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收藏8篇)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3-11-29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收藏8篇)

2023-11-29 21:58:01

【#实用文#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收藏8篇)#】精挑细选了一篇网络上极佳的“铁人纪念馆观后感”文章与大家分享,特别感谢您选择了我们的网页,请别忘了将其加入收藏夹。好电影观赏后,精彩的情节会在脑海中反复回味,同时也会积累一些心得感悟。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写一篇真实、简洁的观后感了。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篇1)

今天下午,我参观了铁人纪念馆。

一进入宽敞的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大雕塑。那是当年参加石油会战的人们,那是技术人员和工人阶级代表一同前进的景象,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就是铁人--王进喜爷爷.旁边还有铁人当年说过的两名话,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正是这两句话,激励了当年那些会战的工人努力工作,都有了今天的大油田,才有了大庆今日的发展!

进入第一个展厅,这里描述了少年王进喜的经历:四岁带着眼盲的父亲四处讨饭,十岁去给地主放牛,十五岁被抓到玉门油矿当童工,后来中国共产党解放了全中国,他终于被解救了出来,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石油工人.

在第二个展厅里,生动地展示了他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再现了铁人曾经住过的干打垒、再现了铁人怎样和工人们一起人拉肩扛运钻机、再现了铁人和群众一起用脸盆传递雪水打油井......铁人的事迹数不胜数.

第三个展厅是他得到的荣誉,讲述了他是怎样一直努力工作一直到生病去逝.毛主席、周总理、还有邓小平爷爷都接见过铁人.还有一段铁人在发生井喷事故的危险关头,奋不顾身地跳下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排除故障的珍贵影相.

还有第四个展厅里装满了怀念与忧伤.好多当年和铁人一起工作过的人都十分怀念他,才能说出他当年的感人事迹.

走出纪念馆后,我黯然神伤,原来王进喜爷爷真的少活了二十年,铁人四十七岁就逝世了,为了中国的石油工业,为了中国的人民,为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篇2)

紧张的石油检验培训终于迎来难得的休息日,更让人兴奋的是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大庆参观铁人纪念馆,早就听说:在大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苦难也不怕。铁人不就是大庆工人的凯模吗?一种崇拜感由然而生,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坐着飞快的客车抵达目的地。

一下客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造型别致、气势雄伟的雕像,那正是投身工作废寝忘食、遇到困难永不退缩的铁人王进喜。他的后面是那象征着王进喜47岁的47个台阶,我走过去,一步、两步、三步……我终于寻找到了铁人精神的历史渊源,沿着四十七级台阶,怀着崇敬之情走进了纪念馆。

到了馆内,犹如走进了一座神圣的殿堂,首先是一个硕大的屏风,上面刻的是王进喜带领工人们奋斗的场面,对面是王进喜和其他同志大步向前迈进的雕像。进入展区,讲解员详细动情地讲述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时代之中,看着那一幅幅生动的相片和宝贵的影像资料,我深刻的感受着当时艰苦工作环境。

“盆端桶提”保开钻的复原场景前,我被工人们在冰天雪地中,战天斗地,不畏严寒、不畏困难,保证开钻的场景所深深吸引。会战之初,广大妇女同志也参加到了战斗中来,那种势气无不让在场的人动容,面对国家的需要,铁人发出了铿锵誓言:“宁可少活__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面对种种困难,铁人王进喜立场坚定:“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种精神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力量,推动了会战的进程,推动了大庆的发展,当我看见相片上他们打出第一眼油井,脸上流露灿烂的笑容那开心的样子时,我的嘴角也流露出一丝笑意,虽然已经不是一个时代,但是仿佛我就在他们身边。

随着讲解员来到了铁人生活和居住的房间,看见那简陋的陈设,心理感觉有些酸楚!在随后看到的铁人王进喜跳入泥浆池的纪实短片时,在场的人都被铁人的大无畏精神深深震撼了,大家神情凝重,纷纷感慨道:“铁人一生心里只装着祖国的石油事业,唯独没有他自己,真是了不起!要是所有人都能向铁人一样,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祖国会更加强大!”

在铁人的手记前,看着铁人工整的字迹,让我想到在那种物质极其匮乏的条件下,铁人还能时刻不忘记学习,这种精神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再向里走,我看到了一辆摩托车,那是王进喜生前一直陪伴他立下汗马功劳的摩托车,据讲解员说:那时王进喜的住处离工作的地方很远,每天都要走二十多里路就是靠这辆摩托车在工地奔波,每天起的早,睡的很晚,永不知疲倦。我摸了摸它,此刻我的感触还在蔓延,已不能用言语表达……

通过这次的参观让我体会到了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踩着历史的足迹,前人的肩膀,工作生活在现代化的工作环境中,是这些前辈为我们创造了这一切,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继往开来为我们的石油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心力,通过这次参观让我更加体会到了一个人的责任感,铁人精神值得我们世代传承,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铁人为楷模,学习他自我学习自我钻研的精神,学习他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想办法努力完成坚决不退缩的大无畏精神。铁人精神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需要,人民的愿望,是我们必须承担起的神圣使命!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篇3)

记得在我小时候常和家里人去铁人广场,休闲玩耍,在铁人广场上有一座雕像,自己老在雕像前学着雕像的样子做。那时候觉得这只是一座普通的`雕塑,还好奇的问妈妈这是谁呀?妈妈告诉我,这是铁人王进喜爷爷,是石油会战的大英雄。

现在我长大了,知道了些关于铁人的事迹,觉得这雕塑不是普通的雕塑了,而是带有灵魂的。王进喜爷爷雕像眺望的地方出现了一座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我有幸参观到了,那不只是一个人的纪念馆,而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进入铁人纪念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灰色的铁人纪念馆,旁边是绿油油的草地,充满生机。我的右侧是一个小型雕像叫作北京红,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拾阶而上,这石阶可有大秘密,一共有47个石阶,代表了铁人和他的战友们奋斗了47年终于把中国贫油的帽子扔进了太平洋。进了序厅,宏伟的石油魂展现在面前展现了52个人物,这可是我一个一个数的。他们面带微笑,喜悦和兴奋。在会战的硝烟中走出来的,抖落历史的尘埃,迈着坚定、刚毅、自信的步伐。

向左转,就进入了一个展区。我看见了这样一个牌子,上面写道:王进喜6岁拉着盲人父亲去讨饭,9岁同父亲出劳役,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在油矿当童工。王进喜就是在这艰苦的环境下生存的。走进展区,与铁人的物品近距离接触,馆里静静地,觉的那些文物有轻微的呼吸声。有王进喜的雕像,还有马灯,摩托车等。

再仔细看这些文物,每一个纹痕都是那个时代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马灯上一块块胶布已经泛黄,但抹不去铁人勤俭的痕迹。那时铁人必须要勤俭,因为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就是铁人精神,大庆的铁人精神!是物品都要腐烂的,但是铁人精神永不腐烂,它会千年百年的在大庆传承下去!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篇4)

10月10日消防支队团委的组织下,我们参观了铁人纪念馆。我们到达铁人纪念馆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八个镏金大字。抬眼望去,铁人纪念馆沐浴着朝阳的霞光,巍然屹立在这片肥美的土地之上,门前是高高四十七级台阶,它代表着铁人四十七年艰辛的人生历程;整个纪念馆雄伟壮观,气势逼人,犹如一座巨大的丰碑在向人们昭示着无私无畏的铁人精神。

随着解说员声情并茂的解说,我们踏着铁人的足迹开始了意义深刻的参观。进入纪念馆的正门,铁人队伍向我们迎面走来,这是一组铁人带领的石油工人队伍所组成的雕塑,他们形成了排山倒海之势,组成了技压群雄的铁人队伍,他们是祖国石油战线上的一堵铜墙铁壁,是一面面不倒的红旗!深入展馆,我们看到了铁人王进喜同志艰辛的童年生活。王进喜同志的父亲双目失明,年幼的他早早地担起了沉重的家庭重担,六岁赶车百里送羊毛,十岁给地主放牛如此的艰辛,让王进喜同志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壮丽人生,不畏艰险、排除万难的英雄形象,更加熠熠生辉。六十年代初,铁人从甘肃玉门千里迢迢来到这个不毛之地,支援祖国石油建设。许下了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肝胆誓言,在当时恶劣的条件下,天当房,地当床,用人拉肩扛的手段,搬运钻井设备;用盆端桶提的方法取得油井开钻所需要要的水资源;寒冬腊月为了压制井喷而毫不犹豫得跳进水泥浆中充当搅拌机。他就是用这种铁一样的身体和意志,让中国把贫油的帽子丢进了太平洋;他带领一群铁一样的队伍建成了年产5000万吨的大油田,他书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辉煌篇章!参观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铁人那种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因为小的时候家里穷,没有过上学念书的经历,他就利用工作闲暇时间学习认字,他用自己的语言写日记,一步一步地提高。他在日记本中这样写道:我学会一个字,就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岭去见!多么朴实的语言,表达出自己一生的追求!正是这种执著的追求,才能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创业精神;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才能有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的勇气。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篇5)

我很小就知道大庆有个铁人,但那时不太明白,是一个铁做的人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了铁人是谁,怎么回事了。

今天,我要好好去看看铁人的那个时代。铁人纪念馆的门口有一座雕像,那就是铁人王进喜。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了铁人。1959年,一列破旧的火车把王进喜和他的1205钻井队从甘肃玉门油田拉到了大庆。作为石油大会战的主力军,王进喜和他的队伍肩负着让新中国甩掉贫油帽子的希望。这只除却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几乎一无所有的队伍在队长王进喜的带领下,苦干5天5夜,大庆第一口油井终于开钻。在打第二口井时,发生了井喷。为了制服井喷,王进喜顾不上腿伤,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井喷制服了,可他的伤腿已血肉模糊,泥浆把他的手脚烧起了大泡。王进喜和1205队工人们的英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附近的乡亲们。房东赵大娘看到王队长累不垮、压不倒,没白天没黑夜地干,就对住在他家的工人说:大娘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这么拼命的人,你们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从此,王铁人的名号就叫开了。

在纪念馆我看到了那个年代的很多照片和实物,当年的艰苦环境:一望无际的草原,人烟稀少;干打垒的房子,房子中的生活用品及其简陋;带大竖道的棉袄;狗皮帽子;沾满泥浆的衣服和裤子;那个时代铁人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老式的摩托车。照片中有人拉肩扛的工作场景,真是震撼啊,那么大、那么重的钻井工具竟然是使用人力装上去的。天寒地冻的情况下王进喜和工人在暴风雪中辛勤工作的场景;王进喜和工人们在施工现场研究问题的场景;开生产会议的场景;国家领导人接见铁人王进喜的场景。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篇6)

我很小就明白大庆有个“铁人”,但那时不太明白,是一个铁做的人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明白了“铁人”是谁,怎样回事了。

今日,我要好好去看看铁人的那个时代。铁人纪念馆的门口有一座雕像,那就是铁人王进喜。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了铁人。1959年,一列破旧的火车把王进喜和他的1205钻井队从甘肃玉门油田拉到了大庆。作为石油大会战的主力军,王进喜和他的队伍肩负着让新中国甩掉贫油帽子的期望。这只除却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几乎一无所有的队伍在队长王进喜的带领下,苦干5天5夜,大庆第一口油井最终开钻。在打第二口井时,发生了井喷。

为了制服井喷,王进喜顾不上腿伤,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井喷制服了,可他的伤腿已血肉模糊,泥浆把他的手脚烧起了大泡。王进喜和1205队工人们的英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附近的乡亲们。房东赵大娘看到王队长累不垮、压不倒,没白天没黑夜地干,就对住在他家的工人说:“大娘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这么拼命的人,你们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从此,“王铁人”的名号就叫开了。

在纪念馆我看到了那个年代的很多照片和实物,当年的艰苦环境:一望无际的草原,人烟稀少;干打垒的房子,房子中的生活用品及其简陋;带大竖道的棉袄;狗皮帽子;沾满泥浆的衣服和裤子;那个时代铁人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老式的摩托车。照片中有人拉肩扛的工作场景,真是震撼啊,那么大、那么重的钻井工具竟然是使用人力装上去的。天寒地冻的情景下王进喜和工人在暴风雪中辛勤工作的场景;王进喜和工人们在施工现场研究问题的场景;开生产会议的场景;国家领导人接见铁人王进喜的场景。

导游还说,在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铁人精神一向是鼓舞石油职工战胜困难,勇往直前,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铁人精神是大庆油田的传家宝。“爱国创业我最认真,求实奉献我最根本!”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

主要包括:“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对工作精益求精,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等等。在大庆铁人精神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大庆人的共同梦想、信念和行为准则。

“铁人”不仅仅是一个先进人物的代表,更体现着一种精神。铁人精神”是一面旗帜,凝聚着工人阶级的朴素情感。“铁人精神”是一种力量,凸显了一种坚忍不拔创业的勇气。“铁人精神”是一种标志,凝缩着一个民族不畏困难的民族气概。

经过这次参观,我看到老一辈的艰苦创业的照片,我感到了震撼和激动。铁人精神激励着我,我为作为一名大庆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篇7)

进入铁人纪念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正中间是铁人纪念馆,旁边是绿油油草地和前头一面一个的雕像,铁人纪念馆旁边各有二座雕像。说了半天,还没说铁人是谁呢!告诉你吧,就是王进喜爷爷。铁人纪念馆的外面台阶也很有学问的,一共是47个灰颜色的台阶,王爷爷也活到了47岁,怎样样,有意思吧!在铁人纪念馆里进去一眼就看见了,王爷爷领着一帮战士们向前去。向左转,就进入了一个展区。我看见了这样一个牌子,上方写道:王进喜6岁拉着盲人父亲去讨饭,9岁同父亲出劳役,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在油矿当童工。

王进喜就是在这艰苦的环境下生存的。当我看完这张牌子后,我不禁联想到了此刻这完美的生活环境,就在这种环境下,却没有一个能像王爷爷这样的人。我想:我长大了争取也做王爷爷那样的人才,为祖国做贡献。他出生在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19xx10月8日出生的。他经常说:“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1970年11月15日病逝,18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正堂一室,那一年他才47岁。

铁人精神享誉中外,历史弥新,影响同愈深远。铁人的形象不仅仅铭刻在人们的脑海里,还有留在文学、摄影、美术、邮票、展览和影视作品的记忆中,持续深入形式各异的宣传。铁人精神绽放着光芒,她已成为建设企业文化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的思想瑰宝。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篇8)

进入暑期以来,各地中小学生、大学生、企事业单位青工等,或有组织,或自发地来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他们深受铁人等老一代石油工人热爱祖国、艰苦创业精神所鼓舞,纷纷表示发扬铁人精神,争做铁人的好后代。

7月26日,大庆石化公司组织180多名新入厂青工参观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他们对大庆石油会战的历史并不熟悉,问了许多关于石油会战方面的问题。他们渴望学习石油知识、了解会战历史的情绪在讲解员的耐心解答下得到了满足。参观结束后,纷纷表示必须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7月26日下午,十几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搭伴来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参观。学生们被丰富的展览资料深深的吸引了。当讲解员讲到铁人发出的誓言时,讲解员刚说出前两个字,孩子们就异口同声的接了下去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一个半小时。参观结束后,他们每人写一篇观后感,抒发对铁人爷爷的怀念。

7月28日,6岁便离开大庆,现就读于加拿大ThornLodgeP。S学校天才班的薛文博同学回到大庆,与家人、朋友一齐参观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在群雕石油魂前,薛文博同学用英文朗诵了一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对铁人的真情实感。一同前来的大庆外国语学校宋诗宁同学也朗诵了自己创作的散文诗:《英雄啊大庆》。参观后,薛文博同学表示,作为铁人的后代、作为一名大庆人是无比骄傲和光荣的。无论走多远,我都不会忘记祖国和家乡,走到哪里就要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带到哪里。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4-03-20

    今天早晨,我迫不急待地吃完早餐,马上和妈妈、姥姥就去了铁人纪念馆参观,天空灿烂的阳光抚摸着我们的脸。进入铁人纪念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正中间是铁人纪念馆,旁边是绿油油草地和前头一面一个的雕像,铁人纪念馆旁边各有二座雕像。说了半天,还没说铁人是谁呢!告诉你吧,就是王进喜爷爷。铁人纪念馆的外面台阶也很有学...

  • w
    纪念馆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3-11-05

    为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意识、自律意识,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山东省地矿局纪委组织了局机关各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到孔繁森纪念馆参观学习。虽然与孔繁森有着多年的交往,但作为一名从事纪检工作的领导干部,再次来到孔繁森纪念馆,专程学习他的先进事迹,所受的触动和教育更加深刻,对孔繁森精神...

  • w
    战役纪念馆观后感收藏10篇

    发布时间:2024-04-13

    积累新体验时,心得体会是记录和总结的好方式,有助于分析问题原因并找出解决方法。那么,如何写出引人入胜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参观红色纪念馆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启发。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篇1  近日,重点实验室党支部、团支部为了更好地践行“两学一做”,向革命先烈学习,组织室内青年员工参观...

  • w
    烈士纪念馆观后感17篇

    发布时间:2024-04-13

      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总结思考是必不可少的。观后感是关键,不容忽视。在撰写观后感之前,查阅一些范文是明智之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革命烈士纪念馆观后感,供大家参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烈士纪念馆观后感 篇1  今天是激动的一天,重要的一天,正因为今天我们要去烈士陵园,原本微不足道的日子,才变得如此重...

  • w
    参观纪念馆观后感合集10篇

    发布时间:2024-01-13

    如何才能够写出优秀的作品观后感呢?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核心思想。如果您想了解关于“参观纪念馆观后感”的观后感,好工具范文网编辑可以帮您解答,同时也希望您能多关注我们网站的最新动态,以便及时了解市场变化!...

  • w
    革命烈士纪念馆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3-11-27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对电影有着特别的喜爱,因为一部优秀的作品能够唤起我们的思考。观赏完电影后的感受就是我们所称之为"观后感"。在写观后感时,要注意要有清晰的结构层次,重点要放在表达个人的情感上。如果你想了解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观后感,接下来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为您整理了“革命烈士纪念馆观后感”,希望能够引起...

  • w
    参观纪念馆观后感(分享4篇)

    发布时间:2023-10-15

    观看的过程总能带给我们独特的感受。观后感可以唤起我们对作品的热情和兴趣。在写观后感时,不需要详细描述原作品的内容,而是可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思考。以下是好工具范文网编辑为您编辑的关于“参观纪念馆观后感”的观后感,希望您能喜欢并感受到纯粹的创造力和美感!...

  • w
    2024革命纪念馆观后感9篇

    发布时间:2024-03-02

    我们精选出来的“革命纪念馆观后感”是在众多文章中最为出色的,您对于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有什么见解呢?在观影过后,我们会不禁回忆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脑海中会浮现许多有趣的个人想法。观后感应该避免用情感色彩过多的修辞手法,分享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快和你的朋友分享此信息吧!...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