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摇篮曲教案热门九篇

摇篮曲教案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2-07

摇篮曲教案热门九篇

2024-02-07 10:51:06

【#实用文# #摇篮曲教案热门九篇#】很高兴能够为您介绍与“摇篮曲教案”有关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每一堂课中,老师通常都需要准备一份教案课件,撰写出优质的教案课件是每位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教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元素,我们将整理出该领域最新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为您提供支持!

摇篮曲教案 篇1

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欣赏感受《摇篮曲》轻柔、优美、舒缓的特点。

2.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准备:课件、娃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件)今天我给小朋友请来了漂亮的照片宝宝。你的亮眼睛在照片宝宝身上看到了些什么呢?

2.星星宝宝很调皮,眨着他们的亮眼睛,怎么也不睡觉。月亮妈妈很着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妈妈吗?

二.欣赏感受音乐

1.月亮妈妈请来音乐姐姐帮忙。音乐姐姐带来一首神奇的摇篮曲,星星宝宝听着听着,很快睡着了。

2.摇篮曲的本领真大,我们一起请音乐姐姐也给我们听听,好吗?

3.(放音乐,旁白)蓝蓝的天空,是星星温暖的摇篮,它们顽皮地眨着亮亮的眼睛。月亮妈妈带来美妙的摇篮曲,轻轻的,慢慢的,那么优美,那么温柔,满天的星星都闭上了眼睛,睡着了。

4.星星睡着了,音乐姐姐问:小朋友们,你听了觉得怎么样?

三.动作表演

1.(婴儿的哭声)哎呀,小宝宝哭了。这可怎么办呀?

2.我们小时侯和星星宝宝一样很顽皮,哭着不睡觉,这时,你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呢?你知道吗?

3.请你们来当爸爸妈妈,看谁最先使你的宝宝睡着。(动作轻轻的)

4.幼儿随音乐自由动作。

摇篮曲教案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第五册第五课表演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通过对歌曲的分析,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了解歌曲内容及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情带声,用正确的速度,柔美圆润的声音,完整、准确、深情地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通过感受歌曲宁静的气氛,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通过情景表演,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歌词的理解,对旋律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妈妈的爱,并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回报,从而使学生成长为“心中有爱”的人。

二、教材分析: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叙事性歌曲,2/4拍,徵调式,歌词寓意深刻,它通过一个平日生活的侧面,生动地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一片深情和孝顺之心,歌曲通过“八度大跳”、“切分节奏”的运用,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气氛,“MU”音的运用更是抒发了孩子对妈妈的热爱之情,使人有意犹未尽,余音绕梁之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深情的演唱来表现对妈妈的爱;

2、教学难点: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及表现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

与教学相关的多媒体课件、粘有银色月亮和星星的深蓝色窗帘,竖笛。

五、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组织教学:

“亲爱的孩子们,请伸出你的双手,和老师一起捧起一颗“感恩的心”(教师演唱并带领学生做手语。

设计意图:这里的律动《感恩的心》高潮部分为整个的教学做一个情感的铺垫。

(二)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上,我首先进行深情的道白:“孩子们,是谁把我们带到人间?是谁,用爱把我们温暖?是谁,哺育我们健康成长?是谁,给了我们温馨的家园?”学生会答:“是妈妈”。紧接着播放多媒体课件《妈妈颂》,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接下来进入对话:“孩子们,从出生到现在,妈妈为我们做过的太多太多,我们又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学生会有很多的想法,在这里要及时的肯定和鼓励),“那有一个给妈妈唱摇篮曲的孩子,她又为妈妈做了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在导入这一部分,我运用情境创设的方法唤起学生对妈妈的爱,我想,视觉和听觉的体验应该是最好的“激情”方式,而谈话法的运用又巧妙地为聆听设下了伏笔。

(三)新歌教学:

1、初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聆听《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看一看为妈妈唱摇篮曲的孩子都为妈妈做了些什么吧!”课件出示《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并在欣赏前提出要求:“让我们一起来把听到的看到的编成一个小故事,比一比,看谁的故事最生动吧!”(初听后让学生来讲一讲歌曲讲述的故事,教师给予肯定的评价)

设计意图:这里通过视觉和听觉的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对歌曲主要内容初步感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复听:“多么美好的故事,多么动人的旋律,请听老师来演唱歌曲,感受一下老师是用怎样的速度、节拍来表现歌曲的轻柔和宁静的吧!请大家用身体的律动来配合老师!”

设计意图:复听歌曲,感受歌曲,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同时,教师的演唱和学生的律动更能使师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3、哼唱旋律:“那下面就让老师带着大家轻轻地走进妈妈的房间,用最轻柔的声音来为妈妈哼唱摇篮曲吧!嘘,可别吵醒了妈妈啊!”

设计意图:在这里创设的情境主要是控制学生哼唱的音量与情绪的把握,歌曲情绪的把握应该从一开始接触唱就注意引导情绪的处理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单纯是放在歌曲处理的部分来完成的。)

4、歌词朗诵:“我们把最动听的曲子唱给了妈妈,那让我们把最动情的朗诵也送给送给妈妈吧!”教师带着学生在伴奏下按节奏朗诵歌词。

设计意图: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诵歌词,是为了情感的延续,也是为下面的填词演唱做准备。

5、填词演唱:“下面就让我们把心中最美的歌唱给妈妈吧!”(学生随琴填词演唱,学唱的过程学生是主人,在这里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唱属于他们自己的歌,教师只做一个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可以在需要指导的部分加上提示的动作或符号、

6、完整演唱:音乐起,教师加入独白:“妈妈,我想您一定很累很累,不然为什么睡得如此香甜,夜已深,我要为您唱首摇篮曲!”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在这里教师加入的一段深情的独白,一下子就会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从而自然地进行深情的演唱,很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整个的歌曲学唱的部分,从感知歌曲到感受旋律,再到演唱,一个“爱”字贯穿始终,让学生感受爱,理解爱,表达爱,被爱感动,为爱歌唱!

(四)情景表演:

“孩子们,夜深了,听,妈妈的房间好静好静,(小声地呼唤)妈妈,妈妈……(做推门的动作)

设计意图:歌曲唱会以后,我为学生安排的是情景表演活动,为避免孩子对同龄人扮演妈妈产生不认同感,妈妈就由老师一个人来扮演,孩子分成若干组,进行排练,然后再一组组地进行表演,这里用深蓝色粘有银色月亮和星星的窗帘来渲染气氛,每一组表演的时候由其它小组来伴唱,这样不仅巩固了歌曲的演唱,最主要的是能够与同学合作完成比较难的即兴创编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更加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一个小秘密,今天老师为天下所有的妈妈带来了一份小小的礼物,(演奏竖笛)那你们有没有什么礼物送给妈妈呢?(学生汇报,选取在课堂可以完成的展示给大家,其余的作为课外延伸课下完成)

(五)拓展延伸:“亲爱的孩子们,告诉大家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拓展,是学生对妈妈的爱得到一种升华,使学生懂得如何去感恩,如何去回报,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

(六)结束全课:

做《感恩的心》手语离开教室。

摇篮曲教案 篇3

课程简介:

孩子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的,爸爸妈妈都曾抱着孩子或守护在孩子床边哼着摇篮曲,让孩子在幸福的歌声中甜甜地进入梦乡。可是现在的孩子有几个又知道幼时的自己是如此的幸福呢?有多少孩子又知道感激父母的疼爱呢?在此,我想通过欣赏不同的摇篮曲,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艺术之美,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在亲情教育中学习音乐知识。

2.能力目标:哼唱摇篮曲、用竖笛演奏摇篮曲,了解摇篮曲风格、感知其音乐要素。

3.情感目标:领略摇篮曲意境、体验深深母爱、父爱,懂得感恩。感悟艺术真谛。

教学重点:

1.通过对歌曲的欣赏和展开的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艺术之美,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激发同学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2.体验不同地域摇篮曲的音乐情绪,感知其音乐要素。

教学难点:

1.声情并茂地哼唱、演奏摇篮曲。

2.摇篮曲情绪和风格的把握。

创设情境,在感受亲情音乐是学习音乐知识。

展示几个同学儿时的照片或和妈妈的合影(做成幻灯片),猜一猜他们是谁?并由照片的主人说说背后的故事。(背景音乐一直播放摇篮曲)

1、给学生欣赏两幅小宝宝入睡的画。表现的是什么亲情?

3、如果你是画面中的妈妈,你想采用什么样的音乐才贴切呢?为什么?

4、如果你是画面中的小宝宝,你会喜欢哪一种音乐来帮助你入睡呢?为什么?

曲来表现这种亲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几首音乐作品。

3,再听,多多感受,情绪、力度、速度、旋律个有什么特点?

4,谈感受,各抒己见,充分理解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5,引申。还有很多这种风格的音乐作品,听听东北摇篮曲、藏族摇篮曲,印度尼西亚摇篮曲等等。

1,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伴奏中往往模仿摇篮摆动的律动。摇篮曲既有声乐作品,又有器乐作品。除了为人声创作的摇篮曲外,还有为各种乐器演奏而作的摇篮曲。这种器乐摇篮曲在内容和规模上都比声乐摇篮曲有更多的发展。器乐摇篮曲不是限于催眠和描写婴儿入睡,而更多的是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刻划宁静而富于诗意的精神境界。

舒伯特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把许多歌曲送到出版商那 里去,又多又快,而每首歌曲却只值两毛钱。因此,虽然不朽的作品连连问世,舒伯特却连温饱问题也无法解决。一天,大作曲家舒伯特饿得昏头昏脑,但他身无分文。他试着走进了维也纳的一家饭馆。进去后,他四处张望,希望能看见一个朋友,他的眼光无意中落到桌子卜的一张报纸上,那上面有一首小诗。他看了看后,在饭馆里来回走了几趟,为那首小诗谱上了乐曲,他把乐曲交给了饭馆老板,换了一份土豆烧牛肉。三十年以后,巴黎的‘家商行将这份手稿以四万法郎的高价售了出去,这就是后来有名的舒伯特《摇篮曲》。

3, 哼唱摇篮曲,我们听了这么多摇篮曲,平时最熟悉的是哪一首?在钢琴伴奏声中,有感情地哼唱,音量适中,安详宁静地,有表现力

摇篮曲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感受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体会本课主题“静静的夜”,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重难点

感受摇篮曲这类体裁的特点

用声音动作表现

教具准备

录音、打击乐、各种毛绒玩具及彩笔

教学过程

一、聆听《摇篮曲》—女声独唱

1、回忆自己小时候妈妈是怎么哄自己睡觉的?

(生:轻轻唱着歌,拍着我,摇摇篮)

2、假如你来哄一个小宝宝睡觉,你会怎么做?

(学一学、做一做—提示摇篮曲的特点)

3、(师):“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摇篮曲》是不是象我们刚才说的那样?”

4、初听乐曲,让学生感受摇篮曲的特点,并用语言,动作表现出来。

5、老师讲解摇篮曲的特点,它具有舒缓、优美、安静、抒情、中速(稍慢)力度稍弱的特点。

6、复听乐曲,并用动作表现了歌曲的情境。

7、用线条表示出歌曲的情绪

(师):“刚才我们听的是一首德国作曲家他作的摇篮曲,你们想知道中国的妈妈怎样哄宝宝睡觉吗?嘘—你听……”

二、聆听并表演《小宝宝睡着了》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并随音乐轻拍节拍。

2、对歌曲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情绪、力度、速度……)最后确定是属于摇篮曲。

(师):“下在让我们一起来学唱《小宝宝睡着了》。”

3、老师有表情的范唱歌曲,学生仔细听,歌词中都写了些什么?

4、用听唱法,分乐句,学习歌曲的演唱。

5、在教唱的过程中,提示学生要演唱得连贯、轻柔、唱准音高(老师要随时纠正学生在演唱中出现的不足)。

6、随老师的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边唱边体验摇篮曲所表现的意境。

7、分为4个小组,讨论一下结尾应怎样唱更好听(提示小宝宝渐渐的睡着了)。

8、展示自己设计的结尾(渐慢、渐弱),并进行表演。

9、自己设计为歌曲加入打击乐伴奏(自己讨论应怎样敲才符合歌曲情绪)。

10、出示教具—毛绒玩具,分组进行歌曲表演,

I唱II演III敲

11、(师):“刚才我们用线条表示出了摇篮曲的情绪,低温否可以为这种体裁的音乐选择一下合适的颜色(浅色)—感觉柔和的。”

12、师生共同表演《摇篮曲》一课外的:老师唱—妈

学生演—宝

共同感受摇篮曲的意境。

课堂小结:小结教学内容及学习情况.

摇篮曲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多通道参与原则,是当今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改革所提出的一项重要原则,借助音乐欣赏《摇篮曲》来尝试、实现这一原则。通过听觉以外的其他感觉通道,如:唱歌、表演、绘画等相互的运用、融合,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更好地表达对音乐的感觉;体会自己是活动的参与者、操纵者;感受音乐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及亲子之情。

活动目标:

1.知道摇篮曲是东北民歌。通过欣赏能听出歌曲的内容,进行母爱教育。

缓慢)。

3.知道这是妈妈摇宝宝睡觉时唱的歌,要慢而轻地唱。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园教育活动音乐磁带。

2.设置一个娃娃睡在摇篮里的情景。

3.表现歌词内容的图片3幅。

4.幼儿人手一个娃娃和一块小毛巾。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大意。

难点:感受两首乐曲的不同性质。

活动过程:

(一)感受《进行曲》

踏步走进教室坐好。

2、让幼儿自己说说听完这首曲子的感受(幼儿自由发言,老师进行及时鼓励和表扬)。

有力、速度稍快)。

(二)肢体动作体验、感受

用宝宝哭的声音引出《摇篮曲》。老师告诉幼儿:“刚才的《进行曲》力度太强了,把宝宝吵醒了,请小朋友帮我想一个好办法哄宝宝不哭。”幼儿自由回答(摇一摇、抱一抱、亲一亲、拍一拍等)。每当幼儿想出一种办法,尤其是与别人不同的办法时,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夸奖孩子并和其他幼儿一起用动作体验摇一摇、抱一抱、亲一亲、拍一拍等,体验后让幼儿说说感觉(轻轻地)。

(三)感受《摇篮曲》

1.老师:“小朋友们想的办法都很好,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我想给宝宝唱首歌,可是不知道这首曲子行不行,请大家帮我听一听。”欣赏第一遍〈摇篮曲〉,要求幼儿仔细倾听。

缓慢)。老师:“这首曲子真美,宝宝睡着了,我们把她放进卧室去吧。”老师边唱边做拍手、拍腿动作,让幼儿感受拍腿的一拍弱)顺势告诉幼儿2拍子强弱规律:强弱。

(四)结合〈摇篮曲〉深入进行肢体感受组织幼儿双手成摇篮状,倾听音乐、感受音乐(轻轻地、柔柔地)。

(五)运用倾听法,分段欣赏〈摇篮曲〉

1.幼儿结合第一幅图片欣赏乐曲第一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一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

2.幼儿结合第二幅图片欣赏乐曲第二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二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

3.幼儿结合第三幅图片欣赏乐曲第三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三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

4.为幼儿解释歌词中难以理解的词,如:“娘”。(过去的年代,把妈妈叫做“娘”)。

5.老师可着重讲解第二段歌词,让幼儿说说长大后自己的愿望是什麽?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表扬幼儿有志气)。

6.老师把歌曲整体为幼儿演唱一遍。

(六)介绍歌曲出处(是一首东北民歌,是妈妈摇宝宝时唱的歌,要慢而轻地唱)。

(七)进行母爱教育

爸爸)。向幼儿进行母爱教育:爸爸、妈妈很辛苦,每天要上班,下了班还要照顾我们,我们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麻烦爸爸、妈妈。

妈妈的养育之恩,(如:亲一下、抱一下、搂一下等),也可为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等。

(八)补充加深活动

1)把课中所用的材料投放在活动区内,让幼儿自己放乐曲,自己欣赏,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体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绘画,加深亲子之情。

活动延伸:

幼儿每人抱一个娃娃,边欣赏乐曲边摇娃娃睡觉,风起了,会给娃娃盖被子,体验父母的辛苦。教学活动在舒缓、优美的乐曲中结束。

活动反思:

摇篮曲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音乐体裁,很多的作曲家都写过许多优秀的摇篮曲,平时生活中也能接触到较多的摇篮曲。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对于幼儿说来不算陌生。在本活动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并特别关注幼儿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幼儿说、唱、想象和创造,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

摇篮曲教案 篇6

一、说教材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4册第四单元《乐海泛舟》,《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歌曲作于1868年,它通过强弱节拍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摇摆的形象。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细腻得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这首歌曲虽为3/4拍,但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化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语义。《摇篮曲》最初为母亲抚慰孩子入睡时咏唱的歌谣,后来发展到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具有温暖、亲切、安宁的气氛6767这一体裁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欣赏性,不仅限于催眠和描写孩童入睡,更多的是在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刻画宁静而有诗意的精神境界。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教材需要,我本着既能让孩子掌握知识,又能达到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目的,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演唱《摇篮曲》,引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色与优美柔和的情绪表现歌曲(中文版),并从中体会母亲对孩子的似水柔情与疼爱。

2、能力目标:初步认识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充分了解摇篮曲的主要特征。

3、德育目标:通过课外搜集各种形式歌颂母亲的作品,并通过在课堂上的介绍、欣赏,充分感悟母爱的伟大,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并懂得要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三、说教学重、难点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与学生的理解能力,本人订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歌曲八度大跳及双倚音演唱,使学生真正感受摇篮曲的美与母爱的伟大。

四、说教法、学法

托尔斯泰曾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因此,根据初中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我采用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此,本节课我采用情景教学法和启发式、听唱法、才能展示法、欣赏互助法,让他们主动参与活动。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比较进一步认识摇篮曲的音乐特征,及课外欣赏歌颂母爱的歌曲,很好地渗透到德育教学,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愉快地学唱歌曲,在歌曲中深深的受到母爱的渲陶,从而不仅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还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五、说教具准备

传统的教学是以静态形象为主,学生的学习会感到枯燥乏味,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却能集音、形、色、动为一体,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这是其他手段不可比拟的。因此,本节课我准备的教具有多媒体、电子琴。

六、说教学程序

好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本节课我将以张熊飞教授“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诱导孩子们去探索、去尝试,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的动起来、唱起来、跳起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达到本节课的预期目标。结合本节教材,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1、情景导入,酝酿情感

苏联科学家巴浦洛夫曾说过:“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敏锐的观赏力是创造者的基本功”。在导入部分我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情景音乐,并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情景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想到了什么,让学生了解到音乐也是一种情感艺术。接着再让学生从三种音乐体裁里找出一种适合妈妈哄孩子睡觉的音乐,从中导出了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

2、学习歌曲,表现情感

(1)、让学生欣赏感受,体会歌曲的意境及情感。初步认识歌曲的作者及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

(2)、在学唱歌之前,根据歌曲的难点高八度演唱,为了让学生轻松地唱好歌曲,我设计了一段发声练习:12 34|54 32|1--‖(LU——),做好唱歌的铺垫。

(3)、品味旋律,全体同学用“LU”字哼唱旋律,师生共同总结歌曲特点。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绪、速度、力度、拍号,为做好表演唱的准备。

(4)、学唱歌词先让学生小声跟音乐哼唱,找出自己觉得难唱的乐句与歌曲中开头与结尾有什么特点。然后再用电子琴带动与学生的讨论、尝试,结合老师动情的范唱,解决歌曲的难点,找到最好的演唱效果。最后引导学生模枋母亲哄孩子睡觉的情景演唱歌曲,让学生在音乐气氛下体会到母亲与孩子的爱深深地融化在一起。

3、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1)、欣赏不同民族或国籍的《摇篮曲》,揭示《摇篮曲》的音乐特征。

通过欣赏不同国籍的摇篮曲,让学生明白《摇篮曲》表达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母爱都是伟大的。再进一步了解歌曲的音乐特征。

(2)、搜集不同形式歌颂母爱的作品,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本环节我设计观看不同形式歌颂母爱的作品,从中引导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对母亲的爱。很好的得到德育渗透,本节课达到最好的效果。最后让学生带着母亲的爱再一次演唱歌曲结束本课。

七、说板书设计

《摇篮曲》——(德国)勃拉姆斯

1=F速度:稍慢、舒缓

力度:轻柔

情绪:温馨、亲切、安宁、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的爱)未来的祝福和希望。

摇篮曲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崇尚自然、感悟真情、热爱生活。

父爱,动的感恩;感悟艺术真谛。

感知其音乐要素。

【教学重点】

通过对歌曲的欣赏和展开的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艺术之美,懂得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激发同学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教学难点】

对《摇篮曲》情绪和风格的把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述亲情,分享亲情

展示几个同学儿时的照片或和妈妈的合影(做成幻灯片),猜一猜他们是谁?并由照片的主人硕硕背后的故事。(背景音乐一直播放《摇篮曲》)

二、扮演亲情,选择音乐

1、给学生欣赏两幅小宝宝入睡的画面。表现的是什么亲情?

2、播放舒伯特的《摇篮曲》和廖昌永的歌。请学生选择。

3、如果你是画面中的妈妈,你想擦用什么样的音乐才贴切呢?为什么?

4、如果你是画面中的小宝宝,你会喜欢哪一种音乐来帮助你入睡呢?为什么?

三、听赏歌曲,品味亲情

音乐史最能表现这种亲情的艺术,有许多音乐家写了很多歌曲来表现这种亲情,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听听几首音乐作品:

1、舒伯特的《摇篮曲》;

2、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力度、速度、旋律各有什么特点?

4、谈感受,各抒己见,充分理解《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藏族的《摇篮曲》、印度尼西亚的《摇篮曲》等等。

歌曲特点:安静、温馨、甜蜜、宁静、安详、幸福。

四、归纳总结、表现音乐

亲切、安宁的特点。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伴奏中往往模仿摇篮摆动的律动。摇篮曲既有声乐作品,又有器乐作品。出了为人生创作的《摇篮曲》外,还有为各种乐器演奏而作的《摇篮曲》。这种契约要拉去在内容和规模上都比声乐《摇篮曲》有更多的发展。器乐《摇篮曲》不是限于催眠曲和描写婴儿入睡,而更多是书法内心的思想感情,刻画宁静而富于诗意的精神境界。

3、竖笛演奏《摇篮曲》,吹奏我们最熟悉的这首《摇篮曲》,舒缓悠扬地。

五、感恩的心

《摇篮曲》最能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例,说出最能代表你对妈妈情感的一句话。学生自由发言,书法真情。(背景音乐《摇篮曲》)

摇篮曲教案 篇8

一、创设情景

1、播放音乐 《月亮月光光》。

这音乐那么宁静,那么温柔,大家都沉浸在这美妙的夏夜中了。可是,你听,小宝宝哭了,(播放课件)这哭声吵到了左邻右舍,你能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小宝宝迅速安静下来,并安然入睡吗?

生:(根据学生回答给予反馈)

(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师:想想能用音乐课相关的方式)

2、 嗯,同学们列举的方式都非常好。老师这里有两首音乐,我们来比较一下哪首比较好。

A、先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片断。

师:这首行吗?我们还有一首。

B、播放《舒伯特摇篮曲》,那么这首呢?

(引导学生从强弱,情绪上分析。)

二、学习新歌

1、随音乐轻声哼唱,分析有什么特点。

旋律重复、装饰音前倚音、空缺音符填补。

2、你能用最亲柔的声音来随琴来哼唱吗?

用“LU”母音哼唱全曲,要求轻柔、连贯。

3、师弹琴生唱歌曲《摇篮曲》。

4、引导学生练习装饰音的演唱法及附点节奏唱法:

装饰音: 5 65 4 。 3 2 5 ||?????

附点节奏:2 ? 2 3 ? 2 1 ||

师:让我们随琴准确的把歌曲唱一遍吧!

5、师:歌曲那么温馨、静谧而甜蜜,从歌曲的演唱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了什么?(妈妈对宝宝的无限柔情) 所以我们在演唱时自认而然的就吧速度?演唱力度?为的就是要体现歌曲怎样的情绪?

师生交流:歌曲速度缓慢、旋律平稳,力度轻柔等。

6、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世界各国都有很多摇篮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各国的摇篮曲吧!

三、创作拓展

从你们的演唱中,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的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让我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想一想和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那浓浓的母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请你把自己对妈妈的爱写下来吧!

摇篮曲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感受《摇篮曲》柔和宁静的音乐氛围。

2、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3、体验爸爸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的浓浓爱意。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机、摇篮曲磁带、娃娃(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音乐导入:

欣赏《摇篮曲》

1)(教师手抱娃娃,轻轻地拍)娃娃想睡觉了,怎么才能让娃娃安安静静地快快睡觉?

2)(教师边抱娃娃边哼唱《摇篮曲》,哄娃娃睡觉)

3)你们看娃娃睡着了吗?他听到妈妈唱歌给他听就安静下来了;

4)我们小朋友来做我的宝宝,闭上眼睛,听听摇篮曲,说说你听了有什么感觉?

5)告诉小朋友:你们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也是这样唱给他们听的,摇 啊摇小朋友就慢慢长大了;

2、哄娃娃睡觉

1)引导幼儿抱起自己的娃娃 你的娃娃也想睡觉了,我们一起来唱《摇篮曲》,哄他们入睡吧!

2)放录音,幼儿一起哄自己的宝宝入睡;

3)你的娃娃睡着了吗?轻轻的,不要把娃娃吵醒,轻轻地把娃娃放到“床上”(放回玩具筐)

活动反思:

在欣赏《摇篮曲》时,他们不仅能用安静柔和的嗓声演唱,而且能用动作表示对娃娃的关心:有的幼儿做拍娃娃的动作;有的幼儿做摇摇篮的动作;还有的幼儿做轻抚娃娃的动作,体现了美好的情感。这种生活经验的自然整合,是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积极丰富的情感是幼儿终身收益、也是他们当前非常需要满足与发展的内容之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摇篮曲教案

    发布时间:2023-12-19

    期待这份"摇篮曲教案"能作为您工作和学习的指南。教案课件是教师上课时十分重要的一个工具,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案为教师规范教学行为和提升教学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请务必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以免错过任何重要内容!...

  • w
    音乐教案(热门九篇)

    发布时间:2024-02-01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本文作者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音乐教案”,请你认真阅读本文希望你会喜欢!...

  • w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范本

    发布时间:2024-02-21

    播放《摇篮曲》,教师抱着娃娃做睡觉动作。过渡语: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摇篮吗?(原来有很多东西可以当摇篮,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诗歌,请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诗歌里有哪些是摇篮。师: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那我们再来听听诗歌里到底有哪些摇篮,摇篮里有哪些小宝宝?(出示图片:边读边操作图片。)提问:诗歌里到底有哪些...

  • w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七篇

    发布时间:2023-11-03

    为了增进您对“大班语言摇篮教案”的了解,好工具范文网编辑为您撰写了一篇详尽的文章。我们非常兴奋地欢迎您来到我们的网站,探索我们的内容。准备好教案和课件是老师成功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在编写时应该认真对待,不可草率处理。只有准备好教案和课件,才能更清晰地传授教学重点和难点。...

  • w
    2024中班摇篮教案模板11篇

    发布时间:2024-04-19

    中班摇篮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第五课,主要教学内容是欣赏《摇篮曲》,感受摇篮曲的音乐形象。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作曲的《摇篮曲》是一首四四拍,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这首欣赏曲旋律平稳、优美、抒情。歌词亲切、感人,形象地描绘了妈妈轻轻摇着摇...

  • w
    彩色的梦教案热门九篇

    发布时间:2024-03-02

    活动目标:1、学习排水画的技法,表现五颜六色的菊花形象;2、在观赏的基础上能够画准菊花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3、感受排水画与其它绘画的不同风格特征。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活动准备:菊花一盆;幼儿操作纸、油画棒人手...

  • w
    考试进行曲作文九篇

    发布时间:2024-02-14

      呜呜……马上要期中考试了。我的心里非常害怕,因为我没有好好复习。考试前一天我没有复习,也不想复习。  那天晚上,我为了放松一下心情,我一气之下做了四个小钻石绣,两个手链。就在这时,妈妈说:“别做了,快去拿快递。”“好吧。”  回来的时候,妈妈告诉了我考号,是“659”。我非常开心,因为把659的...

  • w
    黄河九曲作文十一篇

    发布时间:2024-03-24

    作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优秀的作文是学生们学习写作的标准,写作文的思维怎么去培养?通过学习“黄河九曲作文”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请仔细查看本文的每个细节!...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