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式与方程的教案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根据教学需求编写教学设计,通常包含教学目标、重难点、方法、步骤及时间分配等。撰写教学设计时需注意的事项包括明确目标、合理安排重难点、选择适当方法及合理分配时间。以下是关于式与方程的教学设计,供参考与借鉴。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title 日历中的方程/title
教学目标
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认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等量关系。
教学重点:
问题中等量关系的分析与确定。
教学难点:
发展抽象概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流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游戏1:请你写出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把它们的和告诉我,我能马上知道是哪三个数?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引导学生通过设未知数建立等量失系,通过解方程解决问题。】
游戏2:假如老师在假期外出旅行一周,这一周各天的日期之和是84,你能帮老师算一算,老师是几号回家的?
【组织小组交流讨论解决。】
二、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游戏3:
(1)观察某个月的日历,圈出一个竖列相邻的三个日期,把它们的和告诉我,我能马上知道这三天分别是哪几天。
【引导学生观察日历,探索一个竖列上相邻的3个数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老师告诉和是75,能求出这3天分别是几号吗?(不能。)为什么?
(3)如果和是21呢?为什么?
做一做:
1、在各自的日历上任意圈出一个竖列上相邻的`四个数,两人分别把自己所圈4个数的和告诉同伴,由同伴求出这4个数。
2、在各自的日历上,用一个正方形任意圈出2x2个数,把它们的和告诉同伴,由同伴求出这4个数。
【同伴之间互相竞争,能激活思维,同时互帮互学,达到共同进步。】
三、拓展,培养创新意识。
试一试:请每位同学认真观察日历中的数的规律,依照上述规则,编出不同类型的游戏规则,看哪位同学编得更有新意。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同时培养创新思维。】
四、小结。
1、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步骤是:
根据题意寻找“等量关系”。同时解出方程后注意检验求出的解是不是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2、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反思之《式与方程》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公式。
2、明确方程、解方程和方程解的概念,弄清楚方程与等式的区别。
3、正确理解方程的含义,能熟练地解简易方程。
教学重点:
明确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方程的相关概念;熟练地解建简易方程。
教学难点:
明确等式与方程的区别,能熟练解简易方程。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学设疑,揭示课题
1、出示:cctv、sos、ufo、nba、cs、atm、vip师:看到这些字母你立刻想到...
查看详情>>与“式与方程的教案”相关的文章
式与方程教案八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式与方程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材分析
【复习内容】
教科书第12册92页“整理与反思”和92-93页“练习与实践”1~6。
【知识要点】
1.用字母表示数:(1)表示运算律;(2)表示计算公式;(3)表示一般数量关系。
2.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区别: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一个等式)。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个值)。
解方程: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是一个过程)。
4.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5.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等式的性质,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渗透初步的代数思想。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方程、方程的解及解方程的区别、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的理解。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ax±b=c”、“ax×b=c”、“ax÷b=c”、“ax±bx=c”等形式的方程解法,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便性。
二、教学建议
复习“式与方程”的知识要抓住四点进行:一是要组织学生讨论92页“整理与反思”中的3个问题。可采用先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的方式进行。讨论时要让学生结合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二是要加强一些相近知识的比较,如等式与方程的比较,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比较等。三是要注意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方程解好后自觉检验的习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前先分析数量关系后解答的习惯。四是要重视学生分析理解数量关系的训练。注意:新教材里解方程一定要指导学生用等式的性质解。
三、知识链接
1.用字母表示数(教科书四下p106的例题、p108的例题、p110的例题)。
2.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教科书五下p1-7例1—例6)。
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科书五下p8例7)。
四、教学过程
(一)用字母表示数
1.你能举出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吗?先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2.教师指出:在具体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总是有一定范围的。
3.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说式子和数量关系。
(二)方程与等式
1.举例说说什么是方程?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填一填:在下面的集合圈里填入“等式”和“方程”。
3.举例说说什么是等式的性质?你怎样理解“同时”、“同一个数”、“0除外”这...
查看详情>>与“式与方程教案八篇”相关的文章
搜索更多内容
推荐栏目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