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

假如生活欺骗教案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2-09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

2024-02-09 11:42:07

【#实用文#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教案课件是教师在上课前事先准备好的,但课件的内容需要教师亲自设计和完善。教案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接下来的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相关的知识,建议您将本页收藏起来,以便日后查阅!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背诵诗文。

2.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3.领悟诗句蕴涵的哲理,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4.情感目标:正确面对人生中的挫折。

重 难 点 ①熟读背诵全诗。

②感悟诗中所蕴涵的哲理。

③体会此诗和婉亲切、热诚坦率、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的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 二课时 主 备 人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环 节 教 学 互 动 问 题 发 现 解 决 集 备 札 记 一导入新课

二 整体感知

三领悟哲理

四 交流展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苏东坡在屡遭贬谪之际唱出的人生哲理。同学们,你们又曾有过什么 “阴与缺”?比如学习上、跟同学交往中、与家长沟通时曾经历过什么困难、挫折?面对这些困难与挫折我们该怎么办?世界著名大诗人普希金为此写了一首诗,给了我们一番特别的叮咛和嘱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让学生带这两个问题先自由吟读诗文

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指在生活中遭遇到了艰难困苦等不幸(这是特指在生活中因遇到遭遇艰难困苦而身处逆境)。诗人写这首诗时正遭流放,正处在不幸的逆境之中。

②首先诗人在这里是要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坚信这一切一定会过去的,而反对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其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者要表达的看法是,人生的经历与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每一种经历与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尤其是在逆境中磨砺,更是一种宝贵而亲切的精神财富,更能锻炼生活的勇士,更能铸造精彩的人生。

③面临挫折要正确、乐观地对待它,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美好的。

2、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提出尚未疑问的地方,教师帮助解决)

3、了解作者(注释、通过网络或课外资料书等了解作者)

4、小结领悟方法:

①善于抓住关键词

②结合作者写作的背景(知人论世)

③调动现实生活经验

(四)走路——迁移拓展

引导学生拿起手中的笔,试着写一写:

(五)导路——品读升华

①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②它在哪方面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是伟人毛泽东《沁园春》中评论古今、指点江山的那般激情?是徐志摩《再别康桥》中“河畔金柳”的那种优美意境?还是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深刻哲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 篇2

课 时 计 划

备课时间:( )周星期( )

教出时间:( )周星期( )

2005年 上 期 总第(  )课时

计划  课时

第  课时

课题:              《未选择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

教学目标 及重点:

1、 让学生借这两首诗了解并喜欢普希金和弗罗斯特这两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及其诗作。

2、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累名篇,打下文化根基。

3、让学生了解一点诗歌中的象征的手法,提高欣赏诗歌的水平,并注意区别比喻与象征在诗中的不同表现。

4、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设想:

1、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感觉出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两首诗的动人之处并归结两首诗的不同特征。

2、对于“路”这一概念,要引导学生从人生之路的角度去理解,并让学生初步理解象征这一手法。

3、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寻找两位诗人的生平资料及其诗作,并为大家朗诵其他诗篇的片段。

教学方法:

读、说、悟、品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同学们,我们的国度是诗的国度,从古体诗到绝句、律诗,从四言到五言、七言,种类繁多,精美绝伦。今天,我们跳出中国诗歌的圈子,学习两首外国诗人的著名诗歌。

二、  检查预习、朗读评价:

1、请一位同学朗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再请几位同学评价朗读。

2、朗读《未选择的路》,请同学评价朗读。

评价的用意在于了解大多数学生预习的状况,通过朗读和评价,完成对于生字的掌握和诗歌情感的大体把握。

三、组织学生交流所找的资料,重点介绍普希金和他的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亚历山大 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出身于贵族家庭,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1811年进入皇村学校,接近未来的十二月党人,受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1816年加入文学团体“阿尔扎马斯社”。1817年皇村学校毕业后在外交部供职。1819年成为革命外围组织“绿灯社”成员。这个时期他连续写了歌颂自由、反对暴政的著名诗篇《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这些诗在进步青年中广为传诵,因此他被沙皇当局流放南俄。流放期间,创作《短剑》、《高加索俘虏》、《强盗兄弟》和《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等诗篇。1824年被幽禁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写了表现20年代进步贵族青年寻求社会出路的长诗《茨冈》、探索人民命运和历史作用的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以及诗体小说《努林伯爵》。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新沙皇尼古拉一世赦兔普希金,将他召回莫斯科。诗人对新沙皇一度抱有幻想,希望他成为彼得大帝式的开明国君,同时又无法忘怀旧日友好十二月党人,写成《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和《阿里昂》。1830年在彼尔金诺村创作四部小悲剧和《别尔金小说集》,其中《驿站长》是俄国文学中第一篇反映 “小人物”命运的作品。最终完成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23~1830),被别林斯基誉为“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1831年2月与莫斯科第一美人冈察洛娃结婚, 5月迁居彼得堡,仍在外交部任职。创作以彼得大帝为题材的长篇叙事诗《青铜骑士》、中篇小说《黑桃皇后》、童话诗《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以及反映布加乔大起义的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年创办《现代人》杂志。1837年2月在决斗中被法国流亡者丹特士杀害。

本诗恰恰写于流放期间

四、初步感知——讨论完成:你更喜欢哪首诗,为什么?

答案提示:两首诗歌都富于哲理,且是对人生之路的思索。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人生挫折,它的情绪显得积极昂扬,有面对读者娓娓而谈的亲切感,诗意直白易懂;而《未选择的路》告诉我们如何对待人生的选择,并流露出选择时的矛盾与无奈,这首诗则显得含蓄、深沉、忧郁迷离。

这个问题的设计,是想初步考察学生是否能读懂大意。他们可以从诗歌的主题、诗歌的感情基调、诗歌的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选择回答的内容。

五、引导完成理解和欣赏: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自由朗读,读出笑对生活的乐观心态。

2、了解主题——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讨论试着解答问题。

期间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题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什么意思?

(2)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3)面对逆境,我们就只耐心等待,而不予抗争吗?

提示: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指在生活中遭遇到了艰难困苦等不幸。诗人写这首诗时正遭流放,正处在不幸的逆境之中。

(2)诗人在这里是要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反对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生的体验是丰富多样的、积极乐观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利于把握人生。

(3)这应该是作者那时那地的处境,使他只能等待,事实上,他只要满怀希望地等待就是一种抗争。我们今天碰到困难,应该迎难而上,满怀信心地去征服困难。

3、了解本首诗歌的特点:

通过讨论,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这首诗歌的主题和内容,齐声朗读一遍,感觉一下:它和一般的诗歌相比有什么不同?(比如《天上的街市》)

老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是劝告的口吻,按常理这是诗歌创作要尽力避免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何在?

答案提示:其原因在于诗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热情坦率,似乎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对每个人的人生构成积极的影响。

4、列举同样风格的诗歌,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也有一首在语言上直白易懂,没有什么鲜明形象可言的诗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很多年以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同样道理,也是诗中那种伟大无私的情怀和战斗追求的精神在感染读者,荡涤了狭隘自私的人生价值观,它以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打动读者。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外国诗二首》中的第一首。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选读课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首篇幅简短、语言浅近的哲理诗,告诉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当现实生活与想象的不相符合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像诗人所说的“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领悟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敢的面对生活,追求自己的理想。让生活充满阳光的正确的人生观,这既是审美的教育,又是品德的教育,可获得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功效。

学情分析: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外国哲理诗,篇幅简短、语言浅近,宜引导学生进行层层深入地体验性学习。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体系来看,七年级下期的学生对初中的学习生活已初步适应,心理和学习方法已得到初步调整。他们对事理性作品已经较为了解,容易感知作品的内容,但是大部分学生理解能力有限,理解问题不能深入文字内分析其内涵。因此,在本文教学中,应着力进行对学生思维方法的练习,给予学生适当引导,把问题一步步深入,教学生用理性思维去判断,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教学目标:

1、了解普希金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2、通过反复诵读,交流合作,理解诗的内容。

3、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的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品读诗歌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2、感悟作者在困境中追求理想的信念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有的时候真的不能随人愿。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将如何面对?今天我们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小诗,看看他是怎么面对人生的。

二、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普希金,俄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

近代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他出生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三、写作背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邻居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四、新课讲授

(一)、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并划分朗读节拍(,PPT展示节拍划分)。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3、学生集体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shùn)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5、当生活欺骗了你时:诗人提出了怎样的叮咛和嘱咐?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须要镇静

相信未来

6、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二)、品读诗歌,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一方面,诗人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即使是痛苦的,所以没有必要消极悲观。

2、既然“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为什么“现在却常是忧郁”?

对待生活我们应该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但是生活中,常有挫折与失意、痛苦与悲伤,这是不可避免的。

3、作者通过展示他的生活态度,要告诫我们的是:

要积极乐观面对困难,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

五、课堂小结

本诗以劝慰的口吻告诉人们要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信念。

六、布置作业

1、仿写这首小诗的第一节(课堂练习)。

2、预习《未选择的路》。

七、板书设计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如何面对乐观追求人

假如生活沉着镇静,相信未来生

欺骗了你一切都将会过去真

交代原因永向未来谛

过去成为亲切怀念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 篇4

课程名称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授课人 曹柳珍 学校名称 玉林市玉州区城北初级中学 教学对象 九年级 科 目 语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目标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主题是关于人生遭遇挫折时的思考,及表现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敢的面对生活、追求自己的理想,让生活充满阳光的正确的人生观。这既是审美的教育,又是品德的教育,可获得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功效,同时也为后面单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目标一:学习现代哲理诗的特点

目标二:1、通过训练一般朗读法,谈话的形式,内心独白的方式等朗读方法,初步感悟诗歌蕴涵的哲理。 2、通过结合写作背景等多种方式品味词句去领悟本诗的哲理。

教学重点:通过训练一般朗读法,谈话的形式,内心独白的方式等朗读方法,初步感悟诗歌蕴涵的哲理。

教学难点:通过结合写作背景等多种方式品味词句去领悟本诗的哲理。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采用“情景教学法”,借助多媒体创设一种情景,从而引起学生对人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诗歌的四步教学法:读诗——说诗——悟诗——品诗,通过设计分明的朗读教学层次,突出让学生在朗读感受中获得知识积累与高尚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得到同步提高。

3、研讨延伸法:课堂组织采用以感悟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探究性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感悟能力。 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我所教的学生整体比较活泼,好动,喜欢朗读。只是学习成绩差异大,庆幸的是只要老师能找到一个适合他们的话题,稍微引导,他们便会投入其中,主动表现。刚好班上那段时间发生了一些事,学生受挫不少,情绪底落。我便抽选这首诗上,以鼓动他们的志气。

学生准备:学生熟读诗歌,初步对诗歌作自我的解读;学生查询作者的相关资料。

教学资源:课件、卡纸、背景音乐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一.导入

播放视频:运动员,中高考学生付出努力拼搏却遭遇失败的情景。

方法指导:师每种方法示范一段,生小声跟读。(预设三种方法:①一般朗读法,明确基调:深沉 明快 ②谈话的形式 ③内心独白的方式)

(预设三种方式:(1)结合写作背景悟作者的人生态度(2)学生自己的成长经历(3)结合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

各组选一种朗读方法,亦可自创。捉住“朗读”关键要素,创设三个向度,自创的方法也可创一个向度,构建一个平台。

朗读展示:配背景音乐,要求形式多样化(代表读,全组读,分角色读)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想像,培养读诗的兴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俄国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二、个性阅读,诗歌吟诵

1、听录音范读。

2、自由诵读,注意字音、节奏。

3、学生展示读(1—2个)。

4、全班齐读。

读诗,讲究的是细细的读,静静的思考。请大家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诗歌,边读边批注,把你批注的内容或你喜欢的诗句读给大家听,并说说理由。(阅读的时候圈点勾画,并把你的感想、发现和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

三、初感展示

说说你读这首诗的感受。

四、品读领悟,诗歌赏析

1、小组交流讨论。

这首诗歌,短短的八句,却为世界人民广为传诵,其中的魅力和巧妙到底在哪呢?请大家从诗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或词语,小组交流,用以下句式表述自己的见解与体会:

我最喜欢诗歌中的 这一句或 词,因为 。

2、学生反馈

五、质疑交流,合作提升

刚刚大家讨论得特别激烈,而且在讨论和吟诵中,对这首诗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这首诗里,你还有什么疑问?

1、学生质疑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欺骗”是什么意思?

(2)诗中结尾为什么会是“怀恋”而不是“怀念”?

(3)怎样理解“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句诗的含义?

2、有代表性的重点研究学生质疑的问题

六、启发提升

诗歌的特点是用形象说话,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却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却为世界全国人民广为传诵,甚至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本子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为什么呢?

七、课外拓展

1、引入宫玺的《假如你欺骗了生活》。

2、读一读,看谁读得准、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

3、诗中有两个词的含义需要好好体会,你来说说。 结束语:生活如大海行船,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遭遇挫折时,请我们默默的告诉自己,一起来吧!“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件

    发布时间:2023-12-31

    小编为您推荐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件”说不定能够帮您开拓新的视野。老师在开始正式上课之前需要提前准备好本学期的教学教案和课件,现在开始准备教案和课件也不算晚。优秀的教案是教师有效进行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手段之一。如果您觉得这个网页对您有帮助,请不要忘记收藏它!...

  • w
    生活教案

    发布时间:2024-01-06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丰富对“趣事”的感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小结过渡:听了“太空小导游”的提示,同学们是不是觉得在太空中生活很不容易呢?是啊!为了实现中国人飞天的理想,许多人付出艰辛的努力。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在太空中生活的许多有趣的事;明天我们也要进入太空...

  • w
    大班生活教案

    发布时间:2024-03-12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教案可以在不同学科与不同层次上应用落实素质教育,一个好的教案课件应该是怎样的?这篇文章将探究并分析“大班生活教案”的多个方面,我们欢迎您留步阅读我们的内容并为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 w
    你说游戏教案

    发布时间:2023-11-22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仔细准备的,这需要我们老师自己花时间来完成。教案是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这份“你说游戏教案”是我们精心制作的,希望能够满足您的期望,请将该网页的网址添加到您的收藏夹中!...

  • w
    大班生活及教案

    发布时间:2023-10-17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上课的知识点,教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在编写教案和课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花费一些心思。优秀的教案和课件能够带来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是我为你准备的“大班生活及教案”所得出的结论,供你参考!...

  • w
    爱生活的教案

    发布时间:2024-03-22

    教学题目:第二节细胞增殖(建议4课时内完成)教学重点:1、细胞周期的概念。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以及有丝分裂的特点3、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4、细胞分裂的意义5、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教学难点:1、细胞周期的概念。2、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及意义3、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

  • w
    不上你的当教案

    发布时间:2023-11-29

    在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非常关键的部分。每位老师都需每天撰写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用来评价和改进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我们在写教案课件时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编辑已经为您准备好了一篇对应的“不上你的当教案”文章,在这里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您会喜欢我们网页上的内容!...

  • w
    大班生活教案7篇

    发布时间:2023-11-10

    上课之前准备好教案和课件非常重要,每位老师都必须撰写教案和准备课件。只有将教学难点写入教案中,才能更加明确清晰地传达给学生。对于撰写教案和课件,您可能会有一些疑问。而关于“大班生活教案”这篇文章,相信可以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解决一些教学上的难题。...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