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2025胡适日记打牌原文(推荐4篇)#】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生于安徽绩溪,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和哲学家。本文将为大家分享胡适的励志散文,敬请欣赏。
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
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掉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作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可读十一万页书。
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陰。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教材分析
一、背景知识
1.小学生毕业前夕赠送照片,互留赠言十分普遍。但由于受市场经济发展过程的负面影响,在毕业赠言活动中有一些不健康的苗头在滋长,极有进行指导的必要。
2.教材共有三个部分。第一是“听说要求”,是让学生正确分辨赠言的优劣,并说说自己给同学的毕业赠言。第二是五则需学生分辨优劣的毕业赠言的录音材料。第三是“听说提示”。这是本次听说训练的教学思路。
二、教学目标
1.正确分辨录音中毕业赠言的优劣,并能说出优劣判断的理由,提高是非判别力。
2.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二位同学,根据同学的特点,把自己的希望和祝愿组织成美好的毕业赠言送给对方。
3.在互赠毕业赠言的过程中感受同学之间纯真美好的友情。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听清五则毕业赠言的内容,正确判断优劣,并根据同学特点说或写毕业赠言。
难点:说清优劣的理由,写出有特点的毕业赠言。
教案实例
一、教学准备
了解毕业前同学之间珍惜友情,互赠照片和留言的情况,收集典型的材料。准备硬纸卡。
二、教学时间: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启发导入揭题。
从毕业前夕班级实际出发,谈班级同学之间珍惜友谊的好做法、好情况,导入“毕业赠言”。
2.听录音判断说理。
听录音前先出示灯片提示:
①一共几则毕业赠言的录音?
②哪几则写得好?好在哪儿?
③哪几则写得不好?问题在哪儿?
第一遍录音听后,统一对优劣的判断,不讨论优劣的理由。
第二遍听录音,记住认为不好的贾富贵的赠言内容,并考虑说理。录音放毕,同桌讨论,全班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哪些内容不应该进入我们的毕业赠言?
第三遍听录音,记住刘海波、郭星的特点及立群、李航的赠言。录音放毕,讨论赠言的长处与写得好的原因。
长处:针对性强,祝愿美好,词言婉转。
第四遍听录音,思考:
张翔的赠言有错吗?有什么不足?
吴菁的赠言好在哪儿?
3.选人定向草拟赠言。
各自思考选择赠言的对象--同学或老师。
四人小组讨论送赠言同学的特点。
各自草拟赠言的内容,寻求同桌的意见。
指名交流,评议,小结优秀赠言的标准:
①针对性强,积极健康。②语言婉转生动简洁。
4.互赠毕业赠言。
将毕业赠言写在自己制作的卡片上送给同学,或端端正正写在同学的纪念册、笔记本上。
毕业赠言
一、设计理念
1.有意识地开发和整合包括教材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作文前引导学生广泛查阅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积累;作文时引进相关资料进行补充阅读,加强感性认识;作文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强化认识,深化感情。
2.倡导自主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自读自悟,在读议练的过程中掌握赠言的一般规律。
3.提倡合作学习,在互评互赠中提高写作水平,陶冶情操。
二、教学目标
1.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能分辨出赠言的优劣,并能说出它优劣的所在。
2.能根据同学的特点,用比较生动、得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3.能感受同学之间真挚的友谊。
三、重、难点
重点:能分辨出赠言的优劣,并能根据同学的特点写赠言。
难点:能选取合适的内容,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意。
四、课前准备
学生:广泛搜集、阅读有关赠言,选择几则自己喜欢的赠言背诵下来;制作一张精美的赠卡。
教师:了解学生中流传的赠言,选择几则典型的抄录下来,制成录音;准备几则自己写的或从其他资料中找到的优秀赠言。
五、教学流程及设计(节选)
1.激情导入,出示课题
你认为在毕业临别之前,什么东西最能表达你对同学的情谊,最具有纪念意义?(小礼物、贺卡、赠言等,根据学生讨论,相机出示课题——毕业赠言)
2.通过课前的阅读,你认为毕业赠言该写些什么?(怀念、劝勉、警戒、希望、回忆等)
[这个提问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所完成的知识的初期建构,以便调整学生的学习进程。]
3.提出听辨要求:
我从同学们的毕业赠言中选了几则,请大家听听,哪几则写得比较好,哪几则写得不够好?为什么?(播放录音,附录音内容:)
(1)丁侃:
你的文章“凤头豹尾”令我钦佩不已,相信进入中学以后经过努力,你的口才也能像你的文笔一样清新、流畅。
同学 俞康康
(2)叶凯航:
我送你一个168,祝你财源滚滚,一路发!发!发!
好友 葛 强
(3)王政达:
愿你是航船,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愿你是水晶,永远保持一颗纯洁善良的心;
愿你是雄鹰,经得起生活中狂风暴雨的考验。
同学 胡世能
(4)胡舒婷:
今后的学习就像山路一样坎坷,你不要被困难打倒,要用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相信自己,你一定是最棒的!
同学 张和清
(5)邵韦蔚:
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同学 潘谱丞
[这里选取的都是同学自己的赠言,具有更近的真实感,能够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
4.听后同桌自由讨论。
5.全班交流,教师从旁相机点拨。
总评:第1、3、4则抓住了同学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写出了对同学真诚的希望和祝愿。
第2则不符合小学生的身份,挣钱不能作为学生努力的方向。
第5则是套话,没有抓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针对性不强。
小结:从刚才几则赠言中,你认为赠言可以写哪些方面的内容?
(可以写同学的性格、品质、兴趣、理想等)
在语言表达上,可以用上什么方法?
(可以适当应用比喻、比较、排比、对偶等等)
……目前很多学生选择科系时,从师长的眼光看,都不免带有短见,倾向于功利主义方面。天才比较高的都跑到医工科去,而且只走人实用方面,而又不选择基本学科,譬如学医的,内科、外科、产科、妇科,有很多人选,而墓本学科譬如生物化学、病理学,很少青年人去选读,这使我感到今日的青年不免短视,带着近视眼镜去看自己的前途与将来。我今天头一项要讲的,就是根据我们老一辈的对选科系的经验,贡献给各位。我讲一段故事。
记得四十八年前,我考取了官费出洋,我的哥哥特地从东三省赶到上海为我送行,临行时对我说,我们的家早已破坏中落了,你出国要学些有用之学,帮助复兴家业,重振门楣,他要我学开矿或造铁路,因为这是比较容易找到工作的,千万不要学些没用的文学、哲学之类没饭吃的东西。我说好的,船就要开了,那时和我一起去美国的留学生共有七十人,分别进人各大学。在船上我就想,开矿没兴趣,造铁路也不感兴趣,于是只好采取调和折衷的办法,要学有用之学,当时康奈尔大学有全美国最好的农学院,于是就决定进去学科学的农学,也许对国家社会有点贡献吧!那时进康大的原因有二:一是康大有当时最好的农学院,且不收学费,而每个月又可获得八十元的津贴;我刚才说过,我家破了产,母亲待养,那时我还没结婚,一切从命,所以可将部分的钱拿回养家。另一是我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是农民,将来学会了科学的农业,也许可以有益于国家。
入校后头一星期就突然接到农场实习部的信,叫我去报到。那时教授便问我:“你有什么农场经验?”我答:“没有。”“难道一点都没有吗?”“要有嘛,我的外公和外婆,都是道地的农夫。”教授说:“这与你不相干。”我又说:“就是因为没有,才要来学呀!”后来他又问:“你洗过马没有?”我说:“没有。”我就告诉他中国人种田是不用马的。于是老师就先教我洗马,他洗一面,我洗另一面。他又问我会套车吗,我说也不会。于是他又教我套车,我套一边,套好跳上去,兜一圈子。接着就到农场做选种的实习工作,手起了泡,但仍继续的忍耐下去。农复会的沈宗瀚先生写一本《克难苦学记》,要我和他作一篇序,我也就替他做一篇很长的序。我们那时学农的人很多,但只有沈宗瀚先生赤过脚下过田,是惟一确实有农场经验的人。学了一年,成绩还不错,功课都在八十五分以上。第二年我就可以多选两个学分,于是我选种果学,即种苹果学。分上午讲课与下午实习。上课倒没有什么,还甚感兴趣,下午实验,走人实习室,桌上有各色各样的苹果三十个,颜色有红的,有黄的。有青的……形状有圆的、有长的、有椭圆的、有四方的……。要照着一本手册上的标准,去定每一苹果的学名,蒂有多长?花是什么颜色?肉是甜是酸?是软是硬?弄了两个小时。弄了半个小时一个都弄不了,满头大汗,真是冬天出大汗。抬头一看,呀!不对头,那些美国同学都做完跑光了,把苹果拿回去吃了。他们不需剖开,因为他们比较熟悉,查查册子后面的普通名词就可以定学名,在他们是很简单。我只弄了一半,一半又是错的。回去就自己问自己学这个有什么用?要是靠当时的活力与记性,用上一个晚上来强记,四百多个名字都可记下来应付考试。但试想有什么用呢?那些苹果在我国烟台也没有,青岛也没有,安徽也没有……我认为科学的农学无用了,于是决定改行,那时正是民国元年,国内正在革命的时候,也许学别的东西更有好处。
那么,转系要以什么为标准呢?依自己的兴趣呢?还是看社会的需要?我年轻时候《留学日记》,有一首诗,现在我也背不出来了。我选课用什么做标准?听哥哥的话?看国家的需要?还是凭自己?只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我”;一个是“社会”,看看社会需要什么?国家需要什么?中国现代需要什么?但这个标准——社会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现在可以说三千六百行,从诺贝尔得奖人到修理马桶的,社会都需要,所以社会的标准并不重要。因此,在定主意的时候;便要依着自我的兴趣了——即性之所近,力之所能。我的兴趣在什么地方?与我性质相近的是什么?问我能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我便照着这个标准转到文学院了。但又有一个困难,文科要缴费,而从康大中途退出,要赔出以前二年的学费,我也顾不得这些。经过四位朋友的帮忙,由八十元减到三十五元,终于达成愿望。在文学院以哲学为主,英国文学、经济、政治学之门为副。后又以哲学为主,经济理论、英国文学为副科。到哥伦比亚大学后,仍以哲学为主,以政治理论、英国文学为副。我现在六十八岁了,人家问我学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学些什么?我对文学也感兴趣,白话文方面也曾经有过一点小贡献。在北大,我曾做过哲学系主任,外国文学系主任、英国文学系主任,中国文学系也做过四年的系主任,在北大文学院六个学系中,五系全做过主任。现在我自己也不知道学些什么,我刚才讲过现在的青年大倾向于现实了,不凭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去选课。譬如一位有作诗天才的人,不进中文系学做诗,而偏要去医学院学外科,那么文学院便失去了一个一流的诗人,而国内却添了一个三四流甚至五流的饭桶外科医生,这是国家的损失,也是你们自己的损失。
在一个头等第一流的大学,当初日本筹划帝大的时候,真的计划远大,规模宏伟,单就医学院就比当初日本总督府还要大。科学的书籍都是从第一号编起。基础良好,我们接收已有十余年了,总算没有辜负当初的计划。今日台大可说是中国台湾惟一最完善的大学,各位不要有成见,带着近视眼镜来看自己的前途,看自己的将来。听说人学考试时有七十二个志愿可填,这样七十二变,变到最后不知变成了什么,当初所填的志愿,不要当做最后的决定,只当做暂时的方向。要在大学一、二年的时候,东摸摸西摸摸的瞎摸。不要有短见,十八九岁的青年仍没有能力决定自己的前途、职业。进大学后第一年到处去摸、去看,探险去,不知道的我偏要去学。如在中学时候的数学不好,现在我偏要去学,中学时不感兴趣,也许是老师不好。现在去听听最好的教授的讲课,也许会提起你的兴趣。好的先生会指导你走上一个好的方向,第一、二年甚至于第三年还来得及,只要依着自己“性之所近,力之所能”的做去,这是清代大儒章学诚的话。
现在我再说一个故事,不是我自己的,而是近代科学的开山大师——伽利略(Galileo ),他是意大利人,父亲是一个有名的数学家,他的父亲叫他不要学他这一行,学这一行是没饭吃的,要他学医。他奉命而去。当时意大利正是文艺复兴的时候,他到大学以后曾被教授和同学捧誉为“天才的画家”,他也很得意。父亲要他学医,他却发现了美术的天才。他读书的佛劳伦斯地方是一工业区,当地的工业界首领希望在这大学多造就些科学的人才,鼓励学生研究几何,于是在这大学里特为官儿们开设了几何学一科,聘请一位叫RICCi 氏当教授。有一天,他打从那个地方过,偶然的定脚在听讲,有的官儿们在打瞌睡,而这位年轻的枷利略却非常感兴趣。是不断地一直继续下去,趣味横生,便改学数学,由于浓厚的兴趣与天才,就决心去东摸摸西摸摸,摸出一条兴趣之路,创造了新的天文学、新的物理学,终于成为一位近代科学的开山大师。
大学生选择学科就是选择职业。我现在六十八岁了,我也不知道所学的是什么?希望各位不要学我这样老不成器的人。勿以七十二志愿中所填的一愿就定了终身,还没有的,就是大学二、三年也还没定。各位在此完备的大学里,目前更有这么多好的教授人才来指导,趁此机会加以利用。社会上需要什么,不要管它,家里的爸爸、妈妈、哥哥、朋友等,要你做律师、做医生,你也不要管他们,不要听他们的话,只要跟着自己的兴趣走。想起当初我哥哥要我学开矿。造铁路,我也没听他的
话,自己变来变去变成一个老不成器的人。后来我哥哥也没说什么。只管我自己,别人不要管他。依着“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学下去,其未来对国家的贡献也许比现在盲目所选的或被动选择的学科会大得多,将来前途也是无可限量的。
发布时间:2024-01-23
该本书是一本关于胡适传读后感的作品,读后感觉非常值得借鉴。作者通过精彩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让人深深向往其中所展示的世界。我特别将书中的中心思想记录下来,这有助于更好地整理我的读书笔记。接下来,请听我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胡适传读后感”的内容。...
发布时间:2023-12-05
我们该如何写一篇出色的周记呢?写周记是实现梦想最低成本的方式,许多学校要求学生写周记。如果您对“回家的心情日记”有些疑问,不妨看看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为您准备的资料吧,这篇文章所提供的参考资料可能会给您一些启发!...
发布时间:2024-12-11
2025新年作文开头语 篇1 忙忙碌碌一整年,只为盼到这一天。 虽然年底没红包,发个短信也过年。 恭喜发财财运到,财神对你哈哈笑。 自摸杠点随你挑,抓到手里都是宝。 收钱收到手酸掉,牌友气得哇哇叫。2025新年作文开头语 篇2 开头:今天是大年三十,人们都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每家每户都...
20xx 6月26日 晴6月26日早上6:00左右我们极不情愿的从床上起来,到操场上站军姿,第一天的军训就这样在教官的口令声中开始了。早上的内容是军事教育。面对滔滔不绝的演讲者和周围严厉的教官们,我们在寻找着尽可能隐蔽,舒服的睡姿。郭同学说:“阻止别人的睡眠就是扼杀人的生命啊!”对我们这些松散已久的...
发布时间:2025-01-26
在日常生活中,作文随处可见,它帮助我们反映现实、表达情感和传递知识。写作文对很多人来说是个难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5年新年展望作文,希望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参考和帮助。2025过新年日记范本 篇1尊敬的各位同仁、各位朋友: 大家新年好! 今天,我们xx公司举行了新年联欢大会,大家聚集在一起,...
发布时间:2024-11-25
{year+3}元旦日记三则 篇1 今天是元旦,夜晚体育村里放烟花,我和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等一起去看烟花。 人好多呀。水泄不通。大家都在议论着,谈笑着,热闹极了。终于开始放烟花了,各种各样的烟花好看极了。有的像瀑布,有的像降落伞,有的像百花齐放;烟花的.响声此起彼伏,有的轰隆隆震耳欲聋,有的...
发布时间:2024-10-22
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不如趁现在好好写5篇日记。好的日记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蒜发芽观察日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蒜的发芽过程日记 篇1 星期一:我和爸爸把蒜瓣插入土中。爸爸一边插蒜瓣,一边提醒我:“蒜蒂一定要朝下,这里是长根须的。...
发布时间:2025-01-04
农村风光日记 篇1 温暖心灵的灶火 一层层泥土堆积的灶台,一阵阵传到心灵的温暖。 ——题记 每去外公家玩时,总喜欢找些新鲜的事做。看到外公正在砍柴,我无聊地寻觅着好玩的东西。不经意间瞥见正在烧水的灶台,它在那不起眼的角落里,安安静静,外表粗糙的很。就像外公那双粗糙而厚实的手。 我欣喜地跑过...
2025胡适日记打牌原文(推荐4篇)
文件夹最新文章
推荐栏目