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2024三字经课件(精选十五篇)

三字经课件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3-27

2024三字经课件(精选十五篇)

2024-03-27 15:06:07

【#实用文# #2024三字经课件(精选十五篇)#】以下内容是好工具范文网特地为您准备“三字经课件”,如果你需要的是以下信息请不妨参考一下。老师的部分工作内容就有制作自己教案课件,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教案是完整课堂教学的前提。

三字经课件(篇1)

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早就不仅仅属于汉民族了,它有满文、蒙文译本。《三字经》也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它的英文、法文译本也已经问世。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

已经有几百年历史的《三字经》依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在过去,包括章太炎在内的有识见的学者,多有致力于《三字经》的注释和续补者。模拟《三字经》形式的读物,如《女三字经》、《地理三字经》、《医学三字经》、《西学三字经》、《工农三字经》、《军人三字经》、《佛教三字经》、《道教三字经》层出不穷,风靡天下。近期,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先生还创作了《新三字经》,同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借鉴《三字经》韵语集中识字的原理,深圳市策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开发出包括《中华字经》在内的『爱文识字阅读系列教程』,进行汉语阅读教学推广,取得广泛好评。

《三字经》全文长达1720字,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

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

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这在阅读时需加注意。

《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序号 课时 授课内容

1 第1课时 人之初——名俱扬

2 第2课时 养不教——习礼仪

3 第3课时 香九龄——千而万

4 第4课时 三才者——应乎中

5 第5课时 曰水火——人所饲

6 第6课时 曰喜怒——人之伦

7 第7课时 父子恩——臣则忠

8 第8课时 此十义——勿违背

9 第9课时 经子通——居上世

10 第10课时 唐有虞——称三王

11 第11课时 夏传子——终于献

12 第12课时 魏蜀吴——失统绪

13 第13课时 唐高祖——国祚废

14 第14课时 太祖兴——若亲目

15 第15课时 口而诵——自勤苦

16 第16课时 如囊萤——宜立志

17 第17课时 莹八岁——亦若是

18 第18课时 犬守夜——宜勉力

19 第19课时 复习课

20 第20课时 复习课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一讲

一、授课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

2.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三、授课基本内容

1.《三字经》相关背景介绍

2.本课时授课内容如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3.结合内容,讲解中国古代关于人性善恶的辩论,及衍生的哲学思想

4.详细讲解课程内容,贯穿与内容相符的小故事,提高可听性,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拓展思维

四、授课提纲

1. 导入(10')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王应麟的人,他是南宋的一个著名学者,祖籍是河南开封的。[提问:我们班有从河南来的同学吗?]我们的这位老乡,在南宋作了很大的官,但是他为人非常耿直,看不惯官场上的一些人和事,因此得罪了其他人,所以后来他就不做官了,回了老家。在老家他过着隐居的生活,一家人在山林里过的非常快乐。后来他的小孙子们逐渐长大了,他必须要让他们学习知识,所以他为了教育他的子孙就编写了一本歌谣,都是三个字一句,很押韵,容易朗读,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哲学、历史等等。渐渐的,这本书被很多人知道,因为它都是三个字一句,所以就叫他《三字经》了。从那以后,大家把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老”,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从一个小孩子很小的时候得表现,我们就能大致推断出他将来是是个什么样子的人。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能不能有出息。这是因为人的理想是一个人奋斗的目标,我们只有对自己的将来有了设想,才有前进的方向。[提问:我们大家的理想是什么呢?长大了我们要做什么?] 我们有演员、有科学家、有企业家,不管我们将来做什么,只要我们现在照着这个目标去做,并一直坚持,就有实现的一天。我们都一定会有一个共同点,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用的人。我们怎么才能做才能让自己现在是个老师父母和同学都喜欢的好孩子,将来长大了谁都愿意和你做朋友呢?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2.诵读新句子:(2')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3.讲解句子,阐释概念(30‘):

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三字经》人性本善的说法,来自于孟子的思想。

人性的三种理论

孟子“性本善”[故事一、邻居与小孩;故事二、5.12汶川地震时每个人的感受、做法]

荀子“性本恶”[故事一、婴儿出生到不懂事之前的一系列表现]

孔子“性无善无恶”[刚出生时,每个人都像洁白的麻,没有任何思想和天性,随着后天的影响,逐渐才有了善恶,就像把麻放进不同颜色的染缸,会染出不同颜色的布。故事一、曹操儿子们的故事]

通过最后一个故事,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

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故事一、周处杀龙的故事]

[故事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没有好的生活环境,再善良的天性都会受到污染。那么,怎么才能保证我们想好的方向发展呢?我们看看《三字经》怎么说

苟不教,性乃迁。“苟”假如,如果;“教”学习,受教育,管教;“乃”就会;“迁”变化

这句的意思是:假如不学习,不接受教育,良好的品性就会发生变化

[故事一、上学的孩子和做乞丐的孩子]

[故事二、偷黄瓜的贼]

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

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故事一、弈秋学棋]

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故事二、唐伯虎学画]

学任何一样东西都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我们学习也是一样。要想学习好,除了专心之外,还需要有好的学习环境。为什么我们不再家里学些,学校为什么不和菜市场放在一起?这都是为了有更利于学习的环境。有了好环境,我们才有成长的土壤。古人认识到环境对人的影响了吗?我们来看看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昔”以前,古时候;“择”选择;“机杼”织布的梭子。

请一个同学讲孟母三迁的故事

[大家讨论:孟母为什么要三迁?]

母亲是每个人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她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尤为重要。古时候女人不识字,现在,我们的母亲也一般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对孩子道德的养成,对生活习惯的培养,人格的塑造,母亲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父亲是一家之主,从古到今,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父亲的责任。我们来看看,父亲在教育中的作用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义方”做人应该遵守的规矩法度。家教

[故事一、窦燕山的故事、五子登科的来历]

4.复习(3'):

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

5.总结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始。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我们渐渐差别越来越大。有人经过努力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编成了大家都不喜欢的人。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专心学习,和善良的好的人交朋友,听父母的话。

附件:阳光志愿者授课经验总结

图文并茂的课文对小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建议准备有图片的教材

可以参考这个dh.0-MovView/eb937721-10bf-4146-928b-5de49746ec22/

多讲故事

多让大家发言

记住每个人的名字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二讲

一、授课目标

1.介绍三字经

2.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3.朗读三字经前八句子

二、授课基本内容

1、回顾三字经 1-4句内容

2、授课内容如下: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3、组织学生朗读与讨论

三、授课提纲

1、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

1) 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学生回答:曹操、孟子等~

2) 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

学生回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2、讲解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先介绍岳飞(简介略)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2) 讲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请老师教育孩子的问题(此处略)。问一下学生知道朱元璋吗有的学生听过电视评书明朝那些事 ,对朱元璋的故事表示出了兴趣。有的学生听过电视评书明朝那些事,对朱元璋的故事表示出了兴趣。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三讲

一、授课目标

1.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2、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3.能使学生们换个角度看待科学

二、授课基本内容

1、讲解三字经第一段9~12句内容,重点是从孝悌教育孩子们心怀感恩

2、授课内容如下: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3、组织学生朗读与讨论

三、授课提纲

自我介绍,对来听课表示感谢。教“爱的鼓励”,以备后用

{向大家推销这种鼓励模式}

1.三字经前两段试背或朗读

当时的情况是孩子们都没有带上次的课本,也没有背诵。于是我写了几个重点字的读音和填字,感觉掌握的一般。有1个孩子还是掌握得挺好的。积极性也挺高的

2.前八句内容复习:(板书)善——教育——专,从小学习

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怎么可以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好人,阳光的人。

3.提问:请同学分享每周父母花多长时间陪你们?(如果,假设你的爸妈很少陪你,你会有什么想法呢?)我们看看古代的一个同龄人是怎么做的。

讲解:“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讲黄香的故事)

分享同学们的感受

讲解:“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备注: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爱的鼓励]

4.提问: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是什么在驱使他们?父母,兄长为你做过什么?(善,恩)

引入:感恩。

实施时,是由我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思考和跟着我的语音提示回忆父母是怎么无私的关爱我们的。然后请大家来分享。有的孩子真的有所悟,而有的不但配合,还总是睁眼。不过,我觉得当时助教体会得更深,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5.讲述感恩的心的故事

(示范手语,放在最后传授)

6.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讨论:可以请助教帮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

7.孝悌了,就可以做善事了吗?我们还需要做什么:讲解后两句

联想:学无止境——(数学教育的发展)——科技兴国:请同学们为了理想好好学习各科文化知识。

8.总结

朗读今日所学。

附件:志愿者授课经验总结

可以让助教也参与讨论,并且回答问题,这样对活跃气氛开阔眼界,引导学生思考都有帮助。学生向你做鬼脸的时候,是他们希望得到你的关注的时候,你可以给他们一个眼神,也可以委婉批评,还可以视而不见,都要依据学生的性格类型而定。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四讲

一、授课目标

1.熟练诵读《三字经》原文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3.了解一些古代星象知识, 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浩瀚星空带给人们的无穷想象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我们要尊重自然,认识自然,以自然为师

2.教学难点:如何用易于理解的方式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传达给学生

三、授课基本内容

1.《三字经》的新句子:“三才者”至“应乎中”

2.结合句子,讲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重要概念,阐释“天人合一”

3.介绍我国古代“四象二十八星宿”的知识,介绍和星宿有关的诗文,如“南箕北斗”、“牛郎织女”、《西游记》里的“昴日星君”,古诗“迢迢牵牛星”等

四、授课提纲

导入:通过前面的内容,《三字经》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教和学贵在专一和坚持,并且劝大家要从小开始学,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学起,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古时候的孩子具体要学哪些知识。为了便于当时孩子们的记述,《三字经》在“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以后,接着用数字往下串着讲。第一个数字讲“三”。“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里头的“三才”和“三光”,都是传统中国极其重要的文化概念。

诵读新句子(3'):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读2遍:第1遍,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第2遍,大家一起诵读

讲解句子,阐释概念(15-20‘)

三才者 天地人:“才”在这里就是“最基本的东西”,这一句意思是:古人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一定的次序;「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

“三才”这个概念,来自于周易的说卦。《易经》里讲,“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注:“易”是什么呢?古时候圣人在创制易的时候,就是要用它来说明自然界最基本的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古人确定天的道理是阴和阳,地的道理是刚和柔,人的道理是仁和义,这个就叫“三才。”)从这一句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把“天,地,人”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板书“天人合一”),现在,随着科技智能的发展,人类逐渐丧失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越来越盛,从而遭受自然的惩罚,因此“天人合一”在现代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对应着“三才”,我国古代还有“三大”(板书:“三大”)一说,请大家猜猜是什么?(答案:天大,地大,人大);

【讨论】人真的能有天地那么大吗?

雨果的一句诗:“世界上最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 人的心灵可以比天地更广阔,人的志向也可以比天地更远大,那么【提问】你的远大志向是什么呢?

总结:“天人合一”另一重含义是告诉我们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努力探索自然,认识自然,以自然为师,在自己的内心建设一个和天地一样广阔丰富的世界

三光者 日月星: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

【提问】日月星辰有哪些重要作用?(光有什么作用?)人会“发光”吗?

这两句讲的是自然界的情况。具体到人类社会,有没有可以用“三”打头来讲非常重要的内容呢?有。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什么叫“纲”?“纲”实际上最早的意思是渔网上面那根最粗的绳子。打鱼的网撒下去,有一根最粗的绳子,下面串着一根根网眼线。拎着这根绳子一撒,网就撒出去了,一收就能把网给收回来了。这个是“纲”。“三纲”就是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后面的十义还会提到,这里不作详细讲解)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

【提问】:四个季节分别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总结:四季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多彩,对于自然我们也要心怀感恩之心(与上节课的“感恩”主题相呼应)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为准互相对应。如果没有中心,就没有东西南北,因此中心移动,方向也跟著改变。

扩展知识: 古代的星象划分法(15-20')——此处内容略

齐诵古诗“迢迢牵牛星”

5. 复习(3'):

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

总结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三”这个数字具有特殊的含义。从天地自然到社会家庭,在《三字经》中,一个“三”字,就像一根丝线,串起了许多知识和思想的珍珠,而这样一根传统文化的项链,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从“三”开始,我们学习了传统文化中“三才”“三大”的重要概念,了解到“天人合一”的思想,还从“三光”学习了一点古代天文学知识,知道咱们的祖先以星官的方式认识星星,并通过二十八星宿来记录日月,行星的运动变化

附件:

1.《中国古代星象划分法》和《中国星空隐藏着怎样的奥秘》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五讲、第六讲

一、授课目标

1.熟练诵读《三字经》的新句子:“曰水火,木金土”至“乃九族,人之伦”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几个重要概念: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

3.感受“诚信,承诺”和“知音”的力量

二、授课基本内容

第一节课:

诵读《三字经》里的新句子:“曰水火,木金土”至“此六畜,人所饲”

解释 五行 五常 六谷 六畜

讲历史上一个有关信任和承诺的小故事:情同朱张

第二节课:

1.诵读《三字经》里的新句子:“曰喜怒,曰哀惧”至“乃九族,人之伦”

2. 解释 七情 八音 九族

讲一个关于知音的故事:伯牙断琴

三、授课提纲

课前准备:黑板上板书本节课讲授的新句子

第一节课:

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了解孩子们对上次课内容的掌握情况(10分钟)

2.导入:讲完“三”和“四”,自然要接着讲“五”和“六”

3.诵读新句子(3-5分钟)

先扫除生字:请学生指出生字,老师把读音标注在黑板上,解释字义,此课生字比较多,要多读几遍,便于记忆

然后朗读:第一遍请1个学生上台领读;第二遍集体诵读;

如果因生字读得不流畅,可以变换方式多读两遍

4.解释概念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起源于非常朴素的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古人用来五行的观念来解释变幻无穷的一切事物,对传统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影响非常大,现在也可以看到它的影子(比如福娃的设计就包含五行的元素);

五常:为人处世方面五种最重要的东西:仁指仁爱,义指得体,礼指合乎规范,智指明辨是非,信指专一守信。智和信要以仁、义、礼为前提,才可以成为优秀的品质,所以说“不容紊”。这五种品质现在仍然重要吗?(可以请孩子们联系实际生活讲一讲)

六谷:人们种植的几种粮食作物:稻:即大米;梁:高粱,小米(粟);菽:大豆;黍:黄米(粘的);稷:黄米(不粘的);麦:大麦,小麦;人们常说的“五谷”是更早的提法,没有包括稻,因为很古的时候北方没有稻子。现在,除了黄米,其他几种作物仍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粮食。

六畜:我们的祖先早在远古时期,根据自身生活的需要和对动物世界的认识程度,先后把马、牛、羊、鸡、狗和猪进行饲养驯化,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成为家畜。【讨论】六畜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现在,马的作用已经减弱,其他几样还是很重要哦。

再次集体诵读一遍(可选)

内容小结:这几句介绍了组成万物和为人处世的五种重要的东西,以及人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六种重要主食和家畜。

5.讲“情同朱张”的故事 (板书:情同朱张,东汉,南阳,朱晖,张堪)

故事梗概:东汉人朱晖很讲信义,朋友张堪生前曾嘱托他照顾张的妻儿,张堪死后,朱晖就恪守承诺,年复一年地资助张堪的妻儿,并把太守奖励给他儿子当官的机会给了更具才能的张堪的儿子。

6.总结与回顾(5分钟)

回顾五行,五常,六谷,六畜的概念,强调其重要性;

说明我们要像朱晖那样,为人诚信,重视承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集体诵读一遍新授的句子。

课前准备:黑板上板书新授的句子

第二节课:

1.导入

2.诵读新句子(3分钟)

先扫除生字:请学生指出生字,老师把读音标注在黑板上;

然后朗读:第一遍请1个学生上台领读;第二遍集体诵读;

如果因生字读得不流畅,可以多读一遍

3.解释概念(7分钟)

七情:喜悦,愤怒,哀伤,恐惧,喜爱,憎恶,欲望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七种情感,要正确对待。请学生上台表演这种情绪,并说一说感受到这七种情绪的事情;

八音:中国传统乐器的一种分类法,按照制成乐器的材料为分类标准,始于周朝。匏:葫芦制作的吹奏乐器,比如笙;土:陶土制作的乐器,比如埙;革:皮革制作的乐器,比如鼓;木:木头制作的打击乐器,比如木鱼;石,玉石制作的打击乐器,比如磬;丝:通过丝弦发声的演奏乐器,比如琴,瑟;竹:竹制乐器,如笛子,箫

[吹牛皮的来历]牛皮与八音有关,是指鼓,吹牛皮就是指吹鼓,所以吹牛皮的本意是讲的事不搭调,是否夸大事实倒在其次。

九族: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的九代直系亲属关系;古时候,一个人如果犯了罪,可能要株连九族

4.欣赏一个千古传诵的故事:伯牙断琴(板书:俞伯牙,钟子期,知音,春秋战国,楚国)(10分钟)

导入: 《流水》一曲被录入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上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宇宙星球的高级生物传道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传说《流水》一曲是由春秋时期的音乐家伯牙创作的。

讲述伯牙绝弦谢知音的故事

朗诵古文:老师领读一遍,学生自己朗读一遍

5.总结与回顾(5分钟)

回顾七情,八音,九族的概念,强调要正确对待各种情感,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要记住伯牙断琴这个动人的故事

简单介绍下次课的内容

集体诵读新授的所有句子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七讲、第八讲

一、课题:五伦十义

二、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其中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扬民族文化。

3、树立学生团队意识,纪律意识、合作意识、互助意识。

4、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领会文中所要求的道德礼义。

5、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了解社会。

三、课型:新授课

四、课时:2课时

五、教学重点:

本节课以将人与人相处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十各优良品德教授给学生为宗旨,力图使其在得到教育后能够身体力行地将此优良传统发扬。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懂得十义,学会十义,发扬十义。

六、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深刻地记住十义的概念以及发扬十义的重大意义。

七、教学过程:

课前发放教学资料给学生。

团队机制

建立“我的团长我的团” 师生关系。以民主选举形式任命其中一名同学为“副官” ,帮助教师(团长)管理学生纪律。整体课程贯穿军队制度(包括战友互助、先举手再发言、合作精神、奖励制度等)。将“十义”与军纪相融合,鼓励学生自主完成教学任务。

引入新课

上一堂课讲了“五常”,提问学生:是哪“五常”?(仁义礼智信)由此引入“义”的概念。今天的课程是对“仁义礼智信” 中“义”的一个分解教授。本节里古人提出的“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进入新课

让学生熟悉课件内容,确认不熟悉的字词,由教师更正。确认学生完全掌握生字词后进入跟读阶段。

跟读完毕,学生已基本掌握教学内容及发音。进入讲义阶段。

引入课题——五伦十义

五伦就是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古代,现代是团长与兵的关系),五种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前面三种是家庭关系,后面两种是社会关系,这是人与人之间不能脱离的最基本的关系。五伦之中每一伦都是一体两面,五对十面就是十义,也就是十条义理的意思。(太极的渊源)先从第一句讲起。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

“父子”字面意思理解为父亲和儿子,延伸的意思即是父母子女,也就是家庭关系,父子一体为一太极,占一个恩字,父要念子之恩,子女是祖先的遗德,是自己的分身,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同样,子女要感父母之恩,父母有养育之恩,没有父母就没有自己的再造。父子双方都能知恩报恩,果报就是父慈子孝,这是自然的。(插入母亲救婴儿的故事,震撼学生;插入动物界爱子女、子女反哺的小故事,丰富学生自然知识。)

提问学生:为什么先讲父母子女的关系?

教授孝为先的道理。

提问学生:你是如何孝顺父母的?

夫妇即是夫妻,夫妇之间是一体为一太极,占一个从字,两人不背逆谓之从,也就是《论语》里面说的“夫唱妇随,妇唱夫随”。如果夫妻之间没有原则性分歧,丈夫倡导的妻子一定要拥护,妻子倡导的丈夫也同样要拥护,特别是当着第三者(当着孩子或外人,不是插足的第三者),夫妻一定要一致对外,有分歧、有意见回去再讨论。但当着外人夫妻之间不能拆台,这是夫妻和合的基本原则。夫妻本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着外人贬低自己的配偶,别人一定看不起你。相反如果你能处处维护自己配偶的荣誉,别人一定尊敬你。

提问:你的父母相处和谐吗?(考虑到会有否定答案则适当引导。)

兄弟之间是一体为一太极,原则是“兄友弟恭”,做兄长的要友爱、关心弟弟,(可以举学生中的例子)做弟弟的要恭敬、尊重兄长。兄弟之间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如能兄友弟恭,长惠幼序,兄弟之间自然就会和睦友爱,父母看到必然欣慰欢喜。法昭禅师有诗:“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少,能得几时为弟兄”?汉朝田真兄弟三人因分家生隙,财产遂均分三份,堂前一株紫荆树也要锯成三段。当日天晚决定次日动手,哪知当天夜里紫荆树就死了。次日三兄弟见之大惊,痛悔人不如物,决定不分家了,那棵树又活了。(还可以引入双胞胎的心电感应等故事)

提问:请学生讲一个与兄弟姐妹和谐友爱的故事。

课间休息

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朋友之间是一体为一太极,原则是“朋谊友信”,朋友之道讲究信与谊二字,彼此推心置腹,诚信有义,才是真朋友。但是朋友相处切记要知止,要恰到好处,要保持距离。距离才能产生美,所以孔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朋友之间是一体,是指理体而言,不是在事项上两个人穿一条裤子都嫌肥,物极必反,这就快臭了。现代社会是工商时代,凡事都是利字当头,无利不早起。这是交易之道,与交友之道有天壤之别。

孔子在《论语?季氏篇》中提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你交的朋友讲直话、能原谅人、知识渊博,就是益友;反之,你的朋友性格怪异、个性软弱、专门说你爱听的话,就是损友。

讲述一个半朋友的故事。一个父亲教育自己的儿子如何交朋友。

从前有一个仗义的的广交天下豪杰的'武夫。他临终前对他的儿子说:“别看我自小在江湖闯荡,结交的人如过江之鲫,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朋友。”

儿子纳闷不已。他的父亲就贴近他的耳朵交代一番,然后对他说:“你按我说的去见我的这一个半朋友,朋友的要义你自然会懂得。”

儿子先去了父亲认定的“一个朋友”那里。对他说:“我是某某的儿子,现在正被朝廷追杀,情急之下投身你处,希望予以搭救!”这人一听,容不得思索,赶忙叫来自己的儿子,喝令儿子速速将衣服换下,穿了这个并不相识的“朝廷要犯”身上,而让自己的儿子穿上“朝廷要犯”的衣服。

儿子明白了:在你生死攸关的时候,那个能与你肝胆相照,甚至不惜割舍自己的亲生骨肉来搭救你的人,可以称做你的一个朋友。

儿子又去了他父亲说的“半个朋友”那里,抱拳相求把同样的话说了一遍。这“半个朋友”听了,对眼前这个求救的“朝廷要犯”说:“孩子,这等大事我可救不了你,我这里给你足够的盘缠,你远走高飞快快逃命,我保证不会告发你……”

儿子明白了:在你患难时刻,那个能够明哲保身、不落井下石加害你的人,可称做你的半个朋友。

那个父亲的临终告诫,不仅仅让他儿子,也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交友的真理:你可以广交朋友,也不妨对朋友用心善待,但绝不可以苛求朋友给你同样的回报。善待朋友是一件纯粹的快乐的事,其意义也常在此。如果苛求回报,快乐就大打折扣,而且失望也同时隐伏。毕竟你待他人好和他人待你好是两码事,就像给予和被给予是两码事一样。你的善只能感染或者淡化别人的恶,但不要奢望根治。当然,偶尔你也会遇到像你一样善待你的人,你该庆幸那是你的福气,但绝不要认定这是一个常理。因为人生只有一个半朋友。

做游戏:请两位关系要好的同学上台,一名同学闭上眼睛,另一名同学引导其穿过过道。让学生体会培养之间信任的感觉。

提问:学生认为该交什么样的朋友。

君臣之间是一体也为一太极,原则是“君敬臣忠”,做领导的要尊重你的部下,做属下的要忠于自己的本位,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敬在内心,忠在行为,二者都不在嘴上,花言巧语没用。你假装为老板干活儿,老板就假装给你发薪水,反过来也一样。孟子在《离娄篇》中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天理本就是一报环一报的。

讲述纪晓岚与乾隆的有趣之事。

讲述军队里的服从命令的道理。

五伦十义,就是做人的十条大道,也是支撑一个人命运的十根柱子。明道才能行道,行道才能立命,命轮竖立起来了才能运转。不明道、不行道,一辈子演了十个角色全部都演砸了,十根命柱都倒了,你的命运会是什么结局,就不言而喻了。

本课程讲义结束,带领学生朗读数遍。

带领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

八、作业布置

现场写出假如你做老师会怎么教学生。(了解学生意愿)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九讲

一、授课目标

1、知道“经子通——居上世”的准确理解,每个字的确切解释;

2、了解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知道“三皇”来历,“炎黄子孙”的概念;

3、引导学生认知华夏子孙的归属感,民族荣辱的共同感。

二、授课基本内容

中华民族的世系沿袭历史,古老而美好的神话

三、授课提纲

1,课前板书(从经子通到居上世)

2,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经”和“子”各所指什么。(5分钟)

3,讲解新句:经子通,读诸史。举例说明,读书做人做事循序渐进的道理。(5分钟)

4,考世系,知始终。讲解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性。(5分钟)

5,自羲农,至黄帝。这里将是全课的重点,将引入伏羲,神农和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伟大人物。

给学生讲到的上古神奇传说有:华胥履大迹生伏羲

伏羲女娲繁衍人类

女娲补天

神农尝百草

黄帝战蚩尤

涉及到的关键知识点:

三皇

八卦

红楼梦

结绳记事

神农架

炎黄子孙

龙的传人

上下五千年(25分钟)

6,号三皇,居上世。总结上古时代的三位伟大的传说人物和“世系”沿袭,请学生思考:民族荣誉感,荣辱与共的亲身感触,找几个学生体验式发言。最后诵读本课所学句子。(10分钟)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十讲

一、授课目标

教授三字经“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讲述上古贤王的事迹,让同学们了解禅让制,德政盛世,体会儒家对政治的理想状态。

二、授课基本内容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三、授课提纲

自我介绍

1.复习第一节课内容,并朗读本节课内容

2.让同学们选举一个班长,在选举班长的过程中,让同学们列举自己的优点,能够担当班长的理由。引出尧舜的故事和禅让制。

3.讲尧礼贤下士和考验舜并最终让位于舜的故事,以及舜在逆境中表现出的仁慈与孝义。让同学对比大家对事务的观点对家人的态度与圣人所传达的处世之道的差距。并着重强调孝道与仁慈。

4.继续讲大禹治水,商汤伐夏和周文武王伐纣的故事,大禹因公废私、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但是大禹也是禅让制的终结,历史进入世袭制。讲述夏桀商纣的故事对比贤王的处世之道。

可以将商都洛阳郑州东周都成西安西周都城洛阳和同学们的家乡联系起来,引发同学共鸣便于记忆;

同时,有些同学可能听过封神演义,试着让同学讲述这段故事的梗概。

5.游戏:写几个简单的甲骨文,让同学们猜,劲儿引出夏商周的文化概述。

6.再回到班长的选举,改为列举他人的优点,最终认为谁更适合担当的职位,巩固同学们对任人为贤的认识。

7.总结

三皇五帝;禅让制;家天下;干支纪年纪日法;甲骨文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十一讲

一、授课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了解中国古代史的传承,树立民族意识、爱国意识。

3.让学生记住各个朝代的基本信息、重要人物及相关文化知识。

二、教学难点及重点

对这一阶段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记忆,道理的领会。

对于朝代更替以及众多事件和人物的记忆。

三、授课基本内容

课前发放课件给学生。(助教协助)

建立班长轮值机制。(上一堂课试验比较成功,考虑使用。)

强调背诵的任务,告诉学生会在第二节课的末尾进行背诵小擂台游戏。

规则如下:全班同学分为两组(数量均等),游戏时每组选择2到3名同学参与背诵。背诵内容为这两课时的内容。比赛结束后背诵较好的组队获得表扬。如无意外,背诵小擂台将成为长期使用的教学内容,所以会制作比赛结果表,每节课获得胜利的同学将得到小红花一枚,并贴在比赛结果表上。(1’)

导入新课(评书讲历史)

上回说到三皇开创文明,两帝施行禅让,夏禹治水、商汤灭桀,周王灭纣。

提问学生:谁还记得三皇两帝是谁?有什么故事?(3’)

历史的车轮不断的前进,今儿我们继续指点江山,再回过头看看那繁荣的夏商周三代历史。

讲授: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第一页课件。选择两名学生领读两遍新内容,让学生熟悉字词读音及字面意思。(2’)

这一段是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扩展。我们怎么看待这三个朝代的更替呢。

一边做板书演示一边引导学生回忆此三代的传承,利用小规律帮助孩子记住这四句的内容。(5’)

周朝处穿插姜子牙钓鱼的故事(如学生知道可请学生讲解)。

话说姜子牙(姜尚)渭河边钓鱼,但他的鱼钩却是笔直的,上面没有鱼饵,还钓在离地三尺高的地方。其实他不是真的在钓鱼,而是在钓王侯。这一天天朗气清,姜子牙又在江边垂钓。慢慢地他的名声就传到稽昌耳中,稽昌派兵去请,姜公不理。稽昌又派官员去请,姜公不理。稽昌觉得必是贤人,便带了礼物、换洗后来到江边见姜公。姜公很高兴,但又提了个要求,要求周文王稽昌亲自来拉自己坐的车。周文王二话不说拉起就走,走到800步的时候实在走不动了,姜公便说:大王一向敬仰贤德,能够放下尊驾,那我姜公保你王朝8,这便有了800年的周朝史。姜公为周公出谋划策,建设国家,帮助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灭了商纣。(2’)

引导学生朗读几遍,熟悉内容。(2’)

由周朝的逐渐衰弱引入到春秋战国时期。

三字经课件(篇2)

教学内容: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教学目标

1、熟练诵读《三字经》原文。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3、了解一些古代星象知识, 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浩瀚星空带给人们的无穷想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前面的内容,《三字经》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教和学贵在专一和坚持,并且劝大家要从小开始学,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学起,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古时候的孩子具体要学哪些知识。为了便于当时孩子们的记述,《三字经》在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以后,接着用数字往下串着讲。第一个数字讲”“三”。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里头的"三才"和"三光",都是传统中国极其重要的文化概念。

二、诵读新句子: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读2遍:第1遍,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第2遍,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

三才者,天地人:“才”在这里就是“最基本的东西”,古人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一定的次序;「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

从这一句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把“天,地,人”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板书:“天人合一”),现在,随着科技智能的发展,人类逐渐丧失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越来越盛,从而遭受自然的惩罚,因此“天人合一”在现代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光者,日月星: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

提问:日月星辰有哪些重要作用?(光有什么作用?)这两句讲的是自然界的情况。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三纲”就是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四、小结,并齐诵一遍句子。

三字经课件(篇3)

2.能按表格要求填写,说出课文的表达顺序。

3.联系上下文体会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4.了解人民大会堂是各族人民代表商量国家大事和中央领导同志会见外国朋友的地方。感受他的雄伟壮丽,体会建设者的伟大创造力。

5.能写一处景物或一件展品。

教学重点:

感受人民大会堂的雄伟,体会建设者的伟大创造力。

教学难点:

了解参观的顺序,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学习课文1—5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大会堂的雄伟,体会建设者的伟大创造力。了解参观的顺序。

教学重点:

感受人民大会堂的雄伟,体会建设者的伟大创造力。

教学难点:

了解参观的顺序,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同学们,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有许多雄伟的建筑,如古老的长城、故宫,现代美丽的首都机场、亚运村等等,它们为古老的北京城增添了丰姿。今天,老师也要带同学们一起到北京城走一趟,参观一处雄伟壮丽的建筑——人民大会堂。

二、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到过北京吗?见过人民大会堂吗?你见过的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子?

3.简介:人民大会堂是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址,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跟人民代表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另外,中央领导还经常在这里会见外国贵宾。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确,同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朗读课文。

3.回答问题。

四、细读课文。

1.学习第l自然段。

(2)议:从“我高兴极了”你想到了什么?(从“我高兴极了”一句会使读者想到人民大会堂一定非常美观、雄伟,很值得参观。)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讲“我”参观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困

(2)小组讨论。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国徽和12根大理石柱子的?国徽有什么特点?12根大理石柱子又有什么特点?

议论后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人民大会堂正门的国徽和柱子,总的特点是雄伟壮丽。

4.自学第3至5自然段。

(1)逐段自学课文。要求:根据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照“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找出答案;同时记下不懂的问题。(自学提示:①“我”参观的什么地方?②“我”看到或听王叔叔说了什么?③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④各处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要求学生逐段回答问题,同时引导理解有关词语句子,并解答学生的疑难。

① 学习第3自然段。

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名贵矿石。水晶玻璃指一种优质的玻璃,它的透明光亮很像水晶。

这一自然段写了中央大厅的天花板和地面,特点是美丽壮观。

② 学习4至5自然段。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词语、句子的理解谈感受。

第4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大。

第5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美观以及它的用处。

这两个自然段写了大礼堂的雄伟壮丽。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前5自然段课文。

2.熟读并背诵第4至5自然段。

3.指导写生字(前5个生字)。

读写结合的小练笔,动笔前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感到新奇、有趣、印象深的地方写出来,教给学生多角度观察,还要有一定的顺序,语句通顺,意思清楚明白。

教学要求:

学习课文6—8段,继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大会堂的雄伟,体会建设者的伟大创造力。了解参观的顺序。

教学重点:

感受人民大会堂的雄伟,体会建设者的伟大创造力。

教学难点:

了解参观的顺序,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在学过的几个自然段中,课文从“我们”参观的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困

二、细读课文。

1.第7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写参观哪里?(宴会厅。)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小组讨论。

第1句写宴会厅的位置(或“我们”来到宴会厅);第2句写看到的金花彩画多而美;第3句写看到的桌椅多;第4句写通过王叔叔的介绍进一步说明宴会厅宽敞。

“我”为什么会看得眼花缭乱?(因为柱子上,天花板上金花彩画又多又美,所以使“我”眼花缭乱。)这一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先讲参观的地点是宴会厅,再讲进去之后看到金花彩画的感觉,接着讲所看到的大圆桌和皮椅子,最后用王叔叔介绍的具体数字讲宴会厅之大。)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宴会厅的宽敞和壮丽。

2.第7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应举例说明)。

这一自然段写了会议厅多而宽敞、各有特点。

3.默读第2至7自然段,再看看板书,想想课文从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4.第8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

(2)议与导。

① 王叔叔的话是什么意思?

(人民大会堂建筑时间短,速度快。说明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伟大力量。)

②“我”的话是什么意思?

三、精读课文。

1.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篇课文写了参观人民大会堂的过程,介绍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四、综合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思考·练习》第2题。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展开议论。

(每组中的前一个句子给人的认识比较模糊;后一个句子不但能给人具体、准确的认识,而且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思考: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具体?(首先要仔细观察,其次是积累词语。)

3.指导写字(后8个)。

完成《思考·练习》第4题。

课后反思:

对于课文中遇到的问题,我引导学生再次读书,学生在自学与交流中,会迎刃而解。

三字经课件(篇4)

一、活动目标

1、熟读《三字经》第一课》:“人之初???? 师之惰”;

2、识字:山、远、近;

3、知行合一:通过故事《妈妈生病了》引导幼儿学会做一些关心父母的事,孝敬父母。

4、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能获得其中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礼物盒子一个,里面放有一本《三字经》

2、字卡:山、远、近

3、卡通小贴纸

4、教师用碟:《三字经》第一课内容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律动:《如果感到幸福》

2、“小朋友跳的真棒,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份神秘的礼物。”出示盒子,“我的宝盒里会藏着什么呢,我们用‘爱的鼓励’把它请出来。”将盒子打开,取出书本《三字经》。“哦,是一本可爱的书宝宝。大家看看书宝宝的封面上都有谁呀?〔小兔、小猪、小乌龟、公鸡,还有多多。〕上面的字你们认识吗?”让小朋友来认上面的字,然后把它念出来。

“对了,书宝宝的名字叫《三字经》,读了它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可爱。”

(二)、诵读《三字经》

1、师:“现在让我们来听听看《三字经》里写着什么宝贝呢,请多多来给大家读《三字经》第一课。”播放VCD ,请小朋友听一遍。

2、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本《三字经》,小朋友,赶快找找,给你们准备的《三字经》在哪里?”〔事先在每一组孩子桌子的中间放一个小篮子,将《三字经》放在篮子里,用一张手帕将其盖住,保持一些神秘感,也是为了不先引起孩子的注意。〕请小朋友去找书,必要可以提醒幼儿。〔提醒:到第二次取书的时候,就是播放音乐,然后将书放在第一个小朋友的桌子右上角,一个一个往后传。

3、找到书以后,请每个孩子拿一本。“请小朋友双手轻轻的将《三字经》拿出来,放到自己面前的`桌子上。”引导孩子:一手扶着书,一手捏书角,一页一页往后翻,把书翻到第一页。请小朋友将右手举起来,伸出右手的小食指,将小食指落到第一页的第一个字上,然后‘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开口读’老师读一遍,小朋友跟着读一遍。读完后,请小朋友轻轻地将书合上,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

4、游戏‘身体上的字’。“小朋友,你们会唱头发肩膀膝盖脚的儿歌吗?”和小朋友一起来唱儿歌并加上动作。

完了以后,问他们喜欢自己身体的那个部位。选三个,如头发、肩膀、膝盖。然后用刚才唱儿歌的节奏,加上排头发、肩膀、膝盖的动作来读《三字经》第一课。一个字拍一个部位。

5、比赛读。将小朋友分成两组,比如香蕉组和苹果组,看哪组的小朋友表现更棒。

(三)、识字

(四)1、“今天还有三个字宝宝也想来和咱们做游戏。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就是三个字宝宝必须在我们今天学的三字经里找到和它长得一样的好朋友。小朋友,快来帮帮字宝宝吧。”出示写有三字经的黑板和三张字卡:近、远、山。请三位小朋友分别上来,在黑板的文章里找到和它一样的字。找对了,老师奖励一颗“多闻之星”。如:找到‘近’以后,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看‘近’应该怎么念,从第一句读起:“人之初??? 性相近”,这个字念‘近’。这样在读文中让小朋友识字,一举两得。其它两个字也是这样。

2、说文解字。“小朋友,你们知道‘窦燕山’的‘山’是怎么来的吗,让我们一起去听听汉字老爷爷怎么说的吧。”播放VCD ,看说文解字。

3、游戏送字宝宝回家。

4、知行合一5、“小朋友,你们生过病吗?”〔生过〕“生病的时候是谁在照顾你呢?”〔爸爸妈妈〕“如果妈妈生病了,你会怎么做呢?”〔请小朋友自己说〕“好,我们来看看妈妈生病了,爸爸出差了,多多是怎样做的。

播放VCD 知行合一。看完后,请小朋友说说,老师总结。

四、活动结束播放VCD ,学生跟读,老师给每个孩子发“卡通小贴纸”。

五、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听故事的同时,感受到语言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三字经课件(篇5)

教学目标:

诵读《三字经》原文“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一段,到达熟读成诵。同时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W���

收集历史故事《孔融让梨》《黄香温席》配乐《春江花月夜》制作课件、儿童歌曲《我的好妈妈》

故事导入、情境激趣——配乐诵读、品读解意——联系实际、感悟升华���W���

一、故事导入、情境激趣: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个小朋友,一个叫黄香,一个叫孔融。(播放多媒体课件:《黄香温席》《孔融让梨》)

你喜欢黄香和孔融吗为什么就连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称赞他们那。

二、配乐诵读、品读解意���W���

1、师配乐范读、领读(出示《三字经》原文:“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形式朗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小组读比赛)���W���

3、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资料教师相机点拨:

〖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就应明白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明白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W���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明白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就应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W���

〖启示〗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就应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明白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就应明白的。

背诵比赛。���W���

三、联系实际感悟升华���W���

1、你觉得黄香是个怎样的孩子孔融又是个怎样的孩子���W���

三字经课件(篇6)

《三字经》晨诵教案

刘冬敏

晨诵目标:

1、懂得教育和学习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

2、练习背诵。

晨诵内容: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晨诵流程:

一、开启黎明

生:朗诵开启诗

师:今天的清晨,朝阳灿烂;今天的我们,幸福平安。让这个早晨因我们而歌唱,因我们而舞蹈。

二、导入: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字经》。

三、学习《三字经》

出示: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1、全班朗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2、听老师范读。

3、自读全诗,读准字音。你读懂了什么?

4、老师讲述相关《三字经》的故事:《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

5、学生听了故事后,说说明白了什么?

6、学生多种形式朗诵以上句子。

7、全班学生拍手有节奏的朗诵。

四、结束晨诵

《三字经》中列举了大量典故、故事,向我们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渐了解。

三字经课件(篇7)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出示句子)先听一段录音!(播放录音)

师:瞧,他读得多好呀!有小朋友已经跃跃欲试了,谁先来读读看?

师:谁敢来跟他比试比试?注意读准字音!

师:这里有几个生字,我们来认识它们,跟着老师读;

龄 能 融 让 梨 弟 (领读)

师:还有谁比他们读得还好?请举手!

师:这么多的小朋友愿意读呀!这样,咱们男女生交叉读,女生读红颜色标注的部分,男生读蓝颜色标注的部分。女生先读,香九龄——(引读)

师:我们一起把这段话快速地读出来!香九龄——(引读)

师:放慢速度,再来读读看!香九龄——(引读)

二、讲解故事。

其实,这段话蕴藏着两个小故事呢!先来看第一个故事吧!

配乐,结合动画叙述黄香温席的故事。

1、师:古时候,有一位叫黄香的小朋友。九岁时,母亲去世了,他与体弱的父亲相依为命。他知道父亲养育自己的艰辛,非常心疼父亲。夏天天热,每晚他都先把父亲的枕席扇凉,以便让父亲安睡。冬天天冷,每晚他都先上床,用体温把被褥捂热,以免父亲着凉。正因为黄香有此孝心,才使他长大后在做人、求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师:多懂事的孩子呀,咱们也要向他学习!《三字经》里是怎样写他的?打开书到第4页,找找看!

相机出示句子:“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师:谁再来试试?

师:女生学着她的样子一起读!香九龄——(引读)

2、师:第二个故事讲的是谁呢?先来认识一下主人公吧!(出示孔融的图片)他叫孔融!大家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吧?谁来说说?

师:听了刚才的故事,一定有聪明的小朋友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谁来说?

师:对呀,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么长,可古人只用了十二个字就概括了,真神奇呀!(出示句子: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一起来读!

师:小孔融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要把大梨让给哥哥们吃,他对兄弟是多么友爱!

过渡:在刚才的句子中,我们知道了一个人必须要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首先要孝顺父母、恭敬兄长,其次才是学习各种常识。这就是《三字经》中所说的——(出示句子: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三、指导背诵。

过渡:这么好的句子,老师相信小朋友们一定已经熟记在心了。现在,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了,会的小朋友一起回答!先准备准备,自己读读!

师:现在来看大屏幕!

(1) 你能把它们补充完整吗?

香九龄,_________。孝于亲,_________。

融四岁,_________。弟于长,_________。

首孝弟,_________。知某数,_________。

(评:字字正确!)

(2) 这样,你还会填吗?

香九龄,_________。孝于亲,_________。

融四岁,_________。弟于长,_________。

首孝弟,_________。知某数,_________。

(评:很有感情!)

(3)(出示黄香的图片)《三字经》中是怎样写他的?

一起背!香九龄——(引读)

(出示孔融的图片)你能背出和这幅图有关的句子吗?

一起背!融四岁——(引读)

首孝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师:小朋友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这几句背下来,真用心!我们一起来背!拍着小手,摇着脑袋。香九龄——(引读)

四、课外延伸。

学了刚才的句子,我们认识了两位可爱的小朋友黄香和孔融。他们都是孝顺父母、团结兄弟姐妹的好孩子。你们身边也一定有许多这样的小黄香、小孔融。利用下课时间,去收集他们的故事,下节课在班上讲给同学们听听!

三字经课件(篇8)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经典教材之一,被广泛用于儿童教育中。解读三字经教案的相关主题范文如下:

题目:通过解读三字经,实现儿童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引言

三字经作为中国传统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道德教育内涵。如何利用这一经典材料,有效实施儿童道德教育,一直是教育者关注的问题。本篇主题范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解读三字经教案在儿童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二、主体

1. 儿童道德的重要性

儿童时期是道德建设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和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儿童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帮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懂公德心、有担当的人。

2. 三字经课堂的设计与执行

解读三字经教案是一种有效的儿童道德教育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设计和执行三字经课堂:

- 创设情境: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孩子的兴趣和共鸣,加深对三字经内容的理解。

- 互动讨论: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和疑惑,进行课堂互动讨论,帮助他们探索真理、理解道德道理。

- 引导思考:通过提问和反思引导孩子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帮助他们理解道德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

3. 教案中的教学内容

解读三字经教案应注重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三字经中的道德故事和规范,教育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公德心,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4. 教案的评估与改进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对解读三字经教案进行评估与改进。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日常行为和表现,进行定期评估并记录孩子的发展变化。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和同事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改善教案的执行效果,提高儿童道德教育的质量。

三、结论

解读三字经教案是实施儿童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三字经的解读和讨论,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领悟道德原则和规范,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然而,教师在实施教案时应重视创设情境、引导思考以及评估改进的策略,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和持续性。只有通过儿童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才能培养出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下一代,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三字经课件(篇9)

教学目的

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2、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你们平时都读了哪些课外书呢?(学生自由讲)

1、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

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

(1)同桌交流。(2)班级内交流。(相机进行评价)

2、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3、揭示揭题: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学文晓理:

(一)、自读

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二)、学文释义

1、讲(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然后提问:(出示图片)

(1)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3)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

(4)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

(5)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课件展示插图)爸爸看到孔融这样做,心里会怎样想?他会怎样夸奖孔融?

(6)谁能学学爸爸的语气夸夸孔融?

(7)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扬,心里会怎样想?

(8)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

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

3、那么,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什么呢?

4、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5、老师解释语译部分。

6、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

7、故事情景再现:学生表演。

三、扩展活动:

学习儿歌《谦让歌》

《谦让歌》好儿童,要谦让,好处、方便,我不抢,要学孔融把梨让,不抢先,能让人,先别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

三字经课件(篇10)

《三字经》其书作者说法大致有四种:一、明代黄佐《广州人物传》十,明末诸生屈大均《广东新语》十一,清代恽敬《大云山房记》二,都以为作者应是宋末区适子;二、清代邵晋涵诗:读得贞黎三字训,自注:《三字经》,南海黎贞撰。据此以为《三字经》为明代黎贞撰;三、或者又有区适子所撰,黎贞增广之说;四、世传王应麟撰,王应麟(12231296),南宋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清代夏之翰《〈小学绀珠〉序》:迨年十七,始知其《三字经》作者自先生(王应麟),因取文熟复焉,而叹其要而该也。清代贺兴思《〈三字经〉注解备要叙》: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经》一出,海内外子弟之发蒙者,咸恭若球刀。都明确认为《三字经》是王应麟所撰。一般来说,《三字经》作者应为王应麟。

《三字经》具有识字、广见闻和灌输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即传授知识与封建政治思想教育双重功能。书中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情真意切。此书中有段仅用三百多字便概括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历来备受赞誉。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俗称三百千,而《三字经》后来居上。这里的居上殆源于数字顺序,未必便是根据三书之内容与作用的有意排列。但事实上,综其覆盖读者之广、教育作用之深以及流传时间之久观而言,《三字经》在中国古代蒙书教材中,不能不说是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书。

清版: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着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蜀魏吴争汉鼎

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

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

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

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

元灭金绝宋世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

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七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

至李闯神器焚清太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廿一史全在兹

载治乱知兴衰读史书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维

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

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

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

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

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

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

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民国重订版: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荀季和有义方教八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二十二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医卜相皆方技星堪舆小道泥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宫商角及征羽此五音耳所取

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九族者序宗亲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

五伦者始夫妇父子先君臣后次兄弟及朋友当顺叙勿违负

有伯叔有舅甥婿妇翁三党名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是辨王霸说仁义

中庸者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大学者学之程自修齐至治平

此二篇在礼记今单行本元晦四书通孝经熟如六经始可读

六经者统儒术文周作孔子述易诗书礼春秋乐经亡余可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有国风有雅颂号四诗当讽咏周礼者着六官仪礼者十七篇

大小戴集礼记述圣言礼法备王迹熄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尔雅者善辨言求经训此莫先

注疏备十三经惟大戴疏未成左传外有国语合群经数十五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古九流多亡佚取五种备文质

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并顼喾在上世尧舜兴禅尊位号唐虞为二帝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共和始纪年历宣幽遂东迁周道衰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赵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夷裔元灭金绝宋世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反沙碛

太祖兴称大明纪洪武都南京迨成祖迁宛平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流寇起自成入神器毁清太祖兴辽东金之后受明封

至世祖乃大同十二世清祚终凡正史廿四部益以清成廿五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此四史最精致

先四史兼证经参通鉴约而精历代事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读史书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汉贾董及许郑皆经师能述圣

宋周程张朱陆明王氏皆道学屈原赋本风人逮邹枚暨卿云

韩与柳并文雄李若杜为诗宗凡学者宜兼通翼圣教振民风

口而诵心而维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火焠掌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明允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荀卿年五十游稷下习儒业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三字经课件(篇11)

设计理念:

将厚重的中华文化融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

学情分析:

《三字经》体现了文化的浸润,这是纯样的民族文化的浸润,不仅是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们身边,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就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发展过程中。

教学内容:

《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两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的知识根底,长大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说勤学成才的故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教学准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字经》吗?

《三字经》是学习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它源于南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三字一句的韵文非常容易记忆,内容包括传统教育,历史、地理、天文,伦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它是我国古代对孩子进行论理道德教育的书籍,现在被世界儿童运用,你们自豪不?其实上学期要求我们学习的读读背背里就有一篇关于论理道德教育的内容,你们还记得吗?(一起背)(羊跪乳,鸦反哺……德有伤,贻亲羞)谁能说说讲的是什么意思?

你们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吗?这段故事就来源于三字经里的“昔孟母,择邻处”意思是从前的孟母为了儿子有个能有出息,选择合适环境的事。其实你们的父母为了你们能够成才,给你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受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我们作为儿女,应该感谢父母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条件,更加发奋读书。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爱亲人、孝敬父母。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段关于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有帮助的《三字经》。

二、新授感悟

1、出示《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两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两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学生自主识字,“允、籍”

3、老师配乐朗读《三字经》。

4、指名读。同桌读、小组读、男女生接读、全班齐读。

5、师生共同解释这两句三字经的含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像苏洵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6、教师读故事:苏老泉发愤读书

7、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讨论、交流:

(1)为什么苏老泉到了27岁还要用功读书?

(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么样?

8、请学生思考问题:

(1)苏老泉27岁才用功读书,你觉得他做得对还是不对?

(2)试着想一想:年岁大的人还要不要学习新知识?(苏老泉到了二十七岁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我们年纪轻轻,现在开始用功是绝对来得及的。要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3)从中你得到什么启发?(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后天教育及时,方法得当,也可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才)

9、配乐集体齐读

10、指导学生背诵

三、扩展活动:

《三字经》里还有好多关于指导教育学习的内容,老师让你们自己搜集,你们找了没有?谁能把你喜欢的《三字经》内容和大家交流一下。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或者讲其中故事也可以。

教学反思 :

此堂课中,我教学的内容是一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材中的《三字经》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这一部分。课前我积极准备,查阅了一些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相关知识,以应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力争课堂教学上有一定的突破。在教学中,首先,我从什么是《三字经》引入,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探究欲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次,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品德教育,从“孟母三迁”的故事,启发学生:每个父母为了儿女能够成才,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受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作为儿女,应该感谢父母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条件,更加发奋读书。第三,在课堂上使用配乐朗读不仅活跃了气氛,更使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古典音乐和古典文化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轻松地背下所学内容,得到教育。总之,在课堂上,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活跃,他们能很快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大部分学生都会初步背诵,教学目的达到,课堂效果良好,但还出现一些问题,因为现在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许多的知识,课堂上随时会提出各种问题,出现各种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具有灵活的课堂教育机智,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

三字经课件(篇12)

《三字经》中的“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1、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理解诗文内容明白只要努力用功读书,就会取得好成绩的道理。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并且在熟读的基础上达到背诵。

3、明白学习别人的优点可以使自己进步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对“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内容及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小黑板、图片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诗文、理解大意

三、明理品读

四、拓展升华

五、总结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两篇小故事,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这两个故事讲的都是什么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讲述祖莹吟诗、李泌赋棋的故事)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讲的是什么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道理?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这两个故事有关的“三字经”。

(1)教师范读(教师语速适中,使学生听清字音)

(2)学生自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使学生读准字音)

(3)指名读(多种形式:拍手读,男、女生分读,小组读,接龙读……)

(1)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讲解:赋棋、彼、尔、效等字词的意思。

(2)指名讲解诗文的意思(学生尝试讲解,教师适时补充)

(3)教师对诗文意思进行小结:北齐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吟诗,后来当了秘书监著作郎。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他们两个人的聪明和才智,在当时很受人们的赞赏和称奇。你现在正是求学的.开始,应该效法他们,努力用功地读书。

1、北齐的祖莹、唐朝的李泌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成绩?

2、我们应该向他们俩学习什么?

3、让我们再来把这两句三字经有感情的读一读(自由读后齐读)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北齐的祖莹、唐朝的李泌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能效法他们,从小就努力用功地读书,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

三字经课件(篇13)

经典原文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具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堕

活动目标

1、熟读《三字经》第一课》:“人之初····师之堕”

2、识字:山、远、近

3、知行合一:通过故事《妈妈生病了》引导幼儿学会做一些关心父母的事,孝敬父母。

活动准备

礼物盒子一个,里面放有一本《三字经》

字卡:山、远、近

“多闻之星”贴纸

教师用碟:《三字经》第一课内容、说文解字、知行合一《妈妈生病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律动:《如果感到幸福》

2、“小朋友跳的真棒,~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份神秘的礼物。”出示盒子,“我的宝盒里会藏着什么呢,我们用‘爱的鼓励’把它请出来。”将盒子打开,取出书本《三字经》。“哦,是一本可爱的书宝宝。大家看看书宝宝的封面上都有谁呀?〔小兔、小猪、小乌龟、公鸡,还有多多。〕上面的字你们认识吗?”让小朋友来认上面的字,然后把它念出来。“对了,书宝宝的名字叫《三字经》,读了它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可爱。”

二、活动展开

〔一〕诵读

1、师:“现在让我们来听听看《三字经》里写着什么宝贝呢,请多多来给大家读《三字经》第一课。”播放vcd,请小朋友听一遍。

2、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本《三字经》,小朋友,赶快找找,给你们准备的《三字经》在哪里?”〔事先在每一组孩子桌子的中间放一个小篮子,将《三字经》放在篮子里,用一张手帕将其盖住,保持一些神秘感,也是为了不先引起孩子的注意。〕请小朋友去找书,必要可以提醒幼儿。〔提醒:到第二次取书的时候,就是播放音乐,然后将书放在第一个小朋友的桌子右上角,一个一个往后传。

3、找到书以后,请每个孩子拿一本。“请小朋友双手轻轻的将《三字经》拿出来,放到自己面前的桌子上。”引导孩子:一手扶着书,一手捏书角,一页一页往后翻,把书翻到第一页。请小朋友将右手举起来,伸出右手的小食指,将小食指落到第一页的第一个字上,然后‘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开口读’老师读一遍,小朋友跟着读一遍。读完后,请小朋友轻轻地将书合上,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

4、游戏‘身体上的字’。“小朋友,你们会唱头发肩膀膝盖脚的儿歌吗?”和小朋友一起来唱儿歌并加上动作。完了以后,问他们喜欢自己身体的那个部位。选三个,如头发、肩膀、膝盖。然后用刚才唱儿歌的节奏,加上排头发、肩膀、膝盖的动作来读《三字经》第一课。一个字拍一个部位。

5、比赛读。将小朋友分成两组,比如香蕉组和苹果组,看哪组的小朋友表现更棒。

〔二〕识字

6、“今天还有三个字宝宝也想来和咱们做游戏。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就是三个字宝宝必须在我们今天学的三字经里找到和它长得一样的好朋友。小朋友,快来帮帮字宝宝吧。”出示写有三字经的黑板和三张字卡:近、远、山。请三位小朋友分别上来,在黑板的文章里找到和它一样的字。找对了,老师奖励一颗“多闻之星”。如:找到‘近’以后,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看‘近’应该怎么念,从第一句读起:“人之初···性相近”,这个字念‘近’。这样在读文中让小朋友识字,一举两得。其它两个字也是这样。

7、说文解字。“小朋友,你们知道‘窦燕山’的‘山’是怎么来的吗,让我们一起去听听汉字老爷爷怎么说的吧。”播放vcd,看说文解字。

8、游戏送字宝宝回家。

〔三〕知行合一

9、“小朋友,你们生过病吗?”〔生过〕“生病的时候是谁在照顾你呢?”〔爸爸妈妈〕“如果妈妈生病了,你会怎么做呢?”〔请小朋友自己说〕“好,我们来看看妈妈生病了,爸爸出差了,多多是怎样做的。”播放vcd知行合一。看完后,请小朋友说说,老师总结。

10、如果时间允许,老师带小朋友来表演创编《妈妈生病了》。

三、活动结束

播放vcd,学生跟读,老师给每个孩子发“多闻之星”。

延伸活动

1、好习惯

爸爸妈妈下班回家,我给爸爸妈妈倒杯水。

2、亲子共读

今天我学了《三字经》,回家要读给爸爸妈妈听。

三字经课件(篇14)

解读三字经 教案

主题:传统文化之中的智慧与教育

导语:三字经是一本自古以来用以启蒙教育的教材,它以简洁明了的文字,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世界的起源、人的修养和社会的道德规范。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解读三字经:其一,探讨三字经的教育意义;其二,分析三字经的文化内涵;其三,探讨三字经在当代教育中的应用。通过解读三字经教案,让我们一起体会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与教育。

正文:

一、三字经的教育意义

三字经作为一本启蒙教材,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首先,三字经通俗易懂,语言简练,适合儿童阅读。在朗朗上口的韵文中,融入了丰富的哲理道理,通过读诵三字经,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人生和道德的基本原则。其次,三字经涵盖了人的修养和道德规范的方方面面。通过学习三字经,儿童能够学习到一些基本的人生道理和处世之道,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此外,三字经还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三字经中,孝道被特别强调,通过学习孝道,儿童能够真正理解与父母和亲人相处的道理,培养出孝敬父母的美德。

二、三字经的文化内涵

三字经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三字经,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心。首先,三字经介绍了一些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开国始祖、尧、舜等,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其次,三字经通过一些寓言故事和哲理道理,传递了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例如“人人能作,人人能当”的思想启示等,通过学习这些寓言故事和哲理道理,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人生的真谛。此外,三字经还涵盖了一些儒家思想,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通过学习儒家思想,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三字经在当代教育中的应用

三字经作为一本经典教材,可以在当代教育中有广泛应用。首先,在学校教育中,可以将三字经作为启蒙教材,让学生通过诵读三字经来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并吸收其中的哲理道理。其次,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教导孩子读诵三字经,让孩子从小学会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孩子孝敬父母和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美德。此外,在社会教育中,可以举办一些三字经的讲座和研讨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三字经,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总结:三字经作为一本经典教材,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通过学习三字经,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领悟人生的真谛。在当代教育中,可以将三字经作为重要的教材,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三字经,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与教育。

三字经课件(篇15)

1、 学会步测、目测等测量方法,了解光侧、影测、绳测等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

2、 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4、 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师: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和厘米,并且知道了它们大概的长度,那么今天我们就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实际测量。在进行测量前,我们要了解哪些测量知识呢?例如:测量工具、测量单位、测量对象、测量方法等等。

(学生提到了进行测量的时候,要使用尺子,记录测量结果的时候要用到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测量的相关知识,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实际生活,选择一个你想测量的对象,选用适当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测量。

(2)每小组要在活动卡片上做好记录。

3、提供给学生“实际测量活动”卡片。

卡片上记录了关于测量内容和测量方法的一些建议,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测量对象和测量方法,填好上面的表格。

每个小组选择1—2个测量对象进行实际测量,小组内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不同测量方法的优缺点。

全班交流总结:首先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对测量结果进行汇报。其次每个小组发言之后,其他小组进行评议。鼓励学生指出发言小组的不足与错误,并给予补充或更正。最后,教师针对全班的汇报结果进行总结。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实际测量的方法,我们要注意这些方法的实用性和合理性。在遇到实际测量问题时,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简单、巧妙地解决实际问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三字经教案

    发布时间:2024-01-04

    在给学生上课之前,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教案和课件。因此,教师最好能认真撰写每个教案和课件,以确保教学内容的质量。教师需要制定具体可行的教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面是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精心整理的"三字经教案",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激发你的思考,并建议你将其保存下来!...

  • w
    三字经读后感模板9篇

    发布时间:2023-10-18

    以下是好工具范文网编辑特为您整理的“三字经读后感”。在忙碌的工作中,静心翻阅一本优秀的书籍是一种难得的美好时刻,当我们品味完一本作品之后,相信大家都会有许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将我们的思考转化为语言表达,让更多人受益。欲了解更多资讯,请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

  • w
    《三字经》读后感(通用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26

    为了满足您关于“《三字经》读后感”的需求,编辑准备了一些必要的信息。当我们阅读作家的作品时,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能从中汲取人生的启示。通过整理阅读笔记,我们的思考会更加深入。请注意,所提供的文章仅供参考,请勿将其用于非法用途!...

  • w
    最新三字经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4-02-03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暑假,我重读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字经》,让我受益匪浅。《三字经》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读起来朗朗上口,短短的文字,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就告诉我们:我...

  • w
    最新三字经演讲稿汇编5篇

    发布时间:2024-02-29

    努力可能没有回报,但不努力就一定没有回报,演讲稿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准备演讲稿可以使演讲者在度假时方便调整演讲内容,演讲稿的内容应该丰富、深刻、见解精辟。写主题演讲稿有许多技巧,想要拥有清晰的人生规划,从阅读《三字经演讲稿》开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记得保存这篇文章,方便下次阅读!...

  • w
    最新山海经课件(汇集九篇)

    发布时间:2024-02-26

    每位教师都需要准备教案课件,因此可能需要每天都去编写。编写课堂教学教案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希望这份“山海经课件”能够帮您解决问题,欢迎加入我们的粉丝团,收藏我们的网站获取最新资讯!...

  • w
    有的人课件(精选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30

    小编费劲心思打造的“有的人课件”必定会给您留下深刻印象,感谢大家阅读文章。如果觉得不错,请欢迎与身边的朋友们分享。每位教师在为了上好课而编写教案和课件时,只需用心认真,这样就足够了。教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

  • w
    小学书法课件(精选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25

    教学目标:1、能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2、经历探索连减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教育训练点:体验小组交流的乐趣,在学习活动中...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