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博物馆观后感(通用9篇)

博物馆观后感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1-30

博物馆观后感(通用9篇)

2024-01-30 09:27:12

【#实用文# #博物馆观后感(通用9篇)#】你是否为写作品名的观后感而苦恼呢?只有出色的观后感能够与生活和学习实际相关联,努力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真实感受。如果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博物馆观后感》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不妨考虑阅读这篇文章,它将为你的生活带来更多机遇!

博物馆观后感 篇1

今天到省博物馆参观,感受广州大变的新元素。作为广东省“十五”期间十大重点工程项目和文化大省建设三大文化设施之一。环境优美,交通可达性好br>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坐落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的文化艺术广场,新馆址西面是广州歌剧院和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北与广州图书馆新馆相邻,南濒秀丽的珠江,隔江与海心沙旅游公园相望总投资8.

842亿,被称为“月光宝盒”。博物馆以广东历史文化、艺术、天然为三大摆设方向,以求充足反应岭南文化的独特个性和广东省博物馆的馆藏程度。广东历史文化展览破足于“从世界看广东,从广东看世界”的历史视线和文化广角。

它以丰富的人证和文献资料,集中论述了广东的三大体系,即海上贸易史、广东华侨史和近代史。

在参观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潮汕特有的木雕文化,端砚书房和广州彩瓷三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展厅。由于以上三个展厅展示了真正的广东文化,我隧道里的广东人真的很自豪。潮汕木雕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民间木雕流派,流行于粤东的潮州、潮安、饶县。

潮州木雕历史悠久。它以丰富复杂、细腻细腻、玲珑剔透、富丽堂皇而著称。那竹苞松茂、造型各异的器物品类,那生活力息浓烈、民俗意蕴深沉的题材纹饰,那惟妙惟肖、纤毫毕现的雕刻工艺无不形象的展示着潮汕人的风气风俗和人文精力。此外,我还参观了一些真正恢复潮汕仙传统民居的厅堂、卧室、书房等场景。通过家具装饰与建筑装饰的有机结合,生动地再现了潮汕民居中广泛使用的木雕产品,使我产生了置身于某个电影场景的错觉。

另外,在短短1个多小时的参观时光内,我们还参观了以下主题馆:《我们的宝藏矿石资源馆》、《石之精灵宝石馆》、《岭南本草中草药馆》、《大陆动物世界海洋馆》等。每一个主题馆都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觉享受及惊喜,在大包眼福之余领略到了不同层面的广东文明的博大高深。

通过此次的参观,我受益匪浅。我早已被广东积厚流光博大精湛的历史文化折服,盼望本人可能为广东的发展奉献出菲薄之力。thank you in spite of being very busy toglance take time to review my material, hope to give me a chance!

13机电十一班陈德

博物馆观后感 篇2

博物馆位于北京北郊,以洞中一个大型机库为展厅。机库外的广场上有8000平方米的飞机。机库内外共展出88架模型和200多架飞机。此外,还有高射炮、导弹、雷达、炸弹等600多种展品。其中很多系国家珍贵文物、世界航空珍品。

以丰富的实物史料向人们展示事业发展的历程。

此次参观,不但丰富了我的知识,而且让我感受颇多。

从1903年12月17日的那次短暂飞行开始,飞翔对人类已不再是梦想,但并不满足,他们希望能不断挑战飞行的极限:,首次飞越,揭开了洲际飞行的序幕;埃尔哈特,第一个飞越大西洋的女性,虽然最后在飞越时遇难,却点燃了女性对飞行的热情和信心;耶格尔,驾驶实验机x-1向的极限发起冲击,从此不再存在。挑战、不断和加油的环球飞行,一次次的飞行探索谱写了诗人的诗篇。

不列颠空战,狂妄的国空军试图用轰炸征服英伦三岛,为生存而战的人让人第一次尝到了挫败的滋味;港的不宣而战,日军的空中偷袭虽然让"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了巨大损失,但也将一个卷入战争,从此改变了二战格局;,作为二战的三大转折点之一,让骄横的日本海军损失了四艘,从此元气大伤,失去了的优势;,刚刚经历过二战练兵的美军在飞机数量质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年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飞行员没有任何空战经验,但他们不仅成功粉碎了美军的“绞杀战”,并且在清川江的上空开辟出一条令对手的“”,志愿军空军凭借什么战胜拥有众多和先进武器的对手呢?

中国的航空工业是从模仿苏联开始的。经过不断的努力,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绩。对于最新的先进战斗机和歼-10战斗机,以及即将研发的大型干线飞机,这些都表明中国正朝着世界航空强国的方向迈进。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前面一定有困难和障碍。我们要勇敢地迎接挑战,不断努力,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科学技术没有国界。只有被正义事业所掌握,才能释放自己的巨大力量,从而促进人的发展,战胜强大的敌人。万里长征,八年抗战,多少烈士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强大,为今天的大好形势献出了自己的鲜血。

、万众一心,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持科学的,为建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博物馆观后感 篇3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这次我们参观的展览是”古代中国”.

我从小就喜欢历史,这次参观是我期待已久的。在参观前我从网上查了很多资料,”古代中国”这个展览是以王朝为线索的,从远古时代到近代文明,完整记录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博物馆里参观的人很多,”古代中国”这个展览整整分为八个部分,我看到了石器时代的北京人头骨化石和古朴的图腾,商周时期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陶器,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和战国七雄,秦汉时期的强盛和文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动乱后,中华文明迎来了隋唐的鼎盛繁华,无不让我作为中国人感到骄傲。其后的宋元明清,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慢慢落伍了,这个展览好像是一幅历史长卷,记载着华夏文明从诞生发展到繁荣衰落,对比博物馆楼上的”复兴之路”的展览,正体现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

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和技术。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他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中华民族能够在世界的东方重新崛起。

当我走出首都博物馆的最后一步时,不禁想起:它蕴含着多么灿烂的文明瑰宝!我很高兴能和我认识很久的同学们一起参观、分享和收获。

好奇的来,惊喜的走。满载着无限的乐趣与满足。从一楼到五楼,眼前的一切都在充实着一颗空虚的心。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一刻,向我展开了。

时光流转,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事情,今天依然那么清晰。看似简单,其实这些都是人们的汗水。远处金碧辉煌,活灵活现的佛像,往近处细细斟酌,才知道这一道道的刻画有多么不容易。

看着那些古代玉器,看着那一道道形态不一的花纹,不同的形状,这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条理不一的瓷器,各具风韵的京城旧事,开拓眼界的书房珍玩,辉煌的古都北京历史……一幅幅赞不绝口的画面在眼前出现,这是一个令人多么难以忘却的时刻呀,在博物馆里,玻璃架上的,立在地面上的,挂在墙上的,无不反应出了以前北京人的聪慧。

在这个非凡的境界里呆了三小时,感受,品味,斟酌了许多非凡的东西 .心里不禁生出了一丝羡慕,欣赏。为何上一代的人如此伟大?

为何中华民族的文化如此璀璨?真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被称赞的是我们。品尝这个收获,触摸笔尖,记录下这段记忆。

在千里之外,好像又听到了赞叹。

博物馆观后感 篇4

上周五,学校组织了我们大二的社会课活动,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公园。其中让我感触最大的是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通过《古代中国》和《复兴之路》两个基本陈列,全面、艺术、形象地展示中华文明的历程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展示了真实的历史。

此次《复兴之路》总共分为五部分,以时间为顺序,通过大量的图片、史实、雕塑、多**等多种方式全面的展示了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风风雨雨。在参观旧中国鸦片战争时,心情无比沉重,一组《苦难的中国人民》雕塑深深的震撼了我,老人拄着拐杖,妇女挑着竹篮,竹篮中还坐着一个小孩,每个人的眼神充满了无奈和痛苦。这组雕塑是当时中国人民的一个缩影。

当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们为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找到了新的道路。这是全中国人民的希望。从此,中国人民有了奋斗的方向。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辈为了中国人民的事业,无论当时的生活多么艰苦,前赴后继。1949年,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人民从此起立,无数先辈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奋斗。此时此刻,这在这片热土上成为现实。自此中国人民走上了国家复兴的伟大之路。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国内贫困状况和帝国主义封锁围城的国际事实来看,中国人民不怕权力,始终坚持自主发展与和平共处。经过自建国以来的发展。中国人民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走得更加从容。

这次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再次让我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和平的伟大民族。中华文明为人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富民强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不懈追求。

博物馆观后感 篇5

2009年5月3日,我参观了江西省博物馆。来江西快四年了,一直没有机会来这里,今天带着了却一桩心事的心情游览了这里,这趟参观使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江西省的文化及历史,更加加深了我对这片红色土地的情怀。

江西省博物馆是中国省级历史类博物馆。位于南昌市人民广场南侧。1953年筹建,1961年7月1日正式开馆。

当时,它是一个有地方记录的综合性博物馆。1971年成为专门从事历史文物考古发掘、收藏和研究的专业博物馆,1978年10月更名为江西历史博物馆。1980年8月,省历史博物馆和省革命博物馆和并为江西省博物馆。

该馆藏品 3.4万余件。基本陈列有《江西古代文明史陈列》、《江西革命文物陈列》和《江西古代陶瓷陈列》。

展品以江西各地出土的历代陶瓷器数量最多,如商周时期的印纹陶器、六朝的青瓷器、宋代的影青瓷器、元代的青花釉里红瓷器以及明清时期的粉彩、五彩、斗彩瓷器等。洪州窑、吉州窑、景德镇窑等名窑的产品更具特色。除陶瓷器外,还有一大批金银器、青铜器、玉石器和古字画等藏品。

展品中还有五四运动时期出版的《新江西》、《红灯周刊》(赵醒侬主编),以及苏区石印本《共产党宣言》、黄公略、滕代远赠送给地方干部的铜墨盒、 万太县曾招秀送丈夫当红军的奖牌、 铸有“打倒帝国主义” 字样的地雷、印有“红军胜利万岁”字样及镰刀、斧头、红军行军图案的青花瓷碗、解放军横渡长江时使用过的航标灯等。

该馆还曾举办《井冈山革命斗争展览》、《贵溪崖墓考古展览》、《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览》、《明清书画展览》。《历代艺术陶瓷展览》曾赴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展出。《江西古代文物展》曾赴日本展出。

该馆编有刊物《江西革命文物》。

江西省博物馆新中国成立初,江西省委、省政府对博物馆事业极为重视,决定在原省科学馆的基础上,筹建江西省博物馆。1953年3月,江西省博物馆筹备处成立,1957年7月,在南昌市八一广场南端建陈列馆。1961年7月1日,江西省博物馆正式开馆。

1978年,江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更名为江西革命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更名为江西历史博物馆。1981年两馆合并,仍称江西省博物馆。50年来,江西省博物馆经过先驱者和几代人的努力,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1999年10月1日,建国以来投资最大的文化基础设施江西省博物馆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标志着江西省博物馆以新的姿态进入新世纪。

新馆坐落在南昌市赣江、抚河环抱的新洲上,东临抚河,南接中山桥,西面赣江,北依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环境优美;占地6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3万平方米;将历史、自然、革命三个博物馆合在一起,组成一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博物馆主体建筑由明代景德镇御窑窑出土的三管白瓷组成。历史博物馆、革命博物馆、自然博物馆融为一体,巧妙地将古代陶瓷艺术与现代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它庄严、典雅、独特。馆内中心广场矗立大型青铜雕塑《时空》,由3根仿商代青铜器上的扉棱提梁、仿国宝级文物商代立鹿四足青铜甗和伏鸟双尾虎以及火炬4个部分组成,寓意灿烂文明,源远流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生命起源

通过详细的文字、图片和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标本,揭示了生命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在化石标本中,不仅有铲齿象、犀牛唇、鹿头等珍稀古哺乳动物,而且还有大量形态奇特的无脊椎动物。其中一条身长2.

2米,形态完整,不可多得的鱼龙化石。

赣域风貌

用文字、图表、照片、沙盘、实物等,介绍江西省的地形、风景名胜、自然资源以及江西杰出的自然科学家,以示江西“人杰地灵”。

恐龙世界采用整体生态展示模式,再现中生代密集的植物景观、瀑布、火山喷发等场景,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模拟恐龙的咆哮与对话、食肉龙与草食龙的搏斗等作为西龙产卵,翼龙滑翔,蛇颈龙游动的场景。

昆虫王国

本文介绍了江西省昆虫、昆虫食品、蝴蝶画和昆虫资源的概况,重点展示了江西乃至国外的蝴蝶标本,其中有些是稀有的。

海洋生物

陈列了近千件海洋生物标本,如珊瑚、贝、乌贼、虾、蟹、海马、鲨鱼、中华鲟、鳄鱼、龟、海豚等。形态奇特,色彩斑斓。

地矿之光

展示了江西的地矿资源,突出介绍了江西地矿中的“六朵金花”以及一些重要的非金属矿产。同时还展出了一些精美的观赏石,如玉石、玛瑙、红宝石、菊花石等

通过这次参观开阔了我的视野,了解了更多的知识。相信我以后会更多的游览类似于博物馆的有教育意义的场馆。

班级:06测绘

姓名:刘鹏

学好:***

博物馆观后感 篇6

博物馆的陈列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观众的需求为第一的思想。陈列展览要有一个准确“定位”。

观众和收藏、陈列一样,是博物馆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很难想象没有观众博物馆是个什么样子。博物馆是为社会服务、为观众服务的。

这是博物馆的社会价值的一个主要方面。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保持对公众的持续吸引力,博物馆必须以调整内部管理结构和改革运行机制为基础。实现快速有效的展览创新。就要强化科研力量,加大科研开发投入,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路,就是借用社会力量办好博物馆。

对理论进行研究,只有准确地探明博物馆和现代社会关系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博物馆如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等这样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只有这样,博物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博物馆是社会主义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物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

它的基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收集保藏文物和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各种陈列展览,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组织陈列展览时,要明确主题思想和主题范围,因为主题的确定又在于能准确引导观众,要使它既能反映本馆藏品实际,又具有时代特征,做到陈列与环境,内容与形式,设计与制作,管理与服务的和谐统一。这样做的前提是要求博物馆管理者和从业人员了解社会,对观众的行为进行相关研究。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藏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它向人们展示科技进步是同文化遗产紧密相连的,它既要展示和传播当代的最新信息,又要展示和传播古老的传统文化遗产,要把这两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并反映在陈列展览中,让大多数观众能看懂并感受到。

如:首都博物馆的市政厅珍品,出土于海淀区小西天黑舍里墓。我认为就可以把当时考古的录象、**、资料用现代科技的手段展现给观众。

使观众不仅能了解斗彩瓷的艺术价值,还能了解和发现酒杯的传奇工艺,提高观众的兴趣。这样传达给观众的信息更加全面。这就要求对陈列的主题,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在陈列中,确定什么样的主题,选择哪些展品,运用怎样的解释性材料及采用何种展示方式等等。可在陈列展览的计划阶段,准备有关专题时,通过问卷和观众座谈等形式来了解社会、观众的需求,尽量将深奥的专业知识,组成通俗易懂观众能理解的陈列方案,使陈列做到形象准确生动,组合明了,反映时代,增加审美情趣,适应当前观众的文化素养和要求新、奇、乐的心理,来制定陈列内容和细节,使陈列方案变成符合陈列这个特殊教育形式的内容所采取的方法。展出后再通过观众对陈列展览主题理解的水平,提出修改意见,完善陈列展览中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方面,改进一些需要做的更合理的地方。

这样可以鼓励观众的参与意识,为展览结束后的评审提供参考。

此外,展览在保护和弘扬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要为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特色提供保障,彰现地方特色。首都博物馆毫无争议的要展示北京的历史。它的特点是具有北京的地方性、综合性。

北京不仅是今天的首都,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从周初“封召公于燕”,一直是座重要的城市,辽金元明清,直至今日,北京依然保持着政治文化中心的位置。要注意北京北部历史上多民族融合、统一、交流的特点,突出皇帝、都城、帝王风格的历史和地域文化。

表现出北京城独有的魅力。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二)

参观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新首都博物馆位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西侧,气势恢宏。进入后,按导游图逐一参观,不自觉地沉溺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草一印之中。

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了解从以下四个方面得到了提高:

一为博。京城早已为人所知,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

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

二为史。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

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三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

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

博物馆观后感 篇7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首都博物馆观后感一参观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新首都博物馆位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西侧,气势恢宏。进入后,按导游图逐一参观,不自觉地沉溺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草一印之中。

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博客。京城早已为人所知,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

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二为史。

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三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

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四为美。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心得体会 )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

栩栩如生的皮影戏和脸谱人物,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典雅的篆刻书法,以及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四射。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内的展品设置,到处处周到的服务,再到细心品味的参观者和天真、活泼、尽责的参观者,都展示了我们首都北京精神文明的美丽。首都博物馆给人的第二个印象是,这是我第一次来首博。可以说,首博给我带来了太多的震撼。

看到首博第一感觉就是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即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鲜明的现代感。这和我过去参观的军博大不相同。它的建筑风格与我参观的国家大剧院相似。它具有非常后现代的意义。一进博物馆,就有一个大厅,上面有明显显示展区分布的标志。

博物馆总共分为5层,分为东区西区。首先我来到的是“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厅”,这里陈列的是明清绘画作品。我可以说我是一个完全的绘画门外汉,但我也能感受到文人画家深邃、典雅、绿色、美丽的精神世界。

顺着二层的螺旋结构我来到了三层的“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以收藏或流传于北京的明、清时期的名家墨书精品为主线,展示北京书法艺术的特色。四层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四层还有“京剧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脸谱,戏服,听戏的茶楼,坐在小桌旁看着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戏剧,能真实亲切感受到当时来茶楼休闲的人,那种自在享受的心情。

四层还有我最关注的也是看的最仔细的“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它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以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北京地区重要遗址、墓葬、窑藏出土文物为主。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个历史时期出土和传世的精美瓷器产品,反映了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各个阶段的发展轨迹,体现了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是中国的瑰宝。这里有太多让我吃惊,甚至是让我震撼的作品。

我以前只在书中见过很多,但没想到这次能看到,这让我很兴奋。有一种工艺是绝对精细的,那就是景德镇窑青花釉戏舞台人像枕。这个瓷枕被雕刻成舞台形状,舞台上滚动着珠帘。许多演员正在表演一部反映元代戏剧流行社会风尚的戏剧。瓷枕雕刻精美,融建筑、舞台、瓷雕艺术于一体,展现了元代戏剧艺术的面貌和景德镇窑工精湛的制瓷工艺。

瓷枕上的人物和舞台也雕刻的如此精美。而且它的舞台梁、柱、栏杆都很薄,一碰就碎。不知道怎么会保存到现在还这么完整。

真是让我激动感慨万分!陶瓷展厅里的许多展品对我来说太令人眼花缭乱了。不幸的是,我的记忆有限,所以我不能在这里一一列出。真希望还有机会,让我看的更仔细一些。

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四层,来到了五层。五层是“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本次展览从展示北京玉文化的角度,反映了北京玉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色。

我非常喜欢青玉和白玉。它看起来很纯净。其中有些是晶莹剔透的,让人喜欢。五层还有“老北京民俗展”,在这个展厅随处可见用小泥人模仿当时婚庆热闹喜庆的场面,透露出当时纯朴的民风民情。除此之外,还有剪纸展、风筝展、北京小吃展和服装展。

时间就这么匆匆过去了,没有办法,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首博。真想让我的家人也来看看,绝对不枉此行。留给我的是太多的惊喜,太多的震惊,我仍然很兴奋。

博物馆观后感 篇8

北京的博物馆去了不少,写过的随记也不少。这种随记如果叫做观后感未免有些俗气,它只不过是记录自己参观心得的随笔罢了。北京这么大,有这么多博物馆。也许这是一个老北京,你不能停止访问。

然而,作为出身于铁路之家的我,铁道博物馆是一好的选择。

这是一座欧式建筑,据说是原北京铁路正阳门东站(从大门上方的文字可以看出)。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幅有关中国铁路发展的壁画。我想这三幅壁画可能是博物馆要介绍的。

中国铁路最早可追溯到清朝。1865年,英国人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单程铁路。他们试图建造一列小火车。这纯粹是一个展览,试图让中国人接受。然而,根据展厅里的油画,当人们看到火车时,都惊慌失措,尴尬不已,仿佛以为那是一个怪物。

后来,清政府赎回并拆掉了这条铁路。

这是中国铁路的起始。随着几场战争的结束,外国列强被迫撬开中国市场的大门,修建铁路。当人们逐渐意识到铁路的便利性时,他们逐渐接受了它。

后来,经过一群工程师的努力,在没有任何援助的情况下,1909年10月,中国建成了第一条“国产”客运专线——京张铁路。你不得不感慨詹天佑的智慧,因为“之”字形路线完美地解决了当时没有大功率机车的难题。

为了孙中山先生规划的16万公里的中国最终铁路总长的“理想”,中国开始了大规模铁路的自主设计和建造。在地下一层,我看到了整个博物馆最大的沙盘——青藏铁路沙盘。青藏铁路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814公里已于1984年建成通车,无需赘述。

我记得小时候,父亲经常出差去高原,参加从格尔木到拉萨长达1142公里的青藏铁路建设。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父亲每次从工地给我打电话时都气喘吁吁。后来才知道,高海拔地区又冷又缺氧,老百姓的生活是个问题,更别说铁路建设了。到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之时,我并没有多么激动,但是那天在博物馆,看到巨大的沙盘,想象着工程师和工人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去铺铁路,我心脏跳得很快。

我不仅为我的父亲感到骄傲,也为中国的铁路工业感到骄傲。

我不记得父亲参加过多少次铁路,但印象最深的是,除了青藏铁路,还有京沪高铁客运专线。那时我初到北京,高铁才是刚刚开始发展。当我听说修建时速350公里的铁路时,我完全不知道。我只是觉得很快。

这条全世界最高水平的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伴随着我,目睹着我从一米四长到一米七五的全过程。我一生中最遗憾的一件事是,在京沪高铁通车的那天,我没有上第一班火车,因为考试临近。但我并不伤心,因为当爸爸妈妈回来将北京开往上海的g1次高铁的车票给我时,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温家宝总理当天也在列车上,随后他对这一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今天,中国铁路工业走在世界前列。从最早的蒸汽机车,到跑出了全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486.1公里每小时的crh380a高速动车,中国铁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鸟枪”换“大炮”。

法国“v150”号子弹头列车在2007年4月3日创下轨道列车行驶速度世界纪录,瞬间时速达到574.8公里每小时。听我父亲说,中国现在已经造了一台大功率机车,在不久的将来,它的速度将达到每小时600公里。

他说:“在中国人眼里,法国人的那个纪录都不叫事儿,破它只是时间问题。”他说这话的时候,我看到他眼中的自信,这是作为一名中国铁路人发自内心的骄傲与自豪!

博物馆观后感 篇9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和妹妹来到期盼已久的地质博物馆参观。

走进博物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达数十米高的汝阳黄河巨龙母子龙的仿真造型,他们好像在欢迎我们似的。

博物馆大厅里,摆放着各种精美绝伦的矿物质和晶体。透亮的方解石像珊瑚一样美丽极了。红的像血一样的鸡血石,是要不是亲眼所见,我可真不敢相信有这么红的石头,这种红色太纯净了!

我最喜欢的恐龙展厅里陈列着栩栩如生的恐龙模型和化石。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黄河巨龙的化石骨架,它有十米多高,清晰的骨骼,锋利的牙齿,让人看了不寒而栗。这里还展出了出自河南的世界上最大的一窝恐龙化石和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化石。窃蛋龙大约和语文课本差不多大,我不禁想,蛋那么一小点儿,会不会被其他大型恐龙踩成肉饼?

馆外,最吸引人的是各种各样的大矿石,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走近一看,是一块儿金矿石,里面黄腾腾的小颗粒就是金子。紫水晶更奇特,不切开和石头没两样。切开以后,就是丑小鸭变白天鹅,星光灿烂,美丽无比。

通过这次参观,我增长了许多见识。走出大门,给博物馆摆了摆手,开心的回家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2024博物馆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3-12-14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优秀的作品,它们能够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当我们观赏完一部作品后,如果能够记录下自己的观后感,那么我们可以更好地回顾当时的情感体验。写观后感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梳理自己的思路和观点的有效方式。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名的观后感呢?我们的编辑团队一直以您的需求为最大关...

  • w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4-03-07

    我刚刚看了一篇关于“首都博物馆观后感”的文章作者的思路很清晰,您有坚持写作品名的观后感的习惯吗?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观后感是一种富有感性又富有理性的深度认识,想要撰写出优秀的观后感,必须先看懂原作,如果我的分享能够帮助到你解决一些问题和难题那就太好了!...

  • w
    2024军事博物馆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4-02-20

    当我们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在观看的同时往往会因为一些优秀的作品产生一些想法。多写观后感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和共情能力。写一篇关于作品名的观后感时,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切入,来完成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观后感。首先,我们可以从情节方面入手。描述影视作品的情节发展,包括主要的转折点、高潮和结局。可以重点强调...

  • w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3-12-13

    下面由好工具范文网编辑给大家来分享“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希望这些参考资料能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祝你一切顺利。优秀的电影可以在我们内心深处引起感情共鸣,在欣赏作品时常常会得到深刻的反思和感悟。为了将电影的美好和自己的感受珍藏于心,我们应该写一篇观后感,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自己。...

  • w
    博物馆观后感格式范文精选6篇

    发布时间:2023-10-26

    编辑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关于“博物馆观后感格式范文”的内容。当我们在闲暇之余观看电影的时候,观看作品时总会涌现非常多的想法。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写一篇观后感,同样也能更好地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我们会逐步扩充该领域的知识面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

  • w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系列17篇)

    发布时间:2024-04-28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写17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博物馆观后感800字,欢迎大家分享。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 篇1  放暑假了,我和同学熊心凌、麦蔚旻、冯潞一起去参观广东博物馆。  那天,阳光明媚、艳阳高照,看着沿途盛开着...

  • w
    历史博物馆观后感(收藏8篇)

    发布时间:2024-03-21

    看电影是情节和思维互动的过程,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网络上,很多都在谈论的,观看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观后感不仅可以记录我们的心得,而且可以增强我们的共情能力。你掌握了写作品名观后感的重要技巧吗?今天好工具范文网整理了“历史博物馆观后感”,希望这些想法可以启发您的创造力!...

  • w
    博物馆日记

    发布时间:2023-05-15

    在读书过程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周记,写周记是锻炼自己思维能力情感管理能力的途径,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周记模板呢?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建议您阅读一下“博物馆日记”,欢迎阅读并参考!...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