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农民培训通知十七篇

农民培训通知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7-02

农民培训通知十七篇

2024-07-02 08:57:06

【#实用文# #农民培训通知十七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民培训实施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农民培训通知 篇1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XX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皖政〔20XX〕25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意见》(皖政办〔20XX〕42号)精神,围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五大示范行动”实施,以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创业发展能力为核心,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20XX年,全省计划培训5万人。

1.职业农民培训4万人。培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2万人、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0.5万人、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1.5万人。对培训合格者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对培训合格并经认定的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认定并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率达到60%以上。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商人才(以下简称“电商人才”)培训1万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对培训合格者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

(三)奖补标准

新型农民(职业)培训,省级以上奖补资金实行直补培训机构的办法,具体奖补标准是: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按人均3000元、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训均按人均1000元,电商人才培训按人均2000元。奖补资金的具体拨付、使用和管理要求,由省财政厅、省农委另行制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各市、县要统筹安排工作经费,支持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工作。

(四)实施范围

20XX年新型农民(职业)培训项目在全省各县(市、区)(以下简称“县”)、省直有关单位实施。其中专业服务型的“农机服务人员”培训任务中有2000人由省农机局统筹安排,芜湖市农委组织实施,各县农委负责对象遴选推荐和后续管理服务工作。各市将培训任务向贫困县和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倾斜,各县将美丽乡村中心村、贫困村列为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培训范围。

二、重点工作

(一)确定培训对象

1.职业农民培训。职业农民培训主要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三类。生产经营型主要培训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等;专业技能型主要培训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专业服务型主要培训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对象遴选条件:长期稳定从事农业、培训需求和愿望迫切、初中以上文化、年龄不超过60周岁,其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为本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倍以上且产业达到一定规模。培训对象遴选遵循立足产业、农民自愿的原则,由县农委按照个人申请、村委推荐、乡镇初审、县农委确定的程序择优确定。20XX、2015年已培训的职业农民今年不再培训。

2.电商人才培训。主要培训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中,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等。培训对象遴选条件:已开展或有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愿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有电脑和智能手机应用基础。培训对象遴选由县农委按照职业农民遴选程序择优确定。电商人才与职业农民培训对象当年不得重复。

(二)遴选培训机构

培训机构条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农民培训资质(办学许可或培训、推广职能),必要的培训场所、专业教师、现代教学设备和实践实训基地,具备与培训内容相适应的培训能力和跟踪服务能力等。培训机构由项目县农委会同县财政局采取符合规范的方式遴选,并报省农委备案。每县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不得超过6个。项目县农委要与承担任务的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

(三)明确培训内容

按照农业部推介发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范》要求,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和课程,培训内容要符合当地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广泛征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需求,鼓励采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点单式”培训。培训内容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两部分。

1.职业农民培训。公共基础课,重点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素养、涉农政策法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生态环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品牌化经营、市场营销、“互联网+”农业、现代农业经营与管理等内容。专业技能课,重点培训农业绿色增产增效攻关模式、良种良法配套、农信农机农艺融合、一控两减三基本、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等技术技能。

2.电商人才培训。公共基础课,参照职业农民培训内容安排。专业课,重点培训农产品电子商务知识、网络店铺建设、产品包装、客户服务、网络店铺营销等内容。

(四)规范培训方式

1.职业农民培训。实行分类型、分专业、分阶段、参与式、重实训、强服务的培训方式。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15天,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7天。为提高培训效果,原则上每期培训班不超过50人;结合农业生产周期、农时季节和农民对技术需求等,分时段培训,每段培训时间不超过2天;注重实践技能操作,理论课和实践课时间按1:2安排;做到系统知识培训与跟踪指导服务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传统培训方式与现代培训手段相结合。

2.电商人才培训。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7天,其中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5天、参观学习2天。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员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实效性。

(五)做好考试考核和认定发证工作

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采取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方式,对学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县农委审定。对考核合格者,由培训机构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对培训合格的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按照省农委皖农科〔 2015〕125号文件要求,进行新型职业农民认定,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对培训合格的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进行统计造册。

三、建立政策机制

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研究制定促进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建设的优惠政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各地要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制度,充分利用现有政策,积极出台新的政策,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扶持,重点在土地流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补贴、保险、产业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创办各类经营实体。建立农技人员跟踪联系服务职业农民制度,将职业农民培训对象遴选为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科技示范户,实行农技人员与其对接服务。跟踪服务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为3年,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均为1年,其中电商人才的跟踪服务由相关培训机构和学员所在县农委负责落实,实行培训教师与学员所在县农技人员双联系。探索建立贫困县职业农民示范带动机制,鼓励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每人结对帮扶一个同产业的贫困户。探索职业农民养老保险办法,推动职业农民保障机制建立。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中、高职学历教育、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相衔接机制,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

四、建立审核机制

3月底前,省农委组织力量对各市和省直管县申报20XX年新型农民培训任务情况进行全面审核,确定培训任务后下达各市,由各市及时将培训任务下达到所属县。各县根据下达的培训任务,尽早启动培训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五、建立实施机制

各地按照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组织实施新型农民培训项目,按照以下步骤有序推进实施。

(一)精心制定方案(3月中旬前)。一是制定实施方案。各地按照《20XX年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实施办法》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及时分解落实培训任务,认真制定整体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工作、进度安排和保障措施等。各市、县实施方案报省农委、省财政厅备案。二是制定分专业培训方案。由县农委牵头组织农广校等培训机构和产业专家等共同制定分专业培训方案。方案要按规定时间(15天或7天)和分阶段(7次或3次)培训要求制定(电商人才培训、芜湖市承担的全省农机服务人员培训可不分阶段),主要反映每期培训班的培训机构及培训具体时间、地点、内容、形式和工作要求等内容,以便培训机构实施。方案要按照农业部推介发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范》,围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结合职业农民特点和生产经营需要科学制定。各县分专业培训方案及培训机构承担任务情况报省农委备案。三是制定教学管理方案。培训机构根据专业培训方案,制定每期培训班教学管理方案。方案主要反映组织领导、学员名单、教学计划、培训管理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内容,报经县农委批复后实施,做到“一班一案”。

(二)认真开展培训(3月中旬至11月中旬)。培训机构严格按照整体实施方案、分专业培训方案和教学管理方案开展培训,严把培训时间和质量关,提高培训质量。遴选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深受农民欢迎的专家、教授、农技推广人员,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为授课教师,每期培训班至少聘请1名以上的省级专家。电商人才培训师资主要聘请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讲师团成员,并根据需要扩大聘请师资范围。认真选择教材,并保证参训学员人手一套省级以上统编教材(公共课教材10种以上和专业技能课教材3-5种)。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每期培训班建立5项制度:即班主任制度(每班确定一名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第一堂课制度(每期培训班县农委安排人员上第一堂课,宣讲政策,并了解培训机构培训工作安排和学员需求等情况);学员培训考勤制度(实行学员每天签到);满意度调查制度(每期培训班最后一堂课,县农委安排人员组织学员开展满意度评价,了解培训实施效果),培训台账制度(建立培训台账、培训过程影像资料等培训档案)。

(三)抓好认定服务(11月底前)。培训结束后,各县按照要求,开展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认定工作,并为新型职业农民建立档案(相关信息录入信息管理系统),落实跟踪联系服务和扶持政策。

(四)做好总结工作(12月)。各市、县农委在项目验收基础上,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按照省农委、省财政厅关于绩效评价的部署和要求,对年度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查自评。

六、建立资金拨付和监督机制

省财政厅会同省农委按照项目目标任务,及时将项目资金拨付到各市及项目县,各项目县按照省财政厅和省农委制定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待定)规定要求,将项目资金拨付到培训机构。

各地要建立严密的审核制度和透明的资金拨付制度,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挤、占、腾、挪”项目资金现象,建立项目县项目资金审计制度,切实把民生资金用好用出效益。

七、建立验收机制

各县农委要加强项目管理,及时进行验收。培训机构在完成培训任务后,及时向县农委提出验收申请,各县农委会同财政部门按照有关要求组织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出具验收报告,对存在问题的待整改后再验收,直至合格。各市农委要会同财政局加大对所辖县的指导服务和督查力度。省农委会同省财政厅进行抽查或复验,并将抽查或复验结果及时通报全省,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予奖补或将已拨付项目资金追回。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皖政办〔20XX〕42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领导小组议事协调作用,强化工作落实。各级农委要发挥牵头作用,主动与财政等部门及机构单列的畜牧、水产、农机等涉农部门协调沟通,加强委内科教、市场信息、合作经济指导、农技推广等相关单位的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

(二)提高培训质量。注重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涉农院校、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农垦等公益性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开发利用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园区等社会化教育培训资源。抓好培训机构遴选与管理,确保培训机构具备适应培训要求的条件和能力。建立省市县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师资库,实行优质师资资源共享,鼓励吸纳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本地专家和种植、经营能手参与授课。建立培训机构与师资评价及退出机制,将受训农民的满意度,作为培训机构、培训效果的重要依据和参考,保障培训质量。建立以部、省统编教材为主,其他正规出版教材和地方编印教材为补充的教材使用格局,保障教材质量。鼓励支持培训机构将实训基地建设与国家和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农民田间学校、农民合作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农业企业基地等结合,确保每个专业建立一个实训基地,增强实践实训能力。

(三)强化监管评价。各市、县农委会同财政部门明确工作责任,落实管理措施,强化过程督导和监管,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各市对项目县、项目县对培训机构要加强指导和监管。建立学员培训质量随机抽检机制和培训现场暗访机制,并将抽检和暗访结果作为对培训机构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违反规定的培训机构,严肃处理,收回补助资金直至取消培训资格。各市、县农委要建立月报告制度,自20XX年4月起,每月2日前将培训进度情况报送省农委。省农委、省财政厅将按照民生工程实施要求,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和年度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由省民生办通报各市。

(四)做好宣传工作。各地要加强新型农民(职业)培训政策的宣传,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及简报,宣传报道各地的成功做法和先进典型,营造新型农民(职业)培训的良好氛围。

农民培训通知 篇2

一、明确目标 规划得力

宜都市政府历来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在农业部门领导下,宜都市农广校在茶叶全产业链式培训试点中,积极主动,狠抓了“五落实”:

1. 落实组织领导。为了搞好茶叶全产业链式阳光工程培训试点工作,在市农业局领导下,成立了由分管副局长挂帅的茶叶全产业链式阳光工程培训试点工作专班,制定了培训计划,农广校培训科具体负责方案制定、组织协调、情况汇总等日常工作。

2. 落实培训方案。为了达到工作有方案、培训有计划、形式有特色、学员有典型、活动有成果、宣传有效果,针对宜都市茶叶产业特点及农民对参训需求认真组织调研,首先进村研讨产业发展需求,走访农户进行典型调查,摸清培训需求。围绕全村主导产业,确定培训任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和培训方式,建立“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考评、有效果”的茶叶产业链式培训责任管理机制。

3. 落实师资队伍。学校抓好两个方面工作来确保培训师资的及时到位。一方面结合农民对较高层次知识的需求,聘请专家教授进行授课,另一方面精心挑选一批长期从事农业教育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较强责任心和丰富经验的业务骨干,以及茶叶产业链上的成功人士,统一组织专兼职教师队伍,加强对授课教师的规范管理。实行班主任负责制,制定各专业的考核方案和考核办法,对学员进行自学、视听、面授、实践、远程授课多形式的教学,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4. 落实培训教材。针对宜都茶叶产业链式要求,组织专家制作课件和编写培训教材,内容包括高效栽培新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循环生态农业、现代农业设施与机械化生产等,同时根据需求订购茶叶高效栽培新技术丛书。

5. 落实培训对象。首先做好宣传发动,然后由农民自愿报名,再经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认定确定受训农民名单,进行造册登记,合理划分培训对象,分清类别,因人施教,提高培训效果。一般选择在茶叶产业链上有一定生产规模、效益较明显、科技意识较高、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的科技示范户作为培训对象。

二、方法创新 措施得力

为了激发农民参学热情,提高参学效果,实施了“三创新”措施:

1. 创新培训体系。农广校负责统筹,确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场次、培训时间和培训方式;基层农技推广部门负责落实培训学员,一般由基层农技推广部门负责人任班主任。村级技术服务队负责田间分户分类操作指导。采取市、乡、村三级相结合,建立了以农广校为培训主攻手、基层农技推广部门为一传手、村级技术服务队为二传手的三位一体的`农民培训体系。

2. 创新培训方式。以“送技术、送信息、送物质”方式,分时效、分层次、分阶段采取了“五结合”。即进村培训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理论授课与现场观摩相结合,动口提问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生产实际与物化需要相结合,系统培训与农时季节相结合。创新了培训方式,突出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实现了培训与农民需求相结合。

3. 创新培训手段。如何寻找培训抓手,首先利用农广校农民培训主阵地这一平台,把常态培训与国家项目相结合,把分类培训与党委政府各部门的涉农培训相结合,提高培训实施运转能力。同时利用农广校独有教育资源平台,把课堂教学与远程教育相结合、把田间学校与视频咨询相结合,充分发挥农广校远程教育和多媒体教学优势,挖掘农广校教学特长来提高农广校的培训能力;同时兼顾送教下乡、学员跟踪服务与开办田间课堂,既解决了农民季节性生产需求,又系统地培养了农民的职业能力。

三、典型突出 富有成效

1. 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全产业链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学员掌握了农业实用技术,先进设施得到了应用,高效优质技术得到了推广,高效种植模式得到了普及。通过开展链式培训,宜都市高效茶园覆盖率达50%以上,实用技术到户到田率达到95%,有力地加速了宜都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

2. 培养了新型职业农民,强化了其科教兴农意识。通过全产业链式培训,参加学习的农民掌握了实用技术,增强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依靠科技致富的信心。潘家湾土家族乡潘家湾社区的茶老板胡安明,通过参加学习茶叶技术,依托当地富锌茶叶资源办起了有机富锌茶叶公司,网罗茶农20xx多户,建立无公害茶叶基地12000多亩,每年为茶农增收1000多万元。链式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也增强了农民依靠科教兴农的责任意识。

3. 提高了茶业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通过全产业链式培训,提高了宜都市茶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吸引了一大批农村能人、专业大户,共同规避风险,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带动了全市茶叶产业的发展。

农民培训通知 篇3

1.农民工职业培训学校学员管理制度

1.1学员入学条件

1.1.1年龄在18岁以上,身体健康,无犯罪记录。

1.1.2具备基本的识字能力和学习能力。

1.1.3具备参加培训的意愿和决心。

1.2学员招生与报名

1.2.1学校每年定期进行招生,公开报名。

1.2.2学员需填写报名表,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1.2.3学校按照一定的招生指标进行面试和选拔。

1.3学员培训管理

1.3.1学员需按时参加培训课程,不得旷课。

1.3.2学员需遵守学校的纪律规定,不得违反校规。

1.3.3学员需完成培训任务和作业,参加考试。

1.4学员评估与奖惩

1.4.1学校定期对学员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学员毕业与否的依据。

1.4.2学员表现优秀者,可获得奖励和荣誉称号。

1.4.3学员违反纪律规定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等。

2.农民工职业培训学校教师管理制度

2.1教师招聘与选拔

2.1.1学校按照一定的招聘指标和条件招聘教师。

2.1.2教师需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

2.1.3教师需通过面试和教学演示等环节进行选拔。

2.2教师培训与发展

2.2.1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升其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2.2.2学校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和教学交流活动。

2.2.3学校为教师提供晋升和职称评定的机会。

2.3教师教学管理

2.3.1教师需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进行教学。

2.3.2教师需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及时向学校报备。

2.3.3教师需对学员进行教学评估和考核,及时反馈学员学习情况。

3.农民工职业培训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3.1课程设置与调整

3.1.1学校根据农民工的需求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培训课程。

3.1.2学校定期评估和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3.2课程质量保障

3.2.1学校要求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3.2.2学校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改进教学质量。

3.3课程考核与评估

3.3.1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估标准。

3.3.2学校定期组织课程考试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学员毕业与否的依据。

4.农民工职业培训学校设施管理制度

4.1教学设施管理

4.1.1学校要保证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4.1.2学校要及时更新和升级教学设施,以适应教学需求。

4.2宿舍管理

4.2.1学校提供住宿的学员,要保证宿舍的卫生和安全。

4.2.2学校要制定宿舍管理规定,规范学员的`行为和生活习惯。

4.3食堂管理

4.3.1学校提供餐饮服务的,要保证食堂的卫生和食品安全。

4.3.2学校要制定食堂管理规定,确保学员的饮食健康。

5.农民工职业培训学校就业服务管理制度

5.1就业指导与咨询

5.1.1学校要为学员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咨询服务。

5.1.2学校要帮助学员了解就业市场和行业需求,提供就业信息。

5.2就业推荐与对接

5.2.1学校与企业、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学员提供就业机会。

5.2.2学校要组织就业推荐和对接活动,帮助学员顺利就业。

5.3就业跟踪与评估

5.3.1学校要跟踪学员的就业情况,及时了解其就业状况和工作表现。

5.3.2学校要定期对就业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改进就业服务质量。

农民培训通知 篇4

一、工作目标

农民培训计划6600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3600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3000人,转移农民就业2400人。

二、工作措施

(一)抓好培训体系建设。一是健全组织协调机构。调整县“千名干部当教员、十万农民提素质”工程活动领导小组,充分利用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平,分解落实工作职责和任务,努力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农民教育培训的强大合力。二是要抓好培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民培训管理机制,加大对培训基地的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县农民培训工作规范》和《县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机构不良行为和黑名单记录制度》,定期公布定点培训地的培训合格率与转移就业率,对于一些培训程序不规范、培训质量欠佳、受训学员意见较大的定点培训机构将勒令停课整改,甚至取消培训资格。三是抓好培训信息平建设。充分利用“农民网”等信息平,促进培训与就业信息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提高培训就业率。

(二)加强农村“两创”实用人才培训。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主要以农村中的生产能手和乡村科技以及能工巧匠为培训对象,通过培训,提高其实用技能;农村创业人才培训,主要以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领办者、行业协会带头人、家庭工业创办人、小企业经营主、农家乐经营主、农村经纪人等农村经营能人为培训对象,通过创业技能培训,带动更多的农民转移就业、增收致富。真正将这道“农民点菜、培训机构下厨、政府买单”的惠民大餐深入民心,培养出一大批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三)继续加强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形势下,按照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培育高素质新型农民的要求,注重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农业专业技术的培训,开展全程式、系统性的农业专业技能培训,把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的经营方式及时传授给种养殖专业农户,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四)鼓励农民参加农学类成人学历教育,根据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的要求,适当延长培训时间,增加文化课学习内容,使参训学员同时获得相应学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

(五)深入组织实施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主要面向农村富余劳动力、失地农民,开展以计算机、电工、电焊工、钳工、车工、育婴师、商品营业员、数控车工、机械维修、SYB(创业)等专业技能为主的理论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培训,为富余劳动力、失地农民转移就业服务。按照我县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中长期培训专业,培训后考证率、就业率达到80%以上。抓好培训劳务品牌化,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瞄准对岗位技能要求较高的特殊工种开展战略型培训,适时、有重点的拓展一些有基础、有特色的行业工种,培训内容分类化,按照市场各行各业的需求和企业需求,着力提高农民培训针对性,提升培训档次,促进农民就业。鼓励成职技校与杭州绿城集团订单式培训(石梁滑雪场员工培训),探索培训学校走进企业培训模式。

(六)加强培训管理工作。整合现有培训学校的资源,以“上门服务、技能培训、政府买单”的.市场化培训格局,充分调动各类培训学校的积极性。重点从规范培训标准、加强师资建设、提高学员动手能力和实际技能入手,推进培训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同时进一步完善培训经费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培训经费的激励作用,使有限的培训经费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

(七)突出特色,狠抓精品班培训。xx年,我们将继续与大学、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合作,拟举办“农业农村综合改革专题研修班”、“农业管理干部现代农业发展知识更新培训班”、“村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农家乐经营管理高级研修班”、“茶艺(茶道)中高级培训班”、“高级评茶员专题培训班”、“来料加工经纪人高级研修班”、“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高级研修班”、“茶叶营销师”等精品培训班。

三、主要工作安排

1、三月上旬,分解落实培训任务,科学编制对乡镇(街道)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三月上旬,与旅游局联合举办导游高级研修班;三月中旬,组织举办扶贫干部高级研修班。

2、四月上旬,修编农民培训日常工作规范;四月上旬,组织举办农家乐经营业主高级研修班;四月下旬,组织举办村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

3、四月—11月中旬,指导七个山区乡镇开展专题培训;抓好日常培训管理,配合做好各培训班次的考试考核工作。

4、五月上旬,组织举办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高级研修班;5月中旬,组织举办骨干农民专业合作社长高级研修班。

5、七月,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半年度检查。

6、7月中旬,茶艺(茶道)中级培训班。

7、八月中旬,组织举办来料加工经纪人高级研修班。八月下旬,组织举办中级评茶员专题培训班。

8、九月下旬,组织举办第二期新任村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

9、十月下旬,组织举办农业管理干部现代农业发展知识更新培训班。

10、十一月中旬,组织举办农业农村综合改革专题研修班。

11、十二月上旬,做好年度考核准备工作,迎接市级验收。

农民培训通知 篇5

关键词:选好学员;定好专业;教学培训;科学管理;扶持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农村经济呈现多样化、融合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态势下,而出现的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法律素质,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 但是,我国农民素质现状与新型农民的素质要求还具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受教育程度低、科学素养差、接受技能培训少、思想观念落后等方面。我们要认真研究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以当地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平台,充分发挥农广校在农村人才培训中的作用,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的一个重要模式。

一、要认真选好新型职业农民学员

选好学员是办好培训班的基础,它决定培训的成败。如果学员选的好,选的是有主导产业的职业农民,他们要学习、想学习,我们的培训班就能办好;如果学员没有选好,他们的心思不在学习上,硬让他们学习,我们的教学班就没有办法办下去。选定学员要用如下方法进行。

1.加大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 。充分利用电视、短信、横幅、科技赶集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宣传农村致富带头人和优秀技能型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做出的贡献,通过宣传引导,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学知识、学技能的积极性。营造加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的农民参加培训;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方针政策,调动农民学习技能,创业增收的积极性,让农民自愿参加教育培训。

2.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申报条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申报条件,采取个人自愿报名、行政村推荐、乡镇政府认可、县新型职业农民领导小组办公室确认的程序,在全县范围内选出符合条件的学员,并进行张榜公示,通过审查后建立学员培训档案。

二、根据各乡镇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灵活地开设专业

为了开设好专业,我们要深入农户调查摸底,摸清各乡镇主导产业是什么,并要广泛征询基层干部和农民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夏邑县紧紧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选择粮食、蔬菜和食用菌三个主导产业作为培训专业。

三、统编培训教材

为确保教材规范,提高培训质量,应该从省农广校统一订购统编教材,保证学员人手一套规范教材,同时,又要组织专人结合本县实际编写一套乡土教材,大大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需要。

四、不惜余力加强条件建设

按照“教学有设备、下乡有工具、学习有场所、实习有基地”的要求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并配套的现代化多媒体。对村级教学班,要按照五个一的标准(一部电话、一根网线、一台多媒体投影仪、一份农民日报、一部数字摄像头),完善各个教学点教学设施配置。

五、认真组织开展培训

1.培训办法 针对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要求,围绕产前、产中和产后发展关键环节研究教育培训内容,设置教学培训课程,每班每年根据农时季节培训累计不少于15天;培训以专题讲座为主,根据不同岗位和不同产业,按照专业化、技能化、标准化的要求确定培训内容。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技术服务三位一体措施,使受训农民掌握从事主导产业所需的1~2门生产技术及其相关知识,不断提高生产技能,保证职业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务工收入,成为掌握农业高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和农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在培训时间安排上,结合职业农民的产业特点灵活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学习、生产两不误。 采取县城集中培训、进村集中培训与入户指导相结合,系统性培训与季节性培训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现代媒体教学相结合、农业专家培训与种田能手示范相结合等培训模式,有力增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2.加强生产实践练习,提高培训适用性 培训期间安排时间组织学员到附近有关产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标准农业园等地进行学习考察,让学员动手操作。

3.教师还要帮助学员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应用新模式,使学员在学中干、干中学,使学员学有教师,看有样板,干有技术。

六、考试考核

通过集中培训和生产实践后,对学员进行考试考核。认定条件包括知识技能水平、产业发展规模、生产经营效益等内容,符合以上条件的专业农民经过培训后,由各培训机构统一组织考试,考试内容包括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并结合自己的产业设计发展规划。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定,对评定合格的农民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

七、科学管理

每个教学点安排专人负责,每个教学班由班主任负责,严格落实考勤制度,保证上课时间。规范档案管理,建立有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室,按照档案管理规范要求,每个培训农民档案资料齐全,每年教学活动有记录。

八、严格开展训后跟踪管理

要认真按照省、市要求,依据培训机构上报的台账资料,从学员基本信息、受训时间、培训学时、受训效果等方面,对学员进行了百分之百的回访。对培训机构上报的台账中出现缺漏项、手机错号、手机停机的学员和电话回访中回答不准确、受训学时不够等学员,一律视为不合格学员,要求培训机构整改,整改后还不合格的,就予以删除,为确保学员的真实性打下了基础。

九、扶持新型职业农民

1.做好服务 主要是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要充分发挥好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培训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机构的作用,协调合作共同为培育和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服好务。

2.项目支持 各级各部门应该通力合作,在各类农业项目的规划安排上充分考虑职业农民的需要,资金上、技术上、规划上通盘考虑,真正让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有更加肥沃的土壤。

农民培训通知 篇6

1.学校招生管理制度:包括招生对象、招生条件、招生程序、招生名额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学校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2.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材选用、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农民工学员能够获得系统、全面的职业培训。

3.学校考核评价制度:包括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对学员的学习和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4.学校师资管理制度:包括师资选拔、师资培训、师资考核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学校拥有一支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5.学校学生管理制度:包括学生入学、学籍管理、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奖惩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有序。

农民培训通知 篇7

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达到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根据按照农业部,《关于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通知》(农科教发[20xx]2号)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改进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充分发挥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任务目标

围绕优势主导产业,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对骨干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和面对面、零距离的全程挂户培训,通过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培育和造就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懂经营、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骨干农民,促进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在全乡14个村,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8个重点行政村,加大培训力度和培训规模,每个村培训专业技术骨干农民不少于150名,进村技术指导不少60次,全乡共培训和结对挂户1400名以上骨干农民,辐射带动1400名以上一般农民。

三、培训内容

以贴近农民、贴近实际、贴近市场、方便学习、降低成本、灵活高效为原则,围绕马铃薯、育肥猪、甜粘玉米、绿色水稻、食用菌、苗木栽培、大棚蔬菜和地膜花生等12项内容,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见附表)。

四、主要措施

(一)建立组织体系,打牢项目实施基础

1、建立项目领导小组。成立以分管农业的副乡长朱任组长,农业、财政、畜牧、水利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大桥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技术推广站,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的宣传发动、组织协调、监督管理等项工作。各镇围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中心,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分管农业的领导亲自抓,农业助理、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具体抓,并明确工作职责,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建立乡村两级培训体系。建立乡级讲师团。请县级挑选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勤奋敬业、业务精良的同志组成乡级讲师团,负责对我乡的师资培训和骨干农民为主要对象的重点班培训。

建立村级技术指导组。从农技人员中选择具有一定技术水平、推广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技术指导团,每村2-3人。负责对本村农民进行普及性培训,并进村入户对骨干农民、一般农民进行巡回指导,实行分片负责。

成立教学班,明确班主任。从乡级讲师团成员中选择具有较强工作责任心和较高农业技术水平、熟悉农业推广工作和了解农民需求的农业科技人员担任教学班班主任。班主任按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好培训,做好教务管理、学员管理等项工作,及时发放培训教材,做好教学日志、考勤记录。同时兼任巡回技术指导员,在生产关键时刻深入田头巡回指导。

(二)科学制定实施方案,严格按序时进度实施

根据农作物生长周期,结合农时季节、农村生产安排培训内容,保证培训内容具有相对连续性和适应性、实用性。承担项目培训的农广校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按照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优势主导产业培训的时间,内容、次数、地点和教师(见附表),使进村培训指导工作各个环节按进度进行。

(三)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

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深入农村,把急需的农业知识送到农民手中。整个培训工作采取“五个一”培训模式,即为骨干农民发放一张专家咨询卡、一本培训记录薄、一张明白纸、一本技术资料、一份专业技术生产光盘。在培训方式上要坚持做到“五个结合”,即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巡回指导相结合;室内与田间地头相结合;请进来与派下去相结合;教师授课与现场示范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1、编印培训教材。农业技术推广站要按照培训内容编制科普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很强的培训教材,从田间准备,播种期,生长期、成熟期等不同生育阶段的管理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不同栽培方式高产栽培技术,编写技术手册、明白纸等培训资料,发放到人,做到人手一册。

2、采取多种培训方式。针对培训对象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培训内容以及地域分布等不同情况。一是多形式开展培训。在“五个一”培训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要求,采取集中办班、专题讲座、进村入户、发放资料等多种培训形式,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方法相结合、项目培训与送科技下乡活动相结合,在各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作为现场培训指导农民的试验田,由单纯指导农民变为带着农民干的新方式。二是多渠道开展培训。培训过程中,除利用确定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外,继续开展农技110咨询服务帮助农民解疑释难,利用大桥乡新农村信息网,介绍新品种、新技术,及时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以提高培训效果,扩大培训的辐射面。

(三)明确责任,加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的管理

1、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制订《讲师团成员工作守则》、《班主任工作守则》等管理规则。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农民培训工程工作督导、管理、检查、考核等工作,协调解决在培训工作存的问题。

2、设立专职教师和联系户。农业技术推广站要在每个村设专职培训教师1名,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的作用,让农民学懂、学会、学透,提高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并在村里建立3-5个联系户,向农民发放技术明白纸和有关资料,组织讲座和播放技术光盘,结合农时进行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

3、规范管理,完善培训档案。“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实行联系教师负责制,每次进村培训指导活动都要有详实的受训农民登记表、培训内容、指导老师签字、培训现场照片,保留第一手培训资料,健全档案,以备检查验收。

4、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培训基地、实施村设专职联系人1名,定期上报乡新型农民培训活动进度、及时反馈培训效果、推荐学用科技示范户、典型户。

5、建立讲师团成员评价考核制度。通过评价和考核,听取骨干农民及一般农民及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培训项目实施工作得力的先进单位、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将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确保xx年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的顺利实施。

农民培训通知 篇8

为进一步提升农民工素质,增强务工技能,促进农民工就业。大力发展乡域经济,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全乡农民工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现制定xx乡农民工培训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指导,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面向工业化、现代化、城乡化的发展方向,综合运用财政扶持政策和市场手段,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培训为重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要坚持按需培训的原则,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要求,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要坚持政府支持引导与按市场经济规律开展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多方筹集培训资金;要坚持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要坚持引导性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扩大培训覆盖面,全面提高参训者的综合素质;要坚持培训与配套服务、转移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坚持按需施教,注重实效。

农民工培训主要是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1、引导性培训。以村为主体开展农民工引导性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引导性培训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种养殖业培训、就业岗位选择等方面基本知识的培训,增强其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

2、技能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和择业竞争能力。根据我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际需求,开展农业产业实用技能的技能培训。聘请专家开展岗前、岗位培训,培养一大批不离乡的农业专业技能人才。

(三)工作方案

时间:20xx年x月—xx月(详细见附件)

地点:xx乡人民政府

举办单位:xxx乡人民政府

培训经费:培训经费5万元,用于讲课、食宿、教材、车辆等。

培训内容:茶叶种植标准技术培训、生态猪养殖技术、餐饮培训。

培训对象: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农村致富带头人及与扶贫工作密切相关人员。主要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思想素质较高,身体健康,有转移愿望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总人员300人。八、培训方式。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从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出发,做到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课堂讲授与现场体验相结合、教师精讲与学员互动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开展培训。

(一)加强领导,确保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强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环节,各村要高度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积极参与转移培训。

(二)强化管理,保证培训工作的真正落实。

1、加强监督检查。要加强对乡农民工转移培训工作的指导,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转移培训工作的督促与检查,确保培训工作的圆满完成。

2、加强档案管理。要将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学员登记卡,实行动态管理,同时要建立培训工作的专项档案,备考核时查阅。

农民培训通知 篇9

1.学校招生管理制度:明确学校招生的条件、程序和政策,规定招生人数和分配方式,确保招生公平、公正。同时,建立招生宣传渠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提高招生质量和数量。

2.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制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确保培训内容与农民工的实际需求相符。同时,建立课程评估机制,定期评估课程的教学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3.学校教师管理制度:建立教师招聘和评价机制,确保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同时,提供教师培训和进修机会,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此外,建立教师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学校学生管理制度:建立学生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培训情况和成绩等。同时,建立学生考勤和纪律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和作息,提高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责任感。此外,建立学生评价机制,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学校就业管理制度:建立就业指导和推荐机制,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同时,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就业机会和岗位推荐。此外,建立就业跟踪和服务机制,对已就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和服务,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农民培训通知 篇10

各县(市、区)劳动保障局、定点培训机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5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闽政[20XX]14号),切实抓好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决定在全市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现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提升技能、稳定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发展、构建和谐”为主题,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运用财政补贴政策,组织用人单位、各类定点职业培训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实现有效和稳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本小康,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

二、培训对象

培训主要对象是已在我市城镇务工的农民工(含外省、外地区来的农村劳动者)、未转移就业但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初高中毕业未升学人员、农村退役士兵和其他新生劳动力。

三、基本原则

农民工培训要坚持“五个结合”。

农民工培训与有效转移就业相结合。农民工培训要紧紧围绕就业,就业要紧紧围绕产业,对准我市“3+1”产业集群,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定单式培训、定向培训的校企合作培训模式,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稳定合格的劳动力保障。

农民工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受培训的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确保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绝大部分能考取初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实现持证上岗。

农民工培训与引进项目促进发展相结合。通过培训,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产业工人,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更好开展,吸引更多商人来三明各地投资兴办企业,实现富余农村劳动力及时、就地、就近有效转移就业,促进三明各地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农民工培训与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相结合。通过培训,加快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适用型技能农民工队伍,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农民工培训与促进稳定就业相结合。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机制,为进城求职农民提供“四免”(即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就业信息)和“两补”(即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为进一步优化农民进城务工环境,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难和留工难问题。在全市推广农民工《就业保障卡》制度,给进城务工人员在就业服务、追薪维权、买药看病、子女就学、旅行消费、定点购物等方面享受各种优惠。要求各企业在用工工资报酬、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做到合理合法,努力做到与其他劳动者 “三同”即 “同工同酬、同工同时、同工同权”,吸引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

四、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20XX-20XX年,组织17.5万农民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年均培训3.5万人;培训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培训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比率达到80%以上;培训后就业率要达到80%以上。

具体目标: 20XX年,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3.5万人,免费职业技能鉴定6000人,培训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培训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比率达到80%以上,培训后就业率要达到80%以上。20XX年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中包括组织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万人、劳务输出培训0.8万人和劳动预备制培训0.7万人。今后每年的年初,将农民工培训、免费鉴定和转移就业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及各有关单位。

五、工作措施

㈠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统筹领导,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在全市广泛开展,农民工培训具体工作由三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设在劳动保障局内)负责。各部门和各单位之间要通力合作,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层层抓落实,切实把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农民工技能提升工作抓出实效,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农民工培训就业任务。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本通知要求,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制定好农民工培训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具体目标任务、工作措施、经费保障、工作进度和工作要求。

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和工青妇组织等社会团体的积极性,做好农民工培训就业的宣传工作,积极引导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参与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鼓励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根据社会化原则,公开公平地评估认定,确定具备培训资质、愿意承担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任务、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好、社会认可的职业培训机构作为定点培训机构,并向社会公布。

㈡强化管理制度

每年年初,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及时制订农民工培训年度计划,报送市劳动就业中心和市局职业培训科。开展每一期培训都要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每期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对象、培训工种、培训人数、培训形式、课程设置、师资安排和课程表等。各县(市、区)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农民工培训实行报备制,市直定点培训机构农民工培训实行报批制,每一期的培训计划必须在培训开课前及时上报备案审批。开展每期培训,要认真做好农民工签到记录,要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档案。

㈢培训具体要求

1、组织开展三种类型培训。

⑴劳动预备制培训。主要是依托技工学校和各类职业院校,以及有条件的职业培训实体,组织本市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以帮助实现就业和获得初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进行的技能培训。未能实现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兵,也可纳入劳动预备制培训。培训时间半年至一年。

⑵劳务输出培训。主要是依托各类职业培训实体,组织本市山区农村富余劳动力(重点是被征地农民、农村贫困户)进行的技能培训,以实现其转移就业的目标。培训时间视就业岗位要求,原则上不少于120课时。

⑶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主要依托企业和职业培训实体,对已经在我市就业的省内外农民工,按照不同技能水平的要求,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实现提高其岗位技能的目标。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培训基地、劳务派遣组织培训、校企联合等方式,探索培训的多样化,落实岗位技能提升的培训任务。培训时间不少于120课时。

2、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

在培训内容上,实施岗前培训、岗后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的分类培训,特别是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提高培训和就业质量。组织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者开展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安全生产、工业卫生、厂纪厂规等岗前培训;组织已经录用上岗的农民工进行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岗后培训;组织企业在岗职工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通过不同阶段的培训,在岗的职工取得初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实现持证上岗,更好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企业生产发展。

在培训方式上,坚持以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在岗培训为主要形式,采用劳动保障部门或社会定点培训机构组织培训、校企联合培训、用人单位自主培、行业统筹培训和农民工自选培训等多种形式。

㈣加强经费保障

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的需要,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做好当年农民工培训经费预算,协调当地财政按规定安排农民工培训就业补贴资金,并纳入当年财政年度预算。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提取职工教育培训费,并按农民工占全部职工比例,结合所承担的培训任务,安排农民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经费。

各地要加强政策配套,结合农民工实际,抓紧制订《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积极争取当地财政部门安排相应配套资金,与中央和省市财政补助资金合并使用,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并有效用于开展农民工培训,使农民工直接受益。

农民培训通知 篇11

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达到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根据按照农业部,《关于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通知》(农科教发[20xx]2号)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改进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充分发挥市农广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任务目标

围绕优势主导产业,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对骨干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和面对面、零距离的全程挂户培训,通过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培育和造就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懂经营、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骨干农民,促进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在全市12个乡镇(街道),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33个重点行政村,加大培训力度和培训规模,每个村培训专业技术骨干农民不少于40名,进村技术指导不少15次,全市共培训和结对挂户1400名以上骨干农民,辐射带动1400名以上一般农民。

三、培训内容

以贴近农民、贴近实际、贴近市场、方便学习、降低成本、灵活高效为原则,围绕育肥牛、甜粘玉米、绿色水稻、食用菌、五味子栽培、贝母栽培、食用瓜栽培、苗木栽培、大棚蔬菜和地膜花生等12项内容,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见附表)。

四、主要措施

(一)建立组织体系,打牢项目实施基础

1、建立项目领导小组。成立以分管农业的副市长陈辉担任组长,市农业、财政、畜牧、水利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的宣传发动、组织协调、监督管理等项工作。各镇围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中心,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分管农业的领导亲自抓,农业助理、农业农机服务中心主任具体抓,并明确工作职责,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建立市镇两级培训体系。建立市级讲师团。从市级挑选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勤奋敬业、业务精良的同志组成市级讲师团,负责对各镇的师资培训和骨干农民为主要对象的重点班培训。

建立镇级技术指导组。各镇从农技人员中选择具有一定技术水平、推广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技术指导团,每镇4-6人。负责对本镇农民进行普及性培训,并进村入户对骨干农民、一般农民进行巡回指导,实行分片负责。

成立教学班,明确班主任。从市级讲师团成员中选择具有较强工作责任心和较高农业技术水平、熟悉农业推广工作和了解农民需求的农业科技人员担任教学班班主任。班主任按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好培训,做好教务管理、学员管理等项工作,及时发放培训教材,做好教学日志、考勤记录。同时兼任巡回技术指导员,在生产关键时刻深入田头巡回指导。

(二)科学制定实施方案,严格按序时进度实施

根据农作物生长周期,结合农时季节、农村生产安排培训内容,保证培训内容具有相对连续性和适应性、实用性。承担项目培训的农广校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按照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优势主导产业培训的时间,内容、次数、地点和教师(见附表),使进村培训指导工作各个环节按进度进行。

(三)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

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深入农村,把急需的农业知识送到农民手中。整个培训工作采取“五个一”培训模式,即为骨干农民发放一张专家咨询卡、一本培训记录薄、一张明白纸、一本技术资料、一份专业技术生产光盘。在培训方式上要坚持做到“五个结合”,即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巡回指导相结合;室内与田间地头相结合;请进来与派下去相结合;教师授课与现场示范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1、编印培训教材。市农广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要按照培训内容编制科普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很强的培训教材,从田间准备,播种期,生长期、成熟期等不同生育阶段的管理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不同栽培方式高产栽培技术,编写技术手册、明白纸等培训资料,发放到人,做到人手一册。

2、采取多种培训方式。针对培训对象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培训内容以及地域分布等不同情况。一是多形式开展培训。在“五个一”培训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要求,采取集中办班、专题讲座、进村入户、发放资料等多种培训形式,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方法相结合、项目培训与送科技下乡活动相结合,在各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作为现场培训指导农民的试验田,由单纯指导农民变为带着农民干的新方式。二是多渠道开展培训。培训过程中,除利用确定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外,继续开展农技110咨询服务帮助农民解疑释难,利用市电视台《农业科技之窗》栏目,介绍新品种、新技术,及时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以提高培训效果,扩大培训的辐射面。

(三)明确责任,加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的管理

1、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制订《讲师团成员工作守则》、《班主任工作守则》等管理规则。市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农民培训工程工作督导、管理、检查、考核等工作,协调解决在培训工作存的问题。

2、设立专职教师和联系户。市农广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要在每个村设专职培训教师1名,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的作用,让农民学懂、学会、学透,提高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并在村里建立3-5个联系户,向农民发放技术明白纸和有关资料,组织讲座和播放技术光盘,结合农时进行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

3、规范管理,完善培训档案。“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实行联系教师负责制,每次进村培训指导活动都要有详实的受训农民登记表、培训内容、指导老师签字、培训现场照片,保留第一手培训资料,健全档案,以备检查验收。

4、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培训基地、实施乡镇和村设专职联系人1名,定期上报市新型农民培训活动进度、及时反馈培训效果、推荐学用科技示范户、典型户。

农民培训通知 篇1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农业、繁荣农村、加强基层、富裕农民为目标;以提升我县扶贫开发水平,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为己任。通过选拔农村基层干部和优秀青年接受高等教育,为农村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综合素质好、有培养发展潜力的农村基层干部,使他们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推广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实现科技致富和推动农村社会进步的骨干力量,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流域重点治理和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从年开始,选拔100名(今年春季招生10名、秋季招生90名)农村基层干部和优秀青年,开展不脱产学习的大专以上学历教育,通过二至三年的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成为“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综合性、实用性的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基层干部和后备干部,提高全县村级干部整体素质。

三、培训对象和模式

(一)培训对象。“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对象是:各村具有高中(含职高、中专同等学历)文化程度,政治素质好,身体健康,有培养前途的村“两委”班子成员、村后备干部、退伍军人、致富能手、农村经纪人、农村优秀青年。培训采取个人报名,村委会、乡镇推荐,扶贫办把关,组织部审核,广播电视大学党校教学点组织实施的程序进行。

(二)培训方式。“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采取远程开放教育加集中面授辅导的学习形式进行,不脱产。由广播电视大学党校教学点组织实施培训。学制2-3年,学员修完规定课程学分,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文凭。同时,学员在学习期间参加相应职业资格和技能认定考试资格的,也要颁发国家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

(三)培养专业及课程设置。按照培养农村所需的综合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要求,设置涉农专业,重点开设种养加工等农业生产实用技术以及市场营销、农村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农村政策法规等课程。具体专业有广播电视大学党校教学点经申请由上级电大批准设置的农村经济管理和园艺技术专业,具体课程由广播电视大学党校教学点遵照《广播电视大学实施性专业规则》确定。我县学员今年报学农村经济管理和园艺技术两个专业,以后随着培训需要逐步增加专业。

四、保障措施

(一)培训经费。专科学员毕业最低需修满78学分,每学分由广播电视大学从80元减免至64元,全学程需总学费4992元。在这些学费中,广播电视大学再减免1950元。县扶贫办从扶贫培训资金“雨露计划”中每生补助2500元(第一年1500元,第二年1000元),其余不足部分约542元由学员个人承担。学习所需的书本费、考试费由个人承担。学生考试住宿费由广播电视大学党校教学点按最低标准收取。

(二)培训基地。广播电视大学党校教学点是“一村一名农民大学生”培训基地,负责培训对象的招生、管理和教育教学、考试、实习、考察工作,对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每年进行考评。

(三)生源组织推荐和录取。对符合招生条件的对象,采取组织部门按指标下达招生计划、乡镇宣传发动、个人自愿报名、村委会集体研究确定,填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农民大学生”报名登记表》一式三份,并附本人申请、身份证复印件、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经村委会初审,乡镇政府审核同意后,报送广播电视大学党校教学点,本人到指定地点照相。经县扶贫办、县委组织部确认同意后,由广播电视大学党校教学点登记注册,发放入学通知书,纳入学籍管理。

五、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广播电视大学党校教学点成立“一村一名农村大学生”培训工程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一村一名农村大学生”班,班主任由李凤霞同志担任。聘请全县农、林、水、牧等部门具有中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专职辅导员。

(二)严格把关,规范运作。“一村一名农村大学生”培训工程是“德政工程”、“惠民工程”,政策性强,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招生政策范围、对象、条件和程序规范运作,认真组织实施,决不允许弄虚作假和冒名顶替现象的发生,一经发现,不仅要取消学员学籍,而且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整个运行程序,接受县扶贫办指导和监督。

(三)抓好教学,确保质量。“一村一名农村大学生”培训要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切实抓好教学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广播电视大学党校教学点要根据实际,特别是全县农村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制定实用人才教学计划,积极向上级电大申请适合我县需求的专业,以突出实用性和应用性。要整合教师资源,加大实践应用教学的力度,在全县选择确定一批种植、养殖、加工和管理的示范点作为教学实训基地。还要针对农村实际和农民特点,设立与农时季节相衔接、灵活方便的学习时间。聘请农林水牧等方面专家为学生上课。做到学习生产两不误、两促进。要加强学籍管理和日常管理,健全学生档案,严格考试管理,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和学习、生活服务。建立激励机制,设立优秀学生奖励制度,鼓励学生按期完成学业。

(四)明确责任,务求实效。所有培训对象一旦注册上报,就成为广播电视大学党校教学点“一村一名农村大学生”班学员,享受县扶贫办下发的2500元学费补助。同时,必须服从学校管理,按规定要求完成学业。不得以任何理由半途退学或者放弃学业。对因各种理由完不成学业的学员,不论在任何时候退学,均必须向县扶贫办退还2500元学费补助。

农民培训通知 篇13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会泽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对全乡农民进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以提高农民掌握、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现根据我乡20xx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实际,制定大桥乡20xx年农民科学素质技能培训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xx年农民科学素质技能培训工程,以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认知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紧紧围绕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我乡农业主导优势产业,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出发点,坚持“政府统筹,站所协作、村组组织、农民参与”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推行“分层培训、梯次提高”的组织形式,对全乡农村主要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马铃薯地方标准培训、科技示范户主体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我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必须的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推动我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开拓市场,增收致富的本领,使农民群众的素质与建设新农村相和谐,以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技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认识和应用能力为核心,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出发点,着力构建以“农民培训工程”为主体,农业科技入户、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相结合的农村素质提升工程体系;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旱作农业生产体系,倡导发展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模式,坚持常规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农民进行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提高农民掌握、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目标任务

20xx年我乡农民培训工程“主要任务是:以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代远程知识(种养殖)培训为重点为,培训农民5500人次,其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500人;科技入户工程示范户培训1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00人次。

三、培训方式及时间

实行常规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农闲集约化培训与农时季节性培训相结合,时间安排从20xx年1月开始至20xx年11月对14个村民委员会开展培训。

四、培训内容

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和《会泽县“十一五”农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优势特色产业任务和目标,采取专家巡回讲课的方式,综合知识讲授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避灾农业理念等;实用技术培训重点讲授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地方标准、林果、蔬菜、养殖等产业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以及重点、难点技术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科技知识。重点是,专业培训 :

1、马铃薯产业

(1)、小春马铃薯地膜栽培

(2)、大春马铃薯会—2号商品薯栽培管理技术

(3)、大春马铃薯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4)、马铃薯商品、种薯分级包装标准

(5)、马铃薯标准化脱毒栽培及窖藏保鲜技术

(6)、对乡内营销马铃薯大户进行市场培训

2、经果林产业

核桃、板栗栽培管理技术

3、草畜产业

(1)肉牛、羊、猪、鸡、兔的品种改良及键舍饲养殖技术

(2)青贮玉米种植及玉米青贮技术

(3)动物疫病防控技术

4、蔬菜产业

(1)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2)无公害辣椒栽培技术

(3)大白菜无公害栽培技术

(4)塑料拱棚蔬菜栽培技术

(5)中药玛卡种植技术

4、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以农产品加工、餐饮、保健、建筑、制造、家政服务就业技能为主,同时兼顾农民工维权法律知识和城市生活常识等方面的`培训。

五、培训组织措施

1、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组织农民参与”的原则,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马铃薯产业、畜牧产业、经果林产业、蔬菜产业等技术培训,由乡农科、畜牧、林业、科协共同组织实施,14个村两委负责14个村内农民的组织,并提供培训场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由扶贫、劳保所共同组织实施。

2、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继续推行“二个一”(即免费发给农民一张培训卡、一本培训教材)和“科技入户”机制。

3、充分发挥农村科普示范培训基地的作用,授课教师由乡涉及站所邀请县农业局、县畜牧局、林业局统一组织安排,任务落实到人。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建立农民培训档案(花名册、培训卡),同时要发挥好现有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民培训中的作用,合力抓好农民培训工作。

4、各村民委员会配合培训机构对培训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并组织技术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确保培训任务的完成。各培训机构要规范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建立农民培训档案,同时负责在农民培训卡上对农民培训情况进行登记。

5、培训结束后,要将培训花名册上报。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层层抓好落实。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要充分认识农民科学素质技能培训实施的重要意义,切实履行职能作用,明确目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做好培训工作。各村要切实做好组织工作,认真落实培训场地和受培人员,保证培训时间的落实和培训效果。今年的农民培训工作继续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培训目标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切实把培训任务落实到培训机构和受训农民,力争通过较长一段时间的持续强化培训,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学、善经营、讲诚信的新型农民,让他们成为科技兴农和科技致富的先锋。

2、增加投入,加大力度,扎实推进农民培训。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战略任务。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努力营造“学习型”乡村、培养“学习型”农民,把“农民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引导深入,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农民培训通知 篇14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xx年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任务申报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农办财[20xx]23号),农业部、财政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农科教发[20xx]2号)和《中央财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农[20xx]349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总体要求,采取政府买单到村、培训落实到人、机构招标确定、过程规范管理的管理机制,围绕主导和优势产业,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农民以及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以村为基本实施单元,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为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一)按需培训,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原则上集中培训时间累计不得少于15天,每天集中授课不少于3个小时,现场指导不少于15次。项目村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二)通过培训项目实施,在培训示范村培养不少于40个从事主导产业的专业农民,使其掌握从事主导产业的生产技术要领,达到绿色证书岗位规范的要求,专业农户的产量和产值比前三年平均水平分别增加10%以上,纯收入增加5%以上。同时重点培养2-3名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社组织领办人等农村实用人才,使其掌握从事主导产业的生产技术要领,收入水平有明显提高。

(三)通过项目示范带动,推进培训示范村“一村一品”发展,整村产业特色更加突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比重逐步增加,农村经合组织得以进一步壮大。

三、实施范围

在全省21个市州的30个县的1500个村实施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每个行政村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5万元,共计补助2250万元;在全省8个市的8个县的180个村实施省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每个行政村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5万元,共计补助270万元。

项目实施县确定原则:一是产业特色突出,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水平高,或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二是农民积极性较高,有强烈的培训需求;三是当地领导重视,在执行项目过程中无不良记录。

项目示范村确定原则:一是本村领导得力,农民有强烈的培训需求;二是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原则上一个示范村确定一个主导产业进行培训;三是有组织农民参加培训的场地和必要设施。

四、实施内容

(一)确定培训重点和内容。按照综合培训、按需培训的思路,在培训内容上,各村根据本村的主导产业发展实际,提出培训内容和培训要求,培训机构必须按照村里的培训要求开展培训工作,重点培训专业农民从事主导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技能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以及生态环境、经营管理、政策法规等内容。在培训产业上,重点开展以突出农民增收为重点的专业培训,主要培训粮油、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生猪、山羊、家禽、獭兔、水产养殖等产业及加工业技术知识。在单项产业上,培训内容要落实到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在公共知识上,普遍开展农业政策、法律常识、农户经营和市场信息等知识培训。

(二)确定培训机构。充分依靠各级各类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单位,积极参与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根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组织有关专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招标确定培训机构。项目县农业部门与招标确定的培训机构签订项目实施合同,明确培训任务和培训要求。培训机构要按照项目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培训合同,明确法人责任,建立管理制度,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对象,采用正规教材,优化培训方法。通过内选外聘,确定培训教师,落实指导教师,做到培训教师分片包干,指导教师进村入户。此外,充分依托市州农科所的科技推广力量,每个农科所在本市州内确定不少于5个村作为培训示范村。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在培训方法上,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等方式相结合开展。集中培训采取“五个一”培训模式,即“免费发给农民一张培训记录卡、一本公共知识手册、一本技术手册、一张明白纸,在每个培训点配送一张生产技术光盘”。在培训时间上,对40名骨干专业农民每年集中培训不少于15天,每天集中授课不少于3小时,开展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不少于15次。对周边辐射农民主要采取明白纸和远程培训等手段灵活开展。

(四)实行培训卡管理。为加强培训工作考核,各地要对每个参训骨干农民发放培训记录卡,记录培训工作开展真实情况。记录卡要记载受训人基本情况(姓名、住址、生产规模等)和培训记录。培训机构要在每次给农民集中培训或入户分散指导后,在记录卡上记载培训情况(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等),培训机构和农民双方签字认可。培训记录是农业行政部门检查验收培训工作落实情况的主要依据,参训骨干农民要妥善保管(培训记录卡参照格式见附件2-1)。

五、实施步骤

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从20xx年1月底到20xx年3月。确定项目实施县和示范村,制定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分村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方案、编印技术资料和举行启动仪式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从20xx年4月初到20xx年11月底。开展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进行项目跟踪检查指导等。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xx年12月。自下而上进行项目总结,形成总结报告。组织项目验收,形成验收总结报告。

六、资金使用

每个培训示范村由中央财政或省级财政补助1.5万元,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购买教学培训耗材、教师补贴、交通费、购买和编印培训资料、购买培训证书等,不得用于培训单位的基本建设、培训条件建设等开支。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职责明确、分级负责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的管理机制,一级对一级负责,逐级落实责任。项目县要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农业、财政、畜牧、水产等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工作协调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具体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工作。

(二)招标确定培训机构。项目县农业、财政主管部门要根据示范村的培训需求,组织有关专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招标确定培训机构。各级各类农业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技术力量和培训条件,向县级项目办公室申请承担培训任务。项目县农业部门须与招标确定的培训机构签订项目实施合同,明确培训任务和培训要求。培训机构报省、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三)加强培训监管。各级农业、财政主管部门要加强项目监督检查,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建立行政领导责任人制度,分级负责,明确职责。培训项目实行管培分离。县项目办公室要对基本学员登记注册,发放培训卡,记录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培训教师。各培训机构要建立培训台账(见附件2-2),写明每次办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参加培训人员及培训教师。各级农业部门要建立项目公示平台,跟踪培训工作实施情况,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省农业厅监督举报电话:。

(四)规范资金管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补助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管理。培训机构培训结束后,凭培训台账和县项目办公室出具的检查验收合格证明,到县级财政部门报账。补助资金使用范围严格按照《中央财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执行。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安排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资金,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培训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项目市(州)、县财政部门应合理安排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工作经费。

(五)严格检查验收。项目县农业部门要采取实地考察、走访农民等方式,对每个培训示范村进行检查验收,核实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了解农民的满意程度。省、市两级农业、财政部门要加强培训工作抽查。对培训质量存在严重问题、弄虚作假、挤占挪用套取财政资金的培训单位,要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

农民培训通知 篇15

20xx年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xx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xx年全省农民教育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农厅办函〔20xx〕51号)精神,按照《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关于印发高素质农民培育规范(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规范》)要求,为做好20xx年全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促进xx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坚持服务产业、注重质量、适度竞争、创新发展原则,深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加快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助推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目标任务。通过农民培训和学历教育两条途径培育高素质农民。按照经营管理型,培养一批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经营者、返乡下乡创新创业者和产业扶贫带头人等现代农业带头人,全年县级培训农民100人,省、市级培训按省市文件下达任务另行选派。继续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做好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工作。

二、培训工作

结合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实际,按照“一级带一级干,抓好本级带动下级”的思路,重点实施带头人培训。

1.重点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遴选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有一定产业规模,能够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骨干、家庭农场经营者和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及退伍军人开展培训,提高其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产业发展能力和示范带动农民发展作用。

2.搭车开展产业扶贫带头人培训。聚焦贫困村和贫困户,遴选产业扶贫带头人经营能力培训,促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民能够运用好所学技能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实施步骤

切实提高教育培训内容的针对性、过程管理的规范性、培育结果的有效性,紧贴产业人才需求实施培训,加快培育一批农业农村发展所缺的高素质农民。

(一)择优确定机构。参照《规范》要求,我县按照“县级申报、设区市审批、省级备案”的程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定了3家培训机构,并录入机构库。经局党委会研究决定20xx年农民教育培训任务由xx县xx职业培训学校承担并报省级备案。培训机构要加强培训师资和教材建设,培训教师原则上从师资库中遴选,及时将生产能手、管理精英、经营能人、专家学者等补充入师资库;

及时将优质的区域教材录入教材库。县农民教育培训中心要充分发挥基础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培训工作调研、过程管理、跟踪服务等工作。

(二)科学制定方案。结合本地主导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和扶贫就业工作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职责要求、资金使用、时间安排,完善保障措施、监督考核等运行机制,保障培训工作及时有效的开展。

(三)选准参训人员。采用“机构招收一批,县级推荐一批,个人自主申报一批”的方法遴选培训对象。同一培训对象一年内只能参加一次培训,两年内不可重复参加同一层级同一类型培训。培训对象条件见附件3。

(四)精准实施培训。围绕产业规划发展分解任务,优先满足重要农产品生产以及农村发展需要,围绕xx蜜桔产业、龟鳖产业等主导特色产业集中开展全产业链培训。要优化培训资源,完善培训师资库,合理选择理论、技术、政策和实践等教师;

灵活采用课堂、现场和线上等教学形式,统筹开展好培训,培训模块和课时分配要求见附件4。

(五)加强跟踪服务。积极帮助指导培训学员争取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积极帮助搭建交流平台,引导成立创业协会、专业协会或产业联盟,组织开展产销对接、跨地域交流合作等活动,推动农民抱团发展。市、县跟踪服务责任主体由各地自主确定。省级培训机构需制定跟踪服务方案,明确服务人数、方式、内容,按时落实并做好总结,巩固培训效果。

四、资金安排及管理

x财农指〔20xx〕6号文和x农规计字〔20xx〕5号文下达我县培育资金30万元。

(一)补助标准。农民培训补助标准具体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产业扶贫带头人3000元/人。

(二)支出范围。农民培训补助资金用于培训全过程支出,培训经费补助标准的90%用于教育培训,由承担培训的培育机构按规定列支;

10%用于认定管理、跟踪服务等,由县农业农村局按规定统筹使用。主要包括:

1.教学支出:购买(编印、制做)文字和影像教材、教辅资料等;

授课教师课时费、实训指导费、参观讲解费、交通费、住宿费等;

教学培训耗材和场地租用费等;

组织学员考试考核;

网上在线培训、在线信息技术支持等信息化教学支出。

2.学员支出:学员食宿、交通、学习用品以及培训期间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

3.其他支出:学员遴选、宣传、档案整理、资料印刷、跟踪服务、师资培训、学员管理等方面相关支出。

(三)强化监管。坚持“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农民教育培训资金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禁任何地方、单位和个人截留、挤占、挪用培训资金,严禁以现金形式直接分发给农民个人,确保财政补助资金足额用于农民培训。培训教师授课费按财政部门规定发放,未进入师资库的人员一律不得领取授课费。采取预拨制和报账制相结合方式,及时足额拨付补助资金到培训机构,有合同规定的`按合同执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民培训是培育高素质农民的重要手段,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体育局、蜜桔产业局、农技推广中心、审计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xx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合力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实行“行政主管部门第一课”制度,落实县农业农村局为培训班讲授第一课。

(二)强化督导考核。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等考核中的农民培训指标任务。加强对培育机构培训工作的指导和过程监督,建立按月监督检查机制,对项目实施情况开展不少于两次的全面检查,重点监督培训开展情况及项目资金的使用。加强培训进度调度和督导,实行随机抽察制度。

(三)健全教育培训体系。统筹各类农民教育培训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加快构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充分依托农广校、农业科研院所、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业职业院校等优势资源开展农民培训。鼓励培训机构与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等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四)加大总结宣传。及时总结经验作法和培训模式,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呈现工作效果,宣传好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一二三产融合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学员典型事例,积极营造农民成长、成才、成就的氛围。

农民培训通知 篇16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实行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上岗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及昌平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03年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昌劳社发[2003]1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具体情况,就如何做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主题,以提高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工作能力为核心,以推行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及就业准入制度为手段,以促进就业和确保社会稳定为目的,建立政府统筹补贴、市场自主调节、个人优惠培训的运行机制,加大对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二、工作目标

结合全市培训工作的总体规划,在我镇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促其就业,稳定社会。根据昌平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分配的任务指标,我镇制定的工作目标是,到今年底培训农村劳动力总数不少于300人。

三、具体措施

1、充分发挥各村就业专管员的作用,对本村的农村劳动力进行调查摸底,对符合就业年龄并有就业愿望的人员进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基础特长等方面的调查登记,结合全区及我镇所开发的就业岗位及用工需求,因地制宜地确定多种形式的培训内容,并认真组织实施。

2、培训时间:2003年9月中旬至12月中旬(详见附表)。

3、培训费用:初级400元/专业、中级560-800元/专业,镇财政负责75%,个人承担25%。

4、培训地点:根据培训专业由社保所与昌平区职业培训学校协商,能在本镇授课的由社保所联系教室,在区职业技术学校授课的交通费用由个人负担。

5、培训科目及培训人数:

计算机文字录入、办公软件应用60人;管道工30人;物业管理员30人;绿化工90人;花卉工50人;焊工40人。

6、报名条件、时间及地点:

凡年龄在女16-45周岁、男16-50周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就业能力和培训愿望的农村劳动力,需持有效证件及2张一寸、1张二寸黑白照片于2003年9月5日至10日到各村村委会报名,各村专管员汇总后于9月11日前交镇社保所。

6、考试合格后颁发国家劳动部《职业资格证书》,由社保所负责择优推荐工作。

7、培训报名人数按分配指标执行,各村之间可以相互协调,原则上不得超过镇政府下达指标数。

职业培训既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又是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工程,涉及面广,针对性强。各村就业专管员要通过广播、宣传栏、入户走访等形式积极宣传,配合社保所做好报名登记工作,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落实,确保今年培训任务的顺利完成。

农民培训通知 篇17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云办发〔xx〕1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实施方案的通知》(双政办发〔xx〕190号)精神和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具有一定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文化在服务“三农”中的重要作用,现就我镇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以下简称“农文网培学校”)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号文件及双政办发〔xx〕190号文件的重要举措。建立“农文网培学校”,是新形势下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新途径,通过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充分发挥共享工程在农村的功能和作用;有利于扩展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保障农民群众享有基本的`文化权益。通过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的信息资源、社会各方面的师资力量和覆盖到村的培训网络,采取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流动教学等形式,创新农民素质教育的渠道和途径,根据群众不同的文化需求,提供农民群众所需的各类知识信息,切实帮助他们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

二、办学宗旨和目标任务

(一)办学宗旨

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

(二)目标任务

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相适应,按照资源共享、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农民的原则,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平台,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依托,以文化教育资源整合为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方式,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努力构建覆盖全镇的农村文化信息素质教育网络。通过建立“农文网培学校”,从而推动文化设施资源与文化信息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共建共享,实现站点向学校的转换,全面扩展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的服务功能,提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利用水平,使之能够开展文化科普教育、知识信息服务、图书借阅、文化鉴赏、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公益文化讲座等多项服务功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和某项专门技能的新型农民。

三、组织机构

勐勐镇“农文网培学校”设名誉校长1名(聘请分管文化工作的副镇长担任);设校长1名(由文化站站长担任),负责学校日常的管理工作;设教员2名(由文化站站长及工作人员担任),负责学校日常的培训、电子阅览室管理、教学辅导、设备维护等工作;设辅导员若干名(从镇专业技术人员中聘请),负责培训项目的辅导工作。具体人员如下:

名誉校长:

校长:

教员:

辅导员:

“农文网培学校”下设办公室在镇文化站,办公室主任由代云红担任,工作人员为潘卫华。各行政村设立分校,聘请村支部书记担任分校校长,村文化活动室或农村党员活动室管理员担任辅导员并负责分校日常培训管理工作。

四、培训对象和教学方式

(一)培训对象

1、村“两委”委员、村民小组组长、农民群众。

2、本镇辖区内民办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等。

(二)教学方式

1、根据“三农”工作的需求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文化娱乐的需求,确定培训项目和内容,科学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

2、专项培训以上机自学为主,集中授课为辅,基地实训为重,采取学时制和学分制的方式,对学员进行综合考评,对考核合格并达到学分规定的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3、流动培训主要是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科技文化资源和信息服务。

五、设备配置

(一)电子阅览室的基本配置

1、培训资源专用服务器1台,用于培训资源的存储,管理与服务;

2、教学电脑5台以上,用于培训资源的个性化浏览,多媒体培训课件点播,网上信息资源搜索;

3、投影机及投影布(100寸)一套,用于集中培训和辅导;

4、高清移动播放机1台,用于流动培训和辅导,以及电影的流动放映;

5、互联网接入。安装有不低于2mb宽带的互联网接入;

6、其他设备配置:音箱设备、网络设备、稳压电源、标牌等。

(二)培训教室的基本配置

1、课桌椅20套;

2、黑板、教具等相关用品。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讲座通知(模板十七篇)

    发布时间:2024-06-08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通知,通告是党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时,使用的下行公文。那么你有了解过通知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讲座通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讲座通知 篇1尊敬的xx:  为帮助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 w
    杂工培训总结十七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员工培训总结(精选1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杂工培训总结 篇1  公司安排我本月3号培...

  • w
    文档通知锦集十七篇

    发布时间:2024-05-31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需要使用通知的场合越来越多,法规性文件经有关部门制定以后,需要用通知的形式予以发布。通知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公文通知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文档通知 篇1  公司员工培训请假条  姓 名 部 门 请假课程 请假时间自 月 日 时 分起至 月 ...

  • w
    培训检讨书十七篇

    发布时间:2024-05-22

      在某件事出现差错以后,为了避免再次出现相同情况,常常要求写检讨书,以对出现的过错进行悔过,我们在写检讨书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得体性。其实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怎么写检讨书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未参加培训检讨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培训检讨书 篇1尊敬的领导:  您好!  就在...

  • w
    档案建立培训总结十七篇

    发布时间:2024-04-14

    一旦我们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见解,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就可以有效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那么,如何进行这样的记录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档案工作培训心得,供大家借鉴参考,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档案建立培训总结 篇1  人事档案其内容及分类繁多,每一类都由历史的,全面的反映干部职工情况的材料构成。而每一大类中...

  • w
    农技培训总结必备十七篇

    发布时间:2024-06-16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技培训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农技培训总结 篇1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

  • w
    预算培训心得简短十七篇

    发布时间:2024-04-12

    当我们获得新的体验时,应该及时记录下来,写下我们的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总结并积累经验。一起来学习如何写心得体会吧!以下是我整理的预算培训心得体会,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和收藏!预算培训心得简短 篇1   一、心中有村居。  我认为要开展好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特别是开展好调解工作,我...

  • w
    亲子培训心得总结十七篇

    发布时间:2024-04-12

    当我们收获启发时,常常可以把它们整理成17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助于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水平。那么一个优秀的心得体会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亲子教育培训心得,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亲子培训心得总结 篇1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汲取前辈们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