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4-01-06
1

沉浮观后感

沉浮观后感

沉浮观后感 篇1

--读江平教授经典著作有感

江平教授是我国法学界的泰斗。读完江平教授口述、陈夏红整理的《沉浮与枯荣》一书,心情五味杂陈,久久不能平静,既为江平教授命运多舛的前半生唏嘘不已,又为其只向真理低头、法治天下的情怀而深深折服。透过江平教授的生平自述,也看到了我国波澜壮阔的法制建设画卷,对今天来之不易的法治局面倍感珍惜。

下面结合我自身的法律学习、司法实务工作,谈几点读后感:

1、始终保持乐观心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我国法制建设经历了曲折。江平教授作为第一批公派赴苏联学法的留学生,学成回国后经历了被”划为右派”、”新婚妻子因政治立场主动提出离婚”、”劳动改造时被火车压断一条腿”等一系列政治、情感、身体的重大打击。江平教授的经历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然而,尽管痛苦重重,江平教授并没有被上述攻击所压倒,始终保持乐观。

这为改革开放后积极参与立法、讲授、促进法制教育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目前,中国是历史上最好和最坏的时期。经济上,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空前增强。但就环境而言,开发成本也是巨大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已成为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

对于我们这些经常默默吸入阴霾的人来说,无论外部环境多么恶劣,个人处境多么悲惨,保持像江平教授那样的乐观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同样,不同的观点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同的世界。

心理上,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此,乐观主义是乐观主义者的通行证,悲观主义是悲观主义者的墓志铭。

2、对民法理解的变化

上大学时,我并不清楚民法的本质。所以,考研时我选择了经济法专业。当时,我理所当然地认为我学的是法律,对经济感兴趣,而经济法就是与经济有关的法律,正好满足了我的需要。

然而,造化弄人,我虽然进入了人民大学研究生经济法专业的面试,但最终被调剂到相对冷门的法学理论专业。20xx年研究生毕业后,我进入江苏一家基层法院工作,主要从事民事审判工作,逐步了解、体会到民法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才是我上大学时想学的”经济法”.因此,我也默默选定民商法作为我的专业方向,认真研读相关理论书籍,结合民商审判实践,不断深挖再深挖。

上述我对民法理解的变化过程,可从我国法学界对民法与经济法的历史认识变化中窥见一斑。江平教授是这一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其作为专家顾问参与了我国《民法通则》的起草,而《民法通则》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明确了民法的调整范围,从而也划清了与经济法之间的界限。从此,经济法在我国日渐式微。

而1986年前,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并不明确,经济法是非常强势的,其与我国强势的计划经济相得益彰。当然,有意思的是,我的硕士毕业**仍然写的是”试论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其是经济法学与法学理论交叉的题目,体现了我自身选择法学专业的某种”交叉性”.

3.应该怎样做好律师

江平教授在书...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