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获得教养的途径》读后感合集9篇

《获得教养的途径》读后感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9-01

《获得教养的途径》读后感合集9篇

2024-09-01 07:48:03

《获得教养的途径》读后感 篇1

一.专题整体教学设计

㈠内涵概述:

人要想从蒙昧而走向智慧,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成为有教养的人,只有读书学习,充分利用前人的知识积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应当具有终身学习的追求。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有赖于人开掘潜能,运用智慧,产生先进的思想,这就需要公民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有学习的需求和读书学习的欲望。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经典的力量”,“求学之道”和“从质疑到创新”。第一部分探讨的重点是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第二部分探讨重点是读书学习的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基本原则。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第三部分探讨重点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和思考的方法,研讨质疑和创新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探讨,让学生从基本的“读书求知”意识逐步上升为自我完善,服务人类的精神追求。

㈡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学生探讨阅读经典和求知问道的作用,探讨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关系,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

3.学生学会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习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4.学生在学习议论文不同的论证方法后,能够在作文中正确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事实论证、引言论证等手法。

二.教学活动安排

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是问题探讨。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探讨问题,首先要注意专题在模块中的位置,注意专题的内涵,注意专题中每个板块的侧重点。探讨是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但必须以个人对学习材料的基本理解为前提。学习材料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应当在预习中解决,因此教师在专题教学前,要有整体的预习计划,让学生作一定的准备,以保证课堂探讨能有序有效地进行。要抓住专题的核心问题,尽可能使探讨能循着有价值的思路展开,以达到专题设计目的。学生在深入探讨时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教师应当有一定的准备。探讨可以在同桌之间展开,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重大的或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可以考虑安排一次班级范围的探讨交流。探讨问题要注意过程,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做一些记录,教师对学生的探讨结果,要作出评价。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教学时按要求对每一部分作整体探讨。探讨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能否得到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否保持和发展探讨的兴趣。专题的核心思想是“获得教养的途径”,探讨须在这一主题的总领之下。黑塞文章的中心意思是阅读经典,《劝学》和《师说》的基本意思也不难理解,《贵在一个“新”字》中心明确,三篇文章的关系,简而言之也可以概括为“读”——“学”——“思”。

1.第一部分学习材料重点谈经典的力量,出发点是一个“读”字。可以分几个层次讨论展开探讨。

为什么作者强调阅读经典作品?对经典作品为什么要反复阅读?

读书学习,“读什么?”是个基本问题。作者认为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主要的途径。为获得教养,先要了解学习的作用,明白学习的要求。文章开宗明义,建议人们多读书,读经典著作,强调从“世界文学”中汲取营养。

这个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探讨的兴趣:经典作品的作用为什么不同一般?为什么前辈学人总是提醒我们读经典作品?每个时代都有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很多东西被淘汰,无法流传?有些文学作品轰动一时,为什么才过了十来年就没有人再提及?为什么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学史?为什么每个民族尊奉的作家往往也是世界的?中国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和鲁迅,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法国的司汤达、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他们的作品,不但在本国流传,也产生了世界的影响,滋养了无数的人。为什么经典作品能陶冶人的情操?

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构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所以,人应当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作者在这里特别谈到阅读的效率问题。他指出,有的人一生只读过十来本书,却成为真正的读书人,这是因为他们有追求,会选择,是“用心在读”;而有的人“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深入理解思想家和作家的杰作,能激发学习者产生鲜活的有价值的思想。本专题的第二部分学习材料也能印证黑塞的这个论断。

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原因是什么呢?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人的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地深入,就能不断地能从名著中有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读常新”。

探讨这个问题,可以请同学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谈。许多同学在高小到初中阶段读过中国古代名著,可是到了高中以后,他对这些名著会有新的认识和评价。教学时可举中国古典名著的阅读为例。如《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少年读此书,可能仅仅为其中的情节人物所打动,而有了一定的修养和阅历后,重读此书,可能就会从历史变迁、政治谋略、外交智慧等方面去解读了。其他如《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高中时代重读,体会和少年时代已经大不一样,而人生每个时期都能从中汲取营养,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黑塞认为“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

黑塞阐明了一个认识,即问题不仅在于多读,更在于“爱的阅读”、“敬重知识”和“心的教养”,——因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养,只有“用心”,阅读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上,作者主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2)第二部分内容的核心是论求学之道,议论的出发点可以用一个“学”字概括。

两篇文章都是中国传统的典范文章,历久不衰,正可以说明“经典的力量”所阐述的内容。《劝学》讲的是学习的基本道理,从修身立德的角度出发,更多的谈的是个人的学习;而《师说》讲的是从师而学,涉及到个人与外部的联系。对青少年而言,这是获得教养的主要的两种途径。指导阅读可以逐段阅读,理清基本意思,不必要求学生对文本作过细的研习,重要的是弄清几个问题的关系,围绕“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个中心,对学习内容作整体探讨。

比较可行的方法是让学生发现两篇文章的内在关系,引导他们注意文本中的语句,从中找出古人对学习规律性的认识。

《劝学》讲学习的基本道理,荀子认为“学不可以已”,要“积善成德”,这是中国古代关于获取教养的重要思想。

荀子认为学习要注重“积累”,《师说》也强调积累,被韩愈称赞的李蟠,正是在“六艺经传皆习之”的基础上求师而问的。

韩愈认为人非生而知之,必须学习,荀子的论述中有没有类似的思想?

荀子注意到学习者的“善假于物”,韩愈则强调一定要从师而学,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

两文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

《劝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习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作为现代人,黑塞论述得更全面,他认为读书学习是获取教养的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并非是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因为那样的学习过于功利),而在于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追求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需求。

这两篇文章都是古代作品,为什么至今还能有生命力?

《劝学》是两千多年前的著述,至今读起来,仍然觉得很有道理。虽然时代变了,学习的条件和环境都大大地变了,可是我们可以看出,荀子论述的基本规律,对今天的学习仍然有指导意义。而正因为它已经为两千多年的实践所验证,所以更具有权威性。《师说》是一千多年前的“时文”,作者是针对社会上不肯从师而学的坏风气展开论述的,可是文章也流传千年,因为作者揭示的是读书人的通病(或者说是人性的弱点),所以至今仍然能从中感受强烈的针对性。韩愈的文章是写给李蟠的,他写作本文时并没有想到文章会流传后世;而我们在阅读时不得不联想到当今的社会风气,从中能发现颠扑不破的基本真理,这也说明了经典的力量。《师说》在结尾处称赞李蟠,一是嘉许李蟠“好读书”,其实称赞的是他“六艺经传皆习之”,从中也可以看出韩愈也是主张读经典的;二是嘉许李蟠的“不拘于时”,“时”指的是不肯从师而学的坏风气,李蟠从师而学,所以学业精进,有所成就。从今天人们发表意见和评论的动因看,两文的作者也有可能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而发议论的。

在这一部分,探讨时还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如何认识学习的阶段性?“童子之师”与“读经之师”真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

《获得教养的途径》读后感 篇2

《论教养》是俄国作家利哈乔夫的一部重要作品,该书以教育和家庭教养为主题,探讨了人类教育的本质、目标和方法。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和触动。

首先,利哈乔夫在《论教养》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是培养和发展人的潜能,使其成为一个有价值和有能力的人的过程。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格和道德素养。利哈乔夫指出,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包括知识、技能、品德和智慧的培养。

其次,利哈乔夫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认为,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责任感和独立思考能力。利哈乔夫强调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他认为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此外,利哈乔夫还对学校教育进行了批判和反思。他指出,传统的学校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他认为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知识。利哈乔夫呼吁改革学校教育,使其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社会需求。

总的来说,读完《论教养》让我对教育和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认识到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同时,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应该注重自身的教育素养和影响力。此外,学校教育也需要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论教养》是一本思想深刻、启发人的作品,我相信它会对我未来的教育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获得教养的途径》读后感 篇3

礼貌出自内心,其根源是内在的,然而,如果礼貌的形式被取消,它的精神和实质亦随之消失——题记

“教养的`本质是尊重”,在《论教养》原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学会做一个有教养和真正风度的人,只是建立在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包含关系上。普遍都认为教养是一个人立世的基础之一,体现在言行举止之中。

言,可理解为不去顶撞他人,说话前三思,不出口成脏。对他人说话时要有好的态度,有好的耐性,不说诋毁他人人格尊严的话。从“言”上做到尊重他人。

行,可理解为做事扯及到他人利益的时候,尽量以他人的利益为重较好,多为他人考虑考虑,做事情严谨些总不会有太坏的地方。从“行”上做到尊重他人。

举止,可理解为有姿态,风度。剖析一下就是态度和气度。也就是说他还要有好的态度以及一颗包容心,毕竟宰相肚里能撑船呢,以好的态度去看待和做好每一件事,还要学会包容别人的短处。这是从“举止”上尊重他人。

不仅仅是言行举止这么简单,还有就是看待不同问题时所想的解决办法。

为什么呢?

良好的思维可以使一个人想的事物更为全面更加缜密,也就是做一件事会考虑后果,换言之,这个人他能想到用不同的方式和态度去对待他人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及别人的内心是什么感受。

在利哈乔夫的文章中有句话我认为对于我是有帮助的:“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所追求的也是不同的,各种观念也更是不一样,对于生活的感受和看法自然不同,无论是贫穷富贵还是安逸动荡,个人的体会和想法各有各的不同。去左右和随意评判别人的思想那是件多么愚蠢的事情。

教养是一束阳光,闪耀着晴朗的光泽。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个真真正正有教养的人。

《获得教养的途径》读后感 篇4

教养是指人们在生活中所接受的教育和培养,是塑造一个人品质的重要因素。而论教养这本书,正是对教养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让我对教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本书首先从教养的定义和重要性入手,强调了教养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长远而深远的。作者指出,教养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人的品德和价值观。只有具备良好的教养,一个人才能在社会中取得成功并获得尊重。

然后,作者详细地讲述了教养的内容和方法。教养的内容包括礼仪、道德、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而教养的方法则涉及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向读者展示了如何正确地进行教养,如何培养一个有素质的人。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受教育。我意识到教养不仅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为培养下一代负起责任,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意识到教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

此外,我还从书中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教养方法。比如,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和责任;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要让孩子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要给孩子正确的导向和榜样。

总的来说,论教养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教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重视。通过正确的教养,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有品质的人,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希望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养水平,成为一个有素质的人。

《获得教养的途径》读后感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2、了解本文层进式的论证结构,掌握严谨的逻辑顺序,体会语言的严密性。

3、学会筛选重要信息,并能够概括要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以专题导语导入,并简要介绍本专题,转入“经典”话题(让学生说说对“经典”的理解)

美梭罗“经典是什么?它们是人类思想的最崇高的记录,它们是唯一预言性的、不朽的作品。”

二、了解作者

三、内容分析

1、检查预习(对文章的理解及存在的疑问)

2、“教养”与“修养”的区别

[字典]教养: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也指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

[文中]注意:真正的修养

教养: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完善,增强和扩展自我意识

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

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

既是完成又是激励

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

[因此]文中的“教养”等同与“真正的修养”

3、作者说“获得教养的途径”是什么?

——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的巨大财富

4、深入研读世界文学对于我们有哪些作用?请在文中筛选信息,分条列出 。(注意“使”)

(1)感到满足和幸福——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2)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

(3)集中心智

(4)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

——这些都符合“教养”的内涵,说明深入研读世界文学确实是获得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5、作者强调要从深入研读世界文学获得教养必须有什么样的前提?

——个性和人格,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有爱和生命

[读书观]不追求数量,而追求“爱的阅读”,追求心灵的获得

6、当今之世,出现的“轻视”书籍的现象,引起了作者的重视,针对这样的问题,作者提了怎样的建议。

——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必须读杰作——认真对待、花力气、下工夫

7、揣摩第五小节的语言

自己的价值——有对自我修养的价值、对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有个性和人格、有爱的阅读、有敬重的知识、有心的教养、能认真对待杰作杰作的真正价值——杰作能帮助我们获得教养(详见“作用”)

[因此]3、4、5三小节是对第二小节的补充

[小结]

第一部分(1)阐明“教养”的内涵

第二部分(2-5)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

8、6-7小节论述了几类人的阅读情况——两类

(1)多数儿童、多数缺少天赋的人

(2)少数儿童、少数人、读书家、真正的阅读者、我

9、两类人在阅读中获得的有什么不同

(1)自然而然的事、学会阅读技巧、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

(2)惊讶、痴迷、风魔、广大恢弘、气象万千、令人幸福神往、在其中寻觅并且体验到自己、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欣悦不已、更精、更深、新的共鸣……(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

[小结]通过对比的论证,论述了真正的阅读能让我们有丰富的获得,能让我们获得教养第三部分(6-7)进一步阐述阅读经典作品的必要性

10、正确理解结尾破折号后面的内容(学生讨论)

四、布置作业

1、整理笔记

2、总结本课字词

3、写一篇关于教养的练笔。

《获得教养的途径》读后感 篇6

《论教养》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通过对众多“有教养”和“无教养”的现象进行比较和分析,引发了我对教养的思考。

作者利哈乔夫通过众多的事例,揭示了许多人在表面上具备一些教养的行为,但却缺乏真正的内在修养。他指出,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教养,如懂得礼仪、言谈得体等,却忽视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这样的教养是虚假的,只是一种外在的伪装。而真正的教养应该是一种内化的品质,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的表现。

文章中,作者通过对一位贵族和一个普通人的对比,阐述了教养与社会地位、财富无关。贵族虽然在社会地位上高于普通人,但他的行为却缺乏真正的教养,对待他人傲慢而冷漠。而普通人虽然社会地位低下,但他却表现出真正的教养,对待他人友善而真诚。这个对比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养并不是由社会地位或财富来决定的,而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态度。

文章还通过对一位女士的描写,探讨了“优雅风度”的本质。这位女士虽然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但她却始终保持着内心的高尚和优雅。她对待他人充满关爱和理解,从不嫉妒和攀比。她的优雅风度不是来自外在的装饰,而是来自内心的修养和善良。通过这个例子,我深刻地认识到,真正的优雅风度不是表面上的华丽和炫耀,而是一种内心的美好和善良。

通过阅读《论教养》,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并且对自己的修养和态度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不是通过学习礼仪和形式来达到的,而是通过内心的修养和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来展现的。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内在品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养和优雅风度,以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获得教养的途径》读后感 篇7

1.(10分)阅读《获得教养的途径》节选并回答问题。

①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②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不管多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么?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1)课文《获得教养的途径》的作者是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代表作有《荒原狼》等。

(2)请用简明的语言概述作者在第①段里想要表达的观点。

(3)作者说“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在作者看来怎样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读书人”?

(4)以下说法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加点词“戕害”在文中的意思是“伤害”、“损害”。

B.第②段中“读得太多可能有害”的原因是一味获取大量僵死的知识,脱离生活。

C.第②段指出“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不倾心于读书的现象,目的是为了点出书籍不应该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

D.选文第①段、第②段采用了对比、反问的修辞手法。

(5)请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品为例,谈谈对“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这句话的体会。

答案:

1.

(1)赫尔曼黑塞

(2)教养的获得以人性或人格为前提。

(3)在阅读中产生爱和生命的情感体验,能够尊重知识,能够获得的教养的人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4)C

(5)阅读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初读时,要理解文中的概念“送去主义”“闭关主义”“拿来主义”内涵较为不易,同时文中还借助一系列比喻来说明“拿来”的内涵,这是一大难点,对读者也无感官上的刺激;精读后才发觉内容中批判了当时国民党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的论点,至今仍然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获得教养的途径》读后感 篇8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学生探讨阅读经典和求知问道的作用,探讨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关系,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

3.学生学会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习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生探讨阅读经典和求知问道的作用,探讨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关系,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

2.学生学会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习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问题探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巴金曾这样说:“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优秀的作品给了我生活的勇气,使我看到理想的光辉。前辈作家把热爱生活的火种传给我,我也把火传给别人,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光明。”从这段文字可看出,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必须多读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思想、品格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气质、陶冶人的修养。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有关读书的这篇随笔又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

二、介绍作者:

赫尔曼·黑塞(1877--1962),20世纪德国文学的重要作家。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拉门青特》(1904)令他一举成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后发表了《在轮下》《盖特露德》等许多小说。除了小说创作外,黑塞同时也致力于小品文与诗歌的创作。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还曾获得冯达诺奖、歌德奖等。黑塞与1923年加入了瑞士籍。

三、检查预习:

闲暇 xiá 斑斓 lán 狭隘 ài 慰藉 jiè

麻痹bì 戕qiāng害 符箓lù 恢huī弘

四、整体把握:

默读课文,理清思路,讨论本文的结构。

明确:这是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从文体上看是一篇议论文。

一(1) 提出问题: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二(2~5) 分析问题: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

三(6~7) 进一步分析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

五、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请同学从第一自然段概括出黑塞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修养?

明确:作者把它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以“体育”为喻,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很形象,同时指出真正的修养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完成又是激励”是说完成了一个目标,又有下一个目标,上一个目标是下一目标的激励。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教养是一种境界。教养永远只是一个过程,永远在路上,不追求任何的具体的目的。教养是精神和心灵的完善。(一个人的心中必须要有人类的意识,要有对生命的人文关怀意识,要懂得敬重、悲悯和爱,黑塞说,让自己与人类的心脏一起跳动,让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有意义。)

2、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两句话是否矛盾?

明确:“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六、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作者说获得教养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为什么?

明确:因为通过研读世界文学,能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

黑塞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他在具体解说的时候,认为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里特别指出是“作家和思想家”。人的求学之路无止境,所以要集中心智,研读伟大人物的思想经验和理想。

2、深入研读世界文学对于我们有哪些作用?请在原文中筛选信息,分条列出。

⑴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

⑵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 。

⑶使我们集中心智 。

⑷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3、作者认为阅读不在于数量,说“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 ”,作者倡导的是一仲怎样的读书观?

明确: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他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和有效的阅读。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心灵的获得,这是有价值的阅读。

4、第3段作者提出获得教养有什么前提?怎么理解这个前提?

明确:前提是有可教养的客体,即个性或人格。

读书人自己必须是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和个性追求。如果人没有人格和个性,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

5、第4段作者列举了几种读书的错误观点?

明确:①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可笑又不值得

②以为现实生活中很多场所生气蓬勃,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

③读书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

6、第4、5段中,作者提出应该怎样读杰作?

明确

(1)每个人从自己能理解和喜欢的作品开始

(2)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工夫

(3)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7、第5段中的“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你如何理解?

明确: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

阅读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

8、第6段作者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进一步阐述了通过阅读获得教养的重要性:为获得教养而学习是精神的愉快,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

七、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本段,作者更进一步强调要反复阅读经典作品,为什么?

明确:因为经典是一个时期的最高成就,它思想内蕴丰富,语言文字精致,像取之不竭的宝库。越是读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

读者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不断的有所收获。人的经验在不断增长,阅读也逐渐深入,就能不断地有新的发现。

八、课堂总结:

同学们,你的心中是否存在这样一本经典著作,你一直渴望读却总是没有读到?如果事实如我所说,那么,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学完了《获得教养的途径》这篇文章后,你是否为了教养,为了精神和心灵的完善,为了更加明确生活的意义,有了一种更强烈的想读书的欲望?那么,别犹豫,拿起书本,读吧!

识字,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教养。获得教养,能提高生存质量,能获得有价值的人生。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九、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获得教养的途径:

阅读杰作(作用)(2)

阅读杰作的前提:

表明“自己的价值”(“爱”“敬重”“心”)(3)

阅读杰作的态度:

屏除错误,认真对待(花力气、下功夫)(4)

阅读杰作的作用:

进入美妙的境地;常读常新,磨砺思想(6、7)

阅读杰作的方法:

反复阅读(7)

《获得教养的途径》读后感 篇9

今天读了《论教养》这篇课文,令我感悟颇深。

教养是一个人自内而外的修养而不单单是表象。一个人有没有教养,并不只是看他说的有多么天花乱坠,而是应该看他是否能真正的表现能否真正的尊重别人;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不会随意的当众讽刺他人,不会为了一点小事大动干戈,也不会因为自己的一时满足而影响到别人。相对于和陌生人之间的彬彬有礼来说,对自己熟悉的人,比如家人、长辈、学生之间的言行举止才能更好地判断一个人的教养。教养比渊博的知识更加重要。

一个没有教养的人,即使满腹经纶,也只不过是一个装着知识的机器罢了。一个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永远不会让别人真正的心服口服。就如同《弟子规》中所说“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一个有教养的人,无论在哪里都会发光。我努力去当一个有教养的人,使自己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远。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4-05-03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 篇1  在孩子们成长的路上,他们总会有一些非常令人不解的行为,让家长们为此懊恼,比如爬楼梯时专门走一些不平坦的地方、为了秩序的破坏而哭或是开始崇拜偶像并内化喜欢的角色等等。而作为家长,也许我们会习惯用成人的视野去理解孩子们的世界,殊不知孩子们这些看似执拗的行为正是他们成长道路上...

  • w
    月球读后感作文(合集9篇)

    发布时间:2023-11-20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和分析“月球读后感作文”,作文写作技能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写作可以提醒我们尊重和保护文化的多元性。我们在动笔之前要列一个大纲,知道这篇作文大致要写几段,优秀的作文要怎么写才好呢?...

  • w
    读《朝花夕拾》的读后感(合集9篇)

    发布时间:2024-01-26

    《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画面。它用一个特殊的名字来表示作者写作时的心情。清晨绽放的花因有初阳的陪衬,显得无比娇嫩欲滴,而傍晚的花失去了娇艳,可在落日的照射下显得别有风韵,此时去摘取,底蕴自然比清晨的花要深厚的多。作者在风烛残年中写了这本书。...

  • w
    《变化》的读后感9篇

    发布时间:2024-01-26

    这段时间我认真阅读了《历史的选择》,书中主要讲述中国从古到今经历的风风雨雨,还写了爱国英雄的光荣事迹。这本书不仅让我认识了中国的英雄,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精神。我们要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不能轻易放弃的精神,坚持下去,永不言败等等。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和人物,但我最钦佩的是...

  • w
    灯读后感9篇

    发布时间:2024-03-19

    我是一名小学生,读巴金爷爷的许多文章都感觉到非常深奥,但是《灯》这篇文章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在《灯》这篇文章里,巴金爷爷借助“灯”这个意象,尽情倾诉了驱除黑暗,追求光明的呼声,表达了对人间真情的赞美。里面的一些话语寓意深刻,蕴含着哲理。“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

  • w
    橄榄读后感9篇

    发布时间:2024-06-15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9篇走心的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白色橄榄树读后感(通用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橄榄读后感 篇1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于战争的认识少之又少。战争的硝烟,在我脑海中也只是历史课本上描述的那般弥漫;战...

  • w
    匆匆读后感9篇

    发布时间:2024-06-24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朱自清《匆匆》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匆匆读后感 篇1  每当我打开一本新书,阅读一篇好文章,就好像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世界。朱自清的《匆匆》就是这样,它给我启迪,给...

  • w
    茶馆读后感9篇

    发布时间:2023-11-13

    你能把握住作品读后感的核心要义吗?这部作品可谓是稀世之珍。通过撰写一篇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内容和思想。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茶馆读后感》。...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