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三角形内角和教案通用九篇

三角形内角教案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2-01

三角形内角和教案通用九篇

2024-02-01 12:48:06

三角形内角和教案(篇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67页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根据xxx教授的授课七步法,即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模式,说方法,说设计,说板书,我将进行本课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

仔细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它是分成3个部分来呈现的。第一部分是让学生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第二部分是通过拼角的实验来探究并归纳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第三部分是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教材这样编排由发现问题,到验证问题,再到运用规律,充分体现了知识结构的有序性和强烈的数学建模思想,既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突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

二、说学情

1、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一些基础知识,会用工具量角、画角,具备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与基础技能。

2、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我在课前了解到,已经有不少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但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出这个结论,因此学生在这节课上的主要目标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三、说目标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对四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将本节课的目标制定为以下几点:

认知技能:学生动手操作,在猜想后通过量、剪、拼、折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规律。

数学思考:在操作实验中,让学生感受图形的转化过程及数学建模思想,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观念。

解决问题: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通过各种实验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学习成功感,并在教学中,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将运用各种实验方法探究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过程并掌握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同时学生难以理解不易掌握的探究规律的全过程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模式

“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知识与技能目标并不难,我认为本节课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领悟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同时合作交流中,开拓思维、提升能力。基于以上理念,本节课,我准备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猜想验证、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理念。

五、说方法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精心引导和点拨,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索,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撕一撕,画一画,选择不同的一种或者几种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因为《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四年级学生经过第一学段以及本单元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能力,他们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本节课,我将重点引导学生从“猜测――验证”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这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

六、说设计

根据我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情的了解,设计了4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小游戏:猜一猜藏在信封后面的是什么三角形。

师:我们在猜三角形的时候,看到一个直角,就能断定它一定是直角三角形;看到一个钝角,就能断定他一定是钝角三角形;但只看到一个锐角,就判断不出来是哪种三角形。看来在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为什么画不出有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呢?

三角形的这三个角究竟存在什么奥秘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创设的不是生活中的情境,而是数学化的情境。有的孩子认为一个三角形中可能会有两个钝角,还有的提出等边三角形中可能会有直角,这两个问题显现出学生在认知上的矛盾,学生用已经学的三角形的特征只能解释"不能是这样",而不能解释"为什么不能是这样"。这样引入问题恰好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疑问与猜想中寻找验证的方法。)

教学进入第二环节——引导探究

二、动手操作,探究规律

1.介绍内角、内角和,并提出猜想

师:我们现在研究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它的内角。

课件演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猜一猜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

2.确定研究范围

师: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应该包括所有的三角形?只研究黑板上这一个行不行?那就随便画,挨个研究吧。(学生反对)

请你想个办法吧!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哪几类三角形,就能代表所有的三角形"这个问题,来渗透研究问题要全面,也就是完全归纳法的数学思想)

3.建立模型,解决问题

(一)测量法:

(1)学生自然想到要量出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就能够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从而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关系都接近180度。

(2)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人用量角器量出一种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并计算出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3)记录小组测量结果及讨论结果

实验名称三角形内角和

实验目的探究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

实验材料尺子剪刀量角器锐角三角形纸片直角三角形纸片钝角三角形纸片

方法一三角形的形状每个内角的度数三个内角的

方法二

我的发现

(4)学生汇报量的方法,师请同学评价这种方法。

师小结:直接量的方法挺好,虽然测量有误差,不准,但我们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只能在180°左右,究竟是不是一定就是180度呢,谁还有别的方法?

(二)剪拼法

学生汇报后师小结:能想到这个方法不简单,拼成的看起来像平角,到底是不是平角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教师和学生剪一剪、拼一拼)

师: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凑到了一起,拼成了一个大角,角的两条边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呢?看起来挺象的,但在操作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误差,有时会差一点点,谁还有别的方法确定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

(三)折拼法

学生汇报后师小结:我们要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实际上就是想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凑到一起,像剪和折的方法,看三个内角拼到一起是不是180度,都是借助我们学过的平角解决的问题。

这三种方法都不错,在操作的过程中,有时会有误差,不太有说服力。想一想,你还能不能借助我们学过的哪种图形,想办法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度?

(四)演绎推理法

(借助学过的长方形,把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

师:你认为这种方法好不好?我们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演示课件: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内角和等于360°,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师小结:这种方法避免了在剪拼过程中由于操作出现的误差,非常准确的说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度。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到方法,分享经验,更重要的是领悟到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就学生的发展而言,探究的过程比探究获得的结论更有价值。)

学生用的方法会非常多,但它们的思维水平是不平行的。

直接测量法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测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再用加法求和;

拼角求和法,也就是间接剪拼和折拼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拼成一个特殊角,也就是平角来解决问题;

而演绎推理法,即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合二为一,或把长方形一分为二,成为两个三角形,这是更深层次的思考。

前两种方法是不完全归纳法,能使我们确定研究的范围只能是180度左右,而不可能是其他任意猜想的度数。最后一种方法具有演绎推理的色彩,把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后,因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原来长方形的四个内角之和360度,所以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360°÷2=180°,这种方法从科学证明的角度阐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它有严密性和精确性。

本节课引导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思维程度从低到高的过程,感悟数学的严谨性。让学生在经历量和拼之后,逐渐会在思维发散的过程中得到集中,集中为分的方法,最后将四边形一分为二,五边形一分为三,六边形一分为四……,又会发现一些新的规律。】

4.验证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5.进一步感受

(1)三角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大小的关系

教师出示一个小三角形,问学生内角和是多少度?再出示一个大的等腰三角形,问学生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把这个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内角和是多少度?你有什么发现吗?

(2)三角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形状的关系

(演示不断变化的三角形。)仔细观察,在这个过程中,什么变化了?什么没变化?(三个角的度数都在变化,内角和却总是不变的)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如果老师把一个角一直往下拽,猜一猜会怎样?

(通过变化的三角形和三个内角的数据显示,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关系;当把三角形的一个角一直向下拽,这个角变成了一个180度的平角,另外两个角变成了0度角,虽然已经不再是三角形,也能从一个侧面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使学生感受到极限的思维方法。)

6.解释课前问题

用内角和的知识解释课前的问题,为什么在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直角或钝角。

三、拓展应用,深化创新

本节课的练习由易到难,设计成三个层次。

1、基本练习形成技能

2、变式练习巩固技能

3、综合练习发展提高技能

介绍科学家帕斯卡(出示帕斯卡的资料)

师:帕斯卡为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们以后学习的知识中,也有很多是帕斯卡发现和验证的,他12岁就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我们同学还没到12岁,看你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去探索和发现。

多边形边形内角和

(设计求多边形的内角和,旨在把新问题转化归结为求几个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上,渗透化归的数学学习方法。)

四、总结全课,全面提升

我们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知道了六边形内角和,那么五边形、七边形……这些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你能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探究问题,相信你还会有一些精彩的发现。

七、说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转化的思想:量、撕、剪、折、拼

三角形内角和教案(篇2)

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特点。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从心理特征来说,他们对于新鲜的知识充满着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无意注意仍起着主要作用,有意注意正在发展。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有关的知识,对三角形的内角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理的过程为本节课的难点。

新课程明确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伙伴。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创设情境,直观演示,观察,猜测,操作,思考,总结等方法,把学生带进开放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自己学习,合作学习,和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整个学习和探索活动,体现出开放性思维和多元思维并存的思维方式,教学生初步学会自主梳理知识,探索知识的方法,使他们亲历自主探究的过程。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会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三角形内角和情境视频:在图形的王国中,有一天,三角形家族里为“三角形内角和的大小”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钝角三角形说“我的钝角大,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们的内角和大”。锐角三角形也不示弱“你虽然有一个钝角,可是其它两个角都很小,而我的三个角都不是很小,所以我的内角和比你大”。直角三角形说“别争了,我们的内角和是一样大的,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根据视频中三角形的对话,顺势引出题目——三角形的内角和。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三角形内角和的内容,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快速的进入学习高潮。

接下里是新课探究环节,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画几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然后同桌互相量一量,算一算,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通过测量,学生可以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接着我会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如何进行验证你的结论呢?接下来我会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给予指导,讨论过后,请同学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无论学生回答的全面与否,都给予积极的评价,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后做出判断,进行补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引导学生采用剪拼的方法进行验证,先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再拼一拼,拼成一个平角。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此环节通过小组合作,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既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接下来进入巩固提高环节。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组。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练习题组设计如下:

第二题把这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组在一起,得到的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同时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在小结环节,我会引导学生同桌之间以“你问我答”的形式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这节课你都学习了哪些内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导过程体现了哪种数学思想方法?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回顾课堂经历的基础上,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方式总结自己的收获,教师通过概括性引导提升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认识

在作业环节,我会让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思考一下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本节课的一个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

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形成清晰的思路,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系统性地记忆新知。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三角形内角和教案(篇3)

⑴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利用这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⑵学生在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动手动脑及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⑶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独特的魅力,获得成功体验,并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三角形分类的知识。

师出示三角形,生快速说出它的名称。

2、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

我们通常所说的角就是三角形的内角。为了便于称呼,我们习惯用∠A、∠B、∠c来表示。

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用一个含有∠A、∠B、∠c的式子来表示应该如何写?∠A+∠B+∠c。

3、今天这节课啊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揭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由三角形的内角引出三角形的内角和,“∠A+∠B+∠c”的表示形式形象的体现出三内角求和的关系

1、出示三角板,猜一猜。

师: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熟悉这副三角板吗?请拿出形状与这块一样的三角板,并同桌互相指一指各个角的度数

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合起来就叫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你能肯定吗?

我们得想个办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除了我们这节课大家想到的方法,还有很多方法也能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到初中我们还要更严密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5、巩固知识。

一个三角形中能不能有两个直角?能不能有2个钝角?

三、应用所学,解决问题。

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度,∠3=25度,求∠2的度数。

(1)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180度。

3、求出下面三角形各角的度数。

(1)我三边相等。

(2)我是等腰三角形,我的顶角是96°。

(3)我有一个锐角是40°。

三角形内角和教案(篇4)

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过程,并能根据这个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学生猜想动手实验,互相交流,师生合作等活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比过去撕纸等探索过程,体会思维实验和符号化的理性作用。逐渐由实验过渡到论证。

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初步体会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猜想、推理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验,勇于发现,合作交流。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你是怎样知道的?

2、那么如何证明此命题是真命题呢?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一说这一结论的证明思路吗?你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写出这一证明过程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②分析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写出已知求证,把文字语言转化为几何语言。

③分析、探究证明方法。

4、要证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观察图形,三个角间没什么关系,能不能象前面那样,把这三个角拼在一起呢?拼成什么样的角呢?

①平角,②两平行线间的同旁内角。

5、要把三角形三个内角转化为上述两种角,就要在原图形上添加一些线,这些线叫做辅助线,在平面几何里,辅助线常画成虚线,添辅助线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如何把三个角转化为平角或两平行线间的同旁内角呢?

① 如图1,延长BC得到一平角BCD,然后以CA为一边,在△ABC的外部画A。

④ 如图3,在BC边上任取一点P,作PR∥AB,PQ∥AC。

四、学习小结:

三角形内角和教案(篇5)

通过猜想、验证,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初步感知计算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

三角形的内角和课前准备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一、计算三角尺三个内角的和。

引导学生说出90度、60度、30度。

出示另一个三角尺,引导学生分别说出三个角的度数:90度、45度、45度。

提问:请同学们任选一个三角尺,算出他们三个角一共多少度?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提问:是不是任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和都是180度呢?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 任画一个三角形,量出它们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再求出它们的和,然后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了解学生情况,个别同学加以辅导。

:任何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和都是180度。利用三角形的这一性质,我们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要求学生先计算,再用量角器量,最后比较结果是否相同?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

教师说明:即使结果不完全一样,是因为测量的结果存在误差,我们还是以

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三角形内角和教案(篇6)

教学内容:教材第130~131页例1、例2,练一练和练习二十五。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的结论,并能应用结论求三角形里未知角的度数。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索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纸片各一个;学生每人准备量角器、小剪刀、长方形纸片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同学们拿出小剪刀、长方形纸片,剪一个直角三角形,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

2提问:这三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呢

二、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和

1.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

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30页,这里有三个三角形。我们把三角形的每一个角叫做它的内角,(板书:内角)大家量一量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然后分别算一算,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

提问:第一个是什么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

第二个是什么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

第三个是什么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

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你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规律吗

指出:刚才这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度数是自己量的,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自己算的,结果发现,不管什么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这个规律对不对呢我们来做一做实验。

(1)请大家拿出一个直角三角形,跟着老师这样折一折。(演示、操作)

提问:这两个锐角正好拼成一个什么角再加原来一个直角是什么角多少度

指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再拿一个锐角三角形,大家跟着老师这样折一折。(演示、指出: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操作)原来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正好是一个什么角多少度

(3)按照刚才的方法,请同学们自己拿一个钝角三角形折一折,把三个角拼在一起。(老师巡视指导)

提问:钝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也正好拼成了一个什么角是多少度

指出: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

(4)提问:通过刚才把三角形折一折的实验,证明我们发现的规律对吗你能把这个规律说一遍吗(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求三角形的未知角。请同学们根据这个规律,来算一算下面三角形里第三个角形度数。

(1)出示例1。让学生读题。

提问: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是多少已知/1、/2的度数,你能求/3的度数吗请大家自己算一算,/3等于多少度计算后提问:你是怎样算的/3等于多少度说明列式格式,板书出算式和结果。

(2)做练练。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板演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

提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指名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画图。

提问: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呢你能求出底角的度数吗大家做一做。

集体订正: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

(4)出示想一想: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应该是多少度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五第l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三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请大家用量角器量一量你做的那道题里要求的哪个角,看一看与算出的结果是否-样。

指出:不管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都是180。

2.练习二十五第3题。

让学生口答第(1)、(2)题,并说明理由。指名口答第(3)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指出: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和是90,用90减去已知的锐角的度数,就等于另一个锐角的度数。

3.练习二十五第6题。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点知道一个底角的度数,你会求顶角的度数吗请大家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谁来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五、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五第2、4、5题。

三角形内角和教案(篇7)

【教材内容】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北京版)第九册数学

【教材分析】

《三角形内角和》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北京版)第九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的范畴,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相关知识后对三角形的进一步研究,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教材中安排了学生对不同形状的、大小的三角形进行度量,再运用拼、折、剪等方法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三角形的又一特性,更加深入的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分析】

在四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分类和角的度量等知识。在本课之前,学生又掌握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研究了三角形的分类。这些都为进一步研究三角形内角和作了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为本课内容的教学作了铺垫。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有助于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是进一步学习、研究几何问题的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量、拼、折、剪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掌握并会应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的问题。

2、通过讨论、争辩、操作、推理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思辨方法和先猜想后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能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合情的推理。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各种各样的直角三角形、长方形、剪刀、量角器、数学纸

【教学过程】

一、学具三角板,引入新课

1、(出示两个直角三角板),问:这是咱们同学非常熟悉的一种学习工具,是什么呀?(三角板)它们的外形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课件:抽象出三角形)

2、顾名思义一个三角形都有几个角呀?(三个)

3、认识内角

(1)在三角形的内部相临两条边之间所夹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课件闪烁∠1)(板书:三角形内角)∠1就叫做三角形的什么?这两条边夹的角∠2呢?∠3呢?

(2)这个三角形内有几个内角?(三个)这个呢?(三个)

(设计意图:由学生最熟悉的三角板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一)直角三角形内角和

ⅰ、特殊直角三角形内角和

1、根据我们以往对三角板的了解,你还记得每个三角形上每个内角各是多少度吗?(生说度数,师课件上在相应角出示度数:①90°、60°、30°,②90°、45°、45°)。

2、观察这两个三角形的度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1:都有一个直角,师:那我们就可以说他们是什么三角形?(板书:直角三角形)

生2:我还发现他们内角加起来是180度。师:他真会观察,你发现了吗?快算一算是不是他说的那样?

(课件):(1)90°+60°+30°=180°)

那么另一个三角板的三个内角的总度数是多少?

(生回答,师课件:(2)90°+45°+45°=180)

3、你指的哪是180度?(生:这三个内角合起来是180度)

4、在三角形内三个内角的总度数又简称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和)

5、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另一个呢?

6、你还记得180度是我们学过的是什么角吗?(平角)赶快在你的数学纸上画一个平角。

(师出示一个平角)问:平角是什么样的?

7、师述:角的两边形成一条直线就是平角。也就是180度,哦,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组成这样的一个角呀。

ⅱ、一般直角三角形内角和

1、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直角三角形,快拿出来看看。

2、刚才的那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你们手中的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学具,你能充分地利用这些学具,想办法来研究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注意小组同学要明确分工可以一个人填表,另外的人一起动手实验看一看哪一组想出研究方法最多。

(1)小组活动

(2)汇报

哪个组愿意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大家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在实物展台上演示)

三角形的种类

验证方法

验证结果

“量一量”的方法:

板书:有一点误差的度数

“剪一剪”的方法:

我们在剪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剪完之后怎样拼?拼成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是平角?(提示:可以在我们画的平角上拼)(课件展示)

现在我们也用这种方法试一试,看能不能拼成平角?(小组实验)

你们的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拼成的是平角吗?也就是内角和是多少度?

还有其他方法吗?

“折一折”的方法:

预设:①生:我是折的。师:怎样折的?你能给大家演示吗?

学生演示(课件:折的过程)

②学生没有说出来,师:你们看老师还有一种方法请看:(课件:折的过程)其实折的方法和剪、撕的道理是一样的,最后都是把三个内角拼成平角。(板书:折)

推理:

你们有用长方形来研究直角三角形内角和度数的吗?(课件:长方形)快想一想用长方形怎样去研究?(课件:长方形验证的过程)

这种方法就叫做推理,一般到中学以后我们经常会用到。(板书:推理)

3、小结

(1)通过我们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多少度呀?(板书:内角和是180°)刚才我们在测量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179度183度呢?看来只要是测量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

(2)在我们三角形的世界中,是只有直角三角形吗?还有什么?(板书: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量、拼、推理等实践操作活动,自主探究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通过这些过程使学生明白:探究问题有不同的方法、途径,并且方法之间可以互为验证,达到结论的统一,从而使学生明白获得探究问题的方法比获得结论更为重要。)

(二)、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1、请你们任意画一个钝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呢?你能利用我们刚才学到的知识来研究你所画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快试试,可以同桌讨论。(学生操作,汇报,课件演示)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的?

3、学生模仿老师操作说理

4、由此我们得到了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呢?我们就可以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师:这也是三角形的一个特性,现在你对三角形的这一特性有疑问吗?如果没有的话请你用自信、肯定的语气读一读(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来推导出锐角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使学生初步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思辨方法。)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我们就用三角形的这一特性来解决一些问题

1、两个三角形拼成大三角形

(1)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少度?

(2)(课件把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这时学生答案又出现了180°和360°两种。)师:究竟谁对呢

2、一个三角形去掉一部分

(1)这是一个三角形,他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我从中剪去一个三角形他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再剪去一个三角形呢?(课件演示)

你们看这两个三角形他们的大小、形状都怎么样?但内角和都是180度,看来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和他的大小形状都无关。

(2)我再把这个三角形剪去一部分,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课件:剪成四边形)

你能利用我们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来研究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

(3)如果五边形,你还能求出他的度数吗?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新的知识,能够灵活的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在此基础上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和“分割”思想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和推理等各方面的能力。)

四、总结评价、延伸知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研究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我们是怎样研究的呢?

师:先研究的是特殊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接着通过量、拼等方法得到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再利用直角三角形通过推理研究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

三角形内角和教案(篇8)

一、课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二、教材: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五节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由对三角内角和定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推理证明,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及简单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亲历探索撕纸过程对比,体会思维实验和符号化的理性运用,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逻辑推理能力,并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不同种方法的推理证明过程,培养学生创造性,弘扬个性发展,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体会数学证明的严谨性和推理意义,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感悟逻辑推理的数学价值。

四、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空间与图形”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定理。

(1)它为以后学习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奠定基础。

(2)实际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3)是求角度的有力工具(有时非它不可)。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过程为学生建立数学思想方法和逻辑推理能力提供一个发展提高平台,其论证过程总体体现为化归思想。学过之后,这种思想方法可以类比运用到其它问题的探索与解决过程之中,其说理过程将成为“普通语言向符号语言转化”的可能,这一可能将随时间的推移与知识的积攒成为现实。

在证明过程中,学生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方法及数学逻辑,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及对问题的好奇心和互相评价,学习方式的选择等等方面都将大有收获,说明了本节教材内容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2、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在小学和七年级的时候接触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且进行了猜想与验证及口头说理过程。这为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提供了认知基础。

(2)从学生的学习动机与需要上看,他们有探究新事物的欲望和好奇心,这为探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策略及方法提供了情感保障。

(3)学生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过程中,其认知顺序可能是建构型的。平行线是其原有知识储备的主要图式,他们利用原有图式完全可以同化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3、障碍预测:

辅助线的作法是学生在几何证明过程中第一次接触,并且辅助线的添法没有统一的规律,要根据需要而定,另外本节课开始将训练学生把几何命题翻译为几何符号语言,这对学生来说都有一定接受难度。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为载体,学习几何证明思想,以及辅助线的有关知识,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难点:辅助线添加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1)为什么要添加;(2)在哪里添加;(3)如何添加;(4)哪种添加方法最简单。

六、设计思路分析: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学生接触较早的定理之一,其内容和应用早已为学生所熟悉。因此,本节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定理的证明;在定理证明中,学生将首次接触和应用辅助线,于是,在证明中“为什么要添加辅助线”、“如何添加辅助线”就必然成为本节课的重点。

本课基本定位在于,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的教学实践、感受几何证明的思想,体会辅助线在几何问题解决中的桥梁作用。同时,引领学生体会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数形结合。

借助“撕三角形纸片,拼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过程分析,启发诱导学生初步体会辅助线及其在证明中的作用。最后,引领学生进一步体会辅助线添加方法的多样性,渗透“最优化”思想。

七、教学策略:

1、学教方式:为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特确定了如下学教方式: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教师引导发现教学。

2、教学支持: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效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将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

八、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积累经验

1、平行线的判定:

2、平行线的性质:

3、证明一个文字命题的一般步骤:

(二)情景再现,导入新课

问题1:我们知道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你还记得这个结论的探索过程吗?

(1)数的研究: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样一个结论,启发学生回想,我们在小学时是怎样知道这个结论的。

(通过量角器进行角度的测量,这就是“数”的研究,量角器在这里起到桥的作用。)

问题2: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通过观察、度量、猜测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测量会产生误差,问题解决得并不完美。这就促使我们去寻找新的研究方向——形。(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2)形的研究: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样一个结论,启发学生回想,七年级下册时是怎样知道这个结论的。

(通过动手操作拼图,将分散的三个角“搬”到一起,从而构成一个平角或两角互补,为本节课引出辅助线做好铺垫)

【设计意图】(1)鉴于学生对证明已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且对三角形内角和已经有初步认识,在教学过程设计上并没有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创设情境,而是简单地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加以回忆。

(2)学生以前所做的都是特殊的三角形,而且“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况且当时有些学生量出内角和的度数确实要高于或低于180°。

(3)学生的怀疑是正常的,剪拼得到的结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还需证明来确认,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教育学生研究问题要有一个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活用化归,证明定理

根据前面给出的公理和定理,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一结论的证明思路吗?你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写出这一证明过程吗?与同伴交流.结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师: 这是一个文字命题,证明时需要先干什么呢?

生:需要先画图形,根据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写出已知、求证。

师:对,下面大家来证明,哪位同学上黑板给大家板演呢?

已知: ∠A、∠B、∠C 是△ABC的三内角.求证:∠A+∠B+∠C=180°

分析:延长BC到D,过点C作射线CE∥AB,这样,就相当于把∠A移到了∠ACE的位置,把∠B移到了∠ECD的位置.证明:延长BC到D,过点C作直线CE∥AB

∴∠B=∠EC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CE=∠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CE+∠ECD+∠ACB=180°

∴∠A+∠B+∠ACB=180°(等量代换)

师:同学们写得证明过程很好,在证明过程中,我们添画了射线CE、CD,使处于原三角中不同位置的三个角,巧妙地拼凑到一起来了。为了证明的需要,在原来的图形上添画的线叫做辅助线。在平面几何里,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

我们通过推理的过程,得证了命题: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是真命题,这时称它为定理。即: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有“公理化思想”,能运用基本事实和定理证明问题,有学会运用旧知解决新知,从以前的活动中思考获取解决的方法,有合作学习的能力,有探究新知的能力。

(四)开启智慧,分组探究

师:你还有其他方法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吗?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小明的想法是把三个角“凑”到A处,他过点A作直线PQ∥BC(如图),他的想法可以吗? 请你帮小明把想法化为实际行动

证明:过点A作PQ∥BC

∴∠PAB=∠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QAC=∠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AC+∠B+∠C=180°(平角的定义),∴∠BAC+∠B+∠C=180°(等量代换).小明的想法已经变为现实,由此你受到什么启发?你有新的证法吗?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有了上面的知识作为铺垫,我们可以开展探究活动了,看哪组最先找到解决办法,找到的方法最多。

2、在学生开展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对个别感到困难的小组可以进行适当的提示和引导。

3、教师指导学生添加辅助线,给出完整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4、分组探究,成果展示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1)借助实物投影仪,将学生找到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进行汇总展示。(2)在展示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表达以及寻找到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若有不全的,教师进行必要的提示。(3)引导学生将辅助线添加在三角形的顶部,边上及三角形内、外部均可。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最好。

【设计意图】

1、让学生在证明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思路,并且了解一题的多种证法,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

2、这里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教师在这里要交代①什么是辅助线,添加时要用虚线画出;②辅助线怎么来的在证明开始时要交代清楚,后添加的字母要在证明的开始前交代清楚;③规范书写格式是自上而下的;④有条理的表达上面的分析思路,有一个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

3、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实质是利用化归思想将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等于180°”或“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和等于180°这一点应向学生交代清楚

4、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展示的机会,尽量发现更多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五)实践应用,培养能力

1、已知:如图在△ABC中,DE∥BC,∠A=60°, ∠C=70°.求证: ∠ADE=50°

2.、已知:如图,△ABC中,∠B 和∠C的平分线BE,CF交点O.求证: ∠BOC=90°+

12∠A

(六)知识回顾,拓展延伸,如图,利用几何画板,在△ABC中,(1)如果BC不动,把点A“压”向BC,∠A

就越来越大,而∠B与∠C的和越来越小,由此你

能想到什么?

(2)如果BC不动,把点A“拉离”BC,∠A就越来越小,而∠B与∠C则越来越大,它们的和越来越接近180°,由此你能想到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理解和认识数学,渗透极限思想。

(七)畅谈收获,反思升华

本节课,我们证明了一个很有用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三角形中,求角的大小可将被求角看作三角形的内角来求。证明的基本思想是:借助辅助线将原三角形中处于不同位置的三个内角集中在一起,拼成一个平角或两个互补的角.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八)课外作业,巩固练习

课外作业:课本P241习题6.61、2、3(九)板书设计: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九、教学反思

《课标》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同时使学生在意志力、自信心、理性精神等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

作为“几何证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节课所涉及的内容对于证明的学习显得十分重要。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这是添加辅助线、进行几何证明的首次学习,学生对此普遍感到困难;另一方面,这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下的“几何公理体系”第一次循环的综合运用,即“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综合应用。

这篇案例经过了精心设计,尤其是从“数”与“形”两个角度对辅助线作法的分析与探索,做了相当大的内容准备。

1、在备课时,教师不能只备教材而不备学生,只考虑自己如何“教”而忽视学生如何“学”。在这节课上产生的情况,由于我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估计不足,造成有些内容没完成。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预计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如果自己是学生,我已懂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问题?不能只考虑自己教得舒畅、教得精彩,而应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什么”和“怎样教”,做到以“学”定“教”。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适应学生的学习。新课程明确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应当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设置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组合作、自主地去探究和发现方法。

3、本节课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比较好的,作用体现在让学生的主体得到充分的展示。

4、要想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就必须让学生体验到靠自己力量获得的成功,体会到探究与发现带来的乐趣。在教学中,我遵循的基本教学原则是激励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不断的表扬学生,使学生感到自身的价值存在。

给学生一个展示个性、享受成功的机会。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的个性见解自由表达,独特做法主动展示。例如:证明方法的多样性,反映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学生个性的多样性;放手给学生自己小结体现不同学生有不同发展,交流是一种互补。

本节课老师多次深入到学习困难的学习小组,参与研究,引导他们发现,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因为每个学生都有按自己的选择参与学习的权利。都受个体已有认知水平和经验的限制,学生的学习很可能“遭遇”障碍,这常常会引发学生的失败感,降低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所以老师要适时鼓励,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一次成功,就会激励学生以更大的努力去追求更大的成功。

三角形内角和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三个活动,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

2、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3、经历三角形内角和的研究方法,感受数学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1、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

2、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

掌握探究方法(猜想-验证-归纳总结),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探究三角形内角和。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一天两个三角形发生了争执,他们请你们来评评理。大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大。”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我有一个钝角,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大。”。谁说得有道理呢?今天让我们来做一回裁判吧。

讲解:三角形内两条边所夹的角就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角。每个三角形都有三个内角,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加起来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提出问题:

1、你认为谁说得对?你是怎么想的?

2、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一下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呢?

生1:用量角器量一量三个内角各是多少度,把它们加起来,再比较。

生2:用拼一拼的办法把三个角拼到一起看它们能不能组成平角。

A、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三角形,量一量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标注。(测量时要认真,力求准确)

B、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三角形内角和。

②小组合作。

③汇报交流。

你们测量了几个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从测量和计算结果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刚才我们通过测量和计算发现了三角形内角和都在180度左右,那你能不能大胆的猜测一下:三角形内角和是否相等?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呢?(板书:猜测)

引导:180°,跟我们学过的什么角有关?我们课前准备了各种三角形纸片,你能不能利用这些三角形纸片,想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换成一个平角呢?

(1)小组合作,讨论验证方法。(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3个角拼成了一个平角,所以三角形内角和就是180°)。

(2)讨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是否都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呢?

师生一起活动,教师先让学生看课件演示,然后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形纸艮老师一起折一折。

(把三角形的角1折向它的对边,使顶点落在对边上,然后另外两个角相向对折,使它们的顶点与角1的顶点互相重合,也证明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讨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能否得到相同的结论?

3、回顾两种方法,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1)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孩子们,三角形内角和到底等于多少度呢?”

我们通过动作操作,折一折,拼一拼,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换成了一个平角,成功的得到了这个结论,让我们为自己的成功鼓掌!齐读结论。(板书:得到结论)

为什么我们刚才通过测量,计算出来的三角形内角和不是180°,呢?

那是因为我们在测量时,由于测量工具、测量操作等各方面的原因,使我们的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实际上,三角形内角和就等于180°

(三)回顾问题:

为什么?请大家一起,自信肯定的告诉我。

三、巩固深化,加深理解。

∠A=180°—90°—30°

∠A=180°—75°—28°

四、回顾课堂,渗透数学方法。

2、介绍: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个结论的由来;数学领域里还未被证明的其它猜想,如哥德巴赫猜想、霍启猜想、庞加莱猜想等。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三角形内角和课件

    发布时间:2023-10-12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过程,并能根据这个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学生猜想动手实验,互相交流,师生合作等活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比过去撕纸等探索过程,体会思维实验和符号化的理性作用。...

  • w
    三角形教案九篇

    发布时间:2023-12-23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直到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性。1、师: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三角形。拿出...

  • w
    三角形内角和教案热门9篇

    发布时间:2023-11-10

    三角形内角和教案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必须准备的东西,每位教师都需要认真撰写三角形内角和教案。三角形内角和教案是衡量教师教学成效的一项有效标准。以下是编辑精选的关于“三角形内角和教案”的内容,供您参考,仅作参考之用。...

  • w
    三角形课件

    发布时间:2023-10-19

    教案课件的准备需要老师们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因此每位老师都应该认真细致地准备教案课件。编写好的教案课件对于提高课程和教育学科的质量是非常必要的。在编写教案课件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内容准确性:教案课件应该确保所列举的知识点和内容是准确无误的,避免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带来误导。2. 清晰度和简...

  • w
    解三角形课件

    发布时间:2023-12-0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国标)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2――24页《三角形的认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三角形的认识过程,并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2.明白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感受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3.感受三角形的底和高,并能正确测量底和高。4....

  • w
    全等三角形教案热门4篇

    发布时间:2023-11-29

    作为服务提供者,我们已经根据您的需求编辑了“全等三角形教案”,为了避免遗忘,请您将本页添加到浏览器的收藏夹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上课的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在编写教案课件时,老师需要花费一些心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教案课件,以促进教学的发展。...

  • w
    三角形角的关系教案13篇

    发布时间:2024-01-09

    出于对您需求的考虑,编辑特意整理了“三角形角的关系教案”。希望这个建议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觉得不错,请分享给您的朋友。在新授课程时,老师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然而,教案课件中的知识点必须要设计得好。设计教案时,需要关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 w
    最新三角形的分类教案

    发布时间:2024-02-26

    每位老师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就是教案课件,因此可能需要每天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撰写。教案是成功教学的基石。希望您能多关注我们网站发布的最新资讯,及时开展营销活动,与“三角形的分类教案”相关的内容也将会为您精心准备!...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