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 >

小学语文阅读心得锦集

小学语文阅读心得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1-14

小学语文阅读心得锦集

2024-01-14 09:59:19

小学语文阅读心得(篇1)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

曙光乡中心小学 陈晓夏

课型:整本书阅读 课题:《城南旧事》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指导阅读整本书及片段的常用方法。

3.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4.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会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教学重点: 1.掌握阅读整本书及片段的方法。

2.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准备好《城南旧事》节选片段。2.《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课课件。

3.《冬阳 童年 骆驼队 》、《爸爸的花儿落了》片段。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童年、听朗读,导入新课

1、教师配音诵读序言片段。(板书:《城南旧事》——林海音)

二、读整本书的方法

过渡:平时我们学的课文,一般较短小,如何来阅读篇幅较长,情节复杂的整本书呢?

1、知作者

林海音:林海音(1918年-2001年),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生于日本大阪,童年在北平长大。

2.(课件出示图书封面)教师拿出《城南旧事》图书给学生看,介绍:《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

1 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

3、读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

读序言,感知作者对童年的怀念。

同桌相互说说,你从序言当中,你觉得作者写这部著作的目的是是什么。

4、看目录:

《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五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

5、赏片段——圈、勾、批

(1)片段的阅读其实就是我们日常课文学习,谁来说说平时我们是怎样学习课文的呢?

圈点勾画:勾画出自己感触较深的词句、片段。

写批注:写下自己的见解、感受。(从语句表现手法来谈、从语句表现的情感来看、以及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等来谈谈)

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横向比较,写读整本书的感受。

(2)小组内展开讨论,了解人物内心,关注人物命运,了解社会环境,感知人物性格特征。

引导品味文字的优美,初步感悟父亲对英子深切的爱及英子对父亲的怀念。

三、统观全文,感悟人物性格特征(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你认为英子是个怎样的女孩?为什么? 那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父亲呢?又从哪里可以看出?

四、布置作业

请观赏电影《城南旧事》,边看边想与书中的场景有何异同。

板书设计:

《城南旧事》 林海音

(怀念童年、怀念故居)

目录

教学反思: 赏

小学语文阅读心得(篇2)

这是现在很多老师经常采取的一种教学方法。一位教师在教学《孔子游春》一文,引导学生体会的“泗水春景”之美时,学生卡住了。让学生讲出美在何处十分困难,教师尝试着让学生读出景色之美,学生读得也不行。这时,学生和文本对话出现了障碍。但这位教师处理得十分巧妙:播放课件,让学生一边听描写春天景色的音乐,一边欣赏描绘春天明媚景色的画面,唤醒学生对春天美景的已有感知。再让学生吟诵一下描写春天美景的古诗。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练读、指名读。这时,学生的朗读果然出现飞跃。“不着一言,而尽得风流。”为什么这里他教得如此成功呢?关键是因为教师在这里,对“客观文本”进行了拓展。这时参与对话的文本,不再仅仅是教材了,还包括了一些能激活学生对春天已有感知的音乐、图画,诗歌等等各种教学资源。正是在这种与多种文本的对话中,正是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情感交流以及和谐、融洽的“对话场”的形成过程中,学生顺利地完成了意象建构和情感表达。这是烦琐分析所不能够达到的。

小学语文阅读心得(篇3)

杨老师联系自己的实际,谈了语文教师该如何提高的文化底蕴,提高素质修养。最令我难忘的是她自己不仅仅深入课堂听了两千多节课例,还经常实践研究,上课、研讨、读书、提高。令我深感钦佩。我心中的语文教师应该是拥有一股自由的情感,一片思想的天空,进行专业的探索,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具有大家风范,没有匠气,没有俗气,只有一股真正的人文气质的形象。要达到这个高度,我们首先要做到:永葆激情,忠诚教育。语文教师要有“天高云淡,笑看云卷云舒,潮起潮落,立于潮头写春秋”的胸怀与气度。不会因为坏境的改变,经济的冲击,地位的升降而改变,永远保持一颗敬岗爱业的热情的心。然后还要做到:张扬个性,业精于勤。张扬个性,锐意改革,创意教学,形成风格。潜心静虑,默默努力,静静成长。最后还要做到:博览群书,内省致远。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博览群书,内省言行,将我们的言行内化为学术的性格,在反思中成长。

听了这个讲座,我想到的是:要是我们能够多一些这样的机会聆听专家的指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会更有信心;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是都能在实践中总结,反思,提高,那么,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将会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小学语文阅读心得(篇4)

上课时,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在课堂中形成的一些生成性问题给予及时的整合。学生课堂中形成的一些生成性问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教师在第一课时,让学生在充分的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时所产生的问题。对这些生成性问题的整合,我们教师一般有三种处理办法:①当场解决。②整合后作为第二课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来解决。③在语文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解决。第二种形式是教师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突然提出的一些问题或出现的一些意料之外的答案。对于这种形式的问题,一种方法是学到相关的内容时,教师随机给予解决;另一种是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合,形成一两个有价值的核心问题,临时改变自己的预设性教案,并围绕着这一、两个核心问题组织教学。这对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机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在文本的多向拓展中进行对话。  文本,不仅仅指教材这种文本,也包括其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其他各种教学资源。“文本拓展”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一个层面是从“客观文本”的拓展来说的。什么叫“客观文本”的拓展呢?我们说,教师、学生、文本三者进行对话时,教师不仅仅引导学生和教材对话,还努力调动学生已有的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以及其它各种背景资料、音像资料来共同参与对话,我们就认为它对“客观文本”进行了拓展。这种拓展是文本在外延上,在横向上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另一个层面是从“主观文本”的拓展来说的。学生对文本是否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关键是要看学生头脑中的“主观文本”是否已经通过对话,经过激活,而变得鲜活、灵动起来;是要看文本中的那些冰冷、生硬的铅字是否已变成活灵活现、有声有色、充满情感的画面。这就是以往我们所说的人物形象是否“立”了起来,课文内容是否“活”了起来。这是从纵向来说的,从文本的内涵不断得到充实、丰满的过程来说的。

小学语文阅读心得(篇5)

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互动讨论

学习了由郑老师主持的有关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变革的讨论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提取了以下学科教学知识:

整本书阅读带来了新的教学组织形态。以目前比较通行的“班级读书会”为例,其教与学的组织方式与原来的语文教学就有很大不同。按照岳乃红老师的研究与实践,班级读书会是一个分层管理的网络组织。

从“班级读书会”看,学生的阅读活动可分为两种组织类型:一是书友队组织的阅读,尽管还是在班级授课的大环境下,而阅读活动的展开主要在各书友队进行;二是由教师组织的课堂阅读,主要是班级共读一本书之前的“导读课”,以及共读后的“交流课”,当然也可以安排一定的课时让学生做读书笔记。与围绕教科书课文学习的教学组织相比,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空间和课堂结构都有很大的变化。

1、整本书阅读,它具有独立的价值,也是课程的一种形态。

2、结合阅读话题,和孩子们进行讨论、访谈、交流、笔述。孩子们的感受非常丰富,他们的话语,他们的文字里边,有欢乐有忧伤有笑声也有烦恼。

4、我又引导孩子们去收集作家在创作这本书时候的背景性的资料。去寻找作家的访问,阅读其他作家对人物的描述。同时还推荐给孩子们阅读作家其他相关的作品。这样,由读一本书再到一套书再到一位作家进行了一次立体的意义建构。

整体阅读不仅包括课堂,同时也向课外延伸;不但针对学生,同时也引导家长参与;不拘泥于一本书,而推及到一套书一位作家。课程形态的变革,需我们做出更多的实践和交流。

小学语文阅读心得(篇6)

传统的教学“以训练为主线”,教师仅把语文课本作为阅读的材料,在学生还没弄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时,教师就问本文分为几段,中心思想是什么。这种教学不是学生在“读”,而是在回答老师的提问。观摩课的老师们以读代讲,运用范读、引读、伴读、对比读等多种形式作用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用教材“教”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的阅读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语言美。

“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威尼斯。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侯老师利用背景**来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文章的意境美。最后,我们要进行拓展和延伸,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直接和间接写作技巧运用到以后的写作中去。

平常教师在分析之余说“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或是“把某某语气读出来”,仅仅是让学生知道这句要用欢快的语气读,那句要用悲伤的语气读,却没让学生明白为什么那样读。

纵观名师的阅读教学,阅读指导已不再是学生阅读的普遍要求,也不再是以什么样的语调来阅读什么样的情感。他们通过把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到的感情运用朗读表现出来,又要通过感情朗读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读出真情实感。

因为有些课外书上没有拼音标记,我小学二年级的表弟经常请我帮他读课外书上的故事。但我没有注意停顿,更不用说丰富的表情了。观摩课给我很好的范例,也给将来的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优秀的模板及教导我们要注重体现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牢牢把握“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思想。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小学语文阅读心得

    发布时间:2023-08-14

    一些想法总是在我们心中没有定数的时候出现,我们可以将其整理好并记录在我们的心得体会中。如果我们能向别人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那么就会让彼此更加了解,增进感情,如何动笔开始写心得体会呢?“小学语文阅读心得”是好工具范文网花时间整理的内容,期待这些资料可以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工作或学习经验祝愿成功!...

  • w
    小学语文阅读心得11篇

    发布时间:2023-12-16

    这次我参加了教师进修学校组织阅读培训活动的,通过听专家讲座,看优秀教师上的观摩课,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看了专家的讲座,才知以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理论知识是多么的匮乏;看优秀教师上的观摩课,才明白自己与别人的距离有多远。以下是我这次培训的体会:一、明确了阅读教学的方向,即课堂上要注重阅读教学的实...

  • w
    阅读心得小学

    发布时间:2024-03-18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书,这本书是俄罗斯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书名是《穷人》。里面有《穷人》这个故事,但这本是主要写的是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有名的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穷人》。  这篇故事讲述了渔夫的妻子让妮在夜晚出去看看丈夫是否回来了,突然想起了要去看望生病的女邻居。她敲了好长时间女邻居家...

  • w
    阅读心得体会(锦集7篇)

    发布时间:2023-07-27

    怎么写才算是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当我们的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记录一篇篇心得,表达一份份情绪。心得体会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性思考,小编希望您能阅读一下“阅读心得体会”相信它会给您带来不少启示,请您收藏此页以免遗忘重要事项!...

  • w
    2023阅读的心得体会锦集

    发布时间:2023-11-15

    作为小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主要特点是基本的阅读能力还比较低,但对新事物和小故事却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开展课外阅读也有利于学习和巩固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学得活泼。因此,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我认为: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指导、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几项...

  • w
    阅读心得小学6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要求每个学生要多读好书,才能使人明智,增长见识,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一)、培养阅读兴趣。  书海无涯,舟楫安在?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而言,培养兴趣...

  • w
    小学体育阅读教学计划锦集15篇

    发布时间:2024-02-26

    时间在悄无声息间流逝,又到了新的学期。制定教学计划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呢?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小学体育阅读教学计划”的信息,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会为您提供,这将有助于您不断进步!...

  • w
    阅读心得小学(模板11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在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名叫《这就是物理》的书。这本书将漫画风格的版式及对科学概念的精辟解释相结合,是一本有趣、高效、通俗易懂的科普书。对于刚刚开始接触物理的我来说,是非常好的选择。书的开篇讲的是热能,主要详细地讲了什么是热、热源、热胀冷缩、热传导和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等。它用有趣、简洁的语言带领我走...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