生活;他们的中产,也就是我们的上层了。物质的富足,环境的优美,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是我们国内很多人不能企及的。记得每次回国,初到的第一天,你会感觉到处都是灰灰的,那居民楼,感觉就像是贫民窟,当然一两天就都能适应了。有时候,朋友们对生活的那种满意,让我有种井底之蛙的感觉。说实话,人家的社会还是太发达了。我们需要多少年才能赶上。

7、片子给我们展示了活生生的人生成长轨迹,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突然害怕人生的衰老与死亡。

因为片子是连续的,你突然能看到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人神似,但形已经不太似。你觉得,任何人都会衰老,上层、中产、下层,谁都不例外。人生是那么短暂,你要面对亲人的离去,你得面对慢慢的身体老化,体型的变化,容颜的巨大变化,对生活的承受力,等等。这会儿,才会真正感觉,人的衰老就在眼前,还有死亡。惧怕的感觉,悲哀的感觉。

如果可能,我打算再次看看这部纪录片,从头到尾。

人生七年观后感范文【篇8】

五一假期共四天,都在看英国一部上世纪六十年代拍摄的纪录片《人生七年》,开始看的时候仿佛看着局外人的故事,不动声色,偶尔觉得可笑偶尔又觉得有意思,还兴致勃勃的对家里同样七岁的小女儿和大姐家同样七岁的女儿,还有小弟家十一岁的儿子分别提问了很多相似的问题。如果到了这里,好像也没什么值得记录的,直到昨晚上,孩子八点多听完《手绘海洋动物》抱着我的手臂甜甜睡去,我拿出电量不多的手机,一路从28岁看到了56岁,每隔七年拍摄一集,五个七年的故事几百分钟就描述了这十几个人的一生,看完才体味出其中的残酷之处。想了好久,忽然有一种幸福,庆幸出生在中国还处在巨变时期!

我无意攀谈历史,也无意探寻政治,仅仅从内心深处最深刻的一声叹息出发,谈谈个人的一点儿感受吧!

看完有一个***的总结:纪录片中的十三位主人公,无论是出身上流社会的,出身中产的还是出身工薪阶层的,划分阶层的一个基本点不是金钱,而是学历,不错,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顶尖的大学学历,基本上无论你后天如何努力和奋斗,哪怕是买了西班牙度假别墅的托尼,也只能永远停留在工薪阶层且一生都在不停努力奋斗前半生为了自己后半生为了子孙,但好在天性乐观对生活有着无与伦比的满足感,而女儿考上一所大学考古系的保罗算是工薪阶层里子女出路最好的一个,但仍旧没有实现跨越,但好在遇到一个好妻子,不停鼓励他,生活也十分稳定,这些工薪阶层的后代依然是工薪阶层。中产阶层的布鲁斯算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了,大学毕业于牛津数学系,毕业后出国支过教,回国后一直从事教书工作,夫妻都是教师,且生活稳定富足,对子女教育也十分中规中矩,一生颇具善心。

最后是富人精英四人组,三男一女,男孩们毕业于一流名校,毕业后从事律师和bbc纪录片编辑,婚姻稳定子女依旧延续他们的路线,虽然进入二十一世纪竞争激烈,但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始终如一,也基本都在正常轨道内运行,唯一的女孩虽并未进入大学学***在婚姻美满,基本上后半生的采访都可见笑容满面,可以说上一代留下来的财富足以支撑衣食无忧的过好一生,子女也都是从小接受最好的教育,以确保更好的延续财富。几十年如一日的变化其实这些都是并未改变的绝大多数,偶尔出现一二个异类,比如成功从平民一跃成为中产的尼克,到最后一集的时候再婚娶了美国典型的白富美可以说几乎跻身于富人精英阶层了,而这一切源于大学考上了牛津物理系,一直从事研究工作,后来升职为系主任,评为正教授也讲课,到了最后一集之前偶尔的窘迫反省几乎统统被幸福的红光满面填满!而另一个阶层滑落的尼尔,从中产一度滑落到平民,甚至很多年都精神状态不稳定,完全不见小时候的灵气,期间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但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我想从来不是空谈,虽然后期做了议员,算是从政了,也算勉强回归,但同龄的中产阶层好友布鲁斯已经稳定的成功抚育了子女长大,他还未婚,也算是另一种滑落吧!

最主要的这些都是外在的评论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个人不觉得幸福。如果他像托尼一样乐观、知足,他也许还有机会,但生活不会回来。这几个人算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

人生七年观后感范文【篇9】

看书累了,我喜欢看看记录片,那是另一种读书。

昨天看了纪录片《人生七年》,看完后感概万千。

片子是英国格拉纳电视台拍摄的,选择了来自英国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14位7岁的孩子,每隔七年一拍,记录他们的想法和生活。从7岁到56岁,跨越半个多世纪,记录了他们的大半辈子。而这14个孩子的未来,精英家庭出身的孩子无一例外的过着优渥的生活;三个中产家庭的男孩,仅有一位进入牛津大学,其余两位仍旧中产;而那几个来自于底层社会的孩子,年老的他们无一不做着普通的底层劳动,甚至与失业相伴。

这本来是一个揭示英国阶级流动固化的纪录片,然而放在如今的中国何尝不适合?有人做过一个调查,清华北大的学生,其父母社会经济地位高的比例远远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要多。也就是说,他们之所以会在清华北大,很大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家庭条件优渥。

这是一个很容易引起争议的结论,有人会说:你的意思是家里有钱的人才能上清华北大?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认为一个人的努力和他所能得到的资源是互补的。什么是资源?比如说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考试,每年都会有本科生期末考试的原题出现,而这些原题,本校的学生是要比外校的学生容易找到的多,这就是资源。

再举个例子,两个同样努力的孩子,他们的成绩也许差不多。到了暑假,有名师辅导班,一节课500,家境好的孩子眼不眨心不跳的可以掏钱补习。而家境差的呢?他或许要帮家里干活、或许要去发传单挣生活费……慢慢的、慢慢的,两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这不是努力就可以弥补的。

老祖宗有句话叫“寒门出贵子”,确实现实中也是有活生生的例子的。往远一点说,有名臣宋濂之流,往近一点说,马云总算一个吧?然而中国十三亿人,宋濂马云之流有几个?为什么每出一个就会轰动一时、远近闻名?因为这样的人太少了呀,谁会巴巴地去报道哪个首富家的儿子开了什么公司?谁会去关注哪个二代出了什么成绩?因为在人的潜意识里,这都是正常的,只有那些辛辛苦苦从泥潭里爬起来并且走上人生巅峰的人,才会安慰吾等凡人的脆弱心灵。你看,寒门出贵子,我们努力了还是可以成为凤凰的。

我说“寒门难再出贵子”,还因为一个人的家境决定了这个人的眼界。在古代,交通不便,我没有见过的,就算你家境好也不一定见过,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或许你还在美术课上学习断臂维纳斯的美,人家已经站在卢浮宫自己领悟了。而片中,三个精英家庭的小孩说他们读《金融时报》、《观察家报》和《泰晤士报》,他们对自己的未来甚至已经有了隐隐地规划——做律师、上剑桥的三一学院。但是出生贫寒的小孩呢?他们远远没有如此眼界,他们只希望“见到爸爸”、“做个赛马骑手”。当然,理想没有贵贱,谁说想见爸爸不是孩子最纯真的愿望呢,只是阶级的远见性由此已经可见一斑了。

老一辈有一个说法:一个人的手骨肉匀称、细皮嫩肉,那么他是一个有福之人。以前觉得封建迷信,现在却觉得大有道理。为何呢?细皮嫩肉说明什么?说明这个人很少干活或者不干活,那么他的家境一定不错,一个家境不错的人,只要不出大问题,将来再差能差到哪里去呢?

站得高你才能看得远,终究寒门难再出贵子。

人生七年观后感范文【篇10】

这些下层阶级一般结婚早,孩子多,而上层阶级只有两三个孩子。可见,精英阶层在体形锻炼、饮食控制等方面的培养远远强于下层阶级。这种保持体重的毅力是他们成功的一个重要特征吗?其实,体型的背后,是一种家庭赋予的自律和自强精神,值得深思。

我很羡慕他们。

所以现在网上有人说,你连体重都控制不了,冬天早上都起不来,怎么会有控制生活的意志?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只是身材,然而身材的背后映射的是更多内容,因此我们应该对那些能长年保持自己体型的人,那些坚持不懈朝着自己目标奋进的人,由衷地表达自己的敬意,在背后,他们的付出或许是我们所不能设想的。

就像symons所说:如果有机会重来,会在年轻的时候好好读书,一定不会像当年那么懒,会很努力工作把握每一次机会。我们正值青春的大好时光,一定不能偷懒!

要勤奋学习,争取以后不后悔!

人生七年观后感范文【篇11】

最近观看了《人生七年》系列纪录片,能够观看的完整电影系列仅有英国版,也是最早的母版。其他的如日本、德国、美国、瑞典版本的线上资源均不齐全。对我来说,《人生七年》是对我影响力最大的成长类纪录片(迄今为止)。

《人生七年》是英国著名导演迈克尔、艾普特拍摄的系列纪录片,是影响半个世纪之久的开箱之作。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导演每隔七年采访记录一次片中人物的经历和变化。采访对象来自英国社会的不同阶层、不同家庭;分别记录了他们7岁、14岁、21岁、28岁、42岁、49岁、56岁的生命轨迹。

影片从1963年伊始,时间跨度达50余年。《63up》即将上线。艾普特是拍摄了《纳尼亚传奇》的知名导演。他拍摄人生七年时,年仅20出头。如今已是80多岁的艾普特已经是享誉世界的英文导演。从一九六三年开始,他分别记录了14个孩子从童年到老年的成长经历。我可以在数小时内直观的感受到他们的生命轨迹和情感状态。影片看完后,我脑袋里充斥着两个字――震撼!

直击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冲击。

关于纪录片的内容我不再赘述。截止,人生七年系列电影已出完成八集拍摄,结构庞大,人物众多。关于人物的细节和情节走向,我记的并不清晰,这里我只谈谈这部片子对我的冲击。

第一:环境影响人的成长,并非是后天造成的。而从先天就已经开始父母生活的环境直接影响下一代。父母对改造环境的态度和改造环境后的变化,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息息相关。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毕生的。如果:我从富人的.家庭长大,成年的工作环境和情况状况不会太差;我从穷人家庭长大,即使我付出的努力几倍于我的同龄人,成年以后的境况也不会太好。(相较于精英阶层)

第二: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与他的父母直接相关。自信开朗,健康活泼,优柔寡断,文弱内惧,我们都可以从我们的父母身上找到影子。其次,原生家庭和社会环境间接影响人的性格。

我接受的教育、社区环境、成长中遇到的人、选择的职业与工作……也会间接影响我们的性格和与之对生活的态度。

第三:拥有长远目标的人更容易成就大的事业。在童年时期,有清晰职业追求的人更容易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如同年的职业追求是医生、教师、律师等,我们长大后多数会从事与之相关的职业。童年时有长期爱好和大理想的人,他们的职业追求更高、对社会的贡献更大――但前提是真正热爱和长期喜欢的事物,且要有坚韧和积极乐观的性格。

所以,知道自己喜欢和真正想要的东西、有清晰的蓝图是十分重要的。这部纪录片还告诉我一件事:成年并不意味着成熟,成长是一生的修行!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面对生老病死和时代环境的变化,我们随时都要准备学习。在心智和智力进入成年以后,我们仍然需要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学习,更新。不断完善自我,才会具备成熟的人格。

且活着并不只是为了生存而活着!

人生七年观后感范文【篇12】

介绍:人生七年》(英文原名《7 up》)由迈克尔·艾普特执导,bruce balden 、jacqueline bassett、symon basterfield等出演的一部由itv出品的纪录片。

迈克尔·厄普1964年开始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片。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之后,每七年,apt会再次采访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谈论他们的生活。

四十九岁知天命,看岁月流逝,看沧桑。本片综合了被访者七岁、十四岁、二十一岁、二十八岁、三十五岁、四十二岁、四十九岁及五十六岁多年的访问精华。 《人生七年》荣获2006年英国电影学院奖和金卫星奖提名。

最初,我把bbc的这个节目作为听力训练的一个训练项目。然而,在**完整的节目时,它给我带来了深刻的见解。本片选取了14位受访者,长达49年的持续追踪使我们在一个个受访者的身上看到了社会的一个缩影,尽管他们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社会,但是他们的的确确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点。被选中的孩子们,有工人家庭,教师家庭,少年时的怀揣着各种梦想与对未来的希冀,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有的一点点实现在摸索与苦难中着自己的理想,有的被现实的不经意所打击逐渐改变当初的理想,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过得快乐满足。

幼童时保罗在镜头面前反复问“大学是什么?”对大学生活充满着渴望,然而最后他也未能如愿以偿进入大学,他成为了一名建筑工,尽管收入很少,但他拥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他的女儿也成为了家族中第一个进入大学的大学生。琳恩梦想成为一名百货公司的推销员,最后却成为一名图书管理员,还在业余时间帮助残疾儿童进行**训练,尽管她的工作很容易被取代,但她丝毫不后悔,她喜欢帮助别人的那种感觉.......

一个个的受访者在自己年过半百的时候找到了自己生活

这部纪录片仅仅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进行记录,它并没有去主观强调什么道理,而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通过长达49年的记录,或许能从他们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艾普特可能自己也无法预料到两位受访者的中途退出,在时隔十年后又突然重新出现,正如我们也无法预料到未来人生路上会出现什么,在人类所有能力中,对于未来预期的能力显得尤为薄弱,而这也使得生活充满着未知与不可预见性。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反映了在英国的一个时代,不同的阶级、家庭和背景确实塑造了不同的人,但生活就是这样。

艾普特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这部**能收获如此巨大的成功,他那份执着与精益求精的精神感动了我。花费49年的时间,只为了一部纪录片,时隔七年的拍摄谈何容易,当我们感叹岁月是一把杀猪刀的时候,我们也收获了来自心底对生命的一种感触,而这些难能可贵的感悟,正是通过一种看似笨拙的,漫长的记录所完成的。

在商业片,小成本电影,速拍电影泛滥的今天,刺激惊险的镜头背后,人们真正的收获又有多少呢?有多少导演能从兴趣上稍微睁开眼睛,而从电影带给人们的教育上,真正拍出一部好电影?这些问题无疑值得人们思考。

艾普特做到了,感谢《人生七年》让我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别人的一生从而对自我,对生命产生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幸福可能并不能简单的归结于梦想的满足,有时更是一种心理的感觉,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往往能为我们带来这些。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人生的观后感(系列七篇)

    发布时间:2024-03-11

    通过本文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人生的观后感”,您也对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感到一头雾水吗?写观后感抒发感想时不能脱离原片,只说自己的感想,请查阅以下必要信息!...

  • w
    最新雷锋观后感(系列12篇)

    发布时间:2023-12-07

    看完雷锋的电影,我深深地被精彩的情节所吸引,被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感动。雷锋的每一点都在指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帮助工地运砖,不仅完成了工作,而且激发了大家积极工作的热情。雨天送老婆婆回家,其实并不顺路,可他说了一个善意地谎言,平安地把老婆婆送到了家,并且门也不进、脸也不洗、茶也不喝就回...

  • w
    七年级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系列5篇)

    发布时间:2023-12-02

    别告诉我你不知道如何去爱,即使你不知道,那是荒谬的想法,为什么我这么肯定?因为你必须知道,从你出生到现在,你可能拥有比别人更美好的东西。这是一种感觉。太棒了,无法形容。如果你一定要确定的话,我认为你必须自己去感受和体验。我从小就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你不努力工作,你将一无所获,包括亲人的关心和...

  • w
    教父电影观后感范文系列

    发布时间:2023-10-25

    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这篇“教父电影观后感范文”的研究报告,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名观后感写好呢?观后感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熟练度,我将在这里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供您选择!...

  • w
    榜样7观后感范文(12篇)

    发布时间:2023-03-28

    你写过作品名的观后感吗?写观后感时要准确选择感受点,而不是随便找一条感受滥竽充数,“榜样7观后感范文(12篇)”为小编为您收集并提供,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 w
    《简爱》观后感范文系列3篇

    发布时间:2024-03-25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叙述了一个名叫简爱的女孩不畏诸多艰难险阻,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本文的成功在于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个性自由、主张平等的女性形象。简爱的童年是泡在苦水里的。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以及被送到环境恶劣的苏渥德学校。布洛克...

  • w
    岁月观后感(范文七篇)

    发布时间:2023-10-23

    短暂的寒假就要过去了,我们即将迎来新的学期、新的挑战了。在这个丰富多彩的寒假里,我看了许多书,比如:《福尔摩斯探案集》、《聊斋志异》、《成长的岁月》等。令我最难忘的一本书是《成长的岁月》,这本书是由许许多多的小故事组成的一本书,而每一个故事都能给予我们很多启发,而对我启发的故事是《被自己淘汰》。这个...

  • w
    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范文12篇

    发布时间:2024-04-01

    针对此问题好工具范文网编辑为大家整理了“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范文”,你收集了多少作品名观后感范文呢?观看电影同样也是让人成长的一种方式,一部高质量的电影作品,总能让人眼前一亮。将新奇的想法汇总起来,写进观后感是非常有必要的,请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我们的案例展示!...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