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关于社会建设的调查报告合集

社会建设调查报告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2-03

关于社会建设的调查报告合集

2024-02-03 17:06:09

关于社会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1

一、目标选准收获成果才有希望。

开展内审同步审计调查项目,审计项目立项必须具有很强的准对性,一定要十分清楚通过审计所要取得什么样的成果目标,这是高质量做好审计项目的前提条件。

这次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同步审计调查项目选得准:主要是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多、资金量大、涉及面广、管理部门多,情况错综复杂,也是党委、政府高度关注,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此,审计从“政策设定、制度建设,管理流程服务环节,资金投入,使用绩效”等目标需要出发,明确审计成果转化目标,并围绕这个预期成果目标制订好审计方案,做好调查表格设计,调查对象细分等系统的准备工作,并在实施阶段始终紧扣这个预期成果目标做好深入细致的重点调查与典型解剖。如新农村建设的“整治村、示范村、生态村”等专项资金的预算安排到资金拨付、项目审批、考核验收等环节中,存在“同一个项目多部门管理环节多,资金分散使用、缺少长效管理机制,效益不能应有发挥”的问题;又如审计调查发现“村级集体资金多、运行形式多、使用管理缺少监督,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公益事业项目实施,村级集体土地被征用而出让收入的增加,村级货币资金如何转化经营性实物资本,实现安全、规范、增值运营问题相当突出。这是一件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事关农村基层政权巩固、事关农村社会稳定的大事。审计调查分别从“完善制度办法,整合部门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切实提高关注村级集体资金安全运行、规范管理实现保值增值”等方面出具综合报告和情况专报,分别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批示,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实践证明:有了预期的审计目标,才能收获可喜的审计成果。

审计调查中还发现,农民培训多部门、多层次管理,培训为完成任务色彩较浓,提高培训资金使用实效难以显现。审计提出“必须优化培训结构,明确职能分工,加大对持证上岗职业培训力度的建议”区政府领导批示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并落实整改措施。

二、方法得当工作效率才会提高。

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如果要把同步审计项目要努力做成精品项目,一定要善于打破常规,更新观念,探索一条既整合审计资源,省成本、省工时、操作明确,程序简易,又符合规范要求,能使大家接受管用的审计方法与途径,那么审计工作的效率往往能提高。

在本次审计调查中,我们针对调查内容量大、面广、涉及部门多、又要发各内部审计机构共同去完成的情况,采取了普遍调查与典型调查结合方法。

普遍调查:一是请区财政局与涉农部门填写专项资金来源支出调查表,初步掌握近三年财政安排的新农村建设资金总体规模、资金走向以及资金管理模式;审计所需问卷材料,发动政府涉农部门填表问卷式调查,并且座谈征求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在制度建设与管理流程需要整改的的意见与建议;二是从政府与部门网站政策法规库中查阅搜集政策法规文件有关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的政策文件、实施细则、操作流程等制度与各部门掌管的专项资金数据与工作总结资料,能用计算机导入的尽量采用计算机导入;三是向被单位干部群众发放征求意见表。这样做的结果是“避免了重复劳动,不化冤枉功夫”,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大大增强,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

典型调查:一是区审计组选择区财政、区农办等龙头部门实地审计调查。针对这些部门掌握政策措施制订与牵头组织多部门实施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预算安排、资金拨村与审批考核验收等特殊情况,局分管领导与审计组长带领审计组人员,集中一段时间,先后到涉农资金安排较多的财政、农办、一体办等部门座谈,掌握第一手资料与探讨相关问题,摸清了各类专项资金基本数据的来龙去脉、拨付环节,找出从制度设计与管理环节需整改的共同点。二是组织各镇街内审计组织对“整治村、示范村、生态村”建设涉及区级20多个部门扶持的典型村,采取“全面摸底、典型调查、重点解剖、上下联动“的审计方法,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工作。即“全面摸底”:对24个镇街全区已经创建成的188个“生态村”、309个“整治村”进行全面摸底。“典型调查”:选择三个“经济基础好的、一般的、差的”有代表性村的进行审计典型调查:经济基础好的又是示范村重点是创建的绩效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进行审计评价;差的重点是对创建前后的村级负债进行调查分析。“重点解剖”:对经济基础一般的进行全面的审计调查,重点发现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中的一些情况。“上下联动”:审计调查有区、街道、行政村“三级”共同合作,上下互动,共同围绕审计目标做好各自的工作。区审计局综合调查报告与情况专报;按照适用法规,对一些政策性问题进行统筹兼顾与工作协调。各镇街内审组织分别向被审计单位出具审计调查结果报告和或审计意见或审计决定。

三、岗位练兵普遍反映较好。

针对近几年健全完善的内审机构新人多与对内审业务知识相对缺少的实际,开展内部审计同步项目岗位练兵开展业务培训是一个明知的选择,大家能在同步项目审计实践中提高业务水平,普遍反映较好。

一是调配人员,试点先行。确定义蓬街道办事处作为先行审计调查试点镇,审计人员从区审计局内审科与有关街道内审机构抽调人员,组成审计组,采取区、镇、村联动的方法,明确分工,形成合力,对新农村专项资金分布情况全面摸底;对整治村、生态村、示范村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作为典型调查;对整治村建设资金使用情况作重点解剖;对出台的政策措施与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并对全面实施同步项目的初步方案加以完善,从使该项审计调查工作全面展开更有针对性与有效性。

二是统一培训,分头实施。在试点单位验证了本次审计工作方法有效与取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审计组完善充实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审计调查方案,区局组织全区各镇街内部审计组织负责人,开展分头实施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同步项目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掌握相关政策,明确审计目标、重点内容、主要方法以及必须取得审计成果转化的预期要求。本次以会培训的重点内容是:审计组领导学习解读由区审计局下发了同步审计项目的工作方案及相关政策文件;内审指导科负责人对该项目的背景、审计目标、重点内容、要求等作了详细的说明,并对实施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作了提醒;该项目先行试点单位--义蓬街道审计科负责人作了经验介绍,就他们如何确定审计目标,选择审计重点,采用的审计方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审计发现的问题处理,以及做了该项目以后的一点体会作了介绍与大家分享。这样做使内审人员既提高了审计业务操作水平,又确保了审计调查项目的质量。

三是专题座谈,形成共识。在全区同步项目实施接近尾声时,对面上发现涉及需要统一处理的一些共性问题,审计组适时召开专题座谈。

关于社会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2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了不断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近期,市政府办公室组织专班对我市胡集桥垱、磷矿陈安等村目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      建设新农村必须加大对村级债务的化解力度      “债务象座山,卸不掉、背不动,压得我们几乎喘不过气来,逢年过节不敢回家,不敢开手机”,这是在调研过程中村干部普遍反映的问题。      据市经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03年我市锁定村级债务46134万元,村平91.3万元。2004年以来,我市虽采取多种措施化解村级债务,但至2005年末,仅化解村级债务9415万元。目前,全市506个村,村平负债73万元,全市只有17个村没有债务。由于债务缠身,一些村干部把主要精力用在如何偿还外债上,无心、无力搞建设,积极有效地化解村级债务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      我市的村级债务普遍是为“普九”达标、办集体企业和完成税费而举债,主要是从信用社贷款和农民手中借款。通过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市有290多个村都有闲置资产和资源性资产,我们认为各村首先应采取提前续延承包合同、拍卖闲置资产和资源性资产等方式偿还部分债务,农民手中的借款要优先偿还,余额部分村集体要拿出部分上级转移支付逐年偿还。同时,国家应出资核销部分信用社贷款,“普九”达标、办集体企业和完成税费借债,有因国家政策造成的负债。对特别困难的村,各级政府每年应拿出部分资金帮助化解债务,防止因债务纠纷而引发各种矛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建设新农村应注重培养高素质农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建设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这就要求我们的广大农民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较强的大局意识与之相适应。      通过这次调查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农民在这些方面都很欠缺,普遍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应该由政府把城里的建设资金转移到农村来搞建设”,也有人认为“‘两工’取消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由政府买单”,所以很多农民不愿投工投劳投资参与村里的公益性事业,即使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也不愿做。据调查反映,很多群众在通村公路修到自家门口了,村里组织培路肩,都不愿参加,更不用说搞其它的建设。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表现出的“冷”与政府的“热”,极不协调,这无疑将会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障碍。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了解国家政策,增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让他们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采取举办培训班、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和农业科技下乡等形式,提高农民素质,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掌握致富实用技术,用现代农业科技、法律知识武装农民;要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和谐村组”创建活动,坚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群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建设新农村首先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小车挂底板,大车断钢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有旱难灌,有涝难排”,是在调研过程中,农民对当前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现状的描述。      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维修、建设、管理主要依靠群众投工投资来解决。国家在推行税费改革时,虽然对兴修农村公益性设施出台了“一事一议”的办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因组织不到位、群众素质低,加之跨村、乡镇的公益性设施多,造成群众思想难统一,导致急需建设维修的公益性设施无法实施。同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严重不足。近几年来,我市每年虽采取以“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水利和通村公路建设进行补贴,但因我市的交通水利建设任务重,补贴只是杯水车薪。长期对农村的投入不足,致使农村基础设施严重老化,直接影响农业的正常生产发展。据统计,我市目前还有916公里的通村公路需硬化,76座病险水库、42座涵闸需整修,23座大中型排灌泵站需更新改造,520千米大中型排灌沟渠需清淤硬化。初步概算,完成这些水利、交通基础等设施建设需资金46000万元。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建设新农村应该首先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认为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要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合理制定水利、交通建设规划;二是要加大向上汇报的力度,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以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三要用足用活“一事一议”政策,组织群众投劳投资参与公益事业;四是对经济发展落后的村,在进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时,要适当提高补助标

关于社会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3

——监理规划的编制、实施及综合成效分析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运用基础理论,巩固和掌握专业知识,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大纲要求,XX年11月我们组在指导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建设工程监理课题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建设监理社会调查实践活动。

这次带着的问题有: 1、监理规划如何制定 2、实施情况如何 3、产生了哪些效果 4、存在问题及今后如何改进

我们分别到当地三家有代表性的监理企业,通过问卷、访谈、参与实践等调查方式,收集和整理了有关监理规划方面的资料,并形成调查报告。

一、监理规划的编制

1、监理规划的编制程序

课题组所调查的三家监理企业,都十分重视项目监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监理单位在签订委托监理合同后,按规定及时组建了适宜的项目监理机构,在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的主持下,依据建设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及项目审批文件;与建设工程项目有关的标准、设计文件、技术资料、监理大纲、委托监理合同文件以及与建设工程项目有关的合同文件,开始监理规划的编制,完成后经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及时在召开项目第一次工地会议前报送建设单位。

2、监理规划编写的要求

通过调查分析,并参考部分监理书籍和资料,归纳起来监理规划的编写,一般应遵循以下一些要求。

(1)基本构成内容应当力求统一

监理规划在总体内容组成上应力求做到统一。这是监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要求。

监理规划基本构成内容应当包括:目标规划、监理组织、目标控制、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

(2)具体内容应具有针对性

监理规划是指导某一特定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技术组织文件,它的具体内容应与这个建设工程相适应。由于所有建设工程都具有单件性和一次性的特点,因此每一个监理规划都必然有它自己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有它自己的项目组织形式、监理组织机构,有它自己的目标控制措施、方法和手段,有它自己的信息管理制度、合同管理措施。

(3)监理规划应当遵循建设工程的运行规律

监理规划是针对一个具体建设工程编写的,而不同的建设工程具有不同的工程特点、工程条件和运行方式。这就决定了建设工程监理规划必然与工程运行客观规律具有一致性,必须把握、遵循建设工程运行的规律。只有把握建设工程运行的客观规律,监理规划的运行才是有效的,才能实施对这项工程的有效监理。

(4)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是监理规划编写的主持人

按照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的要求,监理规划应在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的主持下编写。同时充分调动整个项目监理机构中专业监理工程师的积极性,要广泛征求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的意见和建议,并吸收其中水平比较高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共同参与编制。

(5)监理规划的分段编写

监理规划的内容与建设工程进展密切相关,没规划信息也就没有规划的内容。因此,可以将监理规划编写的整个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编写阶段均可与建设工程实施各阶段相对应,从而使监理规划的编写符合实际和科学,使对实施该项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更有效。

3、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

这次调查,课题组收集了三家监理企业编制的六份监理规划,经过分析、比较,非常显著的共同之处是,各项目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都符合《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规定的12项内容。包括工程项目概况、监理工作范围、监理工作内容、监理工作目标、监理工作依据、项目监理机构的组织形成、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配备、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岗位职责、监理工作程序、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监理工作制度、监理设施。

从以上内容可以发现,监理规划作为指导项目监理机构全面开展监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总体内容的构成上做到了基本统一。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我们发现不同的项目监理规划,具体的内容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各个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分别明确了项目监理机构工作的具体目标,确定了具体的监理工作制度、程序、方法和措施等,具有可操作性,起到了指导监理工作的作用。

二、监理规划的实施情况及效果

建设监理的中心任务是协助业主实现工程总目标,监理规划的实施及产生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监理企业的实际监理工作水平。通过参与实践的部分项目工程的具体情况来看,监理规划的实施情况总体较好,并产生了良好的技术经济及社会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

1、项目监理机构的组建及人员配备计划的实施

监理企业在接受业主委托实施监理之前,都能及时建立与工程项目监理活动相适应的监理组织机构,并根据监理任务范围、内容、期限、专业类别以及工程的类别、规模、技术复杂程度、工程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按计划配备了满足监理工作需要的各类监理人员。

通过对监理人员的资格和经历情况统计分析,反映出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和专业监理工程师大多是取得了国家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的监理人员,且具有多年丰富的同类工程监理工作经验,符合《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当然,也有一些省级监理师担任监理工程师的情况,总体上还是符合省建设厅有关监理行业管理规定的要求。

随着工程项目的进展,各类监理人员的数量和专业配备基本能做到相应的调整,从而保证了不同阶段各项监理工作的实施。

2、项目监理机构人员岗位职责的履行情况

从监理规划的编制情况看,项目监理机构人员的岗位职责都能符合《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规定的要求,也是各类监理人员应该履行的职责。对项目监理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及取得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反映出各类监理人员岗位职责的实际履行情况总体上还是比较好的,但也发现少部分监理人员在一些方面有不作为的现象,需要加强监理人员内部管理。

总监理工程师职责履行情况:

(1)认真负责项目监理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对项目监理人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并能有效地监督检查监理人员的工作,对不称职的人员进行调换。

(2)重视监理规划的编制工作,能亲自主持并组织各专业和各子项目监理工程师认真编写监理规划,严格审批各专业项目监理实施细则。

(3)能认真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和审定承包单位提供的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进度计划。

(4)坚持定期主持召开监理工作会议,及时签发项目监理机构的文件和指令。

(5)能慎重审核签署承包单位的申请,支付证书和竣工结算。

(6)按期组织编写并签发监理月报、监理工作阶段报告,专题报告和项目监理工作总结。

(7)能认真审核签认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验收资料,审查承包单位的竣工申请,组织监理人员进行竣工预验,参与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并主持整理项目监理资料。

(8)在审查和处理工程变更方面,有时受建设单位强式行为的影响,不能严格按程序进行。

(9)对调解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的合同争议,处理索赔,审批工程延期等方面的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方法,不断完善。

专业监理工程师职责履行情况

(1)总体上能胜任本专业监理工作的具体实施,但编制本专业监理实施细则水平尚需提高,多数情况下在总监理工程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

(2)能认真审查承包单位提交的涉及本专业的计划、方案和申请。

(3)能认真负责本专业分项工程及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

(4)对涉及本专业的监理资料,能认真收集、整理,并参与编写监理月报,认真做好监理日记。

(5)认真检查进场材料、设备、构配件的原始凭证、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及其质量情况,对进场材料、设备、构配件进行平行检验,合格予以签认。

(6)能慎重审核本专业工程计量的数据和原始凭证。

(7)对本专业监员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并努力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监理员职责的履行情况

(1)基本上能够检查承包单位投入工程项目的人力、材料、主要设备及其使用、运行状况,检查记录及监理日记内容尚不够详细具体。

(2)能慎重复核工程计量的有关数据并签署原始凭证。

(3)能认真按设计图纸及有关标准,对承包单位的工艺过程或施工工序进行检查和记录,并对加制作及工序施工质量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4)基本能胜任旁站监理工作,发现问题能及时指出并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报告。

3、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及效果

由于调查的三家监理公司的业务主要是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因此,仅对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具体的分析。从总体情况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作实施情况都比较好,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控制效果,比较圆满地实现了质量目标和工期目标,项目业主基本比较满意。但在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方面,由于受业主授权的限制以及合同双方履约意识的影响,许多方面的工作开展还不够深入全面。这也是多数监理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需要不断地强化、改进和提高。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的实施情况

(1)项目监理人员能认真参加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工作,并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的意见和建议。

(2)工程项目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能及时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各类专项方案。

(3)工程项目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能全面审查承包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4)分包工程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能认真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分包单位相关资质资料。

(5)总监理工程师十分重视开工报审工作,能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各项开工条件进行认真审核。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作的实施情况

(1)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单位报送的进场工程材料、构配件的质量证明资料能进行严格地审核,并能按规定采用平行检查或见证取样的方式进行抽检,严格把关材料、构配件的质量。

(2)项目监理机构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报送的施工测量放线成果能进行认真的复验和确认。

(3)项目监理人员能按总监理工程师的安排对施工过程进行巡视和检查,对隐蔽工程隐蔽过程及下道工序施工完成后难以检查的重点部位,项目监理人员能按旁站方案实施旁站监理。

(4)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各个检验批、分项工程、隐蔽工程能及时根据承包单位的自检结果进行现场检查,质量合格予以签认。

(5)总监理工程师能认真组织项目监理人员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6)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专业监理工程师能及时下达监理工程师通知,要求承包单位整改,并检查整改结果。

(7)监理人员发现施工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可能造成事故时能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达工程暂停令,要求承包单位按相关处理程序进行整改,并对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按程序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

施工阶段进度控制工作的实施情况

(1)总监理工程师能严格按施工合同的要求,审批承包单位报送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及年、季、月度施工进度计划。

(2)专业监理工程师注重进度计划的检查实施,并能认真记录实际进度及其相关情况,当发现实际进度滞后于计划进度时,能及时书面通知承包单位采取纠偏措施,并认真监督实施。

(3)在监理月报中能明确向建设单位报告工程进度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并能提出合理的建议。

施工阶段投资控制工作的实施情况

(1)项目监理机构基本能按程序进行工程计量和工程款支付审批工作,但工程款支付往往不能得到业主兑现。

(2)总监理工程师基本能从造价、项目功能要求、质量和工期等方面审查工程变更方案。

(3)项目监理机构有关竣工结算和费用索赔的工作,总体上开展的比较少。

三、监理规划编制、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通过这次调查实践活动,我们对监理规划的编制、实施情况及产生的效果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真正理解了监理规划在监理工作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对监理规划在编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进行了归纳总结,经认真讨论,综合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1、监理规划在编制完成后,基本不再修改。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应尽快加以改进,监理规划应当把握住建设工程项目的发展变化,要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展开,尤其是实际情况或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更需要对监理规划进行不断的修改、补充和完善。

2、项目监理组织结构形式的选择过于单一,有的不切合工程实际。监理组织的形式和规模,应根据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规定的技术服务内容、服务期限、工程类别、工程规模、技术复杂程度、工程环境等因素,按照有利于合同管理、目标控制、决策指挥和信息沟通等基本原则来选择确定。

3、监理规划在编制、实施过程中,忽略了安全监理的内容。由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理责任,根据建设部的有关规定,监理规划应编制包括安全监理的内容,明确安全监理的范围、内容、工程程序和制度措施,以及人员配备计划和职责。在监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监理单位应严格履行安全监理职责,并承担安全监理责任。

沈xx

20xx年xx月xx日

关于社会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4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总结

发布单 市民政局 位:

生成时间: 201012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引 TZ011-0501-2010-0003

文 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号:

【收藏】

【推荐】

【打印】

【关闭】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总结

台州市民政局

台州开展社会工作实践相对较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相应滞后。但近几年,随着台州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社会工作事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不断成长,并逐步成为构建和谐台州、全面建设小康台州的重要依靠力量。

一、台州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总体状况

经过几年的发展,台州在部分领域已经造就了一批初步掌握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正在向职业化和专业化方向迈进的社会工作人员。这些人员主要集中于台州市的各级民政部门、城市社区和义工、志愿者组织。台州市民政系统主要由市民政局、市辖9个县(市、区)民政局和各乡镇(街道)民政办组成,计有工作人员896人。台州目前共有城市社区155个(其中椒江区2个、黄岩区1个正在筹备中,尚未正常运行),专职社区工作者854人,兼职社区工作者206人;社会慈善、福利机构102个,工作人员600余人;县级及以上义工、志愿组织33个,固定工作人员62人,各类志愿组织注册社工28000余名。台州市近两年接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培训的人数有260人,其中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的16人,取得社会工作师资格的24人。

二、台州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做法

历经多年发展,在台州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社会工作者队伍也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主导,外部工作环境日益优越

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台州社会工作人才成长的行业环境与政策环境也越发优越。同时,在政府主导下,台州各社会部门的职能作用不断强化,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以民政为例,目前台州已基本建立了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临时救济为补充,各项救助制度相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以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为基础,临时帮困送温暖活动为补充,社区服务相配套的社会扶助体系;以政策法规为保障、双拥共建为带动、深化改革为动力,国家抚恤与社会优待相结合的优抚安置工作体系等。民政事业的大发展,迫切需要大批熟悉社会政策、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专业人才投身其中,这也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现实依据。自2005年以来,台州以社区建设为抓手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成长提供了优良的政策环境。在社区工作人员待遇、激励方面,也出台了诸多具体措施。如临海市的社区工作人员工资自2000年以来,已经由508元、608元、708元每月,提到了现在的平均年薪3.5万元(含奖金、社保);台州市已初步拟定社区工作人员的加薪制度,预计自2010年始社区主任、社区党委书记均可参加乡镇、街道基层公务员的选拔。

(二)多方协作,志愿社工队伍蓬勃发展

台州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工作队伍的努力,更离不开热衷于社会工作事业的社会各界群众。如今,志愿者已经成了台州社工队伍的最重要补充,发挥着越发重要的作用,成为台州社会工作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2003年台州慈善总会成立,至2004年,9县(市、区)已全部建立慈善总会,13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也逐步建立分会或联络员,已初步形成慈善网络。2006年5月28日台州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正式成立,志愿社工有了自己的组织。目前,台州在9个县(市、区)均建立了义工分会,各级社区志愿组织达724个,义工队伍总人数已发展到28000余人,各类义工服务队伍不断壮大。2009台州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188次,参加人次达143695,有数十万群众享受了义工提供爱心服务。志愿社工队伍的建立与发展,已经成为台州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并与职业社会工作者队伍一道成为促进和谐的重要力量。

(三)搭建平台,帮助外来人口有声有色近年来,台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志愿社工队伍都有很大发展,并形成了较大的规模群体。从国际社会工作实践来看,帮助外来人口适应本地文化与社会生活,一直是社会工作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截止2006年6月,台州外来务工人员总量超150万,而且每年以19.64%的速率增加,通过搭建平台,社会工作者努力帮助规模庞大的外来人口融入台州社会,适应本地经济文化生活。如各县(市、区)在2006年以来纷纷建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作为公安系统的下辖机构,为“新台州人”提供了一些帮助。一些帮助外来人口的民间性服务组织自2007年以来也相继出现,如2007年临海市成立的台州首家外来人口维权服务站,同年路桥区也成立了首家“新台州人”慈善医疗救助中心。

三、对台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对策

(一)完善人才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社会工作人才的准入制度。从学历教育、工作技能、方法等方面制定用人标准,社会工作岗位上岗人员需通过专业培训、专业教育或者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逐步建立持证(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上岗制度。

二是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培训教育制度。对新进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入职培训,全面了解即将开始的工作。对所有在岗人员,必须按专业技术人员的有关管理规定,严格继续教育制度,建立培训档案,严格学习考勤与成绩考核,并将继续教育作为职务、职称、工资晋升的必要条件。

三是建立完备、明确的绩效考核体系。可参照新近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对全市社会工作岗位进行普查、分类、入级、定岗、定编,制定明确的岗位责任与工作任务说明,以此为依据建立完整的社会工作者绩效考核体系。最终目标是要在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完整的社会工作人才考核、晋升机制,逐步淘汰当下仅是参照公务员编制、事业单位编制进行管理,造成体系内人心不稳的机制。

四是加大财政投入,不断完善人才配套的薪资、福利体系和劳动法律关系。要根据台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参照各地社会工作人才的岗位薪资标准,建立台州市社会工作人才相应的报酬体系,明确逐年增加工资待遇的规定,建立工资待遇自然增长机制。经过改革调整,最终要确保薪酬体系对内的公正性、对外的竞争性、对在岗员工的激励性、对成本的控制性,为社会工作系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二)逐步建立统筹发展机制 在部门协调方面,要确立民政部门在台州社会工作事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以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建设为核心,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间运作、社工引领、志愿者服务、群众得益”的社会工作运行机制之下,逐步理顺政府各部门社会工作人才、志愿社会工作队伍、民营机构社会工作人才的关系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形成运转流畅、资源共享、和谐互动的人才工作机制。

在行业领域,可建立台州市的社会工作者协会、社会工作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业务培训、理论研讨、工作交流、行业监督、职称评定、工作考核等方面的作用,通过社会工作者协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进一步提高全市社会工作者的素质,增强社会工作者队伍的凝聚力。

在平衡城乡、区域差距方面,要建立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流动、调配、挂职锻炼等制度,制定向农村社区、后发展地区倾斜的人才政策,鼓励优秀人才进基层、进农村,逐步实现城乡、区域社会工作事业的协调发展。

(三)走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发展之路

在专业化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高校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招录更多具有社工专业教育背景的高校毕业生,使受过系统训练的专业人员不断充实到现有的社工队伍中;对已经取得社工资格而不在岗的人员,各单位要尽量安排他们到相应的岗位上工作,为其开展专业的社会工作创造条件。其它在岗人员鼓励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加强专业技能和素养。在职业化建设方面,要尽快确立社会工作者职位体系,在岗位调查分析基础上分类、分档、分级,在行业内实现“以岗定薪,以绩定奖,按劳取酬”。

在推动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化方面,一是要加强志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培育,构建职业社工与志愿社工队伍的联动机制。发挥社工的职业化、专业化优势,由社工发展、指导和联系志愿者,倡导志愿者爱心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努力克服志愿服务随意性大、缺乏专业训练、资源不足等缺陷,使志愿者更广泛、更深入地推进社会服务,营造人人参与、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要逐步形成开放式的社会工作体制,鼓励民营机构进入社会工作事业,吸纳民营机构中的专业社工人才。三是要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民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为社会工作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宣传造势,转变政府工作理念,促使各级部门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今年以来,全市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两个着力”大局和“幸福资阳”建设目标,积极探索,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了资阳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领导分别任组长和副组长,19个市级相关部门为成员,下设办公室于市民政局,局长兼办公室主任。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在1月份召开了全市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制发了《全市社工人才队伍建设2011年工作要点》,作了全面、具体的安排部署。在政府机构改革中,争取在市民政局设立了社会工作科,并增加了编制,市财政安排了试点经费12万元,并由财政出钱,面向社会聘用了2名社工专业大学生从事社工工作。召开了全市民政系统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周月霞同志亲自挂帅,专题研究、确定工作计划安排,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密切配合。促进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着力营造社工氛围

运用媒体、简报、网络平台宣传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做到了“报纸有文、电视有影、广播有声”,在市民政局网站上开辟了“社工专栏”和“社工博客”,编发了社工信息4期。编印了《资阳市社会工作、社工人才实践指导手册》1400余册,分发给市级各部门、各县(市、区)和参加2011年社工职业资格考试的培训班学员,在普及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传播社工精神,扩大社会影响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探索出台相关制度和政策

《资阳市2011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点》,确定了“五大工作重点”,并明确了部门责任分工,制订了《资阳市2011年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宣传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向上级申报了社工人才评价、使用、激励机制,创新奖项。着手研究起草全市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社工岗位设置办法、社工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制度,积极探索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子,逐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的轨道。依托社区试点建立10个社会工作示范岗,开展“1234567”活动。

(四)加大了考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

一是组织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下发了《关于组织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通知》,发动社会工作者和全市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积极参加考试。在4—5月份,举办了2期社工考前培训班,邀请了省民政干校、成都理工大学社会学系的专家、教授作辅导培训。全市共有512名社会工作者报名参加了全国2011年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其中409人报名参考助理社会工作师,103人报名参考社会工作师。

二是对全市社工职业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各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及本科以上毕业生和已经取得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资格的人员统计,准确掌握我市社工人才队伍状况。并同时下发了《资阳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做好社工继续教育工作。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加大社会工作宣传培训力度。计划在下半年举办一场由市委中心学习组(扩大)人员参加的 “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专题讲座,邀请全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工作学家或中央党校的有关社会工作方面的专家教授作专场报告,提高升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的社会管理水平。

二是筹建社会工作者协会。开展社会工作者培训、行业规范和服务、维护社会工作者权益。

三是组织对外学习考察。组织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加快我市社工工作发展进程。

四是切实抓好《全市2011年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点》确定的重点工作的落实,抓出成效。

二○一一年七月十三日

关于社会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5

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县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开展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内容的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我镇于近日就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成效

**镇为县委、县政府所在地,辖7个村,其中6个农业村,一个蔬菜村,76个自然屯,农业人口8853户万人,农村劳动力万人。全镇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万亩,林地万亩,水田万亩。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深入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良策,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2005年全镇GDp总量亿元,增长7%,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亿元,增长11%。全镇粮豆薯总产万吨,粮食单产430公斤。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6%。日光温室发展到51栋,面积万平方米,普通蔬菜大棚2500个,面积万平方米,年产蔬菜万吨以上。畜牧产值实现亿元,比上年增长18%。2005年向县内外输出劳动力9120人(次),创收32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00元,比上年增长5%;农民人均收入达3646元,比上年增长13%。实行村财镇管,严格履行财务审批手续,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加强,2005年化解债务180万元,没有发生新的债务,农民政策性负担为零。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林业生态建设、农网改造、人畜饮水改造、镇村道路建设、镇村环境整治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镇村屯公路383公里,实现了村屯道路畅通;农村计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稳步推进;生态保护、农电网改造等公共服务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步。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制。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农民自编自演开展文体活动,县镇组织的科技、文艺下乡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农业信息网络、电化教育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目前,全镇共有1所中学、18所小学,有3处晋升为省级标准学校,4处小学达到市级标准学校,12处小学实现了县级标准化学校。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组织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科技入户、阳光工程等科教工程,每年培训农民达1万人次以上,培养一大批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2005年在全镇7个村实行了村干部直选制度,全面推进了村党支部“两推一选”,一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讲奉献、有知识的农村能人、致富能手进入“两委”班子,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全镇“两委”47名干部平均年龄为岁,大专以上文化7名,高中、中专40名,全面建立和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了《**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在指导全镇村务公开活动中,实行“五统一”(统一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建档),做到“三为主”(村务公开以村“两委”、监督小组、镇农经中心为主),突出“一个重点”(以财务公开为重点),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全部公开,村中重大问题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征询意见,将财务公开延伸到村民小组,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综上所述,可见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多数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我镇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改造、发展户用沼气、实行人畜分离和垃圾集中处理等措施,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保障社会化: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探索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

管理民主化: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全面实行村干部“直选”和村支部“两推一选”制度,完善“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针对我镇的实际,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面对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要抓好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

(二)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此外,要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四)抓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村镇建设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各级要有总体的规划,对全镇来讲,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推进,逐步发展”原则进行规划,先选择条件好、有特色的村进行试点。根据其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条件好的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其它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规划设计以现代建筑方式,力求形式多样,既可生态庄园式,也可农村社区式,既可分散村落式,也可城郊集中式,严格规划管理,建新拆旧,逐步推进,实现村屯城镇化建设目标。

(五)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农民自办文化扶持基金,引导农民发展民俗文化表演和地域风情旅游;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队、文艺演出队、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送文艺下村,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六、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免收义务教育的杂费,调整中小学布局,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建立起政府出大头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探索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关于社会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通过我国在十六大,十一五等重要会议中对“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的再三强调,可以看得出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斩落部署,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重大措施,是实施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经之路,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

而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用寒假返乡时间,对我家乡几个村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这几个村庄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时间:2010年8月10日——8月20日

地点:长沙市长沙县

方式:在村干部陪同下对个别家庭随机进行提问调查,通过村里同学,亲戚朋友了解

内容: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前后变化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受益方面和存在大的问题

二、总体状况及分析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在公元2000年前我们乡村仅靠农业身产和农副产品作为家庭收入的全部来源,但是自从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不再保守,家中的剩余劳动生产力全部输出,到大城市去打工,这样,农村家庭收入就从单一务农转到了打工务农双收入,是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二)能源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电热,燃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出现逐渐代替了以前的木材。这样,不仅仅提高了燃料利用率,还减少了空气污染源,减少了村民患病率。

(三)物质生活:在90年代的农村里,人们住的是土木结构的房屋,用的是煤油灯,蜡烛照明。走亲访友,上街赶集有80%的人只能靠步行,15%的人借助于自行车,二只有5%的人用的是花销大,噪音大,污染大的摩托车;出门走的是泥泞路,家中电器设备也是少而又少,全村只有5%的人看过黄河牌黑白电视。但是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在近几年里,房屋全是钢筋水泥转投房,房中的装饰和城里人不相上下,交通更是不用说,村村通的是水泥路,路上自行车的行驶量多如牛毛,摩托车也成了家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农村,几乎95%的人家都有电视机,DVD,电冰箱等电气设备也在农家是常见的,特别是电话手机等联系设施,家家都有,人人必备。新农村建设不愧突出一个“新”字。

(四)文化思想教育:在社会型农村建设中,文化思想教育又是一个重点,现在的农村,义务教育完成率达80%以上,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农民素质不断提高,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对生活都有乐观的积极向上预期,宗教迷信活动日益减少。

(五)生活保障:从新世纪以来,农村各家积极参与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农村中也有贫困低保政策,使得农民生活更加有保障,看病不用担心付不起医疗费,生活上也不用再愁温饱问题。三 当前存在的问题:问题一:产业化建设深度不够,农业产业效益不明显。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殿咀村,姚家店村都没有形成任何有一定规模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也很单一。二是产业链条不完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缺乏稳定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生产资料供应、食品储藏、保鲜、运输、分割、精深加工、批发零售等诸环节链条不够完整,造成初级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比例越来越重。如我县柑桔产业已初具规模,但是目前县境还没有一家对柑桔进行深加工的企业,产品全部都是鲜销。三是产业品牌不够响。传统产品多,优质产品少,品牌不多,不响,走出州外的品牌更少,直接影响农民增收,严重制约了产业经济的发展。四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问题二:受多种因素钳制,农民增收空间不大。一是农资价格增长过快。走访中,农户反映最多的是希望政府从严打击一些不法商贩经营假冒伪劣农药、化肥、种子等坑农行为;部分农户还说,只要把农资价格降下来,国家给农民的补贴才算“到手”。据调查,今年农民购买玉米种、麦种平均价格每公斤为元和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张%和%;磷肥、碳氨、尿素等,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二是畜牧业生产出现停滞迹象。由于我县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种草养畜可用耕地空间缩减,玉米、红薯等饲料作物播种面积也在减少,加上牲猪饲养方法落后,目前农民牲猪、山羊、黄牛饲养量难以实现有效增长。北大山村有效耕地1300亩,实施退耕还林3900亩,荒山、荒坡都进行了退耕还林,几乎没有多大的空间发展养殖业。三是自然灾害频繁。

问题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生产生活不方便。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虽然现有水利设施经过近年来的除险加固,蓄水能力有所增强,但沟渠因无资金整修,形成了水利设施有“有肚无肠”的现状。二是交通设施建设滞后。调查的3个村,虽然都有县、乡道经过,公路通村率达100%,甚至有的村已经修通了通组公路和桔园路,但是路面狭窄,路况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雨季冬雪时节,有的村公路根本就不能正常行车。全县公路通村率高和路况差的矛盾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农村运输和农产品交易难,农民生产成本高,严重地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制约了农村经济快速有效发展。三是安全饮水难保障。从走访的几个村中来看,大多还存在着饮水难的问题。

问题四: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民没有基本保障。一是农村教育负担仍然很重。一方面,教育布局调整不科学。北大山村一年级有10个学生,因教育布局调整撤了学校,学生只有到镇中心完小读书,家长因孩子太小只好实施“1+1”工程(即花一个劳动力去陪读)。一位家长给我们说:“国家虽然减免了学杂费,但现在要一个劳动力陪着,负担还是很重”。另一方面,教育成本过高。有位村民给我们算了一笔帐:送一个学生,每学期按400元计算,读完小学、初中9年需要7200元,读完高中要1万多元,读完大学要5~6万元,按目前我们人均收入计算,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费8年多的纯收入。二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艰难。一方面,乡镇医院运转难。由于政策和经济条件的原因,目前乡镇医院条件差,医务人员待遇低,结构不合理,导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另一方面,看病难问题仍然严峻。调查发现,农村的“看病难”比想象严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给农村看病难带来了福音,但据一位农民反映:“原来看病只要50元的,现在需要100元,国家报销50元,自己还是要出50元,搞去搞来没有少花钱,捆着绑着一个样”。三是社会保障事业刚刚起步。目前,我县农村的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刚刚启动,社会救助体系还不,农村低保范围窄、金额少,失地农民、弱势群体救助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三、我的建议:

1、加强硬件建设。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

2、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3、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推行农村建设新理念

4、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注入农村建设新动力

5、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

6、乡镇干部多下乡体察民情,了解村民之所急需

7、对城乡要求一视同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工农和谐化

有了这样的知识,建设“新农村”的途径也就清楚了。答案在于减少农民,把农村人口降低到总人口的10%以下,降低到一亿人以下。危机中孕育着机会,也预示了光明的前途。若保持以往每年减少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半个世纪后,农村人口将降到总人口的10%以下,中国将逐渐呈现一个发达国家的社会结构。一个古老的、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乡村中国”,将会变成一个年轻的“城市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农村人组织起来,找到非农业的生存方式,促进“城市中国”尽快诞生

关于社会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问卷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二(10)班马雪瑛调查小组

1.您认为环境整治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A.理顺杂乱无章的道路结构B.拆除危房C.改善绿化环境D.改善道路照明,增设路灯

2.您认为村庄需要增加哪些公共设施?(可多选)

A.文化站B.运动场地,如篮球场C.卫生站D.幼儿园E.公厕F.敬老院G.垃圾收集场

3.您认为新农村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A.乡风民俗的改善B.资金的保证C.乡村规划的制定

4.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您尽义务出力时,怎么办?

A.接受B.看情况而定C.不接受

5.您对乡村的治安状况满意吗?

A.满意B.较满意C.基本满意D.不满意

6.您认为网络对于农村生活重要吗?

A.重要B.不重要

7.您认为大学生来当“村官”有必要吗?

A.有必要B.没必要C.无所谓

8.您认为新农村建设应该主要依靠什么?

A.政府的资金支持B.村民自身的努力C.招商引资D.国家政策正确引导E.不清楚

9.您对农村医疗保险满意吗?

A满意B.较满意C.基本满意D.不满意

10.您对此次调查活动的形式是否赞同,为什么?

A.不错,挺有意义B.一般,至少没添麻烦C.不好,很无聊

关于社会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8

十七大关于农村问题的十大亮点中指出:农民将从国家实现教育公平的努力中更多受益。它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农村小本买卖推荐,要求“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等等,这必将有效地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完成“两基”工作(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突破。近年来,新农村的建设,《义务教育法》的第二十二次修订,又给农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伴随十七大的到来,看十六大以来的风风雨雨,农村小本买卖,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惠农助教政策,农村教育事业得到显著发展。但要解决城乡教育差距等问题,我们还需做很多,母婴网站的商业模式。近日,就农村小学教育问题,我在石含的大力协助下,以石含小学为调查中心,也走访了周边地区。

一. 新农村新气象

新农村建设以来,党和政府各项政策的不断落实,使得农村教育在费用、思想、制度、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㈠ 费用建设

1.学生费用:在国家规范收费情况下,乱收费情况减少甚至没有,极大地减轻了农民义务教育负担。自“两免一补”(国家对贫困生实行免收学费,免收教材费,寄宿费补助的措施)后,农民教育负担进一步减轻(见下表)。据悉,从08年上学期开始,农村义务教育不存在“两免生”,全体农村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和教材费,对寄宿费进行补助,仅收本子和教参费,农村小本买卖什么好。

“两免一补”后各年级费用一览表年级

享受免费生费用(元)

非享受免费生费用(元)

一22.75

40.5

二19.9

37.5

三41

68

四38.75

66

五55.4

84.5

2. 公共费用:国家加大了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使得一些教育设施得到改善,使办学条件及办学效益得到提高。

3. 教师工资: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教师工资待遇有了很大提高,使得教师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

㈡ 思想建设

关于社会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实力,既是党中央让广大农村老百姓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一项战略举措,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理念在农村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社会稳定和党的执政地位。根据民权县县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在林七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于今年9月下旬通过走访农户及查阅有关档案资料等方式对xx村关于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xx村座落在民权县县城的东北部,与县城相连,距县城22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公路从村中穿过,地理条件优越,全村总面积为13.5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村13村民小组,713户人,全村可用耕地3024亩,水面面积50亩,XX年人均纯收入42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6万元,全村共有65名党员,设一个党总支,二个党支部,下设11个党小组,村级组织健全。

1、精心谋划,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群众参与,科学编制,坚持标准,逐步到位”的原则,设定好新农村建设的规划。

2、理清思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利用x村地处城郊的地理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强集体资产的管理,着力抓好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和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发展。一是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和效益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积极引导村民发展优质粮食作物,大棚蔬菜、瘦肉型生猪等农产品,并不断扩大大棚蔬菜种植和家禽家畜养殖规模,如司庄、梅山、黄村、仰村八个村民小组利用毗邻城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建立了占地800亩的大棚蔬菜基地,为城区居民提供新鲜蔬菜,菜农收入稳步提高。二是积极发展种植草莓、甘蔗基地400亩和农村种类中介服务组织,扶优做强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带动村民积极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三是积极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出工作,增加劳力经济收入。

3、整合资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x村坚持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面对农村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看病难等“热点难点”实际问题,村两委干部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村民也自愿捐款,多渠道筹措资金,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4、建立机制,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领导。

按照林七乡党委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组,x村支书记王继思为组长、村委会主任王继祥为副组长,两委村干部为成员,村文书为信息报道员。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新农村建设工作,真正形成了“市指导、县组织、乡镇主抓、村实施”的良好氛围。

从x村的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切合村情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做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的关系,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

关于社会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10

乞丐,即时乞讨为生者。但在最近,有一些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其中有一张照片,骆驼趴在地上,四肢小腿基本看不见,如同被砍掉了一样。有网友评论“行乞者带着骆驼乞讨,还将其四肢砍掉”,照片的地点是在大沥的金贸大道。后有网友及目击者证实证实,乞讨者的骆驼四肢正常,没有明显损伤。这一事件乃“职业乞丐”借助动物的帮助进行乞讨。

近几年关于“职业乞丐”白天乞讨、夜晚出入高档消费场所的报道经常见诸媒体。吸引了超过两万名网友的参与。结果显示,82.3%的网友表示“职业乞丐”行乞属于欺骗,近半数网友觉得给乞丐钱“感觉是被骗”。

每天早上上班时,家住广州环市东路附近的谢先生总会遇见一个行乞者坐在动物园南门附近的一座天桥上。他的面前有个碗,里面总是装有1—10元不等的钞票。“他可能是个‘职业选手’,算好大多数上班族每天路过的时间,‘开工’时间几乎可以和大家同步,不过他周末也会在。”

同谢先生有相似经历者不在少数,街道、天桥以其人流量多且大等的特点成为了乞丐最常出没的场所。此次的问卷调查中,58.4%的受访者称自己在“街道、天桥”经常能遇到乞丐,26.7%的人在车站和机场。另外,饭店和超市门口(9.1%)及电影院门口(5.8%)也偶尔能碰上乞丐出没。

调查显示,60.3%的网友遇到的乞丐都是老年人,18.3%的人表示常遇成年乞丐。对此,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广州市民,结果与网上数据基本一致。家在越秀区的张小姐表示,每次路过六榕寺附近都会遇见很多老年乞丐伸手要钱,“有的人说自己家里遭灾,有人要治病,什么理由都有。”

遇到乞丐是否会给钱?这算是个“老话题”了。可总问倒了不少人。不少市民表示给钱之后心情很复杂,总在想是否被骗。此次调查中网友们的回答也各不相同。40.1%的受访者表示偶尔会给钱,41.2%的人称“从来不给”,13.3%的人“多数情况下会给”,仅5.4%的人每次遇到都会给。

“我以前每次都给。但在大四那年在广州火车站被一个乞丐鄙视了——因为嫌我给少。”在广州上学、工作的兰州人孙先生说到,那次他身上只有1元零钱和一张100元整钞,“那时我还是个学生,根本没什么钱。就往他碗里扔了1元钱,结果反倒被骂成‘小气鬼’。从那以后,就再也没给过乞丐钱了。”媒体在今年4月曝光了南京一名职业乞丐的情况,他每天上地铁乞讨,已持续了8年多。地铁人员介绍,这名乞丐姓姚,每天乞讨收入至少在500元以上,月收入的轻松过万,在南京还有两套房。

据金陵晚报20日报道,今年到9月为止南京已救助流浪乞讨7000多人次,其中七成以上是职业乞丐。职业乞丐大行其道,是的市民对乞丐群体的信任度极低。当被问到“你认为职业乞讨是一种欺骗吗?”时,82.3%的网友认为“是”。

在什么情况下市民会给乞丐钱?参与调查问卷的网友中58.3%的人选择了“残疾乞丐”,17.1%的人选择了“衣衫褴褛的老人”;15.4%的人遇到卖艺乞丐时会给钱,6.5%的人选择了“为重病家人跪求医药费”的情况,仅2.6%的人在遇到“驴友打扮、讨路费”时会给钱。

人们为何不愿给乞丐钱呢?调查数据显示,49.8%的人表示感觉是被骗,25.5%的人认为那是“不劳而获不值得同情”;还有24.7%的人觉得“无义务要给乞丐钱”。

“那些披麻戴孝跪在地上的人把盖了各种章的‘死亡证’、‘火化证’或是‘医院癌症诊断证明等等’,甚至连‘骨灰盒’都白出来的,然后再铺一张自己悲惨命运的大字报,至少有90%不是真的。”一位行乞者被接到广州救助管理机构后所阐述的。

张小姐表示最反感“驴友乞讨”:“看上去感觉很假,随便去发个传单都能赚到路费,真是难以理解现在怎么那么多年轻人不愿自食其力。”调查中许多人与张小姐一样,有60.2%的网友认为乞丐本身懒惰,不愿劳动。另外39.8%的受访者则认为之所以产生乞丐确实部分人群是遭到了天灾人祸,社会保障体系也有待完善。

总而言之,乞丐是因社会的各种保障体系不完善而产生的。今晚当今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保障制度能完善到不存在任何乞丐的程度。但每个地方总会存在一些“职业乞丐”混在其中,这就让人觉得很不好。

关于社会建设的调查报告 篇11

社会实践报告

——XXXXXXX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示,我们这里在开始了建设的步伐。在建设的初期,村上带头人首先进行的是村里的公路建设。只有建立好了这条经济的通道,才能进行我们村的实质性的建设。在建设公路的过程中,当时,负责工作的共产党员,刘启山刘书记对我们的建设做了很大的贡献。

刘启山书记63年加入的中国共产党,他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该同志自任职以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理论、法律水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制度,严格执行“两个条例”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生活朴素、作风正派,用党员标准,用《公务员法》规范行为,正确使用权力。团结班子,摆正位子,维护党委权威。树立勤政、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团结全镇干部,同心同德,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在我们建设新农村的时候,由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尽管我县已建立了“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群众自助”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但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庞大工程,这些资金还远不能满足教育、文化、卫生、道路等方面的建设需求。

在资金不足的时候,刘书记的带头作用凸显了出来。他用自己的行动带领大家在困难的时候渡过难关,情真意切,爱心无限,以亲情待人、感染同事与党员。他对同事总是热心帮助。他虽然是主要领导干部,但从不自摆架子。平时总是能像关心亲人一样关心同事,如谁家有什么困难,他总是挺身而出,全力相助;对待同事是这样,对待单位其它党员、职工也是如此,他常说,整个政府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就是这个家庭的一员,也就必须履行一员的义务。因此,他一旦听说有干部职工、党员病了或要退休了,都总能关心并看望。平时有一些老党员退休时到组织部办理转组织关系的手续,刘书记总是笑脸向迎,热情接待,及时办好手续,该同志为人服务的心境和友善态度,深受党员群众的好评。

他这种不为名利的高贵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客观公道的处事原则,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倾入工作的满腔热情,深深打动着每一个干部职工,也深受党员、群众的好评。

在刘书记的领头下,我们村的新农村建设有了很伟大的成就。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通过环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庄的绿化、河道的净化、路灯的亮化以及断墙残壁的拆除,彻底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卫生保洁制度的健全,使环境卫生得到长效管理机制的保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村班子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有了新转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通过各项方案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在各项实事工程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增强,村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

在新农村建设之后,我们村的面貌可以说是已经焕然一新了,有了一个全新的,更加舒适的面孔。建设留下的思想上的变化已经刻进了我们村每个人的脑子里,村里的风气也产生了不小的变化,所以说,上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于改进我们村是起了很大的,关键性的作用的,是推动我们进步的。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关于社会建设的调查报告(通用11篇)

    发布时间:2024-02-26

    荷泽市新农村建设情况的实践报告实践目的:针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了解菏泽市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暑假期间我们就菏泽市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调研。调研中,我们积极调查,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向一些政府成员了解情况,初步掌握了关于菏泽市九县区21个自然村、35...

  • w
    关于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4-02-10

    本文对于“关于的调查报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相信阅读本文能够帮助您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困扰。大多数成功的人都离不开辛勤的实践,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如今,需要利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因此在撰写报告时,我们要注意确保内容的全面性。...

  • w
    关于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

    发布时间:2024-03-18

    俗话说,只有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为了向领导更好地汇报工作。书写报告对我们来说是很普遍的,在报告中我们应该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在写报告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我们根据您的需求编辑了“关于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如果您想再次浏览此页请及时收藏!...

  • w
    作业调查报告合集

    发布时间:2023-12-13

    经过深入的研究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您编辑了“作业调查报告”,在平凡的工作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时常撰写报告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在写报告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阅读完这篇文章后您的能力可能会得到提升。...

  • w
    社会公德调查报告范文合集10篇

    发布时间:2023-11-30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

  • w
    高中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合集十七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会去编写报告。在撰写报告时,必须注意内容的完整性。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写报告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生社会实践报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你们喜欢。高中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1  调查主题:关于高中生兼职  调查目的:时下,高中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

  • w
    关于近视的调查报告系列

    发布时间:2024-03-15

    最近,学校里近视的人越来越多了,特别是高年级的同学。校园里,进进出出的同学有不少人戴起了小眼镜。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脸上一副十分稚气的样子,可鼻梁上却已经挂起了沉甸甸的眼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戴眼镜的同学可真不少!我们很想知道为什么,就在这下了一番功夫。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针对近视做了关于少先...

  • w
    假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集合

    发布时间:2023-12-16

    根据您的要求栏目小编帮您找到了以下相关信息:“假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通常我们都需要撰写报告,这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未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一份报告呢?下面是一些阅读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