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担当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3-11-27
1

担当观后感(范例12篇)

担当观后感

我们应该如何写作品名的观后感呢?这时我们最好去花一些时间来写一份观后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谈一谈观后感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编辑经过搜集和整理,为你提供了“担当观后感”。以下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担当观后感(篇1)

皮囊,无论再坚实,再怎么伪装,终究有朽败的时候。一旦被揭开,里面的人心可能脆弱无助到你不能想象。这段话,便是我拜读了蔡崇达的《皮囊》的结果。

在这本书中,作者紧紧围绕自己周边最熟悉、最亲密的人展开:倔强的残疾父亲、对生活勇敢却无助的母亲、自尊心强烈到杀死自己的天才文展、满嘴世界和理想却遭受现实沉重打击的厚朴、被小镇古制旧俗扼杀生命的张美丽一个个个性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透过书中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泛着太阳细碎光影的海面,嗅到了一阵阵带着咸味的拂面海风,更领阅到了特有的闽赣小镇风情,那里的人如同我们身边熟知的每一个人,发生着我们都熟知的每一个故事。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父亲作为家庭支柱精神之光的中国式家族的情感命脉,看到了最底层人民面对现实用力强悍活着的尊严和自强,看到了面对生与死人性最初的一面。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阿太的一番话,让我思忖良久。是呀,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唯有扛起肩上的责任与担当,才能摆脱这肉体和欲望的污秽。

我们究竟该成为怎么样的人?我想应该是担当吧,父亲作为家庭支柱的担当,母亲为了完成遗愿对子女的担当,我们只有勇于担当才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

24岁就参与蛟龙号设计的叶聪是这么做的,25岁就参与嫦娥五号航天任务的周承钰也是这么做的,在他们身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青春的光芒,更加感受到了担当的炽热!1963年,24岁的樊锦诗前往敦煌实习。当她攀缘崖壁,顶着风沙,走入幽暗寒冷的洞窟时,就被一种守护国宝的神圣使命感召,再也不曾离开此地,迄今已有57年。57年后,她当年的满头青丝已化为白发,但年轻时的初心却不曾改变,从未变老。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为基层民众发声,申纪兰不为名、不为利,只是为了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业绩,她在熠熠生辉的共和国勋章上,永远地镌刻上了英名。

肩上的担当未曾放下,心中的梦想未曾磨灭,生命本多轻盈,皮囊之于心,是庇佑,护住心脉,固本必稳;心之于皮囊,是指引,长夜如斯,心如明灯。有皮囊而无心,如行尸走肉,空有躯壳;有心而无皮囊,如垂暮之人,心有余而力不足。

担当并不仅仅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所应遵照的守则,更应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风气,唯有如此,正直之风才能盛行。

担当是一种品质,一种美德,一种人格的升华,一种心灵的洗涤剂,一种让你扛起大任的工具。

让我们用担当扛起大任,心怀报国之志,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行信念,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担当观后感(篇2)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