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小班跳舞教案

更新时间:2025-02-09
1

会跳舞的盐中班教案1000字(精华十一篇)

小班跳舞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教案能帮助教师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课《会跳舞的盐》的教案,欢迎大家参考和分享。

会跳舞的盐中班教案1000字 篇1

教育目标:

1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发现盐溶解于水会增加水的浮力的现象.

2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准备:

杯子若干,盐,小苏打,白醋,搅拌棒,土豆片

过程:

自由探索

1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个土豆),我把它切成了土豆片,现在我要把土豆片放到水里去,你们猜猜会怎样?

2把土豆片放到水里会怎样呢?我们来试一试.

3我这还有三杯水,我又要把土豆放到水里去,这回会怎样呢?(幼儿回答教师验证)

引导发现:

1为什么这个杯子里的土豆片会浮起来呢?

2老师帮你们准备了一些东西,看看是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

3你们每人拿一个杯子,先放土豆片,再放盒子里的东西,记住绿颜色标签的杯子里只能放绿颜色盒子里的东西,红颜色标签杯子里只能放红颜色盒子里的`东西,蓝颜色标签杯子里只能放蓝颜色盒子里的东西.看看土豆怎样了?

4不管你的土豆片有没有浮起来,我们来听听你在实验的时候都发现了什么?

5现在请你们再拿两个不同颜色标签的杯子,想个办法让土豆片浮起来,每个杯子里只能放一样东西,要不你们就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土豆片浮起来了.

6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为什么他们也放了盐,可是土豆还是没有浮起来?他放了很多盐,土豆片才能浮起来,你们再去试试.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会跳舞的盐中班教案1000字 篇2

活动目标

1、能对糖的溶解现象有好奇心,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能用搅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你喜欢三明治吗

2、杯子、勺子、温水、米、奶粉、果汁粉、盐、糖。

活动过程

一、动画片引入主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看一个非常好看的动画片,你们高兴吗?

2、观看动画片:你喜欢三明治吗

你喜欢三明治吗?你尝吃过的三明治是什么味道的?

嗯,三明治的味道甜甜的,很好吃。

二、通过实验了解溶解现象

1、引导幼儿尝味道。

老师这里有一杯饮料,谁来尝尝告诉家你喝到的饮料是什么味道的?(甜的)

知道为什么是甜的吗?(因为里面有糖)

那你有没有在里面看到糖呢?

糖到哪里去了?

2、教师示范小实验

(1)观察糖溶解的.现象。

师示范操作方法:先用勺子舀一勺子糖放入水中,看糖到哪里去了?

现在老师用勺子来搅拌一下,小朋友看到糖到哪里去了吗?躲到水里去了!

(2)观察盐到哪里去了?(请3-4名幼儿来同时操作)

师:老师这里还有盐,你们谁也来试...

查看详情>>
2

小班科学《会跳舞的盐》教案

优秀教师需编写教案,以精准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会跳舞的盐》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科学《会跳舞的盐》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影子一向对幼儿有一种神秘感,幼儿对此很感兴趣,抓住这一特点设计此活动,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很容易掌握,同时发展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的欲望。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及思考、表达等能力。

3、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备

1、白纸、手电筒、胶水、擦布等。

2、彩色纸剪的乌龟、金鱼、风车、小鸟、电扇等。

3、实现要让幼儿懂得物体挡住光就有了影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出示纸乌龟。他究竟是怎样跳舞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教师操作以激发起幼儿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操作

1、为每个幼儿提供一个手电筒、一张白纸、一只纸乌龟、胶水等材料,启发幼儿设法让乌龟跳起舞来。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探索情况,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突发问题。

3、组织幼儿交流讨论

让幼儿相互之间把自己玩的方法、过程说一下,为什么有的乌龟会跳舞?为什么有的乌龟不会跳舞?

教师小结:要让乌龟跳舞,乌龟的`腿于纸之间必须有距离,也就是说把乌龟的身体粘在纸上即可,四肢不必粘上。

4、让幼儿自己纠正错误并验证,使其体验成功的乐趣。

(1)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

(2)启发幼儿设计各种形象的小动物并能让它跳起舞来。

(3)启发幼儿在让小动物跳舞时发现了什么秘密?(手电筒左右移动时,影子也左右移动;手电筒上下移动时,影子也上下移动。)

教师小结:当手电筒移动时,光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时影子也会变化,因此小动物们就会变得更加欢快,更加好看。

活动延伸

告诉幼儿利用晚上的实践来多观察影子是怎样形成的?怎样可以使影子变得更加好看。

效果分析

此活动深得小朋友们喜欢,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因此比较成功。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效果良好。

小班科学《会跳舞的盐》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能对糖的溶解现象有好奇心,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能用搅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二、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你喜欢三明治吗

2、杯子、勺子、温水、米、奶粉、果汁粉、盐、糖。

三、活动过程。

(一)动画片引入主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看一个非常好看的动画片,你们高兴吗?

2、观看动画片:你喜欢三明治吗?

(1)你喜欢三明治吗?你尝吃过的三明治是什么味道的?

(2)嗯,三明治的味道甜甜的,很好吃。

(二)通过实验了解溶解现象。

1、引导幼儿尝味道。

(1)老师这里有一杯饮料,谁来尝尝告诉大家你喝到的饮料是什么味道的?(甜的)

(2)知道为什么是甜的吗?(因为里面有糖)

(3)那你有没有在里面看到糖呢?

(4)糖到哪里去了?

2、教师示范小实验

(1)观察糖溶解的现象。

①师示范操作方法...

查看详情>>
3

小班科学会跳舞的盐教案反思5篇

小班教案
小班科学跳舞教案反思
小班跳舞教案
小班跳舞教案反思

编辑整理了一份“小班科学会跳舞的盐教案反思”的详细资料以满足您的需求。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是老师自己去完善的。设计教案需要注重创新和变革。欢迎您来到这个网站愿您的浏览能让您倍感愉悦!

小班科学会跳舞的盐教案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发现多种有趣的静电现象。

2、培养幼儿观察、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纸娃娃、气球、塑料笔杆、尺子、绸子、吸管、乒乓球、小筐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老师提供材料,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并说说这些操作材料有什么不同。

二、感知有趣的静电现象。

1、出示纸娃娃,让幼儿看一看,问:纸娃娃会站起来吗?能跳舞吗?。

2、请你们用老师供给的材料,让纸娃娃跳起舞来,让幼儿自由讨论并进行操作,老师巡回可启发幼儿更换试验材料。

3、请幼儿看看老师的纸娃娃能跳起舞来吗?只让幼儿看结果。增加幼儿探索的兴趣,可反复让幼儿看几次。

4、幼儿再次进行操作,教师用语言启发。

5、请操作成功的幼儿示范给大家看,并讲讲是如何让娃娃跳起舞来的。

6、幼儿操作,增加兴趣。

三、小结。

纸娃娃为什么会跳起舞来了呢?因为吸管、尺子等经过磨擦它们产生了静电,用它们去接近纸娃娃,纸娃娃就会跳起舞来。我们平时也能看到许多的静电现象,如夏天的闪电,晚上脱毛衣时盾到的亮光等,这都是静电现象。

四、出示气球,请幼儿想想除了尺子、吸管可以使娃娃跳舞外,气球行不行?请幼儿操作,可让幼儿在衣服上、辫子上、头发上、脸上进行磨擦。

1、用磨擦过的气球去接近同伴或自己的头发会出现什么情况?

2、磨擦过的气球用手去接近它,会怎么样?

3、磨擦过的气球往毛衣上放,往墙上放呢?

让幼儿自由操作,并说说操作过程及结果。

五、出示乒乓球,幼儿俩人或三人合作进行操作,通过手里的工具怎样使乒乓球动起来?

1、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可用语言提示。

2、让实验成功的幼儿表演给幼儿看。

六、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了有趣的静电现象,它不但可以让纸娃娃跳起舞来,还能让我们的头发一根一根竖起来,就连乒乓球也乖乖的跟着我们的指棒转。你们想不想让爸爸、妈妈也看一看呢?请你们把气球带回家表演给家长看。

活动反思:

这是小班的一节科学活动教学,根据新《纲要》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于幼儿生活,据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活动运用教育新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幼儿在以自己为主体的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大胆自主地投入活动,得到发展。这节活动源于幼儿生活,符合小班幼儿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

小班科学会跳舞的盐教案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使幼儿对声音产生探究的欲望。

2.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发展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对科学活动的喜爱。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