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北洋大时代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4-05-02
1

北洋大时代观后感热门

北洋大时代观后感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观后感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觉醒年代》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洋大时代观后感 篇1

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进,于迷雾里燃灯奔走。——题记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特此推出《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历史,它让我们了解到书本上没有描述出来的细节,并用生动、形象的表演形式将它们呈现在我们眼前。

期间,6年时间,国运飘摇,民不聊生,是一个异常艰难的时世。面对贫穷、落后,愚昧的现实,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面对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有人迷茫,有人愤怒,有人消沉,有人奋起。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钱玄同、胡适、鲁迅等人开始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

大家都知道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是由鲁迅先生著的《狂人日记》,电视剧里对鲁迅完成《狂人日记》场面的历史性再现真的把我震撼住了。

1918年,绍兴会馆,周树人趴在房间地板上奋笔疾书,满地撒的都是手稿。地上还摆着几碟茴香豆和尖辣椒。突然,他停住了,缓缓一仰,瘫卧在一片手稿上长舒一口气,脸上有悲悯,有激愤,有怅然若失,走进来的钱玄同被他吓了一跳,但周树人脸上抑制不住地笑。让他随即意识到什么,用颤抖的声音问:“成了?”

不久,《狂人日记》刊行全国,举国震动。

鲁迅曾言:“猛兽是孤独的,牛羊则结对;野牛的大队,就会排角成城以御强敌。但拉开一体,定能哞哞地叫。”

沉稳厚重,朴实坚毅的.李大钊;激情四射,慷慨率性的陈独秀;目光高远,充满理想,性格刚正的毛泽东;冷峻孤愤,以笔为枪的鲁迅等,以及在北大红楼,一批在新思想、新文化鼓励鼓励下,洋溢着爱国热血的青年学子铸成了那座防御强敌的城。

青年在每次运动中都发挥着巨大作用,这正是。

青春当有梦想,以奋斗砥砺成。

看这部电视剧最大的感受就是看的是党的过去,参与的是党的现在!

北洋大时代观后感 篇2

我认为,立国之根本在于立人,立人之根本在于思学,思学的起点正是文化。优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坚实的力量,它树人思想、立人秉性、使人明智,在任何年代,始终独具无形化有形的伟力。

《觉醒年代》里,旧中国形势紧迫,民不聊生,人民在残酷的环境下生活疾苦,家国百废待兴。人人岌岌可危,顾好自己已属不易,可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文化先锋带着巨大的勇气,在北京大学这块阵地上,运用《新青年》、《每周评论》,以手中的笔,口中的言,开启浩浩荡荡的新文化运动。他们努力把迫切改革的思潮,无惧无畏的传播着,这样的善念和举动,已不是个人良知可概之,那是他们环抱着理想的苍翠大树,扎进土地,希望家国稳健;那是他们手捧着希望的`美好荧光,勇往直前,希望百姓安乐。

他们站立在新文化...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