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甲午大海战电影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4-05-02
1

甲午大海战电影观后感

甲午大海战电影观后感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10篇观后感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影1894甲午大海战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甲午大海战电影观后感 篇1

甲午海战是一个对中国有着巨大影响的战争,当中国在经济总量、军队人数、土地面积都远超日本的情况下,日本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将中国击败,并让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将辽东半岛、台湾以及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并赔偿白银两亿三千万两。

在1867年,李鸿章就上奏朝廷要创建船政学堂,派出了大量海军人才到英、美、法、德留学,并从德国订购了两艘当时世界最大的铁甲舰:致远、定远。然而中国却在1886年之后,一连七年未添一艘军舰。当时有人预言中日必有一战,因为中日两国都在崛起,都想当亚洲霸主,然而一山不容二虎,必定会有一场战争来决定中日两国的地位。1894年,中日两军在朝鲜海面相遇,日军打响了第一炮,甲午战争爆发。随后中国因为炮弹不足,科技落后,政治腐败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战争失败。战争期间,中国的将领、舰长如邓世昌、刘步蟾、林泰森等几乎全部自杀、阵亡。定远、镇远、超勇、扬威等主力军舰也全部被日军击沉。1895年1月底,日本在国力空虚的情况下要和中国和谈,3月5日,李鸿章领命赴日,前去谈判。谈判期间,日本要求中国签订《马关条约》,赔款割地。4月14日,光绪皇帝权衡再三,决定同意日方提出的条件,最后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失去了大量土地,赔偿数目十分可观的白银。甲午战争算是在近代史上一场中国失败最为惨重的战争,有多方面原因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我这次就主要从国民性的角度来分析。

一、中国人以个人利益为重,日本人以国家利益为重

在中国,不管是统治阶层还是官员、士兵,绝大部分都是以个人利益为重。在中日同时崛起之时,慈禧太后还有心思建颐和园,所用掉的钱足以买二十艘新式军舰。战争爆发后,一些军舰上的士兵,以及购买炮弹的官员,依然去赌博。买炮弹的牛大人贪污钱财,不顾国家危亡,买了一批型号不对又打不响的臭弹给北洋海军,导致北洋海军定远舰一发爆破弹打中日军松岛舰的弹药库,却毫无反应,松岛舰躲过一劫。致远舰因为炮弹不足,只能选择通过撞击的方式与敌人同归于尽,撞击过程中被吉野舰击沉,舰长邓世昌阵亡。

日本却全然不同,为了买军舰,日军大小官员全部从薪俸中拿出十分之一,日本天皇本人先拿出三十万;到战争末期,日本粮库空虚,为了号召全国节约粮食,日本天皇每天只吃一顿饭,让日军最后坚持一个月。在两者对比之下可以看出,一方以个人利益为重,另一方则以国家利益为重,自然是日军在战争中发挥得更好。

二、日本的领导层更理性,中国的领导层更情绪化

在1885年福州马尾,法国舰队入侵,紧靠着中国舰队停了下来,李鸿章认为福建水师都是木制军舰,法军却是铁甲舰,一开战恐怕凶多吉少,同时他也正在请英美...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