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最新生物教案九篇

生物教案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4-08

最新生物教案九篇

2024-04-08 09:06:05

生物教案 篇1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观察,逐渐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1.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盆栽植物和一个小机器人,说明它们的根本不同在哪里?

盆栽植物是生物。说明生物与非生物是有区别的。生物具有区别非生物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下面是讨论的大致内容: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1)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并为动物提供了食物;

(2)寄生植物获取别的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如猪笼草、菟丝子、食人树等;

(3)动物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现成的有机物。如猫抓鼠吃;青蛙抓虫吃;狗吃肉;羊吃草等;

(4)细菌、真菌等分解枯枝落叶朽木动物的尸体粪便等有机物。任何生物的生存都需要营养物质。

2.生物需要呼吸

(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呼吸作用提供的。

(2)人从出生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不能停止的是呼吸。成人呼吸频率16-18/每分钟。

(3)鱼生活在水中需要大量滤水从水中摄取氧气。

3.生物体都能繁殖后代

1

(1)许多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

(2)有些植物能产生秧子如白薯、草莓;小麦、水稻能分蘖;

(3)白薯、土豆能出芽。

(4)藻类、苔藓、蕨类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5)细菌、草履虫等生物通过分裂生殖,产生新个体。

(6)许多动物通过产崽繁殖后代。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1)植物缺水会发蔫;水多了会涝。

(2)施肥少了长不好;施肥多了会烧苗。

(3)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会做出反应;捕虫植物有特殊的捕虫作用。

(4)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等。

(5)动物会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等。

5.生物能将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

(1)植物能够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2)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将废物排出体外。

6.生物能生长

(1)植物能由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2)小鸟由卵孵出长成大鸟。小孩能够长成一个大人。等

7.生物还会生病、衰老、死亡

(1)植物有生有死,植物会生病。

(2)动物有生有死,动物也会生病。

8.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等等。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说一说什么是生物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

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体能遗传变异

7.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生物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①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③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④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难点和重点

重点:

①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

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课前准备

学生:各小组准备鼠妇10~16只,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或透明本夹),表,笔,一份实验报告用表。

教师:鼠妇若干只或鼠妇图示。

教学过程:

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并通过分析,帮助或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各小组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各自收集鼠妇为背景,分析、讨论、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2、制定实验方案及设计实验方案

各组讨论并制定方案,根据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引出变量和对照实验。

充分放权,让学生自学,但注意把握学生对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理解。

实验探究

结果交流

教师可在巡回指导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后面的结果交流。

总结: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吸取经验。除了探究光这个条件外,还有无其他条件?

布置课后作业:

有兴趣的小组可在课下对其他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进行探究。

教学反思:

对于有些班,捉鼠妇的兴致比较高的,可以利用这样的班级多捉几只,在其他没有捉到的班上可以作为示范。也可以叫这些捉鼠妇能力介绍经验,让学生了解到鼠妇的生活环境。每个班准备鼠妇情况不一样,有些一个班只捉到一只鼠妇,很难开展活动。但这节课还得上。只能利用课内十分钟让他们到一些易找的地方找,如果没找到,这个实验只能通过画图和想像完成了。但也得尽量提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校园寻找,既可以了解到它们生活的环境,又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捉鼠妇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

生物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皱裙、寝食不安、孵卵育雏、雏鸟、有利可图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了解生物共栖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能悟出大自然中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道理。从而对探求自然奥秘和学习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准备】

生字词卡片或小黑板、投影片,并适当搜集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字词预习情况。其中强化共栖、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皱裙、雏鸟、孵卵育雏、剔牙等词语的认读,理解词语的基本意思。

2、导人阅读探究的谈话:(指板书)今天我们学习《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这篇课文。从刚才的检查可以看出,同学们预习得很好。同学们觉得这篇课文有趣吗?

二、引导把握全文,交流阅读体验

1、什么是共栖课文说的是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那么说了哪儿种生物共栖现。象呢?同学们自己迅速地看全文,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反馈。

(⑴ 犀牛黑色小鸟〈犀牛鸟〉;

⑵ 鳝鱼燕千鸟〈牙签鸟〉;

⑶ 金黄鼠百舌鸟。)

2、交流阅读体验。同学们把自己阅读时最感兴趣的内容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组长组织小组的同学一个一个地说(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搜集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过程。

三、阅读体验,点拔难点,突出重点

1、请学生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共栖现象,把它读其他学生昕,再说说它们为什么能共同生活在一起。(学生自发起来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并简要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同时相机利用课文插图等图片点拨、诱导,并适当板书。)

2、自主朗读,巩固认识。学生找一两个自己喜欢的段落,再练习读一读。(教师巡视)

3、组织深入理解、探究。

⑴ 同学们,你们今天读得很好。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讨论一下:你们在生活中还昕到过、或是看到过类似我们课文中说到的生物共栖现象吗?先互相说说,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搜集信息,以便调控下一步的教学。)

⑵ 反馈、点拨。根据学生的发言适当点拨,最后教师自己也可以简单列举几种其他的'生物共栖现象。

⑶ 通过今天的课,同学们想想,这些生物共栖现象说明了什么?(生物世界是有联系的整体,它们相互依存。)

板书设计:

14、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凶猛强大的巨兽

朝夕与共,和睦相处(互惠互利)

弱小无比的小雀

生物教案 篇4

教案名称:

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学生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植物细胞的各个部分。

3. 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之处。

教学内容:

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等。

2. 植物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运输等。

教学方法:

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植物细胞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实验法: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各个部分,了解其形状和位置。

教学步骤:

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或讲述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引出植物细胞的主题。

2. 讲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师讲解并展示植物细胞的各个部分,让学生了解其形状和位置。

3. 实验操作: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各个部分,教师在旁边指导。

4. 实验总结: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植物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5.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植物细胞的知识。

教学评价:

1. 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对植物细胞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

1. 是否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实验操作是否顺利?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观察到植物细胞的各个部分?

3. 课堂讨论是否活跃?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生物教案 篇5

一、版本:

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1

二、设计内容: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

三、设计理念

在实施新课程中,需要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到“想学”再到“会学”,“引导──探究” 发现式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该教学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以“引导──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该理念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取,而且更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问题的推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四、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1课时——酶的作用,主要探讨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该内容以第4章第3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中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以及初中生物学“消化”为基础。学习本节利于“细胞代谢的学习”,利于选修模块中有关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等知识的学习。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Ⅰ)。

(2)技能目标: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索,按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和步骤,正确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Ⅱ)。

(3)情感目标:①评价自己的实验结果,②参与交流,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维护或修改自己的方案和意见。

3.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方法。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确定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酶的作用。

[解决方法]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切入,引入酶的学习。通过实验、资料分析得出酶的作用。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都与酶的活动有关,活细胞内全部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在人体内,大约每分钟要发生几百万次的化学反应,这么多的化学反应之所以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完全是因为酶的作用,酶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是怎样起作用的?显然应是本节课内容的重点。

教学难点:①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②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解决方法] ①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②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方法。活化能这个名词在高中生物教材体系中是第一次出现,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这个名词都很陌生。化学反应之所以能进行,就是达到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在酶的作用下,原来不能进行反应的物质发生了反应,是增加了反应物的自由能,还是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通过实验和类比,必需要让学生理解。

生物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领会生物的多样性的含义,列举生物的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的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4、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1、生物的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2、理解基因的多样性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学生学生看多媒体,感知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和三个层次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领会生物种类多样性的涵义

1、认真阅读课本P90“资料分析”,思考教材中的讨论题,小组讨论、交流,并写出答案

2、认真阅读课本P91第一自然段,思考:如何理解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并观看,立志投身到生物种类的发现中。

学习任务二、理解基因的多样性的内涵

1、认真阅读课本P91美国大豆产量变化的事例和袁隆平通过杂交水稻品种的培育提高水稻产量的事例。分析案例并思考:两案例通过杂交提高产量的原因是什么?

2、阅读课本P92练习的第二题,小组讨论、交流小虎眼瞎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对以上事例的分析,明确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不同,进一步明确基因控制生物性状。通过对以上事例的介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任务三、领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认真阅读课本P92页的内容,思考:地球上生态系统分为哪些类型,并列举各生态系统所知道的部分相关生物。

2、分析生态系统之间及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间的关系,交流讨论。

三、系统总结

对本节知识进行总结。构建知识网络,小组内交流

四、诊断评价

1、具有“裸子植物的故乡”之称的国家是()

A巴西 B哥伦比亚 C中国 D日本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指()

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染色体的多样性

C DNA的多样性 D细胞的多样性

2、杂交水稻之父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是利用()

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染色体的多样性

C DNA的多样性 D细胞的多样性

3、“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条谚语形象的说明森林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是()

A 制造氧气、净化空气 B过滤尘埃、杀灭细菌

C降低噪声、调节气候 D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生物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技能】: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

重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难点——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区别。

三、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癌症及其治疗的记录片

四、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关于致癌因子的信息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及癌细胞的特征

提问学生,设置情景:如果你被告知患有癌症,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你在媒体上看到哪里物质、行为具有致癌/诱癌作用,你会怎么做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应变由人们对癌症的恐惧,设问:什么是癌症呢?讲述癌细胞的概念、主要特征。展示一些癌细胞的图片,与正常细胞进行比较。

进入情境,回答问题

(二)致癌因子

先让学生列举自己了解的`致癌物质,再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致癌因子的种类。补充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也是在外部条件诱发下产生癌细胞的。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相互作用,适当补充癌症发展的过程。

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致癌物质

(三)癌症的防止

介绍一些生活中避免接触致癌因子的做法。让学生说说了解到的哪些癌症的治疗方法,然后介绍现代医学治疗癌症的方法,展望未来可能采取的治疗手段。

说出自己了解的癌症治疗方法。

(四)练习

生物教案 篇8

说课内容:七年级生物(上)《观察植物细胞》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观察植物细胞》,观察植物细胞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特别是对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归纳细胞结构要求很高,历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新课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对该课的学习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整和能力,这对以后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我选择了它作为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

对于观察植物细胞,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4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能力目标】了解出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情感目标】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2、难点: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使用显微镜的技能,这时要满足他们观察微小细胞的愿望,引导他们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同时由于学生没有看到过细胞,因此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制作较好的临时装片。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复习上节课内容,创设情境导入。

(2)、讲授新课:如何制作临时装片。

(3)、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4)、练习。

(5)、小结。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多媒体、实验探究。

2、教学手段: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并采用复习、展示导入、教师演示与辅导为辅的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与情境导入:

1、显微镜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2、显微镜的使用分哪几个步骤?

(二)、制作临时装片。

1、多媒体演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1)准备:

擦:必须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目的是避免杂质出现于视野中。

滴:滴加清水时应适量:过多,水会溢出;过少,制片容易产生气泡。

(2)制片:

撕:撕取少量的洋葱鳞茎叶内表皮,不要将叶肉一起带下来。

展:充分将取下的洋葱表皮展开,避免重叠。

盖:盖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边缘,然后将另一侧缓缓放下。。

(3)染色:

滴: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时适量:多了,会溢出来污染实验台;少了,染色不充分。

吸:吸水纸应有另一侧吸引,使稀碘液均匀扩散到盖玻片下。使染色充分。

2、学生练习制作临时装片

3、学生观察自制的临时装片。

(三)、学生动手制作,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让学生明确: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壁:保护和支持作用

(2)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

(3)叶绿体:含有叶绿素,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部位。

(4)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5)细胞质:内有液泡,液泡中含有细胞液。

(四)、技能训练:绘植物细胞结构图

强调绘图要领:

真实;大小、位置、点线结构;名称标注齐全。

(五)、课堂小结:

1、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2、植物细胞的结构。

(六)、作业布置:

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要求标注功能

生物教案 篇9

1、教材分析

“生物的进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的一章内容,涉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论理论,是承接上一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重要章节,而且通过学习生物进化方面的知识,初步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为学习第八章“生物与环境”打下基础。同时这还有助于学生形成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生物进化的观点,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A:知道)

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进化的实质(B:识记)。

2.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高中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而唯物主义理论和较有说服力的进化理论的创立过程的学习,了解科学研究与生物理论形成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和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3.1教学重点

基因频率的概念。

3.2教学难点

基因频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学情分析

4.1知识准备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初步了解了达尔文和他的进步思想,又学习过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殖等知识,为学习生物的进化作了知识准备。

4.2情感准备

地球上的生物具有多样性、适应性和从低等到高等进化等现象困扰着学生,如为什么会有如此丰富多彩的生物?它们为什么会表现出惊人的适应性?为什么会进化?如何进化?……这使学生产生要去了解和解答相关现象的强烈渴望,即求知欲。

5、课前准备

5.1资料准备

利用初中教材和高中教材等参考资料,通过因特网搜索,搜集一些关于生命的由来(准备了4种学说:进化论、特创论、智慧设计论和迁居论)、生物的进化用进

验证突变与选择的关系

实验背景:教材在《生物进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节内容中,仅仅是从理论上解释了突变与选择的关系,认为突变是不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为自然选择。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往往认为环境(如药物)诱发了突变,即突变是通过适应而发生的,突变的原因和突变的性状间是相对应的。为证明突变与选择的关系,我向学生介绍了莱德伯格夫妇(V.Lederberg和V.Lederberg)设计的影印实验,较好的纠正了学生的错误认识。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6、教学反思

在课题式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更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激励者。根据新课程标准关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本节课设计了2种不同的教学策略来开展不同程度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一是在目标指引下进行课题式研究,二是为了“教”而学。目的.是让学生做到既要关注知识结论,更要关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本节课中,来自学生各方的发言不断产生着各种各样的互动效应。而我自认为值得借鉴的地方是:当学生的观点一致,但研究的角度不同时,我总是引导学生互相辉映;当学生的观点相悖时,我总是引导学生展开争论,相互启发……

由于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都属于假说,通过课题式学习,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要尊重科学,区分假说与臆测、凭空想象等;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确追求真理的艰难及学习科学家们的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另外还为学生对科学的研究留下无限空间。通过师生角色兑换式学习,在“学生”的不断装糊涂和不断“犯错误”下,由“教师”不断替“学生”澄清概念和纠错中让学生实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涵”的意义建构。通过突出理论创立过程的研究,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使学生掌握了研究科学知识和现象的一般方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最新生物教学心得六篇

    发布时间:2024-01-16

    透过不同的个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我们有能力以文字来整理我们的感悟。心得体会是我们内心对某事最真实的体认和理解。您是否认为撰写令人满意的心得体会很困难呢?...

  • w
    最新生物教师述职报告

    发布时间:2024-02-03

    常言道,实践出真知,不管是上学还是工作的时候。我们会经常使用到报告,报告事项要客观真实,就是报告中所反映的问题、汇报的情况,必须实事求是。今天好工具范文网编辑为大家整理了一个“生物教师述职报告”专题快来看看吧,欢迎您来到我们的网站请阅读我们的内容!...

  • w
    最新生物老师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12-15

    高中生物老师年度工作计划作为一名高中生物老师,我深知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科素养,我制定了一份年度工作计划。这个计划旨在通过精心策划的教学方法和全面的学科知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首先,我计划在新学年开始之前,对之...

  • w
    高中生物教案汇集九篇

    发布时间:2024-03-30

    以下内容是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为您整理的与您需求相关的信息:“高中生物教案”,希望这些信息可以对你的工作有所启发。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需要老师把每份课件都要设计更完善。 学生的反馈可以反映教学的成功与否。...

  • w
    生物教案

    发布时间:2023-10-28

    通过我查阅资料,我找到了以下内容:"经过查阅资料我找到了以下内容:“生物教案”满足您的需求。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的重要部分,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教案是教师教学表现的直接体现。请尽情阅读并参考这篇文章!...

  • w
    最新生物实习自我鉴定汇集3篇

    发布时间:2023-12-17

    自我鉴定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客观公正总结。通常情况下,自我鉴定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要求进行,包括标题、自我表现、缺点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如果你对如何写自我鉴定感到困惑,不妨收藏本文,编辑为大家精选了一篇与“生物实习自我鉴定”相关的文章,方便您随时查阅。...

  • w
    最新生物工程实习周记经典十六篇

    发布时间:2024-04-22

    岁月匆匆,时光荏苒,转眼间,又过去了一周。在这段时间里,或许有许多难忘的瞬间,现在就是时候记录下来,写16篇周记了。那么,如何写好周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16篇实习周记,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生物工程实习周记 篇1  环境工程技术主干课程:识图与制图基础、化工原理、电子电工技术、基础化学、分析化...

  • w
    生物教案(热门5篇)

    发布时间:2024-03-14

    活动三:生物学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影响人类的生活。你知道哪些例子吗?小组合作,讨 论生物与人类日常生活的关系。说出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生物能够提供食物;植 物能够提供氧气;人们穿的.衣服也来自于生物等等。观察图片,说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是:鸟巢和国家体育馆、蜻蜓与直升机、海豚和潜水艇。课...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