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熟练地掌握二次函数的最值及其求法。
重 点
二次函数的的最值及其求法。
难 点
二次函数的最值及其求法。
一、引入
二次函数的最值:
二、例题分析:
例1:求二次函数 的最大值以及取得最大值时 的值。
变题1:⑴、 ⑵、 ⑶、
变题2:求函数 ( )的最大值。
变题3:求函数 ( )的最大值。
例2:已知 ( )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2,求 的取值范围。
例3:若 , 是二次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求 的最小值。
三、随堂练习:
1、若函数 在 上有最小值 ,最大值2,若 ,
则 =________, =________。
2、已知 , 是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实数根,则 的最小值是( )
A、0 B、1 C、-1 D、2
3、求函数 在区间 上的最大值。
四、回顾小结
本节课了以下内容:
1、二次函数的的最值及其求法。
课后作业
班级:( )班 姓名__________
一、基础题:
1、函数 ( )
A、有最大值6 B、有最小值6 C、有最大值10 D、有最大值2
2、函数 的最大值是4,且当 =2时, =5,则 =______, =_______。
二、提高题:
3、试求关于 的函数 在 上的最大值 ,高三。
4、已知函数 当 时,取最大值为2,求实数 的值。
5、已知 是方程 的两实根,求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题:
6、已知函数 , ,其中 ,求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并求出函数取最大值和最小值时所对应的自变量 的值。
一、教材分析:
《34.4二次函数的应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冀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十四章第四节,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及性质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教材通过小球飞行这样的实际情境,创设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对应了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有两个相等实根、没有实根的三种情况。这样,学生结合问题实际意义就能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有很好的体会;从而得出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这也突出了课标的要求:注重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本节教学时间安排1课时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抛物线交x轴的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
3.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数学思考: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2.经历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的过程,获得用图象法求方程近似根的体验.
3.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解决问题: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通过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进一步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关系,提高估算能力。
情感态度:
1.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让学生亲自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通过学生共同观察和讨论,培养大家的合作交流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教学难点:
1.探索方程与函数之间关系的过程。
2.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启发引导 合作交流
五:教具、学具:课件
六、教学过程:
[活动1] 检查预习 引出课题
预习作业:
1.解方程:(1)x2+x-2=0; (2) x2-6x+9=0; (3) x2-x+1=0; (4) x2-2x-2=0.
2. 回顾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利用函数的图象求方程3x-4=0的解.
师生行为:教师展示预习作业的内容,指名回答,师生共同回顾旧知,教师做出适当总结和评价。
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结论准确性,能否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2题的格式要规范。
设计意图:这两道预习题目是对旧知识的回顾,为本课的教学起到铺垫的作用,1题中的三个方程是课本中观察栏目中的三个函数式的变式,这三个方程把二次方程的根的三种情况体现出来,让学生回顾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2题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的问题,这题的设计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熟悉的知识类比探究本课新知识。
[活动2]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问题
1. 课本P94 问题.
2. 结合图形指出,为什么有两个时间球的高度是15m或0m?为什么只在一个时间球的高度是20m?
3. 结合预习题1,完成课本P94 观察中的题目。
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1,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师可适当引导,对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格式进行梳理和规范;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问题3是由学生分组探究的,这个问题的探究稍有难度,活动中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正确结论。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x轴交点的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有什么关系?
教师重点关注:
1.学生能否把实际问题准确地转化为数学问题;
2.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否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3.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能否经历独立思考、认真倾听、获得信息、梳理归纳的过程,使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准确。
设计意图:由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入手给学生创设熟悉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体会二次函数与实际问题的关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交流,探求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积累学习经验。
[活动3] 例题学习 巩固提高
问题
例 利用函数图象求方程x2-2x-2=0的实数根(精确到0.1).
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预习题2独立完成,师生互相订正。
教师关注:(1)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格式是否规范;(2)学生所画图象是否准确,估算方法是否得当。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题2的铺垫,同学们已经从旧知识中寻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很容易明确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既降低难点且突出重点。
[活动4] 练习反馈 巩固新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利用描点法正确作出函数y=ax2+b的图象。
2、让学生经历二次函数y=ax2+b性质探究的过程,理解二次函数y=ax2+b的性质及它与函数y=ax2的关系。
教学重点: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b的图象,理解二次函数y=ax2+b的性质,理解函数y=ax2+b与函数y=ax2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二次函数y=ax2+b的性质,理解抛物线y=ax2+b与抛物线y=ax2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具有哪些性质?
2.猜想二次函数y=2x2+1的图象与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是否相同?
二、学习新知
1、问题1:画出函数y=2x2和函数y=2x2+1的图象,并加以比较
问题2,你能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2x2与y=2x2+1的图象吗?
同学试一试,教师点评。
问题3:当自变量x取同一数值时,这两个函数的函数值(既y)之间有什么关系?反映在图象上,相应的两个点之间的位置又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观察两个函数图象,说出函数y=2x2+1与y=2x2的图象开口方向、对称轴相同,顶点坐标,函数y=2x2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0,0),而函数y=2x2+1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0,1)。
师:你能由函数y=2x2的性质,得到函数y=2x2+1的一些性质吗?
小组相互说说(一人记录,其余组员补充)
2、小组汇报:分组讨论这个函数的性质并归纳:当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函数取得最小值,最小值y=1。
3、做一做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2x2-2与函数y=2x2的图象,再作比较,说说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三、小结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ax2+k的图象与函数y=ax2的图象具有什么关系? 2.你能说出函数y=ax2+k具有哪些性质?
四、作业: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 (1)y=-2x2与y=-2x2-2;的图像
五:板书
二次函数复习课件
引言:二次函数是我们在高中数学中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函数,它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将结合实际问题和图表具体生动的介绍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解题方法,以期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二次函数的知识。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性质(300字)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二次函数是一种形如f(x) = ax^2 + bx + c的函数,其中a、b、c为实数,且a ≠ 0。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开口方向由a的正负决定,开口向上表示a > 0,开口向下表示a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对于二次函数f(x) = ax^2 + bx + c,其顶点坐标为(-b/2a, f(-b/2a))。顶点是二次函数的图像的最低点或最高点,它对于解析式中的系数a, b, c起到调整图像位置的作用。
第二部分:二次函数的图像和变化(300字)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通过图表具体展示二次函数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首先,我们考虑一种特殊情况,即当a > 0时,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当a逐渐增大时,抛物线越来越瘦长,顶点越来越靠近y轴。相反,当a逐渐减小时,抛物线越来越扁平,顶点越来越远离y轴。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当a
通过观察这些图像,我们可以发现二次函数的a的值对于图像的形状和顶点位置有着明显的影响。
第三部分:二次函数的解题方法(400字)
在实际问题中,经常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并解决问题。这里,我们将介绍两种常见的解题方法。
首先,对于一些已知二次函数图像的情况,我们可以利用图像来解决问题。例如,求二次函数的最值和零点。最值对应于图像的顶点点,可以直接读取,而零点对应于函数与x轴相交的点,可以通过观察图像得到。
其次,对于一些特定问题,我们可以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解析式来建立方程,从而解决问题。例如,在一些最优化问题中,需要求解使得二次函数取得最值的条件。我们可以通过解方程来找到使函数取最值的自变量值,并进而求得最值。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例如配方法和因式分解法等。这些方法在实际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读者可以根据具体问题选择相应的解题方法。
结语:通过本篇文章的阅读,我们对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解题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希望读者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能够分析和表示变量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解决用二次函数所表示的问题。
2、用三种方式表示变量间二次函数关系,从不同侧面对函数性质进行研究。
3、通过解决用二次函数所表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学习重点:
能够分析和表示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解决用二次函数所表示的问题。
能够根据二次函数的不同表示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对函数性质进行研究。
学习难点:
能够分析和表示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解决用二次函数所表示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即表格、表达式、图象法,我们都不陌生,比如在商店的广告牌上这样写着:一种豆子的售价与购买数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x(千克) 0 0。5 1 1。5 2 2。5 3
y(元) 0 1 2 3 4 5 6
这是售货员为了便于计价,常常制作这种表示售价与数量关系的表,即用表格表示函数。用表达式和图象法来表示函数的情形我们更熟悉。这节课我们不仅要掌握三种表示方式,而且要体会三种方式之间的联系与各自不同的特点,在什么情况下用哪一种方式更好?
二、探究活动
(一)合作探究:
矩形的周长是20cm,设它一边长为 ,面积为 cm2。 变化的规律是什么?你能分别用函数表达式、表格和图象表示出来吗?
交流完成:
(1)一边长为x cm,则另一边长为 cm,所以面积为: 用函数表达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表格表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3)画出图象
讨论: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可是我们知道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可以到达第四象限和第三象限,思考原因
(二)议一议
(1)在上述问题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2)当x取何值时,长方形的面积最大?它的最大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得到的?请你描述一下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点拨: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即是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请大家互相交流。
(1)因为x是边长,所以x应取 数,即x 0,又另一边长(10—x)也应大于 ,即10—x 0,所以x 10,这两个条件应该同时满足,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 。
(2)当x取何值时,长方形的面积最大,就是求自变量取何值时,函数有最大值,所以要把二次函数y=—x2+10x化成顶点式。当x=— 时,函数y有最大值y最大= 。当x= 时,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25cm2。
可以通过观察图象得知。也可以代入顶点坐标公式中求得。。
(三)做一做:学生独立思考完成P62,P63的函数表达式,表格,图象问题
(1)用函数表达式表示:y=________。
(2)用表格表示:
(3)用图象表示:
三、学习体会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问?
四、自我测试
1、把长1。6米的铁丝围成长方形ABCD,设宽为x(m),面积为y(m2)。则当最大时,所取的值是( )
A 0。5 B 0。4 C 0。3 D 0。6
2、两个数的和为6,这两个数的积最大可能达到多少?利用图象描述乘积与因数之间的关系。
3、把一根长120cm的铁丝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均弯曲成一个正方形,它们的面积和是多少?它们的面积和的最小值是多少?
(选作题)边长为12的正方形铁片,中间剪去一个边长为x(cm)的小正方形铁片,剩下的四方框铁片的面积y(cm2)与x(cm)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山东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的一节内容。本节内容体会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理解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及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节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本节是初中阶段所学的有关函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及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y=h(h是实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二次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掌握用图象法求方程的近似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把握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或y=h)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关系. 教学难点: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求根公式,来对二次函数及其图象进行进一
步的理解.
二、教学策略:
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主,老师主要通过演示引导启发学生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获得成就感。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画图象,讨论研究出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以提问的形式与学生互动,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函数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三、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过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之前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代数表达式的三种表示方法,其中主要对一般式和顶点式做了大量的训练,因而从“数”的方面对二次函数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但对交点式仍然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特别是对于从数形结合的这一数学思想来认识二次函数,他们对整章各节知识的关系还没有真正完整的形成,通过从本节课学习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开始,学生将会对二次函数的“数”和“形”真正开始进行全面、深刻的接触。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认识二次函数图象、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利用建立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通过转化为顶点式求出最值,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了二次函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他们已经有了探索本节课的数学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次函数图象应用的学习,对于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有了较多的认识,因此教学中多采取联想、类比的启发式教学,相信他们会有能力完成好本节新课的学习任务。
我们已经知道,竖直上抛物体的高度h(m)与运动时间t(s)的关系可用公式h=-5t2+v0t+h0表示,其中h0(m)是抛出时的高度,v0(m/s)是抛出时的速度.一个小球从地面以4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起,小球的高度h(m)与运动时间t(s)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 (1)h和t的关系式是什么?
(2)小球经过多少秒后落地?你有几种求解方法?与同伴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帮助学生体会二次函数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初步感受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承的联系。
1.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y=x2+2x,y=x2-2x+1,y=x2-2x+2的图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图象与x轴有几个交点?
(2).一元二次方程? x2+2x=0,x2-2x+1=0有几个根?验证一下一元二次方程x2-2x+2=0有根吗? (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x轴交点的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有什么关系? 例题讲解
1、在本节一开始的小球上抛问题中,何时小球离地面的高度是60cm?你是如何知道的?
2、二次函数y=ax+bx+c何时为一元二次方程?它们的关系如何?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的重点,比较抽象,因此通过画图让学生能够清楚形象的解决问题,并且能够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1 若方程ax2+bx+c=0的根为x1=-2和x2=3,则二次函数 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点坐标是
. 2 抛物线y=0.5x2-x+3与x轴的交点情况是(
D 画出图象后才能说明 3 不画图象,求抛物线y=x2-x-6与x轴交点坐标.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对本节知识的巩固应用,是对新知识点生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环节四:学生探究,教师引领:(给同学充分的时间考虑,1号同学发言交流,教师引导补充)
2如图,一个圆形喷水池的中央竖直安装了一个柱形喷水装置OA,A处的喷头向外喷水,水流在各个方向上沿形状相同的抛物线路径落下,按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水流喷出的高度y(m)与水平距离x(m)之间的关系式是y=-x2+2x+3(x﹥0).柱子OA的高度是多少米?若不计其它因素,水池的半径至少为多少米,才能使喷出的水流不至于落在池外?
【设计意图】:本环节目的是为了培养优生,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环节五: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1.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提示:鼓励学生交流收获,视情况给小组加分) 2.检测:
(2)抛物线y=mx2-3x+3m+m2经过原点,则其顶点坐标为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为了检测学生一节课的收获,使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接收受情况,以备个别辅导。
教学反思:
本节主要内容是用函数的观念看一元二次方程,探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教材结合一个具体的实例讨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根与二次函数图象之间的联系,然后介绍了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近似解的过程。这一节是反映函数与方程这两个重要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的内容。
本节课,在引入问题的设计中做的不够充分,知识的生成没能有效呼应,没有达到预设的课堂效果。我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加强对教材的研读,合理把握重难点,在情景引入和知识生成的问题设计上多下功夫,力争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新的突破
1.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两根的关系.
2.理解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的关系.
3.会用二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4.能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解决综合问题.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二次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索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①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1.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实数根,就是二次函数y=ax2+bx+c,当 y=0 时,自变量x的值,它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 横坐标 .
2.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点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判别式的关系:当b2-4ac
例1 求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分析】抛物线y=x2-2x-3与x轴相交时,交点的纵坐标y=0,转化为求方程x2-2x-3=0的根.
解:因为方程x2-2x-3=0的两个根是x1=3,x2=-1,所以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3或-1.
【教学说明】求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首先令y=0,把二次函数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求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求此方程的根.
探究2 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思考:
(1)你能说出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交点个数的情况吗?猜想交点个数和方程ax2+bx+c=0(a≠0)的根的个数有何关系?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个数由什么来判断?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发布时间:2024-02-21
教案课件在老师少不了一项工作事项,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教案是教师调整与完善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希望这份“二次函数教案”能够满足您的期望让您感到满意,如您对该话题感兴趣请持续关注我们的官网!...
发布时间:2024-05-07
二次函数的课件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函数是初等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贯穿于整个初等数学体系之中,也是实际生活中数学建模的重要工具之一,二次函数在初中函数的教学中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初中代数内容的引申,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更为高中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和圆...
发布时间:2023-11-28
教学目标课标要求:学生要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要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了解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经历观察、比较、总结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通过对二次根式的概...
发布时间:2024-05-17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次根式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二次根式课件 篇1 二次根式是代数式的一部分,其运算是有关运算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后续教学中的基础之一。因此,学好本章内容具有...
发布时间:2023-11-08
对于刚刚加入教学行业的老师来说,教案和课件是非常关键的工具。因此,我们不能随随便便地写教案和课件。编写教案需要非常细致入微和耐心。为了帮助大家,我精心整理了“一次函数教案”,希望我的经验和建议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发布时间:2023-12-16
您是否正在寻找出色的主题演讲稿模板呢?毅力和勤奋是成功的关键,现在我们要上台演讲,也不能害怕。准备演讲稿是增加演讲者话题涵盖面的重要步骤,编辑考虑到您的需求,特别为您制作了这份“二次创业演讲稿”。下面的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发布时间:2024-01-28
编辑为您提供了关于“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的最新范文,以下资源仅供参考,请大家仔细查阅。在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一项基本工作,每位老师都需要编写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的编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优化教学方法的必要条件。...
发布时间:2024-03-12
作文是提高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不二之选,写作训练可以提高我们的文艺素质和创作水平。那些值得借鉴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我们针对您的需求精心打磨出一篇内容完备的“第二次龟兔赛跑作文”,这些资料为你提供参考和使用愿它们对你有所帮助!...
二次函数教案
文件夹最新文章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