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数学教学课件

数学教学课件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2-19

数学教学课件

2024-02-19 15:12:07

【#实用文# #数学教学课件#】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按要求每个老师都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学模式和教育思想的体现。很高兴告诉您您需要的“数学教学课件”已经就绪,请您认真探究本文!

数学教学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

2、引导学生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身边的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课堂实录】

(一)导入

1、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你能够比划一下吗?(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师:如果要表示教室的面积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果要表示这张卡片的面积呢?

3、揭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二)探究

1、估计图形的面积

师:请你估计一下这张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师:同学们估计了很多答案,到底这张卡片的实际面积是多少,你们有办法测量吗?请你试着测量出卡片的实际面积,可以利用老师给你带来的工具。

2、学生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出卡片的实际面积(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交流,形成猜想

师:同学们实际测量出来卡片的面积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测量得到的呢?

学生会用透明方格纸盖在卡片上面,通过摆1cm2的小正方形来测量卡片的长、宽和高。也有的学生会用尺量长度的计算得到面积。教师由此提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规律。

4、举例验证,探索方法

师: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几个长方形,我们四人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小组分工,其中三人每人选一个图形验证,另一个同学画一个长方形试一试,为了计算方便可以画一个长、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

师:请每位同学先独立试一试,就是通过测量计算面积,再用其他方法验证一下,把有关数据记录下来。

(学生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里交流,并选一名代表发言。

5、小结并得出计算公式

师:通过刚才几个长方形面积的测量验证,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

总结规律:长方形面积=长×宽

6、尝试运用

师:我们学会用多种方法测量长方形的面积,也知道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让同学自主操作,得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规律。

一起完成46页练习1。

(三)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你能谈谈你的学习体会和感受吗?

数学教学课件(篇2)

“用数学”是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注意结合计算的教学,安排应用数学解决的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发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通过数学活动,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广泛联系,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逐步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并促使应用意识的形成。

这节课是巩固第58页的教学内容,整合第107页的内容。重在引导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通过观察,在情境图中会找有用的信息,并会选择相应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巩固和熟练10以内的加减法。

第一个环节是巩固第58页的教学内容,出示带大括号和问号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完整的叙述图意。在大括号和问号这些符号的引导下,完整地认识了一个用数学的整体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问号的位置,重点引导:问号在哪?问题是什么呢?加强对“问题”的感知和理解。

第二环节是在没有了符号(?)的开放情境中。首先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观察,交流看到的数学信息,然后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根据合适的信息,可以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如根据你看到的左边有2个黄蘑菇,右边有1个黄蘑菇,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第三个环节是在此情境下,自己选择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如同学们根据左边有2个黄蘑菇,右边有1个黄蘑菇,提出了一共有多少个黄蘑菇?真棒,再看图,根据其他信息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小组里先说说。然后汇报根据什么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重点解决“一共有几个蘑菇”的问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寻找不同的解决策略。比如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按左右来分,5+4或4+5。还可以怎么样计算?还可以按颜色分,3+6或6+3。让学生在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产生乐趣,锻炼能力。

第四个环节出示开放地去感悟数学知识,主动获取知识。体现了用不同信息,提出不同问题的用数学的思想。通过汇报,引导学生体会同样是解决“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却列出了不同的算式。这是一个开放性提问,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展示自己的见解,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学会互补学习,提高交往能力,并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

数学教学课件(篇3)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多种数数活动,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

2.在多样化的数数活动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感受数数的乐趣。

3.通过数数培养数感,感受位值。

二、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数量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三、教学难点

手口对应,掌握数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一次性纸杯、塑料花生、练习图每人一张。

学生两人一组(编号1,2),建立小组评分制,动作安静迅速,听指令的加星,比一比哪个小组获得的星最多,获得奖励。(可以自己到张老师这里抓一把花生,能抓多少抓多少。)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今天张老师要和大家一起上一节数学课。一节关于数数的数学课。同学们,你们都会数数吧,谁能大声地从0数到20?

生1:0,1,2,3,…,20。(教师带着学生拍手。)

师:谁能接着往后数?

生2:21,22,23,…,30。

生3:31,32,33,…,50。

生4:51,52,53,…,70。

教师示意一起数。

(师生一起拍手接数:71,72,73,…,100,101,102,…,110。从70数到100,学生数的特别带劲儿,但数到100后学生开始数得不整齐了,部分学生开始出错了。)

师:大家能数那么多数,真了不起啊!

师: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是不是要经常用到数数呀?例如,今天咱们班有多少位同学来上课啊?

师:还有和他们不一样的吗?

……

师:到底有多少位同学呢?请你们自己数一数,好吗?

(学生开始数,有的边看边数,有的用手边点边数,还有的站起来数,非常投入。)

师:谁能说说你数的结果是多少位同学?

学生答案不唯一。

师:谁愿意领着大家一起数?

(请一名学生上前。)

师:你刚才是怎样数的?

(请一名学生边点边数,这位学生指着,大家跟他一起数,数的结果是×位同学。)

师:今天有×位同学来上课。

刚才大家数数的时候数得那么好,可是数人数的时候却遇到了困难,看来能准确地数出事物的个数还真不太容易!不过没关系,只要大家像刚才那位小朋友一样,边点边数,点的和数的一样快,相信你一定能数对!

(二)数数活动

1.提出问题,激发数的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数。张老师带来了一些同学们可能玩过的花生串珠,每人的纸杯里都装着一些。

师:和同桌看一看,你们的花生一样多吗?谁多谁少呢?怎样判断。

师:这么花生,到底有多少呢?请同学们慢慢地将花生倒在桌上,小心不要让花生掉落在地上,(表扬动作安静迅速的学生)仔细数一数。

师:谁来说说你数了多少?

……

师:同学们数了那么多花生,大家数的结果都不一样,老师想知道大家是怎样数的,谁愿意到前面来数给大家看。

师:我记得刚才有位同学数的是a个花生,你来数数好吗?其他同学当小监督员,一起跟他数一数,一共多少个花生。看看谁看得最仔细,数训最认真。

(教师帮这位同学把花生拿到前面,学生在实物投影下边拿边数,其他学生帮他一起数……数的结果是b粒花生。)

师(对数的学生说):你刚才自己数的是a,现在大家帮你数的是b,说明你刚才数错了,没关系,只要你以后都像刚才那样认真,边拿边数,拿的和数的一样快,相信你一定能数对。

教师把b个花生放在实物投影下:大家看b个花生就是这么多!

师(小结):刚才大家数了这么多花生(板书:数花生),到前面来的这位小朋友是一个一个数的(板书:一个一个数),拿一个数一个,谁和他的方法一样?其他同学是怎样数的?

[预设]

①两个两个数,三个三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数。出现这些情况教师在投影上摆出两个,三个,五个,十个一堆儿。

②分颜色数,再相加。出现这些情况教师给予鼓励:按颜色分类再相加也是一种方法。

③数完放入纸杯中。出现这些情况教师小结:拿到一边和放到纸杯中都是为了把数过的和没数过的区分开。

师:其他同学都数出了多少个花生呢?

师:那你们数的对不对呢?我们换种方法,如果刚才你是一个一个数的,现在可以试试其他数法来验证一下。咱们以1号同学的花生为准,请1号同学数自己的花生,边拿边数,2号同学当监督员看他数的对不对。看看哪两个同学完成的又快又好。

师:同桌两人的花生一样多吗?和你们数之前猜的一样吗?

师:你们真了不起!这么多花生都数对了!还没有数对的小朋友,课外时间多练习数一数,你一定能数对!

2.数出数量是100的花生

师:现在咱们要数一些更大的数,同学们敢挑战吗?同桌两人把花生合在一起,从中数出100个花生来。可以再换一种方法数数看。这次咱们来个“接龙数数”,两人合作,请1号同学数2号同学当小监督员,当张老师说停时,换2号同学数,1号同学当小监督员,小监督员一定要仔细跟着数,记住老师说停时他数了多少,数的同学也要注意,老师说停就停下来换人数。数完以后如果有多余的把多余的花生放在1号同学的纸杯里,看看哪两个同学数的既准确动作又迅速。

同时请两名十个十个数的学生在实物投影下数。摆好。

师:同学们都数完了吗?快帮前面两名同学检验一下他们数的对不对吧。你们能看出这两名同学是怎么数的吗?

生(齐数):十、二十……一百。十个十个地数,数得真快,但是每堆的数量必须是几呢?能多1个或少1个吗?

师:其他同学怎么数的?一个一个数的同学数到99,再添1个花生是多少呢?99后面的数是100。

(三)探索活动

1.练一练第1题

师:大家数数的本领真棒,从10数到了100,这些是100个花生,如果张老师拿走一堆儿还剩多少呢?(90),再拿一堆呢?带着学生倒数,边拿边数。

师:同学们太了不起了,不仅会正数还会倒数。

2.练一练第2题

(1)师:下面我说一个数,你来数花生,看谁数的又对又快,好吗?

35,请1号同学一个一个地数,数出35个花生。2号同学做监督员。数完后把35个花生摆在桌子正中间,其他的花生推到桌子上方。然后坐好。

学生开始数。

师:小监督员们,1号同学数对的举手?

(2)师:数对的同学请举手,大家一个一个数,得的都很准确。(出示35个花生)你能看出张老师是怎么数的吗?对,五个五个地数,数数看。

带学生齐数:5,10,15,…,35,继续五个五个数下去行吗?刚才1号同学数出了35个,现在2号同学来接龙,从35开始继续数,五个五个地数,数到80。1号同学做监督。看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可以给小组加星。怎样让人看清你是五个五个数的?对,5个一堆儿。

学生数。一起数:35,40,45,…,80。

3.练一练第2题

(1)师:大家数的越来越好了,下面咱们玩个对口令的游戏吧。我说一个数,请你连续数出后面的五个数来。23,56,77,89,95。(分别指名接龙,最后一个齐数。)

(2)师:请你仔细听,按照我数的方式继续数,22,32,42。

生(接):52,62,…,92。

师:这是几个几个数的呢?对,十个十个数有时候能帮助我们数的又快有准。下面这幅图请大家圈一圈,再数一数。

4.练一练第4题

(1)第一幅图。

师:请大家看第一幅图。

学生独立圈。

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圈法,数法。结果是43。表扬十个十个数的,每行都是十个,排列的很整齐,很快就能数出结果。

(2)第二幅图

师:下面这幅图排列的就不规则了,同学们敢挑战一下吗?用刚才的方法边圈边数。

展示学生结果。(33)数错的同学再数一数。

5.练一练第五题。

师:机灵狗看到大家数数的本领这么强,也带来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帮助机灵狗数一数晴天和多云的天气各有多少天。看第三幅图。

你是怎样数的。找到巧妙方法,上下两行交换位置,凑成十。

总结: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顺利解决了机灵狗的难题。今天我们数了100以内的数,可以一个一个、两个两个或者几个几个地数,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现在咱们看看哪个小组获得了胜利。所有同学一共获得多少颗星?可以怎样数?同学们运用已经学过的方法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信大家只要拥有一颗善于观察,仔细检查的心,今后的学习会更加出色。

6.课后小游戏:抢“100”的游戏

用对口令的方式,一人说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说下一个数,看谁说到100谁就算胜了。组织学生做这个抢100的游戏,一方面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数数活动中探索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数数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两个两个地数,还可以五个五个、十个十个地数,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手口一致。

数学教学课件(篇4)

1.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

2.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解释.

重点: 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结构特点、几何解释,灵活应用

难点: 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灵活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一位老人非常喜欢孩子.每当有孩子到他家做客时,老人都要拿出糖果招待他们.来一个孩子,老人就给这个孩子一块糖,来两个孩子,老人就给每个孩子两块塘,…

(1)第一天有a个男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2)第二天有b个女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3)第三天这(a+b)个孩子一起去看老人,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4)这些孩子第三天得到的糖果数与前两天他们得到的糖果总数哪个多?多多少?为什么?

Ⅱ.导入新课

计算下列各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p+1)2=(p+1)(p+1)=_______;(2)(m+2)2=_______;

(3)(p-1)2=(p-1)(p-1)=________;(4)(m-2)2=________;

(5)(a+b)2=________;(6)(a-b)2=________.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这两个数的积的二倍的2倍.

(a+b)2=a2+2ab+b2 (a-b)2=a2-2ab+b2

例1、应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4m+n)2 (2)(y- )2 (3)(-a-b)2 (4)(b-a)2

例2、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1022 (2)992

数学教学课件(篇5)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公式并能运用其进行熟练计算.

2.培养学生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

3.通过例题和习题,训练学生综合解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4.渗透公式自向运用与逆向运用的辩证统一的数学思维观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和应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

2.难点

理解和应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及作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

三、教学过程

1.创造情境、复习导入(wWw.547118.COM)

(l)幂的运算性质是什么?请用式子表示.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①69600

②-5746

(3)计算:①

2.导向深入,揭示规律

由此我们规定

规律一: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同底数幂扫除,若被除式的指数小于除式的指数,

例如:

可仿照同底数幂的除法性质来计算,得

由此我们规定

一般我们规定

规律二: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p是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次幂的倒数.

3.尝试反馈.理解新知

例1计算:(1)(2)

(3)

(4)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4)原式

例2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1)

(2)

解:(1)

(2)

练习:P141 1,2.

例3把100、1、0.1、0.01、0.0001写成10的幂的形式.

由学生归纳得出:①大于1的整数的位数减1等于10的幂的指数.②小于1的纯小数,连续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的0)等于10的幂的指数的绝对值.

问:把0.000007写成只有一个整数位的数与10的幂的积的形式.

解:

像上面这样,我们也可以把绝对值小于1的数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

例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0.008、0.000016、0.0000000125

解:

例5地球的质量约是 吨,木星的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318倍,木星的质量约是多少吨?(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

(吨)

答:木星的质量约是 吨.

练习:P1421,2.

四总结、扩展

1.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规律:

(1)绝对值较大的数,n是非负整数,n=原数的整数部分位数减1.

(2)绝对值较小的数,n为一个负整数,原数中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面所有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零)

五、布置作业

P143A组4,5,6;B组1,2,3,4.

参考答案

略.

六、板书设计

投影幕

引入:

例2

例4

例3

例5

例1

练习

练习

数学教学课件(篇6)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月球旅行”这一科幻情境,巩固和综合运用乘法、除法、时间、方向与位置方面的知识来解决模拟的月球旅行中所遇到的问题。

2.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问题意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3.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宇宙的愿望。

教材分析:

教材中通过“月球旅行”这一情境,提出了一些实际问题,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乘法、除法、时间、方向与位置等方面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既然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想情境中融入的数学问题就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与综合性,而且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教材中的“月球旅行”,实际教学时我想将这一情境加以丰富,通过创设“飞船发射场”“月球村交通地图”“月亮城堡”“游乐园”这几个旅游景点,进行模拟的月球旅行来展开教学活动,其中融入大量符合生活实际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来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激起探索问题的欲望。而且在“月球旅行”这个虚拟情境的基础上,将时间融入到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一号”的真实资料片中,展示当时事件发生的具体时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谈话:都谁愿意出去旅游?最想去的地方是哪儿?

还有一个更好的地方——月球,想不想去?

2、登上月球是人类的梦想,2007年10月24日我们中国人终于梦想成真,18∶05分,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一起看一看那壮观的场面,好不好?(播放嫦娥一号卫星阿发射的纪录片片段)

3、认识时间:(课件显示)

(1)嫦娥一号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北京时间几时几分呢?

(2)搭载嫦娥一号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一级残骸在10月24日18∶16安全按计划坠落在预定范围。

(3)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11月7日上午8:34成功完成第三次近月制动,卫星正式进入科学探测的工作轨道。北京时间几时几分?

(4)从月球上看到的我们美丽的地球。

(二)模拟“月球旅行”

引导:看到这么美丽的地球照片,大家想不想上月球呀?今天我们就和淘气、笑笑还有智慧老人,做一次模拟的月球旅行,看看会遇到哪些问题,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准备好了就出发!

景点一:地球上的飞船发射场。

1.多媒体课件出示飞船发射场(教材提供的画面)。

2.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把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板书出示:

(1)一艘飞船能载3人,4艘飞船能载多少人?

(2)现在时间是什么时候,发射时间是什么时候,还有多少分发射?

(3)工作人员是要上月球的人数的几倍?

3.交流各自的算法。

景点二:月球村交通地图。

师:问题解决完了让飞船准时发射。

(多媒体课件显示飞船到达月球村。出示月球村交通地图。)

1.圣诞老人接待,提出问题。

欢迎你到月球村来。这是月球村交通地图,红色接收站就在这儿。要想找到月亮城堡的位置,得先破一段暗语:“从接收站出发,向东走32米,再向南走24米就是月亮城堡。”你能找到吗?

2.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月球村地图,找出月亮城堡的具体位置并涂上颜色。

4.全班交流:请学生小老师到前面指着说,是怎样找到的。

景点三:月亮城堡。

找到了月亮城堡,让我们进去参观一下。可是该走哪个门?(多媒体课件出示:月亮城堡大门口,1号门:票价一律8元;2号门:成人票10元、儿童票6元。有三个家庭:爸爸、妈妈和孩子一家;淘气、笑笑和智慧老人一家;叔叔和女儿一家。)

1、师:在月亮城堡大门口,他们遇到了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呢?

(每个家庭走哪个门更省钱?)

2、同桌分工合作,算一算每个家庭走哪个门更省钱。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成人都走1号门,儿童都走2号门。)

景点四:游乐场。

(多媒体课件出示游乐场:8位游客排队准备坐飞船,;飞船最多乘坐2人;提示牌上显示:票价5元,飞1圈需要3分钟)

1、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提问,解决问题。

2、排在最后的淘气他心里会想什么呢?(我得等多长时间才能坐上啊!)

(1)小组合作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全班汇报。

(2)算一算淘气至少等多长时间才能坐上飞船。

3、小知识:为什么月球上体重会变轻?(机灵狗说出原因)

4、我是小小设计师

智慧老人:请你利用附页3中的图设计一个月球学校,并说说它们各自的位置。

(三)总结

师:今天的月球旅行就到这里,关于这次旅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有什么感想和体会想和大家说的?

月球旅行很快乐,就像一首儿歌说的: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教学反思:

“月球旅行”这节课是一节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在设计时我力图将虚拟的月球旅行情境与现实生活中人类对月球的探险相结合,使之成为连贯的情境。在这个连续的情境中,让学生巩固和综合运用乘法、除法、方向与位置和时间等方面的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实际教学中,可能是我引导不够到位,学生没有非常积极地进行思考。另外,我觉得由于我对低段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心理特点缺乏了解,所以课堂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数学教学课件(篇7)

1.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会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4.通过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求异思维,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方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很乐意去的地方-学校阅览室。在那里可藏着很多的数学问题。走!咱们一起看看去。

[说明:由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新课,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又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带着良好的学习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摆书

1.学生细看课件的信息,领会题意。

师:谁能来说一说发现的数学信息

生:阅览室有200本书, 2个4层的书架

(随着学生说的课件出示条件)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2个书架有几层?

生:一个书架可以放几本书?

生: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2.合作探究。

师:看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猜猜看老师今天最想请大家解决哪个问题?

学生的回答展示,今天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3.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总结一下有几种方法

4、汇报,展示交流4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在黑板上)

汇报的时候说一说你列的算式的意思,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1)200÷2=100(本) (2)2×4=8(层)

100÷4=25(本) 200÷8=25(本)

(3)200÷2÷4 (4)200÷(2×4)

=100÷4 =200÷8

=25(本) =25(本)

5、汇报时提问:(1)200÷2求的是什么?结果再除以4是什么意思?

(2)2×4算出的是什么?200÷8表示什么意思?

(4)4×2是什么意思? 200÷(4×2)求的是什么?去掉括号可不可以?

师总结:第一个是按书架分先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第二个不按书架分,先求的总层数。然后按总层数分,虽然思路不一样但是都是平均分,我们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

6、比较这几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和同桌说说看。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

师:(1)、(2)列的是分步算式,(3)和(4)列的是综合算式。像这样有乘有除的算式叫乘除混合运算。

7、观察算式,发现运算顺序

师:像这种连除、乘除混合运算,在算的时候怎样判断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呢?

请大家仔细观察(3)、(4)两个算式,比较一下,看看在计算顺序上你有什么发现?

可能情况:算式不同,得到的结果相同;(从左往右算,)

(3)式没有括号,先算200÷2,后算100÷4;(4)式先算括号里的,再算除法;

8、小结:像连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这样的同级运算都是从左到右一步一步计算的,如果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板书)

数学教学课件(篇8)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1-32页练习五第12- 19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得数;进―步熟悉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应用相关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并能说明解决问题的想法。

2.能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数量关系并应用于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培养细心笔算、认真检查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常见的数量关系应用。

教学难点:综合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s

1.做练习五第12题,练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这几道算式的特点。

思考: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提示:先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再进行竖式计算。

比较: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

明确: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是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提出问题:我们学习了哪些基本的数量关系?

小组合作交流,学生整理信息再进行汇报。

二、基本练习

1.做练习五第13题。

让学生自主填表,说说“单价、数量、总价”和“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组数量之间的关系。

说说题中已知哪两个数量,根据数量关系式怎么求第三个数量?又是根据什么进行列式计算?

2.做练习五第14题。

让学生说说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学生在反馈时,重点让他们说说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列算式依据是什么?

最后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3.做练习五第15题。

出示练习题,提问:这道题又和我们生活中什么问题有关呢?(工程问题)

组织学生结合题目认识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分析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组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第(1)题:24×8=192(个)

第(2)题:192÷24=8(时)

第(3)题:192÷8=24(个)

4.做练习五第17题。

思考:解决这个问题时,要先算什么,你是怎样思考的?

明确:根据什么问题找出数量关系?让生注意解答的格式。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五第18题。

让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说说是怎样根据问题选择条件的?

让学生自主解答。

再进行汇报。

教师提问:有没有不同的解答方法?

2.做练习五第19题。

说说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让学生自己解答。

全班交流过程中让生体会到:列综合算式计算的简便之处。

3.完成练习五的思考题。

这道题可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练习,在巩固竖式计算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全课小结

1.总结评价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布置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练习五

基本数量关系:

总价=数量×单价/路程=速度×时间

数量=总价÷单价/时间=路程÷速度

单价=总价÷数量/速度=路程÷时间

数学教学课件(篇9)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空间与图形这方面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直观形象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观察、归纳、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概括出一些数学概念,掌握一些数学规律。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的空间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所以在教学这一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并获取知识。

教材分析:

“确定位置(一)”是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的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掌握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确定位置这一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空间的新视角。本节课内容是由主题情境图、说一说和练一练三部分组成,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比较灵活的运用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2、能力目标:使学生亲身经历由具体的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渗透坐标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按照从左往右、从前往后的顺序,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等

设计理念:既尊重教材,又超越教材;既自主探究,又适当讲授;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既夯实基础,又培养能力;既关注课内,又适当延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

1.用自己的方法表示位置

2.揭题

怎样才能准确、简洁地表示出每个同学的位置呢?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继续来研究有关确定位置的问题。(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二、层层推进,探究新知

1.认识“列”和“行”

这是小青班上同学的座位图,我们该怎样来描述小青的位置呢?

你知道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吗?(竖着的一排是列,横着的一排是行)

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列”和“行”,那哪儿是第一列?第一行又在哪里了?

刚才我们已经确定了“列”和“行”,能闭上眼睛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确定“列”和“行”的吗?

2.用“列”和“行”来确定位置

现在你能描述一下小青的位置吗?

对,现在我们就可以说小青的位置在第3列第2行。(板书:第3列第2行)

3.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现在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确定位置,跟我们刚才的方法相比,怎么样?

你能把“第3列第2行”换成一种更简洁的方法吗?

学生创造数对,想法展示、交流。

数学上先写一个3,表示——第3列,再写了一个2,表示——第2行,中间用逗号隔开,因为他们是共同来表示一个位置,还需要用一个括号括起来。数学上把这样的两个数叫做数对,今天我们要学习就内容就是用数对来确定位置。(板书:用数对)

现在我们来看屏幕,这两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来表示,你会吗?

这两个数对一样吗?同样都用到了2和4,为什么却表示了两个不同的位置呢?谁能解释一下?

看来数对中两个数字的顺序是有讲究的,能随便调换吗?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字呢?——表示第几行。

4.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刚才我们都是在用数对表示别人的位置,如果用数对表示你自己的位置,你会表示吗?

我们首先要确定第一列在哪儿。从老师的角度来看,最左边在这儿,因为你们和老师是相对,老师的最左边就是就是你们的最右边。

我们已经确定了第一列,第一行呢?

现在可以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了吗?请把你表示的数对写在你的作业纸上,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一下写得对不对。

都写对了吗?谁来说说看,你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多少?

下面咱们换一个玩法,我用电脑出示一些数对,请相应的同学站起来。请注意看屏幕——师:【师依次出示:(4,x),(x,4),(x,y)】

三、走进生活,感受用途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地方有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的例子呢?

1、学校附近的地图,找出图上有哪些建筑物,用数对表示建筑物的位置。

2、游乐场平面图。

3、公园的平面图。

四、契领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2024数学圆课件

    发布时间:2023-12-06

    读了《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这本书,深有感触。这本书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书中不仅谈了课堂教学设计的详细过程、反思等,而且还谈了数学教学的“情景设计”,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数学教学的来龙去脉。原本以为教学设计仅仅是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的一项功课,没想到这项功课却包含着许多的艺术。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

  • w
    风筝教学课件

    发布时间:2023-11-04

    《风筝》教学设计范本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读”为主,重视感悟,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在“演”中悟。把自主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解放其思想和个性;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 w
    教学资源课件

    发布时间:2023-11-12

    二、习作指导。1、集体交流画面内容。A、整体感受:请看我们书上的这幅漫画也是很有意思的。同学们自己看看,说说画面内容。B、分解画面:a 图上主要有哪些人和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b、作者画这幅画的意图是什么呢?他要揭露什么?讥讽什么?学生同桌讨论,全班交 2 流?c、咱们来关注这句话:“这段木头里有...

  • w
    书法教学课件

    发布时间:2023-12-25

           试读结束,如需阅读或下载,请点击购买>原发布者:茶馆0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思维火花”这一主题,安排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三篇课文。       文章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展现了人物的思维过程。       《自相矛盾》讲述了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既夸自己...

  • w
    教师教学课件

    发布时间:2024-01-08

    如果你正在学习"教师教学课件",那么这篇文章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之前准备的,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急于完事。学生的反馈可以帮助教师更精确地调整教学策略。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别忘了收藏我的答案!...

  • w
    小班教学课件

    发布时间:2024-02-07

    目标:1、能运用搓、盘、刻、挖等技能大胆表现各种树的奇特造型和树枝细节刻画。2、体验泥条造型活动的乐趣。准备:1、已掌握搓泥条的技能,对各类树的外形特征有初步的了解。2、泥巴、泥工板人手一个、牙签、木刀、铅笔、树叶等若干。3、电脑课件(树的造型图片)树皮纹路放大细节图,轻音乐。过程:一、谈话导入提问...

  • w
    鲸教学课件

    发布时间:2024-02-16

    教案课件也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教案是协调教学过程的重要工具。关于“鲸教学课件”,我们已找到相关信息,为了方便日后访问,请在浏览器中添加本页收藏!...

  • w
    小学数学人教版课件

    发布时间:2023-12-11

    教案课件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每位教师都应该精心设计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为了帮助您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了关于“小学数学人教版课件”的精华内容,请仔细阅读!...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