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图形分类教案
一、教学背景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图形分类是幼儿园阶段数学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通过图形分类教学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形状概念,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并为幼儿将来更复杂的几何概念打下基础。因此,在幼儿园大班阶段,要引导幼儿进行图形分类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观察和分类的能力;
2. 让幼儿能够识别常见的几何形状;
3. 帮助幼儿了解几何形状的属性。
三、教学重点
1. 辨别和分类常见的几何形状;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几何形状的卡片: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 相关的教具:图形拼图、形状拼版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15分钟)
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卡片,引导幼儿用手指触摸、眼睛观察,了解不同的几何形状,并提问:这是什么形状?要求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
2. 图形分类活动(25分钟)
(1)形状分类
教师将几何形状的卡片混合放在桌子上,依次让幼儿将相同形状的卡片分类放在一起,比如把所有的圆形放在一堆,所有的方形放在一堆等。
(2)根据属性分类
将不同颜色的卡片混合放在桌子上,引导幼儿将相同的形状分类放在一起。如将红色的圆形放在一起,蓝色的方形放在一起等。
3. 形状拼图(20分钟)
教师通过形状拼图的教具,让幼儿认识几何形状的特点,并学会将几何形状拼成完整的图案。教师可以先示范一遍,然后让幼儿自己尝试拼图。
4. 练习巩固(25分钟)
(1)剪纸活动
教师发放剪刀、纸和一些几何形状的卡片给幼儿,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形状卡片,剪出相应形状的图案。比如剪出一个方形、剪出一个三角形等。
(2)小组游戏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些几何形状的卡片。然后,教师提问小组中的一个幼儿:“请你找一个红色的圆形。”该幼儿需要在自己准备的卡片中找到符合要求的卡片并给出回答。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图形分类教学活动,幼儿能够对常见的几何形状进行分类和辨别,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分类能力。同时,他们也了解到几何形状的一些属性,为以后更高级的几何概念打下了基础。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的图形分类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幼儿了解几何形状的特点,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分类能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量调整难度,帮助幼儿充分理解和掌握图形分类的概念。
活动目标:
1、幼儿利用层级分类板将三角形、圆形、方形、菱形等若干图形进行二级次分类。
2、观察分类板、看是否标记尝试把图形二次分类。
3、在“闯关游戏”中充分体验分类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形宝宝,引入主题。“今天除了客人老师,还有谁来到了我们班?是什么图形宝宝?图形宝宝来干什么呢?”
二、在闯关游戏中把图形二次分类。
1、闯关开始:请观看唐老鸭设计的路线图,这个路线图应该怎么走?幼儿尝试操作。
2、幼儿操作,看标记把图形进行第一次分类,并请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3、继续闯关:
(1)小组讨论路线图;
(2)请个别幼儿介绍操作方法;
(3)幼儿操作,教师巡导;
(4)幼儿的操作结果展示在黑板上,一起验证。
三、闯关成功。
请幼儿讲讲在这次闯关游戏中的感觉?
活动反思:
兴趣能促使幼儿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引领幼儿积极思考.在实践中,我的体会是: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让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快乐的学习数学。
在数学《图形的二次分类》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准备了充分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了对二次分类的认识,大班幼儿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学习层级分类和多角度分类,我选择了其中的一个点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重点是观察分类板、看是否标记尝试把图形二次分类。
学习内容和幼儿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幼儿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幼儿熟悉的颜色、形状入手,容易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整个活动始终注意从生活中取材,无论是形状分类、颜色分类,还是开阔的练习,都赋予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提供丰富的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幼儿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摆弄,才能逐步体验抽象的分类概念。在本次分类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操作程序的: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先复习和观察比较图形的颜色、形状,在动手操作中去发现问题,以保证其有较充足的操作时间,此时,在巡视的过程启发幼儿寻找正确答案,接着是引导幼儿讨论操作的结果,最后才帮助幼儿整理经验,形成概念加上游戏情节的操作活动就可以将“就事论事”的摆弄材料变为趣味的手脑并用活动。幼儿多次反复操作也不感到枯燥无味,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幼儿通过操作、摆弄学具来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在操作过程中,我较注意给幼儿充足的操作时间,使幼儿通过动手、动脑进行积极地探索尝试,最终达到正确掌握知识的目的。让每一个幼儿都能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去发现问题。同时我还注意个别差异的存在,有的幼儿能力强,动作快,有的幼儿能力差,动作慢,我耐心等待那些动作慢的幼儿,让他们完成操作活动。在教学中,我没有因为时间的原因,以教师的演示法来代替幼儿的操作法,忽略幼儿自己动手实现主动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在本次的分类活动中,我提供给幼儿9个几何图形,让幼儿学习二层分类。这个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幼儿在操作时,有的能力强,动作相对快一点,有的能力差,动作就很慢,在教师巡回指导环节中,我重点关注能力差,动作较慢的幼儿,给他们留了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开动脑筋,进行主动地探索操作活动。
在操作活动中同伴间的讨论,互相合作,能开拓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互相合作,同伴间的相互学习,能提高幼儿探索活动的水平。幼儿在操作中出现对操作结果有不同的看法,我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是让幼儿交流讨论,分享的机会,直至达成一致的意见。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幼儿对所获得知识的印象,同时让幼儿互相学习,互相评价,讨论出正确的答案。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二次分类的理解让我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留下了值得我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游戏中如何灵活、有机地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动”与“静”;如何让幼儿的思维更开阔、更活跃,激发起幼儿的内在活动机制,产生积极体验,我不断地尝试、变换多种活动方式,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从而使幼儿更喜欢上数学课。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图形分类统计》
【活动目标】
1、巩固对颜色和几种几何图形特征的认识。
2、初步学习按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统计,并记录统计结果。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的几何图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
2、黑板,水彩笔,几何图形若干,幼儿人手一份统计操作材料和白纸,集体操作材料两份。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特殊的小客人,在他们身上藏了许多的图形,把他们请出来吧!”
2、学习统计方法。
(1)请幼儿按图形的形状特征进行统计,教师记录或请个别幼儿进行记录。
(2)请幼儿按图形的颜色特征进行统计,教师或幼儿记录。
3、幼儿操作。
(1)请幼儿观察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简单的介绍,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看清特征再进行统计记录。
(2)请个别幼儿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屈老师)统计结果。
4、创意拼贴画。为幼儿提供几何图形进行图形拼画。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延续幼儿以往的学习经验,将图形融合在一起,拼画成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如:机器人、小汽车等,让幼儿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探索发现,初步学习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统计,活动材料注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幼儿都能通过操作发现数学活动的乐趣。
大班图形分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分类图形。
2.掌握各种图形分类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辨别图形并学会分类。
2.掌握图形分类的方法。
3.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
1.教学用具:图形卡片、分类标签、多种图形物品。
2.教学素材:动物、水果、蔬菜、交通工具、家具等图形。
四、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知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几个不同的图形,并请学生一个一个说出它们的名称。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卡片展示图形,让学生伙伴们来猜图形的名称。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了解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Step 2 图形分类
1.教师提供几个图形物品,如动物、水果、蔬菜、交通工具和家具等,并请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然后按照图形的不同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
2.教师给学生发放分类标签,并请学生将这些物品依次贴在相应的分类标签下。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总结图形的分类方法,如按照形状、颜色、用途等分类。
4.教师还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图形分类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学习成果。
Step 3 分组活动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让小组内的学生在自己的桌子上分类一些图形物品。
2.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分类的方法,并互相交流和讨论。
3.每个小组进行分类之后,教师邀请一两个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分类结果,并解释自己的分类方法。
4.教师和其他小组的学生对展示的结果进行评价和讨论,分享每个小组的分类方法。
Step 4 学生练习
1.教师提供一些图形图片,让学生依据所学的分类方法,将这些图形进行合理的分类。
2.学生在活动中使用分类标签,将图片贴在相应的分类标签下。
3.教师巡视学生的活动,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4.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互相借鉴和学习。
五、教学延伸:
1.将图形分类与其他主题相结合,如颜色分类、大小分类等。
2.扩大分类的范围,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分类方法。
3.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图形分类游戏,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图形分类的方法和技巧,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分类问题中。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彼此合作,增强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分享,每个学生都学到了不同的分类方法和思路,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将会更加善于观察和思考,并学会用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大班图形分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图形分类的基本概念;
2. 能够识别、命名和分类常见的图形;
3. 培养观察和归纳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学习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等常见图形的特点和命名;
2. 通过观察、分类和讨论图形的形状、边数、角数等特征,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工具:图形卡片、彩色粘贴纸、黑板、彩色粉笔;
2. 教具:识图卡片、分类卡片。
四、教学过程:
Step1 导入新课
1. 通过展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图形卡片,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图形的特点,并尝试给这些图形命名。
2. 让学生讨论各个图形的形状、边数和角数等特征,并将答案记录在黑板上。
Step2 图形分类游戏
1. 给每个学生发放若干彩色粘贴纸,让他们用不同颜色的粘贴纸贴在所给的图形上。
2. 老师将识图卡片发放给每个学生,学生根据图片上的图形特征将卡片分类,然后将卡片贴在黑板上。
3. 鼓励学生在分类过程中进行合作讨论,互相交流观点和个人理解。
Step3 图形分类讨论
1.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分类卡片,讨论为什么把这些图形放在一起,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 引导学生发现图形分类的规律,例如:圆形没有边,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个边,三角形有三个边等。
3.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图形分类是通过观察和归纳图形的特征来完成的。
Step4 图形分类练习
1. 教师准备一些图形卡片,每张卡片上画有一个图形,包括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
2. 教师将图形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将同类的图形放在一起。
3. 让学生把分类好的图形贴在黑板上,然后整理和命名每个分类的图形。
五、巩固与拓展:
1. 让学生带回家,继续观察身边的图形,尝试用新的分类方法整理并命名自己找到的图形。
2. 在下次课堂上,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图形分类方法。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游戏、讨论和练习等多种形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提高了他们识别和分类图形的能力。同时,通过个别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了学习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可能对一些不常见的图形命名有困难,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活动目标:
圆形、方形、菱形等若干图形进行二级次分类。看是否标记尝试把图形二次分类。3、在“闯关游戏”中充分体验分类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形宝宝,引入主题。“今天除了客人老师,还有谁来到了我们班?是什么图形宝宝?图形宝宝来干什么呢?” 二、在闯关游戏中把图形二次分类。 小组讨论路线图;(幼儿操作,教师巡导;(闯关成功。请幼儿讲讲在这次闯关游戏中的感觉?
反思:
兴趣能促使幼儿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引领幼儿积极思考.在实践中,我的体会是: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让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快乐的学习数学。
在数学《图形的二次分类》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准备了充分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了对二次分类的认识,大班幼儿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学习层级分类和多角度分类,我选择了其中的一个点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重点是观察分类板、看是否标记尝试把图形二次分类。
学习内容和幼儿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幼儿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幼儿熟悉的颜色、形状入手,容易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整个活动始终注意从生活中取材,无论是形状分类、颜色分类,还是开阔的练习,都赋予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提供丰富的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幼儿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摆弄,才能逐步体验抽象的.分类概念。在本次分类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操作程序的: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先复习和观察比较图形的颜色、形状,在动手操作中去发现问题,以保证其有较充足的操作时间,此时,在巡视的过程启发幼儿寻找正确答案,接着是引导幼儿讨论操作的结果,最后才帮助幼儿整理经验,形成概念加上游戏情节的操作活动就可以将“就事论事”的摆弄材料变为趣味的手脑并用活动。幼儿多次反复操作也不感到枯燥无味,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幼儿通过操作、摆弄学具来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在操作过程中,我较注意给幼儿充足的操作时间,使幼儿通过动手、动脑进行积极地探索尝试,最终达到正确掌握知识的目的。让每一个幼儿都能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去发现问题。同时我还注意个别差异的存在,有的幼儿能力强,动作快,有的幼儿能力差,动作慢,我耐心等待那些动作慢的幼儿,让他们完成操作活动。在教学中,我没有因为时间的原因,以教师的演示法来代替幼儿的操作法,忽略幼儿自己动手实现主动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在本次的分类活动中,我提供给幼儿9个几何图形,让幼儿学习二层分类。这个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幼儿在操作时,有的能力强,动作相对快一点,有的能力差,动作就很慢,在教师巡回指导环节中,我重点关注能力差,动作较慢的幼儿,给他们留了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开动脑筋,进行主动地探索操作活动。
在操作活动中同伴间的讨论,互相合作,能开拓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互相合作,同伴间的相互学习,能提高幼儿探索活动的水平。幼儿在操作中出现对操作结果有不同的看法,我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是让幼儿交流讨论,分享的机会,直至达成一致的意见。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幼儿对所获得知识的印象,同时让幼儿互相学习,互相评价,讨论出正确的答案
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
1、学习按图形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2、大胆用语言表述出图形的二个层次的不同特征,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3、能按要求操作,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按图形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教学难点:大胆用语言表述出图形的二个层次的不同特征,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教学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两份,磁性板(板上画好房子、房间)、含两种特征的图形、标记。
教学方法:
整个活动采用了三种方法:游戏法、语言讨论法、尝试操作法。
1、游戏法:通过图形宝宝分家的游戏,达到在玩中学的目的。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思维,变被动为主动。即使知识上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又使幼儿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得到了提高。
2、语言讨论法:在数学教育中,讨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讨论的时机选在操作的不同时间,就会对幼儿的具体操作及思维活动起不同的作用。!出自:屈老.师!引导幼儿先讨论用什么方法分类,操作后,再一次请幼儿讨论。这样,通过不断的交流与讨论,加上教师的帮助归纳,使幼儿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二次分类的概念。
3、尝试操作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最后的操作活动中,给幼儿投放了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并通过商量,一个分一个记录的环节进行互助学习,对二次分类再一次进行经验归纳。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今天,图形之家来了一些新朋友,你们看一看,新朋友是谁?
生: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
评析:设计了图形之家这个大家庭,让图形宝宝们顺利的带上了拟人化的色彩,吸引了幼儿。
(二)、幼儿操作,复习巩固一次分类。
1、请幼儿根据图形娃娃不同的颜色或者不同的形状,给图形娃娃分家。
师:咦?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们它们几个呆在同一个房间,实在是太挤了,于是发生了争吵,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助它们分分家,好吗?首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生: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
师:那么,我们在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时候,可以按照什么特征来给它们分类呢?
幼:按形状分,按颜色分。
2、幼儿操作,进行一次分类,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你根据你喜欢的方式,来给图形宝宝分家吧?
3、讲解,演示。
师:你是按什么特征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有没有谁也是这么分的?在大黑板上演示,并贴上相应的标记。
师:谁有不一样的分法呢?上来解释一下你是按什么特征给图形宝宝来分家的?为了让小朋友看的更清楚些,老师把它在另外一个图形之家上也进行演示并贴上相应的标记。
4、小结:现在,请你看一看,现在每个房间里的图形宝宝一样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评析:此过程是帮助幼儿巩固图形的一次分类,教师一边记录一边运用语言跟进,为幼儿下一步的分组活动奠定基础,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来初步感知分类,在第一个环节中孩子们积极性很高,都在自己的主动参与中感知了通过图形的特征来分类。
(三)、学习二次分类。
1、找出这些图形的不同特征。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帮图形宝宝找到房间了,可是,刚刚我还是听到了争吵声,原来,它们还是觉得房间太挤,还想请我们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分家,你们愿意吗?看看红房间里的图形宝宝,它们的颜色都是红色的,可是,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幼:形状不一样。
师:那我们可以怎样来分呢?对,现在我们可以按照他们的另一个特征形状再来帮他们分家。
2、幼回答,师根据幼的回答进行操作演示。
3、谁来给绿房间里的图形宝宝来分分家呢?幼上台操作。
4、现在,请你给你们操作纸上的图形宝宝来分分家吧,操作的时候要记住你是按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哦。
5、幼儿进行第二次分类操作,师巡回指导。
评析:清楚讲述操作要求,让幼儿在第一次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分类,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图形的二次分类,更好的分组操作。
6、讲解:让幼儿说说是怎样为图形进行分家的。
(1)师:谁来介绍一下,这一步,你是按照什么特征来给图形宝宝分家的?分下来之后,你发现了什么?
(2)再请另外一种分法的幼儿上来介绍一下。
(3)观察,最后的4个小房间里的图形宝宝有什么特征?(它们一模一样)
7、总结:今天,我们给图形宝宝分了几次家啊?(2次)像我们今天这样,按图形宝宝两种不同特征来进行分类的方法,叫做图形的二次分类。其实,我们刚刚做的操作纸中间那一部分是我们的过度环节,我们可以把纸折一下,把中间的房间藏起来,就出现了这个图(师边说边演示),这就是把我们图形宝宝按照它们的两种不同特征直接分到那4个小房间里时的样子。
(四)、幼儿再次操作,巩固二次分类的方法。
(1)师:现在,还有许多图形宝宝想请我们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家呢,你们愿意吗?分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他们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大小怎样的,再进行分类哦。
(2)幼儿再次操作,直接给图形宝宝二次分类。
(3)介绍,你是按图形宝宝的哪两种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评析:加入新的图形的特征,让幼儿直接进行图形的二次分类,引导幼儿借助了标记,仔细看清图形的特征,成人看似简单的操作,对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帮这么多图形宝宝分了家,现在它们都舒适地住在自己的房间再也不争吵了。它们很感谢我们,想请我们去图形王国做客,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出发吧!
(六)、活动延伸:给更多的图形宝宝进行二次分类。
教学反思: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在这个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投放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各种红色、黄色、蓝色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摆弄后,尝试找到分类的方法,并进行经验归纳,最大限度地让幼儿自己动脑、动手自主来进行操作、探索。我用一个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故事贯穿始终,孩子们便于理解,也十分愿意投入其中,加上我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材料,并加以引导,逐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图形的二次分类的特征,让他们充满激情的完成了一个个任务。
教学目标
1、根据图形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2、用数字与标记记录分类的结果。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准备
幼儿用书附不干胶(一)黑板画红色圆形和黄色方形,四盆花教学ppT4页蜡笔36支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多小伙伴,其中有两个有颜色的宝宝,你们找到它了么?(红圆圆,黄方方)
2.它们有很多很多的兄弟姐妹,它们一起出来玩耍,结果玩到太阳落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回家么?
3.一起数一下红圆圆和黄方方有几个兄弟姐妹(8)
4.它们有两个房子,一个红色的,一个黄色的,你们觉得这8个小伙伴应该怎样住呢?
(都住在红色的房子里)
(红色小朋友住红房子,黄色小朋友住黄房子)
5.噢,那我们看一下8位小朋友是不是这样选择房子的呢?
(ppT播放红色图形宝宝回家,回红房子)
6.它们找到自己的家了么?
7.那剩下的黄色图形宝宝是不是也能找到自己的家呢?(ppT播放)
8.剩下的黄宝宝也回到了自己的黄色房子里,咦,家住在红色房子里的宝宝有几个?(4个)家住在黄房子里的有几个宝宝?(4个)所以4+4=?(8)所有的小朋友都找到家了么?(找到了)
9.图形宝宝回家睡了个美美的觉,它们现在想去自己的好朋友家里玩耍,它们的好朋友有两个房子,一个大一点,一个小一点。
10.哎呀,这可怎么办呢?这么多的宝宝该去哪个房子玩呢?小朋友帮他们出出主意吧。|(一起去小房子)
11.哇,房子这么小,大哥哥大姐姐好像连门都进不去呢!(一起去大房子)
12.一起去大房子,8个兄弟姐妹挤在一个房间里,小弟弟说:我的屁股都被挤在外面了呢(小的去小房间,大的去大房间)
13.咦,这个主意听起来不错哦,我们一起看一下弟弟妹妹是不是去了小的房间呢?(ppT展示小图形去小房间)
14.还剩下三个大哥哥大姐姐,它们舒舒服服地进了个大房间(ppT展示)
15.ppT展示数字5.3.5个小朋友住在了小房间,3个大姐姐大哥哥住进了大房间,你们和他们都找对了房间。
16.打开课本,指导完成课本上的图形分类(做一道题发放一次幼儿用贴)
17.指导完成第3页数糖果,并指导幼儿说出哪个动物分到的糖果比别人的少(小猪)它有几颗?(4颗)小兔和小狗分到几颗?(1颗)
18.在黑板上讲解给花瓶涂色,四个花瓶,分别装有5朵、6朵、5朵、4朵小花(幼儿数数后的到的结果)
19.师示范把有5朵小花的花瓶里面的小花涂上颜色(师发蜡笔)
20.幼儿自己完成幼儿用书给花瓶涂色
21.作业安排:数学练习册第3页
22.结束教学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开展的拼图游戏环节,比较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激励了幼儿自主探索。
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与数量关系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重要和乐趣。大班幼儿已经能熟练的分辨出不同的几何图形,在此经验基础上,我将图形与分类统计结合到一起,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探索并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进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巩固对颜色和几种几何图形特征的认识。
2、初步学习按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统计,并记录统计结果。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的几何图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
2、黑板,水彩笔,几何图形若干,幼儿人手一份统计操作材料和白纸,集体操作材料两份。
四、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特殊的小客人,在他们身上藏了许多的图形,把他们请出来吧!
2、学习统计方法。
(1)请幼儿按图形的形状特征进行统计,教师记录或请个别幼儿进行记录。
(2)请幼儿按图形的颜色特征进行统计,教师或幼儿记录。
3、幼儿操作。
(1)请幼儿观察操作材料,。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教师进行简单的介绍,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看清特征再进行统计记录。
(2)请个别幼儿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统计结果。
4、创意拼贴画。为幼儿提供几何图形进行图形拼画。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延续幼儿以往的学习经验,将图形融合在一起,拼画成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如:机器人、小汽车等,让幼儿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探索发现,初步学习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统计,活动材料注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幼儿都能通过操作发现数学活动的乐趣。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发布时间:2024-03-24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分类能力。2.能够根据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的颜色、形状、大小进行分类。活动准备1.图形卡片大的红色,兰色若干。2.幼儿操作的小的图形卡片若干盘、图形积木若干篮。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昨天李老师带你们认识了很多图形宝宝,你们来说说都有...
发布时间:2023-11-13
每位教师授课都必须准备教案和课件,而且每位教师都要认真撰写教案和制作课件。教案是实施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如果您阅读了《幼儿小班图形教案》,或许会得到一些启示,总能找到对您有益的内容!...
发布时间:2024-02-09
在教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教师在编写教案课件时不能马虎处理。教案是教育教学的基础,也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制度。那么如何才能编写出优质的教案课件呢?经过全面的调查,笔者为您整理了“幼儿小班图形教案”这篇文章,希望能够给您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24-03-22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预先准备好的,而课件内容需要老师自己去设计完善。教案是构建育人环境的有效途径,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篇关于“大班科学教案”的网络文章,分享能够让你收获感动喜悦和满足!...
发布时间:2023-10-31
如果您对“关于大班《垃圾分类》教案”感兴趣那么这篇文章一定很有价值,请认真品读本文同时也别忘将其收藏。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学创新的必要手段。...
发布时间:2024-04-14
大班认识日历教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1.让幼儿认识日历,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个月。12个月中分大月、小月和平月,大月有31天,小月30天,平月(二月)只有28天。知道怎么分大月和小月,二月又为什么只有28天(不讲闰年和闰月)。 2.让幼儿学会看日历,如今年是哪一年?今天是几月几日...
发布时间:2024-02-14
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几何图形幼儿教案”激发您的思考,我们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的启示和帮助。教案课件的编写不仅涉及教学步骤,还涉及教学的课程标准,每位老师都应该认真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出色的教案需要老师不断地用心打磨。...
发布时间:2024-03-06
活动设计理念:海军是幼儿普遍喜爱和崇敬的对象,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倍受幼儿的注目。在前些天的自主性活动中,班上幼儿在一次谈及了我的理想,谈话中,许多幼儿希望自己长大后做一名军人,警察,公安,消防员他们对军人尤为感兴趣。最后,幼儿由海军一直谈到了军舰,手语等问题,有的甚至学起了他们的动作。于此,我设计了此...
大班图形分类教案锦集九篇
文件夹最新文章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