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粽子教案

发布时间:2023-11-13
1

香粽子的教案

粽子教案

香粽子的教案(篇1)

包粽子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包粽子的步骤和方法,掌握包粽子的技巧。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精细动作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加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二、教学准备:

1. 所需材料:糯米、粽叶、棉线、剪刀、锅、咸肉、腊肠、红豆、绿豆、花生等包粽子的馅料。

2. 教学环境:教室或厨房。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向学生们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食物粽子的特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

教师向学生们详细讲解包粽子的材料和工具,并介绍包粽子的步骤和技巧。

3. 分组实践:

将学生们分成小组,并为每个小组配备所需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们合作,按照老师的指导逐步完成包粽子的过程。

4. 教师指导:

逐步引导学生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包粽子:

1) 准备粽叶:将粽叶用水泡软,擦洗干净。

2) 准备馅料:可根据个人口味,选择适量的咸肉、腊肠、红豆、绿豆、花生等馅料。

3) 准备糯米:将糯米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沥干水分。

4) 包粽子:将两张粽叶交叉放在一起,放入适量的糯米和馅料,然后用棉线扎紧。

5) 煮粽子: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加水煮熟。

5. 分享结果: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包好的粽子,并进行互相品尝,分享包粽子的心得和感受。

6. 拓展延伸:

让学生们对比了解不同地区包粽子的特色和做法,并鼓励他们尝试制作其他口味的粽子。

四、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情况,评估他们对包粽子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

针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步骤,使教学更加有效和有趣。同时,鼓励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香粽子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是传统节日及相关来历、风俗。

2.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间交流合作。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粽子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

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三、讲述“粽子”故事

1、你们知道端午节这一天为什么吃粽子吗?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故事,听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2、幼儿欣赏故事内容。

大约...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