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设计教案

发布时间:2024-03-18
1

小学语文设计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设计教案

小学语文设计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诗歌,注意多音字“间”“重”“还”的读音。

2.理解诗意,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3.体会思乡之情,想想诗人是怎样表达出来的(通过哪些景物或事情)。

4.品析“绿”的妙用。

教学过程。

1.揭题,解题。

2.诗人简介。

3.读诗。(指名读,正音)

4.自由读,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5.交流,指名说。理解关键词“间”的意思(画指示图)。“绿”——吹绿。再连起来说说诗意。

6.品诗: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自由读,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明月”——拓展相关诗句。

问题:上京赴任,这正是施展政治抱负的大好机会,诗人为何还未到任就开始想着要回去呢?

链接时代背景。

7.品味“绿”的妙处。

反思:今天的内容安排应该说还是不错的,有重点,难点的突破也可以。但是课堂时间的把控不到位,导致前松后紧。

前一个从导入到读诗就用了十分钟,第二步的理解诗意也用了将近十分钟。剩下的二十分钟里,让学生品诗——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诗人浓浓的思想之情。在“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一句里就花了不少时间。

一开始让学生泛泛地谈,然后引导学生质疑——一望无际的长江在作者眼里却只是“一水”之间(读“一水”一词,有学生说:这就像是一条小水沟一样。也有的说:“很近呢,感觉一下子就能跨过去。‘),重峦叠嶂的“数重山”却是“只隔”。

伊始,学生也处于疑惑状态。浩杰的一番话令他们茅塞顿开——虽然隔得远,但是他的心是很近的。

在此,我让学生们顺着这个点深入谈,请了三四位孩子来补充,谈得很不错。

等这一处整完的时候差不多就只剩下十分钟了。这个时候,只能做些取舍。是抓“明月”还是“绿”?答案显而易见。

引导学生读课后的“资料袋”,对比读。(这个对比读很有必要,我似乎太随意了,以致不少学生并没有对“绿”的好有什么特别强烈的感受,导致后面的引导很辛苦。)

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师板书关键词——生机勃勃。色彩美。诗情画意。柔美。

剩下只有两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写课堂作业本上关于“绿”的一道题目,要求用一段文字来表达。时间匆匆,只能让学生用课后的时间了。

小学语文设计教案(篇2)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寓意。

2、了解课文内容,以问题为线索,理解为什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青蛙眼中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体会文章在对比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全班认读词语卡片。

2、开火车个别认读。

3、师问:孩子们,喜欢青蛙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一则关于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标出自然段。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再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要求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天有多大?)

三、朗读感悟,细读课文

1...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